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牵引程序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牵引疗法精品PPT课件
第二节 颈椎牵引
• 颈段脊柱的生理功能
支撑头颅的重量 维持头部的平衡
• 颈段脊柱的病理生理
钩椎关节病变时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 颈椎增生 椎间盘退变 软组织劳损或损伤 颈椎失稳
第二节 颈椎牵引
一、颈椎牵引的治疗作用
• 增大椎间隙 • 牵伸挛缩组织,改善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 • 纠正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脊柱的正常
第三节 腰椎牵引疗法
• 电动骨盆牵引
牵引体位:仰卧位或俯 卧。 牵引重量:为自身体重 的40%~80% ° 牵引时间:一次20~30 分钟。
第三节 腰椎牵引疗法
• 三维多功能牵引
牵引体位:俯卧 方法:腰椎前屈10°~16°,旋转12°~15°,
治疗师站立于患者患侧,用手指或手掌 根按压于患部上一棘突,另一手叠压其 上,使力的作用点更加集中于治疗部位, 脚踏控制开关,启动牵引治疗程序。牵 引时多向患侧旋转,可先向患侧旋转再 向健侧旋转。治疗师双手同时下推、旋 转、按压,可重复1~2次。
6.牵引不能耐受者应考虑其他物理治疗方法。
第三节腰椎牵引
一、腰椎解剖与生理功能 二、腰椎牵引的治疗作用 三、腰椎牵引方法 四、临床应用
第三节 腰椎牵引疗法
腰椎解剖与生理功能
• 腰段脊柱解剖基础
组成:由5个椎体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 韧带相连结。
特点:椎体和椎间孔大; 棘突呈板状,位于矢状方向平伸向后; 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矢状方向; 腰4腰5、腰5骶1椎间是损伤或劳损的好 发部位。
第四节 四肢关节牵引
一、四肢关节牵引的治疗作用 二、牵引器具及操作方法 三、临床应用 四、持续皮肤牵引和持续骨牵引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
一、四肢关节牵引的治疗作用
牵引治疗颈椎病精品PPT课件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4) 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不能单纯用机械压迫
因素来解释,还有血管因素和化学因素 在起作用,水肿和炎症可引发或加重神 经症状。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2、颈椎牵引的作用
• (1)放松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 • (2)增大椎间隙,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外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 椎间盘损伤的主要原因:• 脊柱屈曲加旋转时同时受到张力、压力和剪力的作
用。 • 椎间盘退行性变;
• 长时间使脊柱处于某一方向的屈曲位; • 震荡力反复作用于同一椎间盘; • 体重过重 • 均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从
而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而引起临床症状。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1) 床上斜面自重牵引
• 将床的头端升高约15cm形成斜面,患者头枕 l0cm高的硬枕,借患者身体的下移趋势进行 牵引。
• 治疗初始以30min为一单位,休息后逐渐延长 牵引时间,睡前停止牵引,以保证患者睡眠 充分。此种牵引可在患者家中进行。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2) 床上重锤持续牵引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1) 颈椎间盘
• (2) 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 (3) 颈椎周围组织
• (4) 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1) 颈椎间盘
•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 始。
• 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窄,使纤维环及 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 近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26 牵引治疗颈椎病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4) 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不能单纯用机械压迫
因素来解释,还有血管因素和化学因素 在起作用,水肿和炎症可引发或加重神 经症状。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2、颈椎牵引的作用
• (1)放松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 • (2)增大椎间隙,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外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 椎间盘损伤的主要原因:• 脊柱屈曲加旋转时同时受到张力、压力和剪力的作
用。 • 椎间盘退行性变;
• 长时间使脊柱处于某一方向的屈曲位; • 震荡力反复作用于同一椎间盘; • 体重过重 • 均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从
而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而引起临床症状。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1) 床上斜面自重牵引
• 将床的头端升高约15cm形成斜面,患者头枕 l0cm高的硬枕,借患者身体的下移趋势进行 牵引。
• 治疗初始以30min为一单位,休息后逐渐延长 牵引时间,睡前停止牵引,以保证患者睡眠 充分。此种牵引可在患者家中进行。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2) 床上重锤持续牵引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1) 颈椎间盘
• (2) 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 (3) 颈椎周围组织
• (4) 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1) 颈椎间盘
•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 始。
