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夜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 夜 教案

初中 夜 教案

初中夜教案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学习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1. 学习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期待。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夜有什么印象?二、作者简介和背景资料(5分钟)1. 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篇赞美夜的散文。

三、课文朗读和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语气、节奏和情感。

3. 学生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如“夜色温柔”、“星光闪烁”等。

2.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教师总结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夜的作文,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学会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作业布置紧密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静、夜、思、床、前、明、举、低、故、乡”10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诵古诗。

课前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释题:思、思念、想念。

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初步感知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欣赏,初步感悟古诗。

2、师范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境。

四、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并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识记生字,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识记生字。

4、指导认识生字。

5、检查识记字形情况,互相交流,书空“乡、是、头”。

五、理解古诗,朗诵古诗。

1、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哪些词句。

(1)说说自己见过的“霜”。

(2)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3、学习朗读古诗,主动汇报学习情况表演朗读。

4、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1)男、女生读。

(2)分小组读。

(3)开火车读。

5、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6、练习背诵。

大胆评议,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

7、集体背诵古诗。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静夜思》,懂得了家乡和亲人的可爱,还会认了10个生字,学会写了3个生字。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主动积极地学习,就能不断地增长知识。

七、作业1、书写生字。

2、请同学们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1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四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月亮教学设计教案【4篇】

月亮教学设计教案【4篇】

月亮教学设计优秀教案【4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熟悉新词1、同学自由读文,遇到不熟悉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2、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4、“是呀,如此皎洁的月光,如此漂亮的景象给我们带来了诗一般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怀抱是如此的温馨。

”接下来,我要看一看词语宝宝是否找到了仆人。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月光下的奇妙,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先观赏一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首歌曲,(观赏《月亮船》,会唱的跟着唱,随着做一些简洁的动作),歌声是如此的甜蜜,文中的语言描写又怎样呢?听老师读课文,闭上眼睛感悟月光下的美妙意境。

(听读课文,想象画面)渐渐地睁开眼睛告知我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自由谈感受)。

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专心来体会它的美吧!自由读文并思索课文哪些地方吸引了你?(自由读课文,然后和小组同学交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月亮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月亮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温故知新1.师听写词语并巡察。

2.指名同学口述本课内容。

3.师导入新课:这篇文章读起来字字皆美,这篇文章还被入选了“全球经典美文之一”,接下来让我们连续一起来品读本篇课文。

二、研读课文1.生细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索以下问题:(1)文中反复消失的句子是什么?(2)画出文中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

2.汇报展现课件,品析语句。

(1)“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省略号省去的是什么?①指名生回答,引导生体会月色的美妙与安静和省略号中体现的道不尽的意味。

②师出示出示答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连用四个“照亮了”,使语言富有层次美,省略号是指月亮照亮的不止这些地方,突出了月光的光明皎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1.理解课文《夜色》的大意,把握故事情节;2.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夜晚的景色,激发想象力;4.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复述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1.描述夜晚的景色,激发想象力;2.描述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夜色》的课件和教学素材;2.讲台、黑板、多媒体设备;3.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晚上看到过漂亮的夜景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夜色》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夜晚。

”2. 学习课文(15分钟)1.合唱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2.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3.学生分组阅读课文,讨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3. 课文复述(10分钟)学生个别复述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 情感表达(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2.学生展示自己对于人物情感的理解。

5. 想象绘画(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并用绘画描述夜晚的景色。

6.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并布置作业。

五、课后作业1.复述课文《夜色》;2.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夜晚景色。

以上为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希會对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静夜思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

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材说明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

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二)认字、写字1.认字10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

“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

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

2.写字“目、耳、头、米”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

“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

(三)朗读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

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

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词句(五)实践活动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

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

观察以后,可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

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内容。

(六)教学时间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一)释题“思”,思念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二)初读古诗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古诗1.互相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

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全面解析小学一年级音乐《静静的夜》教案设计

全面解析小学一年级音乐《静静的夜》教案设计

本文将详细解析小学一年级音乐《静静的夜》教案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音乐教学的设计,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了解《静静的夜》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同时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静静的夜》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能够正确演唱这首歌曲;3、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歌曲的学习,二是音乐欣赏。

