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长相思评课
王崧舟《长相思》朗读评价赏析-最新年精选文档
王崧舟《长相思》朗读评价赏析一、帮扶式评价,发展学生正确朗读能力[教学片断]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时,哪个地方停顿了?生:他在“身向榆关”后面停顿了。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时,哪个地方又停顿了?生:他在“夜深”后面停顿了。
师:你们都听出来了么?这叫读得有板有眼。
全班齐读。
[跟进思考]语文教学很强调朗读的指导,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要读出节奏,凸显语文的本位特点。
王老师在指导朗读时没有用架空的“读得真好”这样的评价语言,而是用“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时,哪个地方停顿了?”“他在读‘夜深千帐灯’时,哪个地方又停顿了?”这样极具指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接近文本、倾听他人,同时获得具体的朗读指导,这样学生才能读得“有板有眼”。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读书指导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为了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个性化朗读的要求,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朗读指导,“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成为流行语。
思考这一情况:教学理念的提升固然可贵,但是无视文本意蕴,放弃教师有效指导作用的课堂不是很危险的吗?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必须与教学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彰显其理论的价值与生命力,必须及时转化为教学行为才能起到引领与促进的作用。
语文的学习没有恒久不变的操作模式,朗读指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文本内容的不同、学生朗读基础的差异、教师教学风格的迥异,朗读指导与评价也会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
但放任自流式的自读自悟必然流转为低效的学习,哪怕美其名曰“个性化朗读”也是于事无补的。
依据文本的特点,朗读必然有一种最佳的方式,要引导学生不停地接近它,如果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就要予以肯定,以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这样的评价就是在语文的范畴内、充分体现语文特点的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会在这一次次接近朗读本真意味的评价中懂得要“这样”读书,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发展就有了基础性的保证。
只有夯实了“这样读”的基础才能为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朗读创造条件。
王崧舟长相思评课
王崧舟上《长相思》教师评课稿精神的诗学还是诗学的精神——王崧舟《长相思》的哲学审思省市北苑实验中学王小庆一、引言:评课的技术主义谬误王崧舟在推出的《长相思》一课,据他自己说是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上的一次尝试,一次企图实现突破的尝试。
是否真得到了突破,我们暂且不论。
不过小语界对此的反应,自是预料中的热烈。
但是如同对他前几堂课的评论那样,评课大多从技术的层面进行,似乎免不了隔靴搔痒的缺憾,对他课堂教学的本体性意义,却极少有思考者。
一般而言,教育界技术主义和功用主义的盛行,最终也导致了评课的肤浅。
目前的评课方法,大多从两个纬度进行:第一是线性的评论方法,即从课题的“导入”切进,按时间的顺序进行评点。
期间出现的诸如“启”、“承”、“转”、“合”等词语,仿佛表示课堂是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进行,连学生的情绪和精神的发展,亦成为了课堂时间轴上的可控因素;第二是解构的评论方法,即将课堂教学分割成几个教学意义上的模块进行剖析,如叶刚论王崧舟《长相思》的几点不足时,便从词意、背景、诵读等几方面论述(叶刚 2006)。
不过,无论如何,以上两种评课方法都是从技术主义的视角看待一堂课,将课堂教学的评价置于技巧和风格的框架之中,忽视了课堂作为人之精神发展的语境,也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人在课堂中的定位和实践。
假设我们回顾王崧舟推出的课堂教学,我们可能会承认:他的课已经不能算作“课”了,严格地讲,应该是艺术品才是。
在这个艺术品中,他贯彻了他一如既往的“诗意语文”教学思想,也在其中显了他个人人格对于语文教学和课堂文化的影响力。
他的诗意语文,就是对技术和功用的反动。
因此,以技术的论调来分解他的课堂艺术是愚蠢的,正如我们不能以文章结构和字词安排来判断鲁迅作品的优秀;而东施效颦般地“学习”王崧舟的课堂教学方法更是可笑的,因为这样做,只能说明我们是以一种低俗的眼光看待艺术,以一种工具主义的论调亵渎艺术的人文主义精神。
审视王崧舟的课,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可以“学到什么”,更要反思他的课堂教学思想,反思他作为一个矛盾的人是如何将课堂作为载体,而对语文教学乃至人的教育所进行的探索。
怎一个情字了得——评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
生:我觉得很愤恨。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
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麇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
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麇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生:我很高兴,因为1986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
金会和我国林业部的努力下.39头选自英国7家
动物园的麇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糜鹿自然保护
区放养。这39头麋鹿可以回到祖国来,我很高兴。
适合它习性的地方。
师:可以想见,乌邦寺动物园是什么样的环境?
