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研究方法_谢泳
民国时期文献编校出版的历史分期与现状评述
2019年第10期民国时期丈献编校出版的0史分期与现状评述◎蔡颖摘要:以编校加工形式整理出版的民国时期文献,具有深入发掘专题史料、消除读者阅读障碍等优点,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
本文在详细统计新中国成立后民国编校文献出版品种的基础上,将编校文献的整理出版分成三个时期,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出版状况和特征,从出版的规模、类型、选题等角度对出版现状进行评述,总结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民国文献编校出版的建议。
关键词:民国文献编校出版出版分期出版现状中图分类号:G255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期文献超过30万种叫这些文献数量庞大,内容庞杂,质量参差不齐。
此前,出版社在对民国时期文献进行抢救性整理出版时,除了以影印方式保存原始资料的全貌以外,也对相当数量的具备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的民国原版文献进行了编校加工,包括汇编、选编、编译、点校、注释以及重新排版等方式。
民国时期文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多以竖排繁体字来排版,而且普遍存在文白混杂、外来词汇与现今通行译法不同、历史称谓表述不一致等问题,给当代读者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
而编校出版,恰恰可以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对内容和形式的重新编排,为某一类文献的深入发掘提供史料,对原版文献中的一些错误进行考证和订正,对个别内容做出描述及说明,从而使读者更容易发现和理解民国原版文献的相关内容。
因此学术界在新中国成立后对近代民国时期文献开展了有计划、有规模的编校出版工作,2000年左右随着谢泳、许纪霖、许章润、陈夏红等学者对民国史料的打捞和解读,坊间开始掀起一股“民国热”121,民国时期文献的编校出版也开始走向繁荣。
一、民国时期文献编校出版的历史分期据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出版了民国编校文献约350余种(为使出版史叙述更加清晰,本文将多卷书、丛书、文库冠名的大套书计为一种)。
从出版时间及数量来看,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曾有过短暂的集中出版,但总量不多;整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陆的出版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台湾地区的整理成果相对较多;改革开放以后,民国文献的编校出版才开始逐渐恢复,年出版量稳中有升;2000年以后,出版量开始迅速增长,并于2015—2016年间达到了出版高峰,2017年以后有所回落。
也说“回到傅斯年”
也说“回到傅斯年”作者:高寿仙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3期[摘要]自宋代以来,人们便将学术分为“义理”与“考据”两途。
就理想状态而言,当然应当是义理与考据并重;但在实践中,大多数学者都是偏重一途,而且往往以自己的治学旨趣作为评价标准,从而发生尖锐的观点对立。
就总体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而言,“考据”与“义理”都是认识人类社会的重要途径,“义理”的功用或许更为强大。
但具体到史学研究,虽然因学者个性和研究内容的差异,既可以偏重“考据”,也可以偏重“义理”,但“考据”无疑具有更加基础性的地位。
也就是说,在史学研究中,“考据”不应当是与“义理”并列的两个途径,而应当成为所有史学研究者都必须具备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义理;考据;史学研究;考证方法[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7)03-0059-08一、义理与考据之争2000年,谢泳发表一篇题为《回到傅斯年》的短文,认为20世纪20至40年代,以傅斯年和胡适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史学中的“史料学派”,本来已为中国现代史学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但到1949年以后,“史料学派”被人为地阻隔,以致老一代学者不能再做出更大的学术成就,新一代学者的学术训练则走上了歧途。
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史学界开始反省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学术上的失误,到了90年代,已经开始向中国现代史学的起步阶段回归,其主要特征就是“回到傅斯年”。
①2004年,黄波发表题为《要不要“回到傅斯年”》的回应性短文,承认谢氏观点“有合理性”,同时提出质疑:“中国人的实用理性向来发达,中国人思维、治学的特点本来就‘不玄想,贵领悟,轻逻辑,重经验’,所以历史研究中‘回到傅斯年’虽然重要,但我们不应同时注意研究和吸取德国抽象思辩那种惊人的深刻力量?”他还指出:“80年代那些轰动一时的名著当下屡被人讥为‘空疏’,可是只要一堆‘空疏之论’中有片言只语启发你深沉思考,这不就够了吗?”[1]撇开其中的意识形态色彩不论,两位学者的观点分歧,其实古已有之。
1950-1960年代中国当代社会史史料
2010年12月18~19日1950-1960年代中国当代社会史史料...2010-12-18 02:03:37 来自: benshuier(怎样理解过去)标题:2010年12月18~19日1950-1960年代中国当代社会史史料研讨会其实很想去。
可是。
可是。
我想睡懒觉啊~~~======================================1950-1960年代中国当代社会史史料研讨会,2010.12.18-191950-1960 年代中国当代社会史史料研讨会日程表12 月17 日(星期五)8:00——23:00 外地学者报到,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教师之家12 月18 日(星期六)上午8:00-8:30 上海本地学者直接到会议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403室)报到8:30-9:00 会议开幕致辞主持人: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教授)(5分钟)致辞人:张济顺(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8分钟)李蓓蓓(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8分钟)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8分钟)第一场文献文本研读(9:00-10:40)主持人:王海光(中共中央党校)9:00-9:10 报告人:周杰荣(加拿大西门飞沙大学)天津建国后基层史料的收集和研读9:10-9:20 评论人:刘昶(华东师范大学)9:20-9:30 报告人:徐庆全(炎黄春秋杂志社)康生、齐燕铭、丁树奇关于《聊斋志异》版本信跋9:30-9:40 评论人:张济顺(华东师范大学)9:40-9:50 报告人:萧延中(华东师范大学)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版本变动及解读9:50-10:00 评论人:韩钢(华东师范大学)10:00-10:10 报告人:谢泳(厦门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史料的内外互证问题10:10-10:20 评论人:萧延中(华东师范大学)10:20-10:40 自由提问与报告人回应10:40-10:55 茶歇第二场民间信仰资料研读(10:55-12:15)主持人:丁东(自由撰稿人)10:55-11:05 报告人:满永(华南理工大学)1950 年代初乡村信仰生活中的革命合法性——对皖西北地区“会道门”史料的解读11:05-11:15 评论人:冯筱才(复旦大学)11:15-11:25 