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话说清明上河图

合集下载

广西桂林市第十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明上河图》课

广西桂林市第十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明上河图》课

全图用了将近一
半的篇幅来表现汴 河繁忙的漕运,汴 河漕运是北宋京城 经济的生命线。河 上终年行驶着各种 运输粮食、货物的 船只。如果没有它, 宋朝的经济可能不 会如此繁荣。画家 利用河岸的曲折高 低,与两岸人物的 繁忙,及船只的分 布动态,带出视点 转折,产生连续移 动的效果。船在动 静之间串连产生了 流动的视觉引导。
正店
脚店、正店(一)
脚店、正店(二)
王家锦疋帛铺
孙羊店
•赵 太 丞 家
久住王员外家
城楼 一
这是一座典型的宋代官式建筑,门洞是唐宋时期的木 结构,与现存的北京、西安等地遗存的明清时代砖券城 门迥然不同。这对于研究宋代建筑史是一宝贵的资料。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 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 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 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 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 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 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 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话说《清明上河图》
名称:清明上河图 年代:北宋 作者: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 文物现状:现存北京故宫 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 是哪个朝代的?
作者简介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
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 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 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

传 七下历史活动课——话说清明上河图

传 七下历史活动课——话说清明上河图

主题小报(展示)
第二部分

走进《清明上河图》
用想象穿越时空,感受北宋国都东京的 繁华,体验宋人的生活气息和社会风貌。
汴河
(编写解说词)
虹桥
(编演历:正店见闻、宋词朗诵)
在同学们的展示中,你能感受 到哪些历史信息?了解到了北宋人 生活的哪些方面?你最喜欢哪一个
小组的演示,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课:
历史画配文 ——话说《清明上河图》
第一部分
走近《清明上河图》
感受“中华第一神品”的 艺术魅力及其作为宋代风俗画 的历史价值。
作者简介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金明池争标图》
2005年, 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展出了 “镇 院之宝”———《清明上河图》,这是此图近50多年 来首次公开展现它的全部面貌。
今日开封: 清明上河园
宋代文化主题公园
民俗表演:踩高跷
城市魅力

北宋东京(今开封),又叫汴京、汴梁。在中 国城市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宋以前的唐代长安城比较著名,但受坊市 制度的束缚,“市”以外的城区是相当冷 清的。东京城首次推倒了坊墙,坊市合一, 沿街即可开店,最早形成了商业街,第一 次明令允许开放夜市,最早出现了城市综 合性文化娱乐场所瓦子、勾栏,全城变成 了一个敞开型的大市场,促进了经济文化 的繁荣和发展,使中国城市面貌从此有了 空前的改观。北宋以后的历代都城和一般 城市,无不效仿东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话说《清明上河图》》教案_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话说《清明上河图》》教案_1

走进历史——-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城市经济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了解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体验探究文物是感知和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及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献资料,初步学会用文献资料与文物资料相互印证的方法,认识宋朝是我国古代继隋唐之后经济和文化科技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

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探究,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体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

教学课时:l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反映出的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从《清明上河图》这类文物中提取、考证历史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1.同学们,本学期来,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历史人物,你还记得他们吗?老师来考考你,猜猜他(她)是谁?(分别出示历史人物图片1:孔子、武则天、成吉思汗、诸葛亮、等,学生说出人物名字)2.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熟悉这么多的历史人物,老师也甘拜下风!我很想知道,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他们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二、走进画境1.通过阅读,同学们认识了孔子、诸葛亮、文天祥等这么多了不起的历史人物,看来,读书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呀!你们平时是怎样读这些历史故事的呢?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读书方法?(学生介绍自己平时的读书方法,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评议。

)2.同学们的读书方法都很不错,但简单的泛读只能让我们对历史有个大致的了解,要想读懂历史就必须走进历史,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才能把书中精华变成知识的营养。

遇到好文章更要反复地读。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静心品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课件演示:本课课题图2)。

师:说到城市经济,我就想起了一个词:“坊市”。

“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

这在学习唐都长安时大家了解过(课件演示:唐朝的坊市,图3),那我的问题就出来啦:关于唐朝的“坊”和“市”,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哪位同学先来说说“坊”?生:唐朝的居民区分为大小不等的114个“坊”,其中面积最小的坊只开一个坊门,而积居中的坊东、西各有一个坊门,面积最大的坊是在东、南、西、北都开有一个坊门。

