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知识点三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5.(2017江西赣州期末联考)解方程 -1=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3x-1=2(x-1) C.3x-6=2(x-1)
x 2 x 2 x 1 3
)
B.3x-3=2(x-1) D.3x-6=2x-1
x 1 3
x 2
答案 C 方程 -1= 两边同乘6,得6 1 =6× ,即3x-6=2(x-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步骤 去分母 去括号 具体做法 在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依据 等式的基本性质2 注意事项 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数线的括号作用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 不要漏乘括号里的任何一项 律、去括号法则
续表
步骤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具体做法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移到另一边 把方程中的同类项分别合并,化成“ax=b(a≠0)”的形式
2 3
知识点三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定义 去分母 依据 做法 方程两边同时乘所有分母的 最小公倍数 一元一次方程中如果有分母,在方程的两边同 等式的基本性质2 时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将分母去掉.这 一变形过程叫做去分母 重要 提示 (1)由于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其又有括号的作用,去分母时,如果分子是一个多项式,应该用括号把这个分子 作为一个整体用括号括起来; (2)去分母是在方程两边同时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能漏乘没有分母的项
温馨 提示 (1)如果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应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2)去括号时,括号前的 系数要乘括号内的每一项,不要漏乘任何一项
例2 解方程3-(x-2)=5x+1. 分析 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是负号时去掉括号后要改变括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 移项与合并同类项)(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探索与思考
如何求方程3x+20=4x-25的解?
3x+20 = 4x-25
3x+20-4x-20=4x-25-4x-20
3x-4x=-25-20
-x=-45
x=45
把它变成x=a(常数)的形式
等式两边都含有
x的项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
利用等式性质1,将等式
变为x=a(常数)的形式
合并同类项
探索与思考
数学(苏科版)
七年级 上册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二课时 移项与合并同类项
课前回顾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所得的结
果仍是等式。
如果a=b,那么a±c=a±c
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 = bc
如果a=b,那么
因为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
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
(2)每人分3本,还剩余20本,则这批书共
(3x+20)
_______ 本;
(3)每人分4本,还缺25本,则这批书共 (4x-25)
______本;
3x+20=4x-25
(4)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式左右两边都有未知数,如何求得方程的解呢?
合并同类项: 7x=24
系数化为1 :
24
x= .
7
(4) x+ =
x-3
1
2
移项:x- x=-3-2
1
2
合并同类项: x=-5
系数化为1 :x=-10.
利用移项与合并同类项移项解方程
初中数学_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一、教学内容:(知识树)二、教学目标:1、会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与技能)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3、通过学习去括号,体会数学中的“化归”和“建模”的思想,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重点、难点:1、重点:会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建模)2、难点:找相等关系,并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化归)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录像配录音(光头强视频来自网络,配音来自本班学生)五、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一)展示目标(谁愿意承担本目标的朗读者?)(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并体会实际问题中的建模思想.(2)探索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二)温故知新:复习去括号(1)1+(x – y)= (2)1 – (x – y)= (3)3(x – 2)– 2(4y– 1)=(温故而知新,为这节课的新内容做好铺垫。
)(三)探究新知:熊出没——《砍树风波》(网络视频加学生配音,增强学生兴趣)熊大:光头强这两天一共砍了60棵树.熊二:今天的数量是昨天减去3棵的2倍,光头强昨天到底砍了多少棵?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1、设未知数:解:设昨天砍了x棵树,则今天砍了2(x -3)棵树,2、找相等关系昨天砍树量+今天砍树量= 60棵3、列方程x+2(x-3)=60 (教师进行点拨诱导,学生回答。
)4、探究如何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步骤以及每一步的理论根据。
(学生独立完成此题的解题思路。
)5、去括号的作用:去括号起到了“化简”的作用,即把括号去掉,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解方程,使其更接近x=a 的形式(其中a 是常数) .(小组合作交流,深刻理解去括号的作用。
5.2 第2课时 解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7.已知 x=3 是关于 x 的方程 4x-3(a-x)=6-7(a-x)的解, 那么 a 的值为_32__.
8.若2(4a-2)-6=3(4a-2),则代数式a2+3a+4=__2_.
10.若x=2是方程k(2x-1)=kx+7的解,则k的值为( ) C A.1 B.-1 C.7 D.-7
11.小明在解方程3x-(x-2a)=4去括号时,忘记将括号中的第二项变 号,求得方程的解为x=-2,那么方程正确的解为( ) A.x=2 B.x=4 C.x=6 D.x=8
C
12.某商品的价格标签已丢失,售货员只知道它的进价为80元, 打七折售出后,仍可获利5%. 你认为售货员应标在标签上的价格为( C ) A.100元 B.110元 C.120元 D.130元
北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1.方程2(x-1)+3=3x-1的解是
检测反馈 x=2 .
解析:去括号,得2x-2+3=3x-1,移项、合并同类项, 得-x=-2,解得x=2.故填x=2.
2.当x= -4 时,代数式6+x与x+2的值互为 相反数.
(2)8x=-2(x+4).
(2)去括号, 得8x=-2x-8, 解得x 4 .
