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ppt课件
机遇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进一步探索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管理和术后康复等方面,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加强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自我管理:通过宣传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深入研究围手术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开展多学科协作和跨领域合作: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麻醉科、外科等多个领域,通过跨领域合作,共同提高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管理水平。
神经系统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风险
03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策略
了解患者糖尿病的类型、病程、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为制定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依据。
评估糖尿病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案,确保术前血糖稳定在适宜范围内。
控制血糖水平
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合并症,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应激反应
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剂和激素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影响血糖控制。
胰岛素抵抗
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变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加重,导致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
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加重,出现神经功能受损、昏迷等并发症。
未来研究方向
THANKS FOR
感谢您的
患者为老年女性,诊断为1型糖尿病,计划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
管理策略
术前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和运动计划,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术中严格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术后继续监测血糖,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进一步探索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管理和术后康复等方面,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加强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自我管理:通过宣传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深入研究围手术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开展多学科协作和跨领域合作: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麻醉科、外科等多个领域,通过跨领域合作,共同提高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管理水平。
神经系统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风险
03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策略
了解患者糖尿病的类型、病程、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为制定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依据。
评估糖尿病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案,确保术前血糖稳定在适宜范围内。
控制血糖水平
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合并症,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应激反应
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剂和激素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影响血糖控制。
胰岛素抵抗
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变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加重,导致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
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加重,出现神经功能受损、昏迷等并发症。
未来研究方向
THANKS FOR
感谢您的
患者为老年女性,诊断为1型糖尿病,计划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
管理策略
术前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和运动计划,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术中严格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术后继续监测血糖,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 理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糖尿病基础知识 •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特殊情况下的护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糖尿 病患者的护理水平。