七年级历史话说清明上河图(PPT)4-1

七年级历史话说清明上河图(PPT)4-1

四、历史活动课的内容类型
1、活动课内容: 七年级上册
历史知识内容
历史活动课内容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 活动课二 会的变迁
第三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统一国家的建立 活动课三
编历史小故事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离与民族 活动课四 运用地图学习历史 融合
综合
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 技能
活跃。但水淹可使蜗牛窒息。自食生存性。小蜗牛一孵出,就会爬动和取食,不要母体照顾。当受到敌害侵扰时,它的头和足便缩回壳内,并分泌出粘液将
壳口封住;当外壳损害致残时,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质修复肉体和外壳。具有很强的忍耐性。蜗牛具有惊人的生存能力,对冷、热、饥饿、干旱有很强的忍耐 性。喜恒温养殖。温度恒定在~8℃之间,生长发育和繁殖旺盛。蜗牛在爬行时,还会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这是它体内分泌出的一种液体,即使走在刀刃上 也不会有危险。 [] 分布范围 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种,在我国各省区都有蜗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公园、庭园、寺庙、高山、平地、 丘陵等地阴暗潮湿地区。主要以植物茎叶、花果及根为食。是农业害虫之一,也是家畜、家禽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 主要种类 蜗牛是陆生贝壳类软体动 物,从旷古遥远的年代开始,蜗牛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蜗牛的种类很多,约多种,遍步世界各地,仅我国便有数千种。我国有食用价值的约种,如褐云玛 瑙蜗牛、高大环口蜗牛、海南坚蜗牛、皱疤坚蜗牛、江西巴蜗牛、马氏巴蜗牛、白玉蜗牛等。现世界各地作为食用并人工养殖的蜗牛主要有三种: [] 华蜗牛 贝壳中等大,壳质薄而坚实。全体呈低圆锥形,高mm,宽mm。有~.个螺层,螺旋部低矮,略呈圆盘状,壳顶尖,缝合线明显。壳面黄

【清明上河图】清晰解说版

【清明上河图】清晰解说版

【清明上河图】清晰解说版名称:清明上河图年代:北宋作者: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概况简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属一级国宝。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

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

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

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

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

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

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

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

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

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

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

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

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

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

《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历史典故-作文素材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历史典故-作文素材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历史典故-作文素材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

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

这幅长卷为绢本,淡着色,画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

它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

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

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

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1)装裱匠以假易真《清明上河图》,最先由宋徽宗收藏于北宋宫廷,公元免费范文网免费范文网1126年九月,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洗劫了宫中宝物。

《清明上河图》却流传于民间,元灭金后,画第二次进入皇宫。

元代至正年间,宫中有个装裱匠,用临摹本把真本换出,卖于某真定守,后又卖给武林(杭州)的陈彦廉,陈怕事败,又急于用钱,就卖给博雅好古寓居北京的杨准。

(2)汤装裱恩将仇报据清代顾塑公的《消夏闻记》载:太仓王(yu)家里收藏有《清明上河图》,严世蕃知情后,强行索要,王(yu)不愿,就请一高手(即黄彪)复制一本送去,早先王(yu)巡抚两浙时,有一姓汤的裱画师,生活十分困难,王(yu)把他带回家中做事,后又推荐给严世蕃。

当王(yu)的仿本(清明上河图)送到严家时,汤裱画恰在旁边,就对严世蕃说:"这画是假的"。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明上河图》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明上河图》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明上河图》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明上河图》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明上河图》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倾听介绍、观察、分析《清明上河图》,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培养观察、搜索、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表述、分析思考、设问回答来深入学习《清明上河图》,体会传递历史信息有多种方式,知道艺术作品也是获取历史信息,感知历史的重要途径。

培养合作学习和分析探究能力。

3、通过对《清明上河图》流传的了解,通过对已获信息的感知,加工处理,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概括、表述,提高学史的能力,感受到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的自豪感。

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和探究学史的兴趣。

[活动准备]1、学生阅读有关反映宋代社会生活的课文内容2、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与《清明上河图》及宋代社会发展相关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信息。

3、准备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投影(或复制图)[活动过程与活动方式设计]导入活动课:播放音乐古典《高山流水》和学生交流,师:大家听过这首美妙的乐曲吗?告诉你们,这是超级流行的古典音乐(几千年历史)《高山流水》。

