脾胃病证-便秘
中医内科学课件-26-便秘wqs
相关检查
1、大便常规、潜血试验和直肠指检应是常规检查的 内容。直肠指检有助于发现直肠癌、痔、肛裂、 炎症、狭窄及外采压迫、肛门括约肌痉挛等。
2、腹部平片可有助于确定肠梗阻的部位,对假性肠 梗阻的诊断尤有价值。
3、钡剂灌肠适用于了解钡剂.通过胃肠道的时间、 小肠与结肠的功能状态,亦可明确器质性病变的 性质、部位与范围。
• 舌脉:舌苔白腻,脉弦紧。
• 证机:阴寒内盛,凝滞胃肠。 •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 代表方:大黄附子汤加减。
虚秘
1.气虚秘
主症: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 努挣 兼症: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 舌脉:舌淡苔白,脉弱 证机:脾肺气虚,传送无力。 治法:益气润肠。
①更衣丸 ②麻仁丸 ③黄龙汤 ④当归龙荟丸
4、气秘可选用 ①柴胡疏肝饮 ②苏子降气汤 ③六磨汤 ④逍遥散 5、阳虚可选用 ①济川煎 ②千金温脾汤 ③半硫丸 ④肾气丸 6、《伤寒论》中对各种便秘,均可使用 ①猪胆汁导法 ②大黄 ③蜜煎导法 ④番泻叶 7、麻仁丸出于何书? ①《伤寒论》 ②《圣济总录》③《和济局方》 ④《金匮要略》
某男,27岁,干部。两年来大便常艰涩难解,数日 一行。近巳有一周未能排便,自感腹中冷痛不适,尿清 长,尤以夜尿频多,且畏寒肢冷伴见腰脊酸冷,舌淡苔 白,脉沉迟。
一、选择题:
1、血虚便秘可选用 ① 四物汤 ②润肠丸 ③五仁丸 ④麻仁丸
2、气虚便秘可选用 ①黄芪汤②人参汤③补中益气汤 ④四君子汤 3、胃肠积热型便秘可选用
病因病机小结
• 病位主要在大肠,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 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 基本病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 病性:可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 • 病势:单纯性便秘,经药物调治,其愈较易,预后 较佳。若属它病兼便秘者,则须察病情的新久轻重。 1)热病之后,余热未清,伤津耗液而大便秘结者, 调治得法,热去津复,预后易佳。 2)噎膈重症,常兼便秘,甚则粪质坚硬如羊矢, 预后甚差。 3)老年性便秘和产后便秘,多属虚证。因气血不 复,大便难畅,阳气不通,阴寒不散,便秘难除, 因而治疗时难求速效。
脾阳不足之便秘千古验方温脾汤
脾阳不⾜之便秘千古验⽅温脾汤传世秘⽅:脾阳不⾜之便秘千古验⽅温脾汤便秘是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三天或更长时间⼀次,没有规律,粪便的质地⼜⼲⼜硬,常有排便困难的现象。
有些⼈也是好⼏天才排⼀次,但没有感到不舒服,这种情况不属于便秘。
西医认为便秘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急性便秘多由肠梗阻、肠⿇痹、急性腹膜炎、脑⾎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较复杂,⼀般没有明显的伴随症状。
治以祛邪扶正,温阳通便为宜。
秘⽅:⼤黄12g,附⼦9g,⼲姜、⼈参、⽢草各6g。
⽤法:⽔煎服,每⽇⼀剂,加⽔适量,头煎六⼗分钟,⼆煎四⼗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三次服⽤。
⽅解:本⽅具有祛邪扶正,温阳通便之功。
适⽤于脾阳不⾜所致之便秘,慢性结肠炎,慢性菌痢、幽门梗阻等患者。
由于缺⽔引起或热象明显的便秘,禁⽤。
临床应⽤本⽅治疗⽆数例,总治愈率达100%。
疗效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病从脾胃⽣》4、阳虚,脾阳虚及其危害,“理中丸”;脾肾阳虚及其症状、“附⼦理中丸”脾肾阳虚及其症状、治疗“附⼦理中丸”北京中医药⼤学东直门医院⼤内科副主任王新⽉教授今天讲阳虚,脾阳虚、脾肾阳虚的问题。
节⽬⼀开始,王教授给⼤家看了⾆诊。
⼀位阿姨⾆体瘦⼩,没什么⾆苔,⾆⾊偏红,这种⾆头,⼀般判断为阴虚的体质。
症状为⼿⼼、脚⼼发的发热,或者有⼝⼲、⼝渴,或者是⼤便⼲燥等症状。
另⼀位⼥⼠,⾆质⽐较淡、⾆体稍微胖⼀点、⽐较腻、从侧⾯看还有⼀点齿痕,属于脾虚有湿,⼀般会有肚⼦胀、不想吃饭、⼤便容易不成形,或肢体有沉重感、或者乏⼒这样的表现。
是典型的脾虚有湿的体质。
王教授建议:平时煮点薏仁粥或是⼭药粥、莲⼦粥都⽐较好,可健脾益⽓祛湿。
平时别吃太⽣冷油腻的⾷物。
最后⼀位⼤叔,⾆体⽐较⼤、胖,也有齿痕,⾆体的津液也⽐较多,穿得⽐⼀般⼈要多,⽐较怕冷,尤其是胃部会出现怕冷的现象,眼睛也⽐较浮肿,⾯⾊⽐较晦暗,这些都是湿盛、脾不运化,阳虚有湿的表现。
⼤叔还说他爱喝酒,⼀天⼀⽄,分三顿喝。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9大病证汇总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9大病证汇总关于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9大病证汇总相关信息,相信大家都在关注,为方便掌握,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一、胃痛1.寒邪客胃证代表方:良附丸加味。
本方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暴作、喜热恶寒的胃痛之证。
2.饮食伤胃证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本方消食导滞,适用于饮食停滞,胃痛胀满,嗳腐吐食的胃痛证。
3.肝气犯胃证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本方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用于治疗胃痛胀闷、攻撑连胁之证。
4.湿热中阻证代表方:清中汤加减。
本方具有清化中焦湿热的作用,适用于痛势急迫、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的胃痛。
5.瘀血停胃证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前方活血行瘀,散结止痛,治血瘀内阻之胃痛。
