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教学论_第一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思考题及答案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思考题绪论简答: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如何理解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3.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有哪些?判断: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是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一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本体判断:1.课程定义的分歧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
正确2.课程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
简答:1.西方和我国课程与教学发展经历的主要历史阶段。
2.常见的主要课程观有哪些?3.古德莱德提出的五种层次的课程。
4.教学概念的主要归属类型有哪些?论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第二章小学课程规划与教学设计名词解释:学校课程规划判断:进行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主要是基于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学校实际。
简答:1.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路径。
2.学校课程研制的保障条件。
3.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4.小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5.小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三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判断:在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上要坚持系统化、具体化、层次化的特点。
简答: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
2.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有哪些?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
4.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有哪些?5.设计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有哪些?论述: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2.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3.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
第四章小学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名词解释:1.课程资源2.校本课程开发3.教学内容简答:1.课程资源的分类有哪些?2.课程资源观的基本理念。
3.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有哪些?4.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方法有哪些?5.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有哪些?6.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主要有哪些?论述:1.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2.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3.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第五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组织名词解释:1.课程组织2.课程类型3.显性课程4.班级授课制简答:课程组织的基本要素。
人教版小学社会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社会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我们生活的社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定义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情感。
3. 让学生学会与社区居民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社区的定义和功能-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情感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与社区居民和谐相处教学准备- PPT课件- 社区居民照片- 社区设施图片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社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功能。
2. 新课导入:介绍社区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社区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展示社区居民照片,让学生分析社区居民的特点,培养学生关心社区的情感。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社区中和谐相处,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社区居民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第二课:我们的家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特点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3. 让学生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家庭的定义和功能-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教学准备- PPT课件- 家庭成员照片- 家庭活动图片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家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家庭,家庭有哪些功能。
2. 新课导入:介绍家庭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展示家庭成员照片,让学生分析家庭成员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和谐相处,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庭成员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第三课: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定义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同学的情感。
3. 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学校的定义和功能-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同学的情感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教学准备- PPT课件- 校园照片- 同学活动图片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校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学校,学校有哪些功能。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1
在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不包括()。
正确答案:B25分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育家是()。
正确答案:C35分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组织得好⑤学Th掌握所有教学内容⑥ 教学效果好正确答案:C45分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是儿童中心、经验中心、()。
正确答案:D55分教学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正确答案:D65分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重要评价类型是()。
正确答案:B75分认为“直观是一切认识的绝对基础” ,并系统地将卢梭的实物教学思想发展为以数、形、语为基本构成要素的“直观教学论”的是()。
正确答案:D85分“跳一跳,摘桃子”是因为学生存在()。
正确答案:D95分根据古德莱德课程实施层次,在课堂上具体实施的课程是()。
正确答案:D105分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正确答案:C115分校本课程开发中“以校为本”不包括()。
正确答案:D125分古德莱德认为,学Th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是()。
正确答案:D135分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使人为过‘完满生活’做好准备”,为人类种种生活做准备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家是()。