5
5.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3(2-x)和2(3+x)的 值相等?
解:由题意得3(2-x)=2(3+x), 去括号,得6-3x=6+2x. 解得x=0.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x)+(x+2)=0,去括号,得 6+x+x+2=0,解得x=-4.故填-4.
3.解方程3x-7(x-1)=3-2(x+3)去括号 得 3x-7x+7=3-2x-6 .
4.解下列方程. (1)2(x+8)=3(x-1);
解:(1)去括号,得 2x+16=3x-3, 解得x=19.
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
上谢课时衣着谢要整洁,大不得穿家无袖
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 等进入教室。
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 课堂良好纪律秩序。
探究活动2 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3 解方程:4(x+0.5)+x=7.
去括号,得4x+2+x=7. 移项,得4x+x=7-2. 合并同类项,得5x=5.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得x=1.
知识小结
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讲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讲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将一元一次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合并,使方程转化为ax =b (a ≠0)的形式. 要点精析:(1)要把不同的同类项分别进行合并;(2)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和整式加减中的合并同类项一样,它们的根据都是乘法分配律,实质都是系数的合并. 例1 解下列方程:总结:(1)合并同类项的目的是将原方程转化成ax =b (a ≠0)的形式,依据是合并同类项的法则;(2)系数化为1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ax =b (a ≠0)的两边同时除以a ,当a 为分数时,可将方程两边同时乘a 的倒数. 例2 下面解方程的结果正确的是( )A .方程4=3x -4x 的解为x =4B .方程 x = 的解为x =2C .方程32=8x 的解为x =D .方程1-4= x 的解为x =-9例3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 9, -27, 81,-243, …,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 这三个数各是多少?例4 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八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6小时完成;如果让九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4小时完成.现在由八、九年级学生一起工作,需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任务?例5 如果x =m 是方程 x -m =1的解,那么m 的值是( )A .0B .2C .-2D .-6 二、列方程解“总量=各部分量的和”的问题1.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使一元一次方程ax =b (a ≠0)变形为x = (a ≠0)的形式,变形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51268;2x x -=-()27 2.53 1.51546 3.x x x x -+-=-⨯-⨯32131413ba122.易错警示:系数化为1时,常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1)颠倒除数与被除数的位置; (2)忽略未知数系数的符号;(3)当未知数的系数含有字母时,不考虑系数是不是等于0的情况.例6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 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 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例7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1)-x =3; (2)2x =-4; (3) x =-3.例8 把方程- x =3的系数化为1的过程中,最恰当的叙述是( )A .给方程两边同时乘-3B .给方程两边同时除以-C .给方程两边同时乘-D .给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 三、移项比较这个方程与原方程,可以发现,这个变形相当于即把原方程中的-2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 1.定义: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2.方法:把方程右边含有未知数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左边,把方程左边不含未知数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右边;即:“常数右边凑热闹,未知左边来报到.”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移项的原则: 未知项左边来报到,常数项右边凑热闹.移项的方法: 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即移项要变号. 例9 将方程5x +1=2x -3移项后,可得( ) A .5x -2x =-3+1 B .5x -2x =-3-1 C .5x +2x =-3-1 D .5x +2x =1-3 例10解方程时,移项法则的依据是( )A .加法交换律B .加法结合律C .等式的性质1D .等式的性质212233232例2 解下列方程:(1)2x +6 = 1; (2) 3x +3 = 2x +7. (3)例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3a -x = +3的解为2,则式子a 2-2a +1的值是________. 四、去括号法 去括号法则: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去括号的目的是能利用移项法解方程;其实质是乘法的分配律.3.去括号必须做到“两注意”:(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2)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时,乘数应乘以括号内每一项,不要漏乘. 4.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骤:第一步:去括号(按照去括号法则去括号);第二步:用移项法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例1 方程1-(2x +3)=6,去括号的结果是( )A .1+2x -3=6B .1-2x -3=6C .1-2x +3=6D .2x -1-3=6 例2 解方程:(1)-2(x -1) = 4. (2)4x +2(4x -3)=2-3(x +1).例5 解方程:2(x +1)- (x -1)=2(x -1)+ (x +1).例6 解下列方程:(1)5(x -1) = 1; (2)2-(1-x ) = -2; (3)11x +1 = 5(2x +1); (4)4x -3(20-x ) = 3; (5)5(x +8)-5 = 0; (6)2(3-x ) = 9; (7)-3(x +3) = 24; (8)-2 (x -2) = 12. 