报告人: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学)1950-60年代中国大陆“福音广播”听众信函分析11:25-11:35 评论人: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11:35-11:45 报告人:刘建平(华东师范大学)“王明道反革命集团”案的缘由--对1949-1955 年王明道日记的解读11:45-11:55 评论人:刘一皋(北京大学)11:55-12:15 自由提问与报告人回应12:15-13:30 午餐下午第三场政治史资料研读(13:30-15:10)主持人:高王凌(中国人民大学)13:30-13:40 报告人:李良玉(南京大学)“高饶事件”笺注13:40-13:50 评论人: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13:50-14:00 报告人:张藜(中国科学院)加强党对科学工作的领导:对中国科学院1950年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14:00-14:10 评论人:邢小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14:10-14:20 报告人:丁东(自由撰稿人)《中央国家机关党委对106 名右派分子处理意见》研究14:20-14:30 评论人:阮清华(华东师范大学)14:30-14:40 报告人:邢小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红旗谱》的稿费风波与毛泽东时代的稿费制度14:40-14:50 评论人:徐庆全(炎黄春秋杂志社)14:50-15:10 自由提问与报告人回应15:10-15:25 茶歇第四场个人档案研读(15:25-17:05)主持人: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15:25-15:35 报告人:韩钢(华东师范大学)一个底层“右派”的历史叙述—有关高华1957年的史料解读15:35-15:45 评论人:陈国华(北京青年报社)15:45-15:55 报告人:冯筱才(复旦大学)检举、坦白与调查:一个草根“汉奸”的形成15:55-16:05 评论人:王海光(中共中央党校)16:05-16:15 报告人:曹树基(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余敬南与他的时代—“肃反”运动个案研究之一16:15-16:25 评论人: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16:25-16:35 报告人: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文革前某技校团支书“堕落”之考察—兼看文革前沈阳基层社会的一个侧面16:35-16:45 评论人:丁东(自由撰稿人)16:45-17:05 自由提问与报告人回应6:00 欢迎晚宴12 月19 日(星期日)上午第五场城镇基层史料研读(8:30-10:10)主持人:谢泳(厦门大学)8:30-8:40 报告人:张济顺(华东师范大学)紧张的人民民主:上海市第一次普选运动中的自杀事件(1953-1954)8:40-8:50 评论人:张藜(中国科学院)8:50-9:00 报告人:阮清华(华东师范大学)棒打鸳鸯——建国初期中共动员职工家属离沪运动初探9:00-9:10 评论人:林超超(复旦大学)9:10-9:20 报告人:陈国华(北京青年报社)北京郊区友好公社对外交往—北京友好人民公社六十年代前期对外交往的冷热演变9:20-9:30 评论人:张海荣(北京市委党校)9:30-9:40 报告人:林超超(复旦大学)多重变奏下的基层反右运动:以C 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9:40-9:50 评论人:满永(华南理工大学)9:50-10:10 自由提问与报告人回应10:10-10:25 茶歇第六场乡村史料研读(10:25-12:05)主持人:陈国华(北京青年报社)10:25-10:35 报告人:汤水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一份反映中共执政初期乡村社会秩序重建的基层文献—江西省南昌县小蓝乡解放后的社会改革运动调查报告10:35-10:45 评论人:谢泳(厦门大学)10:45-10:55 报告人:刘一皋(北京大学)“穷棒子社”故事中的权力与社会裂痕10:55-11:05 评论人:曹树基(上海交通大学)11:05-11:15 报告人:葛玲(广东工业大学)水旱之争:1950年代皖西北稻改中的政府与农民—以相关史料的解读为背景11:15-11:25 评论人:王胜(河北省社会科学院)11:25-11:35 报告人:高王凌(中国人民大学)1956年的大减产—从内参看农村社会经济11:35-11:45 评论人:李良玉(南京大学)11:45-12:05 自由提问与报告人回应12:05-13:30 午餐下午第七场日记笔记史料研读(13:30-15:10)主持人:李良玉(南京大学)13:30-13:40 报告人:沙青青(上海市图书馆)私人历史叙述的解读与考证:以天津地震日记为例13:40-13:50 评论人:周杰荣(加拿大西门飞沙大学)13:50-14:00 报告人:张海荣(北京市委党校)张明德工作日记解读14:00-14:10 评论人:李少兵(南开大学)14:10-14:20 报告人:李少兵(南开大学)1950-1960 年代的河北邢台乡村变迁:支部书记乔钦起的工作日记解读14:20-14:30 评论人:汤水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14:30-14:40 报告人:王胜(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一本关于底层知识分子的个人生活史访谈录--《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14:40-14:50 评论人:沙青青(上海市图书馆)14:50-15:10 自由提问与报告人回应15:10-15:25 茶歇第八场统购统销史料研读(15:25-16:45)主持人:刘一皋(北京大学)15:25-15:35 报告人:徐进(中国人民大学)粮食与政治:1956年安徽省无为县统购统销的实施15:35-15:45 评论人:葛玲(广东工业大学)15:45-15:55 报告人:王海光(中共中央党校)1957年整风鸣放中的民瘼舆情:关于统购统销、合作化和人民生活—来自民众生活感受的“右派”言论15:55-16:05 评论人:高王凌(中国人民大学)16:05-16:15 报告人:谌颖(中共中央党校)西域的回声:新疆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对实施统购统销政策的意见——以《新疆学院右派分子及地方民族主义分子言论集》为样本16:15-16:25 评论人:徐进(中国人民大学)16:25-16:45 自由提问与报告人回应第九场自由讨论(16:45-17:45)主持人:韩钢(华东师范大学)引言人:邢小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谢泳(厦门大学)李良玉(南京大学)刘一皋(北京大学)自由讨论会议闭幕谢辞(17:45-18:00)张济顺(华东师范大学)18:30 欢送晚宴12 月20 日(星期一) 参会学者离会。
史料映照下的学者转向与作家命运——读谢泳《现代文学的细节》
史料映照下的学者转向与作家命运----读谢泳《现代文学的细节》□续小强《现代文学的细节》,谢泳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一个人(储安平)、一所大学(西 南联合大学)、一本周刊(《观察》)切 人知识分子研究的谢泳于2007年任教厦门大学,此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议论。
到厦大教书后,谢泳的研究对象有何变化呢?这本《现代文学的细节》给 我们提供了答案。
可以说,此书展示了作者最近10年研究趣味与研究对象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现代文学史料方面的论述,二是近身之学的关注,三是对旧体诗尤其是陈寅恪旧体诗的研究。
先说现代文学史料方面的研究。
在 这本书的序言中,作者写道:“我在厦门主要教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方面的课,所写文章也多是这个方向的。
”在这方面,前几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其实就是根据这门课的课堂讲义整理出版的。