• 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窄,使纤维环及 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 近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26 牵引治疗颈椎病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脊柱牵引课件
17
治疗脊椎疾病引起的疼痛的方法
高频治疗 高频治疗对炎症,特别是急性炎症有良好消炎 作用;对感觉神经有抑制作用,故临床上有镇 痛效果。 治疗:神经根受压,炎性物质释放等引起的疼 痛。
治疗脊椎疾病引起的疼痛的方法
中频脉冲治疗仪 可以通过电流刺激肌肉收缩缓解肌肉紧张;降 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并促进组织内致痛化学 物质排除,故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治疗:由于持续保持一个姿势,肌腱、韧带伸 展能力减弱,局部乳酸积聚或肌肉劳损引起的 腰痛。
利于突出髓核的还纳,消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 刺激,从而使疼痛减轻或消失。
牵引的适应症
颈椎牵引的适应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颈型及脊髓型、椎间盘变性、 颈椎小关节滑膜嵌顿,颈椎关节扭伤功 能紊乱、颈椎侧弯、后凸畸形、颈椎滑 移、脱位。
牵引的适应症
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是脊柱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 频率最高之节段。因此自出生后,随着人体的 发育、生长与成熟,由于不断地承受各种各样 负荷、劳损,甚至外伤而逐渐出现退行性变。 尤以颈椎椎间盘,不仅退变过程中开始早,且 是诱发或促进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行性变的重 要因素。如果伴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则更 易发病。
颈椎病的分型
五、脊髓型颈椎病 躯干有感觉障碍而下肢感觉正常;躯干有感 觉障碍而整个下肢亦有感觉障碍;躯干有感觉 障碍而上肢或下肢仅有局部感觉障碍。
颈椎病的分型
六、食道型颈椎病 是以咽喉干涩、咽喉部疼痛、明显异物、吞 咽困难、音哑等咽喉、食道症状。咽喉部疼痛、 干涩的程度及部位不同于慢性咽炎。慢性咽炎 疼痛、干涩等症状 多局限于咽颊部,症状时 轻时重,并可受上呼吸道感染等其它疾病的影 响加重。食道型颈 椎病疼痛、干涩感位置靠 下,多数病人喉结上部疼痛,随颈项部的活动 加强而有逐渐减轻的 可能。其咽喉部干涩疼 痛较重,异物感不明显。
骨科牵引技术及医疗护理PPT课件
预防并发症
预防皮肤损伤
预防深静脉血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受压 或摩擦,定期更换体位和衬垫,预防 压疮和皮肤感染。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下 肢肌肉按摩和理疗,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关节活动, 进行肌肉按摩和理疗,预防关节僵硬 和肌肉萎缩。
感染、钢针松动或滑脱等并发症。
特殊部位牵引
颅骨牵引
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2~1/8,根据病情和X线检 查结果调整。牵引期间要密切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防止窒息、休克 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跟骨牵引
适用于胫腓骨骨折、髋关节脱位及大腿肌肉挛缩等疾病的治疗。牵引重量一般为体 重的1/10~1/7,根据病情和X线检查结果调整。牵引期间要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 和末梢血液循环情况,防止足下垂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牵引定义及作用
牵引作用
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 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
牵引定义及作用
01
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拄 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 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
02
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 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 常序列和相互关系。
保持牵引部位清洁干燥
定期清洁牵引部位,保持皮肤干燥, 避免感染。
定期检查神经功能
在牵引过程中,定期检查患者神经功 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损伤。
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
在不影响牵引效果的前提下,鼓励患 者进行关节活动,预防关节僵硬。
脊柱牵引疗法课件
无蜕变的椎间盘受压,在髓核 内产生压力,终板的中心部位 受压;
蜕变的椎间盘由纤维环传递压 力,终板边缘承受载荷。
髓核向四周传递压力,使纤维环承 受圆周张力,此张力在腰段脊柱可 达脊椎所受纵向压力的4—5倍。脊 柱屈曲、侧弯时,椎间盘一部分受 到牵拉(张力),另一部分则受到挤 压;当脊柱旋转时,椎间盘还会受 到剪力,因此,脊柱屈曲加旋转时 同时受到张力、压力和剪力的作用 是椎间盘损伤的主要原因。 不良
椎间盘为一密闭性弹性垫,由相邻椎体上下 面的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纤维环的 纤维走行方向与椎体平面呈30度角。椎间盘 在椎体间起缓冲垫的作用,能吸收、缓冲载 荷,并使载荷均匀分布。
纤维环与椎板成30°,每层纤维环之间互成 120 °,所以正常椎问盘可承受较大的压力 而不破裂。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牵引是应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并 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脊柱或四肢关节, 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 间位置关系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作用于人体脊柱 系统的牵引称为脊柱牵引技术
二、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也有“导引按跷”、
“摇筋骨,动支节”和“引挽腰体,动诸关 节”治病的记载。 公元前四世纪Hippocrates的著作中就有应 用牵引治疗腰痛的记载,同时还可施以按压 或踩跷手法。 现代脊柱牵引技术的历史大约为100年,在 发展过程中不乏争议和矛盾。但近20年来, 脊柱牵引技术仍是颈、腰椎疾病康复治疗的 主流手段。
1、椎体的生物力学
早期的生物力学研究是对椎体抗压强度的 测试。当时对喷气机飞行员弹射如何选择 合适的加速度才不造成脊柱损伤的研究, 促进了生物力学的深入发展。 研究表明,椎体的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降低,特别是在40岁以后会明显降低。