11 3.42x x -+2x1212五、去分母去分母的方法:方程两边同时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去分母的依据:等式的性质2;去分母的目的:将分数系数转化为整数系数;去分母的步骤:先找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依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两边同时乘这个最小公倍数. 例1 把方程3x +去分母,正确的是( )A .18x +2(2x -1)=18-3(x +1)B .3x +2(2x -1)=3-3(x +1)C .18x +(2x -1)=18-(x +1)D .18x +4x -1=18-3x +1例2 在解方程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 .7(1-2x )=3(3x +1)-3B .1-2x =(3x +1)-3C .1-2x =(3x +1)-63D .7(1-2x )=3(3x +1)-63 例3 解方程:(1) (2)例4 解下列方程:课堂小结211332x x1231337x x -+=-111(15)(7).523x x 0.10.010.011.0.20.063x x x --=-34(1);23x x 11(2)1)(23);37x x (2(3);54x x11(4)(1)(1);43x x 212(5)1;34x x 11(6)(1)2(2).25x x一、合并同类项1.下列解方程的过程中,错误的是( )A .由-4x +5x =2,得x =-2B .由y +2y =2,得3y =2,故y =C .由-2x +x =4-2,得-x =2,故x =-2D .由0.25a -0.75a =0,得-0.5a =0,故a =0 2.解方程11=x +6x +4x 的正确结果是( )A .x =1B .x =-1C .x =2D .x =-2 3.若关于x 的方程a -3ax =14的解是x =-2,则a 的值为( )A .-14B .-2C .2D .144.对于任意四个有理数a ,b ,c ,d ,定义新运算: .已知 =18,则x 的值为( )A .-1B .2C .3D .45.关于x 的方程3-x =2a 与方程x +3x =28的解相同,则a 的值为( )A .2B .-2C .5D .-5 6.解方程: (1)2x -4x +3x =5; (2) a + a - a =-12.7.已知关于x 的方程 +x =3a -3的解为x =2,求(-a )2-2a +1的值.8.如果甲、乙、丙三村合修一条公路,计划出工84人,按3:4 : 7出工,求各村出工的人数. ①设甲、乙、丙三村分别出工3x 人、4x 人、7x 人,依题意,得3x +4x +7x =84;②设甲村出工x 人,依题意,得x +4x +7x =84; ③设乙村出工x 人,依题意,得x +x +x =84; ④设丙村出工x 人,依题意,得3x +4x +x =84. 上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八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6 h 完成;如果让九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4 h 完成.现在由八、九年级学生一起工作,需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任务?10.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曾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一个人赶着一群羊在前面走,另一个人牵着一只羊跟在后面,后面的人问赶羊的人说:“你这群羊有一百只吗?”赶羊的人回答:“我再得这么一群羊,再得这群羊的一半,再得这群羊的四分之一,把你牵的羊也给我,我恰好有一百只羊.”问这群羊有多少只. 1213162x二、移项1.下列变形属于移项变形的是( )A .由 =3,得x -2=12B .由2x =3,得x =C .由4x =2x -1,得4x -2x =-1D .由3y -(y -2)=3,得3y -y +2=3 2.解方程3x +5=8x -10的一般步骤是:(1)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 (2)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 (3)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3.关于x 的方程3x +2=x -4b 的解是x =5,则b 等于( )A .-1B .-2C .2D .-34.某县由种玉米改为种优质杂粮后,今年农民人均收入比去年提高了20%,今年农民人均收入比去年的1.5倍少1 200元.问这个县去年农民人均收入多少元?若设这个县去年农民人均收入为x 元,则今年农民人均收入既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又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中考•荆州)为配合荆州市“我读书,我快乐”读书节活动,某书店推出一种优惠卡,每张卡售价20元,凭卡购书可享受8折优惠.小慧同学到该书店购书,她先买优惠卡再凭卡付款,结果节省了10元.若此次小慧同学不买卡直接购书,则她需付款多少元?( )A .140元B .150元C .160元D .200元 6.(中考•聊城)在如图所示的2016年6月份的月历表中,任意框出表中竖列上三个相邻的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 )A .27B .51C .69D .72 7.解方程:(1)0.4x - =8- x ; (2) x -3=5x + .8.如果5m +4与m -2互为相反数,求m 的值.9.已知|3x -6|+(2y -8)2=0,求2x -y 的值. 24x 321415141210.若-2x 2m +1y 6与 x 3m -1y 10+4n是同类项,求m ,n 的值.11.(中考·安徽)《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为现有一些人共同买一个物品,每人出8元,还盈余3元;每人出7元,则还差4元,问共有多少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多少? 请解答上述问题.12.有一群鸽子和一些鸽笼,若每个鸽笼住6只鸽子,则剩余3只鸽子无鸽笼可住,若每个鸽笼住7只鸽子,则有一个鸽笼少1只鸽子.有多少只鸽子和多少个鸽笼?三、去括号1.下列解方程过程中,变形正确的是( )A .由2x -1=3得2x =3-1B .由2x -3(x +4)=5得2x -3x -4=5C .由-75x =76得x =D .由2x -(x -1)=1得2x -x =0 2.解方程2(x -3)-3(x -5)=7(x -1)的步骤:(1)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______; (2)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 (4)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 3.下列四组变形中,属于去括号的是( )A .5x +4=0,则5x =-4 B. =2,则x =6 C .3x -(2-4x )=5,则3x +4x -2=5 D .5x =2+1,则5x =3 4.(中考·包头)若2(a +3)的值与4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为( )A .1B .C .-5D. 5.若方程3(2x -2)=2-3x 的解与关于x 的方程6-2k =2(x +3)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 )A.B .C.D . 7576-3x72-125989-5353-(2) (3)7.解方程: 278(x -3)-463(6-2x )-888(7x -21)=0.8.(中考•福建)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其大意是:“有若干只鸡和兔关在同一笼子里,它们一共有35个头,94条腿.