后方调气化瘀,治胃痛因气滞血瘀所致者。
6.脾胃虚寒证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本方甘温补虚,缓中止痛,适用于胃脘隐痛,喜温喜按之脾胃虚寒证。
7.胃阴亏耗证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二、痞满1.饮食内停证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本方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用于食谷不化,脘腹胀满者。
2.痰湿中阻证代表方:二陈平胃汤加减。
二陈汤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平胃散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共奏燥湿健脾、化痰利气之功,用于脘腹胀满,呕恶纳呆之证。
3.湿热阻胃证代表方:连朴饮加减。
清热燥湿、理气化浊。
4.肝胃不和证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本方有疏肝行气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因肝气郁结,腹痛走窜,牵引少腹或两胁之证。
5.脾胃虚弱证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本方健脾益气,升举清阳,用于治疗喜温喜按、少气乏力的脘腹胀满者。
6.胃阴不足证代表方:益胃汤加减。
本方滋养胃阴,行气除痞,用于口燥咽干、舌红少苔之脘腹不舒者。
三、呕吐1.外邪犯胃证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本方解表化浊,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恶心呕吐,胸膈满闷等症。
2.饮食停滞证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本方以消食和胃为主,兼有理气降逆之功效,适用于积食停滞,浊气上逆的呕吐。
3.痰饮内阻证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胃痛腹痛痞满泄泻呕吐痢疾噎膈便秘呃逆脾胃病证胃痛胃痛的概念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的病因病机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
病机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
病理因素——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病理变化比较复杂。
1.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
2.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
3.若因热而痛,邪热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
4.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
5.脾胃气虚又可饮食停滞,出现虚实夹杂证。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病证鉴别1.胃痛与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
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2.胃痛与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吞腐。
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3.胃痛与腹痛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
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胃痛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虚实寒热2.辨在气在血实——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便秘病临床路径--脾胃病科
便秘病(便秘)中医临床路径一、便秘病(便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便秘病(TCD:BNP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功能性便秘(ICD-10:K59.00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 2017)》及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便秘病协作组临床诊疗方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 2017)》及我科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便秘病(便秘)临床常见证候:(1)肠道湿热证(2)肠道气滞证(3)脾气虚证(4)津亏血少证(5)脾肾两虚证(6)肝脾不调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 2017)》、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便秘病协作组临床诊疗方案及我科全国名老中医隗继武临床经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便秘病(便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便秘病,且疾病编码为ICD-10:K59.000的便秘患者。
