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9免疫缺陷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9免疫缺陷
• 占SCID的50% • 发病机制为 X染色体上编码 IL-2受体γ 链(IL-2、4、7、9、15的受体共用链 ) 基因突变→ T 细胞数量减少, B 细胞数 量正常,但几乎没有功能 • 0-6月发病 • 对病原体均易感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
吞噬功能缺陷
包括:
占10% 吞噬细胞数量减少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吞噬功能缺陷
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粒细胞减少症(granulocytopenia) 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吞噬细胞趋化和/或黏附障碍; 吞噬细胞吞噬和杀菌障碍; 吞噬细胞IgGFcR缺陷
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所引起的体液传播疾病。
概述
HIV的结构 HIV免疫致病机制 HIV诱导的免疫应答
HIV的预防
概述
在洛杉矶1967-1978 仅有两例卡氏肺囊虫肺炎 • 1979 - 5例卡氏肺囊虫肺炎
都为同性恋者
With giemsa stain at high magnification, the faint bluish dot-like intracystic bodies of Pneumocystis carinii in lung are seen in this cytologic preparation from a bronchoalveolar lavage
联合免疫缺陷病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ID)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
X性联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IDD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

有二种类型: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有关,多发生在婴幼儿。

②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严重感染,尤其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的感染、恶性肿瘤、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原因引起。

(一)概念:由于免疫器官、组织或细胞发育缺陷,或免疫功能失常或缺陷,引起的病理过程。

(二)特点: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严重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细菌和真菌的胞内感染及恶性肿瘤等。

1)感染,反复感染是免疫缺陷病最重要和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死于不可控制的感染。

(2)肿瘤,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100~300倍;由于肾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而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100倍。

(3)变态反应,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免疫缺陷病患者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比正常人高。

(4)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功能障碍、失调,常同时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从临床情况观察,继发性免疫缺陷多发生在老年人,均为暂时性的,消除原始病因后,大多数能逐渐恢复。

但严重者,如电离辐射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有时可造成不可恢复的免疫缺陷。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1、B细胞缺陷2、T细胞缺陷3、补体蛋白缺损4、吞噬细胞的缺损(二)继发性免疫缺陷1、传染性因子引起的免疫缺陷(1)引起免疫器官的萎缩(2)引起抗体反应下降:鸡早期IBD(3)引起全身抵抗力下降:鸡贫血因子病2、由药物引起的免疫缺陷3、由霉菌中毒引起的免疫缺陷4、营养缺陷与免疫应答5、AIDS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感染或严重感染。

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使免疫系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部位受损所致的免疫缺陷病,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红领巾广播稿:预防艾滋病(汇编3篇)

红领巾广播稿:预防艾滋病(汇编3篇)

红领巾广播稿:预防艾滋病(精选3篇)红领巾广播稿:预防艾滋病(精选3篇)红领巾广播稿:预防艾滋病篇1女:用第一抹光线的纯洁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男: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女:友爱的同学们。

男:尊敬的老师们。

合:大家上午好!女:本台第12次播音现在开头。

男:我是主持人(葛一辰)女:我是(周雅倩)男:今日红领巾广播我们为大家预备了四个栏目《校内外新闻》、《学问园地》、《猜猜猜》、以及《点歌台》。

女:首先我们还是来看看《校内外新闻》:男:我校各学科过程性测试进入开头阶段。

女:从本周一开头进行各学科抽测。

男:上周我校《国家同学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顺当完成。

女:在此感谢为此项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唐福宾、韩明存以及全体体育老师。

男:全校1436名同学的身高、体重、柔韧、速度、耐力等6个方面的测试指数,一目了然。

同学们也可以上网查询。

女:我们学校的学校代码C32128110125,有时间大家可以查一下。

男:本周我校将组织教工乒乓球竞赛。

女:学校将在此基础上组队参与市训练局组织的"迎元旦'乒乓球竞赛。

男:少先队大队部打算从本周开头为进行我校20xx届同学成倩捐款的活动。

女:成倩同学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同学。

不幸患上了一种惊奇的疾病布加氏综合症。

男:目前,治疗需要许多的钱。

家里已经花费了全部的积蓄。

女:请大家伸出救济之手献上一份爱心。

男:在今日的《学问园地》里,我们来和大家谈论艾滋病的话题艾滋病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英文全称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是其英艾名称缩写"AIDS'的音译。

"免疫缺陷'是说"免疫功能出了毛病'。

我们正常人体都具备肯定的反抗外界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力量,我们叫它免疫力。

正因为有了这种力量,人体才会准时地抵挡病菌的侵袭,才不会每天生病,才可能健康地生活。

三套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89666

三套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89666

模拟题(一)一、单选题(只许从每题备选答案种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每题1分,共40分)1、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A、胸腺B、淋巴结C、脾脏D、粘膜相关淋巴组织2、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A、胸腺B、脾脏C、骨髓D、法氏囊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片段中,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是()A、Fab段B、Fc段C、F(ab)2段D、pFc段4A、IgGB、5A、IgGB、6、以下关于IgGA、能通过胎盘C、是参与I7A、C1B、8A、C4b2bB、C3bBbC、C3D、C4、为特异性作用MHC限制、IL-1D、IL-2)不具有()B、抗肿瘤作用D、炎症介质作用A、是辅助T细胞(Th)的膜分子B、是细胞毒T细胞(Tc)的膜分子C、是Th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D、是HIV的受体15、经典的HLAI类基因是()A、HLA-DPB、HLA-DQC、HLA-CD、HLA-DR16、HLA复合体位于人的哪号染色体上()A、1号染色体B、2号染色体C、6号染色体D、17号染色体17、HLAΠ类抗原主要分布于()A、各种有核细胞,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B、各种白细胞和红细胞C、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APC)D、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及活化T细胞18、T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TCRB、CD3分子C、补体受体D、细胞因子受体19、B胞胞不具有的表面标志是()A、CD3分子B、BCRC、Fc受体D、补体受体(CR)20、能特异杀伤靶细胞并有MHC限制性的是()A、MφB、Tc细胞C、NK细胞D、B细胞21、专职性APC不包括()A、DCB、MφC、B细胞D、NK细胞22、不同物种间共有的抗原称为()A、TD抗原B、TI抗原C、异嗜性抗原D、异种抗原23、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A、来源于胸腺的抗原B、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T细胞辅助的抗原C、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D、T24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A、需Th细胞辅助BC、一般仅产生IgM25A、成年期B、老年期26AC27A、物理屏障作用、IgMD、IgE()B、提呈抗原作用I型超敏反应()D、B细胞D、以上均可A、支气管哮喘B、血清病C、甲状腺机能亢进D、过敏性休克34、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属于Ⅲ型超敏反应A、类风湿关节炎B、过敏性皮炎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新生儿溶血症35、下列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B.抗体在抗肿瘤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C.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36、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是()A、BtK缺陷B、CD40L缺陷C、ZAP-70缺陷D、ADA缺陷37、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38、HLA不相匹配的骨髓移植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时,易发生()A、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B、宿主抗移植物反应C、自身免疫病D、肿瘤39、以下免疫学检测技术中,最为灵敏的方法是()A、放射免疫测定B、免疫荧光技术C、免疫酶标技术D、间接凝集反应40、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类毒素D、抗Rh球蛋白二、填空题(每空0。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信号转导。
(二)泡泡男孩和SCID新生儿筛查
图20-2 因罹患SCID而在无菌罩内生活的 “泡泡男孩” 大卫
二、X连锁高IgM血症
➢ 患者1~2岁发病,反复细菌感染,血清IgG、IgA降低,IgM 升高或正常。
➢ 该病出现细胞免疫缺陷症状,以卡氏肺囊虫肺病和隐孢子虫 导致的腹泻等机会性感染较多见。
➢ 腺苷脱氨酶缺陷影响淋巴细胞生长,导致T、B细胞发育受损, 临床反复出现病毒、细菌、真菌感染。
➢ 腺苷脱氨酶缺陷所致的SCID有一些独特的表现:X线检查中, 常见多重骨骼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平均低于 500/ul;T细胞和B细胞计数均显著下降。
➢ 该病为明确的单基因遗传病,是最早接受基因治疗的病种。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概念
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 使免疫细胞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 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分类
原发性(先天性) Primary PIDD 继发性(获得性) Secondary SIDD
主要临床特点:
1、反复、难以控制的感染,感染性质与缺陷类型有关; 2、常伴发自身免疫、超敏反应和炎症性疾病; 3、易发生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4、有遗传倾向。
5、重组酶激活基因缺陷
➢ 重组酶激 活基因 RAG-1 和RAG-2 的产物 重 组酶直接 参与 TCR和BCR的基因重排,是淋巴细胞受体和抗体多样性产 生的关键成份。
➢ RAG基因突变导致T细胞和B细胞不能发育成熟,此类疾病 占全部SCID患者的3%左右。
6、CD3缺陷
➢ CD3分子由γ、δ、ε、和ζ链构成,任何一条链的改变均 可导致SCID,其发病占全部SCID患者的1%左右。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
……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
①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

