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普适性的学科。
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实用的技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数学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有时候孩子对于数学学习可能存在抗拒或者无趣的情况。
为了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把数学教育与生活相结合,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一、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情景,我们可以让孩子从中发现数学的踪迹。
在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帮忙计算商品的价格或者找零钱;在厨房里,可以让孩子学习测量食材的重量和容积,并且参与食材的配比和烹饪过程;在出行时,可以让孩子帮忙观察时间和里程,了解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日常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技能,增强数学的实用性和兴趣。
二、从游戏中体验数学数学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挑战。
比如玩数学拼图游戏、数学棋盘游戏、数学卡片游戏等,这些游戏既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又能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还可以通过数学竞赛和数学趣味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竞争意识。
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从实践中探索数学除了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实践也是让孩子发现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以组织孩子参与一些数学实验和探究活动,让他们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发现数学规律和原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让孩子种植数学花园,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观察和测量植物的生长情况,学习数学中的比较和测量知识。
又在科学实验中使用计量工具和测量仪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的应用和实验方法。
四、从故事中感悟数学数学故事是一种很好的启蒙方式,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介绍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
将数学知识融入寓教于乐的故事情节中,让孩子在故事中感悟数学的奥妙和魅力。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是一些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示例:
购物计算: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模拟购物活动来让学生学习货币概念、加减法和找零等技能。
让学生计算购物清单的总价、找零的金额,帮助他们理解货币的价值和使用。
餐饮分数:教授分数概念时,可以通过餐饮场景进行教学。
让学生计算菜单中食物的分数比例,例如半份、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并讨论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食谱中的配方。
测量与图形:在教授测量和图形概念时,可以带学生到室外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制图形的活动。
例如,在学校的操场上测量尺寸、绘制平面图,或者在花园中测量植物的高度和周长。
时间管理:教授时间概念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管理进行教学。
让学生绘制自己的日程表,计算各项活动所需的时间,并讨论如何有效地安排时间以完成任务。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实际的数据收集活动,让学生在数学中学习统计和概率概念。
例如,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喜好或兴趣,并使用图表和图形展示数据分析的结果。
这些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并将数学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幼儿教育中,数学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的书本知识,而是应该将数学的学习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
通过观察、游戏、实践等方式,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地都有数学的存在。
在日常的玩具中,幼儿可以学习到基本的数学概念。
他们可以通过拼图玩具学习到形状和空间的概念,通过积木玩具学习到数量和大小的概念,通过拼图玩具学习到颜色和形态的概念。
这些玩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还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学习数学知识。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花朵的节数、叶子的排列、果实的个数等来学习自然界中的数学规律;通过观察钟表、计时器等来学习时间和顺序的概念;通过观察厨房用具、食物包装等来学习容量和重量的概念。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能力。
二、游戏中的数学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数数游戏”、“排队游戏”、“拼图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到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通过这些游戏,幼儿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整体素质。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数学不仅可以通过观察和游戏来学习,还可以通过实践来学习。
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可以通过参与家务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
他们可以通过做家务、购物、料理等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
他们可以通过分辨商品的大小、重量、价格等来学习数学知识;通过计时、计算、测量等来学习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通过参与家务、购物、料理等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
通过实践,幼儿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与生活化

小学数学与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因此,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有意识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使得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何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哪?一、从生活中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到处蕴含着数学。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理解数学和感受数学,都是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具体化,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把课堂搬到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匮乏,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使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
例如:以前在教学“利息”这一内容时,总是感到非常费劲,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交上来的作业更是乱七八糟。
而这次我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到银行,亲自存(取)一次钱,并调查相关的存款知识。
上课时,我还特意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帮老师解决问题。
通过计算,不仅让学生理解到存款的时间不同,利率不同,所得利息也不同,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存款时我们可以根据家庭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存款方式和时间。
(二)创设生活情境,体验快乐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自主学习的程度就越高。
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使数学由抽象变得具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要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理解和运用数学。
(三)适时捕捉生活现象感受数学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获取信息的渠道宽,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具备了自己特有的认识基础,知识经验与社会适应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契机,结合教学的内容,捕捉生活现象,有针对性的采集生活教学实例,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就能换取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铺路搭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小学数学走近学生生活