问笼中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试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求出问题的解.9.(中考·遵义)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其大意为有一群人分银子,如果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如果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八两.请问:所分的银子共有________两.(注:明代时1斤=16两,故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10.当m 取什么整数时,关于x 的方程 的解是正整数?四、去分母1.解方程 ,为了去分母应给方程两边同乘的最合适的数是( ) A .6 B .9 C .12 D .242.(中考·株洲)在解方程 时,方程两边同时乘6,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A .2x -1+6x =3(3x +1)B .2(x -1)+6x =3(3x +1)C .2(x -1)+x =3(3x +1)D .(x -1)+x =3(x +1)3.若 与 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 ) A .1B .-1C .D .-24.如果方程 的解也是方程 的解,那么a 的值是( ) ()()11211.223x x x ⎡⎤--=-⎢⎥⎣⎦43126 1.345x ⎡⎤⎛⎫--= ⎪⎢⎥⎝⎭⎣⎦15142323mx x ⎛⎫-=- ⎪⎝⎭3127146y y -+-=13132x x x -++=23516x -53-17236x x ++-=203a x--=5.解方程:(1) (2)(3) (4)6.在解方程3(x +1)- (x -1)=2(x -1)- (x +1)时,我们可以将x +1,x -1各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得到 (x +1)= (x -1),再去分母,得3(x +1)=2(x -1),进而求得x =-5,这种方法叫整体求解法.请用这种方法解方程:5(2x +3)- (x -2)=2(x -2)- (2x +3).7.小明在解方程 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1项没有乘3,因而求得的解是x =2,试求a 的值,并求出方程正确的解.8.已知(a +b )y 2- +5=0是关于y 的一元一次方程. (1)求a ,b 的值;(2)若x =a 是关于x 的方程 的解,求|a -b |-|b -m |的值.131.42x x x ---=-40.20.30.02.20.50.01x x x --+=()11115789.864x ⎧⎫⎡⎤-+++=⎨⎬⎢⎥⎣⎦⎩⎭1312727334121612121.156518x x x x ---+-=-+21133x x a-+=-123a y +2123626x x x mx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准备好了吗?一起去探索吧!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1.能用去括号的方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2.会抓住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体验用多种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提高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解: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怎样的?
去括号解方程的步骤: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系数化为1.
例 解方程: -2(x-1)=4.
分析1:
利用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先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再系数化为1.
去括号,得 -2x+2=4 移项,得 -2x=4-2合并同类项,得 -2x=2 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1.
解法1:
分析2:
可以先把括号前面的系数化为1,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求解.
方程两边同除以 –2,得 x-1=-2 移项,得 x=-2+1即 x=-1.
解法2:
例 解方程: -2(x-1)=4.
比较上面两种解法,说说它们的区别.
解: 两边同时除以5,得
移项,得
解: 去括号,得
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同时除以16 ,得
2(4y + 3)=8( 1-y)
x+8 -1=0.
x=-8 +1.
解得,x=4.
所以这个两位数为20×4+4=84.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括号时别忘记变号;括号前面有系数,去括号时别漏乘系数.
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系数化为1.
教科书 第138页习题5.4 第1、2题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二课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对消:合并同类项; 还原:移项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知识.巩固
列方程并将过程补充完整
x的5倍与2的和等于x的三倍 与4的差,求x的值.
5x+2=3x-4,
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3x=-2-4,
解方程移项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2+2=8+2,
5x=8+2. ②
即5x=10,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 得x=2
问题一:观察上面求解过程,②这个方程和①相比较那一项发生变化?
发生那些变化?
原方程相比,-2这一项发生变化
-2从方程左边位置移动到右边变
成+2,位置和符号发生了变化.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情景导入
5x–2=8
5x = 8 + 2
问这个变形相当于把原方程中的-2改变符号后,从方程一边移到另一边,
这种变形称为移项
注意:移项要变号,正项变负项,负数变正项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思考.交流
解方程:5x-2=8①.
方程两边同时加2,得
5x-2+2=8+2,
也就是
5x=8+2. ②
即5x=10,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 得x=2
问题二:由①到 ②移项的依据是什么?
(1)8+7x=5x-2
(2) − = −
解:移项,得7x - 5x=-2 - 8.
解:移项,得 − = − + 合
合并同类项,得2x=-10.
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七上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二课时)课件

原式=32-(-4)+1=9+4+1=14.
(2)若(-4)*x=3+2 x ,求 x 的值.
解:(2)由题意可得,(-4)2- x +1=3+2 x .
整理,得17- x =3+2 x ,
14
解得 x = .
3
返回目录
数学 七年级上册 BS版
1
1
(1)解方程: x +2=1- x ;
2
(1)解方程: m =10- m ;
3
3
1
2
解:(1)移项,得 m + m =10.
3
3
合并同类项,得 m =10.
