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法
运用“道德两难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的有效性
运用“道德两难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的有效性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不高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裂等问题,根据中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中学德育的实际情况,试以中学德育课堂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引申运用科尔伯格的道德的道德两难法,通过道德两难教学法的运用,使学校德育贴近生活,真正地实现知行合一,通过这种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具体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加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统一的内驱力。
关键词: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两难教学法一、思想品德课堂在学校德育发展中的现状分析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国家的中学德育教育都是以识记背诵相关概念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在识记背诵方面我们的德育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在情感体验的方面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学生普遍呈现较好的道德认知水平,但在道德实践面前,容易出现虽然学生整体道德素质良好,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一致与不协调。
鲁洁老师指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在主流方面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种单项灌输式填鸭的德育形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认知的形成。
但这种道德教育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相对落后的、闭锁的、强制的教育传统,它试图借助填鸭的教育手段,使人强制和无自我的接纳和认同灌输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教育模式违背了教学规律,抹杀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而难以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中学生,难以培养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责任行为,从而使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背离。
以上问题终究导致一个结果: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不高,在实际的道德冲突面前,会深刻地感觉到之前所掌握的道德认知的无力与匮乏,甚至将导致道德冷漠。
道德两难范式介绍
对“道德两难法”的介绍—以揭开道德伪善面具为例张瑜基础12级 122327日常经验告诉人们,许多看起来道德的人实际上是不道德的。
唐代的宰相李林甫是道德虚伪的典型,被人称作“口蜜腹剑”,因为他总是嘴里说着某个人的好话,而背地里却想着如何陷害对方。
西方的不少政治家,包括与水门事件有关的尼克松以及跟莱温斯基有染的克林顿,都被认为是道德虚伪的政客(Rangell,2000)。
很多谚语,比如“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和“披着羊皮的狼”都是在描述同样的现象,即某些人只是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了道德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们背地里做的是跟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相悖的事情,这就是道德虚伪,又叫道德伪善。
Baston等人的经典实验从实证角度对道德伪善进行剖析。
1.范例介绍1.1实验目的实验一:利用实验室所创设的道德困境来验证道德责任的测量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实验二:引入掷硬币这一方式对道德动机的范围和本质的研究提供了额外信息。
实验三:提供一个看似公平的分配方式,即由主试分配来增加自我利益选择的模糊性。
实验四:引入贴标签的硬币这一方式来验证道德伪善现象存在是否是自我欺骗策略的产物。
实验五:引入自我觉察来操纵被试是否使用了另一种策略,及避免将行为与道德标准作比较。
1.2实验方案实验一由20名被试参与。
被试由主试单独约见,并被告知实验中有两名参与者,但两人不会见面(实际上不存在另一个被试)。
实验任务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积极的有奖励的任务,另一种是中性的没有任何奖励只告知实验结果的任务。
由被试来分配任务,对应的被试(虚拟被试)并不知道决定权在被试手中。
实验二由20名被试参与。
与实验一不同的是实验二给被试提供了一枚硬币,如果被试愿意就可以用掷硬币的方式来进行任务分配,因为大多被试认为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例如掷硬币就是一种公平的分配任务的方式。
其他过程均与实验一相同。
掷硬币这一设置提供给了被试看起来道德实际上可以不道德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公平的投币程序,而无论结果如何都把积极任务分配给自己。
法律道德两难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李医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内科医生,在一家知名医院担任主治医师。
某日,李医生接诊了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名叫小芳。
小芳因身体不适前来就医,经过检查,被诊断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李医生发现小芳的家庭背景复杂,其父亲曾因犯罪入狱,母亲则因工作繁忙无法长期照顾小芳。
李医生了解到,小芳的精神疾病可能与家庭环境有关。
二、法律问题1. 患者隐私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患者小芳享有隐私权,包括其家庭背景、病情等个人信息。
李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未经小芳同意,向他人泄露其病情和家庭背景,可能侵犯小芳的隐私权。
2. 医疗保密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三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医疗保密义务,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
”李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泄露小芳的病情和家庭背景,违反了医疗保密义务。
三、道德问题1. 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特殊人际关系。
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
李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泄露小芳的隐私,可能导致医患关系恶化,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2. 医德原则医德原则包括尊重生命、救死扶伤、不伤害患者、公正等。
李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泄露小芳的隐私,违背了医德原则,对患者造成了伤害。
四、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在上述案例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隐私权与医疗保密义务的冲突患者小芳享有隐私权,但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有义务保护患者的隐私。