本书中《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构想》这篇论文即这方面的力作。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主张在研究现代文学时,应该重点关注大学校友通信录、新中国成立后历次运动后的批判集、域外逸文等方面,主张学者应该尽可能地拓展史料的范围与广度,提高现代文学研究的专业门槛,进而为现代文学这门学科打下坚实的史料基础。
为了呈现史料的重要性,作者还举了刘盛亚《再生记》事件。
在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史叙述中,在讲述批判运动时,绝大多数文学史都会涉及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遭到批判的历史事实。
不过,在萧也牧遭到批判之前,重庆作家刘盛亚其实就已经遭到了批判。
对这一点,绝大多数文学史都未涉及。
而在作者看来,刘盛亚和《再生记》的命运更为典型,更值得进人文学史的视野。
原因有二:第一,刘盛亚曾留学欧美,思想倾向偏于自由主义一面,由此可见建国初期左翼作家对自由主义作家的批判,而批判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只是左翼作家内部的斗争。
第二,《再生记》中,小说涉及国民党的军队时,还曾将其称为“我们的军队”,这就涉及时代变迁下称谓的转换,当然也涉及作家在新时代下的转换与调适。
“谢泳事件”再解读谢泳事件
“谢泳事件”再解读谢泳事件“谢泳事件”再解读_厦大谢泳事件时下的媒体,应和着网络时代高效率的信息生产,时时要爆出所谓热点新闻,不甘于寂寞,也唯恐受众寂寞。
但多年来由媒体制造的喧闹,固然让许多人倒掉了胃口,也让一部分人洗亮了眼睛,学会了从纷纭杂沓、泥沙俱下中去寻找真正的新闻,去接触“泡沫”下涌动的暗流。
“谢泳事件”就属于真正的新闻。
之所以说它是真正的新闻,就是因为它直指国内高校现行体制的弊端,直指由这一弊端而滋生出来的种种不良风气,更因为这个事件包含着知识层对异端的容纳、对良心的呼唤。
谢泳,一个并不怎么出名的人,迈进了厦大的校门,坐上了文学院教授的席位,这原本是件普通的事,无可惊诧。
只要翻翻谢泳的简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副研究员。
凭这两项,他由副高职晋升正高职再正常不过。
但多数人却只对他的“低学历”、所谓“民间学者”的身份大感兴趣,人们只在意专科学历到厦大教授之间的巨大落差,除了某些媒体的诱导之外,此中缘由耐人寻味。
顺着他们投向谢泳质疑的目光,不难发现关注来自这样的思维定势:大学教授必须是高学历的科班出身,否则就有假冒之嫌。
多年来,国内高校在人才引进、聘用上,大抵是非博士、博士后不要。
作为常设的机制,这无可厚非。
但我们要追问:是不是博士、博士后们之外就别无人才了呢?是不是所有被聘用的博士、博士后们就都是人才呢?中国有句老话:“英雄不问出处。
”从陈涉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质问,到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吁,两千年里人才受压抑、遭埋没的悲剧实在太多。
上世纪二十年代,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请来梁启超,由他负责组建国学研究院。
当梁启超引荐陈寅恪时,梅校长犹豫起来,说这个人一没文凭,二没文章和专著,能行吗?梁启超当下郑重表态,别看没有文章,这个人说出一句话,比我所有的学问都大。
于是,继王国维之后,陈寅恪成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第三位导师。
按现行体制,陈先生还能如此轻易地踏入清华的门槛吗?人才实难,难在识别,更难在识别后的大胆任用。
宏文学院教科书在鲁迅研究中的意义
宏 文 学 院 教 科 书 在 鲁 迅 研 究 中 的 意 义
谢 泳
谢泳 :9 1 出生, 16 年 山西榆次人。18 9 3年毕业于 山西晋 中师专英语专 业。后在 山西省 作 家协会工作。2 0 0 7年 5月调入厦门大学人 文学院中文系教书。主要从事 中国现代 知识分子史与中国现代 文学史方 面的研究5 作。著有《 - 西南联 大与 中国现代知 识分 子》 储安平与( 《 观察> 《 》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 的搜集 与应用》 等书。
学 习过 的教科 书问题 。如果 我们 能寻找 到 鲁迅 留学 日本期
及 地质 学》 物理 学》 化 学》 法 制》 经济 学》 算 术》 《 《 《 《 《
《 数 学》 几何 学》 心 理 学》 论 理 学》 教 育 学》 各 代 《 《 《 《 《
间学 习过 的教 科书 , 后 从 这 些教 科 书 中 的语 言 和现 代 知 然
详细 考证 , 说 明了鲁迅 早期 科技文 本 的编 译情 况 , 尽 大体 并 可能 给 出了相关 的线 索 , 别 是 提 到 了 当时 这 些编 译 文 本 特
与晚 清 白话 文的 关系 , 很给 人启 发 。 由李 寄 先生 的论 文 , 我想 到 了鲁 迅 研 究 中如何 扩 展 史 料 的问题 。在 中国现代 文学研 究 中 , 迅研 究 是最 成熟 的 , 鲁
是早期的留 日学生 ( 他和鲁迅留学 日本的时期非常接近 , 大
体是 同期 ) 山西近现 代 官 员 中有 留 日背 景 的学 生 非 常 多 , ,
冈护美的序言各一篇 , 宏文学院院长嘉纳治五郎也专门写
了~篇 《 刊行 讲义 录要 旨》 专 门 介绍 出版 讲 义 的意 图 。讲 ,
“史料学转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发动”
“史料学转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发动”作者:马天娇金宏宇来源:《江汉论坛》2020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史料工作日益受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重视,“史料学转向”的呼声甚高。
作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学术“新发动”,“史料学转向”的内涵所指和方法路径主要有三:其一,转向史料(学)研究,开始具有自觉的史料意识并在借鉴中西史料学技艺基础上转向史料及史料学的研究;其二,转向新史料研究,除了一般意义上新史料的发掘之外,主要是史料边界的拓展和方法的拓新;其三,转向实证性研究,即整个现当代文学研究倾向和治学风气开始向实证传统回归。
“史料学转向”有助于夯实学科基础,拓宽研究版图,反拨空疏学风,标志着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调整和格局重构。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史料学转向;“新发动”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异文汇校、集成及文本演变史研究”(17ZDA279)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10-0084-06在学术研究中,一种新观念的提出,会带来研究视野的改变或产生一种新的框架效应。
“史料学转向”这一概念的出现,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也正有这样的作用。
以往主流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对于史料的重视多半止于其“资料”或“材料”价值;后来有学者提出“古典化”、“历史化”或“史学化”的构想,主要无非是对于古典文学和史学研究的规范、成熟的学风和方法的追慕。
而“史料学转向”这种新的观念表达,则很好地勾连了史料学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层关系,它不仅造成了新的学术话题,更可能带来一种真正的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认知革新和学术“新发动”。
一、“史料学转向”:现象及概念1990年代,随着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的变迁,整个学界呈现出“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倾向,理论的建构与争鸣让位于学术化传统的赓续,重视史料爬梳、“从史料再出发”的学术趋势初现端倪,甚至有人提出“回到乾嘉去”的口号。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中华书局2009年5月版。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梁启超,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历史研究法历史教授法》,何炳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三联出版社2001年6月版。