让小学数学走近学生生活我们需要让数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尽管数学问题通常看起来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老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厨房烹饪、玩具、运动等,设计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趣味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数学就应该乏味和枯燥。
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可以设计简单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可以组织数学竞赛或数学趣味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
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图形和实例,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供丰富的互动方式,如数学游戏、模拟实验等,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数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探究式教学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基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等,或者设计一些小实验来探究数学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推理题目,让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让小学数学从生活情境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让小学数学从生活情境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说到数学很多人的反应就是没完没了的数字、公式,和无穷无尽的计算、解题,无聊极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小学生很多时候面对的是一串串的枯燥数字,等待他们的仿佛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
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从而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数学。
然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
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学到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掌握并能够较好地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一、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个人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即是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有趣的数学、鲜活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所以情境创设要追求真实有效。
比如我在教学“千克与克”的认识时先布置学生在家称一称自己有多少千克?并带一千克的苹果或一千克的盐,和一枚2分的硬币。
这就激发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去认识“克与千克”,第二天在班上交流时个个都非常有精神。
这种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求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千克与克”的表象,突破了教学难点。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现象,这就为创设情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针对这一实际,精心设计情境,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使每个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也得到和谐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当首先考虑到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寻求学生感兴趣的有体验的素材,结合他们的认知基础来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学生对数学却有一种畏惧和厌恶的心态,觉得数学很难,不实用,甚至是一种折磨。
事实上,数学并不是难以接触和理解的,只需要我们把它与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也许在你所不知不觉的生活中,就有许多数学相关的东西。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我们可以通过数学的方式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购物时算价、做菜时计算食材的比例、设计简单的家居装饰时测量尺寸等等。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购物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计算出购买若干商品的总价格,以及通过打折和促销活动来计算最终需要支付的金额,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让他们更加了解实际的消费习惯和优惠购物的技巧。
又在做菜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计算出不同成分的食材搭配比例,这不仅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科技和工程项目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现在,科技和工程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可以将一些科技和工程项目引入到数学课堂上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数学的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重量和体积,计算速度和距离等等。
这些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又如,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一些简单的工程设计和制作活动,如设计简单的机械模型,搭建小型建筑,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一些应用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游戏和竞赛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学游戏和竞赛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竞赛,如数学竞赛、数学运动会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让小学数学走近学生生活

让小学数学走近学生生活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是一门智力的艺术,也是一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
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数学却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他们觉得数学和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只需要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和计算方法就可以了。
我们应该让小学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让孩子们从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
一、数学和生活融合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它却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购物时计算价格、量体温、测量角度、算账、算时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的例子。
我们可以通过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融合,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
在购物时鼓励孩子亲自计算价格、算找零;在做饭时让孩子帮忙量材料,比如米、面、水等等;在出游时让孩子帮忙规划行程、计算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好方法。
二、游戏中学习数学小学生喜欢玩游戏,他们喜欢和朋友一起玩耍、比赛,这样既可以放松身心,又可以增进友谊。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习数学,使他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一些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方式来教孩子计算,学习算术等基础知识;也可以通过数学拼图、数学问答等游戏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游戏来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数学知识。
三、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来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魅力。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学会测量尺寸、计算比例等数学技能;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的烹饪,在烹饪过程中让他们学会计算比例、测量材料等数学知识;还可以带孩子去参观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展览,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通过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刻和直观地了解数学的实际用途和价值。
四、培养数学思维数学不仅是一个计算问题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浅谈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应用意识应用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