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医生应权衡利弊,尽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2. 医疗保密义务与医患关系的冲突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泄露患者的隐私,可能导致医患关系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遵守医疗保密义务,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3. 医德原则与医疗保密义务的冲突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泄露患者的隐私,违背了医德原则。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坚守医德原则,保护患者的隐私。
法律道德两难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刚刚进入一家大型企业工作。
一天,他在公司停车场发现一辆豪华轿车被盗。
根据公司规定,小明有义务协助警方调查此案。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小明发现车主是公司的一位高层领导,且该车被盗与他本人有关。
此时,小明面临着法律道德两难的选择。
二、案例经过1. 法律角度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这个案例中,车主的豪华轿车被盗,涉嫌盗窃罪。
小明作为目击者,有义务协助警方调查。
如果小明选择不协助警方,可能涉嫌包庇罪,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2. 道德角度从道德角度来看,小明面临着以下困境:(1)忠诚与背叛:小明与车主关系较好,车主曾帮助小明解决过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此时,小明如果选择协助警方,可能会伤害到车主的感情,背叛他的信任。
(2)正义与私情:小明知道车主的豪车被盗与他有关,但他不确定车主是否知道真相。
如果小明选择不揭露真相,他可能会受到内心的谴责,认为自己在助纣为虐。
(3)责任与后果:小明作为公司员工,有义务维护公司的利益,保护公司财产不受损失。
如果小明选择不协助警方,他将面临公司纪律处分甚至被辞退的风险。
三、案例分析1.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在这个案例中,小明面临着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从法律角度来看,小明有义务协助警方调查;从道德角度来看,小明难以抉择,因为揭露真相可能会伤害到车主的感情。
这种冲突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人们往往在法律与道德之间难以抉择。
2. 案例的复杂性这个案例的复杂性在于,小明与车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私人关系,这使得小明在处理问题时更加矛盾。
同时,小明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抉择,也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的变迁。
“道德两难故事法”在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道德两难故事法”在品德教育中的运用在中学任教的老师都有这种感受:现在的德育工作真是太难做了,我们辛辛苦苦教了很长时间,可只要学生在家过一个假期,甚至只过一个周末,就被负面因素全抵消了。
学生无法建立起真正的道德认知,更无法实现知、情、信、义、行的转化。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寻找适合初中学生实际情况的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
一般来说,儿童的行为普遍存在着与其道德判断力不一致的现象,但是,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越高,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程度就越高。
因此,道德教育的关键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逐步提高,而应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道德两难故事法”的理论依据是“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如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是当代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恰好为我们解决这类难题提供了思路。
科尔伯格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的道德判断力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矛盾冲突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设法创造情境,寻找冲突平台,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困惑、焦虑、犹豫的心态中寻求理性内核,确立合乎规范和社会基准的判断准则,从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道德两难故事法”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可操作的德育方法。
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故事情境,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种道德取向,引起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接触到更高层次的道德推理方式,寻找自认为正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一、“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应用步骤(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在应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教学之前,必须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水平,这是应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前提。
只有了解了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水平之后,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道德两难故事”。
这就要求教师密切接触学生,通过了解、观察、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实际道德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
道德两难法的名词解释
道德两难法的名词解释道德两难法,即在道德领域中面临两个等价或相近的选择,无论哪个选择都会违反某种道德原则或价值观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决策的一种思考方法。
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道德两难的抉择,而这种决策过程是相当复杂而且困难的。
概述道德两难法道德两难法是一种道德哲学的概念,旨在探讨当一个人或群体被要求在两个或多个道德价值之间做出选择时,应该如何权衡陷入困境的情况。
这种道德冲突可能源自不同的道德观念、文化差异或者个人信念。
道德两难的情景道德两难的情景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道德两难法是如何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
1. 不辜负友情:小明是一家大公司的经理,他的朋友小刚一直渴望能够在这家公司工作。
最近,公司公布了一个高薪职位的空缺,而小刚正好符合这个职位的要求。
小明知道如果他推荐小刚,他的朋友将得到追求梦想的机会,但同时,小明也有几个其他合适的候选人,如果他选择推荐小刚,这将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
2. 生命价值:一个外科医生正在执行一次急救手术,他发现当他同一时间只能救一个病人时,有两个病人同时需要手术,而且两个病人的病情都很危急。
医生明白如果他只救一个病人,另一个病人将不幸丧命,但如果他试图同时救助两个人,他们可能都会死亡。
