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一般检查

合集下载

《诊断学》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测

《诊断学》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测

(1)嗜碱性点彩(basophilic stippling) :红细胞内含有细 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凝集而成的。有时与嗜多色性 并存,也可发现于有核红细胞胞质内。大量增多并呈粗颗粒 状点彩,多见于铅中毒,也可见于骨髓增生旺盛的其他贫血
8
如巨幼细胞贫血等。 (2)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 :红细胞内含有圆 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 0.5~1μ m,1 个或数个,是核的残余 物质, 亦可出现于晚幼红细胞中, 此小体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红白血病及其他增生性贫血。 (3)卡-波环(Cabot ring) :成熟红细胞内出现一条很细 的淡紫红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曾认为是核膜的残余 物。目前认为可能是纺锤体的残余物或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 所致。提示严重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铅中毒 及白血病等。 (4)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erythrocyte) :正常成人有 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可见 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 主要见于:①各种溶血性贫血;②红白血病;③髓外造血, 如骨髓纤维化;④其他,如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 二、白细胞的检测 (一)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 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 个月~2 岁(11~12)×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成人为 10×109/L)称白细胞
9
增多,低于正常值(成人为 4×109/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 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 胞等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白细胞总数 改变的临床意义详见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临床意义的有关内容。 外周血涂片,经 wright 染色后观察其形态,白细胞可分 为下列 5 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 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类型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 化的临床意义叙述如下: (二)白细胞的分类计数 【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在外周血中可分为中

血液的一般检查

血液的一般检查

血液的一般检查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实验室诊断第一节血常规一、红细胞1、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1)参考值(2)临床意义贫血分级及其血红蛋白值贫血分级血红蛋白(Hb)值轻度>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极重度<30g/L造血功能障碍主要是骨髓造血功能,红细胞丢失过多指失血。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机体缺氧,红细胞代偿性增多2、红细胞形态改变和大小改变类型MCV MCHC 常见疾病大细胞性贫血>100 32~35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疾病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 32~35 再障、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肾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 <32 缺铁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慢性病贫血、海洋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注意:①小细胞低色素里面的四种贫血,都是导致Hb合成障碍,出现大量细胞质不足(小细胞),及Hb含量减少(低色素)。

②MVC:红细胞平均体积;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③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

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④骨髓病性贫血(MA)或称骨髓浸润性贫血,是骨髓被肿瘤细胞或异常组织浸润,造血骨髓微环境遭受破坏,造血功能受损引起的贫血。

其特征是骨痛、骨质破坏、贫血伴幼粒幼红细胞血象。

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

表现为骨髓中各系造血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但看明显发育异常的形态改变;外周血中各系血细胞明显减少。

而且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危险性很高。

椭圆形红细胞: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二、白细胞1、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2、中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增多(2)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中性粒细胞减少1 感染病毒感染、伤寒、疟疾等2 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3 药物及理化因素损伤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X线及放射性核素化学物质,如苯、铅4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5 脾功能亢进脾大脾脏是血细胞的火葬场(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①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血液常规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常用但缺乏特异性 生理性:女性,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老年人, 高原居民 病理性 各种炎症:急性细菌性感染 风湿性疾病、结核病病变活动与否观察 组织损伤及坏死 恶性肿瘤 高球蛋白血症 贫血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1
2
是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4~l0 ×109/L 新生儿:15~20×109/L 6月~2岁:11~12×109/L
骨 髓
外 周 血
造血干细胞 红系祖细胞
EPO
红细胞
白细胞
monocyte neutrophil eosinophil lymphocyte basophil
血细胞分析仪
血液分析仪优势 检测项目多 速度快 精度高 易操作
血液分析仪,临床血液一般检查最常用仪器。50年代,由库尔特()发明电子血细胞计数仪
03
初 生 儿 (6.0~7.0)×1012/L 170~200g/L
04
RBC、HGB的参考范围
1996年北京市血细胞分析仪协作组调查2013例 北京市健康成人静脉血分析结果
分析参数 男性 女性 RBC(×1012/L) 4.30~5.90 3.90~5.20 HGB(g/L) 137 ~179 116 ~155 HCT(L/L) 0.40 ~0.52 0.37 ~0.47 MCV(fl) 80 ~98 MCH(pg) 27.2 ~34.3 MCHC(g/L) 329 ~360 RDW(%) <14.9 WBC(×109/L) 3.48 ~9.5 PLT(×109/L) 98.7 ~302.9 MPV(fl) 7.7 ~13.1 PDW(%) <17.2 PCT(%) 0.18 ~0.20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血液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它能够提供关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常见的血液常规检验项目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人体内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对于诊断疾病、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观察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能够携带氧气并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