1、歌曲的学习(1)曲调演唱第一步,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听这首歌,用简单的口语解释歌曲的意思。

安排学生跟着老师学习这首歌的曲调,同时特别注意学生的发音和歌曲情感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这首歌。

(2)歌词理解在学生逐渐熟悉这首歌曲的曲调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帮助其理解歌曲中的意思,特别是让学生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2、音乐欣赏在学生学习这首歌曲之后,老师可以介绍一些关于音乐欣赏的信息,如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特点等等。

为学生放一些与《静静的夜》风格相近的音乐,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教学法,即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个歌曲的同时,带领学生理解这首歌表达的情感。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还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即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

例如在歌曲学习环节中,可以运用“师生对唱”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首歌的曲调;在音乐欣赏期间,老师可以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分享给学生,引发学生和老师的交流。

四、评价方法本教学方案的评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二是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理解程度。

具体评价方法如下:1、歌曲演唱的评价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情况,包括发音、曲调的掌握程度、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评价学生在歌曲演唱方面的表现,如通过点名、随机抽查等方式。

第五课 静静的夜

第五课  静静的夜

第五课静静的夜教学目标:1.聆听“《摇篮曲》、《小宝宝睡着了》”,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

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

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4.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重、难点:1.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4.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准备敲击物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师生问好二.聆听《摇篮曲》1.完整聆听,说说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说)2.复听,自由做轻柔的动作。

三.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1.聆听歌曲,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说)2.复听,跟着歌曲,轻柔地拍节拍。

3.跟唱法学唱歌曲。

4.指导学生用连贯、轻柔的声音,唱准、唱好歌曲。

(1)小组讨论结尾的处理方式,并试唱。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

第二课时一. 复习1.聆听《闪烁的小星》,律动进教室。

2.复习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二. 扩展1.情绪:高兴,兴奋。

(1)小星星在天空妈妈的怀里愉快地生活着,他们会做些什么呢?(生自由说)(2)有小朋友说星星在玩耍,那我们怎样唱出它们玩耍时的心情呢?(生自由说)(3)小星星高兴得跳起来了!(伴奏采取移调、音域高八度等形式,速度一遍比一遍快)2.情绪:紧张、恐惧。

(1)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呀?(2)小星星,我们赶快悄悄躲起来吧!(用较软弱的声音、缓慢的速度演唱。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5篇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5篇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5篇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难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聆听《公鸡母鸡》(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乐曲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表演。

2聆听《我的小鸡》(1)完整地聆听童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提示学生回答歌中比表现的小鸡的`可爱处有哪些?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3编创与活动:(1)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

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有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三小结。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2一指导思想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以音乐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了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使其中多数人在今后能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音乐欣赏者或爱好者。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所带一年级125班音乐课,各班人数均在58人左右。

《枫桥夜泊》 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 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和背诵《枫桥夜泊》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中每个字词的含义,准确把握诗意。

感受诗人通过写景抒情所传达的孤寂忧愁之情。

2、难点体会诗歌中“钟声”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心境。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难点语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人所处的环境中,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宁静的夜晚钟声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然后提问学生听到钟声时的感受。

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枫桥夜泊》,并简单介绍诗人张继。

2、初读诗歌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理解诗意结合注释,让学生自主理解诗歌的大意,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先小组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答疑。

重点讲解以下字词:“月落”:月亮落下。

“乌啼”:乌鸦啼叫。

“霜满天”:霜气弥漫在整个天空。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愁眠”:怀着忧愁入眠。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4、体会情感提问学生:从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入手,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等,体会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和凄凉,从而理解诗人的忧愁。

重点分析“钟声”这一意象,让学生思考钟声在诗中的作用,体会钟声所传达的悠远和寂寥之感。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是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的歌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也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1.有感情学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无私挚爱,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2.用不同形式的表演方式来演唱歌曲,以加深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3.能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以及歌曲高潮部分的演唱和重点音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方法】老师指导法、小组合作法、朗读法。

【教学环节】1.师生问好。

2.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相关的图片,导入教学老师:看了这组照片,大家有些什么感想呢?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有人把老师比作红烛,点燃自我照亮别人;把老师比作春蚕,吐尽自我最后一根丝线。