2.除外消化道肿瘤,或其他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神经肌肉的病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3.除外最近30天内有急性胃肠疾病或外科手术者;4.除外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呼吸系统、造血系统等疾病和恶性肿瘤者;5.除外妊娠、哺乳期妇女;6.除外长期使用精神类药物者;7.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8.患者同意中医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入院必查项目:(1)血:血常规、凝血四项+D二聚体、住院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甲状腺功能、感染系列、肿瘤标记物等。
中医内科脾胃病证
脾胃病证1.胃痛: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亦称胃脘痛。
2.吐酸:吐酸是指胃酸过多,随胃气上逆而吐出的病证;吞酸是指自觉酸水上泛至咽,旋即吞咽而下;而泛酸则统指胃酸上泛之证。
吐酸、吞酸、或泛酸,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胃痛兼见。
3.嘈杂: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
可单独出现,又常与胃痛、吞酸兼见。
4.痞满:痞满是由于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职,出现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的病证,以自觉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临床特点。
5.呕吐: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而出的特征。
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6.呃逆: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7.噎膈是由于食道干涩或食管狭窄导致吞咽食物哽咽不顺,饮食难下或食而复出的疾患。
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咽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
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每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往往以噎膈并称。
8.反胃: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食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之病。
本病临床特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9.腹痛:腹痛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使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或脏腑经脉失养导致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10.痢疾:痢疾由于邪蕴肠腑,气血凝滞,大肠脂膜血络损伤,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称为痢疾,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内经称为肠澼。
11.泄泻: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
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直下者为泻。
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脾胃虚寒便秘怎么办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脾胃虚寒便秘怎么办呢
导语:脾胃虚寒的多数表现为脾胃出现,疼痛发胀,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身体延缓众所周知,脾胃虚寒的多数症状和身体当着严寒,过于重寒气过于多有
脾胃虚寒的多数表现为脾胃出现,疼痛发胀,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身体延缓众所周知,脾胃虚寒的多数症状和身体当着严寒,过于重寒气过于多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平日里的饮食要吃一些开胃吧!烙画可以促进脾胃虚寒减轻的植物,对于很多人吗,经常会因为脾胃虚寒而引起的上火,脾胃虚寒便秘怎么办呢。
脾胃虚寒证是由于素体脾气虚,或脾虚日久,波及脾阳,使脾阳也虚。
或贪食生冷,损伤脾阻,导致脾阳虚不能温暖胃肠,寒气自内而生的病证。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常出现或伴有脾胃虚寒证。
1. 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表现及宜忌食物
临床表现:
胃痛或腹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时痛甚、进食后痛减,泛吐清水,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手足发冷,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宜食食物: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链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莱、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红糖等。
