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光光度法双波长检测原始记录计算表
合集下载
二氧化氮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NO2
(mg/m3)
相对偏差
或回收率%
备 注:
分析/日期: 校核/日期: 复核/日期:
二氧化氮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续表)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收样日期:分析日期:参比溶液:检出限:.
样品编号
稀释或浓缩倍数D
采样标况体积V(L)
采样吸收液体积Vr(ml)
A值
A -A0
查曲线值
( )
浓度
二氧化氮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收样日期:分析日期:参比溶液:检出限:.
分析方法:仪器型号规格:仪器管理编号:检测地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RH
标准贮备液浓度/配制日期: /
标准溶液浓度:
波长: nm
比色皿: mm
显色体积: mL
校
准
曲
线
系
列
瓶 号
O1
O2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68;
D—样品的稀释倍数;
f—实验系数,0.88.
取样量()
含量()
A 值
A -A0
回归方程
b(斜率):
a(截距):
r:
样品编号
稀释或浓缩倍数D
采样标况体积V(L)
采样吸收液体积Vr(ml)
A值
A -A0
查曲线值
( )
浓度
(mg/m3)
(mg/m3)
NO2
(mg/m3)
相对偏差
或回收率%
计算公式:
备 注:
分析/日期: 校核/日期: 复核/日期:
(mg/m3)
相对偏差
或回收率%
备 注:
分析/日期: 校核/日期: 复核/日期:
二氧化氮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续表)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收样日期:分析日期:参比溶液:检出限:.
样品编号
稀释或浓缩倍数D
采样标况体积V(L)
采样吸收液体积Vr(ml)
A值
A -A0
查曲线值
( )
浓度
二氧化氮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收样日期:分析日期:参比溶液:检出限:.
分析方法:仪器型号规格:仪器管理编号:检测地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RH
标准贮备液浓度/配制日期: /
标准溶液浓度:
波长: nm
比色皿: mm
显色体积: mL
校
准
曲
线
系
列
瓶 号
O1
O2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68;
D—样品的稀释倍数;
f—实验系数,0.88.
取样量()
含量()
A 值
A -A0
回归方程
b(斜率):
a(截距):
r:
样品编号
稀释或浓缩倍数D
采样标况体积V(L)
采样吸收液体积Vr(ml)
A值
A -A0
查曲线值
( )
浓度
(mg/m3)
(mg/m3)
NO2
(mg/m3)
相对偏差
或回收率%
计算公式:
备 注:
分析/日期: 校核/日期: 复核/日期:
水质 石油类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表(1)6.8
质控样
样品编号
加标回收样样品编号
保证值
()
标准溶液浓度()
加标量
()
测定值
()
加标样测定值()
样品测定值
()
回收率
(%)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受检单位:报告编号:
石油类测定原始记录表
采样日期
年月日时
分析日期
年月日时
仪器名称及型号
分析方法名称
及编号
仪器编号
仪器溯源方式
仪器溯源有效期
序号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V(ml)
CCl4体积V1(ml)
稀释
倍数
吸附后仪器示值m(mg/L)
样品浓度(mg/L)
计算公式: (mg/L)= m:吸附后仪器示值(mg/L); :CCl4体积(ml); :样品体积(ml)
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受检单位:报告编号:
石油类测定原始记录表(续)
精密度检查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样品浓度()
样品浓度()
样品浓度()
均值()
均值()
均值()(%)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准确度检查
样品编号
加标回收样样品编号
保证值
()
标准溶液浓度()
加标量
()
测定值
()
加标样测定值()
样品测定值
()
回收率
(%)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受检单位:报告编号:
石油类测定原始记录表
采样日期
年月日时
分析日期
年月日时
仪器名称及型号
分析方法名称
及编号
仪器编号
仪器溯源方式
仪器溯源有效期
序号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V(ml)
CCl4体积V1(ml)
稀释
倍数
吸附后仪器示值m(mg/L)
样品浓度(mg/L)
计算公式: (mg/L)= m:吸附后仪器示值(mg/L); :CCl4体积(ml); :样品体积(ml)
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受检单位:报告编号:
石油类测定原始记录表(续)
精密度检查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样品浓度()
样品浓度()
样品浓度()
均值()
均值()
均值()(%)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准确度检查
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