血红蛋白测定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贫血程度,常用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范围约为130-175 g/L,女性约为115-155 g/L。

2.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对于评估贫血是否存在及其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计数约为4.3-5.8x10^12/L,女性约为3.8-5.1x10^12/L。

3.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人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对于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感染症状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约为4-10x10^9/L。

4.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反映了人体内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对于止血和血液凝结非常重要。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约为100-300x10^9/L。

如果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导致出血问题。

5.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比容,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对于评估贫血的程度非常重要。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范围约为0.40-0.52,女性约为0.37-0.48。

6.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红细胞的平均大小,可以通过计算红细胞体积所得。

正常成人的平均红细胞体积范围约为80-96 fL。

7. 其他参数除了上述常见检查项目外,血液常规检验还可以提供其他一些重要信息,如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

这些参数在一些特定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总结:血液常规检验项目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对于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血液一般检查分析

血液一般检查分析

临床意义(< 100×109/L )
血小板 生成障碍 血小板破坏 或消耗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放射线损伤、骨髓纤维化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脾功能亢进、 DIC
PLT
血小板 分布异常
肝硬化,输入大量库存血或 血浆
感染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感染性疾病
临床意义(>400×109/L)
骨髓增生 性疾病与 恶性肿瘤
临床意义
生理性
婴幼儿 老年人 妊娠中、晚期 各种贫血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RBC Hb
病理性
药物干扰
抗生素 抗肿瘤药 阿司匹林 磺胺药 利福平
临床意义
相对
RBC Hb 严重呕吐、腹泻、 大面积烧伤、出汗过多 尿崩症、甲状腺危象、糖尿 病酮症酸中毒 生理性 新生儿、高原居民 或剧烈运动 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 病理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标本采集方法

静脉血2ml,注入含3.8%枸橼酸钠溶液 0.2ml的试管,充分混匀 参考值 11-13秒,新生儿较成人长2-3秒。超过正 常对照值3秒以上为异常。 国际标准化比值:0.8 ~1.2



危急值超过20秒。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临床意义】
PT是外源性凝血活性的综合性检查。
0.04-0.5
2-7 0.05-0.5 0-0.1 0.8-4 0.12-0.8
嗜酸性 粒细胞E
嗜碱性 粒细胞B
淋巴细胞L 单核细胞M
中性粒细胞(N)临床意义

N增多(>70%或绝对值>7×109/L) 生理性
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感染
组织损伤或坏死:手术、创伤、烧伤、心梗 急性大出血

《实验诊断学》血液一般检测 内容整理

《实验诊断学》血液一般检测   内容整理

血液一般检测内容整理一方法:(1)手工法:在0.38ml稀释液中加入20ul血液,充分混匀,充池、静止,镜下计数。

(2)电阻抗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稀释后的血液通过微孔管,挤压电解质稀释液,产生电阻变化,形成电压脉冲。