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除了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最多关爱的,付出最多的就是我们的教师。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从入学开始,哪位老师为你做了一件事情让你感动呢?你想在今天的课上对这位老师说点什么呢?(小音量播放伴奏音乐)学生:。

老师:老师就像默默无闻地树根,为了使你们这些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不要求任何回报。

老师对你们的热爱是无私的,尽心尽力的工作,传播知识,播种希望。

今天,让我们把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用歌曲表达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歌曲(齐读)《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3.朗读歌词,学习重难点老师:我们先来听一遍完整版的音乐。

(播放音乐)老师:这首歌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也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

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学生们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4.老师领唱,学生跟琴学唱老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演唱一遍,你们要仔细听,老师是用怎样的感情来演唱歌曲的?用什么样的语气?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老师弹琴用舒缓的语气来演唱歌曲)学生:轻声哼唱。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之一。

大意是:看到窗前地上撒满的月光,还以为是落下的霜,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不禁思念自己的故乡。

歌曲为两段体,宫调式。

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舒缓的节奏、稍慢的速度,表现了思想的愁绪。

第一乐段有三个乐句。

前两个比较平稳,第二乐句第二小节休止符运用非常有特点,声断气连的演唱深刻的表现了思乡的情绪。

倚音运用加强了对故乡的思念感。

第三乐句节奏上是第二乐句的重复,但不是完全重复,它不是可有可无的重复,而是歌曲的高潮点。

第一小节八度大跳把思想情绪推向了高潮。

第二乐段是在第一乐段基础上的合唱,主要突出第三句,是音乐更加丰满。

二、学情分析:这首乐曲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两个声部节奏并不完全相同,教师需要提示学生注意声部间配合,自己演唱同时兼顾聆听另一声部的节奏旋律,形成合唱思维。

这首歌曲表达了深刻的思乡之情,既有轻声地诉说,也有比较浓厚的情感表达,演唱时需要对强弱进行细致处理。

针对这两种情况,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的不同形式的听、唱、思等形式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歌曲《静夜思》的思乡之情,体会古诗韵律与歌曲旋律相结合的美感及古韵新声的表现魅力。

2.学生能够大胆自信的参与演唱表现,能够用连贯的气息和优美动人的声音演唱歌曲《静夜思》,二声部合唱时,声音做到和谐统一。

四、教学重难点:1.体味古诗韵律与歌曲旋律结合的意境美。

2.二声部合唱时声部间做到和谐统一。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同学们,你会唱哪些古诗的歌曲?师:当今有许多作曲家以古诗为歌词创作古诗歌曲,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古诗歌曲,你知道这首古诗歌曲的歌词来自哪一首古诗吗?(播放歌曲《静夜思》)师: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很熟悉,这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远离家乡的人民只能望着这轮明月,寄托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静夜思》教学设计(精选3篇)

《静夜思》教学设计(精选3篇)

《静夜思》教学设计(精选3篇)《静夜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静夜思》,并有感情的演唱。

2、能够用朗诵、演唱、配画来表现《静夜思》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教学准备:彩笔纸张小奖品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以前所熟悉的诗歌。

二、赏析。

老师:“古诗中“静”是什么意思?“思”又是什么意思?三、吟诵。

1、教师吟诵。

2、个别学生吟诵。

3、学生吟诵。

四、学习歌曲。

1、师有感情的范唱。

观察老师演唱的表情。

2、老师带唱一遍。

学生用“路”轻声哼唱。

3、老师学生接唱歌词。

五、演唱歌曲。

1、想象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离你很远……找思念的感觉。

2、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六、配画。

1、以《静夜思》为题,以绘画的形式体现诗歌的意境。

2、学生随音乐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七、评价。

1、分组互相看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

表现了奥妙,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一点?2、老师小结,发奖。

《静夜思》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准备:课件:星星字卡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三四名背。

二、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

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

(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

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小宝宝睡着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宝宝睡着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宝宝睡着了》教学设计及反思课型:综合课【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也很丰富的特点,歌唱表演处于初级阶段,感受和聆听音乐,还处于未知阶段,并且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容易分散。

因此,积极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习惯,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是我这节音乐课的主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教材内容分析】:这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小宝宝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教学目标1、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能用柔和的、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体会妈妈深深的爱。