硝酸盐氮测定原始记录表(紫外分光光度法)
分析批号: 检测项目 实验编号 硝酸盐氮 取样量V(mL) 定容体积V0(mL) 吸光度A220nm 空白吸光度 A275nm 含量 (mg/L) 分析日期:自 至
执行标准:GB/T7480-1987 分析方法:硝酸盐氮(NO3-N)——紫外分光光度法 仪器型号: 工作条件:硝酸盐氮(NO3-N)——λ =210nm,275nm,10mm石英比色杯 标准曲线:见附页 计算公式:NO3-N(mg/L)=μ g/V 备 注:尾号为a是检查样,尾号为b是加标样。 检测: 校核: 年 月 日
硝酸盐氮测定原始记录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分析批号: 检测项目 实验编号 硝酸盐氮 水样吸光度As 分析日期:自 至 取样量V(mL) 定容体积V0(mL) 空白吸光度Ab 含量 (mg/L)
执行分光光度法 仪器型号: 工作条件:硝酸盐氮(NO3-N)——λ =410nm,10mm比色皿 标准曲线:见附页 计算公式:NO3-N(mg/L)=μ g/V 备 注:尾号为a是检查样,尾号为b是加标样。 检测: 校核: 年 月 日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2
检测原始记录实施日期:2013-03-20
第页共页
温度(o c): 湿度(%):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方法依据检出限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测定波长 nm 比色皿 cm
参比溶液
标准溶液名称、浓度
计算公式
标准曲线
分析编号0 1 2 3 4 5 6 7 8 标准溶液体
积()
标准物加入
量( )
浓度()
减空白后吸
光度
-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
质控样检验
保证值范围测定值允许误差实测误差结果评定 mg/L mg/L % %
序号样品编号取样体积V
()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
测定值
()
报出值
()
检测原始记录实施日期:2013-03-20
第页共页
序号样品编号取样体积V
()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
测定值
()
报出值
()。
土壤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表
O1
O2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计算公式:
取样量V(mL)
含量m(μg)
吸光度A
A-A0
回归方程
b(斜率):
a(截距):
r:
样品编号
称样量m(g)
坩埚/提取瓶编号
体积V1(mL)
体积V2(mL)
A值
A0值
土壤干物质含量Wdm%
样品浓度
w(mg/kg)
样品平均浓度
w(mg/kg)
相对偏差或回收率%
备 注:
分析/日期:校核/日期:复核/日期:
(土壤)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表(续表)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检测项目:样品性质:检测地点:分析日期:环境温度:相对湿度:%RH
样品编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称样量m(g)
坩埚/提取瓶编号
试料体积V1(mL)
分取体积V2(mL)
A值
A0值
土壤干物质质量Wdm%
样品浓度
w(mg/kg)
样品平均浓度
w(mg/kg)
相对偏差或回收率%
备 注:
分析/日期:校核/日期:复核/日期:
(土壤)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表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检测项目:样品性质:检测地点:分析日期:环境温度:相对湿度:%RH
检测标准/方法
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 编号: 分光光度计 编号:
校
准
曲
线
系
列
标准溶液浓度: ( mg/ L) 波长(λ): ( nm ) 比色皿(L): (mm) 显色体积: ( mL )
瓶 号
O2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计算公式:
取样量V(mL)
含量m(μg)
吸光度A
A-A0
回归方程
b(斜率):
a(截距):
r:
样品编号
称样量m(g)
坩埚/提取瓶编号
体积V1(mL)
体积V2(mL)
A值
A0值
土壤干物质含量Wdm%
样品浓度
w(mg/kg)
样品平均浓度
w(mg/kg)
相对偏差或回收率%
备 注:
分析/日期:校核/日期:复核/日期:
(土壤)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表(续表)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检测项目:样品性质:检测地点:分析日期:环境温度:相对湿度:%RH
样品编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称样量m(g)
坩埚/提取瓶编号
试料体积V1(mL)
分取体积V2(mL)
A值
A0值
土壤干物质质量Wdm%
样品浓度
w(mg/kg)
样品平均浓度
w(mg/kg)
相对偏差或回收率%
备 注:
分析/日期:校核/日期:复核/日期:
(土壤)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表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检测项目:样品性质:检测地点:分析日期:环境温度:相对湿度:%RH
检测标准/方法
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 编号: 分光光度计 编号:
校
准
曲
线
系
列
标准溶液浓度: ( mg/ L) 波长(λ): ( nm ) 比色皿(L): (mm) 显色体积: ( mL )
瓶 号