正确答案:B145分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为完整的教科书,主要包括:《诗》、《书》、《礼》、《易》、《乐》()。
正确答案:D155分“四书”作为我国元、明、清三代的考试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正确答案:D165分基于评价主体区分的评价方法包括()。
① 督导评价②学生评价③同行评价④领导评价⑤教师自评正确答案:D175分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是()的出版正确答案:B185分赫尔巴特认为:“课程的编制应以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文化遗产’ 的各门科学为基础,并以发展人的( )为轴心,设置相应的学科。
”正确答案:C195分通常我们所说的备课,要“备” ,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自学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是培育适应环境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脊梁。
学生在这里自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迈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搞准备工作。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就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应用领域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意在阐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
该课程就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广泛原理的抽象化,就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建议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招揽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一流成果和理论,招揽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订的代莱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使课程教学具备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著重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育。
该课程推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将“说道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方式,例如教学设计,听课等,使用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小学社会教学论 形考作业1
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1一、单选题1.小学社会课程是一门新兴的(D)。
选择一项:A.校本课程B.学科课程C.核心课程D.综合课程2.最初“小学”这个词是指(A)。
选择一项:A.文字学B.初等教育的组成部分C.专指学校D.识文断字3.目前小学社会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是(C)。
选择一项:A.生活化B.学科化C.综合化D.系统化二、多选题1.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ABCD )。
A.社会需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动力B.教材内容是开展教学的载体C.新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总纲D.学习者是课程目标指向的终极对象2.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ABCD )。
A.社会需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动力B.教材内容是开展教学的载体C.新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总纲D.学习者是课程目标指向的终极对象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有(ABC)。
A.选择功能B.创新功能C.继承和传播功能D.导向功能4.社会课程的标准是多层次的,涉及学生(ABCD )。
A.世界B.家乡(社区)和祖国C.学校D.自身和家庭5.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有序性B.可度量性C.客观性D.可转换性6.社会课程结构设计思路提出“点面结合”,其中“点”是指(A/C/D)。
A.社会关系B.社会环境C.社会活动D.社会状态7.社会的(价值取向/道德取向)对儿童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A.经济发展B.价值取向C.文明程度D.道德取向8.新课标倡导社会课程的学习方式是(ACD )。
A.合作式学习B.注入式学习C.探究式学习D.自主学习。
小学教育学笔记(最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得发展(一)教育得概念(1)广义得教育: 所有增进人们得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得思想观念得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2)狭义得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得社会要求,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地(二)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学制)得概念,就是指一个国家得各级各类学校系统。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得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得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得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得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得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得标志就是清朝末年得“废科举,兴学校”1902年得《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1903年得《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将学制制度全面实施。
随着学历社会得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3)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得理想就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得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库姆斯得非正规教育思想、伊里奇得非学校化观念。
建构学习化社会得理想正就是非制度化教育得重要体现。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得趋势(二战后教育制度发展得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得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得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得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得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过程1、古代学校教育得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2、近代教育得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得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得普遍实施。
(3)教育得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4)教育得多元化(5)教育得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得发展教育学得概念:教育学就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得科学。
(一)历史上得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得教育学思想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就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篇: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比较教学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比较教育学重建以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为我国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学知识基础。
比较教学论也是世纪之交在国际比较教育学界兴起的一个新兴的重点研究领域。
国际比较教育学界重新关注和重视“学校内部的事情”,并由此形成比较教学论这一新的重点研究领域,这是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重视教育质量这一现实需要的反映。
近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学被一些学者批评为一个“边界过于模糊”的研究领域,“甚至产生了对比较教育存在的必要性的质疑”①。