返回目录
数学 七年级上册 BS版
(2)利用(1)中的结果解下列方程:
1
2
① ( x +5)=10- ( x +5);
3
3
解:(2)①把 x +5作为一个整体.
1
2
令 x +5= a ,则原方程可化为 a =10- a .
合并同类项,得5 x =25.
系数化为1,得 x =5.
返回目录
数学 七年级上册 BS版
1
1
(2)1- x =3- x .
2
6
1
1
解:(2)移项,得- x + x =3-1.
2
6
1
合并同类项,得- x =2.
3
系数化为1,得 x =-6.
返回目录
数学 七年级上册 BS版
规定一种新运算法则: a ※ b = a2+2 ab ,例如3※(-2)=32
数学 七年级上册 BS版
2. 利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1)移项:根据是 等式的基本性质1 ;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2

6x 1 1 4x 1 6x 4x 1 1 1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10 x 9
∴
1 2 x 1, 即x 2
∴
9 x 10
在下式的空格内填入同一个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12×46□=□64×21(46□和□64都是三位数)。 你可按以下步骤考虑: 1)、设这个数为x,怎样把三位数46 x和x64转化为关于x的 代数式表示; 2)、列出满足条件的关于x 的方程; 3)、解这个方程,求出x的值; 1)46x=460+x, x64=100x+64; 4)、对所求得的x值进行检验。
去括号,得
2(3 y 1) 7 y
6y 2 7 y 移项,得 6 y y 7 2
合并同类项,得
5y 5 两边同除以5,得 y 1
(2 )
x 3 2x x 5 2
解:方程的两边同乘以10,得 2 x 5(3 2 x) 10 x 去括号,得
2 x 15 10 x 10 x
2 x 10 x 10 x 15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同除以2,得
2 x 15
15 x 2
想一想: 去分母时,方程的 两边应同乘以一 个怎样的数?
从前面的例题中我们看到,去分母、去括号、移项、 合并同类项等都是方程变形的常用方法,但必须注 意,移项和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而去括号 和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代数式的运算法则。
一般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是: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 并 同类项
两边同除以未 知数的系数
解方程
x x6 2 2 x 3 12 3
18 x 11
原七年级数学下册6.2.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去分母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习题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11.解下列方程: (1)(2017·武汉模拟)x-x-2 1=2-x+3 2; 解:x=1 (2)x+52=6x-3 2-x-4 8;
解:x=194 (3)0x.5-1.50-.32x=1.
解:x=193
第十页,共17页。
12.当 x 为何值时,代数式14(2-32x)的值比代数式13(2-x4)的值大 1?
第2课时 去分母(fēnmǔ)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页,共17页。
第二页,共17页。
知识点❶ 去分母变形 1.(2016·株洲)在解方程x-3 1+x=3x2+1时,方程两边同时乘以 6, 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B ) A.2x-1+6x=3(3x+1) B.2(x-1)+6x=3(3x+1) C.2(x-1)+x=3(3x+1) D.(x-1)+x=3(x+1)
去
分
母
得
18_x+__3_(_x_-__1_)=__1_8_-__2_(2_x_-__1_) ___,去括号得__1_8_x_+__3_x_-_3_=__1_8_-__4_x_+__2____,移
项得____1_8_x+__3_x_+__4_x_=__1_8+__2_+__3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2_5x_=__2_3__,系数
第四页,共17页。
知识点❷ 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解方程x-3 1-x+6 2=4-2 x的步骤如下,则首先发生错误的一步为
(B ) A.2(x-1)-(x+2)=3(4-x) B.2x-2-x+2=12-3x C.4x=12 D.x=3
4.在解方程
3x
+
x-1 2
=
3
-
2x-1 3
时
,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01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且用去括号法则化简、求解方程的过程.2.会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02 预习反馈阅读教材P93~94“问题1及例1”,完成下列内容.1.要去括号,就要根据去括号法则及乘法分配律,特别是当括号前是“-”号时,去括号时,各项都要变号,若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所有项,不能漏乘并注意符号.2.补全下列解方程的过程:(1)2(x -2)=-(x +3);解:去括号,得2x -4=-x -3.移项,得2x +x =-3+4.合并同类项,得3x =1.系数化为1,得x =13.(2)2(x -4)+2x =7-(x -1).解:去括号,得2x -8+2x =7-x +1.移项,得2x +2x +x =7+1+8.合并同类项,得5x =16.系数化为1,得x =165.03 例题讲解例 (教材P94例1变式)解方程:(1)4x +2(x -2)=12-(x +4);(2)6(12x -4)+2x =7-(13x -1);(3)3(x -2)+1=x -(2x -1).解:(1)x =127. (2)x =6. (3)x =32.【点拨】【跟踪训练】 解下列方程:(1)3(x -4)=12;解:去括号,得3x -12=12.移项,得3x =12+12.合并同类项,得3x =24.系数化为1,得x =8.(2)2(3x -2)-5x =0;解:去括号,得6x -4-5x =0.移项,得6x -5x =4.合并同类项,得x =4.(3)5-(2x -1)=x ;解:去括号,得5-2x +1=x.移项,得-2x -x =-5-1.合并同类项,得-3x =-6.系数化为1,得x =2.(4)12(x -2)=3-12(x -2).解:去括号,得12x -1=3-12x +1.移项,得12x +12x =3+1+1.合并同类项,得x =5.04 巩固训练1.将方程3(x -1)=6去括号,正确的是(D)A .3x -1=6B .x -3=6C .3x +3=6D .3x -3=62.方程2(x -1)=x +2的解是(D)A .x =1B .x =2C .x =3D .x =43.解方程:3(3x +5)=2(2x -1).解:去括号,得9x +15=4x -2.移项,得9x -4x =-2-15.