背景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 至关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 复。
科等,需要加强学科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心率、血压、呼吸、血 氧饱和度等。
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液体平 衡,根据需要补充电解质 和营养物质。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维 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术中监测和并发症处理
监测患者的血糖、尿 糖、酮体等指标,预 防低血糖和高血糖的
发生。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 脑血管并发症,如心 律失常、心绞痛、心
02
糖尿病的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等。
糖尿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导致血糖升高,长 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系统损害。
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 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 血糖≥11.1mmol/L。
06
术后护理
术后监测和观察
血糖监测
肾功能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情况 调整胰岛素用量,保持血糖稳定。
观察尿量、颜色和性质,评估肾功能 状况,预防急性肾损伤。
目录
• 引言 • 糖尿病基础知识 •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特殊情况下的护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糖尿 病患者的护理水平。
背景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 至关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 复。
科等,需要加强学科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心率、血压、呼吸、血 氧饱和度等。
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液体平 衡,根据需要补充电解质 和营养物质。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维 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术中监测和并发症处理
监测患者的血糖、尿 糖、酮体等指标,预 防低血糖和高血糖的
发生。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 脑血管并发症,如心 律失常、心绞痛、心
02
糖尿病的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等。
糖尿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导致血糖升高,长 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系统损害。
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 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 血糖≥11.1mmol/L。
06
术后护理
术后监测和观察
血糖监测
肾功能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情况 调整胰岛素用量,保持血糖稳定。
观察尿量、颜色和性质,评估肾功能 状况,预防急性肾损伤。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
最新编辑ppt
3
(二)2型糖尿病:约占90~95%,发病与Ins抵抗和 Ins分泌不足有关。
最新编辑ppt
4
(三)妊娠糖尿病(Gestation Diabetic Mellitus. GDM)
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IGT或DM均为GDM,已有糖尿 病的女病人以后妊娠不包括在内。这些妇女在产后5~10年有 发生糖尿病的高度危险性。
1. 血糖控制差( FPG≥16.7mol/L ) ; 2. 酮症倾向者; 3. 合并眼、肾并发症或明显的躯体疾病,如心梗、脑溢血
史者。
最新编辑ppt
34
(四)用药护理
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注意降糖药 的副作用。
1、磺脲类的副作用:①低血糖反应,最常见且严重 ②消化道反应
③皮疹和皮肤瘙痒
最新编辑ppt
11
(二)临床表现:
1.早期:原有症状加重,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
a.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b. 极度口渴、 尿量显著增加,常伴有 头痛、嗜睡、 烦躁 c. 呼吸深快(Kussmaul呼吸),有烂苹果味道
2. 后期:
a. 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 b.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13
❖ 慢性并发症
1. 心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特点为典型的心绞痛(持 续时间长、疼痛较轻、扩冠药无效),心肌梗死 多为无痛性,可诱发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休 克和猝死。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 较高,均为糖尿病死亡的重 要因素。
最新编辑ppt
14
2.糖尿病肾病:
由于肾小球系膜和基底膜增厚,肾小 球硬化,GFR下降,患者逐渐出现蛋白尿、 水肿、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甚至衰竭。
糖尿病围手术期管理 ppt课件
2020/12/15
中国2型糖尿1病1防治指南(2013年版)