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记录表
500nm,30min 图 谱包络线中心线
最大值
合格 不合格 最小值
透射比 100%漂移 仪器漂移
偏移核查结果: 合格
不合格
漂移限值要求:漂移≤0.1%(Ⅰ级)、≤0.2%(Ⅱ级)、≤0.5%(Ⅲ级)、≤
1.0%(Ⅳ级)
波长
235nm
257nm
313nm
350nm
测量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测量值(%)
平均值(%)
透射比示 值误差及 重复性
示值误差∆T(%): 示值误差核查结果: 合格 透射比重复性δT(%):
__
示值误差∆T 计算公式:∆T = T − TS 不合格
透射比重复性δT 计算公式:
透射比重复性核查结果: 合格 不合格
核查技术指标限值要求:
限值要求(190~340)nm 透射比最大允许误差|∆T|≤0.3%(Ⅰ级)、|∆T|
平均值(nm)
示值误差∆λ(nm):
—
示值误差计算公式:∆λ=λ - λs
波长示值 误差及波 长重复性
示值误差核查结果:合格 波长重复性δλ(nm): 波长重复性δλ计算公式: 波长重复性核查结果: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核查技术指标限值要求:
(190~340)nm 波长示值误差|Δλ|≤0.3 nm(Ⅰ级)、|Δλ|≤0.5 nm
(Ⅲ级)、≤1.0 nm(Ⅳ级);
(340~900)nm 波长重复性≤0.2 nm(Ⅰ级)、≤0.5 nm(Ⅱ级)、≤2.0 nm
(Ⅲ级)≤3.0 nm (Ⅳ级)。
第 页共 页
透射比 100% 2min 内透光率
250nm
最大值
最小值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将样品在276nm和322nm波长处的得的吸收度计算得的ΔA,代入标 准曲线,求得样品中阿司匹林的浓度。
②样品测定:取阿司匹林肠溶片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约 相当于阿司匹林5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振摇使溶解 并定容,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25mL容量瓶中,加乙 醇至刻度,摇匀。分别在276nm、32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用回 归方程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含量计算
阿司匹林制剂在体外的含量测定
——双波长紫பைடு நூலகம்分光光度法
原料
阿司匹林肠溶片
原理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法(测定波长为276nm和322nm),测定了阿 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可消除附加产物水杨酸的干扰。
方法
①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适量,加乙醇溶解使成 1000μg/mL的溶液。精密吸取1.0、1.5、2.0、2.5和3.0mL,分置于 25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分别制成40,60,80,100和 120μg/mL的对照品溶液,以乙醇为空白,分别在276nm、322nm波; 长处测定吸收度,以浓度C和ΔA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方程式。
②样品测定:取阿司匹林肠溶片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约 相当于阿司匹林5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振摇使溶解 并定容,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25mL容量瓶中,加乙 醇至刻度,摇匀。分别在276nm、32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用回 归方程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含量计算
阿司匹林制剂在体外的含量测定
——双波长紫பைடு நூலகம்分光光度法
原料
阿司匹林肠溶片
原理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法(测定波长为276nm和322nm),测定了阿 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可消除附加产物水杨酸的干扰。
方法
①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适量,加乙醇溶解使成 1000μg/mL的溶液。精密吸取1.0、1.5、2.0、2.5和3.0mL,分置于 25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分别制成40,60,80,100和 120μg/mL的对照品溶液,以乙醇为空白,分别在276nm、322nm波; 长处测定吸收度,以浓度C和ΔA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方程式。
17叶绿素a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叶绿素a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编号:第 页 共 页
采(来)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日期
年月日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方法检出限
仪器名称型号及编号
仪器溯源方式
检定校准
仪器有效期
实验室空白
A1
A2
A0
温度(℃)
湿度(%)
样品编号
前处理
吸光度
样品浓度
µg/L
平均浓度