生:潮湿.有很多沼泽。
师:是湿地环境.对吗?所以麋鹿生长良好。你
们看,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来解答我们自己的问题。
当我们了解麋鹿之后,再读课文的相关段落,相信
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多媒体出示一串词语:惊讶、悲伤、高兴、忧
虑、愤恨、感动……生读相关段落3分钟,发言)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幕成,故因无此声。 (板书: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在这八个字上书写了 一侉麓轰妫。碎”鬟’ _懈渎:《羲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 的佳作。作者于清丽自然的文字之中不乏边塞之雄奇风 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山高水长的场景 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升华了羁旅怀乡 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在雄浑、跌宕、清婉、哀伤 奇迹般并存的情感世界中,王老师凭借深厚的文化底 蕴、高超的教育智慧,营造了一个巨大的情的磁场,纳兰 性德的忠君、报国、思乡、恋家之情像一幅缓缓打开的 画,像流淌的溪水.流淌在课堂上.流淌到了孩子的心 里。 “故园无此声”,故园是那样温暖、宁静、祥和,没有 呼呼的风雪声,没有征途的艰辛,有的只是亲人间的关 爱。而此时,思念故园、思念亲人之情如何能了?何时能 返故园? 学生们上了一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他们走进了纳 兰性德长相思的世界。看到了一个个文字描写的立体画 面,走进了恢弘大气、哀怨凄凉的词的意境中,习得了学 习古诗词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了语文撼动心 灵的美丽,从而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这样的语文课厚重丰实、珠圆玉润、婉转顺畅、浑然 天成。 下课时,王老师连说两次“下课”,学生依然沉浸其
诗化语言营造诗意课堂——谈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长相思》一课的语言艺术
着锦缎, 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上玩耍, 一 会儿捉蝴蝶, 一会儿捉迷藏, 汉子们正挑
着水。 一家人做好饭后 , 围在一起 , 喝酒
聊天。
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 注意词当中的
生字和多音字 ,要把词念得字正腔
圆;读后两遍 的时候 , 注意把它念通
(生伴随着乐曲《 琵琶语》想象写 , 话, 教师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插话。 )
了几个刚出笼的馒头,放在嘴里, 正 当 我高兴之时, 不知哪个缺德鬼把香
蕉皮不偏不倚地扔到我的脚下。 我
课时, 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什么也没有 了, 肚子咭咭地叫起来, 好像在说: “ 你
为什 么不给我吃的?”我只好忍饥换饿
课时好好地表扬表扬, 并且叫班长把 这篇习作贴到了班级的 (优秀习作园 地》 吴嘉是这样写的: 中。 今天, 我真倒翅 我妈妈真是个“ 妈妈, 懒” 每天不 不仅能够与词人产生共鸣,而且会有
一种感染,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
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 ,用自己的脑去 思言之妙, 用自己的口去评言之美 , 学生
心灵的工具, 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
的艺术。课一开始 , ” 王老师就以凝练
教学月刊
学版
评析
洛.卜 协』
关于小学生纪实作文的思考
口 赵赛君
批改习作时, 我欣喜地发现吴嘉 写的( 今天, 我真倒霉》 这篇文章语言 生动幽默, 条理清楚, 富有感情。 作为
的导语描述中开始的—
境中。 在王老师动情而流畅的教学语
言引导下, 学生沉浸在“ 故园” 二字所 承载的情意之中。
生: 一个晚上 , 月光皎洁, 星星一闪 一闪的。 他的亲人坐在窗前, 望着圆圆的
月亮。 鸟儿不再“ 哪卿喳喳” 地叫, 花儿合
最新王崧舟《长相思》评课稿
评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河南省焦作市教育局教研室袁晓莉王崧舟老师10月21日在河南焦作执教的《长相思》一课,犹如一本厚重的书,徐徐打开:一段段心灵与心灵交汇的对话,一个个被立体成画面的文字,在清婉、悠扬的音乐中,在师生情感共生与碰撞里,引领着我们走进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王崧舟俨然就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就是王崧舟。
在这一课上,王老师对“点、线、面、形、音、韵”的处理,都表现出了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凸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了无痕迹地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
以“长相思”为“点”长相思,词牌名,出自《古诗·盂冬寒气至》。
王老师以长相思为点,这个点是纳兰性德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在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背后,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与思念。
王老师以此为点,引领孩子读书、想象、感悟、再读书。
在让学生读对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了词的内容后,这样提问:师:长相思呀,长相思呀,为什么长长的相思?请你静静地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边读边想:纳兰的长相思,究竟在给我们说些什么?在课的最后,王老师又说:师:长相思啊,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生齐读全诗)以“作者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为“线”身心并存的人才是灵魂丰润的人。