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的食物,如荞麦、莜麦、绿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
针灸治疗脾胃病
呃逆
主穴:
中脘
足三里
内关
膻中
膈俞
呃逆
配穴
呃逆
方义
本病的基本病机胃胃气上逆动膈,中脘为胃之募、腑之会,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二穴相配可和胃降逆,不论胃腑寒热虚实所致胃气上逆动膈者均可用之;内关穴通阴维脉,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可宽胸利膈,通畅三焦气机;膻中穴位置近膈,又为气会,可理气降逆;本病病位在膈,故不论何种呃逆,均可用膈俞利膈止呃。
主症
辨证要点
临床主要根据便质、体质、全身兼症等进行辩证。
大便干结不通或不干但排出艰难,便而不畅。
年老体弱,粪质不干,便下无力,伴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多为虚证;反之多为实证。
热秘;气秘;冷秘;虚秘。
便秘
便秘的基本治疗
呃逆
呃逆
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偶然发作者多短时间内自愈;也有持续数日甚至数月、数年不停者。
除湿导滞通调腑气
足阳明、太阴为主: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水分
主要为泻法。寒湿内盛者可用脐姜灸
方义
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肠胃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阴陵泉可健脾化湿;水分利小便实大便。
泄泻
便秘
本病包含了西医的功能性便秘、药物性便秘以及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便秘。
中脘为胃的募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胃腑的下合穴,内关、公孙为八脉交会穴,分别通于阴维脉及冲脉,“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故三穴合用调理中焦,合胃止痛,是治疗胃腑疾患的要穴。
取穴:主穴:中脘 足三里 内关 公孙配穴:寒邪客胃配胃俞; 饮食停滞配下脘、梁门; 肝气犯胃配太冲、阳陵; 淤血阻络配膈俞; 脾胃虚寒配关元、脾俞; 胃阴不足配三阴交、内庭。
中医内科学 脾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第一节胃痛1.寒邪客胃临床表现: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不渴,喜热饮,有感寒或食冷病史,舌苔薄白,脉弦紧。
证机概要:寒邪客胃,暴遏阳气,气机郁滞。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
常用药:高良姜、砂仁温胃散寒;香附、陈皮、木香行气止痛。
若寒邪较著,加革笈、川椒、肉桂;恶寒、头痛等风寒表证者,加苏叶、桂枝;寒邪郁久化热,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2.饮食伤胃临床表现:胃脱疼痛,胀满拒按,暧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有暴饮暴食病史,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积滞,壅阻胃气。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子消食导滞;茯苓、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连翘散结清热。
若脱腹胀甚者,加积实、木香、槟榔;食积化热,暖腐酸臭者,加黄连、栀子;胃脱胀瘩而便秘者,合小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伴见苔黄燥,便秘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则合大承气汤。
3.肝气犯胃临床表现:胃院胀痛,或攻撑窜动,牵引背胁,情绪波动诱发或导致疼痛加重,吸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常用药:柴胡、川芎、香附、陈皮散郁和中;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积壳、佛手、绿尊梅理气解郁而不伤阴。
若肝胃气滞突出,胃痛或伴有胁痛者,加川棟子、延胡索;暖气较频者,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等和胃降逆;泛酸者,加乌贼骨、浙贝母、煅瓦楞子、左金丸。
4.肝胃郁热临床表现:胃院灼痛,烦躁易怒,烦热不安,胁胀不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
证机概要:肝郁化火,郁热伤胃。
治法:疏肝泻热,和胃止痛。
代表方:化肝煎。
常用药:丹皮、栀子清泻肝火;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青皮、陈皮疏肝和胃;浙贝母、泽泻清泻郁热;黄连、吴茱萸泻肝和胃。
若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甚者,加柴胡、香附、川芎等疏肝理气;口苦、口干者,加柴胡、黄芩、玉竹、麦冬等解郁清热,养阴生津;胃热壅盛,胃院灼痛,痞满,大便不畅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第九讲脾胃病之便秘
第九讲脾胃病之便秘
马喜民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09(013)025
【摘要】@@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十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也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病程中.