µg/L
相对
偏差%
取样V1
(L)
定V2
(ml)
测定V3
(ml)
A664
A647
A630
A750
(ml)
A664
A647
A630
A750
质控样编号
保证值()
测定值()
加标回收
加标量()
加标样品值()
样品值()
加标回收率(%)
计算公式:
叶绿素a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续表)
项目编号: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前处理
吸光度
样品浓度
µg/L
平均浓度
µg/L
相对
偏差%
取样V1
(L)
定容V2
(ml)
测定V3
项目编号:第 页 共 页
采(来)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日期
年月日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方法检出限
仪器名称型号及编号
仪器溯源方式
检定校准
仪器有效期
实验室空白
A1
A2
A0
温度(℃)
湿度(%)
样品编号
前处理
吸光度
样品浓度
µg/L
平均浓度
µg/L
相对
偏差%
取样V1
(L)
定V2
(ml)
测定V3
(ml)
A664
A647
A630
A750
(ml)
A664
A647
A630
A750
质控样编号
保证值()
测定值()
加标回收
加标量()
加标样品值()
样品值()
加标回收率(%)
计算公式:
叶绿素a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续表)
项目编号: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前处理
吸光度
样品浓度
µg/L
平均浓度
µg/L
相对
偏差%
取样V1
(L)
定容V2
(ml)
测定V3
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Ⅱ
加标量
()
测定值
()
加标样测定值
()
样品测定值
()
回收率
(%)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Ⅱ
采样日期
年月日时
分析日期
年月日时
分析项目
仪器名称及型号
分析方法名称及编号
检出限
参比液
仪器编号
仪器溯源有效期
仪器溯源方式
测定波长(nm)
显色时间(min)
比色皿厚度(cm)
显色温度(℃)
序号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
V(ml)
馏出液体积
V1(ml)
比色体积
V2(ml)
吸光度
(A)
减空白后吸
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Ⅱ(续)
精密度检查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样品浓度()
样品浓度()
样品浓度()
均值()
均值()
均值()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是否合格□是否是否合格□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准确度检查
质控样
样品编号
加标回收样样品编号
保证值
()
标准溶液浓度
()
光度(A)
样品浓度
(mg/L)
回归方程
截距 斜率 相关系数
绘制时间
回归方式
□浓度~吸光度(定容体积:ml);
□绝对量~吸光度;□体积~吸光度(标准使用液浓度:mg/L)
计算公式:样品浓度(mg/L)= m:根据校准曲线计算出的样品量(µg);V1:试样馏出液体积(ml);V:样品的体积(ml),V2:试样比色体积(ml)
()
测定值
()
加标样测定值
()
样品测定值
()
回收率
(%)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Ⅱ
采样日期
年月日时
分析日期
年月日时
分析项目
仪器名称及型号
分析方法名称及编号
检出限
参比液
仪器编号
仪器溯源有效期
仪器溯源方式
测定波长(nm)
显色时间(min)
比色皿厚度(cm)
显色温度(℃)
序号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
V(ml)
馏出液体积
V1(ml)
比色体积
V2(ml)
吸光度
(A)
减空白后吸
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Ⅱ(续)
精密度检查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样品浓度()
样品浓度()
样品浓度()
均值()
均值()
均值()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是否合格□是否是否合格□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准确度检查
质控样
样品编号
加标回收样样品编号
保证值
()
标准溶液浓度
()
光度(A)
样品浓度
(mg/L)
回归方程
截距 斜率 相关系数
绘制时间
回归方式
□浓度~吸光度(定容体积:ml);
□绝对量~吸光度;□体积~吸光度(标准使用液浓度:mg/L)
计算公式:样品浓度(mg/L)= m:根据校准曲线计算出的样品量(µg);V1:试样馏出液体积(ml);V:样品的体积(ml),V2:试样比色体积(ml)
光度分析原始记录
潍坊优特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光度分析原始记录表
UNT-JL-103 NO.:
样品名称样品
编号
检测
日期
检测
地点
检测依据检测项目
仪器设备紫外分光
光度计
设备
编号
UNT-YQ-003
检测
环境
℃
%
备注
分析条件
波长 nm 比色皿 mm 其他条件
样品处理过程
计算过程
标准曲线
空白标样一标样二标样三标样四标样五浓度(ppm)
吸光度(A)
曲线校正方程
样品检测
空白样品一样品二样品三样品四样品五样品质量(g)
吸光度均值
(A)
样液浓度均值
(ppm)
定容体积(ml)
稀释倍数
检测结果
备注
检测员:校核:共页第页。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
控制编号: 收样日期 仪器型号
环境温度℃
