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学思维导图:15咽解剖生理

合集下载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课件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课件

吞咽和呼吸的产生过程
吞咽过程
食物进入口腔后,通过舌头的搅拌和唾液的消化作用,经过咽部通道进入食道 ,再进入胃。在吞咽过程中,软腭、咽后壁、食道上括约肌等结构协同作用, 确保食物顺利进入食道。
呼吸过程
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生理过程。呼吸时,空气通过鼻腔 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在呼吸过程中,声带、气管、支气管等结构协同 作用,确保气体顺利进出肺部。
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耳鼻咽喉疾病,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 治疗方法。如慢性鼻炎可以使用鼻炎药水 、抗过敏药物等进行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耳鼻咽喉疾病,如扁桃体 炎、声带息肉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物理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物理治疗如激光、微波等可用于治疗慢性 咽炎等疾病。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需要 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刺激性 气体的吸入等。
03
嗅觉感受器
鼻腔内有嗅觉感受器,能够接收气味分子并传递到大脑,产生嗅觉。
嗅觉的产生过程
气味分子与嗅觉感受器结合
当气味分子通过鼻腔进入鼻腔内部,与嗅觉感受器结合,引发一 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神经信号传递
嗅觉感受器将生物化学反应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嗅神经传递到大 脑皮层,产生嗅觉。
大脑解析气味
大脑对接收到的神经信号进行解析,识别出不同的气味,并产生相 应的感知和记忆。
鼻子的生理功能与特点
呼吸功能
鼻子是呼吸系统的入口,能够 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维
持人体正常代谢。
嗅觉功能
鼻子能够识别各种气味,帮助 人们辨别环境中的气味变化, 如食物的新鲜程度、危险的气 体等。
Hale Waihona Puke 清洁过滤功能鼻子能够过滤吸入的空气中的 尘埃、细菌等有害物质,保护 下呼吸道和肺部不受外界污染 物的侵害。

耳鼻喉头颈外科PPT课件 咽的解剖及生理

耳鼻喉头颈外科PPT课件 咽的解剖及生理

腺样体疾病
一、急性腺样体炎:
常见于3-10岁的儿童,男女无差别。 【病因】 细菌或病毒感染。 【表现】 鼻塞、发热、头疼、全身不适等。 【检查】 小儿鼻内镜、小儿纤维鼻咽镜。 【治疗】 休息,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减充血剂滴鼻。
二、腺样体肥大 (adenoid vegetation)
儿童6-7岁时发育为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 多见于3-4岁儿童,成人罕见。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
全身症状:
营养发育不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夜惊, 磨牙,遗尿等。
检查:
✓ 视诊“腺样体面容” 。 ✓ 鼻内镜检查可见鼻咽部有红色团块状隆起。 ✓ 触诊:鼻咽部顶后壁触及淋巴组织团块。 ✓ CT,MRI。
【治疗】
及早手术切除。
✓ 刮除术 ✓ 鼻内窥镜下电动吸切术 ✓ 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术
鼻咽部—咽后淋巴结—颈深淋巴结上群。 口咽部—下颌下淋巴—颈深淋巴结中群。 喉咽部—穿过甲舌膜—颈深淋巴结中群。
第二节 咽的生理学
咽的生理学
一、呼吸功能: 二、吞咽功能: 三、言语形成: 四、防御和保护功能: 五、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六、扁桃体及咽淋巴环的免疫功能:
咽部疾病
急性腺样体炎 腺样体肥大 急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
嗽等轻微症状。 扁桃体隐窝内潴留干酪样腐败物:口臭。 扁桃体增生肥大,睡时打鼾,吞咽及言语共鸣障碍。 隐窝脓栓被咽下,细菌、毒素被吸收,出现消化不
良、头痛、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
【检 查】
1. 扁桃体与舌腭弓慢性充血。 2. 扁桃体表面不平,有疤痕,扁桃体缩小,扁
桃体与咽腭弓粘连(纤维型)。 3. 挤压隐窝口有黄、白色干酪样物排出。 4. 常有一侧或两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咽部解剖及生理医学PPT课件