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持续的反复感染。

一般体液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补体缺陷者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而细胞免疫缺陷者易发生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等细胞内感染。

②易发生恶性肿瘤。

尤其是细胞免疫缺陷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群高 100~300 倍。

③易并发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患者并发自身免疫病的概率可高达 14% ,以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多见。

④遗传倾向性。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大多有遗传倾向,其中 1/3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5 为 X 性联隐性遗传。

第1 页。

免疫缺陷病-临床免疫学

免疫缺陷病-临床免疫学

3.选择性IgA缺陷病(selective IgA deficiency):
最常见的选择性Ig缺陷,常染色 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发病机制:具有IgA受体的B细胞发 育停滞,不能分化成为分泌IgA的浆 细胞。
选择性IgA缺陷病的免疫学特点:该病特征是 血清IgA水平异常低下<50mg/L,分泌型IgA 含量低,而IgG和IgM正常。 临床特点: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呼 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反复感染,少数患者可 出现严重感染,常伴有自身免疫病和超敏反应 性疾病。
XHM的免疫学特点:血清IgM升高 (正常1.5g/L)而IgG、IgA、IgE水 平低下,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有大 量分泌IgM的浆细胞。
XHM的临床特点:临床上此类患儿常 于1~2岁时发生反复感染,尤其是呼吸 道感染,比低水平免疫球蛋白缺陷 病表现更为严重。约有12%~40%可 并发卡氏肺囊虫感染。
1.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iGeorge 综合征)
胚胎三、四咽囊发育障碍→先天胸腺发育不良,伴随甲状旁 腺、主动脉弓、唇、耳发育不良
细胞水平: T细胞不能成熟(随年龄增长T细胞能在胸腺外 成熟)
表现:血中T cell缺乏,细胞免疫缺陷
症状:易患病毒、真菌感染,移植物抗 宿主反应,接种减毒活疫苗可引 起严重不良反应,自身免疫病, 恶性肿瘤
门诊化验:WBC 7.6×109 N 78% L 22% 胸透:支气管较粗乱,左下肺有小片状阴影。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 94.8g/L (110~150); RBC 3.15×1012/L (3.5~5×1012/L); WBC 7.5×109/L (4~10× 109/L ); N 75%, L 25%
主要表现(四大临床症状)

医学免疫学第十九章免疫缺陷病

医学免疫学第十九章免疫缺陷病

㈢ X-性连锁高IgM综合征(X-linked hyperimmunoglobulin M syndrome,XHM)
遗传特征: X性连锁隐性遗传 发病机制: X染色体上CD40L基因突变
T细胞表达CD40L缺陷 T、B细胞相互作用受阻 IgG、IgA和IgE重链类别转换障碍
免疫特征:
五、吞噬细胞缺陷
(一)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 粒细胞减少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5×109/L * 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几乎缺如 病因:髓样干细胞分化障碍 临床表现:严重咽炎,多死于败血症或脑膜炎
(二)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 趋化功能缺陷(白细胞懒惰综合征) * 黏附功能缺陷( 白细胞黏附缺陷,LAD) * 杀菌功能缺陷 (慢性肉芽肿病和Chediak-Higashi综合征)
整合素β2缺陷 Pig-α基因缺陷
红细胞缺乏 DAF和MIRL
21q22
Xp21,1q25, 16q24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
由于B细胞发育缺陷或由于B细胞对T细胞传递的信 号反应低下→Ab生成障碍,体内Ig降低或缺失。 主要临床特征:反复化脓性感染
原发性B细胞缺陷
淋巴干 细胞
B B B
XLA
XHM CD40L基
1.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X-linked SCID,XSCID)
遗传特征:性染色体遗传缺陷(占SCID46%) 发病机制:
IL-2R链(γc 链)基因突变 多种CKR(IL-2R、IL-4R、IL-7R等)功能缺陷 T、B、NK细胞成熟受阻和功能障碍 反复感染
免疫学特征: 外周血T细胞和NK细胞减少,B细胞数量正常但功能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大学医学专业免疫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大学医学专业免疫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免疫学简答题和论述题1. 免疫功能的生理病理表现:(1)免疫防御:异常增高-超敏反应,缺失-免疫缺陷或病原体高度易感。

(2)免疫监视:失调-引发肿瘤或病毒持续性感染。

(3)免疫自稳: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超敏反应。

2. TD-Ag和TI-Ag的区别:3.为什么说动物的免疫血清对人来说既是抗原又是抗体?其可作为抗体与相应的外毒素特异性结合,具有防止疾病的作用;但其作为异种蛋白可能诱发机体产生超敏反应。

4.Ig各功能区的主要作用:(1)VH和VL中的HVR(CDR)是能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区域;(2)CH和CL具有Ig同种异型遗传标志;(3)IgG的CH2可介导其通过胎盘;(4)IgG的CH2和IgM的CH3具有C1q结合位点,参与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5)IgG的CH3和IgE的CH2/CH3能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介导免疫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6)恒定区C:激活补体系统、调理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介导I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屏障和粘膜。

(7)超变区V:特异性结合抗原,中和外毒素,阻断病原入侵。

5.简述5类Ig的特点:(1)IgG: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分布最广,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2)IgM:分子量最大,种系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初次免疫应答最早产生的抗体;脐带IgM含量升高,提示胎儿宫内感染。

(3)IgA:婴儿可以从母体获得SIgA,边防军;参与粘膜局部免疫。

(4)IgD:膜结合型IgD是B细胞发育分化的标志。

(5)IgE:正常人血清含量最低的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6.比较3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差异7.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1)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2)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3)调理作用(4)炎症介质作用(5)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8.细胞因子的分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