好了,让我们欣赏着这美妙的音乐,共同走进《清明上河图》这幅全景式画卷的艺术殿堂!过渡语:请大家准备好笔记本随时记录,你听到看到的信息:第一环节:欣赏与倾听你会有收获。

听: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文章(一位同学朗读)看:《清明上河图》摹本(黑板展示及课本节选的九幅图)记:记下观察到、听到的有价值的信息。

准备下一环节的知识问答题的答案。

[教法学法]:以上三个活动同时进行。

学生:看画、听音乐、作记录。

教师设问:在看听中记录下你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下一环节,知识问答。

第二环节:表现与展示看看你的观察与学习能力。

活动规则:按班级的四个自然大组分为四方阵。

每大组必答题1题,各10分,共4题。

全班抢答题6题,各10分,抢答前先举手。

工作人员:班长为主持人,负责出题历史课代表为记分人,在黑板上分组计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活动课二 话说清明上河图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活动课二 话说清明上河图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活动课二话说《清明上河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活动课对《清明上河图》场景的探究,了解北宋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及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知道《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东京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画卷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表现了北宋政治经济中心东京繁盛热闹的城乡、车水马龙的街市、百舸争流的水上运输等,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通过学习识图训练学生的图文分析能力、语言写作和表述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清明上河图》的复活时事导入新课,授课中以师生互动为主,利用图文联想、画面辨析、分类比较、综合归纳贯穿活动全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北宋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

东京是当时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明确《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时围绕《清明上河图》为核心探究展开,一幅长卷折射了宋朝都市的繁荣,真实地再现了东京市区千姿百态的场景。

挖掘图画的历史信息是本课的重点,分析其内涵外延则是难点。

通过将画面包含的信息与已经知道的相关知识有机对接,然后横向分析、纵向比较、综合归纳用画配文的讲述来突出重点。

将画配文的结论进一步延伸,扩大信息的内涵外延范围,(如东京的繁华与国家的富有、商业的兴旺、人口的众多、文化的先进、交通的便利等紧密相连的)多角度辨析来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导航:时事导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清明上河图》的复活、图文辨析、直观联想、讨论比较、综合归纳。

学法导航: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直观联想读图。

达到把握识图技巧,领悟图画信息,挖掘内涵外延,辨析触类旁通的效果。

活动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及《清明上河图》相关课件和历史资料。

学生:课本、个人搜集的相关历史信息和自备相关的光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课: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南京九中陈荣活动目标通过为《清明上河图》配文字说明的活动,在图与文的转换过程中,加深对宋代社会情况的了解,培养从历史绘画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发展同学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展示同学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活跃的内心世界。

活动准备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讨论《清明上河图》画面所反映的历史信息,选定准备配文的画面,进行组内分工。

各组分别查阅有关资料,研究配文的形式,,可以是解说词、朗诵诗词、表演小品、人物对话等,形式不限,各组选定一种。

将《清明上河图》复印或放大,制成图文相配的展品。

选定主持人。

活动过程教师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学习了北宋的历史,了解了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今天我们想借古人的一副画再对北宋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这副画。

(播放《清明上河图》全图,并配音乐,由学生简单解释)学生:《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

这副画卷全长5米多,分别展现了北宋都城东京城郊、汴河河道和热闹繁华的街景。

全图中共有官吏、农夫、商贩等各色人物550人,人物各异,造型生动。

整副画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一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

画面细节的刻画十分真实,描写具体入微,生动丰富,有着文字难以代替的文献史料价值,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极其重要的形象资料。

教师:这副《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景象仿佛让我们回到了北宋时期。

前面已经请同学们作了准备,现在请四个组的同学试着进入这副图画所创造的景象,为它配上一段文字或者编出一段故事,或者表演一段小品,形式不限,但要能反映出北宋的历史特色。