《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版《史料与史学》,翦伯赞,北京出版社2011年6月版。
《治史三书》,严耕望,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版。
《中国文学史料学》,潘树广、涂小马、黄镇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新文学资料引论》,朱金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谢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刘增杰,中西书局2012年3月版。
《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何成刚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徐林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语文教育评价》,魏本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
《语文学科教育前沿》,李子健、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版。
《新文学考据举隅》,朱金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发现的愉悦》,陈子善,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
《新文学资料丛话》,朱金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解志熙,中华书局2009年4月版。
《春明读书记》,赵国忠,花城出版社2011年1月版。
《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刘涛,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陈子善,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3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甲、乙、丙),陈荒煤任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等十余家出版社出版。
知1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再版。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唐沅等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读书报告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读书报告《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是谢泳先生根据自己在厦门大学为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述》一课时的讲义整理删减而成,谢泳先生在后记中提到,此书旨在“让有兴趣并试图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生,开始接触这门学科时,在一两天时间内能对这个学科的基础史料和研究方法有个初步了解”。
全书从抽象到具体,先对现代文学史料的概念和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再从具体史料类型入手介绍了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与使用方法,最后对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与使用现代文学史料提出了基本学术道德要求。
本书条理清晰、史料充实,对于刚刚进入研究阶段的我们来说具有指南针的作用,为我们在现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寻找史料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基本方向。
文学史料对于现代文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就整个现代文学的发展来说,史料学基础的完善可以保证现代文学的完整性、专业性,提高现代文学的学科地位,确保学科的持久生命力,为学者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多方便以提升研究效率。
在具体的现代文学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要树立史料先行的观念,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应该有充足的史料作支撑,我们应以认真研读文学史料为前提,归纳整理后提出论点,而不是根据某个现有理论去拼凑文章,只有用事实说话,论点才能够经得起推敲,学术研究须是科学严谨的。
陈漱渝先生在名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史料问题”的讲座中谈到了他对许广平死因认识的变化:最初陈先生认为鲁迅手稿被“四人帮”强行抢夺,导致了许广平抑郁而终,但根据陈先生最新发现的相关文件,鲁迅手稿是地方组织根据江青的指示进行了转移,而且保存完好,因此他认为不管江青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在当时的情形下地方组织是奉命行事,谈不上掠夺。
虽然此观点遭到了周海婴的强烈反对,但是陈先生依然坚持认为他是以史为据,历史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改变。
可见,一种新的观点的提出往往会受到诸多质疑,只有那些有坚实的文学史料做基础的观点,才能经得起挑战。
搜集与整理现当代文学地方性史料的原则、方法与意义
搜集与整理现当代文学地方性史料的原则、方法与意义◎张立群内容提要 基于近年来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热和“地方性路径”研究的启示,搜集与整理现当代文学地方性史料以互相叠加的方式形成了新的研究视域。
“搜集与整理”为现当代文学地方性史料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地方性史料”的介入以具体、生动的方式凸显了搜集与整理在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和史料学建构中的重要性。
搜集与整理现当代文学地方性史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性显著的工作,可以依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结合对象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原则,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相互促进、共时展开。
在此基础上,探究搜集与整理现当代文学地方性史料的意义和价值也将得到提升与总结。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地方性 地方性史料 实践〔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11-0009-09 搜集与整理现当代文学地方性史料问题的提出,与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持续深化的趋势有关,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地方性路径”的启示。
作为一个会产生不同理解的词语,本文所言的“地方性”与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搜集与整理紧密相连,在总体上是一个具有空间指向且极具实践性的概念。
