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检验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18---钨及其化合物的测定原始记录

职业卫生18---钨及其化合物的测定原始记录
3.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ml消化液,在电热板上消化至溶液呈淡棕色,取下稍冷,加入ml混合酸;继续加热至冒白烟,溶液无色透明为止。取下放冷。用水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取ml样品溶液于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
4.样品中含量的计算:C—空气中钨的浓度,mg/ m3;
C=m/Vom—测得样品溶液中钨的含量,g;
Vo—标准采样体积,L。
5.数据记录:
(1)标准系列
管号
0
1
2
3
4
5
含量µg
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A)
1
2
3
A
A-Ao
回归方程
Y=+x r=
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2)样品
样品
标识
吸光度(A)
样品吸光度减
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
检测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GBZ/T 160.23-2004
3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
检测项目

检测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YQ-V5000-01
检测条件
温度℃湿度%
仪器条件
样品数量
样品标识
1.试剂配制: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
氯化亚锡溶液,5g/L:称取g氯化亚锡,溶于ml6mol/L盐酸溶液中。
三氯化钛溶液,15g/L:用3mol/L盐酸溶液将三氯化钛稀释10倍。临用前配制。
硫氰酸钾,250g/L
标准溶液:钨单元素溶液标准物质,溶液编号:标准值:

分光光度法分析总磷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总磷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总磷原始记录总磷是自然水体中重要的无机营养物质之一,它的存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总磷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实验名称:水样中总磷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验目的:测定给定水样中总磷的含量实验仪器和试剂:-分光光度计-微量离心管- 10mm石英比色皿-水样-磷酸二氢钾标准溶液-去离子水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分光光度计预热至880nm,并调节光程至标准范围。

2. 标定分光光度计:使用磷酸二氢钾标准溶液进行光度计的标定。

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标准溶液分别置于10mm石英比色皿中,将其放入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记录吸光度和相应浓度的数据。

根据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标定曲线。

3.水样处理: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如10mL),以微量离心管进行处理。

将水样加入约1mL的磷酸二氢钾标准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容量,均匀摇匀得到待测样液。

4. 测定待测样液:将待测样液倒入10mm石英比色皿中,放入预热的分光光度计测定,记录吸光度值。

5.计算总磷浓度:根据标定曲线,将待测样液的吸光度值转换为相应的总磷浓度。

实验数据记录:标定曲线:浓度(μg/L)吸光度0050.1100.2150.3200.4待测样液的吸光度:0.25数据处理:根据标定曲线中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待测样液中的总磷浓度。

总磷浓度(μg/L)=(0.25-0)/(0.4-0)*(20-0)=5实验结果:经过分光光度法测定,给定水样中总磷的含量为5μg/L。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分光光度法可以准确测定水样中总磷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和环境监测领域。

分光光度法可以快速测定总磷含量,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一)
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检测时间:
检测依据:
检测地点:
仪器编号:
进样模式:手动
灯电流:mA

分光光法原始记录(Cr)

分光光法原始记录(Cr)

分光光度法()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 Cr6+(1))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项目名称样品种类 地表水 分析项目 L AS分析方法亚甲兰萃取法分析日期 2008年9月3 日 共 1页 第 1 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Ⅰ)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1))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1))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1))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1))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1))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1))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L AS)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 Cr6+(Ⅱ) )分析记录表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总铬)分析记录表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