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只许从每题备选答案种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1、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AA、胸腺B、淋巴结C、脾脏D、粘膜相关淋巴组织2、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 CA、胸腺B、脾脏C、骨髓D、法氏囊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片段中,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是 AA、Fab段B、Fc段C、Fab2 段D、pFc段4、参与新生儿溶血症的Ig是 AA、IgGB、IgAC、IgMD、IgD5、能抵抗蛋白酶水解的Ig是 BA、IgGB、sIgAC、IgMD、IgE6、以下关于IgG 生物学特性的错误叙述是 CA、能通过胎盘B、能激活补体C、是参与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 IgD、能发挥调理作用7、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份是 CA、C1B、C2C、C3D、C48、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 AA、C4b2bB、C3bBbC、C4b2b3bD、C3bnBb9、下列补体裂解片段中具有调理作用的是 BA、C3aB、C3bC、C5aD、C5b10、同时参与经典、旁路及MBL三条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CA、C1B、C2C、C3D、C411、细胞因子CK的生物学作用特点不包括 BA、具有高效性B、为特异性作用C、多数在局部发挥作用D、对细胞的作用不受MHC限制12、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A、TNFB、IFNC、IL-1D、IL-213、干扰素IFN不具有 DA、抗病毒作用B、抗肿瘤作用C、免疫调节作用D、炎症介质作用14、以下关于CD8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BA、是辅助T细胞Th的膜分子B、是细胞毒T细胞Tc的膜分子C、是Th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D、是 HIV的受体15、经典的HLA I类基因是 CA、HLA-DPB、HLA-DQC、HLA-CD、HLA-DR16、HLA复合体位于人的哪号染色体上 CA、1号染色体B、2 号染色体C、6号染色体D、17号染色体17、HLAΠ类抗原主要分布于 DA、各种有核细胞,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B、各种白细胞和红细胞C、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APCD、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及活化T细胞18、T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 AA、TCRB、CD3分子C、补体受体D、细胞因子受体19、B胞胞不具有的表面标志是 AA、CD3分子B、BCRC、Fc受体D、补体受体CR20、能特异杀伤靶细胞并有MHC限制性的是 BA、MφB、Tc 细胞C、NK细胞D、B 细胞21、专职性APC不包括 DA、DCB、MφC、B细胞D、NK细胞22、不同物种间共有的抗原称为 CA、TD抗原B、TI抗原C、异嗜性抗原D、异种抗原23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 BA、来源于胸腺的抗原B、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T细胞辅助的抗原C、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D、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中获得的抗原24 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特点是 CA、需Th细胞辅助B、能诱导记忆B细胞形成C、一般仅产生IgM类抗体D、主要产生IgG类抗体25、机体在哪个时期对抗原刺激最易产生免疫耐受 DA、成年期B、老年期C、新生期D、胚胎期26 、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不包括 DA、多经遗传获得B、作用发挥快C、作用无严格针对性D、有免疫记忆性27、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及其附属成分的防御功能体现在 DA、物理屏障作用B、化学屏障作用C、微生物屏障作用D、以上均是28、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不包括 CA、补体B、溶菌酶C、抗毒素D、防御素29、NK细胞的ADCC是下列哪类Ig介导的 BA、IgAB、IgGC、IgMD、IgE30、Mφ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DA、吞噬杀伤病原体的作用B、提呈抗原作用C、抗肿瘤作用D、特异性识别抗原作用31 、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I型超敏反应 AA、Tc细胞B、肥大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B细胞32、脱敏治疗适合于 BA、青霉素皮试阳性者B、抗毒素皮试阳性的病人C、结核菌素皮试阳性者D、以上均可33 、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CA、支气管哮喘B、血清病C、甲状腺机能亢进D、过敏性休克34、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属于Ⅲ型超敏反应 AA、类风湿关节炎B、过敏性皮炎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新生儿溶血症35、下列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D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B.抗体在抗肿瘤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C.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36、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是 AA、BtK缺陷B、CD40L缺陷C、ZAP-70缺陷D、ADA缺陷37、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是 B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38、HLA不相匹配的骨髓移植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时,易发生 CA、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B、宿主抗移植物反应C、自身免疫病D、肿瘤39、以下免疫学检测技术中,最为灵敏的方法是 AA、放射免疫测定B、免疫荧光技术C、免疫酶标技术D、间接凝集反应40、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 D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类毒素D、抗Rh球蛋白三、名词51、抗体: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52、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53、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位于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产物能提呈抗原,启动和调控特异性免疫应答;54、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能决定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为表位;55、细胞因子:指由活化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56、补体系统可通过以下方式介导炎症反应(1)激肽样作用:C2a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2)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 可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炎症性充血、水肿;(3)趋化作用:C3a、C5a 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引起炎性细胞侵润;57、TD-Ag引起的免疫应答特点是(1)既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也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2)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也可产生其他类别抗体;(3)可产生免疫记忆,能引起再次应答;58、免疫缺陷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1)易发生感染,是因免疫缺陷导致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所致.感染微生物种类与缺陷类型有关,体液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者,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细胞免疫缺陷者,易发生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感染;(2)肿瘤发生率增高,比正常同龄人高100~300倍,以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常见;(3)自身免疫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以SLE、RA和恶性贫血常见;;59、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接种物质抗原疫苗、类毒素抗体活化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接种次数 1-3次 1次潜伏期较长,约1-4周较短,立即生效维持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较短,2-3周主要用途预防传染病、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60、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1)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2)由IgE抗体介导;(3)组胺等生物介质参与反应;(4)主要引起生理功能紊乱,无明显组织损伤;(5)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五、问答题10分61、试述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浴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方法;胎儿;当第一胎分娩时,若胎盘剥离出血,胎儿Rh+细胞进入母体,可刺激母体产生Rh抗体为IgG;当母体怀第二胎,胎儿又是Rh+时,则抗Rh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导致新生儿红细胞溶解;2预防方法:初次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抗Rh抗体,可有效预防再次妊娠时发生新生儿溶血症;模拟题二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B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2.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CA.E受体B.IgG Fc受体C.C3b受体D.DHA受体E.IL—2受体3.关于IgA下述哪项是正确的EA.二聚体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高于单体IgA B.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C.sIgA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D.sIgA具有免疫排除功能E.以上均正确4.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Ig是CA.IgGB.IgAC.IgMD.IgDE. IgE5.惟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AA.IgGB.IgAC.IgMD.IgDE.IgE6.决定Ig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DA.VL十VHB.VL十CLC.铰链区D.DHE.CL7.体液补体抑制因子是DA.C1qB.IgG1C.IL—2D.H因子E.B因子8.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BA.分子量在10万以下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C.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联D.能结合补体E.能促进吞噬9.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包括CA.肿瘤的诊断B.肿瘤的治疗C.血清Cl-含量测定D.激素水平测定E.细胞受体测定10.关于细胞因子EA.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B.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C.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发挥作用D.细胞因子的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E.以上均正确11.既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又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是D A.IL—6受体、IL—2受体B.IL—2受体、IL—4受体C.IFN-α受体、IFN—γ受体D.IL—8受体E.IL—1受体12.宿主的天然抵抗力AA.经遗传而获得B.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C.接种菌苗或疫苗而获得D.母体的抗体IgG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E.给宿主转输致敏巴细胞而获得13.5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DA.H链和L链均不同B.V区不同C.L链不同D.H链不同E.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14.B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EA.Fc受体B.C3受体C.IPS受体D.E受体E.SmIg15.下列哪一类细胞产生IgE B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E.嗜碱粒细胞16.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理属于C 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E.Ⅴ型变态反应17.I型变态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转移给正常人BA.患者的致敏淋巴细胞B.患者的血清C.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转移因子D.巨噬细胞释放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以上均不是18.对重症肌无力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BA.主要致病的抗体是抗乙酰胆碱ACR抗体B.抗ACR抗体的主要作用是在补体参与下损伤骨骼肌细胞C.它的发病与胸腺病变有一定关系D.在病人血清中尚可检出其他自身抗体如抗胃壁细胞抗体E.该病有遗传倾向性19.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患者反复持久的细菌感染常发生在DA.新生儿期B.出生半年内C.1~2岁儿童D.学龄期儿童E.青少年期20.慢性肉芽肿病发病原因是DA.红细胞内酶缺陷B.T细胞功能缺陷C.B细胞功能缺陷D.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E.补体功能缺陷21.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D A.组织相容性抗原B.移植抗原C.白细胞抗原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2.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是EA.非特异性吞噬颗粒性抗原B.非特异性吞噬可溶性抗原C.被动吸附抗原D.借助表面IgGFc受体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E.以上均是23.致敏TC细胞的作用特点是EA.无抗原特异性B.受MHC—Ⅱ类分子限制C.可通过释放TNF杀伤靶细胞D.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E.可通过分泌细胞毒性物质杀伤靶细胞24.TC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与下列哪种成分无关BA.协同刺激分子受体B.MHC—H类分子C.IL—12D.IFN一γE.IL—225.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抗原注射途径为BA.静脉>皮下>肌肉>腹腔B.静脉>腹腔>皮下、肌肉C.腹腔>静脉>皮下、肌肉D.皮下>肌肉>腹腔>静脉E.腹腔>皮下、肌肉>静脉26.Ⅲ型超敏反应重要病理学特征是EA.红细胞浸润B.巨噬细胞浸润C.淋巴细胞浸润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中性粒细胞浸润27.在减敏治疗中,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抗体的是BA.IgMB.IgGC.IgED.IgDE.IgA28.