“地方性”的介入使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具体而生动,它不仅为搜集与整理提供了特定的原则、方法及途径,还在凸显自身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推进了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整体研究。
一、“搜集与整理”的重识与“地方性”的介入为了能够更为全面、透彻地论析,笔者选择从“搜集与整理”在目前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关注度谈起。
尽管史料及其相关话题已成为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其研究不仅涵盖整体意义上的现当代文学及其各个阶段、各类体裁,而且也已触及现当代文学史料自身的理论探索与阐释,但除朱金顺、谢泳、刘福春、李怡、付祥喜等部分学者或多或少地涉及之外,“搜集与整理”一直是一个未深入展开的话题。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观念层面来看,无外乎以下两点:其一,“搜集与整理”是顾名思义、不证自明的,没有什么难度、也不需要什么方法,只是将所需史料搜集全、整理好就可以了;其二,“搜集与整理”虽是史料研究的组成部分,但只处于“前奏”与“序曲”的位置,与具体的史料问题相比,无需作过多的阐释。
西南联大承载的大学精神
西南联大承载的“大学精神”记者孙强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上个世纪80年代,当年的西南联大教授沈从文先生出国访问,研究联大的外国汉学家问他:“抗战时条件那么苦,但为什么联大八年培养出的人才,却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人才的总和?”沈从文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人们都知道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实联大还有一幅解释校训的对联:“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
这也就说明了为何已经消逝66年了,西南联合大学还被人们念念不忘。
“联大人”的性情、思想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性魅力。
而联大,这所不普通的大学,就是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精神的化身。
1946年1月29日,西南联大文学院教授闻一多,为研究生王瑶毕业的事宜致函梅贻琦(字月涵)和潘光旦——月涵校长、光旦教务长先生大鉴:中国文学部研究生王瑶申请举行毕业初试。
兹定于二月十五日下午三时起在办事处举行该项初试。
谨将有关事项开陈于后,即乞核定。
嘱文书科办通知,并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
至纫公谊,敬颂,道安。
闻一多上卅五,一,廿九这封几十年前的短笺,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如今感慨万端。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封日常的工作信函,但谢泳认为,其实它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而从“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一语,可以想见当时教授的气派。
梅贻琦接到这封公函,连同名字、日期,只批示了几个字:“照办琦一,卅”。
谢泳说,教授前一天写信,校长第二天就批了,可以想见教授的地位。
联大的合作与宽容张伯苓:“我的表,你带(戴)着。
”蒋梦麟:“不管者所以管也。
”梅贻琦:“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
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梅贻琦的名言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在《中国的大学》一书中这样定义什么是大学:“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古人谓一乡有一善士,则一乡化之。
”梅贻琦曾是天津南开学堂的第一班学生,是张伯苓的得意门生。
《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序
《静⽣⽣物调查所史稿》序程巢⽗(⼀)我爱好⾃然,经太原谢泳先⽣介绍,结识了庐⼭植物园的胡宗刚先⽣。
1998年,我托他在⼭中赁屋度夏,始得见⾯。
此时,他已着⼿搜集胡先骕与静⽣⽣物调查所的历史。
但他完全是利⽤业余时间做这个专题研究,没有经费,也不能下⼭去查阅资料,访问尚且健在的静⽣所旧⼈。
头三年,他的努⼒颇为艰难,⼯作进展缓慢。
2000年,他得到中科院植物所的资助,才有条件展开调查。
2000 年岁尾,他打电话到苏州,约我往南京第⼆历史档案馆查阅资料。
我怀着对旧中央研究院的缅想,约他在成贤街的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招待所会合,共居⼀室。
我们每天凌晨冒着严寒赶往第⼆历史档案馆,从开馆到闭门,不停地赶抄。
这⾥集中了中华教育⽂化基⾦董事会从开办到1949年的所有档案,⾃然包括它所赞助的机构——静⽣⽣物调查所的全部档案。
我虽然不做静⽣所的专题研究,但遇到了尚志学会、静⽣所或范静⽣遗稿之类的材料,也舍不得放过,便帮他抄了⼀些。
⽽我的侧重则在中基会对⼈⽂学科的赞助以及与胡适相关的材料。
在这⼗七⼋天的⼯作中,我们真可说是既⾟劳⼜紧张,⽣怕浪费了五分钟、⼗分钟。
这⼀次的查阅时间虽不算长,却有重⼤的收获,因为档案集中,静⽣所的⽂件、报告、公私信函及相关的⼈与事的素材,可以说都弄到了,抄下了。
这就给未来的《静⽣⽣物调查所史稿》打下了⼀个扎实的基础。
(⼆)后来,宗刚就利⽤这笔经费,对静⽣所事业所辐射的地区、机构、⼈事等进⾏调查。
凡属史料,⽆论主次、巨细,他都尽⼒钩沉探隐,涓细必掬。
于是在南京⼯作的基础上,原先的⽚断材料得以补缀成⼀段事业发展的过程,再将各个过程加以连缀,成为⼏个发展时期或阶段,终于使淹没了50多年的静⽣所的历史,能够相对完整地呈现在今⼈的⾯前——这就是宗刚六易寒暑所撰成的《静⽣⽣物调查所史稿》。
我是有幸在这六年中深悉它艰难成书的⽬击者和第⼀个读者。
2001年是他放⼿⼯作的年份,因为 2000年秋后经费到位,⽽他所供职的庐⼭植物园给了他⼯作假⽇的⽀持。
小说与口述史
小说与口述史周扬1946年为赵树理写的《论赵树理的创作》开篇以明确的笔调写道:在被解放了的广大农村中,经历了而且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它正在改变农村的面貌,改变中国的面貌,同时也改变农民自己的面貌。
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大的最深刻的变化,一种由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变化。
这个农村中的伟大的变革过程,要求在艺术作品上取得反映。
赵树理同志的作品就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这个要求。
(2)今天的研究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当我们在‘历史联系’之中研究‘十七年文学’和整个当代文学史时,我们需要由文学来考察‘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问题,这是贯穿当代文学史始终的思想文化问题。
建国以后关于社会主义的文化想象和实践几乎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首先落实在文学创作中,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重大的政治运动通常是从文艺界开始的。
”(3)这种状况又因《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突出起来,此时苏联的长篇小说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有了直接的对应。