EASD 2014 Prof. Prof. T. Tuomi Presidentation(Oral Presentation #1363)
糖尿病诊断标准
– 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后2h血糖≥11.1mmol/L,或明显糖尿 病症状时随机血糖≥11.1mmol/L;
制订合理手术治疗方案(术前、术中和术后),做好围手术期风险的评
20估20、/1告2/1知5,并准备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中国2型2糖2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Nutr Hosp. 2013 Mar;28 Suppl 2:47-52.
了解手术类别及糖尿病患者手术危险因素
• 手术类别:
• 小型手术(如活组织检查、体表手术、血管造影或介入等)0.5~1小时完成: 局部麻醉,不需禁食;
(儿茶酚胺、皮质醇、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等)
分解代谢增强、肝糖异生增多、脂肪分解加速
免疫功能异常
血 糖 胰岛素
FFA、酮体、 乳酸
AGEs
ROS
感染扩散
细胞损伤/凋亡 血管炎症 缺血/梗死 组织破坏 酸中毒
NF-kB 细胞因子及介质
2020/12/15
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 17
糖尿病对外科手术的不利影响(1)
(一)糖尿病可增加误诊: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有腹痛、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易与急腹 症混淆;
老年糖尿病者患急腹症时腹部体征可不明显,因而延误治疗;
(二) 低血糖的风险增加:
1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血糖波动大、高低交替;
2型糖尿病:年老、体弱、病程长、对低血糖反应的感知性减退;
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ppt资料课件
• 4)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多于术前30分 钟到1小时静脉输入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 药物。
30.03.2024
11
四.围手术期处理
• 2.有效地控制血糖 :这是防止并发症的关 键。一般要求血糖浓度术前控制在5.6— 11.1mmmol/L,术中7.0—12.7 mmmol/L, 术后4.0—6.9 mmmol/L.如术前血糖≥13.3 mmmol/L,可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30.03.2024
15
四.围手术期处理
• 术中根据测定的血糖调整用量。如血糖<4.4 mmmol/L,停止输入胰岛素30分钟并推注葡萄糖。 当血糖>6.7 mmmol/L可再输入胰岛素,速度为 0.3—0.6单位/小时;>10.1—13.1 mmmol/L,速 度为0.6—0.9单位/小时;>13.3 mmmol/L,速度 增至 0.8—1.1单位/小时。如全日量大于40单位需 增加10单位,50—80单位增加15单位,80单位以 上增加20单位。
• 一般是将胰岛素50单位加入生理盐水500毫升中, 开始以0.1—1.0单位匀速滴入。按每小时0.1单位 每公斤体重速度滴入可使血糖下降2.8—5.5 mmmol/L。同时加入氯化钾。
30.03.2024
16
四.围手术期处理
• 血糖浓度的监测 使用胰岛素患者每日空腹、 进食后2小时及睡前各监测一次血糖,术中 复测1—2次,原则上每2小时一次,同时测 尿糖。尿糖+、进食后血糖7.0—11.0 mmmol/L为安全范围。
30.03.2024
6
由于代谢紊乱可产生即时和或远 期并发症,如酮症、酮症酸中毒、 心血管病变、肾病、神经系统及
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
30.03.2024
30.03.2024
11
四.围手术期处理
• 2.有效地控制血糖 :这是防止并发症的关 键。一般要求血糖浓度术前控制在5.6— 11.1mmmol/L,术中7.0—12.7 mmmol/L, 术后4.0—6.9 mmmol/L.如术前血糖≥13.3 mmmol/L,可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30.03.2024
15
四.围手术期处理
• 术中根据测定的血糖调整用量。如血糖<4.4 mmmol/L,停止输入胰岛素30分钟并推注葡萄糖。 当血糖>6.7 mmmol/L可再输入胰岛素,速度为 0.3—0.6单位/小时;>10.1—13.1 mmmol/L,速 度为0.6—0.9单位/小时;>13.3 mmmol/L,速度 增至 0.8—1.1单位/小时。如全日量大于40单位需 增加10单位,50—80单位增加15单位,80单位以 上增加20单位。
• 一般是将胰岛素50单位加入生理盐水500毫升中, 开始以0.1—1.0单位匀速滴入。按每小时0.1单位 每公斤体重速度滴入可使血糖下降2.8—5.5 mmmol/L。同时加入氯化钾。
30.03.2024
16
四.围手术期处理
• 血糖浓度的监测 使用胰岛素患者每日空腹、 进食后2小时及睡前各监测一次血糖,术中 复测1—2次,原则上每2小时一次,同时测 尿糖。尿糖+、进食后血糖7.0—11.0 mmmol/L为安全范围。
30.03.2024
6
由于代谢紊乱可产生即时和或远 期并发症,如酮症、酮症酸中毒、 心血管病变、肾病、神经系统及
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
30.03.2024
业务学习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ppt课件
未被确诊的轻型或糖尿病患者在失水、感染、高渗液体输注时, 诱发高渗性昏迷
老年糖尿病者患急腹症时腹部体征可不明显而易致内脏穿孔
四、术前访视及处理
1 需要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内科医师协同 2 病人:年龄、健康状况、病情、治疗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3 手术:手术类别、麻醉方式等
(1)行小手术者,可参照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即术前、术中 不给糖,也不给胰岛素。 (2)行大手术者,术日晨应查空腹血糖。如血糖低于6mmol/L, 可输入5%葡萄糖液500ml加2.5单位胰岛素(1:10);如空腹血糖高于 10mmol/L者,按1:4补充葡萄糖和胰岛素;如空腹血糖超过14mmol/L 者,则按1:3补充葡萄糖与胰岛素。术中可根据尿糖监测结果,调节 葡萄糖与胰岛素比例,必要时每1-2小时测定血糖一次,以策安全。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一、 二、
概述 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 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