但比较教育学界内部也有学者认为,“比较教育学是教育研究的高级形态”,甚至说“比较教育学就是教育学本身,是教育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表现形式”。
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一样,无论是其研究方法还是其研究主题都不能不受到时代的制约与影响,都不可能置身于整个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之外。
像教育学一样,比较教育学也不断变换自己的研究主题、学科身份和知识形态,以迎接各个时代对教育变革提出的挑战。
那么,21世纪上半叶比较教育学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当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又给比较教育学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笔者将通过探讨国内与国际比较教育学者对比较教学论的关注与探索来尝试回答这两个核心问题。
此外比较教学论研究也体现在众多比较教育学者对外国教学论(以及教学理论)、课程论、学习论和评价论的研究上。
与英美等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教育学者对外国教学论(以及教学理论)、课程论、学习论和评价论的研究热情颇高。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外国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外国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五份学术期刊共发表教学与课程方面的论文855篇,占总数的24%;从90年代中期至今,课程和教学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这方面的论文达1909篇,占总论文数的28%而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重建比较教育学科以来,由于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一直是国外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经验。
小学教育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的过程(一)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1)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1、课程的定义: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分析。
A理想课程。
B正式课程。
C感知课程。
D运作课程。
E体验课程。
课程有两层基本含义: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种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是学校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习进程。
2、课程表现形式:A课程改革方案。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学材料。
E课程表。
3、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1806年《普通教育学》是科学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诞生(或发展成熟)的标志。
4、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5、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6、教学的定义:从广义上教学就是教的人引导学的人学习一定文化的的专门活动,从狭义上,教学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专门环境里以特定的文化为内容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教学三要素说: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7、教学的基本规律:A教和学统一辩证的规律。
B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规律。
C传播知识、发展智能的规律。
D 知识能力教学和思想教育的规律。
第二章小学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1、关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P25)2、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A知识本位。
B社会本位。
C学生本位。
3、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区别:A课程内容规定的是学科某一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标准或要求;教学内容则是教师应对具体教学情境的,是具体的、个别的,并存在差异的。
B课程内容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不能作为学生直接掌握的对象,教学内容是具体、生动并动态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直接操作的对象;C课程内容是以书面的文字材料进行表述;教学内容则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字和非文字手段进行表征,不仅包括形式各异的素材内容,也包括一些活动、方法、观念、实践操作等。
4、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微观角度,A连续性原则。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含义一、课程的含义词源分析:二、中国: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 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维护课程, 必君子监之, 乃依法治。
”首次使用了“课程”一词。
宋朝时朱熹提到的课程已经与现在的意义相近了, 大致说包括了学习的内容和进程安排。
三、在西方, curriculum(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跑马道的意思。
引申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的安排。
四、几种典型的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 如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欧洲中世纪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学), 但只关注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 容易忽视学生的智力发展, 情感陶冶, 创造力表现, 个性培养及师生互动等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这一定义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 甚至把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即把所有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都组合在一起, 以图对课程有一个较全面的看法, 但把计划的教学活动安排作为课程的主要特征, 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 而不是放在学生的心里体验上。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一些学者认为, 课程不应该是活动, 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要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 这要求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 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 但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在客观上是分离的, 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
4.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提出, 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
主张从儿童出发来设置课程, 儿童的生活和需要时课程的出发点, 课程必须由经验才能构成, 即以经验为本质, 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从知识本位走向经验本位。
这种概念重视儿童的生活世界, 却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 而且不容易实施。
5.课程即文化的再生产持这观点者认为, 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 实际上都是这种社会文化的反映, 学校教育的职责就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 但社会中存在大的偏见, 不公平的现象, 倘若教育者以为教育无需关注社会文化的变革, 那就会使现存的偏见和不公正永久化。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1章】语文课程性质 教学PPT课件
(1)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学习领域。它包含了 “识字与写 字”“阅读”“写话或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2)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语文课外活动。例如,结合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组织参 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 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
