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鉴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二、哲理诗形象说理形式
借景说理 即事说理 即事说理
精品课件
借景说理
观书有感(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渠:代词,指方塘。许:这样。
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精品课件
字面解读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字面解读
由表及里,由浅及深
哲理解读
艺术形象 隐含理趣
精品课件
由此及彼
古代哲理诗命题方式
1、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2、诗名蕴含什么样的理趣? 3、诗句有什么寓意? 4、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5、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抱负? 6、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精品课件
课堂演练
过沙头
宋·杨万里
分析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 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在此山中” 一句与成语 “ 当局者迷 ,旁”观表者意清相 同。
精品课件
一、哲理诗
哲理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 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有的直接点明主 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内容多种 多样,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 情、艺术等方面。
2、指只要借助外力,创造好条件,做起看 似困难的事来也轻而易举。
精品课件
即事说理
《诫子弟》
[清] 何绍基
千里传书只为墙, 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精品课件
背景解读
一诗平风波
清朝诗人何绍基在京当官,一天 收到来自家乡湖南的书信,说他家人 为三尺屋地跟邻居争吵起来,要求他 出面帮助打官司,诗人看信后只写了 一首诗寄回,家人看了此诗后,就平 息了一场风波。
潜在的危险不易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要居安思危,时时有一种危机感。
精品课件
琴师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精品课件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 用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 实际上幽默诙谐,意新理妙。
过了沙头渐有村, 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 只有篙师识水痕。
本诗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
精品课件
解答步骤:
1 明确是什么哲理; 2 具体分析哲理在诗句中是怎样体现的。
精品课件
第一步
参考答案 本诗揭示的哲理是:实践出真知。 诗歌三四句“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
识水痕”说暗潮已经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 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 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 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细 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
( 指头)+( )琴= 琴声 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
精品课件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内涵
诗歌后两句体现一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精品课件
不及林间自在啼。
此诗是他受排挤从朝中 被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
精品课件
哲理解读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才知道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 让它在山林里自由啼鸣的悦耳动听。
笼中鸟 —对— 林中鸟 朝中排挤 —比— 放情山水
悟出万物贵自由之意,宇宙万 物之美在能自由自在。
精品课件
蜂
[唐]罗隐
精品课件
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诫子弟》
[清] 何绍基 千里传书只为墙, 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全诗喻理警世, 人生在世,不过 百年,点滴小利, 转眼即逝,何必 为“三尺地”而 败坏自己的品德!
精品课件
托物说理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对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哲理诗鉴赏
精品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哲理诗的艺术形象 来体会蕴涵在诗中的丰富哲理。
2、在熟悉哲理诗特点的基础上 赏析哲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精品课件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 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写出本诗借景说理所 指出来的哲理。
艨艟:(也作:蒙冲)古 代大的战舰。 推移:舟大水浅,必用多 精品课人件 推动才能移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描写的是春天水涨后船在江中自在行的自然 现象,春水未至舟难行,春水泛涨则大船也如羽毛 之轻,顺水自在而行。
【理趣赏析】 1、比喻做学问必须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
不论平地与山间,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精品课件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借蜜蜂的辛勤采蜜,对辛勤的劳动人民进行热情 的歌颂;又借蜜蜂酿造的蜂蜜被一些人轻易取走, 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进行无情的讽刺。
精品课件
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
本体 *借景说理* 喻体
清澈的方塘 ——
优美的文章
源头活水 ——
精品课件
生活体验
(二)解读隐含理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 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精品课件
泛 舟 宋·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水塘像明镜一样,倒映 在水中的天色和云彩不停地晃动。要 问水塘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 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精品课件
哲理解读 (一)解读艺术形象: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诗乍看似乎“文不对题”,其实是运用了 ( 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事理形象化。
第二步
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
精品课件
泾溪
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精品课件
《泾溪》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理趣赏析】
船到险处,船家生怕出了差池,便会小心翼翼, 谨慎防范,故能平安渡险。相反,到了“平流无石 处”,难免思想麻痹,放松警惕,因而常常发生船 翻人亡的事故。