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页 第
页
环境湿度(%) 氩气流量 (mL/min) 原子化器高度 (毫米) 灯电流(mA)/ 能量
标准曲线方程 相关系数
仪器编号
检测项目 负高压 标准溶液 (μg/L) 荧光强度 样品编号 荧光强度
方法检出限
浓度(μg/L)
样品编号
不合格为“-”
校核:
日期:
检测人: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
荧光强度
浓度(μ g/L)
加标回收检查 加标样品编号 加标体积(ml) 加入标准量(μ g) 荧光强度 测定浓度(ug/L) 原样品浓度(ug/L) 回收率(%) 评价结果 平行样编号 荧光强度 测定浓度(ug/L) 测定均值(ug/L) 相对偏差(%) 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质量检查合格为“+”
平行样检查
控制编号: 收样日期 仪器型号
环境温度℃
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页 第
页
环境湿度(%) 氩气流量 (mL/min) 原子化器高度 (毫米) 灯电流(mA)/ 能量
标准曲线方程 相关系数
仪器编号
检测项目 负高压 标准溶液 (μg/L) 荧光强度 样品编号 荧光强度
方法检出限
浓度(μg/L)
样品编号
不合格为“-”
校核:
日期:
检测人: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
荧光强度
浓度(μ g/L)
加标回收检查 加标样品编号 加标体积(ml) 加入标准量(μ g) 荧光强度 测定浓度(ug/L) 原样品浓度(ug/L) 回收率(%) 评价结果 平行样编号 荧光强度 测定浓度(ug/L) 测定均值(ug/L) 相对偏差(%) 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质量检查合格为“+”
平行样检查
污水处理厂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表
录表
月 日
硝酸盐氮 NO3-N
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346-2007 硝酸钾 10μ g/ml 50ml 220nm、275nm
计
275nm 吸光值
浓度值
审核人:
污水处理厂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表
天气: 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标准 使用仪器 标准物质 标准物浓度 显色体积 测定波长 取样量(v) 稀释倍数 回归方程 曲线绘制时间 相关系数 样品名称 空白样 进水平行样1 进水平行样2 进水平均值 出水平行样1 出水平行样2 出水平均值
吸光值
气温:
பைடு நூலகம்
年
月
日
氨氮 NH3-N
纳氏试剂光度法
总磷 TP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污水 总氮 TN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硝酸盐氮 NO3-N
紫外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氯化铵 10μg/ml 50ml 420nm
GB11893-89 GB11894-89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磷酸二氢钾 硝酸钾 2μg/ml 10μ g/ml 50ml 25ml 700nm 220nm、275nm
HJ/T346-2007 硝酸钾 10μ g/ml 50ml 220nm、275nm
浓度值
吸光值
浓度值
220nm 吸光值
275nm 吸光值
浓度值
220nm 吸光值
计算公式 检验员 加标项目 备 样品+标样值1 注 样品+标样值2 样品值μg 回收量μ g1 回收量μ g2 加标量μg 回收率1 回收率2 平均回收率% 审核人:
实验十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制剂含量
→+乙醇,定容,摇匀→ 过滤→ 滤液备用 1、供试液: 50mL 2、对照液①(SMZ): 3、对照液②(TMP): (二)确定 测 、参 (三)测定对照品液①(SMZ)在 测 、参处的A值, ΔAr ; 供试品溶液在 测 、参处的A值, ΔAx 1.00mL滤液 1.00mL50mg/100mL SMZ标液 1.00mL10mg/100mL TMP标液 → +0.4%NaOH至刻度 摇匀。 对照液②配制2套
= K1· b· c – K2· b· c
=ΔK· b· c
单点对照法: Cx=Ax Cr
Ar
mg
Ax Cr 平均片重 含量( g / 片= ) Ar W
三、实验内容
(一)溶液配制
2组共用
称取3片(规格400mg)本品mg → 研细 → 称取1/24量Wg
(相当于磺胺甲噁唑50mg)于 100mL →+乙醇 ,振摇15min
实验十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复方制剂含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干扰的原理和 波长选择原则。
掌握紫外-标准对照法测定药物含量及计算
方法。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理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 SMZ + TMP ΔA= A(测) - A(参) = (A样+A杂) (测) - (A样+A杂) (参)
= A样 (测) - A样 (参)
三、实验内容
5、计算含量 50mg
Ax Cr 平均片重 含量( g / 片= ) Ar W
药典规定:0.360 ~ 0.440 g/片
四、下次实验
地西泮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K1· b· c – K2· b· c
=ΔK· b· c
单点对照法: Cx=Ax Cr
Ar
mg
Ax Cr 平均片重 含量( g / 片= ) Ar W
三、实验内容