2. “文”即文字、文章、文学与文化
“语文”的“文”分别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 (1) 语文的“文”指文字。 (2) 语文的“文”指文章。 (3) 语文的“文”指文学。 (4) 语文的“文”指文化。
3. “语”和“文”的关系
(1)从渊源关系来看,“文本于语”。语言是从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开始的。书 面语言是记录口头语言的。可见,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
口头语言能力是听和说,书面语言能力是读和写。读和写都要借助于文字(汉字),而 且要包含文章学、文学、文化的知识,所以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的内容,也都是“语文” 二字的含义。
一、 “语文”辨析
(二) 对“语文”的辨析
1. “语”即语言与言语
“语文”的“语”指的是语言与言语。1962年我国语言学家已把这两者区分开 来:“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第一章
语文课程性质
一、 “语文”辨析
(一) 对“语文”的解释
(1)“语言文字”说。即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这里的“语言”指口 头言语,这里的“文字”指书面言语。
(2)“语言文章”说。1950年6月出版的《初中语文》的“编辑大意”中说:“说 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 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二、 语文学科
(小学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研究对象
所谓规律,是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教育规律,是指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 性的必然联系。 • 教育规律是客观的,是教育活动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教育活 动发展的必然性,它存在于教育客观过程之中,这种教育客观过程中 的规律性是可以被认识的。人们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办 事。如果仅凭主观热情,盲目地蛮干,不但不能提高教育质量、迅速 发展教育事业,反而会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 我国的教育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我 们的教育事业就顺利地得到发展,教育工作就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否 则,就会遭受挫折,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人。 相传他培养弟子达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达72人。他还编订了《诗》、 《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并以其为教材教育弟子。 其言论在他去世后,又被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而成《论语》一书(其中 也记载了孔子部分弟子的言行),为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 资料。该书对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都有重要介绍。
小学教育基础
主讲教师:*** ***
目录
A
第一编 教育基本理论
B
C
第二编 教师论 第三编 课程与教学论
D
E
第四编 德育论
第五编 班级管理与课外活动
F
第六编 教育法
第一章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教育学的价值及学习方法
小学教育学笔记(最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 所有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二)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将学制制度全面实施。
随着学历社会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3)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思想、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
建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二战后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过程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2、近代教育的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捷克的夸美纽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小学教育资料
第一章小学教育源流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的《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2、近代欧洲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4、杜威的现代教育思想;(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二)教育无目的论(三)“学校即社会”(四)教学论(五)道德教育论(六)儿童中心论杜威鼓励探究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形成建立在对社会变革、科学发展和教育冲突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5、人类教育起源的学说;“生物起源说”、“心理模仿说”、“劳动决定说”、“生活需要说”6、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生产力进步”“文字发展”和“阶级分化”等来自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出现。
7、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小学教育地位基础化、小学教育运行法制化、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小学教育课程学科化8、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具有不同性质和任务的学校为主体而形成的体系,这个体系通过教育行政机构来制定学历与学位相关规范与标准,并且统筹、规划、监督、落实统一的教育政策,使得求学者能够在统一的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中,整体达到国家要求的一定水平,从而在各级学校之间升学和转换。
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是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而系统实施的,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
9、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甲午战争”失败后,近代小学开始兴起,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学院为最早。
1898年5月22日清政府下谕命各省、府、州、县开设小学,近代小学得以推广。
维新运动后,各地都开始兴办小学,因此各地迫切需要相应的学校教育制度,清政府颁布施行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标志我过小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辛亥革命”胜利推翻封建统治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建立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即“壬子学制”1922年-1949年——新学制(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学制)——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小学科学教学论-第1章-小学科学课程概述
三、科学教育
1、科学教育的内涵 科学教育是指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和培养科学技术 人才的社会活动。 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其社会 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 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 学与社会有关问题作出明智抉择,以培养科学技 术专业人才,提高全面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 动。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载体), 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 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 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 术应用的教育。
㈡ 学 科 性 质
(三)研究对象
科学教学论研究科 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 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相 关因素(教学媒体、教 学环境等)的统一。