“史诗性”的美学追求、“三部曲”式的结构模式与小说作者对历史进程做出自信回答的创作姿态共同构成了建国后至“文革”前当代长篇小说理论研究的起点。
“时代精神”成为这个时期小说研究的一个常用语汇,以1957年至1966年的《收获》为例,大多评论(4)从新社会、接班人等层面描述小说里的“时代精神”和历史画卷,如罗荪《“来访者”是一篇对新社会的“控诉书”》、姚文元《反映最新最美的生活,创造最新最美的图画》、易征《时代精神和艺术精神》、陈鸣树方胜孙雪吟《时代精神与文学典型》、方胜《论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问题》、沈鸿鑫《英雄的诗章时代的强音》、陈鸣树《更多更好地表现培养接班人的主题》、欧阳文彬《紧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艾克恩《如何表现培养革命接班人主题》。
长篇小说研究集中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想象和历史观念。
同时以该时期《收获》登载的长篇小说为考察对象(5),这27部长篇小说几乎涵盖了革命斗争、历史、工人阶级、土改等所有主题,迎合了表现“时代精神”和伟大的历史进程的理论诉求。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
2020年第4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42020第60卷JOURNALOFSUNYAT SENUNIVERSITYVol.60(总286期)(SOCIALSCIENCEEDITION)GeneralNo.286 收稿日期:2020—02—16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通论”(18JHQ038) 作者简介:付祥喜,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州510006)。
① 赵卫东:《当代文学研究的“史料学转向”是个伪命题》,《学术月刊》2017年第10期。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付祥喜 摘 要:自从1985年学界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倡议以来,以实际行动响应者络绎不绝,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理论贫乏。
建构现代文学史料学自身的理论体系、话语模式、评价标准,确认其学科属性,真正从“史料”走向“史料学”,成为当下紧迫而具体的任务。
现代文学史料学具有超学科性,体现为“现代文学”含义与史料学融合、研究方法多学科性、“边际性”与“开放性”交叉及与电子数字化技术密切相关等特征。
现代文学史料学亟待于在现代文学文献学、古代文学史料学、当代文学史料学之间进行互动和打通。
只有既注重学科性,又充分肯定超学科性,才能使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学科定位得到统一,理论得到发展,实践得到深化加强,从而促进现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学科属性;超学科性 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20.04.011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就被称为“学”或冠以“学科”之名,但严格意义上的学科理论研究,只是近年才有的事,其历史之短暂屈指可数。
时值新世纪,一方面现代文学史料学在国内越来越得到学界关注:以朱金顺、刘增杰、陈子善、解志熙、谢泳等为代表的老中青研究梯队形成并成熟;现代文学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大幅度增长;以“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为主题的学术会议频繁召开;现代文学史料研究机构相继在一些高校成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进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
古典文献学中的史料整理与研究方法
古典文献学中的史料整理与研究方法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化遗产中古代文献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整理和研究这些古代文献的内容、历史背景和价值。
史料整理和研究方法是古典文献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史料整理和研究。
本文将对古典文献学中的史料整理和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一、史料整理方法1. 收集史料史料的收集是史料整理的基础工作,要从各种渠道收集到可靠的史料。
首先,要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历史档案和图书馆藏书,了解相关史料的来源和现状。
其次,要进行田野调查,寻找可能存在的私人藏书、古代文献和口述史料。
最后,要关注网络资源,注意收集和保存有关古代文献的数字化信息。
2. 整理史料史料整理的目标是将收集到的史料进行分类、排序和组织,建立清晰的史料数据库。
首先,要对史料进行鉴定和筛选,保留有价值和可信度高的史料。
其次,要进行文字校对和补充,确保史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后,要制作史料目录和索引,方便后续研究和使用。
3. 翻译史料古典文献常常使用古代语言和文字书写,需要进行翻译才能理解其内容。
史料翻译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文献学基础。
翻译时要注重忠实于原文,保留原始意思,并逐句解读和释义。
同时,还要注意文化差异和语境,准确传达史料的意义和内涵。
二、史料研究方法1. 文献考辨法文献考辨法是古典文献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分析和鉴别史料中的文字、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揭示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进行文献考辨时,要注重对史料的时间、地点、作者和流传渠道等背景信息的研究,对史料中的错误、矛盾和假冒伪劣进行辨别和纠正。
2. 考古学方法考古学方法在古典文献学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史料中描述的历史事件、地理环境和物质文化的研究。
通过考古材料的挖掘、分析和研究,可以佐证文献中的史实和史料的可信度。
同时,考古学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信息,为古典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建设的再出发——简评《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
《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观代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
知识产权 出版社2 1年3 00 月版
2 0世纪 初 ,中 国传统学术 向现 代转 型的过程 中,流派纷 呈 ,名 家辈 出 ,学术与思 想呈现 出百 家争鸣 的局面 。但注 重搜集 、整理 和 研究材 料 ,强调材料是 学术研 究的基础则是 其共 同的趋 向。周传儒 曾总结 说 :“ 代治学 ,注重材料 与方法 ,而 前者较后者 尤为重 要。 近 徒有方 法 ,无材料以供 凭借 ,似 令巧妇为 无米之炊也 。果有完备 与 珍贵之 材料 ,纵其 方法较劣 ,结 果仍忠 实可据 。且材料 之搜集 ,鉴 别 、选择 、整 理 ,即方法之 一部 ,兼 为其重要 之一部 ,故材 料可以 离方法 而独立 ,此其所 以可贵焉 。 时至 今 日,具 有稳定 的史料学 ” 基础的学科才是真正有 “ 学问”的学科 , 已几乎成为当前学界 的共讽 是否建立 了稳 定的史料 学基础 ,也成 为衡量一 个学科 的科 学性 、有 效性 的潜在标准 。 目前 中国文学 研 究的 现状 是 :有 着丰 厚 的史 料学 基础 的 “ 古 代文 学 ”看不 上 “ 代文学 ” 现 ,觉 得现 代 文学 “ 学 问” 没 ;而 “ 现 代 文学 ” 则 以 同样 的理 由俯 瞰 “ 当代 文学 ” 没有 建 立 史料 学 基 。 础 的学 科 ,研 究者 的 系统训 练 很难 在 文献 方面 体现 出来 ,比如 鲁 迅 研 究 ,读 过 几篇 文章 的 人可 以谈 ,读 过 全集 的 人也 可以 谈 ,而 读 过所 有研究 文献 的人也 在谈 ,其结 果就是 削弱 了研 究的 专业性 。
