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蛋白生成
凝血 纤维蛋白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
抗凝 纤溶
(一)抗凝系统 anti-coagulation system
1.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 2. 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 系统 3.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 ) 4. 肝素
血管在正常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1、反射性收缩,使血管破裂处缩小或闭合,血流变慢 2、刺激血小板粘附—形成白色附壁血栓 3、激活凝血系统—形成稳固的红色血栓。
血管在正常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血管破损
反射性血管收缩 基底膜暴露
血流变慢、破裂口缩小 血小板粘附
内、外源凝血系统
血小板聚集、释放
止血
PF3 TXA2
X
Stuart— Prower因子
XI
血浆凝血活酶 前质
XII
接触因子
XIII
源自文库
纤维蛋白稳定 因子
正常凝血过程
凝血活酶生成
(内源与外源两途径)
第一阶段
凝血酶生成
第二阶段
血 纤维蛋白生成 液

第三阶段

凝血过程(凝血活酶生成)
血管内皮损伤 (内源性)

Ⅻa

Ⅺa
Ca2+

Ⅸa
组织损伤(外源性)
Ca2+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管内皮损伤
K
PK

Ⅻa
HMWK

Ⅺa
Ca2+

Ⅸa
组织损伤
t-PA,u-PA
Ca2+
TF(Ⅲ)+Ⅶa

纤溶酶原

Ⅷ纤:溶C 酶
PF3 凝血酶原(Ⅱ)
Ⅹa Ca2+、Ⅴ、PF3
凝血酶
FDP
纤维蛋白原(Ⅰ)
纤维蛋白
D-二聚体
XIII
XIIIa
(一)血管壁异常
1、先天性: (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毛细血管、小动 脉、小静脉管壁变薄,往往仅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周围 只有一些疏松的结缔组织,缺乏平滑肌及弹力纤维。 (2)、家族性单纯性紫癜; (3)、先天性结缔组织病(血管及其支持组织异常)
X XI
抗血友病球蛋 白
血高浆分子凝量血激活酶 成肽分原
Stuart— Prower因子
血浆凝血活酶 前质
XII
接触因子
XIII
纤维蛋白稳定 因子
凝血因子名称对照
国际名称
常用名称
I
纤维蛋白原
II
凝血酶原
III
组织因子
IV
钙离子
V
易变因子
VII
稳定因子
国际名称
常用名称
VIII
抗血友病球蛋 白
IX
血浆凝血活酶 成分
血管收缩
血栓
血小板止血“三步曲”
• 粘附adhesion • 聚集aggregation • 释放 release
(1)粘 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胶原纤维 )的连接
•血小板膜糖蛋白Ib( GPIb)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von Willebrand factor) •血管壁胶原纤维上的vWF受体
XIII
XIIIa
纤维蛋白
肝素
血管内皮损伤

Ⅻa

Ⅺa
Ca2+

Ⅸa
组织损伤
Ca2+
TF(Ⅲ)+Ⅶa


Ⅷ:C PF3 凝血酶原(Ⅱ)
Ⅹa Ca2+、Ⅴ、PF3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Ⅰ)
XIII
XIIIa
纤维蛋白
凝血 纤维蛋白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
抗凝 纤溶
(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 纤溶酶原(PLG) 2. 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 3.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u-PA) 4. 纤溶酶相关抑制物
纤维蛋白单体
XIIIa
以共价键聚合的纤维蛋白网络
血管内皮损伤
K
PK

Ⅻa
HMWK

Ⅺa
Ca2+

Ⅸa
组织损伤
Ca2+
TF(Ⅲ)+Ⅶa


Ⅷ:C PF3 凝血酶原(Ⅱ)
Ⅹa
Ca2+、Ⅴ、PF3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Ⅰ)
XIII
XIIIa
纤维蛋白
血管因素 血小板因素
凝血因素
反刺激黏聚释射激活凝凝附集放性血凝血 血收小 血活 酶缩板系酶 生黏统生 成附 成
(一)血管壁异常
2、获得性: (1)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血管壁炎性损害; (2)过敏:过敏性紫癜; (3)结缔组织疾病:SLE—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 (4)营养不良:如维生素C及PP缺乏症; (5)化学或生物性因子:颠茄、奎宁、蛇毒、蜂毒;
(二)血小板异常
1、血小板数量减少; 2、血小板数量增多; 3、血小板功能异常;
(2)聚 集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通过纤维蛋白原相互连接而致血小板聚集
(3)释 放
血小板将颗粒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
聚集后的血小板活化,分泌或释放一系列活性物质,如血栓 烷A2(TXA2)、血小板第三因子(PF3)等。
• 存在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均为无活性的酶原; •当凝血过程被激活时,一个凝血因子按顺序以另一个
TF(Ⅲ)+Ⅶa


Ⅷ:C PF3
Ⅹa Ca2+、Ⅴ、PF3
凝血过程(凝血酶生成)
Ⅹa Ⅴ Ca2+ PF3
凝血酶原(Ⅱ)
1,反馈性加速凝血酶原向 凝血酶的转变; 2,激活因子XII; 3,激活因子纤维蛋白原; 4,激活因子XIII。
凝血酶
凝血过程(纤维蛋白生成)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Ⅰ)
XIII
TF(Ⅲ)+Ⅶa


Ⅷ:C PF3 凝血酶原(Ⅱ)
Ⅹa Ca2+、Ⅴ、PF3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Ⅰ)
XIII
XIIIa
纤维蛋白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 TFPI )
血管内皮损伤

Ⅻa

Ⅺa
Ca2+

Ⅸa
组织损伤
Ca2+
TF(Ⅲ)+Ⅶa


Ⅷ:C PF3 凝血酶原(Ⅱ)
Ⅹa Ca2+、Ⅴ、PF3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Ⅰ)
凝血因子为底物,使之激活成为具有活性的酶,形成 “瀑布样反应”。
• 凝血过程一旦开始,一定会进行到底; • 凝血过程有自行扩大的正反馈作用。
凝血因子名称对照
国际名称 I
PKII III IV V VII
常用名称 纤维蛋白原 前酶凝激血肽酶释原放 组织因子
钙离子 易变因子 稳定因子
国际名称
常用名称
VIII HMWIKX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
血管内皮损伤

Ⅻa

Ⅺa
Ca2+

Ⅸa
组织损伤
Ca2+
TF(Ⅲ)+Ⅶa


Ⅷ:C PF3 凝血酶原(Ⅱ)
Ⅹa Ca2+、Ⅴ、PF3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Ⅰ)
XIII
XIIIa
纤维蛋白
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 系统
血管内皮损伤

Ⅻa

Ⅺa
Ca2+

Ⅸa
组织损伤
Ca2+
出血性疾病是指因止血功能缺陷而引起 的以自发性或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的 一组疾病。
冷却
凝块纤维 现代凝血概念
prothrombin
Calcium thrombokinase
thrombin
希伯克fib拉rin底ogen (Hippocrates)
十七世fib纪rin
Paul Morawitz 1879-19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