3. 公正与爱心:一个律师被请求为一位被控重罪的罪犯担任辩护律师。
虽然这位律师坚信该罪犯有罪,但他也意识到,如果他退出辩护,该罪犯可能没有得到合适的法律援助并面临不公正的判决。
道德两难的解决方法面对道德两难,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可以作为参考:1. 利益最大化:在某些情况下,决策者可以考虑哪种选择能够带来最大的利益。
例如,在上述的例子2中,医生可以选择救助那个有更高生存概率的病人。
2. 伦理原则:采用伦理原则的决策方法,将道德冲突与某种道德原则或价值观进行对比。
决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更符合自己信仰的选项。
最新 化解道德两难问题的有效策略研究-精品
化解道德两难问题的有效策略研究所谓道德两难法,也称为“故事两难法”“新苏格拉底法”等,它是由美国儿童发展心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针对单纯式灌输的德育方法提出来的。
其具体方法是教师向学生同时提出两条道德规则,并且两条规则不可兼得,让学生面对这两条规则进行道德选择,并根据他们选择的原因和结果判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当学生出现道德失衡时,教师引导他们了解更深层次的道德判断形式,帮助学生的道德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说得再直白些,“道德两难故事法”就是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指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多角度深层次地看待和理解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一、换位思考,用心沟通是化解道德两难问题之本在两难问题的呈现过程中,创设两个不可兼容的冲突情境,可引发学生体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让冲突的情境成为提升学生道德情感的台阶,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的体验效果,促成学生获得最真实、最触动内心的体验。
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身临其境,直面冲突,经历了对新旧认知的思考,经历了对认知冲突的处理,发展了道德判断能力,建构起新的道德认知。
以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例: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萌发阶段,自我意识正逐步完善,与大人的冲突日益明显。
教师设置了一个道德两难问题:小明的成绩一向很稳定,可是有一次由于考试前没有休息好,临场发挥失常,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脾气十分暴躁的家长,面对这样的成绩,小明该不该实话告诉爸爸?如果你是小明,你也有一位这样的爸爸,你会怎么办?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思辨,正方理由: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应诚实地告诉爸爸,得到他的谅解;反方意见:不告诉可以维持和父亲的表面和谐,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的,争取得到好的成绩来回报他。
站在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的角度来看待,正方的理由似乎过于“高大上”,反方的想法好像略显幼稚,但是这也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从他们的想法中,教师可发现家庭的开放性和问题的重要性。
《道德两难问题》课件
德性伦理
关注个体品质和道德修 养,认为个体应该追求
至善。
指导意义
根据不同伦理学理论, 可以提供解决道德两难 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
个人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的平衡
个人价值观
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信 仰和情感形成的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
普遍认可的、适用于所有 人的基本价值观,如人权 、平等、自由等。
平衡点
总结词
解决道德两难问题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道德判断力,能够在复杂情境中坚守原则 ,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
详细描述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判断力,有助于在面对道德两难问 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原则。同时,我们还需要勇于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和观念,维护正义和公平。
勇于承担责任,做出决策
法律与道德的矛盾是指法律规定和道 德准则之间的不一致。
例如,法律规定一个人可以合法地为 自己的利益撒谎,但道德上认为诚实 是重要的,这时个人面临法律与道德 的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需要权衡法律和 道德,并做出符合道德和良心的选择 。
个人良知与行为准则的不一致
个人良知与行为准则的不一致 是指个人的内心信仰和行为准 则之间的矛盾。
道德绝对主义
主张存在普遍适用的道德 准则,这些准则独立于任 何文化、社会和个人价值 观。
争议焦点
道德标准的普遍性和相对 性,如何平衡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道德观念。
伦理学理论对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指导意义
功利主义
以行为带来的总体幸福 或快乐为准则,最大化
幸福和最小化痛苦。
义务伦理
强调行为本身的正当性 ,即使结果并不理想, 行为本身也应该是正确
《道德两难问题》PPT 课件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少年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表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可以促进这种发展。
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以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
道德两难问题课件
培养决策能力
促进学术研究
面对道德两难问题,决策者需要在多个道 德原则之间权衡,这种决策过程有助于提 高决策者的综合决策能力。
道德两难问题一直是哲学、伦理学等学科 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 于推动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经典道德两难问题解析
电车难题
总结词
电车难题是一个经典的道德哲学问题,它要求我们在 权衡个体权利和总体福利之间做出决策。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 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 力,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自主解决问题。
THANKS
个人与集体
道德两难问题往往涉及到个人权益 与集体利益的冲突,要求决策者在 权衡各方面因素时,找到一种相对 合理的解决方案。
道德两难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提升道德意识
推动社会发展
道德两难问题能够促使人们深入思考道德、 伦理问题,提升个人的道德意识和素养。
解决道德两难问题有助于推动社会伦理道 德的进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发 展奠定基础。
• 个人利益与公平正义:个人可能面临在自身利益与公平正义之间作出选择的情况。例如,一个人可能知道举报 某人的不法行为会导致其受到惩罚,但这样也可能损害自己与这个人的关系或利益。
• 自由与责任:个人自由往往伴随着责任。过度追求个人自由可能会忽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例如,一个人有 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这也可能影响到家庭和社会。
海因茨偷药
总结词
海因茨偷药问题触及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引导我们 思考在特殊情况下如何权衡正义与仁爱。