双刊2年6 总9 月 0第 第 ) 1 期( 期 0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建设 的再 出发
作为文学研究方法的现代作家书信考释
作者简介:袁洪权,西南科技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及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9JZD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XZW018)作为文学研究方法的现代作家书信考释袁洪权(西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四川绵阳 621010) 摘 要:现代作家书信的史料价值在于其“直接的史料”性质。
有学术价值的作家书信对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文学创作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改变文学史的叙述。
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作家书信考释中会遇到很多看似常见实际上很关紧的学术问题,比如较为繁难的时间考订和收信人考辨往往是判断作家书信文史价值的前提。
同时,要格外注意作家书信中的文史细节与现代文学(思想)史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料;书信考释;时间考订 中图分类号:I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394X(2021)01 0088 06 关于史料的分类,傅斯年曾指出,“史料在一般意义上大致可分做两类:一、直接的史料;二、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者省略或撰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撰写的,是间接的史料。
”“直接的材料是比较最可信的,间接材料因转手的缘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减”。
[1]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作家书信的史料价值正在于其“直接的史料”性质,特别是那些影印的作家书信,尤其值得学界注意。
在这一问题上,笔者受两本书启发甚多。
一本是谢泳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另一本是龚明德先生的《旧日笺》。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设专节从理论的角度讨论了“作家书信的使用”。
谢泳先生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时代,书信还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文人学者更不例外。
这样的社会条件,使书信成为了解那个时代真实生活的主要文献类型。
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强调对书信本身的关注。
作为史料,凡从书信中来的,一般价值较高,因为书信是私人交往史料,易于保存真情实况。
史料收集与旧书业的存在价值
摘要:一般的读书人,都懂得到图书馆去找材料,其实图书馆对研究者来说,不是读书的地 方,是查书的地方。到图书馆前一定要有目的,知道材料的出处和图书馆是不是有收藏。对中 国现代文学研究来说,除了使用图书馆的材料外,最好能养成逛旧书店的习惯。诸位知道,早 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唐弢先生,就是一个新文学著作和期刊的收藏家。他去世后,把自己的 收藏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前几年文学馆专门就他的收藏,出了一本《唐弢藏书目录》(中 国现代文学馆编,非卖品),十六开本,厚厚一大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料的搜集和运用)谢泳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念1、史料先行:凡做研究,先以整理相关对象的完整史料为研究的基本前提,在熟悉相关研究史料的过程中,先发现问题,产生研究方向,在此前提下,再选择研究的基本方法,无坚实的史料基础,再高明的研究方法,也难作出一流的学术研究,只有在熟悉已有史料的基础上才能谈到发现新史料,新史料是相对旧史料才存在的,不熟悉旧史料也就无法判断史料的新与旧。
2、离开史料的思想是无力的。
3、材料与史料之关系: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材料;与研究对象建立史料关系的材料。
鲁迅研究:教科书《日语日文科》口语化文体特征文言向白话文过渡的痕迹知识界评价鲁迅文体《国语文选》《三十年来中等学校国文选本书目提要》4、“文献”的概念: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第二节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范围1、广义的史料可以认为是过去和现在一切物质材料和文字记载,语言历史和口头传说。
2、狭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大体可以定义为一切与中国现代文学活动(作家、作品、思潮、社团、学校、报刊等)相关的史料,都可以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料。
(中国现代史)第三节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类型1、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一是零散,一是数量比较大,再就是史料方向很难确定。
2、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一般来说,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日记又不如第一手的档案。
只有参考日记的回忆录才相对可靠。
3、同时代史料和非同时代史料:同时代的记载,就史料价值判断,一般说来要高于异时代。
4、原料和次料:最初材料,由此以上不可溯源;原料中变化出的各种著作。
第四节成型的与不成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1、成型的文献:同一主题下,经过研究者编纂而成的较为系统完备的文字史料。
好处:能在短时间内熟悉文献的基本存在状况,同时了解学术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成型的史料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基本方法:凡存的成型史料,力求齐全完整。
同时与异时:A、越早的文学越有史料价值。
时间近,做事认真。
B、由研究者编辑的成型专题文献。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资料汇编》三套丛书C、单独成书的文学史著作、研究著作、作家传记、回忆录、年谱等著述。
判断这些史料的原则大体是先旧后新。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港台相关研究资料:周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有其他丛书)评价:成型史料中的学术含量是凝固的,启发有限。
2、不成型的史料(边缘性质):最值得重视梁宗岱《北大教授梁宗岱离婚案北平地方法院之判决书》3、学术研究,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也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智力游戏,就要有趣味,什么才能有趣味?意外发现才有趣味,在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了有用的史料,和科学发现产生的快乐是一样的,当然程度不同。
