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检查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神经电生理检查ppt课件PPT课件

神经电生理检查ppt课件PPT课件
(注意有无纤颤电位和正锐波) 失神经状态、肌强直、肌炎等
2、插入电位减少或消失
肌肉纤维化或肌肉为脂肪组织替代等
第45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
3、纤颤电位
原理:单个肌纤维兴奋性增高自发放电的表现 意义:一般在失去神经支配10-14天左右出现,代
表 了单个肌纤维在失去了神经支配后的自主收
神经电生理检查学习内容
1、概述 2、临床肌电图 3、神经传导检查 4、表面肌电图 5、F波与H反射(略) 6、诱发电位(略)
第1页/共119页
神经电生理检 1、概述
第2页/共119页
1、概 述— 总述
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 病、疑难病。也是康复医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之一。
神经系 统疾病
第36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 正常肌电图
二、肌肉安静状态下的电位
正常肌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在终板区以外不会有电活动。 注意:针电极在插入终板区时,会有电位的记录,同时会引起患者明显的疼痛, 此时应重新调整针电极的位置,调整后,电位消失,疼痛等不适感通常也会消失。
第37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 正常肌电图
降至1/10) 3、容积传导影响波形
第19页/共119页
1、概 述 — 电生理基础
——容积传导影响波幅
第20页/共119页
神经电生理检 2、临床肌电图
第21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概 述
一、概念
临床肌电图(clinical EMG),又称针电极肌 电图(needle EMG),是指以同心圆针插入肌 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 (motor unit)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肌肉处于静息 状态下,肌肉做不同程度随意收缩时的电活动。

(完整版)神经电生理检查操作流程

(完整版)神经电生理检查操作流程

(完整版)神经电生理检查操作流程神经电生理检查操作流程 (完整版)
1. 准备工作
- 确保设备和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验证病人的身份和诊断信息。

- 将病人放在舒适的位置,并确保他们感到放松和安全。

- 清理电极和传感器,确保它们无菌且可以正常工作。

2. 安装电极
- 根据检查需要,在适当的位置放置电极。

- 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确保电极精确定位。

- 确保电极与病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并使用导电胶以提高电极接触质量。

3. 进行检查
- 将设备校准到适当的设置和参数。

- 启动电生理检查程序。

- 跟随操作指导,记录并分析神经信号。

- 确保根据需要调整仪器和参数。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将记录的神经信号导入计算机系统。

- 使用合适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 识别和评估任何异常或变异。

- 生成和保存相关的图表、图像和报告。

5. 结束检查
- 关闭设备和程序。

- 小心地移除电极,并确保病人感到舒适。

- 将仪器和电极清洁和消毒后储存。

- 保存和备份所有数据和记录。

6. 报告和解释
- 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报告。

- 解释测试结果,提供有关病人神经功能的评估和建议。

- 建立联系和沟通,确保病人和相关医护人员了解结果和建议。

- 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以上是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操作流程的完整版。

请根据具体的检查类型和设备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注意事项。

神经系统疾病电生理检查判读

神经系统疾病电生理检查判读
3. 三相波:通常为中至高波幅、频率为1.3~2.6Hz的负-正-负或正-负-正波。 主要见于Creutzfeldt-Jakob病(CJD)、肝性脑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中毒 代谢性脑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
一、脑电图 (四)常见的异常EEG
4.癫痫样放电 (1)棘波:突发一过性顶端为尖的波形,持续20~70毫秒,主要成分为负相,波幅 多变,典型棘波上升支陡峭,下降支可有坡度。见于癫痫。 (2)尖波:与棘波相似,仅时限宽于棘波,为70~200毫秒,常为负相,波幅 100~200μV。见于癫痫。 (3)3Hz棘慢波综合:一个棘波继之以一个慢波,易为过度换气诱发,常见于典型 失神发作。 (4)多棘波:两个以上高幅双相棘波呈节律性出现,常见于肌阵挛及强直阵挛发作。 (5)尖慢复合波:由一个尖波及其后的慢波组成,见于癫痫发作。 (6)多棘慢复合波:一个以上棘波随之一个慢波,频率2~3Hz,常散在单个出现, 两侧同步对称,常见于肌阵挛癫痫。 (7)高幅失律:为高波幅尖波、棘波发放,然后有一电活动静止期。见于婴儿痉挛、 苯丙酮酸尿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电生理检查判读
神经电生理检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神经电生理检查
一、脑电图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是脑生物电活动 的检查技术,通过测定自发的有节律的生物电活动以了解脑功能 状态,是癫痫诊断和分类的最客观手段。
神经电生理检查
一、脑电图 (三)正常EEG
1. 正常成人EEG (1)在清醒、安静和闭眼放松状态下,脑电的基本节律为8~13Hz的α节律,波幅 为20~100μV,主要分布在枕部和顶部 (2)β活动的频率为14~25Hz,波幅为5~20μV,主要分布在额叶和颞叶 (3)部分正常人在大脑半球前部可见少量4~7Hz的θ波 (4)频率在4Hz以下称为δ波,清醒状态下的正常人几乎没有该节律波,但入睡可 出现,而且由浅入 深逐渐增多。频率为8Hz以下的脑电波称为慢波