详细描述
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描述了一个贫穷的男子海因茨,他的 妻子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唯一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昂贵 的药物。海因茨买不起这种药,而他的妻子将不久于人 世。他知道一个药剂师拥有这种药物,但价格高昂。海 因茨面临的道德困境是,是否要偷取药剂师的药物来拯 救他的妻子,即使这意味着违反法律。这个问题引发了 我们对于法律与道德,个体权益与人类同情之间的深思。
法律案例分析道德两难(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载有20多名乘客的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与一辆小型轿车发生碰撞,导致公交车严重受损,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初步认定小型轿车司机酒后驾车,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然而,在事故调查过程中,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公交车司机在事发前也涉嫌酒后驾车,但并未引起乘客的注意。
二、案例分析1. 法律角度从法律角度来看,该案例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酒后驾车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酒后驾车属于危险驾驶罪,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交通事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3)乘客权益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在本案中,公交车司机酒后驾车,侵犯了乘客的人身安全权益。
2. 道德角度从道德角度来看,该案例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责任担当:公交车司机在事故发生前酒后驾车,导致事故发生,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然而,在事故发生后,公交车司机却试图逃避责任,这种道德缺失的行为令人愤慨。
(2)人性关怀:在事故发生后,公交车司机对受伤乘客的救治和关爱程度,反映了其道德素养。
然而,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公交车司机在事故发生后并未尽到应有的关爱责任,这也暴露出其道德层面的不足。
三、道德两难在本案中,司法公正与人性关怀构成了道德两难:1. 司法公正:从法律角度来看,公交车司机酒后驾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然而,如果对公交车司机进行严厉的处罚,可能会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引发社会舆论的争议。
道德两难法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道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道德发展阶段模型柯尔伯格在80年代初对其理论作全面的总结时,提出了他的最新的、最全面的、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修正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
其具体内容如下:科尔伯格水平A:前因循水平阶段1 惩罚与服从阶段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物质损害。
(1)所谓对的,就是不违反规则,为服从而服从,不对人和物造成损害。
“道德两难法”在中职德育课堂的运用
“道德两难法”在中职德育课堂的运用摘要: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两难讨论法最为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逻辑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在中职德育课堂借鉴并运用道德两难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本文重点论述道德两难策略如何在中职学生德育课堂具体应用。
关键词:道德两难法中职德育认知能力“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根据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等人创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采取的重要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而在当今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的时代中,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在中职德育课堂中,“道德两难法”通过设计案例情景和冲突问题,能更好地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道德两难法”在课堂实施的必要性(一)设置两难问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意识增长迅速,个性逐渐伸展,他们绝大多数对学习有着强烈的愿望,对逐步扩展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
贴近学生生活设置一些道德两难问题,能极大激发他们的讨论、探索兴趣;引导学生有意探讨一些较少接触的社会矛盾或易于忽视的学习冲突,可以较大程度的拓展学生思维。
当学生陷入左右两难境地时,辅之以正确的推理,更能刺激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道德两难法”作为一种德育教学方法与过程,能为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德育应该承担起为中职学生揭示真实生活的职责,而不应该只让学生们生活在课本的理想社会里。
这是帮助青少年认识真实生活世界,是帮助他们为步入社会做准备的良好途径。
我们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两难问题引入课堂讨论,例如“对于街头跌倒或突发疾病的老人,我们应不应该去扶?”作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似乎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讨论的,当然应该去扶。
但现实是有很多做好事的人被冤枉了。
我们德育课堂的任务,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结论和答案,而在于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采取最恰当的行动。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少年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表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可以促进这种发展。
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以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摘录)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
在皮亚杰的影响下,科尔伯格通过实验创造性得出:“道德思维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
”这一革命性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道德仅仅是社会道德灌输结果的传统观点。
一、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两难讨论法“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
”也就是说,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决定其道德行为的最根本因素,而道德判断的水平又取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