今天我们来展示一下同学们的成果,有请两位主持人。

(两学生作主持人,一扮演舅舅,一扮演外甥)舅舅:老汉我今年63,家住东京郊外,守着祖上留下来的几亩地过日子。

前日,我的外甥进京赶考,住在我家,今日我带他出来逛逛,也见一见大宋京城的热闹。

外甥:学生我乃金陵人士,此番进京赶考,住在舅舅家中。

今日与舅舅一同出来,看看东京城的风光。

一路走来一路看,河岸两边风光妙。

舅舅,这条河就是汴河吗?舅舅:正是。

这是东京城中最重要的一条河,凡是东南地区的各种物产,吃的、穿的、用的都由这汴河运进东京城。

这可是一条重要的粮食通道,所以河的两边聚集了很多船,开设了很多店铺,河的两边成为京城里最热闹的地方。

你看,我们现在到的这座桥叫虹桥,来往的很多大小船只都要进过这里。

你看两岸停了很多船,桥上有很多做买卖的,有卖小吃的、卖刀剪的、卖布匹的、卖粮食的,很热闹。

外甥:舅舅,你看那里有两个做买卖的在争生意呢。

(第一组表演小品,一学生扮演商人甲,一学生扮演商人乙,一学生扮演买东西者。

)商人甲:客官,到我这里来看看货物,我这里的货物齐全,应有尽有。

你看有从江浙来的丝绸、四川的蜀锦,你看看这颜色、这成色,都是上好的货,做袄、做裙子都很漂亮!商人乙:客官您来看看我这里的粮食。

您瞧,不但粒粒饱满,品种也很齐全。

这是北方的小米,蒸出来的饭香喷喷的;再看这是刚刚从苏州、湖州运来的稻米,煮饭、熬粥真是四处飘香啊!商人甲:您要是买了这丝绸,还想再买点棉布,我这也有上好的。

您看,这是专门从海南岛运来的,这布多软、多结实,又便宜又暖和。

商人乙:客官您要是觉得这些粮食您都看不上,我还有好的呀!您看这是什么?没见过吧,这叫占城稻,是从国外传来的。

我这些是货船刚刚从江南运来的,这东西不多见,只有宫里才有。

您买点尝尝,保证煮的饭齿颊留香。

买东西者:我家主人是刚从四川举家迁至京城的,一大家子刚刚落下脚,主人吩咐我来多买点粮食。

那好吧,你帮我称了这些,多少钱?商人乙:三十贯铜钱。

买东西者掏出一张纸交给商人乙,拿东西欲走。

商人乙喊住他:“哎,客官您这是什么呀?”买东西者:“这是付给你的钱哪!”商人乙:“这是钱?银子、铜钱我都见过,这种钱我还真没见过!”买东西者:“这是交子,在我们四川都可以用呀,银子、铜钱多重呀,带着多不方便,这多方便呀!”商人乙:“客官您还是拿回你们四川用吧,京城可不行,您还是付我铜钱吧!”买东西者付钱走。

(第一组表演者下,两主持人上)舅舅:走吧,别东张西望的了,再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东水门了,等进了城就更热闹了。

外甥:舅舅你看,这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都越来越多,这些牛拉的车装满了货物,好象很重的样子。

舅舅,前面那就是东水门吗?你看正有一支骆驼队穿过门洞呢,我们也赶快走过去吧。

这里就是东京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吗?(第二组展示:一女生为图中一街景配解说词)解说词:走过了城楼,在这舅甥二人的眼前呈现出一派热闹的街景。

大街之上车马行人,南来北往;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茶坊、酒肆、脚店、庙宇、等等。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大的商店门首还扎着“彩楼欢门”,悬挂招牌旗帜,招揽生意。

街市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弟子、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街上的交通运输工具也是形形色色,有轿子、骆驼、牛车、马车、人力车等等,样样具全。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派繁华的景象,东京汴梁不愧是当时世界一流的商业都市。

突然这舅舅和外甥二人被一阵叫好声吸引住了。

(女生下,两主持人上)外甥:舅舅,你看那边一阵阵的叫好声,真热闹。

舅舅:那是“瓦子”。

走,带你去看看。

外甥:这里人真多,还有好多卖东西的摊子,这是小吃,那是卖药材的,还有卖字画的、算命的,真热闹!舅舅:再往里走更热闹。

里面有各式“勾栏”,有说话的、唱曲的、耍杂技的等各种表演。

你看这个勾栏里的说话先生说得很好,我们进去听听。

(第三组学生表演说书先生,说“杨家将的故事”,反映北宋的政治情况。

)说书先生:各位,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这一回乃是“杨宗保大破天门阵”且说这辽军在玉皇殿前摆下了天门阵,阻住了宋军的去路,这杨家小将杨宗保率领孟良、焦赞等众位将军决意进兵,与辽军拼死一战。