神经电生理检查(第三版)

神经电生理检查(第三版)

仪 器 与 设 备
主要组成部分
电极 放大器 显示器 扬声器 记录器 刺激器 储存器
电生理检查基本要求
了解病史,进行有针对性的神 经系统查体
电生理检查内容因人而异
操作严格、规范
检查室噪声低,光线柔和,安 静,室温最好保持在28℃30℃,患者的肢体温度最好保 持在32℃以上
做好解释工作,不要让病人产 生恐惧感
肌 电 图 检 查
logo

肌电图: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电位
变化的一种电生理检查。

自发电位:肌肉放松时针电极所
记录到电位变化。

运动单位:由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小功能单位。

运动单位电位3个主要参数:
时限、波幅、位相。
运动单位
正常肌电图
细胞膜的通透性差异
膜外:Na+浓度 > 膜内 膜内:K +浓度 > 膜外
Na+通透性大 K +通透性小
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刺激
动作电位 的形成
容积传导
不论是神经传导或针 电极肌电图,其记录 电极所记录到的电位 都是细胞内电位经过 细胞外体液和周围组 织传导而来的,这种 传导方式叫容积传导。
自发电位
A、纤颤电位 B、正锐波 C、复杂重复放电 D、肌强直电位 E、束颤电位
轻度收缩时的异常肌电图
A、巨大电位 B、小电位 C、新生电位 D、复合电位
大力收缩时不同的募集现象图
A、单纯相
B、病理性干扰相
C、干扰相
肌电图的检查范围
合林现感现各
-
症 等 。
巴 利 综 合 症 及 腕 管 、 肘 管 综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形成机制

神经电生理检查PPT课件

神经电生理检查PPT课件
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内容包括: 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 神经传导测定 特殊检查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 低频电诊断即直流-感应电诊断和强度-时 间曲线检查等
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了解病史,进行有针对性的神经系统查体 电生理检查内容因人而异 操作严格、规范 检查室噪声低,光线柔和,安静,室温最 后保持在28℃-30℃,患者的肢体温度最好 保持在32℃以上 做好解释工作,不要让病人产生恐惧感
YOU
SUCCESS
2019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1
神经传导意义及不同类型异常特点:
意义: • 研究后根神经节和其后周围神经的功能状 态。 • 异常特点: • 传导减慢:脱髓鞘改变 • 波幅明显下降:轴索断伤
THANK
针极肌电图检查观察的四个步骤
插入电活动:将记录针插入肌肉时所引起 的电位变化。 放松时:观察肌肉在完全放松时是否有异 常自发电活动。 轻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波幅、 位相和发放频率。 大力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类型。
正常肌电图为
• • • • 插入电位<300ms 放松时 电息位 轻收缩 正常形态的运动单位电位 重收缩 干扰相
第二节 神经肌电图检查
内容包括: 一、肌电图检查 二、神经传导的测定 三、特殊检查 四、表面肌电图
一、肌电图检查
• 概念:肌电图是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电 位变化的一种电生理检查。 • 意义:了解下运动神经元即脊髓前角细胞、 周围神经(根、从、干、支)、神经肌肉 接头和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

