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_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者见仁
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论语》常言仁, 欲识仁字意义,当通读《论语》全书而细参之。今试 粗举其要。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 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于人心, 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于此心而有此道。 此心修养成德,所指极深极广。由其最先之心言,则 是人与人间之一种温情与善意。发于仁心,乃有仁道。 而此心实为人性所固有。其先发而可见者为孝弟,故 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则贵能推广而成为 通行于人群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浅近,而实为孔 门教学之要义。(钱穆《论语新解》)
“克己复礼”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 想偏差的观念,而完全走上正思,然后那个礼的境界才叫 作仁。(南怀瑾《论语别裁》)
仁者见仁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 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仁者见仁
“仁”是孔学的根本范畴,是人性结构的理想。由“礼”归“仁”,是孔 子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我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已经讲过了。孔子通由 仁而开始塑造一个文化心理结构体,如说得耸人听闻一点,也就是在制造中国 人的心灵。所以我才说,孔学(或儒学)半是宗教,半是哲学。因为它虽然没 有人格神的上帝,但在塑造、形成、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上,与基督教在西方社 会并不相上下。而儒学之所以不是某种抽象的哲学理论、学说、思想,其要点 之一正在于它把思想直接诉诸情感,把某些基本理由、理论建立在情感心理的 根基上,总要求理智与情感交融,至今中国人仍然爱说“合乎情理”、“合情 合理”,便是它的表现。本章即如此。今日来读,应该甩开那些什么“犯上作 乱”等等过时的具体主张或要求,甩开那以为这样就能够使政治清明、天下太 平的幻想,而注意它的特征在于:把“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 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好些动物也乳幼抚小,但幼小长大便离“家” 独立,不再复归,因此也很难说什么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孔学儒家教义的特征 之,从所谓“三年之丧”,到孟子和王船山所说“人禽之别”,首先强调的正 是这样一种“家庭”中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情的自觉培育,以此作为“人性” 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把“家庭价值”( family value)置放在 人性情感的层次,来作为教育的根本内容。(李泽厚《论语今读》)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杨伯峻指出, 《管子·戒》“孝弟者,仁之祖也”和这句话是同样的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它的基本含义,孔子说, 是“爱人”(《颜渊》12.22)。清代学者阮元专门讨论过 《论语》中的“仁”字(《揅经室集·〈论语〉论仁论》)。 《论语》中到底有多少“仁”字,他说是105个,其实是109 个。“仁”是什么意思?我用最简单的话讲就是拿人当人。 首先是拿自己当人,其次是拿别人当人。拿人不当人,是不 仁。(李零《丧家狗》)
仁者见仁
其次,这也说明孔子将实践外在礼制化作内心 欲求,融理欲于一体而成为情(人性,即仁)的具 体过程。“仁”不是自然人欲,也不是克制或消灭 这“人欲”的“天理”,而是约束自己(克己), 使一切视听言动都符合礼制(复礼),从而产生人 性情感(仁)。具体“约束”可以随时代社会环境 而变化、增删、损益,但人性(仁)须经人文(礼) 的培育,却普遍而必然。(李泽厚《论语今读》)
课堂小结
礼治秩序 学人谈片 家长
孔子的逻辑 克己复礼 仁者见仁
百家争鸣
孝之大小 师旷失臣礼 曾子耘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堂作业
1.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 和行为准则。 (1)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 (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仁者见仁
“孝弟”是古代家庭伦理的核心概念。“孝”是子事父, “弟”(同悌)是弟事兄,完全是男本位。孝字,从子从老 省,和考、老等字有关。老字像弯腰驼背的老人,加根拐杖 就是考字。古人把爸爸叫考,当儿子的要孝顺爸爸。爱老、 敬老、养老,这叫孝。孔子敬老,不光敬老头、老太太,他 对一切古老的东西都心存敬意。兄是哥哥,哥哥中的大哥, 是爸爸的合法继承人,未来的大家长,也很重要。当弟弟的, 在家要尊重哥哥,侍奉哥哥,特别是大哥,这叫弟。
仁者见仁
“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 的规定办事。“克己复礼”是以“克己”为前提。孔子认为, 克己,推己及人,所有行为都合乎礼,合乎义,就是“仁”。 宋王应麟指出,《左传》昭公十二年提到的“仲尼曰:‘古 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是与此类似的话。所谓 “古也有志”,是说古代就有这种记载,可见他用的是古书 上的成语,并非自己发明(《困学纪闻》)。“古也有志”, 应属申叔时九艺中的“故志”(《国语·楚语上》),是一 种讲历史成败教训的书。
颜渊问“克己复礼”有什么具体要求,孔子说“非礼勿 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圣经·旧约》有 摩西十诫,佛门也有八戒,儒门“四勿”也是一种戒,特点 是以礼为规矩。(李零《丧家狗》)
仁者见仁
克己以后,就恢复了“礼”的境界。“礼”不是现在 所谓的礼貌,“礼”是什么呢?《礼记》第一句话:“毋 不敬,俨若思。”就是说我们要随时随地很庄严,很诚敬。 这个“敬”并不是敬礼的敬,而是内心上对自己的慎重, 保持克己的自我诚敬的状态,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老僧 入定的样子,专心注意内心的修养。所谓礼,就是指这个 境界而言。从这里发展下来,所讲对人对事处处有礼,那 是礼仪了。《礼记》的这一句话,是讲天人合一的人生最 高境界。
