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们常常犯的错误:由于习惯于现代汉 语的双音节词,往往也把古代汉语的两 个单音节词当成一个双音节词去理解。 • 《周易· 革卦》:“汤武革命,顺乎天而 应乎人。” • 《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 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 实味不同。”
• 《韩非子· 五蠹》:“古者文王处丰、镐 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 王天下。” • 《汉书· 霍光传》:“党亲连体,根据于 朝廷。” • 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单音词与复音词
• 汉语的词,若按音节的数量分,可分为 单音词、复音词。 • 古代汉语无论是在单音词的比重方面, 还是在复音词的构成方面,都与现代汉 语存在很大的差别。
• 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节词为主;而古代汉 语则是单音节词占优势,特别是上古汉 语,更是如此。表现在: • 1、当我们将古代汉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 语时,原来的单音节词有不少变成了双 音节词。 • 如: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转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复合词, 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词素 合成的,其复合词的意义既不同于两个 词素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两个词素义 的简单相加,出现词义转化的现象,这 种复合词叫做转义复词。
• 春秋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对的单音节词, 分别指“春季”和“秋季”。如《礼 记· 王制》:“春秋教以《礼》《乐》, 冬夏教以《诗》《书》。” • “春秋”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同时意义 发生了变化,被用来表示“光阴、岁月” 的意思。
• 《左传· 襄公三年》:“於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 亦可。’於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 佐之。”
复音词
•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节词; 至于多音节词,可说凤毛麟角。古代汉 语的双音节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 “复合词”。 •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成词。 古代也叫“重言”。叠音词或摹声,或 状物,色彩鲜明生动,且富有音乐美, 起着很好的修辞作用。
1、范围广狭不同
• 人,民: • 人:人类社会成员的 统称。 • 民:人中被认为愚昧 无知的部分。 • 女,妇: • 女:女性统称。 • 妇:已婚妇女 • • • • • • • • 问,询,访: 问,询:无限制 访:上对下 白,皎,皑,皙: 白:统称 皎:月白 皑:霜雪白 皙:人白
2、性状情态不同
• 四、标点古文: • 子罕以不贪为宝
•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 罕子罕弗受献玉者 曰以示玉人玉人以 为宝也故敢献之子 罕曰我以不贪为宝
• 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 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 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 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 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 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 后使复其所
• 叠音词属于单纯词,两个音节只包含一 个词素。大多数的叠音词,两个音节中 的单一音节,在该叠音词中并不表示意 义。如: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坎坎伐檀兮 • 《诗经· 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
• 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 荣。” • 还有一部分叠音词,实际上是两个相同 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其词义与单独一个 音节所表示的意义相同,词同记录词的 字在意义上是一致的。 • 《诗经· 卫风· 伯兮》:“其雨其雨,杲杲 出日。”
• 同类事物的性状、质地、 • 例2:箪圆,笥方, 功能不同或动作行为的 都可盛饭,笥可盛衣 情态、方式不同
• 例1:鼎,镬,釜,
• 錡,甑, • 鼎,镬煮肉,鼎有足, 镬无足;錡、釜一般煮 饭,錡有足,釜无足。 甑蒸饭用。
• 例3:坐,跪,跽, 身姿、方式、情态有 别: • 例4:寝,卧,睡 • 例5:荷,负,任
一、古汉语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 同义词:意义相同或 相近的词叫同义词。 •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在 于理性意义、感情色 彩、语法特点三个方 面。 • 理性意义,又分为范 围、形状、程度的不 同。 •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 范围广狭不同;
• 性状情态不同;
• 程度深浅不同; • 侧重方面不同; • 感情色彩不同; • 语法功能不同。