2010年第十章神经电生理检查2

2010年第十章神经电生理检查2
• 拾取电极 • 传输导线 • 放大器 • 数据记忆卡 • 2~16通道肌电信号处理器 • 电脑及专门的分析软件
影响sEMG测量的因素
• 技术水平 环境
• 试验水平 测量程序
• 描述水平 信号处理
• 生理水平
设备 收缩条件 统计学分析
sEMG的分析
sEMG的肌电信号有四种表现形式
• 原始sEMG • 处理过的sEMG • 频率谱分析 • 概率波幅直方图
在康复医学方面用于 • 康复评定如肌力、肌张力、平衡、步态 • 同时也用于指导或评价康复训练
表面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 神经功能评估及指导康复训练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检测肌电图积分值成为研究神经肌肉功能的理想指标 颈肩腰腿痛及其他肌肉功能障碍患者的肌肉功能障碍、疼痛程度
脑卒•中疲患者劳偏的瘫评侧定肢体肌张力增高或减退的情况
波形稳定 无适应性 不受睡眠和麻醉药的影响
A 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导联图 B 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导联图
检查方法
• 表面电极置于周围 神经干
• 在感觉传入通路的 不同水平及头皮相 应的投射部位记录
• 常用的刺激部位是 上肢正中神经及下 肢胫后神经
解剖通路是后索内侧丘系通路
波形
• 正中神经刺激诱发SLSEP记录的电位 N9 臂丛神经动作电位 N13 下颈段脊髓后角电位 N20 感觉传入到达大脑主感觉皮质后 的最早原发反应
主要研究的是近端神经节段 了解周围神经近端神经的功能状态 弥补远端运动测定的不足
F-波
• F波是通过周围神经刺激 逆向兴奋运动神经元引出
• “F”来源于足 • 1950年第一次从足部肌肉记录到
F波定义
• F波是神经干在超强刺激下 • 在肌肉动作电位M波后出现的