蜕变的椎间盘由纤维环传递压 力,终板边缘承受载荷。
髓核向四周传递压力,使纤维环承 受圆周张力,此张力在腰段脊柱可 达脊椎所受纵向压力的4—5倍。脊 柱屈曲、侧弯时,椎间盘一部分受 到牵拉(张力),另一部分则受到挤 压;当脊柱旋转时,椎间盘还会受 到剪力,因此,脊柱屈曲加旋转时 同时受到张力、压力和剪力的作用 是椎间盘损伤的主要原因。 不良
椎间盘为一密闭性弹性垫,由相邻椎体上下 面的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纤维环的 纤维走行方向与椎体平面呈30度角。椎间盘 在椎体间起缓冲垫的作用,能吸收、缓冲载 荷,并使载荷均匀分布。
纤维环与椎板成30°,每层纤维环之间互成 120 °,所以正常椎问盘可承受较大的压力 而不破裂。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牵引是应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并 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脊柱或四肢关节, 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 间位置关系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作用于人体脊柱 系统的牵引称为脊柱牵引技术
二、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也有“导引按跷”、
“摇筋骨,动支节”和“引挽腰体,动诸关 节”治病的记载。 公元前四世纪Hippocrates的著作中就有应 用牵引治疗腰痛的记载,同时还可施以按压 或踩跷手法。 现代脊柱牵引技术的历史大约为100年,在 发展过程中不乏争议和矛盾。但近20年来, 脊柱牵引技术仍是颈、腰椎疾病康复治疗的 主流手段。
1、椎体的生物力学
早期的生物力学研究是对椎体抗压强度的 测试。当时对喷气机飞行员弹射如何选择 合适的加速度才不造成脊柱损伤的研究, 促进了生物力学的深入发展。 研究表明,椎体的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降低,特别是在40岁以后会明显降低。
骨科的牵引PPT课件
牵引原理与分类
牵引原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原理,通过重力的牵拉,作用于患肢 ,缓解骨折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复位。
牵引分类
根据牵引力来源、牵引持续时间、牵引部位的不同,可将牵 引分为多种类型,如皮肤牵引、骨骼牵引、特殊牵引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3
家属参与与协作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提供 必要的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共同促进患者的康 复。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牵引在骨科治疗中的意义
01
02
03
04
缓解疼痛
通过牵引可以拉开关节间隙, 减轻关节压力,从而缓解疼痛
。
改善关节功能
牵引可以调整关节结构,改善 关节活动度,提高关节功能。
果和减轻患者不适。
辅助治疗措施
03
在牵引治疗的同时,可配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辅助措施,
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减轻患者痛苦。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1 2
牵引治疗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牵引治疗的目的、方法、注 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心理疏导与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过程。
引,使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和稳定性。
02
骨盆牵引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腰椎疾病的治疗。通过骨盆带、牵
引绳及滑轮进行牵引,减轻腰椎压力,缓解疼痛症状。
03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
利用特制仪器使关节进行持续、缓慢、被动的屈伸活动,促进关节功能
牵引治疗技术ppt课件
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
作用机制: 限制颈椎活动减轻神经根的充血水肿 解除颈肌痉挛,减小椎间盘压力 增大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 减轻钩椎关节骨刺对神经根和椎动脉刺激 解除关节突滑膜嵌 一般认为采用颈椎前屈10~30°可使颈椎间 隙显著扩大 上颈段〔C1~C2): 0°~ 5° 中颈段〔C2~C5):10°~20° 下颈段〔C5~C7):25°~30° 在这些位置,相应节段的小关节囊处于一相 对松弛位置,从而使关节面获得较好的分离 屈曲24°是保持牵引时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
牵引重量
➢ 但针对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分离的牵引力 量则应更小一些,一般认为在3.73kg(10lb) 左右
➢ 若牵引重量过重,超过20kg,可能造成肌肉 、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损伤。
颈椎牵引
牵引时间 颈椎牵引的时间以15~30 min为宜,时间太
短达不到牵引的力学效果,时间过长容易 产生头痛、头麻、下颌关节疼痛、心悸、 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 实验显示牵引30min和60min对颈椎间距的 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
➢ 快速牵引后患者卧床休息3~5 天,可仰卧 也可侧卧
➢ 快速牵引1 次后1 周若病情无改善,原则不 再行第二次牵引。可再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本卷须知
➢ 腰围固定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牵引后使 用腰围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腰椎的活 动度,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但不宜超过20 天,以免造成腰部废用性肌萎缩,引起腰 椎不稳
发展简史
60~70年代,研究了牵引重量、时间、间歇 牵引方法等,对脊柱牵引提供有力依据。
现代脊柱牵引技术:历史约90余年,在现 代医学解剖、生理学及19世纪脊柱生物力 学概念的基础上,以生物力学为原则的治 疗方法。
牵引的分类
根据牵引作用部位: 脊柱牵引〔颈椎牵引、腰椎牵引) 四肢关节牵引 根据牵引动力来源: 手法牵引 机械牵引 电动牵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