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题陷阱共22页
高考语文课件第三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大命题陷阱

[例 1] (2017·全国卷Ⅰ第 1 题 B 项)与气候变化有关 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 题。
[原文信息] 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 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 真 意 志 ”“ 求 权 意 志 ”“ 求 爱 意 志 ” , 而 是 “ 求 价 意 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
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可以
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 [比对分析] (答案)原文中说“这个意志的实质不
命题陷阱 7: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 陷阱 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也 剖析 就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
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识别 方法
细读选项,明确解说范围;检查选项 的内容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 是否能根据原文内容合理推断出来
[例 7] (2016·山东卷第 6 题 C 项)古体诗在形式上有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 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张冠李戴,是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 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通常在表述 对象上设置干扰。具体来说,就是将甲 陷阱 事物表述成乙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 剖析 述成彼方面,把甲的事迹、观点、成绩 说成是乙的;或者题干要求从“此”对 象入手分析,而选项却从“彼”对象入 手分析
识别 读文时,将对象标注圈画出;答题时, 方法 对选项中的主语、宾语要特别注意
「高考语文系统复习」论述文专题四:八大设题陷阱

「高考语文系统复习」论述文专题四:八大设题陷阱八大设题陷阱识破错误选项的陷阱,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会在以下几方面设置陷阱:设题陷阱一:偷换概念主要指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如试题选项内容:(2016 天津卷,5,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原文信息: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
设题陷阱:偷换概念。
判断理由:原文指的是“文化消费属于文化活动”,而选项中表述的是“ 文化活动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概念的外延颠倒。
设题陷阱二:张冠李戴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 行为状态) 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 行为状态) 。
如试题选项内容:(2016 浙江卷,8,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原文信息: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在追寻白话语言的“ 艺术化” 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 学衡” 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
设题陷阱:张冠李戴。
判断理由:“ 学衡” 派反对白话文运动,“ 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 的应是新文化运动提倡者。
设题陷阱三:指代有误选项对原文中的“ 指代内容” 表述有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上的,或是范围上的。
选项内容:在“ 礼” 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题陷阱共24页文档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Hale Waihona Puke
论述类文本十大陷阱课件

以偏概全的常见方式
只引用有利于自己观点 的信息,忽略不利于自 己观点的信息。
选择极端的例子来代表 整体,忽略中间和普通 的例子。
只关注短期效果,忽略 长期影响。
只考虑某一地区或群体 的情况,忽略其他地区 或群体的情况。
如何避免以偏概全
01
02
03
04
全面收集相关事实和数据,并 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
因果倒置的常见方式
混淆因果
将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混淆为 因果关系,例如“他喝了酒, 然后发生了车祸”,无法确定 是喝酒导致了车祸。
遗漏其他原因
只考虑了一个可能的原因,而 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原因,例如 “他学习很努力,所以成绩很 好”,忽略了天赋、方法等因 素对成绩的影响。
夸大或缩小因果关系
将某个事件的作用夸大或缩小, 例如“这个药能治好癌症”, 忽略了其他治疗方式和患者的 个体差异。
多角度思考
不要只从单一角度看待问 题,应该从多个角度思考 和分析问题,以避免被单 一观点所误导。
05
陷阱五:数据误用
数据误用的定义
• 数据误用是指在使用数据时,由于对数据的理解不足或疏忽,导致数据解读错误或数据使用不当的情况。
数据误用的常见方式
01 引用的数据来源不清晰或未注明出处,导致数据的可 信数度据受来到源质不疑明。
02
03
04
核实信息来源
在引用任何信息之前,一定要 核实其来源是否可靠、权威。
对比不同来源
对比不同来源的信息,确保信 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批判性思维
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轻易接受 作者的观点,要自己思考和判
断。
引用权威资料
尽量引用权威机构、专家学者 的研究成果或观点作为论述依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容易出现的12个陷阱

要注意分析选项概念之间、语句之间等有无关系,关系如何等。
十一、肯否失当
设误项与原文对比肯否失当。
典型例题:(浙江卷)
8.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语段解释了孤独、隔膜产生的原因和表现:从人和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看是孤立和隔膜的,而这种孤立和隔膜是从村与村的关系上表述的。而所谓“三家村”是说我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这些村落有大有小。但“三家村”这样的小村的存在跟孤立、隔膜没有任何关系。
突破秘籍
阅读论述文要注意把握一个段落中出现的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对应关系等。
八、错解事例
为了明白说理,论述文往往会使用一些事例解释、说明或论证某个观点,设误项故意曲解事例证明的对象或结论等。
典型例题:(山东卷)
8.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十、拼凑词句
省示范高中用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陷阱”共18页文档

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 刻为《留真谱》。(2019江苏) 【试题】下面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 将它影印摹刻。
或然必然
• 事物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或然”, 即“有可能而不一定发生”;另一种是“必然”,即“事 理上必定发生”。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常将“或然”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势表述成“必然”的趋势。
第三步,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比)
排(比较异同 辨析是非):将题目中四个选项内容——与 筛选出的原文信息比较,仔细找出选项与原文信息在表达上的差 异 变 化 处,然后根据上面提到的几种错误类型分析判断,符合原 文意思的选项则是正确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则是错误项,
其中,有的变化可能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并无改变(形
• 例【有效阅读信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
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 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 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
• 【试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
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未然已然
异意同);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
,在语言形式上靠近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悖离(形 似意异,陷阱)。有些选项在文中找不到相关语句,这就需要仔 细辨别其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分析。
最后根据题干要求(对或者错)选出答案。
注意(关键点):
第一步,快速读文、读题,明确信息角度(审、画)
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争基本把握整体 文意。阅读前可提出设问:文章对论述的问题有什么见解和主张?运用了那些 材料?
例谈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题陷阱(真题详解+巩固练习)

例谈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题陷阱(真题详解+巩固练习)一、常见设题陷阱的种类:(1)范围失当(以偏概全)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
(读原文时,可以用笔把这些词勾画出来。
)(2)然否不当注意: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将“或然”与“必然”不分,或将“已然”与“未然”混淆,以假当真。
(3)主次不分注意:不要混淆主次关系,把主要的问题说成次要问题,或反之。
(4)因果倒置注意:命题者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等。
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5)张冠李戴注意:分清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不要将表述的对象弄混。
(6)歪曲事实(曲解原文)注意:选项不尊重原文材料中的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
(7)无中生有注意:选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纯属命题者凭空捏造。
(8)选择与兼备注意:兼备,指同时具有几个方面,选项会将表选择的关系说成兼备关系,或相反。
(9)表述过于绝对当然,命题者在设题时还有其他陷阱,如答非所问、偷换概念、自相矛盾、过于绝对、理解不当(注意指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及一些解释性句子的陈述对象)等,在做题时要认真辨别。
二、高考真题详解:(2016·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A)。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1.B)。
论述类文本的设题陷阱PPT文档21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1
论述类文本的设题陷阱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