分光光度法分析 甲醛 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 甲醛 原始记录
(1μg/mL)
临用时,吸取甲醛标准储备液加水稀释至1μg/mL。
(甲醛)标准系列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标液移取体积(mL)
定容体积(mL)
甲醛含量C(μg)
吸光度A
相关系数r:截距a:斜率b:
检出限
/
定量限
/
最低检测质量
0.056 µg
样品空白吸光度
计算公式
ρ-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
比色杯厚度:10 mm
样品处理情况
用5mL吸收液所吸收空气中甲醛的溶液,全部转移10.0mL比色管并用吸收液补充至5.00mL
标准贮备液配制
( 1.0mg/mL)
准确吸36%-38%甲醛溶液2.80mL,于10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此溶液相当于约1mg/mL甲醛溶液,标定,计算并矫正。
标准使用液配制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采样体积(L)
定容体积(mL)
稀释倍数
取样量
(mL)
吸光度
( A )
计算因子
(μg/吸光度)
计算结果
(mg/m3)
报出结果
(mg/m3)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甲醛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T18204.2-2014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7.2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名称及型号
V-5600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003
ME204E电子天平
××/××-004

3.分光光度测试标准曲线原始记录

3.分光光度测试标准曲线原始记录

NJTY/JS-JY10 南京泰宇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第 页共 页
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受检单位 模 拟 样品受理编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收样日期
检测日期
设备名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设备编号
NJTY/YQ126
选用波长
nm 比色皿规格(mm )
标准溶液浓度 mg/L
标准溶液编号
1、绘制标准曲线 :制备标准系列并测其吸光度。

2、曲线参数:
标准曲线方程: 回归系数r : 3、样品测定:
样品编号 吸光度A 含量(μg) 浓度 C
(mg/L )
样品编号 吸光度A 含量μg
浓度 C
(mg/L 3)
空白吸光度:A 0=
计算公式: 管号 标准溶液
(mL ) 含量 (μg ) 吸光度 Ⅰ Ⅱ Ⅲ 平均值 0 1 2 3 4 5 6 7 8
检测: 校核: 环境条件:室温 ℃, 相对湿度 %。

分光光度法分析 硝酸盐 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 硝酸盐 原始记录
V3
(mL)
V2
(mL)
V4(ml)
V5(ml)
吸光度
(A)
亚硝酸盐含量X1(μg)
质量C(μg)
报出
结果
(mg/kg)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
标准贮备液配制
( 200μg/mL )
准确称取0.1000g于110℃-120℃干燥恒重的亚硝酸钠,加水溶解至
5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标准使用液配制
(5μg/mL)
临用时,吸取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5.00mL,置于2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亚硝酸钠)标准系列
序号
比色杯厚度:10mm
样品处理情况
称取10g左右的试样,加入12.50mL的饱和硼砂,搅拌均匀,以70℃左右的水约150mL将试样洗入200.0mL的容量瓶中,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冷水浴并放置至室温。之后加入5.00mL亚铁氰化钾,5.00mL乙酸锌,以沉淀蛋白质,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30min,上清液用滤纸过滤备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标液移取体积(mL)
定容体积(mL)
亚硝酸钠含量C(μg)
吸光度A
相关系数r:截距b:斜率a:
检出限
液体乳:0.06mg/kg,乳粉5mg/kg,干酪及其他10mg/kg
样品空白吸光度
计算公式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
分光光度法分析硝酸盐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始记录
第 1 页 共 2 页
检测项目
硝酸盐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 5009.33-2016第二法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分析一种未知溶液中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浓度,以及该化合物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实验步骤:1.首先,准备一系列稀释溶液,包括未知溶液的不同浓度和纯溶剂作为对照组。

2.使用试剂架和波长选择器装置将分光光度计调整到所需波长。

3.将样品溶液(包括对照组)均匀地放置在试剂皿中,并将试剂皿放在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槽中。

4.打开分光光度计,选择所需波长,并将零点校准到纯溶剂。

5.依次测量每个样品的吸光度,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记录表1:未知溶液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浓度 (mol/L) ,吸光度-------------,--------0.001,0.2350.002,0.4150.003,0.5840.004,0.7210.005,0.838实验记录表2:未知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波长 (nm) ,吸光度-----------,--------400,0.542420,0.612440,0.677460,0.728480,0.782500,0.819520,0.845540,0.867560,0.892580,0.915600,0.939数据处理:1.通过实验记录表1,可以绘制未知溶液浓度与吸光度的曲线图,以观察其趋势。