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上CD4抗原,荧光素应标记在BA.CD4抗原上B.CD4单克隆抗体上C.固相载体上D.抗人Ig抗体上E.某种动物红细胞上B1型题A.TCB. TsC.THD.NK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9.具有CD4分子表面标志的是 C30.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起辅助作用的是 C31.对多种类型免疫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是BA2型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32.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1能与发生二硫键全部断裂而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另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2不能与因同种原因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对于这一实验结果,最可能解释EA.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无特异性B.抗体2对破伤风类毒素上的构象决定簇有特异性C.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有特异性D.抗体2对二硫键有特异性E.B和C正确33.某孕妇为Rh-,第一胎分娩Rh+胎儿,为防止再次妊娠的Rh+胎儿产生溶血症,应给Rh-母亲注射 A A.抗Rh因子抗体B.Rh抗原C.免疫抑制剂D.免疫增强剂E.以上都不是模拟题三一、单选题只许从每题备选答案种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1、完全抗原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是 A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B、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C、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D、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抗原性2、胸腺依赖性抗原是指 DA、在胸腺中产生的抗原B、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C、只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D、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3、异嗜性抗原又称为 CA、异种抗原B、共同抗原C、Forssman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4、机体初次受微生物感染时,血中最先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CA、IgAB、IgGC、IgMD、IgE5、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Ig是 BA、IgMB、IgGC、IgDD、IgE6、免疫球蛋白的Fab片段能够 BA、激活补体B、结合抗原C、结合细胞D、通过胎盘7、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物”是 BA、免疫复合物B、细菌脂多糖C、甘露糖D、MBL8、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CA、C1B、C4C、C3D、C59、既有过敏毒素作用又有趋化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是 DA、C2aB、C3bC、C5b67D、C5a10、细胞因子具备的特点是 DA、高效性B、重叠性C、多效性D、以上均是11、能诱导骨髓红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A、EPOB、TPOC、M-CSFD、SCF12、人类MHC定位于 BA、第17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9号染色体D、第2号染色体13、不表达HLA-I类分子的细胞是 DA、T细胞B、上皮细胞C、B细胞D、成熟红细胞14、对人而言,HLA分子属于 B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改变的自身抗原D、隐蔽抗原15、CD8分子主要表达于 AA、CTL/Tc细胞B、单核细胞C、B细胞D、巨噬细胞16、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合的CD分子是 CA、CD21分子B、CD2 分子C、CD4 分子D、CD8分子17、CD28的配体是 CA、CD19B、CD21C、CD80D、CD4018、能有效激活初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是 CA、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树突状细胞D、B细胞19、不能直接杀伤靶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DA、NK细胞B、巨噬细胞C、CTL细胞D、B细胞20、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不包括 DA、B细胞B、巨噬细胞C、树突状细胞D、中性粒细胞21、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是 CA、Th1和Th2细胞B、Th1和Th0细胞C、Th1和CTLTc细胞D、Th2和CTL细胞22、对靶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CA、NK细胞B、Mф细胞C、CTL细胞D、LAK细胞23、与B细胞活化信号产生密切相关的膜表面分子间的作用是 BA、B7分子与CD28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CD40L与CD40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CD4与MHCII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D、IL-2与IL-2R间的相互作用24、抗体初次应答的特点是 DA、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B、抗体产生量多C、抗体亲和力较高D、抗体生成的潜伏期较长25、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Fc受体的细胞是 BA、NK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巨噬细胞D、内皮细胞26、没有补体参加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 DA、感染后肾小球肾炎B、类风湿性关节炎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Graves病27、与II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成分是 BA、IgG或IgM类抗体B、CD4+Th1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28、类风湿因子主要是 AA、IgG类自身抗体B、IgM类自身抗体C、IgD类自身抗体D、IgA类自身抗体29、Mф具有的生物学作用是 DA、吞噬杀伤作用B、抗原提呈作用C、免疫调节作用D、以上均是30、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不包括 DA、γδT细胞B、B1细胞C、NK细胞D、Tc细胞31、Th和Tc细胞均具有 AA、CD3B、CD5C、CD8D、CD432、参与适应性或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有 CA、T细胞、B细胞、NK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NK细胞细胞C、T细胞、B细胞、APCD、APC、NK细胞、B细胞33、慢性肉芽肿病CGD的发生机制是 DA、C1抑制物缺陷B、Btk基因缺陷C、I因子缺陷D、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NADPH基因缺陷34、肿瘤胚胎性抗原的特点是 CA、胚胎期产生,出生后仍然存在B、仅以膜结合形式存在C、在宿主体内免疫原性极弱D、在宿主体内免疫原性极强35、一肾脏移植患者,术后一切正常,三个月后出现体温升高;肾移植一侧胀痛,尿量减少,病人可能是 DA、超急性排斥反应B、急性排斥反应C、慢性排斥反应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36、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 CA、超抗原B、免疫调节剂C、佐剂D、半抗原3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属于 AA、免疫标记技术B、直接凝集反应C、间接凝集反应D、沉淀反应38、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 AA.静脉注射B.腹腔注射C.皮下注射D.口服39、免疫抑制疗法不宜用于 DA、超敏反应性疾病B、自身免疫病C、移植排斥反应D、免疫缺陷病40、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 BA、白喉类毒素B、破伤风抗毒素C、卡介苗D、脊髓灰质炎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41、人类B细胞的分化成熟部位是在骨髓,T细胞的分化成熟部位是在胸腺 ;42、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有经典途径、替代途径和MBL途径;43、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44、人类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供,受体HLA等位基因匹配程度,二者差异越小,成功率越高;45、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IgG,含量最低的Ig是IgE;46、抗原分子一般具有两种特性,即免疫原性和抗原性;47、经典的HLA-II类基因包括HLA-DP、DQ、DR三个亚区;48、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主要是由APC表面CD80/B7-1分子与T细胞表面CD28分子结合相互作用产生的;49、ABO天然血型抗体属IgM类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Rh抗体为IgG类抗体;50、IV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致敏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通常需经24-72小时方可出现超敏性炎症反应;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51、单克隆抗体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是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其具有高度均一性、特异性强和效价高等特点;52、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根据来源和结构可分为TNF-α和TNF-β两种;53、半抗原指仅有抗原性或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青霉素;半抗原如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则可获得免疫原性;54、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55、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指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应组织正常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分子;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56、为何说在血中检出高效价的特异性IgM类抗体表示有近期感染因为机体在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后,首先产生的是IgM类抗体,该类抗体产生早、快,并且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短,所以在血中检测出高效价的抗原特异性的IgM类抗体,则表示有近期感染;57、自身免疫病具有哪些特点①患者体内可检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②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T细胞作用于自身细胞或组织成分,造成损伤或功能障碍;③病情的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④反复发作,慢性迁延;58、青霉素可引起哪些类型的超敏反应青霉素过敏的防治原则有哪些1青霉素可引起I型如过敏性休克、II型如溶血性贫血、III型如类Arthus反应和IV型如接触性皮炎超敏反应;2防治原则:①询问过敏史②使用前作皮肤试验,皮试阳性者可改换它药③作好急救准备,对发生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抗休克治疗;59、以IgG为例,简述Ig的生物学作用;IgG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有:①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内可以发挥免疫效应,在体外可以表现为抗原抗体反应;②激活补体,IgG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体;③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可发挥调理作用、ADCC作用等;④穿过胎盘和黏膜:母体IgG可经胎盘进入胎体,对sIgA可经母体初乳进入新生儿体内,对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60、列表比较抗体产生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主要特点;初次应答再次应答抗体产生潜伏期长5-7天短2-3天抗体产生量少,效价低多,效价高抗体产生持续时间短长抗体类型以IgM为主以IgG为主抗体亲和力低高五、问答题10分61、两位血型同为O型Rh-的母亲,其中之一初次分娩的婴儿血型为B型Rh+,另一初次分娩的婴儿为O型Rh+,如果这两位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均为B型Rh+,试分析这两个婴儿出生后发生新生儿溶血症的程度有无差异为什么从理论上分析,O型Rh-母亲两次妊娠胎儿均为B型Rh+者所致新生儿溶血症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初次分娩时,由于胎儿B型Rh+红细胞可进入该O型Rh-母体,既可刺激其产生IgG类抗Rh抗体,也可刺激其抗B血型抗原的IgG类抗体;当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仍为B型Rh+时,则这两种IgG类血型抗体均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红细胞,在补体等参与下,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另一位O型Rh-母亲初次分娩为O型Rh+婴儿,其母体内仅产生IgG类抗Rh抗体,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B型Rh+,仅有抗Rh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故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可能不及前者严重;。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IDD)
二、免疫缺陷病的主要临床特点
反复感染 反复、难以控制、死因 易发肿瘤 高100~300倍 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 高达14% 遗传倾向 显性、隐性 临床表现和病理损伤复杂多样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 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CIDD),是由于 免疫系统遗传基因异常或先天性免疫系 统发育障碍而致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疾 病。
治疗: 肌注丙种球蛋白
(二)X性联高IgM综合征 (X-linked high IgM syndrome, XLHM)
发病机制: X-染色体上CD40L基因突变,使T细胞表达 CD40L缺陷,其与B细胞CD40的相互作用受阻,导致B细 胞活化增殖和Ig类别转换障碍,不能产生除IgM以外的其 它类型免疫球蛋白。 临床表现: 男孩多发,患儿易反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比低水平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表现更为严重。
典型的AIDS
机会性感染: AID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卡氏肺囊虫、 白色念珠菌、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等
恶性肿瘤: AIDS患者易伴发Kaposio肉瘤 和恶性淋巴瘤
神经系统损害: 60%的AIDS病人出现AIDS痴呆症
爱滋病(卡波氏肉瘤)
PID和SID的区别
• PID因特定的基因缺失, 导致相应的免疫细胞 或免疫分子受损, 常表现为相应功能完全缺失。 SID常为广泛的免疫系统受损, 但损伤程度不 如PID, 仅是部分功能下降, 故又称为免疫功 能低下(immuno—compromise)。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
免疫缺陷病
Immunodificiency Disease(IDD)
• 是指由遗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中 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 而导致 免疫应答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易 发生反复感染为特征的一组免疫缺陷综合 征。