分为红细胞/血小板通道、白细胞/血红蛋白通道(需加溶血剂破坏红细胞)。

最后可得到直方图,反映细胞体积为某一大小的细胞的相对数量。

红细胞体积呈正态分布,干扰因素:红细胞聚集,红细胞溶解,有大、小红细胞。

白细胞经溶血处理,体积呈三个峰:淋巴、单核、粒细胞(含有染色颗粒)。

干扰因素:白细胞团块或破坏。

血小板体积呈偏态分布。

干扰因素: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

1正常参考范围:女:(3.5~5)×1012/L 男:(4~5.5)×1012/L生理性变化: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均偏低。

病理性变化:(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在临床最常见于各种原因的贫血。

(2)红细胞增多①原发性红细胞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常见于可以引起低氧血症的疾病:心血管病、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病),可能与皮质激素刺激骨髓使红细胞生成偏高有关、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

③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脱水、利尿剂。

2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溢出血管、进入组织正常参考范围:(4~10)×109/L病理性变化:(1)白细胞增高暂时性:严寒暴热,边缘池释放持续性:化脓性感染或晚期肿瘤,贮备池粒细胞入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核分裂池增大、细胞周期延长、血运转时间延长。

(2)白细胞减低暂时性:伤寒可能与细菌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成熟粒细胞入血。

持续性:原发性和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粒细胞生成不足;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粒细胞破坏过多。

二. 贫血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

血液学一般检查

血液学一般检查

血液学一般检查血液学一般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通过采集血液样本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该检查可以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血液学一般检查的意义、常用的检查项目和结果解读。

意义血液学一般检查可以提供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信息,可用于评估和监测许多常见疾病的进展,如贫血、感染、炎症和免疫系统问题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提供医生诊断的线索,并帮助确定治疗方案或监测治疗效果。

常用检查项目1. 血红蛋白(Hb)测定: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血红蛋白测定可以评估贫血的程度,判断氧气的输送是否正常。

2. 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以评估身体的供氧能力。

3.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成分,可以评估身体对感染的反应能力。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参与止血过程,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出血和凝血问题。

5.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有关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含铁量的信息,有助于诊断贫血的类型。

6. 血液沉降率(ESR):ESR可以反映体内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结果解读血液学一般检查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和其他相关检查来进行解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果及其可能的意义:1. 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能指示贫血,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营养不良、出血、慢性疾病或遗传因素。

2. 高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能与血液浓缩有关,比如脱水或某些疾病。

3. 异常白细胞计数:高白细胞计数可能表示感染、炎症或某些白血病。

低白细胞计数可能是由药物副作用、病毒感染或骨髓问题引起。

4. 异常血小板计数:高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血液凝块形成的风险增加,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实验诊断学:血液一般检测

实验诊断学:血液一般检测
➢血沉减慢:临床意义小
白细胞检测
➢ 白细胞计数 ➢ 白细胞分类计数 ➢ 外周血白细胞形态
白细胞检测---白细胞计数
➢循环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种,白细胞计数是单位体积血液中 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继发性增多 ❖原发性增多
红细胞检测---绝对性红细胞增多
➢ 继发性增多:血中EPO增多所致
1 EPO代偿性增加:因血氧饱和度减低引起
❖ 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 ❖ 肺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的慢性心等
2 EPO非代偿性增加: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
❖ 肾癌、肾胚胎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 子宫肌瘤、卵巢癌、肝细胞癌等
有核红细胞
Howell-Jolly body Cabot ring
红细胞检测---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HCT) 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指血细胞在血液 中所占容积的比值。用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即可测得。 【参考值】 男性:40%~50% 女性:37%~48% 【临床意义】 1、HCT增高
人群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参考值 血红蛋白(g/L) 红细胞数(×1012/L)
120~160
4.0~5.5
110~150
3.5~5.0
170~200
6.0~7.0
通过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发现其变化而借以诊断有关疾病
红细胞检测---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3、红细胞形态异常
红细胞检测---红细胞大小异常
正常红细胞
正常红细胞
大红细胞
小红细胞及大小不等