(一)溶液配制
2组共用
称取3片(规格400mg)本品mg → 研细 → 称取1/24量Wg
(相当于磺胺甲噁唑50mg)于 100mL →+乙醇 ,振摇15min
实验十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复方制剂含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干扰的原理和 波长选择原则。
掌握紫外-标准对照法测定药物含量及计算
方法。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理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 SMZ + TMP ΔA= A(测) - A(参) = (A样+A杂) (测) - (A样+A杂) (参)
= A样 (测) - A样 (参)
三、实验内容
5、计算含量 50mg
Ax Cr 平均片重 含量( g / 片= ) Ar W
药典规定:0.360 ~ 0.440 g/片
四、下次实验
地西泮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最新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表
回归方程 回归方程
截距 a=
斜率 b=
相关系数 r= □浓度~吸光度
绘制时间: □体积~吸光度
□绝对量~吸光度 样品浓度(mg/L)=
计算公式:
m V1 V V2
m:根据校准曲线计算出的样品量(ug) ; V1:试样溜出液体积(ml); V:
样品的体积(ml); V2:试样比色体积(ml)
分析:
相对误差(%)
分析:
复核:
年
月
日
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Ⅰ)
测定波长(nm) : 样品编号 取样量 ( ) 稀释倍数 比色皿厚度(cm) : 定容体积 (ml) 吸光度(A) 减空白后吸 光度△ A 参比液: 测得量 ( ) 样品浓度 ( )
回归方程 回归方式
截距 a=
斜率 b= □绝对量~吸光度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 分析方法
测定波长(nm) : 分析编号 标准使用液加入体积( 标准使用液加入量( 校 准 曲 线 标准系列溶液浓度( 吸光度(A) 减空白后吸光度△ A 回归方程 回归方式 标液配制情况 平行样样品编号 精 密 度 检 查 是否合格 □是 □否 是否合格 □是 □否 是否合格 □是 □否 是否合格 □是 □否 样品浓度( 均值( ) ) 标准溶液名称: 截距 a= □绝对量~吸光度 标准溶液浓度( 平行样样品编号 样品浓度( 均值( ) ) 斜率 b= □浓度~吸光度 ) : 配置时间: 相关系数 r= □体积~吸光度 年 月 日 时 质控样样品编号 保证值( 测定值( ) ) ) ) ) 比色皿厚度(cm) :
样品性状
分析项目 方法依据
参比液:
收样日期 仪器型号
分析日期 仪器编号
准确度检查 加标回收样品编号 标准溶液浓度( 加标体积( 加标量( 加标样测定值( 样品测定值( 回收率(%) 是否合格 □是 □否 ) ) ) ) )
色度检测原始记录
4、HMF用5%DS的溶液在28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测吸光度。计算公式HMF=(A280*8.71-0.72)*DS%/5%
5、T%用30%DS的溶液在72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测透光率(GB);50g样+35g水(中间体原样)在390nm波长下用4cm比色皿测透 光率(Cargill)直接读数。
2、RBU用50%DS的溶液在420、720nm波长下用4cm比色皿测吸光度。计算公式RBU=(A420-2*A720)×1000/杯宽*0.61478=(A4202*A720)×407
3、ICUMSA用50%DS的溶液过滤(0.45nm膜)在420nm波长下用10cm比色皿测吸光度。计算公式ICUMSA=A420*1000/杯宽 *0.61478
10cm
RBU
420-720
4cm
OC
原液
450-600
T%
720
1cm
HMF(ppm)
280
1cm
ICUMSA
420
10cm
RBU
420-720
4cm
OC
原液
450-600
T%
720
1cm
HMF(ppm)
280
1cm
ICUMSA
420
10cm
RBU
420-720
4cm
OC
原液
450-600
T%
720
6、ABS用15%DS的溶液(MB-F用5%DS的溶液)在28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测吸光度,直接读数。
1cm
HMF(ppm)
280
1cm
ICUMSA
420
10cm
RBU
420-720
5、T%用30%DS的溶液在72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测透光率(GB);50g样+35g水(中间体原样)在390nm波长下用4cm比色皿测透 光率(Cargill)直接读数。
2、RBU用50%DS的溶液在420、720nm波长下用4cm比色皿测吸光度。计算公式RBU=(A420-2*A720)×1000/杯宽*0.61478=(A4202*A720)×407
3、ICUMSA用50%DS的溶液过滤(0.45nm膜)在420nm波长下用10cm比色皿测吸光度。计算公式ICUMSA=A420*1000/杯宽 *0.61478
10cm
RBU
420-720
4cm
OC
原液
450-600
T%
720
1cm
HMF(ppm)
280
1cm
ICUMSA
420
10cm
RBU
420-720
4cm
OC
原液
450-600
T%
720
1cm
HMF(ppm)
280
1cm
ICUMSA
420
10cm
RBU
420-720
4cm
OC
原液
450-600
T%
720
6、ABS用15%DS的溶液(MB-F用5%DS的溶液)在28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测吸光度,直接读数。
1cm
HMF(ppm)
280
1cm
ICUMSA
420
10cm
RBU
4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