”华罗庚曾对数学的应用性做出过如此精彩的描述。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数学一直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就算所谓的“应用题”,也是为了知识传授的需要而人为编造的,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
这样的数学,学生学得难,应用就更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极大的推进了应用数学和数学应用的发展,使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一个学科领域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一个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不会运用,将很难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摘要:数学的学习不仅仅作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关乎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因此数学的教学地位在教学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习它的目的更是在于它的应用。
因此,针对数学学习不仅要求理解数学,更要注重对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正因如此,针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我们更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将数学联系生活,将生活融入数学,构建有趣生活情景去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引言:在当今新课改工作的持续推进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如何将数学教学更具生活气息,怎样将生活转变为数学学习的天然课堂成为了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本篇文章就如何有效的将数学与生活建立有机联系提出相应策略,以切实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营造熟悉的生活情景小学数学的知识大都来源于生活之中,因为小学数学教育是帮助学生以直观的数学方式,加以学生们的数学理解与计算去认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各个事物。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比较大小、位置与顺序、认识图形”等,都是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之中。
当我们在生活中时常看到这些事物,时常去应用它们,自然,学生对这些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就相对较容易。
正因如此,倘若我们将课本的内容回归于学生们的生活之中,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就会更深,也会更加清楚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本中,关于在《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之中,让同学观察自己身边都存在着什么图形,比如我们常用的本子也是长方形的、墙上的钟表是圆形的、黑板也是长方形的等等。
通过将课本知识回归生活、生活情景引入课堂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同学们也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到了这类数学知识在生活的哪些方面有着实实在在的应用。
让小学数学的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生活 实践 中提高学生 的 自主 创新意识 , 这是一 门非寻常 的教 来 联想 、 思维 、 记忆 : 物上哪部分 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厘米 ( 指 学艺 术, 需要 教师去深挖教 材 、 科 学设计 。 甲) , 哪部分 的面积 大约是 1 平方 分米 ( 手掌) , 教室 里什么 的
让小学数学 的学 习从生活 中来到生活 中去
河北 省 丰 宁满 族 自治 县 鱼 几 山明 德小 学( 0 6 8 3 5 0 )李 桂 云
无论是 数学 的产生 , 还是 数学 的发展 , 都 与现 实生活 有着 形 面积最大 。反 过来思考 , 当平 面图形面积相 同时 , 以圆形 周 密不 可分的关系 。新课程改变 了旧课程 内容 中脱离生活 实 际 长最小 , 让学生 明 白在同样容积 的不同容器 中 , 如果 容器的高 的状 况 , 强调 数学 与现实 生活 的联 系 , 还特 别提 出了数学 教学 度和底面积 一样 , 那么侧面积所需 材料以圆柱状 的最 省 。 教学 是数 学活动 的教 学。 让数 学贴近生活, 使学生真 正体 验到数学 “ 表 面积 , 体积 ” 时, 我组 织学生 展开 讨论 : 计算 物体 的容积 与
1 拓 宽教 材 中的生活资源空 间
面 积大约是 1 平 方米( 2张桌 面等 ) 。 总之 , 教 师要想方设法 让数学教学 与生活紧 密联 系起来 ,
在信 息技术发展迅猛 的今天 ,单纯的教材 内容 已经 不能
适应 新形势 的要求 。因此 , 教师在教 学中要联 系生活 实际 , 吸 让 学生感受到数 学就 在 自己身边 ,感受到 自己的任何 活动都 收并 引进与现实生 活 、 科 技等密切相 关的具有时代性 、 地 方性 可 以有数学思维进 行思考 。 当师生 习惯于把 司空见惯 、 熟视无 的数 学信息资料来处 理教材 , 整理教材 , 重组 教材 内容 。经过 睹的生活现象用 数学的思维和 眼光来思考 的时候 ,数学教学 重组 的教材 由于具有 开发性和弹性 ,给予教 材留有开发 和选 和 儿童生活便融 合了学生就会逐 渐养成用 数学思想 方法去观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谈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有效策略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谈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有效策略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生活实际联系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还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这就决定了儿童数学必然是依赖外界东西最多的数学。
思维的形成,必须从外在的可见活动开始,这既是人类教学经验的起源,也是个体智力发展的过程。
因而,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
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学习得轻松,知识掌握得牢固,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就说说我是怎样把数学放在学生生活实际中进行教学的。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事物就是身边的事物,所以新课标强调应该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孩子身边的现实社会出发。
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
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会尽量找孩子身边的素材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在引出课题前的猜一猜活动,到探究体验中观察老师的活动,再到后来找拍照片地方的练习,我都有意地选择每个孩子都天天见得到的物体,将数学问题还原成为生活问题,学习的重点不知不觉地在谈话观察中被掌握了,学习难点也在体验中较为容易地克服了。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毕业论文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毕业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许多人仍然认为数学离他们的生活很远,甚至是神秘而难以理解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使数学更紧密地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案例说明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数学,应用,生活,案例第一章:引言数学是一门普遍的学科,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
许多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成果都建立在数学基础上。
然而,数学仍然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神秘和难以理解的学科,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数学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以及如何应用数学到日常生活。
第二章:如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2.1 生活案例在我们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如日常购物、地图导航、计算税收等。
以购物为例,每天我们都会去商店买东西,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购物所涉及的数学。
在购买物品时,我们需要进行各种计算,如物品价格、折扣、优惠券、折扣券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运用基础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同样,在导航时我们需要通过地图计算出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和时间,以确定到达目的地的路线。
计算税收也需要数学知识,如纳税标准和税率等。
2.2 化繁为简尽管数学应用广泛,但许多人仍然被数学的复杂性所吓倒。
因此,在教授数学时,教师应该化繁为简,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教师可以通过泛化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更具体的问题,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去。
第三章: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3.1 金融计算金融计算是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
许多人需要在他们的财务决策中运用数学,例如,如何计算借贷利息和折旧等。
这些计算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以确保个人和家庭的财务决策得以正确制定。
3.2 健康数据现在有许多科技设备,可以测量人体健康数据,如体重、血压、心率等。