王老师以“作者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做为主线,引领孩子初读词、想象、感悟、再读词,感受纳兰性德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无奈与痛楚。
师:纳兰的身在哪里?生:纳兰的身躯在白雪皑皑的山上。
师:纳兰的身躯还可能在哪里?生:纳兰行走在小溪旁。
……师请六名同学站起来。
师:“这课堂上站着的6位同学所站的点就是纳兰性德所要经过的地点,纳兰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大河小川,就这样,离家乡越来越远,终至在他的眼前消失。
”引领孩子仿佛看到纳兰性德经过了崇山峻岭、大河小川,感受到了行军途中的艰辛、劳累。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案例评析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案例评析
今天再一次认真阅读了诗意语文的倡导者——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深深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诗意”。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诗的内容时空跨度大,学生的阅历尤其是小学生的阅历背景太浅,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
如何让学生从凝练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象,领会诗情,王老师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智慧,让我们走进了诗意课堂。
王老师倡导文本细读,本节课朗读与想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始终贯穿课堂。
四遍初读古诗,由读准字音,到字正腔圆,由学生自读到范读再到自读,每一遍每一生都读出了对诗不同层次的理解。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王老师抓住“身”,“心”让学生体会诗人身在何处,心想什么,创设情境,理解“故园”的温馨,一次次与文本的对话,让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报效祖国,思念家乡之情在每一个学生脑海中浮现。
然后又以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菩萨蛮》中的“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的“问”,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情,当时的心。
正是王老师潜心的文本细读,才有了课堂上的得心应手,行云流水,孩子们上课的幸福!
向王老师学习,学习他研究名师课堂实录,学习他进行文本细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课例评析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课例评析王崧舟的《长相思》是中国古代词中的经典之作,它表现了爱情的深情和思念之苦,被誉为“千古绝唱”,并多次被各类文艺创作借鉴、演绎。
在教学中,如何课堂教授《长相思》才能在学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呢?本文将从语言、文化、形式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长相思》的教学实践和应用。
一、语言分析1.语言文字《长相思》一共有十三句,共用词52个,字数只有88个,每句话都是五个字。
王崧舟的语言凝练、深刻,简洁而富有感情,因此能以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出无限伤感。
2.运用修辞手法王崧舟的《长相思》整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称、倒装等。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称和倒装。
王崧舟使用对称手法,使词的结构简明、流畅,整体感十分和谐,达到了排比的作用,如“寂寞深闺,与我红烛同眠”、“千金纵买无情处,空锁横琴,应是恨那。
”等。
倒装是加强语言的表现力,让语言更加简练、直白,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等。
二、文化分析1.古代文化《长相思》虽是一首个人恋爱情感的抒发,但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化的许多特点。
例如,王崧舟提到的“红烛”,通常代表着夜晚、家庭和个人空间的许多象征。
此外,词中再次提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一个中国古代重要的气候现象,通常认为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表现和“阴阳转换”的标志,因此被广泛认为与古代历法和宗教仪式有关。
2.西方文化《长相思》虽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但是其中的一些元素也能引起西方学生的共鸣。
例如,词中的“相思”,这个字通常被翻译成“思念、思绪”等,常常被用于描述某个人在他们不在环境下的视觉、听觉等普通感官等的感受。
这种情感与现代西方文学中的某些主题和情感非常相似。
此外,词中的“红烛”、“清明时节雨纷纷”等对中国文化而言极其重要的元素,也可以引起西方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好奇。
三、教学实践1.前期预习学生在课前需要阅读有关王崧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词人的生平背景和作品特点。
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教学分析