三、
四、 五、 六、
术前处理
术中处理 术后处理
糖尿病的分型
1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是以易感人群为背景的病毒感 染、化学感染所致的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性炎症导致B细胞破坏和功 能损害,胰岛素分泌缺乏。 2 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并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性缺乏有关,两者均称不 均一性
(一)小型手术
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电解质
控制血糖,空腹血糖 6.0 ~ 9.0mmol/L,餐后 2 小时血 糖 8.0 ~ 11.0 mmol/L
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种类,必要时加用胰岛素
注意病情变化和伤口情况
有感染倾向者加用抗生素
(二)中、大型手术
1.监测指标
血糖,尿糖,尿酮体(术后当天约每2~4小时监测一次,以后逐 渐减少监测次数) 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心电监护 血糖控制(同前)
老年糖尿病者患急腹症时腹部体征可不明显而易致内脏穿孔
四、术前访视及处理
1 需要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内科医师协同 2 病人:年龄、健康状况、病情、治疗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3 手术:手术类别、麻醉方式等
(1)行小手术者,可参照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即术前、术中 不给糖,也不给胰岛素。 (2)行大手术者,术日晨应查空腹血糖。如血糖低于6mmol/L, 可输入5%葡萄糖液500ml加2.5单位胰岛素(1:10);如空腹血糖高于 10mmol/L者,按1:4补充葡萄糖和胰岛素;如空腹血糖超过14mmol/L 者,则按1:3补充葡萄糖与胰岛素。术中可根据尿糖监测结果,调节 葡萄糖与胰岛素比例,必要时每1-2小时测定血糖一次,以策安全。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一、 二、
概述 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 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
三、
四、 五、 六、
术前处理
术中处理 术后处理
糖尿病的分型
1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是以易感人群为背景的病毒感 染、化学感染所致的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性炎症导致B细胞破坏和功 能损害,胰岛素分泌缺乏。 2 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并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性缺乏有关,两者均称不 均一性
(一)小型手术
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电解质
控制血糖,空腹血糖 6.0 ~ 9.0mmol/L,餐后 2 小时血 糖 8.0 ~ 11.0 mmol/L
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种类,必要时加用胰岛素
注意病情变化和伤口情况
有感染倾向者加用抗生素
(二)中、大型手术
1.监测指标
血糖,尿糖,尿酮体(术后当天约每2~4小时监测一次,以后逐 渐减少监测次数) 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心电监护 血糖控制(同前)
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PPT课件
手术对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伴发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时,手术创伤可 以引起复杂的激素分泌及代谢的改变。这些代谢 的改变在非糖尿病患者不引起很大的反应。 但在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则会 导致血糖增高、酮症、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 命。这种情况1型糖尿病比2型糖尿病表现更为 明显。
手术前准备与处理
有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脏器功 能是否受损,如心、肺、脑、肾功能,有受 损者手术风险大 。
糖尿病患者手术危险性的评估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是否良好,血糖越接近正 常,手术危险性越小。
手术本身的大小,范围、缓急及持续时间,术 前的准备时间是否充分 。
3、良好的血糖控制:
空腹血糖要求<8mmol/L 随机血糖值<12mmol/L
滴注时间超过24小时,应及时检查电解质。
在患者输液的容量负荷有限制时,可加大各 成分的浓度,而减少输液的容量。
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溶液(GIK)滴注
葡萄糖溶液(5%或10%) 短效胰岛素(胰岛素:葡萄糖比例为0.3u~0.4u:1g) 氯化钾(20mmol/L=1.5g/1000ml)
5%葡萄糖500ml + Novolin R 8u~10u+10%KCl 7.5 ml 10%葡萄糖或10%葡萄糖盐水500ml + Novolin R 16u~20u +
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
重视围手术期的意义
糖尿病发病人数日益增多。
大约40% ~ 50%的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需要接受各种 大小手术 ,如周围血管疾病,眼底视网膜病变,合并胆 囊疾病,胃脏疾病。
50%的糖尿病手术者年龄皆>50岁以上,而且多伴有肥 胖症,隐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神经自主病变, 手术后多容易伴发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全身其他 各部位的感染以及电解质紊乱,造成伤口难以愈合病 程迁延。其治疗较非糖尿病患者困难得多,住院日期 较非糖尿病患者长30%~50%。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ppt课件