二、哲理诗形象说理形式
借景说理 即事说理 即事说理
精品课件
借景说理
观书有感(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渠:代词,指方塘。许:这样。
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精品课件
字面解读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字面解读
由表及里,由浅及深
哲理解读
艺术形象 隐含理趣
精品课件
由此及彼
古代哲理诗命题方式
1、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2、诗名蕴含什么样的理趣? 3、诗句有什么寓意? 4、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5、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抱负? 6、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精品课件
课堂演练
过沙头
宋·杨万里
分析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 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在此山中” 一句与成语 “ 当局者迷 ,旁”观表者意清相 同。
精品课件
一、哲理诗
哲理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 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有的直接点明主 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内容多种 多样,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 情、艺术等方面。
2、指只要借助外力,创造好条件,做起看 似困难的事来也轻而易举。
精品课件
即事说理
《诫子弟》
[清] 何绍基
千里传书只为墙, 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精品课件
背景解读
一诗平风波
清朝诗人何绍基在京当官,一天 收到来自家乡湖南的书信,说他家人 为三尺屋地跟邻居争吵起来,要求他 出面帮助打官司,诗人看信后只写了 一首诗寄回,家人看了此诗后,就平 息了一场风波。
潜在的危险不易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要居安思危,时时有一种危机感。
精品课件
琴师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精品课件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 用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 实际上幽默诙谐,意新理妙。
过了沙头渐有村, 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 只有篙师识水痕。
本诗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
精品课件
解答步骤:
1 明确是什么哲理; 2 具体分析哲理在诗句中是怎样体现的。
精品课件
第一步
参考答案 本诗揭示的哲理是:实践出真知。 诗歌三四句“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
识水痕”说暗潮已经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 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 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 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细 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
( 指头)+( )琴= 琴声 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
精品课件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内涵
诗歌后两句体现一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精品课件
不及林间自在啼。
此诗是他受排挤从朝中 被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
精品课件
哲理解读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才知道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 让它在山林里自由啼鸣的悦耳动听。
笼中鸟 —对— 林中鸟 朝中排挤 —比— 放情山水
悟出万物贵自由之意,宇宙万 物之美在能自由自在。
精品课件
蜂
[唐]罗隐
精品课件
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诫子弟》
[清] 何绍基 千里传书只为墙, 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全诗喻理警世, 人生在世,不过 百年,点滴小利, 转眼即逝,何必 为“三尺地”而 败坏自己的品德!
精品课件
托物说理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对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哲理诗鉴赏
精品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哲理诗的艺术形象 来体会蕴涵在诗中的丰富哲理。
2、在熟悉哲理诗特点的基础上 赏析哲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精品课件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 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写出本诗借景说理所 指出来的哲理。
艨艟:(也作:蒙冲)古 代大的战舰。 推移:舟大水浅,必用多 精品课人件 推动才能移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描写的是春天水涨后船在江中自在行的自然 现象,春水未至舟难行,春水泛涨则大船也如羽毛 之轻,顺水自在而行。
【理趣赏析】 1、比喻做学问必须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
不论平地与山间,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精品课件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借蜜蜂的辛勤采蜜,对辛勤的劳动人民进行热情 的歌颂;又借蜜蜂酿造的蜂蜜被一些人轻易取走, 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进行无情的讽刺。
精品课件
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
本体 *借景说理* 喻体
清澈的方塘 ——
优美的文章
源头活水 ——
精品课件
生活体验
(二)解读隐含理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 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精品课件
泛 舟 宋·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水塘像明镜一样,倒映 在水中的天色和云彩不停地晃动。要 问水塘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 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精品课件
哲理解读 (一)解读艺术形象: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诗乍看似乎“文不对题”,其实是运用了 ( 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事理形象化。
第二步
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
精品课件
泾溪
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精品课件
《泾溪》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理趣赏析】
船到险处,船家生怕出了差池,便会小心翼翼, 谨慎防范,故能平安渡险。相反,到了“平流无石 处”,难免思想麻痹,放松警惕,因而常常发生船 翻人亡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