三、学科体系
教 育 教 学 教 研
科学教学目标
科学教学目的
科学教学目标层次 科学课程标准
科 学 教 学 论 的 学 科 体 系
科学教学内容
科学教学内容构成及编排 科学教科书 科学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面向全体学生 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 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 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 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良 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学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 地区、民族、性别、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或者个体条件的不同,科学课程都应为每一 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实 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 素质的目的。
探究式科学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收集数据,参与实 证、讨论和辩论,建构和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体会到人 类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正确的知识,并了解科学 知识是相对稳定并不断发展进步的。
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教程第一章: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社会变革和工业化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本章将介绍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社会学家的贡献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工具。
本章将介绍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验。
同时,还将探讨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三章: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本章将介绍社会结构的定义和组成要素,如家庭、社区、组织等。
同时,还将探讨社会关系的类型和特点,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
本章将介绍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如家庭、学校、媒体等。
同时,还将探讨社会控制的机制和作用,如法律、道德等。
第五章: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变迁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章将介绍社会不平等的类型和原因,如阶级、种族、性别等。
同时,还将探讨社会变迁的影响和后果,如社会动员、社会革命等。
第六章: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社会问题是社会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章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犯罪等,并探讨社会政策对这些问题的应对和解决。
第七章: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章将介绍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定义和特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八章: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社会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本章将介绍社会学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并探讨社会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结语:社会学的意义与挑战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挑战。
本结语将总结社会学的意义,如提供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提出社会改革的建议,并讨论社会学面临的挑战,如全球化、技术发展等。
通过以上章节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对社会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用社会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一章重点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一章教育基础1.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的三大内涵:职位、职责、职权。
2.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3.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功能。
4.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5.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互相衔接的关系。
6.我国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说明教育具有文化传播功能。
7.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知道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8.只有建立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出自孔子的《论语》10.学生以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合作学习。
11.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习文化的重要构成,课程类型而言属于隐性课程。
1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强调了课程结构要体现均衡性。
13.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
14.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特点和需要,各地可以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小学课程结构进行相应调整,体现课程具有可变通性。
15.《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和利用,该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16.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指示属于本体性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社会课教学是从公民身份开始的, 即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好公民。随着社会 学的发展,社会课的内容从公民身份教 育扩展到社会、地理、文化、历史等方 面的内容。
从世界范围看,虽然对于社会学的定义 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 就其内容而言则大同小异,由社会学而 影响到小学社会课内容,基本上遵循了 家—社区—洲/省/区—国家—世界这一 模式
(四)我国小学社会科课程演 变的特点
从学日本、美国、苏联,到独立自 主地创设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社会 学科课程体系。 小学社会科课程经历了“分科-‐综 合-‐分科-‐综合”的循环式发展 过程。
(三)90 年代末以来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 年《国务院关于基 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新课改。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 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 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 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 美术)等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于2002 年颁布。《品德与生活》被 定位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 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 程。”《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 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 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
第九章 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 学生学习评价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第十章 小学社会课程与其他教育的关系