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教学分析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言语和精神携手走向丰妙的境界。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语文教学中既注重学生语言系统的丰富和优化,又着力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的传世之作《长相思》。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过王崧舟老师的可课堂,但从这次张老师给我们所观看的录像中,我已体会到了,他的才情,他的智慧,呵他对新课标的体认和对作品的诗意解读,对这首词作了激情演绎。
王崧舟老师通过巧妙的起、承、转、合,将短短的一堂课,短短的两句词,演绎得一波三折,波澜起伏而又荡气回肠!我们下面坐的新教师的心也随着课堂一起上此起彼伏。
王老师先从从王安石、张籍两位词家的乡愁切入,引发学生探寻本课纳兰词中的离愁别恨,这样的导入自然是最适切,也是最“诗意”的。
之后,深谙反复诵读乃古诗词研习之道的王老师祭出了“朗读”的法宝,学生由读准字音开始,直至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终于不仅读出了“味道和感觉”,也在读中感知了词的大意。
接着我们就听到读,其实语文课既要书声琅琅,在读中感悟之后又须静思默想。
诵读过后,王老师的导读策略转为让学生“默读这首词,看看插图和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大概在讲什么意思”。
由“非常思念家乡”而过渡到对作者“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的叩问,这是极其自然的步步递升。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轻巧而精准的“点击”,学生又在潜心涵泳中真切地体悟到了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幽怨哀愁。
其间,教师随机点拨和深情范读则又对特定场景作了的强力煽情和有效渲染。
然后的一幕是“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教师突转话锋,让学生瞬间进入“心系故园”的“追忆逝水年华”中。
在舒缓的《琵琶语》的伴奏衬垫下,学生先是融情想象,继而激越表达。
评王崧舟《长相思》课例中的巧妙与不足
评王崧舟《长相思》课例中的巧妙与不足如下: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一课,在教学的诗性活力上大放异彩。
他凭借丰厚的国学素养和独到的教学理念,将一种挥洒自如、极具人文气息的诗意教学带进语文课堂、滋养学生心田。
下面就谈谈这节课的巧妙与不足。
这节课的巧妙体现在两点:一、贯穿课堂的“读”王崧舟在《长相思》这一课当中始终围绕着“读”的要旨,将“读词”的任务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又为“读”赋予不同的目标、方法和意义。
细细品味,可以将王崧舟《长相思》一课的进程划分为六大阶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涵义——读出情感——读出疑问——读出“弦外之音”。
这不仅是“读”的过程,更是整个《长相思》的教学脉络。
读准字音,即读书读得字正腔圆。
这是“读”的第一阶段,也是朗读教学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
在这里,王崧舟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次《长相思》的朗读,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更”的读法,反复几遍以读通这首词作。
读出节奏,指的是读出词句的停顿。
但凡朗读,必讲究气口和句读,如果是诗词,则更甚之。
不难发现,王崧舟十分重视这一点,他要求一位学生示范朗读,其他人注意寻找该生的停顿所在。
在聆听与发现当中,告诉学生读词要懂得有板有眼,抓住节奏。
读懂涵义。
古诗词教学的难点还在于古言的使用,因此,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王崧舟展开第三轮朗读。
让学生借助注解释义,再读。
读懂词人的所言所行,明晓故事发生的场景。
读出情感。
文字之所以有温度,是因为其中饱含情感,为了让学生体会《长相思》中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王崧舟巧妙提出词人“身在何处?”“心在何方?”的问题,结果“身在征途而心系故园”,让学生感受身心分离的思乡之苦。
这两问,上承词义,用以检验学生是否“读懂涵义”,下引词情,以指导学生“读出情感”,实在巧妙至极。
读出疑问。
通常情况下,大多语文教学停留在“读出情感”便终止了,而王崧舟的教学告诉我们:不止,远远不止于情感。
他让学生直接向纳兰性德提出疑问,并由此引出词人另一词作的句子“问君何时轻别离,一年能几团圆夜?”通过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问,使学生真正理解词人的两难处境,切身体会其中的家国情怀。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课例评析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课例评析》
《长相思》是中国古代名篇,出自王崧舟,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
这首诗歌写出了
一种纠结的爱情,表达了对伴侣的牵挂和深刻的思念,令读者认同并动情。
王崧舟的《长
相思》被誉为“流传古今的经典爱情诗歌”。
本课例为王崧舟《长相思》课例评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诗歌的体裁上看,《长相思》是一首古代抒情诗。
诗歌以爱情为主题,描写
了对爱情的牵挂、思念和期待,表达了一种苦苦相思的情调。
另外,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
和拟人手法,使得诗歌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其次,从诗歌的结构上看,《长相思》的前七句的结构是“七个绝句”,也就是用七句
达到最高抒情效果,构成一种压缩式的结构,把读者带入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最后,从诗歌的意象上看,《长相思》中大量使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比如梨花、落日、星星等,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也突出了爱情的沧桑和深切的思念。