【总页数】2页(P842-843)
【作者】马喜民
【作者单位】河津市泰和国医特色门诊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脾切断流残脾腹膜后固定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 [J], 李大健;李林鹏;于落雨;张丽敏
2.中医脾胃病讲座(连载) 第四讲脾胃病之呕吐 [J], 马喜民
3.中医脾胃病讲座(连载) 第五讲脾胃病之痞胀 [J], 马喜民
4.建筑·结构防腐蚀技术专题讲座·天然水对水硬性混凝土的侵蚀及其防护第二单元第七讲(续)·第八讲·第九讲 [J],
5.中医脾胃病讲座(连载) 第六讲脾胃病之胃痛 [J], 马喜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脾胃系病证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脾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第一节胃痛概念: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病机:胃气郁滞,和降失司,不通则痛;中阳不足/胃阴受损,胃络失养,不荣则痛。
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辨证要点: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1.寒邪客胃:良附丸—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辨证可用厚朴温中汤、用半夏泻心汤)2.饮食伤胃: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止痛(辨证可合用小承气汤、改用枳实导滞丸、合用大承气汤)3.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辨证选用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肝胃郁热际,理气药应选择香橼、佛手、绿萼梅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4.湿热中阻:清中汤—清化湿热,理气和胃(辨证选用二陈汤合平胃散)5.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化瘀通络,理气和胃6.胃阴亏耗: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益阴养胃,和中止痛(兼见嘈杂者,可合用左金丸)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无泛吐清水,无手足不温者,改用香砂六君子汤。
)(辨证可加理中丸、用附子理中汤、用补中益气汤)第二节痞满概念: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病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病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
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辨证要点:首辨虚实,次辨寒热。
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转归预后: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可见吐血、黑便、胃痛、积聚、噎膈等。
实痞:⑴饮食内停:保和丸—消食和胃,行气消痞(辨证可用枳实导滞丸、用枳实消痞丸)⑵痰湿中阻:二陈平胃汤—除湿化痰,理气宽中(辨证可合用半夏厚朴汤、改用黄连温胆汤)⑶湿热阻胃:连朴饮—清热化湿,和胃消痞(辨证可合用左金丸、改用泻心汤、用半夏泻心汤)⑷肝胃不和:越鞠丸合枳术丸—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辨证可改用五磨饮子、加用枳术丸)虚痞:⑴脾胃虚弱:补中益气汤—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辨证可合用理中丸)(若舌苔厚腻,湿浊内蕴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⑵胃阴不足:益胃汤—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第三节呕吐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后体虚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中医内科学-04-09便秘
治法:补气健脾,润肠通便。
方药:黄芪汤。
常用黄芪峻补肺脾之气;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
皮理气。
气虚下陷而脱肛者,可加升麻、柴胡、人参协同黄芪
以益气升陷;大便燥结难下加杏仁、郁李仁滑肠通便 ;伴肺虚久咳短气者,加生脉饮及紫菀、白前。
(2)血虚便秘 症状:大便干结,努挣难下,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学习要点:
胃痛的概念,病机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分证论治;痞满的概念,辨证 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呕吐与反胃的鉴别,辨证治疗原则,分证论 治;呃逆的辨证要点,分证论治;噎膈的概念,与梅核气的鉴别,分证论 治;腹痛的病机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泄泻与痢疾、霍乱的鉴别, 病机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分证论治;痢疾的概念,病机要点,分证论治 ;便秘的病机要点,分证论治。
治法:养血润燥,滋阴通便。 方药:润肠丸。 常用当归、生地黄补血养阴;火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 破气下行。 腹胀脘痞明显,加厚朴行气;血虚有热,口干心烦,舌质红 ,苔少,脉细数,宜加何首乌、 玉竹、知母清热生津养阴;若津液已复,而大便仍干结如球 者,可用五仁丸润肠通便;阴虚 内热,潮热盗汗可选用增液汤以滋阴通便;年老阴血不足加 桑椹子、核桃肉、肉苁蓉养血滋 阴;若大便干结难排,加生大黄(后下)以助通便,急下存阴 。
依据脾胃的生理和病机变化特点,将胃痛(吐酸、 嘈杂)、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泄泻、痢疾 、便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脾胃病证的发生与感受外 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薄弱等密切相关,其 治疗强调胃以通为用,脾以升为健,恢复脾升胃降的 正常功能。上述病证虽归属于脾胃,但与其他脏腑亦 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