第五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掌故之学1、文学史研究中的两个传统A、论说/义理:重议论和立场B、掌故/考据:重事实和人事2、“掌故笔记”的传统阿英、赵家璧、赵景深、曹聚仁、唐弢等第二章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第一节搜集史料的意识1、搜集的两个含义:A、把与研究对象相关史料的出处搞清楚;B、把这些搞清楚的史料找出来。
2、阅读的基础问题:作家著作的初版本、原始的报纸、杂志以及相关出版物(包括油印、手写的大学讲义)、对作家的访问以及口述实录(包括声像)等3、有什么存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不是关键,关键是你要找什么样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这就是史料的问题意识。
4、对待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主要是判别这些史料的内容,它的形式本身相对来说并不很重要。
鲁迅“厦门叙事”的惯性第二节搜集史料的方式1、目录(未系统成熟,但相关专业的目录一类存在)P77图书馆自编目录《中国现代小说戏剧一千五百种》《说部甄评》2、没有偏见3、凡收藏家依据自己收藏所编写的书目类出版物,可靠性较高。
第三节旧书业与史料收集1、懂得旧书业和学术研究的关系第三章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整体观第一节史料的开放性1、时代的复杂性:政治活动和文学活动的交叉;知识和专业有相当的丰富性2、融合现象:科学史、文学史和思想史钱钟书《家庭大学丛书》(围城)政治态度、人生观3、把视野扩展到整个民国时代的方方面面第二节域外史料的搜集1、陈寅恪总结王国维(“二重证据法”):A、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B、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C、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2、现代中国作家涉及域外活动A、留学背景B、与外国作家的交往C、在文学观念上受外国作家及文学思潮的影响3、查阅当时学位论文的情况袁同礼第三节“政治活动”中的史料1、相关政策文件和批判材料2、陈寅恪: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第四节意识形态机关的内部出版物1、注意使用意识形态机关当时编印的“内部史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史料意识自觉的表现。
第四章扩展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先行原则第一节作家全集的使用1、一般说来,凡1949年后,删除和修改过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都应当以此前的版本为准。
2、凡有全集的作家,应当成为我们研究的第一步工作,有全集一定要细读。
3、凡出自全集主人之手的所有文献,都应当视为全集主人的著述。
另外译文集在作家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译文不属于作家的原创。
第二节作家传记的使用1、自传优先,他传靠后。
1949年前的自传材料优先,此后的自传材料为后,因此此前较少意识形态的制约,此后的政治运动有说假话的习惯。
2、第一本传记优先,此后的传记靠后。
关注第一本传记,留意最后一本传记。
传记的难易程度是递减的,第一本最难。
3、作家评传的问题。
自传的扩展,次料。
传记本身并不能成为我们史料的基本来源,就是作家的自传也不能成为史料来源的依靠。
4、西方人完成的传记,一般要给予特别注意。
(独特的角度)5、凡没有明确说明史料来源的传记,一般都是文学传记。
虚构和想象影响了史料的真实性。
第三节作家年谱的使用1、年谱是越后越完善。
2、来新夏《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3、王德毅《中国历代名人年谱总目》第四节作家日记的使用1、日记主人生前出版的日记价值,低于死后出版的日记价值。
整理排印的日记价值,低于原版影印的日记。
如果同时有两种版本的日记,互读为原则。
2、从全集中寻找其日记。
3、学人日记4、回忆录不完全可信,是因为人的记忆容易出问题,更何况还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在其中。
5、无论研究到什么问题,只要涉及有关人物和事件,都要想到看看这一时期相关学人和其他人物的日记,这应当成为现在研究者的一个基本素养,所谓自觉意识,还包括能在研究中把不同人物日记加以比较的能力。
一个是时代的比较,一个是相关人物的比较。
第五节作家书信的使用1、刘衍文、艾以主编《现代作家书信集珍》2、孔另境《现代作家书简》3、保持敏感,经常翻阅,及时发现问题4、使用书信的时候先查日记,这样更能保持对书信传达历史信息的准确性第五章扩展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基本方向第一节文学年鉴的使用1、年鉴中容易发现史料线索;年鉴中发现的史料一般很少人使用2、综合性年鉴:《中国年鉴》、《申报年鉴》3、专业性的年鉴:《中国文艺年鉴》1932、1933、1934、1935、1936第二节文学辞典的使用1、善秉仁《中国现代小说戏剧一千五百种》、《文艺月旦》甲级、已集2、顾凤城《新文艺辞典》1932、《中外文学家辞典》3、赵景深《文坛忆旧》4、孙良工《中国新文学辞典》第三节同学、职员录的使用1、同学录、大学年刊、大学职员录、大学一览;级刊、月刊2、胡适《清末民初洋学学生题名录初辑》、《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3、P152-P155第四节方志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1、方志:以地方行政单位为基本范围,综合记载地理、历史的书籍。
2、图,记,表,志,传3、最为重要:《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4、P156-P159第五节政协文史资料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1、《全国各级政协文史数据篇目索引》李永璞2、P160-P162第六节拍卖图录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第七节“影像”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1、《北洋画报》、《良友画报》2、香港良友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重印数据库检索系统第八节“校史”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1、《北京大学校史论著目录索引(1893-2003)》2、《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章开沅3、《北京大学史料》、《清华大学史料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第九节“广告”及“会议纪念文集”的使用1、P174第十节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中的“版本”与“书话”一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中的“版本”1、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版本问题,首先体现在它的形式方面,比如装帧、设计,其次才是它的内容。
2、手稿;线装本;铅印本3、金宏宇《新文学的版本批评》、王宗芳孙伟红《现代文学版本学》二、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中的“书话”1、蔡登山《民国的身影》、《那些才女们》第六章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应用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