百家争鸣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 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 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 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 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或曰:平公失君道,师旷失臣礼。夫非其行而诛其身,君 之于臣也;非其行则陈其言,善谏不听则远其身者,臣之于君 也。今师旷非平公之行,不陈人臣之谏,而行人主之诛,举琴 而亲其体,是逆上下之位而失人臣之礼也。夫为人臣者,君有 过则谏,谏不听则轻爵禄以待之,此人臣之礼义也。今师旷非 平公之过,举琴而亲其体,虽严父不加于子,而师旷行之于君, 此大逆之术也。臣行大逆,平公喜而听之,是失君道也。故平 公之迹不可明也,使人主过于听而不悟其失;师旷之行亦不可 明也,使奸臣袭极谏而饰弑君之道。不可谓两明,此为两过。 故曰:平公失君道,师旷亦失臣礼矣。(《韩非子·难一》)
目录
1
• 新课学习
2
• 课堂小结
3
• 课后作业
学人谈片
新课学习
1.《礼治秩序》——费孝通 (选自《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2.《家长》——李健吾 (节选自《李健吾散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孔子的逻辑》——鲍鹏山 (选自《天纵圣贤》,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仁者见仁
百家争鸣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 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 接,则儒道毕矣。虽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 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 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 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 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 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故劳苦、 彫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其义,则不幸不顺 见恶而能无失其爱,非仁人莫能行。《诗》曰:“孝子不 匮。”此之谓也。
克己复礼
导入新课
克己复礼,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 归于“礼”(“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 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出自《论 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 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 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 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 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 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
百家争鸣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 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 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 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 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 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 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 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 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 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 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荀子·子 道》)
百家争鸣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 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 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 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 令曾晳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 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 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叟有子曰舜, 舜之事瞽叟,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 尝可得,小捶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叟不犯 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 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 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耶?杀天子之民,其 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 子而谢过。(《孔子家语六本》)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仁者见仁
这又是《论语》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强调孔子中心思想 是“礼”的,常引此为据。但什么是“克己复礼”?什么是 “克己”?大有异说。此外,“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是“古 人所传,非仲尼所作”(王应麟《困学纪闻》)呢,还是孔子 对“仁”的解释?也说法不一。大抵前说(“古之传言”)较 确,符合“华夏礼制”的非酒神型的约束特征(见拙著《华夏 美学》)宋明理学则以“灭人欲”(克己)和“存天理”(复 礼)对此作心性哲学解。所谓“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 不坏于私欲……日月克己,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 而仁不可胜用矣”(朱注),将“礼”等同于“理”,将“己” 读作“人欲”。此说又大为后人诟病。其实,整个问题的关键 在于,“克己复礼”(有关行为)为什么是“仁”(有关心 理)?理学直接把“克己复礼”归结为道德克胜私欲的心性问 题,虽深入一层,却未免狭隘。视听言动,明明是有关行为举 止,即礼的“仪文”实践,礼及理(理性)正是通过这种种仪 文实践活动而非通过思辨、语言、心性追求而建立(就群体或 个体言均如此)。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