2.对于实验记录表2,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波长,绘制未知溶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以计算该化合物的浓度。

结果分析:1. 从实验记录表1的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中,可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为0.006 mol/L。

2. 从实验记录表2的波长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中,可以选择波长540 nm进行测定,计算出未知溶液中该化合物的浓度为0.008 mol/L。

结论:通过分光光度法分析,得到了未知溶液中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浓度,为0.006 mol/L,并确定了该化合物在波长540 nm下的吸光度为0.867、根据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该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并进一步对其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分光光度计检定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计检定原始记录
东至县质量监督技所分光光度计检定原始记录
送检单位 制造厂
型号 出厂编号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RH)
检定依据:JJG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标准器信息:
名称
器具编号
证书编号
有效期
4、杂散光 标准物质
编号:DZ-JL281
地点:□本所实验室 地点:□用户实验室
测量波长
杂散光
1、外观 2、波长准确度与波长重复性 标准物质 标准波长
测量值
5
(%) 池号
平均值
(nm) 误差 重复性
6、安全性能 检定结论:
检定员:
MΩ 核验员:
检定日期:
年月日
3、透射比求值误差与重复性 波长(nm) 标准值
440
测量值
546 635
(%) 平均值 误差 重复性

分光光度法分析有效磷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有效磷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有效磷原始记录在进行分光光度法分析有效磷时,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步骤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份分光光度法分析有效磷的原始记录,其中包含了实验所涉及的步骤和数据记录:实验目的:测定水样中有效磷的含量。

实验器材和试剂:- 1 cm的石英比色皿-分光光度计- 10 mmol/L Na2HPO4标准溶液- 0.2 mol/L HCl溶液- 0.5 mg/L P标准溶液-纯水步骤1:制备工作溶液1. 取适量10 mmol/L Na2HPO4标准溶液,用纯水稀释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如0.5 mmol/L、1 mmol/L、2 mmol/L等)。

2. 用0.2 mol/L HCl溶液调节pH值至5-7步骤2:测定标准曲线1. 取0.5 mL、1 mL、2 mL、3 mL和4 mL的0.5 mg/L P标准溶液分别加入预先准备好的10 mmol/L Na2HPO4工作溶液中,稀释至10 mL。

2. 分别用纯水作为空白对照,设置波长为420 nm。

3.衡量各标准溶液和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步骤3:测定样品1.取适量水样,用纯水稀释至适当体积。

2. 设置波长为420 nm,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记录结果如下:实验数据记录:标准曲线吸光度测量数据:体积(mL),A1,A2,A3-------,----,----,----0.5,0.1,0.2,0.151,0.3,0.35,0.362,0.6,0.58,0.623,0.9,0.88,0.914,1.2,1.18,1.26样品吸光度测量数据:样品编号,A1,A2,A3------,----,----,----1,0.4,0.38,0.412,0.35,0.33,0.363,0.55,0.52,0.57计算标准曲线的平均吸光度:体积(mL),平均吸光度(A)-------,---------0.5,0.151,0.3532,0.63,0.8974,1.213计算样品的平均吸光度:样品编号,平均吸光度(A)------,---------1,0.3972,0.3473,0.547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吸光度的测量结果,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法或其他数学方法,通过线性回归或者插值法计算出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从而进一步计算出样品中有效磷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检测任务编号:第页/共页
标准曲线制作、测定样品所需溶液的配制记录
一、吸收液
二、其他溶液
三、标准溶液
检测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3)
检测任务编号:第页/共页
样品名称
空气收集器
用人单位
送检日期
检测日期
检测项目
样品处理
样品测定表(标准曲线见原始记录项目编号)
样品编号
采样体积
(L)
测样
备注
样总量
(mL)
检测用量
(mL)
吸光度
A
相对含量(g)
结果
(mg/m3)
质量控制样品的制备:
质量控制样品测定结论:
采样体积:
(1)采样体积=采样流量*采样时间
(2)V0=VT*293/(273+T)*P/101。3
注:当T<5℃或T>35℃;P<98。8Kpa或P>103。4KPa时,使用公式(2)计算采样体积。
制作日期
制作地点
温度