咽部解剖及生理医学PPT课件
➢腭扁桃体(palatine tonsil) :见后详述
➢咽侧索(lateral pharyngeal bands) :每侧腭咽 弓的后方的纵行条索状淋巴组织。
13
喉咽 (larygopharynx) 又称下咽(hypopharynx)
14
喉咽(laryngopharynx ) 也叫下咽(hypopharynx)
hypopharynx
后壁分别平第1~2、
喉咽
第2~3、第3~6颈椎。
7
咽腔前壁后面观
鼻咽 (nasopharynx) 又称上咽(epipharynx)
8
鼻咽(nasopharynx) 也叫上咽( epipharynx)
顶后壁:咽扁桃体(pharyngeal tonsil) 也叫腺样体( adenoid)或
梨状窝(pyriform sinus) -----位于喉入口两侧各有两个较 深的隐窝。
环后隙(postericoid space) -----两侧梨状窝之间,环状软 骨板之后方,其下方即为食道入口。
16
咽壁的构造
17
从内到外分四层
粘膜层 纤维层 肌肉层
咽缩肌组 咽提肌组 腭帆肌组
外膜层 18
筋膜间隙
咽后隙 咽旁隙
19
20
咽后隙 (retropharyngeal space )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 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两侧仅 以薄层筋膜与咽旁隙相隔,中线 处被咽缝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 其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结。
21
咽旁隙
(parapharyngeal space)
位于咽后隙两侧,左右各一,形如椎体。
喉入口(laryngeal inlet) 会厌谷(vallecula epiglottica) 梨状窝(pyriform sinus) 环后隙(postcricoid space)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

中耳
2、鼓窦:介于鼓室与乳突之间 的最大气房,出生时已存在。 3、乳突:小气房,生后发育。
中耳
4、咽鼓管:起于鼓室前壁,向 前、向内、向下行,止于鼻咽侧壁。 婴幼儿特点:短、宽、平,故 易患中耳炎。
内耳
骨迷路:半规管、前庭、耳蜗。 膜迷路:膜半规管、椭圆囊、 球囊和膜蜗管。
二、生理
[课后习题]
1.词解:利特尔区、嗅裂 、声门裂、 窦口鼻道复合体。 2.图示右耳鼓膜正常标志、咽峡 3 简答: (1)试述鼻窦的分组与开口? (2)婴幼儿喉部有何解剖生理特点? (3)婴幼儿咽鼓管有何解剖特点?
二、咽的生理
㈠ 吞咽 ㈡ 呼吸 ㈢ 共鸣与构语 ㈣反射功能:吞咽反射、呕吐反射 ㈤ 免疫:扁桃体能产生淋巴细胞、吞 噬细胞和抗体。对机体有积极的防御保 护作用。 ㈥ 调节中耳气压:吞咽时咽鼓管开放
第四节

一.应用解剖 喉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下方, 上通喉咽,下接气管。
喉软骨
1.会厌软骨:形如树叶,舌面粘膜 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肿胀。 2.甲状软骨:最大,左右四边形软 骨板在中线融合,男性锐角——喉结 。 3.环状软骨:戒指状,唯一的环形 软骨,对维持呼吸通畅极为重要。 4.杓状软骨:成对,形如三角锥体, 司声带运动。
第三节 咽
一.咽的应用解剖 咽为位于颈部正中的上宽下窄 的肌膜管道。上起颅底,下至第六 颈椎平面。分鼻咽、口咽、喉咽三 部分
鼻咽部
前:后鼻孔 下:通口咽 顶壁:颅底 交界处有 后壁:第1、2颈椎 腺样体 侧壁:咽鼓管咽口、园枕、咽 隐窝(为鼻咽癌好发部位)。
口咽部
软腭游离缘——会厌游离缘 咽峡的围成:腭垂、软腭后缘、 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
1、外耳:收集声波,判断声源, 传音与扩音。 2、中耳:传音、扩音。 3、咽鼓管:调节中耳气压、引 流、消声、防止逆行感染。 4、内耳:耳蜗——听觉 半规管、前庭——平衡觉