由此看来,传统学校德育之所以失败,不是学校没有努力去影响儿童的品格,而是因为传统的道德教育仅仅依赖于说教、榜样、惩罚或奖励来对良好道德进行训练,未能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认知水力的发展,这种德育,最终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儿童拒绝接受低于他们已有认知水平的信息,也不能理解高于他们两个阶段的信息。
“成人的道德说理只有在高于儿童现有水平一个阶段时,才能被同化到儿童的思维中去。
”因此,科尔伯格主张用教育,特别是道德两难故事策略,促使儿童道德认知在多阶段的互相碰撞中稳步发展。
所谓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
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两难讨论对教育的启示科尔伯格认为道德两难法与传统教育有很大区别:它不是在学生面前强调成人的“正确答案”,也没有传授学生现有水平还无法理解的高层次道德伦理,而是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和认知冲突,给他们提供学习道德推理的机会,提供高于他们已有道德水平的下一个阶段的思维模式。
由于道德发展是连续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
“道德两难故事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
“道德两难故事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1. 引言1.1 概述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讲述一些道德伦理上的难题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作出道德判断。
这些故事通常描述的是一种困境情境,需要做出两难选择,无论选择哪个都会违背某种道德原则或价值观。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在道德困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道德两难故事法被广泛运用。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观念和原则,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的运用,中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锻炼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正义感的社会成员。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道德两难故事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
1.2 介绍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学科。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国家政治体制、法律法规,还能学习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知识。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学生可以认识到不同社会制度的优劣之处,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政治体制,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明确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热情和勇气。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道德两难故事法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运用:案例分析道德两难故事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探讨。
法律案例分析道德两难(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是一名大学教师,乙是一名大学生。
甲和乙是邻居,两家关系融洽。
一天,乙在学校里遭遇了一场意外,导致腿部骨折,急需手术。
然而,乙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
甲得知此事后,心生怜悯,决定伸出援手。
甲与乙商议,提出用自己的积蓄为乙支付手术费用,但乙的父母对此表示拒绝。
他们认为,手术费用过高,甲的经济压力也会很大。
甲则认为,乙是他的学生,作为教师,他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
双方各执一词,陷入了一场道德两难的困境。
二、法律分析1. 甲是否有义务帮助乙?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2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在本案中,甲作为乙的教师,并无直接的法律义务去帮助乙。
然而,从道德层面来看,甲有义务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2. 乙的家庭是否应该承担手术费用?根据《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的家庭并未与甲签订任何合同,因此,他们没有直接的法律义务去承担手术费用。
但从道德层面来看,作为乙的家长,他们有责任关心孩子的健康,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
3. 甲是否有权要求乙的家庭承担部分费用?从法律角度来看,甲无权要求乙的家庭承担部分费用。
因为甲和乙的家庭之间没有签订任何合同,甲提供帮助属于道德层面的善举,而非法律层面的义务。
但从道德层面来看,甲有权要求乙的家庭承担部分费用,因为他们的拒绝让甲承担了过大的经济压力。
三、道德两难分析1. 甲的道德困境甲在帮助乙的过程中,面临着道德两难的选择。
一方面,他希望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乙,体现教师的关爱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的经济压力过大,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甲需要在道德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2. 乙家庭的道德困境乙的家庭在拒绝承担手术费用时,也面临着道德两难。
思想政治课中道德两难教学法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道德两难教学法的应用思想政治课中道德两难教学法的应用所谓道德两难,是指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境。
道德两难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设计的道德两难情境中,让学生直面道德两难冲突,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讨论解决道德冲突,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其道德修养达到更高的阶段。
道德两难教学法不同于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交流,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不同于以前。
单向灌输只需教师课前准备好材料,课堂上按计划和步骤完成即可,学生只需带着耳朵听讲就行。
道德两难教学法则不仅需要教师课前准备好材料,还需要有好的交流能力、现场组织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等,随时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不仅要带着耳朵认真听,更需要的是带着嘴巴说,带着脑袋思考。
因为道德两难教学法就是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希望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因此,道德两难教学法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一、道德两难教学法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积极作用道德两难教学法能不能成功,关键看教师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
从道德两难教学活动的结构看,两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