<10mmol/l。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ppt课件
11
血糖控制的目的
不影响脂肪、蛋白质代谢 不影响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感染发生率 有利于伤口愈合 尽量控制在肾糖阈内,减少水和电解质丢
失 避免在麻醉和术中用药时引起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ppt课件
12
术后监测
小型手术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ppt课件
20
术后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
护理措施: • 禁食期间,Q4h监测血糖; • 讨论血糖控制的目标,制定方案; • 准确使用胰岛素静脉滴注或推注; • 密切关注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ppt课件
21
术后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
护理措施:
• 腹部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行腹部手术后,禁 忌在伤口附近行胰岛素注射;
4
围手术期血糖影响与预后
(一)围手术前评估
1.评估已确诊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风险:对糖尿病患者 的手术治疗应以安全、简单为基本原则,对患者接 受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是保障 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2.发现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以降低手术风险:对所 有接受手术治疗者进行的完整术前评估,均应包括 糖代谢水平检测。 3.糖尿病患者的风险评估:潜在并发症及入院前的 血糖控制情况
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电解质
大中型手术患者:
监测血糖(每2~4小时监测一次) 监测尿糖,尿酮体(术后当天约每2~4小时监测 一次,以后逐渐减少监测次数) 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心电监护
Illness and Surgery. A Core Curriculum for Diabetes Education, 5th Edition.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ppt课件
老年病人术中尤其须血糖监测
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因其对病人的 危害性比高血糖更甚
术中胰岛素使用方法
方法:
▪ 生理盐水加胰岛素 ▪ 葡萄糖液加胰岛素 ▪ 葡萄糖-钾-胰岛素溶液 ▪ 双通道:生理盐水加胰岛素,葡萄糖液
加胰岛素抵消量
生理盐水加胰岛素
血糖较高的急诊手术病人 尽 量 在 术 前 进 行 , 使 血 糖
surgical outpatients;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Aims
hospital admission;
Action plan
surgery;
post-operative care;
discharge
Dhatariya K, et al. Diabet Met. 2012 Apr;29(4):420-33
糖尿病患者再次进行PTCA术的发生率
34%
18%
15%
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死亡 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的荟萃分析
▪ 对34个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meta分析
▪ 其中14个研究对死亡率进行评估,20个研究 对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分析
▪ 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死亡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糖尿病手术患者应用胰岛素可降低死亡率
手术前检测BG、血常规和血电解质 如果曾经有脑血管病史,需要对脑血管
系统进行评估,至少进行颈动脉听诊 如果有心脏病史,需要在术前、术后分
别进行EKG检查
血糖控制的目的
不影响脂肪、蛋白质代谢 不影响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感染发生率 有利于伤口愈合 尽量控制在肾糖阈内,减少水和电解质丢失 避免在麻醉和术中用药时引起低血糖
在原健康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蛋白 质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约增加897 ~ 1255 kJ (214~279 kcal ) 的能量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 <10.0 6.2—8.0 >130/80—<160/95 M<27 F<26 >4.5 1.1—0.9 <2.2 2.5—4.4
>7.0 >10.0 >8.0 >160/95 M>27 F>26 >6.0 <0.9 >2.2 >4.5
一、概述
(一)糖尿病患病率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约9.7%,患病人数超过9240万 糖尿病患者需要手术的机会大于非糖尿病患者 25%-50%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经历各种手术 接受外科手术的中老年患者中,其中10%-15%
Ⅱ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此起 先可用药物促进人体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但其 中半数以上终因长期药物刺激使人体胰岛功能衰 竭,而需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使用 胰岛素后,仍能再次撤掉胰岛素。
糖尿病的分型
临床阶段 正常血糖—正常糖耐量阶段 高血糖阶段 ✓ 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前期IGR或IGT) ✓ 糖尿病
确诊为2型糖尿病,应及早接受短期强化胰 岛素注射治疗。
糖尿病治疗
教育
监测
饮食控制
糖尿病控制目标
血浆葡萄糖浓度 空腹
非空腹 HbAlc(%)
血压 体重指数(kg/m2)
总胆固醇 HDL—胆固醇
甘油三脂 HDL—胆固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想