这些数据需要进行数学计算,以计算出体重指数、心率区间等,以帮助人们在保持健康方面做出更好的决策。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妨从日常生活入手,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一个贴近生活、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
一、在购物中学习数学购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数学在购物中也有其重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购物时学习比较价格、计算折扣、预算花费等一系列数学问题。
我们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计算哪一种更划算;让学生计算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让学生规划一份购物清单,预算所需花费等。
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家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而在家务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家务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洗碗时让他们测量清洗剂的用量、在整理房间时让他们进行分类和计数、在做饭时让他们进行食材的配比等等。
通过这些实际的家务活动,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而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引导孩子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玩扑克牌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组合与排列的知识;在玩骰子游戏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概率和统计的知识;在玩围棋、五子棋等棋类游戏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数学逻辑和推理的知识。
通过这些游戏,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旅行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而在旅行中也可以学习到不少数学知识。
比如在旅行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距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让他们计算旅行路程和花费,让他们了解地图和导航的原理等等。
通过旅行,孩子们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实际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数学认知。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让学生走进生活,学好数学

让学生走进生活,学好数学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十年了。
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一直是我多年以来思考的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有把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学好数学,数学才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一、在生活中认识数学数学,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思考,它的目的是发掘现实生活中所蕴含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自由探索数学的美,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对数学有更为深刻地理解。
(一)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大海,数学就是生活在大海里的鱼。
离开了现实生活,数学将失去活力。
为了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数学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
(二)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
它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社会价值,并在生活中学会运用数学思想。
数学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结合生动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教书重要,育人更重要。
二、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活动,它有着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
以前的数学学习,常常偏离生活太远,枯燥乏味。
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拓展到广阔的生活中来,将教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智慧和美。
学习数学,悟性非常重要。
悟性,是联系感性认识与理性体验之间的桥梁。
可以说,没有悟性的点醒,数学理论将是一些僵化的,没有生命的教条。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悟性呢?(一)、创设生活情境,感悟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和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将从生活中的常见活动入手,探讨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1. 游戏中学习数学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好方式。
通过玩积木搭建各种形状的建筑,可以让幼儿学习到空间概念和图形的认知。
而且,可以让幼儿通过比较长短、大小,来学习数学的大小概念。
还可以玩一些数学相关的益智游戏,比如数独、拼图等,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应用,比如买菜、烹饪、时间概念等都是潜在的数学学习机会。
可以让幼儿在买菜的时候帮忙称重物品,让他们学会用称重的数字概念来理解物品的轻重,理解数值概念。
烹饪也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机会,可以让幼儿学会测量材料的重量、体积和时间,同时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日常的起床、吃饭、睡觉等活动引导幼儿学习时间的概念和时钟的读法。
3. 数学故事和歌曲通过数学故事和歌曲,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选择一些充满数学元素的有趣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比如数数、大小比较、加减法等。
也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节奏感的数学歌曲,让幼儿在歌声中学习数学知识,通过轻快的旋律来记住数字、形状、颜色等数学要素。
4. 数学玩具和实物数学玩具和实物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好工具。
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数字积木、算盘、计数卡片等数学玩具,通过玩具的实物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
也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实物来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比如通过水果、蔬菜等实物来学习数数、比较大小、分类等数学概念。
5. 数学活动和实践组织一些数学活动和实践也是让幼儿学习数学的好方式。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活动,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幼儿在竞争中学习数学知识。
也可以利用一些实践活动来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比如通过植物的生长过程来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实地考察来学习数学知识等。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深奥的学科,它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
对许多学生来说,数学可能是一门令人望而却步的学科,他们觉得数学难以理解,难以应用,甚至觉得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关。
事实上,数学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的纸上题目,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无处不在,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实例来展示数学是如何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测量、比较、推理等等。
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数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
我们也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领域,比如工程、科学、金融、医学等等,让他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比如楼房的高度和层数的关系、食材的比例和烹饪的时间、公交车的发车间隔和到站时间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我们还可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运动员的速度、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来展示数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介绍音乐中的节奏、频率和振幅来展示数学在音乐中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在他们喜欢的领域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对于几何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家具的设计和构造、建筑的结构和形状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对于代数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讲解购物打折、优惠券折扣以及理财规划和投资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代数知识。