免疫科考试练习题带答案(四)

免疫科考试练习题带答案(四)

免疫科考试练习题带答案401.免疫胶乳浊度测定法的特点( )A.为一种带载体的免疫比浊法B.吸附可以透过均匀分散的胶乳颗粒C.光线可以透过均匀分散的胶乳颗粒D.两个以上胶乳颗粒凝聚时,可使透过光减少E.适用于免疫胶乳浊度法的胶乳颗粒直径应稍大于入射光的波长答案:ABCD402.下列关于SC的叙述,哪一些是正确的( )A.能抵抗蛋白酶对分泌型IgA的降解作用B.介导分泌型IgA的转运C.IgA缺陷者可合成SCD.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E.辅助分泌型IgA与特异性抗原结合答案:ABCD403.关于NK细胞及其表面标志的检测,说法正确的是( )A.NK细胞表面少有受体B.NK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特别是肿瘤免疫应答C.过去主要检测NK细胞的活性来了解NK细胞的功能D.NK细胞表面存在CD2、CD16等多种抗原,是NK细胞特有E.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来计数分析NK细胞答案:ABCE404.参与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有( )A.CTLB.NK细胞C.T细胞D.树突状细胞E.巨噬细胞答案:ABCDE405.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A.激活物质包括细菌的内毒素B.可以识别自己与非己C.旁路激活途径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旁路激活途径发挥效应比经典途径晚E.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答案:ABCE406.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点是( )A.抗体类型为IgGB.不引起细胞免疫C.免疫原性较强D.能诱导免疫记忆E.具有佐剂作用答案:ACD407.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速率散射比浊法精密度优于单向免疫扩散法和终点散射比浊法B.速率散射比浊法精密度比单向免疫扩散法和终点散射比浊法差C.免疫比浊法自动化检测分析时必须启动抗原过量的自动检测程序D.在进行抗原过剩检测时,加入已知校正样品时浊度峰出现再次上升表示抗体仍有过剩,待检抗原的含量在系统检测的线性范围内E.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抗原过剩检测时,加入已知校正样品时浊度峰出现再次上升表示抗体没有过剩,待检抗原的含量超出了系统检测的线性范围,需重新稀释后再检测答案:ACD408.SIgA如何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A.阻抑粘附B.介导CDCC.免疫排除D.中和毒素E.以上都不是答案:ACD409.Ⅰ型超敏反应中,引起平滑肌收缩的活性介质是( )A.PAFB.LTSC.D.组胺E.缓激肽答案:BCDE410.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有(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答案:BCD411.下列有关协同凝集试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属于间接凝集反应B.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颗粒性载体C.菌体的细胞壁中含有SPA,可与IgG特异性结合D.IgG通过其Fab段结合菌体E.主要应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检出答案:ABCE412.Ⅰ型超敏反应相关细胞的测定方法包括( )A.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C.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计数D.斑蝥发泡试验E.NBT还原试验答案:ABC413.Ⅱ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 )A.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于细胞膜上B.介导的抗体是IgG和IgMC.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D.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E.后果是靶细胞被破坏答案:ABCE414.免疫系统的特点是( )A.分布广泛,随时清除入侵微生物及变性死亡细胞B.从蛋白水平精确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C.在抗原刺激下发挥特异性免疫应答D.受激素、神经递质及免疫分子的调节E.有免疫记忆功能答案:ABCDE415.免疫缺陷病最常见的临床特点是( )A.各种病原体易染增加,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B.自身免疫病发生率高C.恶性肿瘤发生率高D.超敏反应发生率高E.有遗传倾向答案:ABCE416.有关类风湿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为机体产生抗变性IgG的以IgG类为主的抗体B.除能与变性IgG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外,同时也能与正常IgG发生结合反应C.以IgM类类风湿因子为主D.为类风湿关节炎较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指标E.参与Ⅲ型超敏反应答案:CDE417.胸腺基质细胞包括( )A.胸腺细胞B.胸腺上皮细胞C.巨噬细胞D.胸腺树突状细胞E.成纤维细胞答案:BCDE418.巨噬细胞可通过哪些途径杀瘤细胞( )A.产生ON诱导肿瘤细胞调亡B.通过补体调理作用C.分泌TNFD.激活T淋巴细胞E.ADCC作用答案:ABCDE419.下列有关间接荧光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敏感性高于直接荧光法B.以荧光素标记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原C.一种标记物可对多种抗原进行检测D.既可检测抗原,也可检测抗体E.荧光抗体是抗抗体答案:ACDE420.用于制备胶体金的还原剂( )A.抗坏血酸B.聚乙二醇C.白磷D.鞣酸E.枸橼酸钠答案:ACDE421.下列ANA可呈阳性的是( )A.RAB.SLEC.MCTDD.硬皮病E.正常老年人答案:ABCDE422.下列疾病中有可能检测出RF的是( )A.RAB.SLEC.SSD.DME.MCTD答案:ABCDE423.细胞内粘附分子的基因及基因表达(mRNA)测定方法有( )A.原位PCRB.原位RT-PCRC.PCRD.RT-PCRE.ELISA答案:ABCD424.免疫放射发析与放射免疫分析的不同是( )A.IRMA的反应速度更快B.采用固相分离法C.反应属于非竞争性结合,使IRMA灵敏度更高D.可以测定大分子和小分子抗原E.抗体用量大,但对K值要求不高答案:ABCDE425.关于SPA正确的是( )A.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成分B.能与IgG的F(ab’)2段结合C.不能与IgG3结合D.能与IgG的Fc段结合E.与IgG结合后不影响其活性答案:ACDE426.关于肿瘤的逃逸机制,下列哪些正确( )A.肿瘤细胞表面MHCI或Ⅱ类分子缺失B.封闭因子的作用C.瘤细胞抗原缺乏激发机体免疫应答所必须的成分D.宿主免疫功能低下E.肿瘤细胞抗原诱发免疫耐受答案:ABCDE427.关于铰链区的描述,下列哪一些是正确的( )A.铰链区是Ig的独立功能区B.IgM、IgE无铰链区C.富含脯氨酸,易发生伸展及转动D.对蛋白酶敏感E.答案:BCD428.CD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有( )A.白血病、淋巴瘤的免疫学分型B.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生机制C.机体免疫功能的检测D.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E.免疫毒素用于治疗肿瘤答案:ABCDE429.多发性骨髓瘤包括下列哪些特征( )A.骨质疏松B.骨髓中不成熟粒细胞比例增高C.血中发现异常免疫球蛋白D.反复感染E.贫血答案:ACDE430.用活化生物素标记的物质包括( )A.蛋白质醛基B.蛋白质羧基C.蛋白质巯基D.核酸E.蛋白质氨基答案:ACDE431.T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的功能包括( )A.分泌各种淋巴因子B.具有吞噬功能C.具有调节功能D.具有自身反应性E.具有特异性杀伤功能答案:ACDE432.下列有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镧系螯合物作为荧光标记物B.镧系螯合物具有超短荧光寿命的特点C.可以有效的消除非特异性自然本底荧光的干扰D.灵敏度较普通荧光抗体技术高E.增强液的主要成分是β-二酮体答案:ACDE433.下列属于HLA复合体的经典Ⅱ类基因的是( )A.HLA-DMB.HLA-DNC.HLA-DQD.HLA-DRE.HLA-DP答案:CDE434.根据Rayleigh方程,散射免疫比浊法具有如下特点( )A.入射光波长越小,散射光越强B.散射光强度与IC的浓度呈正比C.散射光的强度与IC的体积呈正比D.散射光强度随焦点至检测器距离的平方和而下降E.抗体过剩时散射光信号最强答案:ABCD435.