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

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

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一.脑电图(EEG)二.脑诱发电位三.肌电图四.神经传导速度五.重复神经电刺激一.脑电图EEG(一)定义(二)常规和特殊电极(三)诱发试验(四)正常EEG表现▲▲▲四要素(五)异常EEG▲▲▲(六)临床应用(一)定义:通过测定自发的有节律的生物活动以了解脑功能状态,是证实癫痫和进行分类的最客观的手段.(二)常规和特殊电极检查方法1.常规检查方法:参考电极为双耳垂.电极可采用单电极和双电极的连接方法2.特殊电极检查:1)蝶骨电极检查:提高颞叶癫痫脑电图诊断的阳性率2)鼻咽电极:少用3)深部电极:具有并发症为出血和感染(三)诱发试验1.过度换气:让患者加快呼吸频率和深度,引起短暂性呼吸碱中毒,使常规检查难以记录到的,不明显的异常变得明显.过度换气持续时间为3分钟.2.闪光刺激:为EEG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特别是对光敏感的癫痫有重要的价值3.睡眠EEG:半数以上的癫痫发作和睡眠有关,部分患者只在睡眠中发作.所以可以提高检查阳性率(四)正常表现EEG▲▲▲四要素:1.频率1)a波: 频率为8~12HZ2)β波: 频率为13~25HZ 快波在清醒,安静和闭眼时3)o 波: 频率为4~7HZ4)§波: 频率为<4HZ 慢波2.波幅低波幅: <25uV 中等波幅: 25~75uV 高波幅: >75uV3.波形1)儿童EEG: 主要以慢波为主,随着年龄增加就a波逐渐增多.14~18岁即成人式A. 快眼动相:主要以低波幅的o波wizhu和间歇出现低电压的a波为主的混合频率电活动(1)1期:即困倦期,a波逐渐小时,被低波幅的慢波取代2)睡眠EEG: B. 慢动眼睡眠期(2)2期:浅睡眠期,在地波幅脑电波的基础上出现睡眠纺锤波正常波形(3)3期::在睡眠纺锤波的基础上出现高波波幅的慢波§,但是其比例在50%以下(4)4期: 纺锤波逐渐减少至消失,§波比例在50%以上4.位相: 负相表现为向上的波形,相反正向波表现为向下的波形(五)异常EEG1.弥漫性慢波: 为最常见的异常表现,无特异性. 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弥漫性脑病,缺氧性脑病,中枢性系统病变和脱髓鞘脑病等2.▲局灶性慢波:是局部脑实质病变导致的.见于局灶性癫痫,脑脓肿,局灶性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3.三相波:▲▲▲通常为中至高波幅,频率为低频的负—正—负或者正—负—正波.见于肝性脑病和其他中毒代谢性脑病4.癫痫样放电:▲▲▲包括了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多棘波,尖慢波综合以及多棘慢波综合50%以上患者在癫痫发作的间期记录到癫痫样放电,放电的类型不同常提示不同的癫痫综合征.●1)多棘波和多棘慢波综合伴有肌阵挛: 提示全身性癫痫和光敏感癫痫●2)双侧同步,对称,每妙3次重复出现的高波幅的棘慢波综合波: 提示失神发作(六)临床应用▲▲:1.EEG主要用于癫痫的诊断,分类和病灶的定位2.区别脑部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和弥漫性或局限性损害以及脑炎,中毒性和代谢性等各种原因引起脑病的辅助诊断二.脑诱发电位(一)定义(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三)视觉诱发电位(四)听觉诱发电位(五)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六)事件相关电位(一)脑诱发电位的定义:ECP指的是中枢系统在感受体内外各种特异性刺激所产生的生物电活动,该检查技术主要是可以了解脑的功能状态(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1.定义2.刺激部分3.波形命名4.波形判断5.临床应用1.定义:指的是刺激肢体末端粗大感觉纤维,在躯体感觉上行通路不同部位记录的电位,主要反映的是周围神经,脊髓后束和有关神经核,脑干,丘脑和丘脑放射和皮层感觉功能2.刺激部位:常为上肢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下肢的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上肢记录部位为: Erb’s点,颈椎棘突和头部相应的感觉区下肢记录部位为腘窝,臀点,T12和头部相应区3.波形命名命名原则: 极性(波峰向下为P,向上为N)+潜伏期,如潜伏期为14ms,波峰向下的波称为P14 4.波形判断1)SEP:异常的判断标准: 潜伏期>平均值+3SD, 波幅明显降低伴有波分化不良2)SEP影响主要因素: 性别, 年龄和温度5.临床应用:应用于: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颈椎病,后侧索硬化综合征,多发性硬化(MS)和脑血管等感觉通路的病变诊断和评价(三)视觉诱发电位1.定义2.描记3.波形分析4.应用1.定义:经头皮记录的枕叶皮层对视觉刺激产生的电活动2.描记:常用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VEP(PRVEP)3.波形分析:PRVEP是一个由NPN组成的三相复合波,分布按照各自的潜伏期命名为N75,P100,和P145 在正常情况下P100潜伏期最为稳定和波幅高,是唯一可靠的成分4.应用:应用于:1)多发性硬化(MS) 2)青光眼3)帕金森病4)皮质盲5)婴幼儿视敏度的检查(四)听觉诱发电位:1.定义2.描记3.波形分析4.应用1 .BAEP:指的是经耳机传出的声音刺激听神经传导通路在头顶的记录电位.2.描记多采用短声刺激3.波形分析:正常的BAEP由5个波构成. I波起源于听神经, II波起源于耳蜗神经核III为上橄榄核IV波为外侧丘系V波起源于下丘脑的中央核团区4.应用:1)客观的评价听力2)桥脑小脑肿瘤: I—III波间期延长,出现早.肿瘤为内侧型仅有I波或I波和II波脑干内肿瘤III波和V波消失3)MS:单侧损害多见,主要表现为V波波幅降低或消失4)脑死亡: 脑死亡的判断主要依据是EEG和SEP, 而BAEP的改变只是参考,早期有V波消失5)手术监护(五)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1.定义;经颅磁刺激大脑皮层运动细胞,脊髓和周围神经运动通路,在相应的肌肉上记录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2.应用:主要用于运动通路病变的诊断(六)事件相关电位1.定义;ERP是人退外界或环境刺激的心理反应,指人对某件事或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时,通过叠加和平均技术在头颅表面记录的大脑电位. ERP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P300电位2.P300的临床应用用于各种大脑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三. 