2、血液一般检验

2、血液一般检验

第二节 白细胞检查
白 细 胞 分 类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B)
N
粒细胞(GRAN) 白 细 胞
(LEU)
淋巴细胞(L)
单核细胞(M)
粒细胞增殖动力学各阶段
分裂池
1
成熟池、 2 贮存池
1/20
组织 5 固有池
3
4
循环池
(50%)
网织红细胞检测的目的: ①鉴别贫血的类型(增生性、非增生性、 增生增高性)。
②检查骨髓的功能。
③检测贫血的治疗效果。
④评估骨髓移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 毒药物诱导治疗后或EPO治疗后的红细胞 造血情况。
【检测原理】 1、普通显微镜法: 活体染料(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的 碱性着色基团(+)可与Ret中RNA的磷 酸基(-)结合,形成蓝色的点状、线 状或网状结构。 2、仪器法: 流式细胞仪、Ret计数仪、血液分析仪等
还原血红蛋白(Fe2+)--99% 高铁血红蛋白(Hi)--1% 氧合血红蛋白(HbO2) 碳氧血红蛋白(HbCO,COHb) 硫化血红蛋白(SHb)
【检测原理】
HiCN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在溶血标本中,Hb中的Fe2+被高铁氰化钾氧 化为Fe3+,Hb转化为Hi。Hi与KCN中的氰离 子反应生成HiCN,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溶 液中的浓度呈正比,根据测得吸光度可求 得Hb的浓度。 WHO和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
注意:
正常RBC可自然退化变性,即使
高质量的正常人血涂片,也可见
到变形或破碎的红细胞,但数量 很少,分布局限。
2、异常红细胞形态 在排除人为因素后,若血涂片中出 现异常形态红细胞且数量较多,往 往提示病理性改变。 常见的异常形态可分为红细胞大小、 形态、血红蛋白含量、结构和排列 异常。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
➢L ↓:应用皮质激素、放射线损伤、免疫 缺陷病等
60
异型淋巴细胞
• 正常人不超过2% • ↑主要见于病毒感染
性疾病
61
单核C进入组织变为巨噬细胞发挥功能 功能:
诱导免疫反应,吞噬和杀灭某些病原 体,吞噬RBC和清除损伤组织及死亡细胞, 抗肿瘤活性,调节白细胞的生成
62
➢生理性↑:婴幼儿及儿童 ➢病理性↑:
不良
47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中毒颗粒:各种感染、中毒、大面积 烧伤等多见
48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 常
空泡变性: ➢可能是细胞质脂肪变性
49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N核出现溶解、固缩、碎裂
50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胞体大,直径16-25um,核分叶过多
51
杜勒小体:
➢N胞浆中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圆形或梨形 ➢是核浆发育不平衡、局部胞浆不成熟的表现 ➢见于严重感染,如猩红热、白喉、败血症、烧伤等
①某些感染: ②某些血液病: ➢减低:一般来说无临床意义
63
64
65
某男患,30岁,工人。 主 诉:3天前开始周身不适,不发烧,无咳嗽、
咳痰;昨日开始咽痛,自觉发热,今日加重。 既往史:健康 查 体:体温39.5℃,呼吸30次/分,脉搏132次
/分,BP120/80mmHg。 呼吸急促,声音嘶哑。 颌下淋巴结肿大,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 肿,有米粒大--黄豆粒大脓点3个。心、肺、肝 脾无异常。
第一临床医学院 梁淑慧
36591305
1
一、血液一般检查 二、血液的其他检查 三、血栓与止血检测 四、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2
对外周血中有形成分检测 注意有无异常细胞或寄生虫

血液一般检查方法

血液一般检查方法

血液一般检查方法血液一般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手段,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指标的测定,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情况。

下面将介绍血液一般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一、采血采血是血液一般检查的第一步,通常采用穿刺静脉或末梢静脉的方法。