检测体内IC的意义是( )A.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B.有助于观察某些疾病的病情演变C.有助于探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D.对某些疾病的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E.对某些疾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答案:ABCDE436.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主要有( )A.贴壁粘附法B.吸附柱过滤法C.磁铁吸引法D.Percoll分层液法E.苯丙氨酸甲酯去除法答案:ABCDE437.下列有关放射免疫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标记物B.是一种定量检测技术C.主要用于检测抗原D.最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量呈正比E.定量分析时需同时作标准管答案:ABCE438.具有IgEFc受体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B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树突状细胞E.肥大细胞答案:CE439.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B.体液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C.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E.肿瘤逃逸免疫攻击作用答案:ACE440.HLA血清学分型主要应用于( )A.HLA配型B.HLA交叉配型C.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检测D.受者血清有无针对供者HLA的抗体的检测E.以上均不对答案:ABCD441.ELISA试验中,抗原抗体的要求有( )A.制备酶标结合物用的抗体要求有高的比活性B.测定抗体时需用相当纯的抗原C.用硫酸铵盐析的抗体可满足交联酶的需要D.酶消化IgG的Fab片段进行酶标记效果更好E.制备酶标记物的抗原要求纯度高,抗原性完整答案:ABDE442.下列哪些属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理化检测技术( )A.PEG比浊法B.C1q固相法C.mRF凝胶扩散试验D.凝胶过滤法E.抗C3-CIC-ELISA答案:AD443.目前根据细胞内分子理化特性与抗原分布部位,ANA可分为( )A.抗DNA抗体B.抗组蛋白抗体C.抗非组蛋白抗体D.抗核仁抗体E.抗dsDNA抗体答案:ABCD444.下列属于隐蔽抗原的是( )A.精子B.组织相容性抗原C.脑组织D.睾丸E.眼晶状体答案:ACDE445.超抗原的作用特点是( )A.不需要APC加工处理B.TCRVβ区结合C.有MHC限制性D.一端与MHCⅡ类分子抗原结合槽外侧结合E.以完整蛋白质分子发挥作用答案:ABDE446.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细胞和成分有( )A.中性粒细胞B.NKC.补体D.淋巴细胞E.单核-吞噬细胞答案:ABCE447.排斥反应的细胞免疫水平检测包括( )A.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记数B.4小时T细胞转化试验C.NK细胞活性测定D.血清细胞因子测定E.粘附分子及其配体的检测答案:ABCDE448.制备酶标记物时,对所用方法的要求包括( )A.技术不复杂,方法简单B.重复性好C.标记反应不影响酶、抗体(抗原)的活性D.应避免酶、抗体(抗原)、酶标记物各自形成聚合物E.标记反应易于控制答案:ABCDE449.可用于检测IgM类型的RF的方法( )A.胶乳颗粒凝集实验B.速率散射比浊法C.ELISAD.激光比浊法E.RIA法答案:ABCDE450.关于电渗,正确的有( )A.电渗指电场中液体对固体的相对移动B.电渗的大小与水分子移动的速度密切相关C.电渗作用影响蛋白质分子的分离D.电渗的大小与载体的性质有关E.电渗的大小与电泳时电压相关答案:ABDE451.免疫染色过程中使用蛋白酶消化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暴露抗体的补体结合位点B.增加细胞和组织的通透性C.利于抗体与抗原最大限度的结合D.限制抗体与抗原的结合E.减少非特异性干扰答案:BCE452.人T细胞均具有的CD分子是( )A.CD2B.CD3C.CD4D.CD8E.CD16答案:AB453.可用作亲和层析支持物的有( )A.丙乙烯酰胺B.琼脂糖C.PEGD.多孔玻璃球E.SPA答案:ABD454.关于对流免疫电泳,正确的有( )A.是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检测技术B.缓冲液PH8.4以上C.抗原浓度超过抗体,沉淀线靠近抗原孔D.敏感性比双向免疫扩散法高8~16倍E.IgG1、IgG2向阳极移动,IgG3、IgG4向阴极移动答案:ABD455.补体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 )A.以IgG1类抗体结合抗原后的免疫复合物B.以IgG2类抗体结合抗原后的免疫复合物C.以IgG3类抗体结合抗原后的免疫复合物D.以IgG4类抗体结合抗原后的免疫复合物E.以IgM类抗体结合抗原后的免疫复合物答案:ABCE456.关于Ig高变区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氨基酸组成与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化程度B.在结构上与抗原决定簇互补C.由高变区和骨架区组成D.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主要存在部位E.H链与L链各有四个高变区答案:ABD457.下列哪些条件下易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 )A.颗粒性抗原B.可溶性抗原C.IgG类抗体D.抗原略多于抗体E.中等亲和力的抗体答案:BCDE458.Ⅳ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 )A.其过程与细胞免疫过程一致B.有抗体、补体参与炎症损伤效应C.有效应T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性介质引起D.局部损伤是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E.抗原主要是某些胞内寄生菌答案:ACDE459.在蛋白区带电泳中,下列关于M区带与Ig类型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IgG多分布于α区至慢γ区B.IgA多分布于快γ区至β区C.D.IgD多分布于β区或γ区E.IgG多分布于β区至慢γ区答案:ABCD460.利用试管凝集试验可辅助临床诊断的疾病( )A.痢疾B.伤寒或副伤寒C.霍乱弧菌D.布鲁菌病E.恙虫病答案:BDE461.Ⅰ型超敏反应其主要的生物活性介质包括( )A.组胺B.激肽原酶C.D.白三烯E.血小板活化因子答案:ABDE462.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包括( )A.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B.Ⅱ细胞因子受体家族C.Ⅲ细胞因子受体家族D.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E.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答案:ABCDE463.关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易发生慢性排斥反应B.移植物中必须含有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C.宿主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严重缺陷状态D.受者体内预存抗体引起E.宿主与移植物之间的组织相容性不合答案:BCE464.能与B7分子(B7-1/B7-2)结合的是( )A.CD2B.CD3C.CD28D.CD58E.CTLA-4(CD152)答案:CE465.下列哪些能刺激机体组织产生自身抗体( )A.经化学修饰的组织抗原B.与正常组织成分有交叉反应的外来抗原C.隔绝的体内自身成分D.自身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E.低分化的组织抗原答案:ABCDE466.关于Ig功能区的描述,下列哪一些是正确的( )A.Ig功能区是H链与L链分别折叠形成的球形结构B.L链有2个功能区,H链有4个或5个功能区C.Ig的多肽链属于β-折叠结构D.各个功能区氨基酸序列有同源性E.各功能区具有不同的功能答案:ABCDE467.放射免疫技术中所使用的抗体要求( )A.IgM类B.单克隆抗体C.抗体滴度高D.交叉反应率低E.高亲和常数答案:ADE468.急性排斥反应可出现以下病理变化( )A.血管内凝血B.急性血管炎C.移植物内血管硬化D.急性间质炎E.间质纤维化答案:BD469.对自身抗体进行进一步的抗原特异性区分时,可选择的检测法有( )A.ELISAB.WesternBlotC.对流免疫电泳D.免疫双向扩散法E.RIA答案:ABCD470.符合反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是( )A.不出现凝集为阳性B.出现凝集为阳性C.抗原为诊断试剂D.检测标本中的抗体E.抗体致敏载体答案:ACDE。