在这一交往活动中,教师作为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进行以下四种活动:知识的组织与变换、教学设计、主题性沟通、课堂组织和反思。
与此相对应,道德两难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知识加工能力、主题性沟通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教学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知识加工能力编选一个良好的道德两难案例,是道德两难教学法成功教学的前提,它是能否激起学生讨论和思考的“鱼饵”。
学生通常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假、大、空”,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不可信,因此,在编选道德两难问题时,要求教师应具备敏锐的生活观察能力和知识加工能力,还应当根据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和其他素材进行加工和虚构。
道德两难故事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一种道德决策方法,它通过讲述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让人们在其中面对两种或多种道德选择,从而引发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这种方法常常被用于道德教育和道德哲学的讨论中,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德决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道德两难故事法中,通常会描述一个情境,其中主人公需要做出一个道德选择,但无论选择哪种道德行为都会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后果。
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陷入两难境地,难以做出明确的决策。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医生在手术中发现患者体内出现了两种需要立即处理的疾病,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只能选择一种疾病进行处理。
如果医生选择处理一种疾病,另一种疾病就会被忽视而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影响;但如果医生选择同时处理两种疾病,也可能因为时间不够而导致手术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就面临着道德两难的选择。
道德两难故事法通过这样的情境设定,引发人们对道德选择的思考。
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医生应该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的决策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这种讨论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道德决策的复杂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道德困境时应该如何应对。
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应用不仅局限于道德教育领域,它也可以被运用到日常生活和职业领域中。
在工作中,人们常常会面临着各种道德抉择,比如在利益和原则之间做出选择,或者在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出取舍。
通过讲述道德两难的情境故事,可以帮助员工们更好地理解公司的道德规范,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
总之,道德两难故事法是一种引发道德思考和讨论的有效方法,它通过虚构情境故事,引发人们对道德选择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道德困境。
在教育、职业和日常生活中,这种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道德挑战,提高道德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
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
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
道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道德发展阶段模型
柯尔伯格在80年代初对其理论作全面的总结时,提出了他的最新的、最全面的、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修正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
其具体内容如下:
科尔伯格
水平A:前因循水平
阶段1 惩罚与服从阶段
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物质损害。
(1)所谓对的,就是不违反规则,为服从而服从,不对人和物造成损害。
(2)做得对的理由是避免惩罚和权威的强力。
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自我中心的观点。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不考虑他人利益或认识他们与行为者的利益之间的区别,更不能把这两种观点联系起来,依据物质后果而不是依据他人的心理兴趣裁判其行动,把自己的观点与权威观点相混淆。
阶段2 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
内容
所谓对的,就是能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作公平的交易。
(1)所谓对的,就是遵守会给某人即时利益的规划。
一切能满足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行动就是对的,并且也赞允别人这样做。
对的也就是公平的,即一种平等的交换、交易和协定。
(2)做得好的理由是在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利益的社会观点情况下,还应必须认可别人也有自己的利益。
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具体的个人主义观点。
他能把自己的权威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加以区别。
他(她)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各种利益,且充满着冲突,所以,所谓对的是相对的(具体的个人意义上的)。
个人通过工具主义交换服务,通过对他人和他人的善意的工具主义需要,或通过对每个人的等量公平给予,来把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个人利益相整合或相联系起来。
水平B:因循水平
阶段3 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
内容
所谓对的,就是应该扮演一个好角色,关心别人,珍惜别人的感情,与伙伴保持忠诚和信赖,激励遵守规则和期望。
(1)所谓对的,就是遵从亲人的期望,或一般人对某人作为儿子、姐妹、朋友等的角色期望表示遵从。
“为善”是至关重要的,意指有良好的动机,关心别人,维护相互关系,维持相互信任、忠诚、尊敬和感恩之情。
(2)做得对的理由,就是要按自己和别人的标准社会观点“为善”,如果一个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那就希望自己也有善的行为(金科玉律)。
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与其他人发生关系时的个人观点。
他意识到人所享有的情感、协议和期望高于他个人的利益。
他能
用“具体的金科玉律”所阐发的观点,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但是,他仍不具有普遍化的“制度”概念。
阶段4 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阶段
内容
所谓对的,就是对社会尽职尽责,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的福利。
(1)所谓对的,就是要履行个人所承诺的义务,严格守法,除非它们呈现与其他,已规定了的社会责任及权利相冲突的极端情况。
所谓对的,也指对社会、群体或机构有所贡献。
(2)做得对的理由乃在于致力于使机构作为一个整社会观点体运行,自尊或良心则指履行个人既定的义务,或考虑这种后果:“假如每人都这样做,会怎么样?”