教学重点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用柔和的、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资料、图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听赏感知法,对比体验法,歌唱教学法,联想模仿法等。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形象直观;教学中运用游戏,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训练师:快乐的四十分钟又要开始了,知道一年二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演唱的歌曲有特别的好听,我们的老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打招呼,请同学们举起双手一起来欢迎他么的到来。

老朋友说啦,同学们可要团结,全班同学唱的声音就像一个人的声音一样,那才好听呢,能做到吗?(在钢琴伴奏下,师生一起用柯达伊手势随琴声唱音阶)师:和音阶打过招呼了,还有节奏呢,一起来好吗?响板、手铃:2/4 ××××××三角铁、碰钟2/4 ×- ×- ×-1、单独练习。

2、合奏。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图片)师:请同学们细细观察,图中小宝宝在干什么?生:在哭师:谁先来模仿一下小宝宝的哭声?宝宝的哭声是有变化的,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很小,音乐的声音也是有大有小的,你能随着老师的琴声用“呜”来模仿宝宝的哭声吗?(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乐句的音高。

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八《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

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八《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

8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会写“思、故、乡”3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谜底:月亮)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今月曾经照古人,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月亮有关的古诗——《静夜思》。

2.教师板书课题:“8静夜思”,学生齐读课题。

3.认识生字“夜、思”。

(1)教师重点指导:“思”是平舌音,要引导学生读准确。

放到句子中读一读:“《静夜思》是一首古诗。

”(2)给“思”组词:思念、想念。

出示“思”字的小篆体,引导学生观察并建立字形和字义的联系:上面是人的大脑,下面是心脏,古人认为大脑和心脏都是思考的器官。

(3)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呢?(夜晚)请学生给“夜”组词:夜晚、黑夜。

4.你能给“静”也组一个词吗?(安静)安静的夜晚,诗人在思念什么呢?5.了解诗人李白,复习之前学过的李白的《古朗月行(节选)》及《赠汪伦》。

6.过渡语:小时候的李白把月亮当成是“白玉盘”和“瑶台镜”,那长大后的李白看到月亮,又会想起什么呢?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课件播放《静夜思》的诵读视频,学生形象感知。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过渡语:我知道很多同学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同学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

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第43页,注意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圈出生字条里要求会认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词,学习新偏旁“反文旁”。

教师过渡: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在读的过程中,圈画了哪些生字呢?快来看看你们找的和老师的一样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交流分享识字方法,在交流过程中认识新偏旁“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诵读儿童诗歌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教师)2.复习生字。

(学生)3.几张小贴纸。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小星星》,师生共唱,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

(1)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

(3)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预设①:我特别害怕夜晚,因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体,只能看到一团黑影。

预设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欢夜晚美丽的景色。

(4)继续播放关于《夜色》的幻灯片,感受不同环境下夜晚的美好,让害怕夜晚的孩子试着爱上美丽的夜晚。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这个小男孩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说出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神秘与兴趣学习。

二、初读诗歌,复习生词1.朗读诗歌。

朗读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胆小的同学读第一节轻一点,胆大的孩子把课文第二小节读响亮些)2.学生复习生字。

(1)播放幻灯片,借助拼音,反复拼读会认会写的生字,并组词。

认识新偏旁“夕”和半包围结构“看”的部首。

(2)幻灯片出示会认的字,开火车给字组词,比一比哪组识字强,给与表扬。

(手背贴花)(3)进入摘苹果环节,看谁摘得多,摘的对,用大苹果的小贴画适时表扬。

(4)全班同学自己摘草莓,看谁摘得又多又好,摘对回家让妈妈买草莓鼓励。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十五篇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十五篇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十五篇《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很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很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3.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李白)哪位同学对诗人有所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

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我把星星妹妹变了个模样,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

”(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光、床、望、乡” 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过程第一学时(一)学习《枫桥夜泊》。

1、借助拼音自读。

2、同座互读。

3、指名试读,正音。

4、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插图整体感受诗中的画面和意境。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5、借助注释,弄懂诗句的意思。

(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花。

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渔火,即渔船上的灯,江边的枫树,江面的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构成一幅幽美的江中夜景,带着旅愁的诗人一夜未眠。

