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文言句式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例如:

承前省: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对话省: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2、省略谓语。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例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之邻亡羊》)

3、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例如:

竖子不足与( )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

例如: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五)谓语前置。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

(1)动词宾语前置。宾语提到动词前面。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宾语提前。

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恃何) (彭端淑《为学》)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2)介词宾语前置。

①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

王问:“何以知之?”

②强调宾语。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一言以蔽之。余是以记之。

(七)定语后置。

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用“者”结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的”。

太子及宾语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中心词+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八)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

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