4中医执业——中医内科脾胃系病症
患者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 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舌苔白 厚腻,脉沉滑。治疗应首选 A. 保和丸 B. 泻心汤 C. 二陈平胃汤 D. 越鞠丸 E. 补中益气汤
400-8299-120
A. 枳实导滞丸 B. 保和丸 C. 越鞠丸合枳术丸 D. 二陈平胃散 E. 香砂六君子汤 • 3. 治疗痞满饮食内停证,应首选 • 4. 治疗痞满肝胃不和证,应首选
辨证
• • • • 7、脾胃虚寒 典型症状:胃痛隐隐,喜温喜按,便溏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蓍建中汤
400-8299-120
证型
寒邪客胃 饮食伤胃 肝气犯胃 湿热中阻 瘀血停胃 胃阴亏耗 脾胃虚寒
400-8299-120
主症
胃痛,暴作,喜暖,脉紧
方药
良附丸
胃痛,胀满,拒按,味腐臭 保和丸 胃痛,情绪变化,叹息 柴胡疏肝散
400-8299-120
脾胃病症—呕吐
400-8299-120
辨病
1、基本病因—— 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病位—— 2、诊断要点——物出于胃 3、病证鉴别 呕吐: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 反胃:脾胃虚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4、治则:和胃降逆
400-8299-120
辨证
• 一、脾胃病证
• 细目一:胃痛 细目二:痞满 细目三:呕吐 • 细目四:噎膈 细目五:呃逆 细目六:腹痛 • 细目七:泄泻 细目八:痢疾 细目九:便秘
400-8299-120
脾胃病证—胃痛
400-8299-120
辨病
1、基本病因——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2、诊断要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 3、病证鉴别 胃痛与腹痛:病位不同,相互影响 4、治则:理气和胃止痛 “胃以通为补” • 实证:痛剧,固定不移,拒按 虚证:痛缓,痛处不定,喜按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脾胃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脾胃病证胃痛、痞满胃痛辨证论证注意:1.胃痛寒邪客胃证与脾胃虚寒证的鉴别:例题A.健脾化湿B.温中健脾C.温中补肾D.散寒止痛E.散寒除湿胃痛(误会)1寒邪客胃--良附丸寒门出身的张良驸马2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搞得)将军生气,因为刚才疏远了将军3湿热中阻-清中汤失了清廉的忠臣,(很愧疚)胃痛4饮食伤胃--保和丸(请将军)大吃大喝一顿,表示和好5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二人)在雪中,边笑边饮酒6胃阴亏耗-一贯煎+芍药甘草汤应许一起同甘共苦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相互包涵,一起建功立业痞满辨证论证呕吐、噎膈、呃逆例题A.胃失和降,逆气动膈B.胃气壅滞,气逆于中C.肝气犯胃,肝胃不和D.脾胃虚寒,胃中无火E.痰瘀互结,食道狭窄呕吐的辨证论证注意:1.呕吐饮食停滞证与痰饮内阻证鉴别例题噎嗝的辨证论治主症:进食哽噎感,或吞咽困难,饮食难下。
噎嗝1痰气交阻--启膈散(得了食道癌的)启哥叹气2津亏热结--沙参麦冬汤又热又干,啥东西也吃不下3瘀血内结--通幽汤通往幽门关的路又被积雪堵住了4气虚阳微--补气运脾汤再不补运些汤过来就要阳气虚脱了呃逆的辨证论证腹痛一、腹痛的概述概念略二、腹痛病因病机病机:不通则通、不荣则痛三、腹痛的鉴别诊断腹痛与胃痛:略四、腹痛辨证论证泄泻、痢疾、便秘泄泻辨证论治主症:排便次数增多或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例题痢疾的治则:(1)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温情并用,虚实夹杂攻补兼施。
(2)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
(3)忌过早补涩、峻下攻伐、分利小便。
例题痢疾辨证论治主症: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
注意:1.湿热痢与疫毒痢的鉴别例题A.湿热痢B.疫毒痢C.休息痢发作期D.寒湿痢E.以上均非便秘辨证论治注意:阳虚秘与冷秘的鉴别便秘1热秘--麻子仁丸热乎乎的麻仁2气秘--六磨汤六嬷嬷很生气3冷秘--温脾汤冰冷的啤酒4气虚秘--黄芪汤气喘嘘嘘一起去5阴虚秘--增液汤银白胡须的增爷爷6阳虚秘--济川煎没有阳光的济南六嬷嬷很生气,因为喝完冰冷的啤酒,便秘了。
中医内科学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便秘
寒邪内阻
湿热壅滞
1、辨证依据 (1)腹部胀满疼痛,痞满拒按,大便秘结或 溏滞不爽。 (2)胸闷不舒,烦渴引饮,身热自汗,小便 短赤。 (3)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2、治法: 通腑泻热。 3、方药: 大承气汤。
中脏虚寒
1、辨证依据 (1)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 喜按,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休息后减轻; (2)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 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 (3)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2、治法: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3、方药: 小建中汤。
不 通 则 痛
素体脾虚 ,劳倦过度 久病脾胃受损 肾阳不足 药物损伤
热病、火郁、药物
脾胃虚弱 运化失职 胃失温养 或中阳不足, 中焦虚寒 损伤胃阴 胃失濡养 不 荣 则 痛
[诊查要点]
一、 诊断依据 1 .主证: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 痛为特 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 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 .兼证: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居多。 4.病史: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 有明显的诱因。