用生活中的例子教孩子学习数学

用生活中的例子教孩子学习数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很多孩子往往觉得数学难以理解,缺乏学习的兴趣。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数学,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教授数学知识,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实用。
一、购物时的数学当我们带孩子去购物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孩子学习数学。
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帮忙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找零。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可以学习到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并且了解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二、烘焙中的数学烘焙是一个充满数学乐趣的活动。
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到烘焙的过程中,让他们亲手测量材料的重量和容量。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比例和计算食谱,来教孩子关于比例和分数的知识。
通过这样的互动,孩子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数学的应用。
三、旅行中的数学当我们带孩子外出旅行时,可以利用路上的时间来教授数学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里程表和计算速度,来让孩子了解到距离、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地图和计算里程,来帮助孩子练习计算和估算的能力。
四、体育运动中的数学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与数学进行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比赛成绩和计算比赛数据,来让孩子学习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知识。
此外,让孩子通过计算比赛成绩和计算分数,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除了上述的例子,我们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来帮助孩子学习数学。
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预算的编制,让他们学会收入和支出的平衡,了解到数字的价值。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通过在生活中引入数学的教学,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这样的方法使得数学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相信通过这样有趣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无论是数学的产生,还是数学的发展,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课程改变了旧课程内容中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达到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何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这是一门非寻常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去深挖教材、科学设计。
一、拓宽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空间。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单纯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经过重组的教材由于具有开发性和弹性,给予教材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能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数学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蕴含着学生资源的广阔空间,须找准每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以“千克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为例。
从表面上看,它似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并无太大的关系,然而,若能引导学生去参与购物活
动,从中亲自去感知食品的重量,就找到这节课与学生生活活动的“切合点”。
这样,我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赋予了它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新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购物活动去亲自称一称、掂一掂、拎一拎、互相抱一抱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操作,去充分感知1克、1千克、几十千克的重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趣味化,把单纯的数学概念引伸到生活活动中。
学生就会感到:噢,原来数学离我们这样近,慢慢地他们就会亲近数学、理解数学,继而喜欢数学。
学生拥有了这种积极的状态,对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就会大大的提高。
二、培养生活中的数学思维习惯。
学生生活中每项活动,都可能找到用数学思维来观察思考的“联系点”,教师须引导学生将他们生活中相关的事物,用数学思维进行联系、思考并形成习惯。
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为例,通常的教学模式是就圆柱论圆柱,就公式论公式,而对于如油桶、牙杯、油瓶、热水瓶等,“为什么都做成圆柱体”这一简单却不为人十分注意的生活现象却很少去思考。
为此,我让学生开展讨论:“除了美观以外,是否有其他数学因素”?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都还说不到点子上。
我让学生将此问题留作课外去讨论思考。
后来,在一次野炊时,我给每小组一根长100米的绳子,要他们在地面围一个平面图形作为本小组的活动大本营,看哪一组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
学生通过分小组活动,围成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等,再通过讨论、比较、计算得出:当周长一样时围成的各平面图形以圆形面积最大。
反过来思考,当平面图形面积相同时,以圆形周长最小,让学生明白在同样容积的不同容器中,如果容器的高度和底面积一样,那么侧面积所需材料以圆柱状的最省。
教学“表面积,体积”时,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计算物体的容积与制作某种物体的用料时,哪种该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哪种该用“去尾法”取近似值,为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来说明。
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为让学生准确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指甲、手掌、课桌面来联想、思维、记忆:物上哪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指甲),哪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手掌),教室里什么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2张桌面等)。
教学“量与计量”时,我让学生逐一去量一量操场、教室、书桌、课本、以及家中各种家具的长宽,分别认识各自相关的单位。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自己的任何活动都可以有数学思维进行思考。
当师生习惯于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来思考的时候,数学教学和儿童生活便融合了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习惯。
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提高、发展,达到较高的思维水平。
三、提高实践中的自主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地、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经常去尝试周围生活的诸多条信息中选择需要的条件、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求解决生活问题,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为了在实践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我组织了这样一次教学活动。
课题是:为老师新买的一套房子地面装修出谋献策,要求是既美观又省钱实惠。
各小组开始测量各室地面的长、宽,求出面积,并开始做市场调查。
最后,各种方案各自的适用性尽显其中:第一种方案是铺地板术(冬暖夏凉,档次高,牢固美观)只需资金70×100=7000(元),不贵;第二种方案是可选用价廉一些的普通地板木,只需一半资金:70×50=3500(元)(考虑到我买房子经济紧张);第三种方案是厨房饭厅选用花岗岩,客厅、卧室等选用板木,只需资金:10×50+60×100=6500(元),既经济又适于搞卫生。
这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学生不仅明确解题方向,而且在做测量和调查时完全是溶不同的生活要求于自己的数学学习。
从这里可以看出,解题时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提升。
同时,我对学生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所设计的方案都给予表扬,并肯定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审美的情趣性和艺术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和创造性再次得到充分的激发。
这样,学生就会逐渐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密切联
系,感到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无穷乐趣,提高实践活动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这正是当代中小学素质教育赋予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