免疫缺陷病(ID)

免疫缺陷病(ID)
Aldrich综合症(WAS) 吞噬细胞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
补体缺陷病
B细胞缺陷
感染易感性增加 肿瘤发病率高 自身免疫病发病率高 具有遗传倾向
共同的临床特点
诊断
共同的治疗原则
抗感染 替代疗法 骨髓移植 基因疗法
• Bruton’s 酪氨酸激酶(BTK)缺陷 • 外周血成熟 B细胞明显减少 •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 机体的免疫力低
最常见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为ITP和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8%)
类风湿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10%)
系统性红斑狼疮少见
常见合并疾病
常常是原发免 疫缺陷病的首
发表现
化脓性和非化 脓性其中以非
化脓性为多
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症状 ---关节炎
关节滑膜常有 增生
成熟B细胞减少
B细胞同族稳态增殖 调节T细胞缺陷
免疫结果
表皮结痂 脓肿形成 炎性细胞浸润 散在出血
皮肤活检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病诊断并不困难 很多患儿
仅有关节症状 无反复感染表现
误诊率高
结论
需要提高认识
病例 3
男 1岁8个月
• 主诉:咳嗽2个半月伴发热,腹泻半月
双肺可闻多量细湿罗音 肝肋下4CM
查体
第一次时住院情况:2岁1月
主因:“间断发热16天”入院。 查体:右颊部大片暗红色斑丘疹,表面有脱屑、水肿,边缘破溃
渗出。住院期间出现肛门周围脓肿。经过引流、抗炎治疗后好转。 出院诊断:右侧面部脓肿、肛周脓肿、包皮炎。
第二次时住院情况:2岁5月
主因:“发现颈部肿物12天伴间断腹痛”入院。 查体:颌下淋巴结肿大,直径1.0cm。抗炎治疗14天出院 住院诊断:淋巴结炎、腹泻病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15免疫缺陷病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15免疫缺陷病

补体固有成分缺陷 C1q、C1r、C1s、C4、C2、C3、P、D 。
补体调节分子缺陷 C1INH、DAF、CD59。
补体受体缺陷 CR1、CR4、CR3。
HIV感染的临床分期及症状
急性病毒血症期:
潜伏期或无症状期:
症状期
AIDS期
流感样症状、外周血高病毒血症、CD4+T细胞明显减少
外周血HIV相对较低,CD4+T回升至一定水平,但逐渐减少,免疫系统进行性衰竭
AIDS相关征候群: 发热、盗汗、消瘦、腹泻、炎症性皮肤病、全身淋巴结肿大
有病毒血症
表位序列变异与免疫逃逸 HIV抗原表位可频繁发生变异,影响CTL对其的识别。
1.调理吞噬-抗体、 补体或其受体缺陷 2.受体识别或表面吞 噬-粘附缺陷 (CD18, selectin) 3.形成吞噬颗粒-先 天性颗粒形成缺陷 4.杀菌-慢性肉芽肿 病(NADPH氧化酶) CDG(Cytb558 b 60%) CGD(Cytb558 a) CGD(NADPH氧化酶) CGD(p67phox)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原发性T细胞缺陷
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 一类因T、B细胞均出现发育障碍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或婴幼儿。
临床特征: T细胞,NK细胞减少或缺失。 B细胞数量正常,但几乎无功能。
发病机制
遗传
SCID
a. X连锁
降低
正常或增加
明显减少
IL-2γ链突变
XL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降低或正常
明显减少
明显减少
T、B细胞成熟障碍
AR
ADA缺陷
降低
进行性减少
进行性减少

临床免疫学: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

临床免疫学: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
• 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缺 乏症 :引起的SCI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约 占SCID的的20%。是由于ADA基因突变导致 核苷酸代谢产物dATP和dGTP在细胞内大量蓄 积,对早期T、B细胞有毒性作用

生活在泡泡里是怎样的生活?对有些人来说,这是指衣食无忧的生
• 重 症 联 合 免 疫 缺 陷 病 (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
• 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占SCID的50%, 属X连锁隐性遗传。其发病机制是IL-2受体 链基因突变,导致多种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异常, 使T细胞发育停滞于祖T细胞阶段。
• IDD患者自身免疫病(如SLE和类风湿关节炎) 和超敏反应疾病的发生率高达14%,而正常人 群仅为0.001%--0.0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
是免疫系统的遗传缺陷或先天发育不全所致的 临床综合征。
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
primary B lymphocytes Deficiency • 是由于B细胞发育、分化受阻或B细胞不能接
机。航天局为他定制了一款特别的太空服,虽然穿上太空服 的过程极为复杂,但对David和妈妈都是值得的。1977年7
月29日,David6岁时,妈妈第一次把儿子抱在手上。
大卫长大后开始怀疑自己的未来,九岁时他特别想知道自己 能否离开泡泡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由于缺乏与人的接触,加 上明白了自己过上正常生活的希望越来越小,他的情绪常常 不稳定。小的时候,他还能出于礼貌故做欢颜,长大后则变
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 20%
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易发生感染,是因免疫缺陷导致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所致.感染微生物种类与缺陷类型有关,体液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者,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细胞免疫缺陷者,易发生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感染;肿瘤发生率增高,比正常同龄人高100~300倍,以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常见;自身免疫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以SLE、RA和恶性贫血常见。