三道鼓响之后,众将披挂整齐,孟良、焦赞领兵直杀敌阵,而杨六使先行射落了敌阵中七七四十九盏号灯,宗保下令:“众位将军乘此破竹之势,攻入敌阵。

”一声令下,孟良攻入朱雀阵,焦赞攻入玄武阵,杨六使和呼延赞攻入长蛇阵。

军令一下,只见孟良一马当先,正遇辽将耶律休哥挺枪跃马来迎,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骑相交,二人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忽听阵后一声炮响,又有宋将杀来,耶律休哥无力再战,落荒而逃。

那一边,焦赞和辽将也打在了一起,二人大战十数合,只见焦赞一刀将辽将斩于马下,宋军气势大振。

杨六使率领众将杀入长蛇阵,辽将耶律沙见阵势已乱,不敢应战,拖刀绕阵而逃。

只见杨宗保催马上前,挡住其退路,两马相交,二人战在了一起。

未及几个回合,孟良、焦赞等人从后面杀将过来,耶律沙见进退无门,只得长叹一声,拔剑自刎,滚落马下。

霎时间只见飞沙走石,日月无光,辽军的天门阵被杨家众将只杀的是七残八落、片甲不留。

正所谓:玉皇殿势妙无穷,破识从交克战中。

北众凋残风落叶,杨家众将立奇功。

(两主持人上)外甥:这说话先生讲得真好!舅舅:这东京汴梁城内有不少这样的瓦子,这座瓦子里就有大大小小五十多个勾栏,大的勾栏可以坐一千多人。

表演说话的先生有讲史书的、有讲传奇公案的、还有讲佛经故事的,说得好的还真不少。

汴梁城中有不少人茶余饭后就爱到这瓦子中来听听说书、看看各式杂耍,还可逛逛杂货摊子,多悠闲自在!外甥:舅舅,走了这么久,我也累了,口也渴了,前面正好有一座茶楼,我们进去坐坐吧!舅舅,你看这茶楼的墙上挂了这么多字画,有的还是名人的呢!舅舅:这是茶楼为了招揽顾客,因为有一些文人墨客会在这儿饮茶聚谈。

你看,那边就坐了两个。

(第四组表演宋词朗诵,边朗诵边放映词的内容)一学生:柳永的《破阵乐》真是写出了京城的繁华。

你听:露花倒影,烟芜蘸碧,云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一学生:你在听一听裴湘的这首《浪淘沙汴州》。

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

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

九陌六街平,万国充盈,青楼弦管酒如皿。

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

你听这首词描写了京城内外的繁华富裕,大街小巷歌舞升平。

(第四组下,两主持人上)舅舅:今天在汴梁城中逛了一天,感受如何?外甥:汴梁真热闹,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

这汴河两岸就象我们金陵的秦淮河边一样热闹。

我一定要把今天看到的写信回去告诉大家。

教师:同学们,这舅甥二人带着我们沿着汴河走了一走,使我们仿佛进入这画中,感受了北宋人的生活。

第一组的同学表演了小品,反映了北宋时经济方面的情况;第二组的同学写了一段解说词,介绍了东京城热闹的街景;第三组的同学则表演了一段说书“杨家将的故事”,既让我们了解了北宋抗辽的一个侧面,又反映了北宋的娱乐场景;而第四组的同学为我们朗诵了两段宋词,让我们从文学作品中了解了北宋的繁荣。

那么在刚刚同学们的所有展示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学生讨论回答)从同学们的这些展示中,你能感受到哪些历史信息,了解北宋人生活的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回答,进一步说明北宋的生活)教师:今天的开封已经按照《清明上河图》的样子建成了一座清明上河园,并展现北宋时的一些民俗,如踩高跷,已将历史遗迹发展为旅游资源。

而我们南京也建成了秦淮风光带,这是南京的一大特色。

前一段时间南京的秦淮区政府向社会广泛征集“金点子”——如何将秦淮风光带做大做好,同学们我们作为一个南京人就为自己的家乡来出一出金点子,如何去发挥我们秦淮风光带的人文和历史资源,向人们去宣传我们的家乡。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记录下你们所提出的方案,选派一名代表发言,阐明你们的观点。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南京是我们的家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她。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留给了我们后人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的财富,也是我们的骄傲。

可同时它又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遭到破坏,损失将无法弥补。

所以我们一方面应为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自豪,而另一方面也不要忘记去爱护它、保护它,将它完好的留给我们的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