穿刺静脉适用于需大量血液的检查项目,如全血细胞计数、血液生化指标等;而末梢静脉适用于采集小量血液,如血型鉴定、凝血功能检查等。

在采血前,医务人员需要先消毒采血部位,并使用无菌针头和管状容器进行采血操作,以防止细菌感染和血液污染。

二、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是血液一般检查中最基础和最常见的项目之一,它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测定。

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和诊断一些常见的疾病,如贫血、感染、出血等。

血常规检查通常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进行,具有快速、准确和可靠的特点。

三、血型鉴定血型鉴定是一种常用的血液一般检查方法,用于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

血型主要分为ABO血型和Rh血型两种。

常规的血型鉴定方法是通过将被检者的血液样本与不同血清的抗体反应,从而确定其血型。

血型鉴定对于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避免血型不合引发的免疫反应。

四、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广泛应用于血液病学和外科手术等领域,用于评估人体的凝血机制是否正常。

常见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测定(FIB)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或血栓等凝血异常疾病,并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

五、血液生化指标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查是通过血清或血浆中各种代谢产物的测定,来评估人体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状态。

常见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代谢、血糖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用于早期发现肝炎、肾病、高血压等疾病,并帮助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用药建议。

六、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是用于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方法之一。

一般血液检验

一般血液检验

临床血液检验项目名称标本采集参考范围临床意义血细胞分析( B C A )白细胞(WBC)住院部:(1)2岁以上,抽取2ml全血(BCA专用管抗凝)(2)2岁以下,采集末梢血(住院检验人员进行)门诊部:所有病人均可采集末梢血(门诊检验人员进行)成人:4-10儿童:5-12新生儿:15-20×109/L病理性增高:急性感染、白血病、大出血、中毒等减少:某些传染病、粒细胞缺乏症、再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药物中毒或过敏、放疗、化疗红细胞(RBC)男:4-5.5×1012/L女:3.5-5×1012/L用于诊断各种贫血和RBC增多症血红蛋白(HGB)男:120-160女:110-150g /L同上红细胞比积(HCT)男:0. 42-0.49女:0.37-0.43同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2-94fl增加: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急性溶血性贫血减低:严重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32pg 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 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血小板(PLT)100-300×109/L减低:再障、白血病、脾功能亢进、DIC、ITP等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37-54fl表示RBC群体的体积分布情况、RBC体积大小不等。