良好
较差
4.4—6.1 4.4—8.0
<6.2 <130/80 M<25
F<24 <4.5 >1.1 <1.5 <2.5
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
肥胖
老龄化
体力活动减少 高热量方便食品
急性并发症及伴发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糖尿病急性感染(infection)
9240 5000
600 1200
糖尿病患者人数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万1人0 )
流行趋势
中国IGT患病率调查
20%
15% 10% 5%
1993-1994 1995-1996 1998-1999
0% 40岁-
50岁-
60岁-
糖尿病患者 年轻化趋势日渐明显
●中国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中国已超越印 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
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群各类严重疾病的患病率比较
25倍
17倍
3倍
5-7倍
心脑血管疾病 失明
尿毒症
截肢
糖尿病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
患病率
视网膜病变 21% 糖尿病肾病 18.1% 勃起功能障碍 20% 足背动脉搏动无法触及 13% 足部皮肤缺血性改变 6% 足部振动感受阈异常 7%
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
病因分型 2型糖尿病:占95% 1型糖尿病:免疫介导(LADA)和特发性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八个亚型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妊娠中初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妊娠前已知有糖尿病者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产后6周需复查OGTT,重新确定诊断 ADA (100g] FBS 5.3(95] 1hPBS 10 (180]
➢ 肺部感染、胆道感染、尿路感染 ➢ 皮肤化脓性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 皮肤真菌感染并化脓感染 ➢ IV型肺结核
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
肾病(蛋白尿) 视网膜病 (失明)
大血管病变
缺血性心脏病 脑动脉硬化 (心肌梗死) (中风)
神经病变 (手脚麻木)
末梢血管病变 (足坏疽)
慢性并发症的危害
为糖尿病患者
(二)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血糖控制不 良会导致
代谢紊乱、急慢性并发症、易感染、抵抗 力减低、组织修复能力差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糖尿病发 病在30~45岁的“事业型”人士中增长最快
●数据显示,中国至少有25%的糖尿病 患者应该使用胰岛素而没用。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DM, 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机体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素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以高血糖为标志的 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疾病,长期的高血糖易导致机体出现急慢性
患病率
脑血管疾病 7%
发生致死性脑卒中的 危险增加2–3倍
心电图异常 18%
高血压 35% 间歇性跛行 4.5%
*与普通人群相比
发生致死性心脏病的 危险增加2–4倍
截肢的危险增加15倍
糖尿病诊断标准
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11.1mmol/l(200mg/dl)
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 ≥7.0mmol/l(126mg/dl)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 理
糖尿病-世界21世纪大流行
年 1994 1995 1996 2000 2010 2025
T1 DM 0.12
0.14 0.18 0.24
T2DM 0.99
1.18 1.57 2.16
总计 1.10 1.25 1.32 1.75 2.40 2.99
(亿)
WHO2001
糖尿病患者人数正在剧增
并发症。
糖尿病的发生两个基本环节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
糖尿病的发生 (播放)
糖尿病的分型
病因分型 1型糖尿病:免疫介导(LADA)和特发 性(胰岛素绝对不足) 2型糖尿病:占95%(胰岛素相对不足)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八个亚型 妊娠糖尿病
定义
Ⅰ型糖尿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 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I型糖尿病一直被描 述成一种自身免疫疾病——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 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并最终破坏它们制造胰岛素 的能力。
或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PG水平 ≥11.1mmol/l(200mg/dl)
无症状需两次测定,静脉血浆血糖
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持续 减退而出现口服降糖药失效的问题
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血糖达标的有力武器。 这样不仅可降低血糖,更主要是能够控制 糖尿病的发展和预防并发症。
2hPBS 8.6(155] WHO (75g]FBS 7.0(126] 2hPBS 11.1(200]
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病因:
年龄(岁)
正常
20
30
遗传
胰岛素抵抗
环境
40
50
糖尿病基因
胰岛素分泌减少 ✓ 肥胖
60
候选、非候选 单基因、多基因
糖尿病相关基因
T2DM
✓ 饮食 ✓ 活动
ACE、Ap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