合并同类项,得5x =-17.系数化为1,得x =-175.4.解下列方程:(1)2-(1-x)=-2; (2)4(2-x)-4(x+1)=60.解:(1)x=-3. (2)x=-7.05课堂小结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第2课时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01教学目标经历解决在水中航行的问题的过程,会列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02预习反馈阅读教材P94“例2”,完成下列内容.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的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的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初一的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解:设初一的同学有x人参加了搬砖.根据题意,得6x+8(65-x)=400.去括号,得6x+520-8x=400.移项,得6x-8x=400-520.合并同类项,得-2x=-120.系数化为1,得x=60.答:初一的同学有60人参加了搬砖.03例题讲解例(教材P94例2变式)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 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 h.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 km/h,求甲、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解: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km/h,则,顺流速度为(x+3)km/h,逆流速度为(x-3)km/h,依题意,得2(x+3)=2.5(x-3),解得x=27,2(x+3)=60.答:甲、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60 km.【点拨】解决水中航行问题的关键:(1)弄清以下数量关系: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顺流行驶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的速度,即v顺=v静+v水;逆流行驶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的流速,即v逆=v静-v水.③v顺-v水=v逆+v水.(2)确定建立方程的根据:①求速度时,根据往返的路程相等列方程.②求两码头间的距离时,既可设间接未知数,也可设直接未知数,若是前者,则根据往返路程相等列方程;若是后者,则根据“表示静水中速度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列方程.【跟踪训练】丽水市为打造“浙江绿谷”品牌,决定在省城举办农副产品展销活动.某外贸公司推出品牌产品“山山牌”香菇、“奇尔”惠明茶共10吨前往参展,用6辆汽车装运,每辆汽车规定满载,且只能装运一种产品.因包装限制,每辆汽车满载时能装香菇1.5吨或茶叶2吨.问装运香菇、茶叶的汽车各需多少辆?解:设装运香菇的汽车需x辆.根据题意,得1.5x+2(6-x)=10.解得x=4.所以6-x =2.答:装运香菇、茶叶的汽车分别需要4辆和2辆.04 巩固训练1.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 h ;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 h .已知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7 km/h ,求水流的速度.解:设水流的速度为x km/h.根据题意,得2(27+x)=2.5(27-x)解得x =3.答:水流的速度为3 km/h.2.甲粮仓存粮1 000吨,乙粮仓存粮798吨,现要从两个粮仓中共运走212吨粮食,使两仓库剩余的粮食数量相等,那么应从这两个粮仓各运出多少吨? 解:设从甲粮仓运出x 吨,则从乙粮仓运出(212-x)吨.由题意,得1000-x =798-(212-x).解得x =207.212-207=5(吨).答:从甲仓库运出207吨,从乙仓库运出5吨.3.杭州新西湖建成后,某班40名同学去划船游湖,一共租了8条小船,其中有可坐4人的小船和可坐6人的小船,40名同学刚好坐满8条小船,问这两种小船各租了几条?解:设可坐4人的小船租了x 条.根据题意,得4x +6(8-x)=40.解得x =4,所以8-x =4.答:可坐4人的小船租了4条,可坐6人的小船租了4条.05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又有哪些收获?第3课时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01 教学目标1.经历利用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中系数都化为整数并求解的过程,会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2.经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会列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02 预习反馈阅读教材P95~97“问题2及例3”,完成下列内容.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包括: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以x 为未知数的方程逐步向着x =a 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律等.2.解方程:3x +x -12=x +14-2x -13.解:两边都乘12,去分母,得12×3x +6(x -1)=3(x +1)-4(2x -1). 去括号,得36x +6x -6=3x +3-8x +4.移项,得36x +6x -3x +8x =3+4+6.合并同类项,得47x =13.系数化为1,得x =1347.3.碧空万里,一群大雁在飞翔,迎面又飞来一只小灰雁,它对群雁说:“你们好,百只雁!你们百雁齐飞,好气派!可怜我是孤雁独飞.”群雁中一只领头的老雁说:“不对!小朋友,我们远远不足100只.将我们这一群加倍,再加上半群,又加上四分之一群,最后还得请你也凑上,那才一共是100只呢”.请问这群大雁有多少只?解:设这群大雁有x 只.由题意,得2x +12x +14x +1=100.解得x =36.答:这群大雁有36只.03 例题讲解例1 (教材P97例3变式)解方程: (1)5x -14=3x +12-2-x 3; (2)2x +13-x +26=1;(3)3x -2x -12=2-x -25. 解:(1)x =-17.(2)x =2.(3)x =1922.【点拨】 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点:(1)去分母时,如果分子是一个多项式,要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2)去分母时,整数项不要漏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3)去括号时容易出现漏乘现象和符号错误.