SD与CV增加,见于各类型营养缺乏性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0.11-0.16平均血小板体积(MPV)9-13fl增加:见于PLT破坏过多减低:见于骨髓增生低下血小板分布宽度(PDW)9-17fl增加:PLT减低时导致的PLT体积大小不均大血小板分布比例(P-LCR)0.13-0.43 同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一般检查
**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多:WBC>10×109/L, .白细胞减少:WBC<4 .0×109/L.
(一)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N) 1.生成: HSC → CFU-GM → CFU-G →原粒细胞→早幼 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 细胞 2.功能: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 侵袭,可通过趋化作用、变形功能、粘附作用、吞噬和杀灭病 原微生物
CFU 晚幼
血液一般检查
参考值: 红细胞 (RBC)
成年男性 (4.0 ~ 5.5)×1012/L 成年女性 (3.5 ~ 5.0) ×1012/L
新生儿 (6.0 ~ 7.0) ×1012/L
血红蛋白(Hb) 120 ~ 160g/L 110 ~ 150 g/L 170 ~ 200 g /L
血液一般检查
血液一般检查
[中性粒 细胞增多]
生理增多:下午、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新生儿、 月经期等,为暂时性、无质量异常;
粒细胞白血病:AML、CML
异常增生 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性增多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MF
急性溶血:
急性感染或炎症:最常见的原因,以化脓性球菌最 明显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外伤、烧伤、冻伤等
贫血的程度 轻度贫血 中度贫血 重度贫血 极重度贫血
Hb(g/L) 90~参考值低限 60~90 30~60 <30
血液一般检查
临床表现 无明显症状 体力活动时有症状 轻微活动有症状 休息时有症状
*贫血的分类 1.生理性减少:婴儿、儿童、孕妇、老人
2.病理性减少:根据病因和发病机理分类
病因及机理
一、红细胞生成不足
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RBC及 Hb高于正常参考值高限。具体为男性RBC>6.0×1012/L, Hb>170g/L;女性RBC>5.5×1012/L, Hb>160g/L 1.相对增多 2.绝对增多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液一般检查
(二)RBC及Hb减少(贫血) *贫血的程度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G-细菌、严重感染、抵抗力低下 (WBC低,N百分数高,预后差)
血液系统疾病:AA、MDS、粒细胞缺乏症、巨幼贫、PNH
理化因素:放射性核素、化学物品、药物等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亢、Gaucher病、 Niemann-Pick病
其他:SLE、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一般检查
血液一般检查
④口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淡染区呈裂缝状 ⑤镰形红细胞:主要见于血红蛋白病S(HbS) ⑥棘形红细胞:细胞外形有锯齿状突起,主要见于 棘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酒精中毒 ⑦红细胞形态不整:红细胞呈梨形、泪滴形、新月 形、三角形、盔形等,见于DIC、TTP、溶血尿毒 综合征等
血液一般检查
⑧泪滴形红细胞:红细胞呈泪滴状或手镜状, 见于骨髓纤维化 ⑨红细胞缗钱状形成:红细胞互相重叠似缗 钱状,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血液一般检查
4.染色反应异常 ①低色素性红细胞: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淡染区扩 大,主要是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见于IDA、海洋 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血红 蛋白含量增高,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球形红细胞
③嗜多色红细胞: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 脱核而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主要见于溶血性贫血及其 他增生性贫血
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①概念:
.核象:是指中性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 成熟情况,其变化可以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 预后
.正常核象:中性粒细胞以3叶居多,杆核与分叶的比值 为1:13
血液一般检查
5.红细胞结构异常:红细胞中出现了异常结构 ①嗜碱性点彩 ②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 ③卡波环(Cabot ring) ④有核红细胞
血液一般检查
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的组成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白细胞
嗜碱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白细胞计数: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分类计数:在血涂片上计数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数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
血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液
血小板
血液系统
血浆
造血器官
中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液一般检查
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验
红细胞的生成 (EPO)
HSC 髓系干细胞 CFU-GEMM BFU-E -E 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血液一般检查
2.红细胞大小异常 ①小红细胞 ②大红细胞 ③巨红细胞 ④红细胞大小不一
血液一般检查
3.红细胞形态异常 ①球形红细胞
血液一般检查
②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横径缩短,长径增大, 横径/长径<0.78,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 多症,巨幼细胞贫血 ③靶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中心部 位血红蛋白减少。
血液一般检查
参考值: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 109/L, 6个月~2岁(11~12)× 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粒细胞:(0.5~5%) 嗜碱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病 反 急性中毒:内源性及外源性
理 应 急性失血:特别是内出血, 1~2h升高,是早期诊断
性性
内出血的参考指标
增 增 恶性肿瘤:非造血系统肿瘤:肿瘤分解产物刺激;
多多
肿瘤产生粒细胞刺激因子;肿瘤骨转移破坏
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
其他:严重血液缺一氧般检、查AIHA、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
中性粒 细胞减少
(一)骨髓造血障碍
(二)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 缺陷)
(二)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 因素)
三、失血
急性失血
慢性失血

血液一般检查
(三)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1.正常红细胞形态:呈双凹圆盘形,在 涂片上呈圆形,大小较一致,直径6~9m, 中央厚1m,边缘厚2m,用瑞氏染色后 周围呈浅桔红色,中央为淡染的苍白区 (中央淡染区),直径为细胞直径的 1/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