相对湿度
%RH
制作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型号及编号
状态
比色皿尺寸
cm
波长
nm
标准贮备液
mg/mL
标准使用液
g/mL
标准曲线制作
标准曲线表
标准序号
0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含量g
吸光度A
减空白吸光值
标准曲线结果
相关系数γ=a=b=
标准曲线方程
检测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2)
曲线名称标准曲线制作日期制作地点温度相对湿度rh制作依据检测方法仪器型号及编状态比色皿尺寸cm波长nm标准贮备液mgml标准使用液gml标准曲线制作标准曲线表标准序号标准溶液ml含量g吸光度a减空白吸光值标准曲线结果相关系数标准曲线方程检测人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一)

页 第 页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检测时间:
检测依据:
检测地点:
仪器编号:
进样模式:手动
灯电流:mA
波长:nm
狭缝:nm
空气流量:L/min
7丹、严曰1/•测量时间:
乙炔流量:L/min
s
读数延时:s
室温:°C
湿度:%
测量模式:
灯位:
标 准 曲 线
质量浓 度
mg/L
回归方程:
允许误差范围:
吸光度
A
相关系数:
仪器名称:
计算公式:
P•/-DF
3=
m
样品编号
皿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 度
A-A°
质量浓 渡
p/mg/L
含量
/mg/kg
平均值
பைடு நூலகம்mg/kg
误差
备注:
年 月 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页 第页
样品编号
皿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 度
A-Ao
质量浓渡
p/mg/L
含量
3/mg/kg
平均值
mg/kg
误差
备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MKJB-12017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人:日期:校核人:日期:
MKJB-12017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结果
项目编号:6U2015LS0055检测项目:一氧化氮第 3 页共 6 页
检测人:日期:校核人:日期:
MKJB-12017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结果
项目编号:6U2015LS0055 检测项目:一氧化氮第 6 页共 6 页
检测人:日期:校核人:日期:
MKJB-12017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人:日期:校核人:日期:
MKJB-12017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结果
项目编号:6U2015LS0055检测项目:臭氧第 2 页共 3 页
检测人:日期:校核人:日期:
MKJB-12017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结果
项目编号:检测项目:臭氧第 3 页共3 页
检测人:日期:校核人:日期:
MKJB-12017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MKJB-12017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结果
项目编号:检测项目:氮氧化物第 2 页共 3 页
检测人:日期:校核人:日期:
MKJB-12017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结果
项目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人:日期:校核人:日期:。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do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do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一)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依据:检测地点:仪器编号:进样模式:手动灯电流:mA 波长:nm 狭缝:nm 空气流量:L/min 乙炔流量 : L/min 测量时间:读数延时: s 室温:0C 湿度:% 测量模式:灯位:s标质量浓度回归方程:允许误差范围:准mg/L曲吸光度线相关系数:仪器名称 : A计算公ρ ·V ·DF式:ω= m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皿度渡ω号V/mL DF 误差m/g A-A0 ρ /mg/L /mg/kgmg/kg 备注: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共页第页取样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扣除空白吸光质量浓渡含量平均值样品编号度皿号V/mL DF ρ /mg/L ω /mg/kg 误差m/g A-Amg/kg 备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记录送检单位检定日期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家记录编号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检定员核验员一、外观检查:二、波长示值误差与重复性:光谱带宽nmλi iλλrλ△δλ三、光谱带宽偏差:光谱带宽nm光谱带宽偏差。