2018/7/18中医内Fra bibliotek学26
3.胃阴不足证 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 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 失司。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麦冬、粳米、甘草滋养 胃阴;半夏降逆止呕;大枣益气和中。
2018/7/18
7.脾胃虚寒证 症状: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 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 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 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 舌脉: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证机概要: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便秘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个症状
治法:泻热导滞 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用枳实、大黄、厚朴——泄胃肠之燥热,麻仁、杏 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
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 生津;若肺热气逆,咳喘便秘者,加瓜蒌仁, 苏子,黄芩清肺降气以通便;若兼郁怒伤肝, 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 热不甚,或药后大便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 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兼痔疮,便血,可 加槐花,地榆以清肠止血;若热势较盛,痞 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询问病史:认真询问病人的饮食习惯,生活 习惯,排便习惯及其它病史,以明辨便秘原 因。 确定病性:便秘首当辨明虚实,属虚还是虚 实挟杂。一般病程短,病情轻者,多属实; 体质弱,病程长者,多属虚。而多数便秘者 属虚实挟杂,因此,进一步辨明属何腑,何 脏,在气,在血十分重要。
疑难点思考
久病之人,切不可图一时之快,滥用硝黄之类苦寒 攻下之品,进一步损伤正气。因先天禀赋原因而致 便秘者,治疗困难,可用丸药缓缓图之。对久病体 弱之人,应注意在治疗便秘之时,同时纠正其阴阳 的偏盛偏衰,以奏全功。对于积聚所致肠道阻塞而 致的便秘,应尽早、明确诊断,以防恶变。
(二)病因
1、热 、 过食辛辣、醇酒、素体热盛---胃肠积热 燥热内结---过食辛辣、醇酒、素体热盛 胃肠积热---燥热内结 胃肠积热 燥热内结 大便秘结 2、寒 、 过食生冷、寒凉、素体寒盛---胃肠积寒 阴寒内结---胃肠积寒---阴寒内结 过食生冷、寒凉、素体寒盛---胃肠积寒---阴寒内结---大便秘结 3、气 、 忧思郁怒、久坐少动---肝郁气滞 肝郁乘脾---运化不利 肝郁气滞, 运化不利--忧思郁怒、久坐少动 肝郁气滞,肝郁乘脾 运化不利 大便秘结 肝郁化火,郁火伤津---燥热内结 燥热内结--肝郁化火,郁火伤津 燥热内结
中医内科学--便秘
3 病位:大肠。
第 3章
诊断与病证鉴别
诊断与病证鉴别
诊断依据
1.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质多干硬。起病缓慢,多属慢性病变过程。 2.常伴有腹胀腹痛,头晕头胀,嗳气食少,心烦失眠,肛裂、出血、痔疮,以及汗出,气短乏 力,心悸头晕等症状。 3.发病常与外感寒热,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失调,坐卧少动,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 4.纤维结肠镜等有关检查,常有助于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 4章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养正为先
a:实证,据热、冷、气秘之不同,分别施以泻热、
温散、理气之法,辅以导滞之品,邪去便通;
b:虚证以养正为先,依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主用
注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酌用甘温润肠之药,标
意
本兼治,正盛便通。
点
c:六腑以通为用,大便干结,解便困难,可用下法
注
治法:温阳润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意 点
方药:济川煎。
方中肉苁蓉、牛膝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润肠;升麻、
泽泻升清降浊;枳壳宽肠下气。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应注意饮食调节,便干量少者,适当多食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蔬菜、水 果、避免辛辣燥火之食。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腹肌锻炼,避免久坐少动 。应保持心情舒畅,戒忧思恼怒。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但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润下为基础,个别证型
虽可暂用攻下之药,也以缓下为宜,以大便软为度
,不得一见便秘,便用大黄、芒硝、巴豆、牵牛之
属。
11
辨证论治
实秘证:热秘证
便秘是脾胃虚弱怎么办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便秘是脾胃虚弱怎么办呢
导语:脾胃虚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情烦躁、四肢乏力等等,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便秘的情况,长期的脾胃虚弱症
脾胃虚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情烦躁、四肢乏力等等,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便秘的情况,长期的脾胃虚弱症状,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食欲不正以及便秘都会导致人体机能逐渐下降。
那么,便秘是脾胃虚弱的常见症状,如何调理呢?