【跟踪训练1】 解下列方程: (1)2x -13=x +24;解:去分母,得8x -4=3x +6.移项,得8x -3x =4+6.合并同类项,得5x =10.系数化为1,得x =2. (2)2x -12=x +24-1;解:去分母,得4x -2=x +2-4.移项,得4x -x =2+2-4.合并同类项,得3x =0.系数化为1,得x =0.(3)x -32-4x +15=1;解:去分母,得5(x -3)-2(4x +1)=10.去括号,得5x -15-8x -2=10.移项,得5x -8x =15+2+10.合并同类项,得-3x =27.系数化为1,得x =-9.(4)2x +13=1-x -15.解:去分母,得5(2x +1)=15-3(x -1).去括号,得10x +5=15-3x +3.移项,得10x +3x =-5+15+3.合并同类项,得13x =13.系数化为1,得x =1.例2 (教材补充例题)书正和子轩两人登一座山,书正每分钟登高10米,并且先出发30分钟,子轩每分钟登高15米,两人同时登上山顶.这座山有多高?解:设这座山高x 米,依题意,有x -10×3010=x 15,解得x =900. 答:这座山高900米.【跟踪训练2】 某船从A 地顺流而下到达B 地,然后逆流返回,到达A 、B 两地之间的C 地,一共航行了7小时,已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A 、C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千米,求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解:设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 千米,则B 、C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 -10)千米,由题意,得x 8+2+x -108-2=7,解得x =32.5. 答: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2.5千米.04 巩固训练1.解方程3x -72-1+x 3=1,去分母后的方程为(D)A .3(3x -7)-2+2x =6B .3x -7-(1+x)=1C .3(3x -7)-2(1-x)=1D .3(3x -7)-2(1+x)=62.如果式子1-2x 3的值等于5,那么x 的值是(B)A .-5B .-7C .3D .53.解下列方程:(1)y -12=y +25; (2)2x -23-2x -36=1.解:(1)y =3. (2)x =72.4.一块金银合金重770克,金放在水中质量减轻119,银放在水中质量减轻110,这块合金放在水中质量一共减轻50克,这块合金中金、银各多少?解:设合金中含金x克,则含银(770-x)克.根据题意,得119x+110×(770-x)=50.解得x=570.所以770-x=770-570=200.答:这块合金中含金570克,含银200克.05课堂小结1.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什么?2.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在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最小公倍数的目的是什么?。
5.2解一元一次方程课时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 挑战题:已知一个数的2倍减去3等于这个数加5,求这个数。
答案:这个数为7。
补充说明:
- 课后作业题型涵盖了方程的基本求解、应用题、探究题和挑战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巩固和拓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 在应用题中,学生需要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并通过求解方程找到答案,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拓展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更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拓宽知识视野。
- 反思总结中,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这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课上,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和应用加减法原则方面有不错的表现,但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我们共同改进。
首先,我发现课堂上的讲解环节,学生们对例题的解法掌握得比较快,但当我让他们自己尝试解题时,有些学生显得有些犹豫,这说明他们在独立解题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小组合作解题的环节,让学生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 求解步骤
│ ├── 去分母:将方程两边的分母消去
│ ├── 去括号:将方程中的括号展开
│ ├── 移项:将未知数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 ├── 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两边的同类项合并
│ └── 系数化为1: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解
│
└── 举例:具体例题的求解过程展示
```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通过树状图或流程图的形式,将方程求解的步骤直观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同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强调关键词和核心句式,增加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学习资料,初步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七年级数学上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北师大

8.解方程 4(x-1)-x=2x+12,步骤如下: ①去括号,得 4x-4-x=2x+1; ②移项,得 4x-x+2x=1+4; ③合并同类项,得 5x=5;④系数化为 1,得 x=1. 经检验知 x=1 不是原方程的解,说明解题的四个步骤中有 错,其中做.错.的一步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解方程:278(x-3)-463(6-2x)-888(7x-21)=0.
【点拨】方程左右两边都含有x-1,因此将方程左边括 号内的第一项x变为(x-1)+1后,把x-1视为一个整体进 行运算.
解:原方程可化为 278(x-3)+463×2(x-3)-888×7(x-3)=0. 逆用分配律,得(278+463×2-888×7)(x-3)=0. 因为278+463×2-888×7≠0, 所以x-3=0. 解得x=3.