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

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6、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7、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8、朗读时,可按下列节拍进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朗读时要略带感伤语调,语速要慢。

姑苏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惊奇之感。

最后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

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中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静的夜教学设计Quiet night teaching design
静静的夜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音乐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术演奏的,从唱歌到说唱 ; 仅
存在器乐作品,仅存在声乐作品以及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用组织音构成的
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本教案根据音乐课程
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
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乐感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
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
1、聆听女声独唱《摇篮曲》《小宝睡着了》
2、表演《小宝睡着了》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
体会本课主题“”,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
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教材分析:
《摇篮曲》由弗利斯作曲,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旋律优
美抒情、中速、力度稍弱的特点,给人以安静,摇荡之意。

《小
宝宝睡着了》也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词曲紧密结合,描绘了静谧的夜晚,小宝宝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进入梦乡。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摇篮曲这类体裁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用声音、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录音、打击乐、各种毛绒玩具及彩笔
教学过程:
一、聆听《摇篮曲》—女声独唱
1、回忆自己小时候妈妈是怎么哄自己睡觉的?
2、假如你来哄一个小宝宝睡觉,你会怎么做?(学一学、做一做)
3、(师):“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摇篮曲》是不是象我们刚才说的那样?”初听乐曲,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并用语言、动作表现出来。

4、老师讲解摇篮曲的特点,它具有舒缓、优美、安静、抒情、中速(稍慢)力度稍弱的特点。

5、复听乐曲,用线条表示出歌曲的情绪
(师):“刚才我们听的是一首德国作曲家他作的摇篮曲,你们想知道中国的妈妈怎样哄宝宝睡觉吗?嘘—你听……”
二、聆听并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并随音乐轻拍节拍。

2、对歌曲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情绪、力度、速度……)
最后确定是属于摇篮曲。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小宝宝睡着了》。


3、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学生仔细听,歌词中都写了些什么?
4、用听唱法,分乐句,学习歌曲的演唱。

5、在教唱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要演唱得连贯、轻柔、唱准音高(老师要随时纠正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不足)。

6、随老师的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边唱边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

7、分为4个小组,讨论一下结尾应怎样唱更好听(提示小宝宝渐渐的睡着了)。

8、展示自己设计的结尾(渐慢、渐弱),并进行表演。

9、自己设计为歌曲加入打击乐伴奏(自己讨论应怎样敲才符合歌曲情绪)。

10、出示教具—毛绒玩具,分组进行歌曲表演,
I 唱 II 演 III 敲
11、(师):“刚才我们用线条表示出了摇篮曲的情绪,低温否可以为这种体裁的音乐选择一下合适的颜色(浅色)—感觉柔和的。


12、师生共同表演《摇篮曲》一课外的:
老师唱—妈妈学生演—宝宝
共同感受摇篮曲的意境。

三、课堂小结: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歌曲《闪烁的小星》
2、探索音的强弱
3、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贴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体验欢快的情绪。

教材分析: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全曲音域只有6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与二分音符,很多乐句是完全重复,旋律优美而平稳,形象的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闪烁的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在演唱中感受音的强弱
教学难点:
唱准2/4的强弱
教具准备:
录音机、星星卡片(12张)
教学过程:
一、表演《闪烁的小星》
1、老师请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看到过的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2、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随音乐拍节拍。

3、师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读出强弱)。

4、学生随音乐练习歌曲的演唱。

5、提示:在晴朗的夜空,你演唱的声音应是怎样的?(有感情)
6、跟着老师唱唱名,并用小星星片卡表示出音的高低。

7、表演歌曲,老师提示几个动作,以学生的即兴创作为主。

二、感受音的强弱
1、请学生听两个强弱不同的鼓声,分辩并感受音的强弱。

2、请学生自己例举听到达的强弱不同的声音。

3、利用身边的物品,敲击出强弱不同声音给大家听。

4、师生利用节奏感受声音的强弱
①相同力度拍
②相反力度拍
三、集体舞《星光恰恰恰》
1、初步听乐曲,感受这段音乐的情绪。

2、随音乐在节奏处拍手,要求(准确、整齐)
3、老师讲授基本动作,进行练习。

4、学生随音乐自由的律动、舞蹈感受活泼轻快的情绪。

四、课堂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