肌电图(一)定义(二)检查方法(三)异常EMG和临床意义(四)临床应用(一)定义EMG指的是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后,记录的肌肉安息状态和不同程度随意收缩状态下和周围神经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电活动的一种技术. 广义上包括常规EMG, 神经传导速度NCV 重复神经电刺激RNSA(二)常规EMG检查1.适应症和临床意义: ▲脊髓前角细胞和其以下的病变是EMG检查的适应症其临床意义是: 主要是诊断和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2.检查方法:包括在静息下,轻度肌肉收缩下和大力收缩状态下测定结果3.异常自发电位:▲▲▲1)纤颤电位:由于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运动终板对血中乙酰胆碱的敏感性提高引起的去极化或者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静息电位降低所导致的自动去极化产生的动作电位具体波形为: 双相波,先正相见于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2)正锐波: 波形为双相波,起始为一正相波,之后为一时限较宽,波幅较低的福薄,形似V 字形临床意义同上3)束颤波:指一个或部分运动单位支配的肌纤维自发放电.多见于神经源性损害4)复合重复放电:(CRD):是一组肌纤维自发同步放电.发放过程通常没有波幅和频率的改变,声音如机关枪发放. 多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炎性疾病和慢性失神经.4.▲▲▲肌强直放电:肌肉自主收缩或受机械刺激后出现的节律性放电. 放电过程中波幅和频率逐渐的衰减,扩音器可传出类似“飞机俯冲或者摩托车减速”的声音. 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肉强直,常见的有萎缩性肌强直, 先天性肌强直和副肌强直以及高钾血型周期性瘫痪等5.异常的MUAPs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神经源性损害的波形改变: 波形时限增宽, 波幅增高和多相波见于脊髓前角细胞病变神经根病变神经丛和周围神经病等肌源性损害的波形改变: 波形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和多相波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四.神经传导速度NCV(一)定义:用于评价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通常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 F波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测定(二)临床应用:▲▲▲1. 鉴别诊断脱髓鞘病变和轴索损伤脱髓鞘病变: 传导速度减慢, 潜伏期延长但是波幅不变轴索损伤: 波幅降低,但是传导速度不变2.F波和H反射F波是超强电刺激神经干在M波(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后的一个晚成分,由运动神经回返放电引起.F波的特点是其波幅不随刺激量变化而改变,重复刺激F波的波形和潜伏期变异大临床意义▲▲▲F波相对于MCV能很好的反应出运动神经近端的功能F波的异常表现为: 出现率低, 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和无反应等五.重复神经电刺激RNS1.定义指的是超强重复刺激神经干在相应肌肉记录复合动作电位,是检测神经肌接头功能的重要手段.2.正常和异常表现:1)正常人低频波幅递减在10%~15%以内,而高频刺激波幅递减在30%以下,而波幅递增在50%以下2)波幅递减: 低频波幅递减>15%和高频刺激波幅递减>30%3)波幅递增: 高频刺激波幅递增>100%3.RNS的临床意义▲▲▲诊断和鉴别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病变,特别是重症肌无力和Lambert—Eaton综合征(肌无力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的表现: 低频或高频刺激波幅递减肌无力综合征的表现: 低频刺激波幅递减,而高频刺激波幅递增。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2. MEP的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运动通路病变的诊断,如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型颈椎病、脑血管病等
三、诱发电位
(五)事件相关电位 1.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
ERP指大脑对某种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时,通过叠加和平均技术在头颅表面记录 的电位。ERP主要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电生理变化。ERP中应用最广泛的是P300电位。
四、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
(一)肌电图
指用同心圆针电极记录的肌肉安静状态下和不同程度随意收缩状态下各种电活动的一种技术。 1. 正常EMG
(1)静息状态:观察插入电位 (2)轻收缩状态:观察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MUAP),它是单个前角细胞支 配的所有肌纤维同步放电的总和。就MUAP的时限、波幅、波形及多相波百分比而言,不同肌肉各有其 不同的正常值范围 (3)大力收缩状态:观察募集现象,即观察肌肉在大力收缩时运动电位的多少及其发放频率的快慢。 正常情况下,大力收缩时肌电图上呈密集的相互重叠的难以分辨基线的许多运动单位电位,即为干扰相。
VEP是对视神经进行光刺激时,经头皮记录的枕叶皮质产生的电活动。
2. 检测方法
有模式翻转刺激技术诱发VEP(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RVEP)和闪光刺激VEP。 PRVEP的优点是波形简单易于分析、阳性率高和重复性好,而闪光刺激VEP受视敏度影响小,适用于 PRVEP检测不能合作者。
2. 特殊电极
(1)蝶骨电极:可明显提高颞叶癫痫EEG诊断的阳性率。 (2)鼻咽电极:主要用于检测额叶底部和颞叶前内侧的病变。因患者有明显不适感而使用受限。 (3)深部电极:将电极插入颞叶内侧的海马及杏仁核等较深部位进行记录。主要用于癫痫的术前定位, 属非常规的检测方法。