咽部的解剖生理 PPT课件

咽部的解剖生理 PPT课件

纤维镜像
梨状窝
会厌谷 环后隙
11
咽壁的构造
咽壁从内至外有4层:粘膜层、纤维层、 肌层和外膜层。 特点:无明显的粘膜下组织层,纤维层 与粘膜紧密附着。
12
筋膜间隙
是咽筋膜与邻近的筋膜之间的疏松组织间隙, 主要有、咽旁隙。 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内有 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鼻、鼻窦及咽部的 淋巴都汇入其中,因此,这些部位的炎症可引 起咽后淋巴结感染化脓,胀肿多偏于一侧,临 床上以3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最多见
(吞咽→开放咽鼓管)
六.免疫immunity(咽淋巴内环以腭扁桃体最重要)
24
3.咽扁桃体(腺样体)
Pharyngeal tonsil(adenoid growths)

腺样体








咽囊
腺样体残留、
增生、
肥大(纤维镜下鼻咽部像20)

舌扁桃体

(增生)



会厌


咽后壁
淋巴滤泡
纤维镜下舌扁桃体上面观
21
4.淋巴回流:颈深淋巴结
lymphoglandulae cervicales profundae
鼻咽
鼻咽癌NPC
口咽
向下转移
甲状舌骨膜 喉咽
最常到 什么地方?
颈深淋巴链
22
鼻咽癌NPC颈深淋巴结转移
23
咽的生理功能 呼吸与消化的共同通道
physiology of the pharynx
一.呼吸respiration 二.吞咽deglutition 三.共鸣及言语resonance and speech 四.防御与保护defense and protection(吞咽和呕吐) 五.调节中耳气压modulation of middle ear air pressure

咽的解剖生理、咽炎ppt课件

咽的解剖生理、咽炎ppt课件
腭降动脉—— 扁桃体上端及软腭 腭升动脉—— 扁桃体及两腭弓 面动脉扁桃体支—扁桃体及两腭弓, 咽升动脉扁桃体支—扁桃体及两腭弓 舌背动脉扁桃体支——扁桃体下端
3、扁桃体的神经 由咽丛、三叉神经 第二支以及舌咽神经分支支配。
2019
-
20
2019
-
21
咽的血管及神经 动脉:腭升、腭降、舌背、甲状腺
感神经干及颈深淋巴结上群。
2019
-
15
四、咽的淋巴组织 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
巴组织呈环状排列,称咽淋巴环。
内环—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
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
舌扁桃体。
外环—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
下淋巴结、頦下淋巴结。咽部的
淋巴均流入颈深淋巴结。
2019
-
16
2019
2019
-
5
上唇
软腭 悬雍垂 咽后壁
下唇
口咽
2019
-
腭咽弓 扁桃体 腭舌弓 舌
6
喉咽又称下咽,位于会厌软骨上缘 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向下连接食 管;后壁平第3~6颈椎;前面为喉入口; 会厌前方左右各有1个浅凹陷称会厌谷。 在喉口两侧各有两个较深的隐窝为梨状 窝;两侧梨状窝之间,环状软骨板之后 方为环后隙。
2019
-
3
2019
鼻-咽
4
口咽又称中咽,介于软腭与会厌上 缘之间,后壁平对第2、3颈椎体,向前 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咽峡—由上方的悬 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腭 舌弓和腭咽弓所围成的环形狭窄部分。 腭咽弓的后方有咽侧索。
口腔顶盖称腭。前2/3为硬腭,后1/3 为软腭;舌后1/3为舌根,有舌扁桃体。

耳鼻喉学笔记 总结3:咽的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

耳鼻喉学笔记 总结3:咽的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

咽(一)解剖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共同通道。

上起颅底,下达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位于1-6颈椎前方,成人长约12cm,是一漏斗形肌性管道。