课程与公民教育 课程与思想品德教育 课程教学与课外、校外活动 各种教育在小学社会课程教学中形成教育合力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有五个问题:
1.为什么要开设小学社会课? 2.小学社会课是什么样的课程? 3.小学社会课发展过程是什么? 4.小学社会课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5.我国现行小学社会课程目标是 什么?
蔡元培:“五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 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教育, 则必以道德为根本。”“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 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 之要旨,尽于是矣。”“尚公德,尊人权,贵贱平 等,而无所谓骄谄,意志自由,而无所谓徼幸,不 以法律所不及而自恣,不以势力所能达而妄行,是 皆共和思想之要素,而人人所当自勉者也。” 中华民国第一套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出版,其 编辑要点包括: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 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注重国体政体及 一切政法常识,以普及参政之能力;注重汉满蒙回 藏五族平等主义,以巩固统一民国之基础;注重博 爱主义,推及待外人爱生物等事,以扩充国民之德 量。
为什么要开设小学社会课?
------小学开设社会课程的必要性
庠 xiáng
古代地方学校
痒,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 序。——《说文》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 庠。——《礼记》。 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 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 东。”
印度“狼孩”
生物人要成为社会人就必须社会化。
小学社会课具体课程目标
小学社会课具体课程目标:是根据 小学生年龄和具体课程内容设定的 可执行、可测量的目标。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学习者 新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 当代社会生活
小学社会课的发展过程
一、小学社会课的诞生
1.社会课诞生的背景及趋势
1914—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帝国主义的掠 夺战争,战争使各种矛盾更加激烈和尖锐化,迫 使当时的人们关注社会状况及发展程度。 1916年,美国首创了小学社会课。 “芝加哥学派”(派克):主张研究社会问题。 诸如城市、工业所带来的社会后果,社会上失业、 贫困、酗酒、吸毒等社会问题。
1904 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 堂分初等小学堂(6-‐11 岁,5 年)、 高等小学堂(11-‐15 岁,4 年)、中 学堂(15-‐20 岁,5 年)。设修身、 历史、中高历史、地理等社会科。
(二)民国学校的社会科课程
1912 年,中华民国《小学校令》(《小学校教则及课程 表》),规定初小4 年、高小3 年。初小设修身等课程, 高小设修身、本国历史、地理等课。 1916 年,《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和《高等小学令施行 细则》对修身、公民、历史、地理等科提出要求:修身要 旨,在遵照教育纲要,涵养儿童之德性,导以实践;自第 三年起,兼授公民须知,示以民国之组织及立法行政司法 之大要;本国历史要旨,在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成 国民之志操;地理要旨,在使儿童略知地球表面及人类生 活之状态,本国国势之大要,以及养成爱国之精神。 1923 年,根据新学制(壬戌学制),刊布课标纲要,小 学校课程为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 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初级小 学校第一、二、三、四学年,公民科与卫生科、历史科、 地理科合称社会科,每周教学时间占20%;高级小学校公 民科教学时间占4%。
(二)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末
1986 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新课改、 新教材于90 年代初实施。国家课程规 定:小学各年级均设思想品德课,中 高年级设社会课(或常识课),取代 以往的分科型历史课、地理课。 小学教材开始采用“多纲多本”形式。 “纲”:国家教委《社会教学大纲》、 上海市教委《社会课程标准》;浙江 省教委《常识教学计划》等。“本”: 人教版、沪教版、粤教版、川教版、 浙教版等
三、当代中国小学社会科课程
(一)新中国成立至80 年代中期 1.这一时期小学社会科采取分科设置 的方式。
2.社会科全国统一分科社课的优缺点
优点:有助于全国范围内教育质量的普 遍提高;便于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历史、 地理知识。 缺点: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脱离了各地 实际,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及学生 个体发展需求存在距离;课程设置以升 学为目标,按应试要求编订课程,忽视 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和谐发展 需要;分科设课,课程结构单一。
小学社会教学论
第一章 绪论
课程概述 课程的性质 课程的目标
第二章 小学社会课程的内容
课程的内容 课程的结构
第三章 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主体:教师
教师的专业化 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素质修养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第四章 小学社会课程的学习主体:学生
当代学生观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与学习的关系 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育的区域差异
取消小学历史、地理,增设社会课
小学社会课总体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就是让儿童顺利的实现社会化 。
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 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 社会常识 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爱国主义教育、法制观念 对社会的责任感
知识、能力、思想品德
知识素质: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学
社会课程在中国的演进
一、近代学校中的社会课程 (一)清末学校的社会课程
1897 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师范院, 秋季设外院(即南洋公学附属小学),设置国 文、算学、英文、舆地、史学、体操等六门课 程。这是近代学校开设社会科之始。 1899 年,陆基在苏州创办崇辨蒙学,分甲乙两 班。甲班设国文、算学、历史、地理等科。 1902 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设蒙学堂 (6-‐10 岁,4 年)、寻常小学堂10-‐13 岁,3 年)和高等小学堂(13-‐16 岁,3 年) 等三级小学堂,设中学堂(16-‐20岁,4 年)。各阶段课程中均含修身、史学、舆地等 社会科。
第五章 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课程教学环境的设计
第六章 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概述 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 和手段
课程的教学模式 课程的教学方法 课程的教学手段
第八章 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 基本环节
历史学的传统教授方法是以年代顺序进行教 学,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 主义社会,但有的学者认为,按社会顺序发展教 学不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应该颠倒过来,从现 在开始教,用上溯的方法。并且他们认为历史不 仅仅是由战争和伟人组成,还应包括宗教、文学、 妇女、经济等内容,教学内容应从低年级到高年 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与智力发展同步。
《共和国教科书· 新修身》:“对己,则 修德、力学、卫生、习劳,以俭奉身,以 勤处事。对家,则孝亲、敬长、爱兄弟、 教子女、睦亲族。对社会,则敬老、慈幼、 救贫、济困,交友以信,待人以敬,接物 以诚,守公德,兴公益。对国,则纳税、 守法、卫国、爱众。如此,诚为好国民 也。”
(二)社会科教育内容:公民教育
晏阳初为培养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 团结力的“新民”而提出四大教育:用文艺 教育治“愚”,培养知识力;用生计教育治 “穷”,培养生产力;用卫生教育治“弱”, 培养强健力;用公民教育治“私”,训练其 团结力。公民教育包括国族精神、农村自治 研究和公民知识教育。
公民教育与三民主义的结合:“公民教育是 教育的种类,不是教育的主义。那么公民教 育究竟取什么主义呢?就中国的国情,察世 界的大势,自然是取三民主义。”
翁苏英(日本):1920年社会课只 占小学社会学科科目的1%,1940年 占15%,1960年发展到47%
2.社会课教育内容的演变
从18世纪晚期开始,学校教育变为义务 教育,历史教师认为所以的孩子必须学习 历史课,而地理老师则认为地理学科同样 重要,社会学家认为孩子们也因该学习社 会课。但无论怎样争论,历史课仍然是一 门重要课程,但教授的方式有所改变。
小学开设社会课主客观原因: 客观上:是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 需求 主观上:是个体人主动的适应社会, 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