3、程度深浅不同;
• 例1:饥,饿
• 饥:一般的饿;
• 例2:疾,病
• 疾:一般的病; • 饿:严重的饿,长 • 病:病重; 时间没进食,受到 • 例3:知,识 死亡的威胁。 • 知:一般了解 • 识:深刻了解
ຫໍສະໝຸດ Baidu、侧重角度不同;
• 例1:完,备 • 例2:恭,敬
• 备:侧重数量品类 • 恭:侧重外表,侧 重对人谦恭有礼; 应有尽有,齐全完 备; • 敬:侧重内心,侧 重对事严肃认真; • 完:侧重事物的整 体性,完整无缺, 完好无损。
• 根据联绵词两个音节之间的关系,可分 为双声联绵词和叠韵联绵词等几种形式。 如:仿佛、彳亍;望洋、匍匐。
• 偏义复词:古汉语中有一部分复合词, 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词素 合成的,但其中只有一个表示意义,另 一个则仅作陪衬而已,出现词义偏落的 现象,这种复合词通常叫偏义复词。 • 偏义复词的词义究竟偏落在哪个词素, 只有联系上下文意进行分析,才能作出 正确的判断。
• 出入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 “出”指外出,“入”指进入。如《史 记· 项羽本纪》:“故遣将守关者,备他 盗出入与非常也。” • 后来“出入”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同 时意义也发生了转化,被用来表示“数 量上的接近”,如《论衡· 气寿》:“武 王崩,周公居摄七年,复政退老,出入 百岁矣”
• 寻常 原来是两个表示长度单位的意义相 对的单音节词,“寻”是八尺,“常” 是十六尺。 • 后来“寻常”由短语变成复合词,同时 意义也发生了转化,被用来表示“平常、 普通”的意思。
• 消息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 “消”指消亡,“息”指生长。如《周 易· 丰· 彖辞》:“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 后来“消息”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表 示“音讯”。蔡琰《悲愤诗》:“有客 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 复非乡里。”
• 1、词义偏落于前 • 《列子· 杨朱》:“无羽毛以御寒暑。” • 贾谊《论积贮疏》:“世之有饥穰,天 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 诸葛亮《前出师表》:“空中府中,俱 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2、词义偏落于后 • 《国语· 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 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 《列子· 杨朱》:“趋走不足以逃利害。” • 《史记· 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 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 《后汉书· 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 快,几至成败。”
•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双音节词,也不是到 临近现代的某一天突然出现的,其实它 们早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出现了。从古 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单音词比率由多到 少、复音词由少到多的演变过程,是一 个逐渐量变的过程。因此,在阅读古籍 的时候,正确分清词与短语的界限,就 显得十分重要。
• 《礼记· 月令》:“温风始至,蟋蟀居壁, 鹰乃学习。” • 《史记· 秦始皇本纪》:“百姓当家则力 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 《左传· 僖公四年》:“公惠徼福于敝邑 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 《孟子· 离娄上》:“天子不仁,不保四 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 另一方面,后世有许多双音节词,本来 就是 由古代两个单音节词合成的,如: • 学校 学+校 《汉书· 平帝纪》: “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 邑、侯国曰校 。” • 吊唁 吊+唁 《玉篇· 人部》:“吊 生曰唁,吊死曰吊。”
• 衣裳 衣+裳 《说文· 衣部》:“上 曰衣,下曰裳。” • 事业 事+业 《周易· 坤· 文言》: “发于事业。”疏:“所营謂之事,事 成謂之业。”
• 《诗经· 郑风· 风雨》:“风雨凄凄,鸡鸣 喈喈。” • 联绵词:在古代汉语中,还存在另一类 双音节单纯词,尽管从语音上看是两个 不同的音节,从书写形式看是两个不同 的字,但从意义上看,则只包含一个词 素而非两个词素。由于这种词由两个音 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故前人称之为
• “联绵词”,也有人从书写形式出发, 称之为“联绵字”。 • 联绵词的最大特点是字义与词义毫无联 系,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中的任何一 个,在联绵词中都不具备任何意义,这 两个音节乃是一个作为一个整体,合起 来才表示意义的。 • 联绵词绝不允许拆开来逐字 解释。
5、感情色彩不同
• 例1:诛 ,杀,弑 • 用词不同,反映说 话人的褒贬态度。 • 诛:杀死有罪者, 有谴责义; • 杀;客观反映,一 般的杀; • 弑:用于以下犯上, 应于谴责;
6、语法功能不同
• 例1:耻,辱 • 耻:宾语有动词性 词组充当,表示事 • 作为抽象名词,都 情,意思是以之为 表示声誉上受到损 耻,意动用法。 害或可耻的事情。 但作为动词时,语 • 辱:作动词时,宾 法功能有明显的区 语由名词充当,指 别。 人,有时是使动用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