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已把社会观点与人际协调或动机相区别。
这种人采纳了一种制度观点,并据以确定角色和规则。
他或她是依据自身在制度中的地位来确定个人关系的。
水平B/C:过渡水平这一水平属于后因循水平,但尚未具有原则性特征
转型性内容
在这一过渡过程中,选择是个人的和主观的,且以情绪为基础。
良心被视为是任意专断且相对性的,视为诸如“责任”和“道德上是对的”等观念。
转型性社会观点
在这一阶段中的人采纳的社会观点已超脱了他所处的社会,把自身看成一个个别的决策者,而不受任何普遍化的社会义务或契约所束缚。
这种人能按特定社会规定来承担和选择契约,但不具备这类选择的原则。
水平C:后因循与原则水平
道德决定是由那种按公平和福利运作来设计的社会中,全部组成或创造这个社会的成员同意的那些权利、价值或原则中产生出来的
阶段5 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
内容
所谓对的,就是维护基本权利、价值和合法的社会契约,甚至它们与所属群体的具体规则和法律相冲突时也如此。
(1)所谓对的,就是认识到这种事实:人人都持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和观点,而大多数价值和规则却相对于他所属的群体。
但是这些“相对的”规则只有是公平的才应该遵守,因为它们是一种社会契约。
而某些非相对的价值和权利,诸如生命和自由,则应在任一社会中都必须遵守,而且不管大众的意见怎样。
(2)做得对的理由,一般说来,是认为有义务遵守法律,因为人们缔结这种社会契约的目的乃在于用法律来发展全人类的福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
家庭、友谊、信任及工作义务也是自由协商的,在尊重别人权利的前提下形成的义务或契约。
个人
对法律和责任的考虑,是以对人类整体功利——“为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理性批判为基础的。
社会观点
这一阶段的人采纳了一种超前的社会观——这是一种理性的个体意识到价值和权利优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
他通过正规的协商、契约、公平的机制和正当的过程来整合各种观点。
他或她既考虑道德观点,又考虑法律观点,认识到它们的冲突,发现整合它们困难。
阶段6 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
内容
这一阶段的人被假设为一种全人类都应当遵从的普遍伦理原则所指导。
(1)至于什么是对的,阶段6的人受人类普遍伦理原则所指导。
特定的法律或社会协议之所以通常有效,是因为它们建立在这种原则之上。
当法律违反这些原则时,阶段6的人仍会按这些原则行事。
这些原则仍是普遍的正义原则:人权平等和尊重个人作为人类的尊严。
这些不仅权是公认的价值,而且也是用来作出独特决定的原则。
(2)做得对的理由是:作为一位理性者,他已证明了原则的有效性,因而立志为之献身。
社会观点
这一阶段的人形成了一种用于社会治理或伦理依据的观点。
这种观点是任何懂得道德本质或懂得尊重人是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基本道德前提的理性者所采纳的观点。
上述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是经过柯尔伯格及其同事在美国进行30年的追踪研究和在世界各地进行的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所证明的。
不过,柯尔伯格第三次修订的标准问题道德判断测量量表只能测量前5个阶段,并不能测量作为普遍伦理原则取向的第6阶段。
也就是说,该模型的1至5阶段是经过实证证明的,阶段6没有经过实证证明,只能以哲学和伦理学来证明。
正如他自己所指出的:“……也许阶段6所具有的心理学实证的意味较小,而只是为道德发展的方向作具体的说明,那就是:伦理道德的发展乃是继续前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