四、基线稳定性:光谱带宽nm 标尺扩大倍响应时间s 预热时间/min 测量时间/min 最大零漂(A)最大噪声(A)五、边缘能量:光谱带宽As nm 灯电流As mA 响应时间As s 光谱带宽Cs nm 灯电流Cs mA 响应时间Cs s 六、火焰原子化法:仪器条件:光谱带宽nm 响应时间s灯电流mA 燃烧器高度nm乙炔流量空气流量背景校正方式c0/(ug/ml) 吸光度(A)平均吸光度(A)s A回归出的浓度值c i线性误差空白溶液(11次)0.501.003.00(7次)5.00截距ɑ斜率b/(ug/ml)-1检出限C L/(ug/ml) 重复性RSD/%七、石墨炉原子化法:仪器条件:光谱带宽nm 灯电流mA 测量方式进样体积µL干燥温度℃干燥时间s灰化温度℃灰化时间s原子化温度℃原子化时间s背景校正方式c0/(ug/ml) 吸光度(A)平均吸光度(A)s A回归出的浓度值c i线性误差空白溶液(11次)0.501.003.00(7次)5.00截距ɑ斜率b/pg-1检出限C L/pg 重复性RSD/%八、结论:。

二氧化氮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二氧化氮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NO2
(mg/m3)
相对偏差
或回收率%
备 注:
分析/日期: 校核/日期: 复核/日期:
二氧化氮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续表)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收样日期:分析日期:参比溶液:检出限:.
样品编号
稀释或浓缩倍数D
采样标况体积V(L)
采样吸收液体积Vr(ml)
A值
A -A0
查曲线值
( )
浓度
二氧化氮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收样日期:分析日期:参比溶液:检出限:.
分析方法:仪器型号规格:仪器管理编号:检测地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RH
标准贮备液浓度/配制日期: /
标准溶液浓度:
波长: nm
比色皿: mm
显色体积: mL



线


瓶 号
O1
O2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68;
D—样品的稀释倍数;
f—实验系数,0.88.
取样量()
含量()
A 值
A -A0
回归方程
b(斜率):
a(截距):
r:
样品编号
稀释或浓缩倍数D
采样标况体积V(L)
采样吸收液体积Vr(ml)
A值
A -A0
查曲线值
( )
浓度
(mg/m3)
(mg/m3)
NO2
(mg/m3)
相对偏差
或回收率%
计算公式:
备 注:
分析/日期: 校核/日期: 复核/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入 1.0mL 5%苯酚溶液
加入
5.0mL 浓硫酸,5min 后封管沸水浴 1h,冷却至室温,检测,同时做空白。
量取样品于 25mL 容量瓶,定容,于 λ max 处测量。同时做 □总黄酮:确定最大吸收峰,得出 λ max
空白。
实验说明
配置参比液和样品 检测,10min 后读数。 □β -葡聚糖:样品预处理
分光光度法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日期: 样品名称 样品批号 年 月 日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编号: XSD/RD 02-115-00

%
检测项目 □总糖 □总黄酮 □酶活 □β -葡聚糖 □ 检测依据 检测仪器 □万分之一天平(746103-09)□紫外分光光度计(743408-02)□
□总糖:样品稀释
.0 mL 样品溶液 2 于 15mL 具塞刻度管

基本参数 λ = 测定标准曲线 编号 标准系列( ) 吸光度 A 标准曲线方程 取样量 ( ) 定容体积 V (ml) 1
nm
2345源自6789
相关系数 r 稀释倍数(F) 样品吸收值 A 样品浓度 ( ) 测定结果 X 平均值 ( )
计算公式 复核人: 检测人:
□酶活: 1g 样品
溶于 100mL 去离子水中 取 100μ
L 于 900μ L 的 50mmol/L Tris-HCl
加 895μ l 的 50mmol/L Tris-HCl 37℃水浴中预热 2min 加 100μ L 加 5μ L 甲基对硫磷 10min 后加入 1000μ L 三氯乙酸 加入 1000μ L 碳酸钠溶液 混匀后待测。 稀释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