;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接种物质抗原(疫苗、类毒素)抗体(活化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接种次数1-3次1次潜伏期较长,约1-4周较短,立即生效维持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较短,2-3周主要用途预防传染病、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由IgE抗体介导;组胺等生物介质参与反应;主要引起生理功能紊乱,无明显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问答题(1)新生儿溶血的反应机制是:发生于Rh-孕妇所怀的Rh+胎儿。

当第一胎分娩时,若胎盘剥离出血,胎儿Rh+细胞进入母体,可刺激母体产生Rh抗体(为IgG)。

当母体怀第二胎,胎儿又是Rh+时,则抗Rh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导致新生儿红细胞溶解。

(2)预防方法:初次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抗Rh抗体,可有效预防再次妊娠时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为何说在血中检出高效价的特异性IgM类抗体表示有近期感染?因为机体在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后,首先产生的是IgM类抗体,该类抗体产生早、快,并且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短,所以在血中检测出高效价的抗原特异性的IgM类抗体,则表示有近期感染。

自身免疫病具有哪些特点?①患者体内可检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②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T细胞作用于自身细胞或组织成分,造成损伤或功能障碍;③病情的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④反复发作,慢性迁延。

青霉素可引起哪些类型的超敏反应?青霉素过敏的防治原则有哪些?(1)青霉素可引起I型(如过敏性休克)、II型(如溶血性贫血)、III型(如类Arthu反应)和IV型(如接触性皮炎)超敏反应;(2)防治原则:①询问过敏史②使用前作皮肤试验,皮试阳性者可改换它药;③作好急救准备,对发生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抗休克治疗。

以IgG为例,简述Ig的生物学作用。

IgG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有:①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内可以发挥免疫效应,在体外可以表现为抗原抗体反应;②激活补体,IgG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体;③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可发挥调理作用、ADCC作用等;④穿过胎盘和黏膜:母体IgG可经胎盘进入胎体,对IgA可经母体初乳进入新生儿体内,对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列表比较抗体产生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主要特点。

初次应答再次应答抗体产生潜伏期长(5-7天)短(2-3天)抗体产生量少,效价低多,效价高抗体产生持续时间短长抗体类型以IgM为主以IgG为主抗体亲和力低高61、两位血型同为O型Rh-的母亲,其中之一初次分娩的婴儿血型为B型Rh+,另一初次分娩的婴儿为O型Rh+,如果这两位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均为B型Rh+,试分析这两个婴儿出生后发生新生儿溶血症的程度有无差异?为什么?从理论上分析,O型Rh-母亲两次妊娠胎儿均为B型Rh+者所致新生儿溶血症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初次分娩时,由于胎儿B型Rh+红细胞可进入该O型Rh-母体,既可刺激其产生IgG类抗Rh抗体,也可刺激其抗B 血型抗原的IgG类抗体。

当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仍为B型Rh+时,则这两种IgG类血型抗体均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红细胞,在补体等参与下,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

另一位O型Rh-母亲初次分娩为O型Rh+婴儿,其母体内仅产生IgG 类抗Rh抗体,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B型Rh+,仅有抗Rh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故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可能不及前者严重。

1.简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答题要点:抗体产生可分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两个阶段。

初次应答:特点是潜伏期长、抗体浓度低、维持时间短、以igm类抗体为主。

再次应答:特点是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的时间长,以高亲和力的igg为主。

意义:指导预防接种;指导用血清学试验诊断传染病。

2.试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答题要点:补体的生物学作用:(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2)调理作用(3)引起急性炎症反应(4)清除免疫复合物(5)免疫调节作用3.试述igg的生物学特点和作用。

答题要点:(1)血清中含量最高(2)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3)半衰期最长的ig(4)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5)抗感染的重要抗体4.试举一例说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答题要点:例:变应性鼻炎(花粉症)-i型超敏反应(1)致敏阶段:变应原初次刺激机体→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ige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fcεri结合→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2)发敏阶段: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fab特异性结合(变应原-ige-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局部或全身发生过敏反应。

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1、试述内、外源性抗原的呈递过程。

答:外源性抗原的呈递过程:第一,外源性Ag被APC摄入(吞噬、胞饮、受体介导等),外源性Ag在内体/溶酶体(低PH、各种酶及HLA-DM)中加工,产生13-18aa短肽(适合与MHCII类分子结合);第二,在内质网新合成的MHCII类与Ii链结合在一起,它在与多肽结合前由内质网转移到内体腔;第三,在腔内Ii被解离或降解后在HLA-DM参与下,MHCII类分子与多肽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通过胞吐空泡的形式转运至APC表面递呈给CD4T细胞。

2.试述免疫缺陷病特征:①反复发生不易控制的感染;②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高;③常并发自身免疫病。

●分类:原发性、继发性3.试述抗原抗体反应特点1.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指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结合的特异性2.比例性: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3.可逆性:可逆性指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解离,恢复抗原抗体的游离状态。

4.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

(4)穿过胎盘: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5)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5.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和功能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

(2)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都是重要的调理素,可结合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噬及杀伤。

(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C3a、C4a、C5a。

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

C5a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4)免疫粘附(5)免疫自稳6.简述细胞因子的分类和功能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①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如IFN、TNF等。

②免疫调节作用,如IL-1、IL-2、IL-5、IFN等。

③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如M-CSF、G-CSF、IL-3等。

④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

如:IL-1、IL6、TNF等细胞因子可直接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7.试述B细胞的功能。

⑴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中和病毒或毒素(V区)结合细胞(IgG:CH3,IgE:CH2和CH3)介导Ⅰ、Ⅱ、Ⅲ型超敏反应调理作用(oponization)抗体介导细胞依赖细胞毒作用(ADCC作用)通过胎盘(IgG:CH2)和粘膜(SIgA),随初乳分泌Ab的免疫调节作用(B细胞)⑵递呈可溶性抗原;⑶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⑷免疫记忆功能8.T细胞主要的表面分子及其主要作用是表面分子主要作用TCR特异性识别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CD3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CD4/CD8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28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LFA-2(CD2)可与CD58结合,能介导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还能介导效应阶段的激活途径CD40L可表达于部分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与B细胞表现CD40结合,产生的信号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丝裂原受体与丝裂原结合后,直接使静止状态的T细胞活化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9.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T细胞是异质性群体,分类方法有很多:按CD分子不同可分为CD4+和CD8+两个亚群;按TCR分子不同可分为TCRαβ和TCRγδT细胞;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辅助性和抑制性T细胞;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可分为初始T细胞、抗原活化过的T细胞、记忆性T细胞。

功能:(1)CD4+辅助性T细胞(Th):增强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增强其吞噬或杀伤功能;(2)CD8+杀伤性T细胞(Tc):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3)抑制性T细胞(T):抑制免疫应答(4)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主要为Th1,还有CTL,Th1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CTL可以直接破坏靶细胞。

10.B细胞的特点:在哺乳动物,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成熟B细胞可定居于周围淋巴组织,是体内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B细胞表面可表达多种膜分子,如:BCR、CD79a、CD79b、CD19、CD20、CD40、CD80、CD86、CD35、CD21、CD22、CD32、MHC分子、丝裂原受体等等。

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产生抗体,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2)作为APC,提呈抗原;(3)产生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造血过程。

11.B细胞主要表面标志功能.表面膜分子:(1)BCR复合体:由BCR、Igα和Igβ分子组成。

BCR(即mIg),是B特异识别抗原的结构,也是B细胞的主要标志。

成熟B细胞表达mIgM和mIgD。

Igα和Igβ分子:每个分子各含一个ITAM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