前面——鼻腔、口腔、喉腔后壁——椎前筋膜两侧——颈部大血管、神经一、咽的分部以软腭平面、会厌上缘平面为界,自上向下分为3部分:鼻咽颅底与软腭之间口咽软腭与会厌上缘喉咽会厌上缘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向下接食道1.鼻咽(nasopharynx)顶壁:蝶骨体及枕骨底部前下:为软腭前方:以后鼻孔为界,与鼻腔相通。

下方:与口咽相通。

侧壁:咽鼓管咽口*、咽鼓管扁桃体、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隐窝为鼻咽癌好发部位,因与颅底破裂孔相邻,易经此孔侵入颅内顶后壁:丰富淋巴组织--腺样体2.口咽(oropharynx)位于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

3.喉咽(laryngopharynx)喉咽也叫下咽,位于会厌上缘至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向下连接食管。

向前经喉入口与口咽腔相通喉口梨状窝环后隙二、咽壁的构成肌肉层咽缩肌组:咽上、咽中、咽下缩肌,将食物压入食管咽提肌组:咽喉上提,封闭喉口,开放梨状窝,协调吞咽动作腭帆肌组:上提软腭,分隔鼻咽与口咽开放咽鼓管咽口筋膜间隙:咽后隙、咽旁间隙咽后隙(retropharyngeal space)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

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 :底向上至颅底,尖向下达舌骨大角平面。

以茎突及其附前肌为界分为前隙和后隙。

前隙:内有颈外动脉及静脉,后隙: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交感神经、颈深淋巴结咽旁隙肿瘤:常见肿瘤腮腺混合瘤神经源性神经纤维瘤、颈动脉体瘤淋巴瘤三、咽淋巴环内环:包括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

外环: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组成。

内外环各自淋巴组织相互通连,且内环流向外环,最后流入颈深淋巴结1、腺样体:鼻咽顶后壁有丰富淋巴组织,呈橘瓣状,腺体体出生时即存在,6-7岁时最显著,10岁后渐萎缩。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喉的解剖、生理、症状、检查PPT课件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喉的解剖、生理、症状、检查PPT课件
2.声门区:是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声带由声韧带、声带肌 及粘膜组成,其游离缘薄而锐。两声带间的等腰三角形裂 隙叫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处。
3.声门下区:为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以上的喉腔。幼儿 期此区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水肿而致喉阻塞。
喉腔
SUCCESS
THANK YOU
--
23
喉的淋巴回流
前面观
喉的神经
背面观
左声带麻痹
左声带麻痹—呼吸时外展障碍。
左声带麻痹—发声时右声带稍越过中线向 左靠拢,声门尚留小隙,为代偿初期表现。
小儿喉部解剖特点
粘膜下组织疏松,淋巴丰富,故炎症时易发生肿 胀,导致喉梗阻。
• 喉软骨较软。 • 位置较高。 • 会厌卷叶状。 • 声带较短:6~8㎜。喉腔、声门均较窄小。
间接喉镜检查法
• 受检者张口伸舌; • 以纱布包裹受检者舌前部,左手
拇、中指挟持并向前牵拉; • 右手持镜,稍加热后经左侧口角
放入口咽;加温时,应注意镜面 温度,并以操作者的手背试温, 以防烫伤。 • 镜面朝前下,镜背将悬雍垂和软 腭推向后上方,嘱病人发“衣” 音,使会厌上举; • 检查舌面、舌根、会厌、会厌谷、 双侧室带和声带、喉室、梨状窝、 环后区等; • 必要时1%地卡因表面麻醉后再检 查。
1、杓会厌襞收缩时会关闭喉入口,可以防止食物、 呕吐物及其他异物落入呼吸道。
2、喉室带的下面平坦,上面则成斜坡状。当室韧带 外侧的肌纤维收缩时,室带内缘可以相互接触, 关闭喉的第2个入口。
3、声带内收,声门闭合,形成第三道防线。
屏气功能
屏气时声门紧闭,呼吸暂停,控制膈肌 活动,固定胸腔内压,增强腹压,以利挑 担、 跳跃、排便、分娩、举重等用力动 作。
以声带为界,方向多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