1. 以五谷杂粮和根茎类为主食:平日可以糙米、胚芽米取代白米煮饭,若能酌加燕麦、薏仁等营养谷物更好;要吃面包、面条时,宜选择全麦制品。
另外,番薯、马铃薯等根茎类通便效果也极佳。
2. 多以豆类取代肉类以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取代肉类,可收高纤、无胆固醇与抗氧化之效,而豆浆与豆奶(将豆类研磨成粉与牛奶混和)也是很棒的通便饮品。
3. 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改善便秘的作用,其中包括有纤维状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基科碳水化合物(半纤维素和但白糖等)填充类化合物(木质素)等,这些纤维素能使大便变稀、变软,同时还能使肠道活动功能增强,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功能。
4. 补充足够水分这是解除便秘的重要方法,建议每天至少要喝1700CC的水,夏天甚至要喝到2500~3000CC。
而且,最好每天一起床就喝杯500CC的冷开水(冬天可喝温开水),以促进便意。
不爱喝白开水的人,也别用咖啡、浓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取代,因为它们会利尿且抑制肠道蠕动。
若实在受不了白开水。
5. 规律的饮食生活除了要均衡摄取以上食物外,如果想要维持排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病证-便秘
一、A1
1、热秘的特征为
A、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B、大便秘结,欲便不得
C、虽有便意,努挣乏力
D、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E、大便不干,小便清长
2、便秘的基本病机是
A、肠胃不和
B、肝气郁结
C、湿热下注
D、肺失开合
E、大肠传导失常
3、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的是
A、《内经》
B、《金匮要略》
C、《伤寒论》
D、《圣济总录》
E、《景岳全书》
二、A2
1、某患者,大便干,小便清长,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此属
A、气秘
B、冷秘
C、气虚秘
D、血虚秘
E、阳虚秘
三、A3/A4
1、某患者,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1>、此患者应诊断为
A、气秘
B、冷秘
C、热秘
D、气虚秘
E、血虚秘
<2>、治疗应采用何种治法
A、顺气导滞
B、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C、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D、益气润肠
E、养血润燥
<3>、宜选用的主治方剂是
A、六磨汤
B、温脾汤
C、黄芪汤
D、麻子仁丸
E、润肠丸
<4>、若津液已伤,可加
A、生地、玄参
B、槐花、地榆
C、白芍、柴胡
D、枳实、厚朴
E、白术、党参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热秘
证候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该题针对“便秘-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35,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便秘基本病机属大肠传导失常,气机不畅,糟粕内停。
【该题针对“便秘-概述、病因病机、诊断和类证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42,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伤寒杂病论》则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如《伤寒论·辨脉法》提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将本病分为阳结与阴结两类。
【该题针对“便秘-概述、病因病机、诊断和类证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43,点击提问】
二、A2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阳虚秘
证候主症: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该题针对“便秘-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36,点击提问】
三、A3/A4
1、
【正确答案】C
【该题针对“便秘-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38,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B
【该题针对“便秘-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39,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D
【该题针对“便秘-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40,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热秘
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药等。
加减: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若肺热气逆,咳喘便秘者,可加瓜蒌仁、苏子、黄芩清肺降气以通便;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大便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兼痔疮、便血,可加槐花、地榆以清肠止血;若热势较盛,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该题针对“便秘-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41,点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