4.解方程-2(x-1)-4(x-2)=4,去括号正确的是( D ) A.-2x+2-4x-8=4 B.-2x+1-4x+2=4 C.-2x-2-4x-8=4 D.-2x+2-4x+8=4
5.下列解方程过程中,变形正确的是( D ) A.由2x-1=3,得2x=3-1 B.由2x-3(x+4)=5,得2x-3x-4=5 C.由-75x=76,得 x=-7756 D.由2x-(x-1)=1,得2x-x=0
北师大版初一上册第五章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初一上册第五章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了解到解方程是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2.正确明白得和运用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解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体会方程建模思想,把握运用去括号法则解方程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独立摸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领会数学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明白得和运用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解方程.【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解方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教材第137页最上方的彩图及相关问题.【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摸索、分析,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摸索探究,猎取新知1.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1 假如设1听果奶饮料x元,那么可列出方程4(x+0.5)+x=10-3.(1)上面那个方程列得对吗?什么缘故?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2)如何样解所列的方程?【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摸索、分析,专门容易得出那个方程列的是正确的,再列出不同的方程,最后解所得的方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问题2 解方程:4(x+0.5)+x=7.【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解答,把握去括号解方程的一样步骤.【归纳结论】去括号解方程的步骤: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系数化为1.问题3 解方程:-2(x-1)=4.【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看、分析,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进一步把握去括号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归纳结论】去括号时,一是要看清括号前面的符号;二是括号前的系数要与括号里的每一项相乘.问题4 观看问题3两种解方程的方法,它们有什么区别?【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看,专门容易找出它们的区别.明确去括号解方程的步骤是能够灵活处理的.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5 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长共12人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依照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2)请你关心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说明理由.【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摸索、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三、运用新知,深化明白得1.解方程2-3(x-1)=0,去括号正确的是().A.2-3x-1=0B.2-3x+1=0C.2+3x-3=0D.2-3x+3=02.方程2(x-1)=x+2的解是x=_______.3.解下列方程(1)5(x-1)=1;(2)2-(1-x)=-2;(3)11x+1=5(2x+1);(4)4x-3(20-x)=3;(5)5(x+8)-5=0;(6)2(3-x)=9;(7)-3(x+3)=24;(8)-2(x-2)=12.4.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4x-7与代数式5(x+2/5)的值相等?5.某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的煤气费:用煤气假如不超过60m3,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假如超过60m3,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已知某用户10月份的煤气费平均每立方米0.88元,则10月份该用户应交煤气费多少元?【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学知识的明白得.检测对去括号解方程的把握情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及时加以指导.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堂作业部分.【答案】1.D2.43.(1)x=6/5 (2)x=-3(3)x=4 (4)x=9(5)x=-7 (6)x=-3/2(7)x=-11 (8)x=-44.由题意得4x-7=5(x+2/5).去括号,得4x-7=5x+2.移项,合并得-x=9.系数化为1得x=-9.因此当x=-9时,这两个代数式的值相等.5.设10月份该用户使用煤气xm3,由题意得60×0.8+1.2(x-60)=0.88x,解得x=75,则应交煤气费为:0.88×75=66(元).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回忆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把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知识点,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同伴交流,加深对新学知识的明白得与应用.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5.4”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相应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探究运用分配和去括号法则解方程,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适应,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用知识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二)第二课时参考教学课件(共张PPT)

方程两边乘各分 母的最小公倍数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去分母
5(3x+1)-10×2=(3x-2)-2(2x+3)
去括号
15x+5-20=3x-2-4x-6
移项
15x-3x+4x=-2-6-5+20
合并同类项
16x=7
系数化为1
方程两边乘各分 母的最小公倍数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思考1:通过哪些步骤可以使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逐步向着
②整数项不要漏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特别是整数1; ③分母中含有小数时,一般先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其转化 为整数,再去分母.
再见
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这个数是多少?
如果设这个数为 x,那么你能列出方程吗?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这个问题继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问题2 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 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设这个数为 x. 根据题意,得
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为了把系数化为整数,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乘 42 ,
即 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
(1)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为了更全面的讨论问题,我们再以方程
2x + 2 – 4 = 8 + 2 - x
得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分子分母都乘以100,就能将方程中所有的小数化为整数,然后按去分母的过程求解.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2 x+ 1 x+ 1 x+x=33 7 (1) 试用学过的方法解这个方程.
参考答案:x 1386 . 97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第二课时15张)

学生展示
例1 解方程: 6(2x -5) +20= 4(1-2x).
解:去括号,得 12x-30+20=4-8x. 移项,得 12x+8x=4+30-20. 合并同类项,得 20x=14. 两边同时除以20,得
7
x= .
10
合作辨疑
议一议 下面变形是如何把方程中的分母去掉的?根据是什么?
? 1 x 1 x 1 x 3 x.
4x+2+x=17,
移项,得
4x+x=17-2,
合并同类项,得 5x=15,
思考:这一步的 目的是什么?
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x=3.
议一议 上面解方程的过程,包含哪些步骤呢?
合作辨疑
议一议 上面解方程的过程,包含哪些步骤呢?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合作辨疑
想一想 1、下面方程的求解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去分母,去括号,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ax=b(a,b是常数,a≠0)
两边都除以a得
x
=
b a
解决了!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 5.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
课后作业:
课本156页A组1题,2题 (1)、(3)、(5)。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4x 12.
两边同时除以4,得
x 3.
补充(4)3x x 1 3 2x 1
2
3
合作辨疑
方法归纳
去括号必须注意的事项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后,原括 号内各项的符号要改变; (2)因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时,因数应乘括号 内的每一项,不要漏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