神经肌电图生理检查ppt课件

神经肌电图生理检查ppt课件
• 在生物成熟的上升(发展)阶段,是生理的自然的过 程,而老化尽管完全无病理改变的可能性不能除外, 但主要是由病理决定的。随年龄的增加,脑萎缩,脑 室扩大。神经元数目选择性改变在不同脑区改变不同 (额颞明显)
多棘慢复合波 由2个或2个以上的棘波和1个慢波组成。
多棘波 由2个或2个以上的棘波连续出现。
精神运动性变异型波 波幅50~70µV,4~7cps的带有切迹的
节律性电活动。此种带有切迹的慢波由二个负相波组成, 中间有1个正相偏转。呈短至长程出现,多见于中颞区。
14/sec及6/sec正性棘波 弓形,见于一侧或双侧后颞及临 近区域,出现在思睡期和轻睡期。
-周波/秒,C/S,CPS,Hertz (Hz)
常规走纸速度 3cm = 1秒
人类脑电活动的频率在0.5—30HZ之间。 • δ频带:0.5--3HZ • θ频带:4--7HZ • α频带: 8--13HZ • β频带: 18--30HZ • γ频带: >30HZ
脑波特征--波幅
代表一个波的高度 • 表示方法
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 VEP最有价值之处是发现视神经的潜在病灶, 视神经病变常见于视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 炎,PRVEP异常率可达89%;VEP对多发性 硬化的诊断也很有意义。
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 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 协助诊断多发性硬化及运动神经元病;可 客观评价脊髓型颈椎病的运动功能和锥体 束损害程度。
-用µV 表示 -通过测定一个波的垂直距离与定标信号的高度比 较确定
如果定标信号高度是5㎜=50 µV ,那么1 ㎜ =10 µV 10 ㎜ =100 µV ㎶
• 按波幅大小分为
低波幅 <25 µV ㎶,中波幅25~75 µV ㎶,高波幅 >75 µV

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PPT课件

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PPT课件
41
瞬目反射的测定
-
42
诱发电位
• 诱发电位指在神经系统某特定部位给予适宜 的刺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内在或外 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变化。
-
43
诱发电位常用的检查方法
1
2
3
4
将表面电极置于周围 神经干,在感觉传入 通路的不同水平及头 皮相应的投射部位记 录其诱发电反应。
声音刺激单耳或双耳, 然后记录诱发电反应。
主要观察R1波及R2波的 波幅和潜伏时,正常值 R1在13ms以内,左右 侧间差为1.2~1ms;R2 在40ms以内,两侧间差 不超过5ms。
-
常见的有:①三叉神经 损害时病侧诱发的所有 成分潜伏时均延长或消 失; ②面神经损害时,任一 侧刺激时损伤侧R1波及 R2波均延长或消失中枢 损害时则可出现多种情 况。
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
Add Your Text
-
36
F波(F response)
检查方法
刺激电极置于神经 某一端点,阴极朝 向记录电极,用表 面电极在相应支配 肌肉处记录,超强 刺激10~20次。
测定及计算 方法
通常观察最短潜伏时 、平均潜伏时、波幅及 出现率和传导速度,正 常情况F波出现率平均 为79%,波幅为M波的 5%~10%,D为刺激 点到棘突的距离,F为F 波潜伏时,M为M波潜 伏时,1ms是冲动在脊 髓前角细胞传导的时间 。
电极功能异常 导线断
裂、单极针电极绝缘不 良、同心针电极尖端的 短路以及电极与皮肤的 接触不良均可引起反馈 或其他噪声。因腐蚀或 氧化所致的电极与前置 放大器的连接不良将会 明显使肌肉电位的振幅 衰减。
-
8
针极肌电图
• 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电位变化的一种电 生理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电位为
肌电图的检查目的:
肌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神经传导意义及不同类型异常特点:
意义: • 研究后根神经节和其后周围神经的功能状
态。 • 异常特点: • 传导减慢:脱髓鞘改变 • 波幅明显下降:轴索断伤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内容包括: 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 神经传导测定 特殊检查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 低频电诊断即直流-感应电诊断和强度-时间
曲线检查等
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了解病史,进行有针对性的神经系统查体 电生理检查内容因人而异 操作严格、规范 检查室噪声低,光线柔和,安静,室温最
后保持在28℃-30℃,患者的肢体温度最好 保持在32℃以上 做好解释工作,不要让病人产生恐惧感
第二节 神经肌电图检查
内容包括: 一、肌电图检查 二、神经传导的测定 三、特殊检查 四、表面肌电图
一、肌电图检查
• 概念:肌电图是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电 位变化的一种电生理检查。
• 意义:了解下运动神经元即脊髓前角细胞、 周围神经(根、从、干、支)、神经肌肉 接头和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
针极肌电图检查观察的四个步骤
插入电活动:将记录针插入肌肉时所引起 的电位变化。
放松时:观察肌肉在完全放松时是否有异 常自发电活动。
轻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波幅、 位相和发放频率。
大力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类型。
正常肌电图为
• 插入电位<300ms • 放松时 电息位 • 轻收缩 正常形态的运动单位电位 • 重收缩 干扰相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