总的来说,王崧舟的《长相思》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歌,诗歌的体裁、结构和意象都
表达了爱情的牵挂和深切的思念,具有深刻的文学价值,可以作为教学课例进行教学探究,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篇,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文学热情,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长相思评课
长相思评课第一篇:长相思评课《长相思》在声声朗读中被感知、感受、感悟,从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
当学生初步感受文本、读出味道与感觉之后,再带着情感走进“征途”与“故园”,读出画面与情景。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
语文课上,我既给足时间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教学中,既让学生带着“梦都作不成,觉都睡不好”的感觉朗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又让学生带着“长相思”的感觉朗读词,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
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深化情感王老师执教的《长相思》,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震撼。
短短的一堂课,短短的两句词,竟被演绎得如此一波三折,如此波澜起伏,如此荡气回肠!从王老师“诗意语文”的课堂里,我们感觉到了说不尽的精彩,获得的是艺术的享受,精神的洗礼。
这位栖息在“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以创新的课堂理念、精妙的课程设计、高超的教育智慧,把我们带进了诗情画意的世界。
在她的引导下,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一步一步地领略着“诗”的意蕴。
静心回放教学场景后会发觉,尽情地诵读、心灵的回想和生命的追问,构成了此课三大亮点。
在洋溢着诗意的氛围中,学生感动着、吸纳着、享受着。
课已毕、情未了,我们无法淡忘课堂上那直面心灵的诵读、刻骨铭心的想象和充满生命意义的追问。
语文课程,它不是解释,不是说明,不是授与,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回情感的体验,甚至是一次生命的涅槃。
因为王老师的引领,学生的认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思维活跃,说得精彩,读得精彩。
学生的个性在课堂飞扬,学生的生命在课堂成长。
而学生的这些精彩,正是来自于老师激情的感染,来自于老师巧妙的引导。
一首首诗章,其实就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课例评析-最新文档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课例评析-最新文档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课例评析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在小语界被奉为经典一课,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出王崧舟老师浑厚的国学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机敏的教学智慧,“诗意语文”在他这堂课上更是得到充分的诠释。
王崧舟此课例的出彩之处我认为有二:一.在教学中区分了文学文本与课文的不同,寻到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对立与统一当我们把《长相思》作为文学文本解读时,需要全面解读出他作为文学文本的原生价值。
《长相思》是一首词,我们要从词牌、词谱、词韵、词的平仄对其进行形式上的解析之后,进入到词的内容解析。
“山一程,水一程”,前一程是山,后一程又是水,用两个“一”作回环往复之用,形式回环往复之间为情感造势形成空间的绵延悠长,概括了行经的万水千山,极喻长途跋山涉水的艰辛。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去向是山海关,“那畔”二字显出作者离家为客的无奈,“夜深千帐灯”夜深人静时放眼望去,营盘遍布,地上数不清的点点灯火,与夜空的满天星斗交相辉映,壮阔无垠。
此句写出了巡行的气魄和阵势,漫山遍野的灯火,展示出空间的无比辽阔,让作者感到自己的渺小与现行时空的陌生与距离,令作者顿生迷离的情思。
词的上阕雄伟热闹,描写千军万马跋涉山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声势甚盛。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而“夜深千帐灯”这雄伟的场景,更反射出征夫凄清寂寞的乡愁。
“夜深千帐灯”既是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自然转换。
这种思想的喟叹自然流转到下阕,词的下阕思乡心切,孤单落寞。
“风一更,雪一更”同样用回环往复的写法,写出风雪之烈,环境之苦,风雪声扰,使无法如梦,心醉而归梦难成,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更加思念远方的故乡,不由地发出深深的感叹“故园无此声”。
读到此处,我们不由得问一句故园真的“无此声”吗?故园也有风雪,来句却说“无此声”,将旅人怀乡的离情别绪写到极致,细细品味才惊觉这末句似不符合事实而符合情理。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课例的三个教学环节评点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课例的三个教学环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就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
王崧舟老师凭他的才情,凭他的智慧,凭他对新课标的体味和对作品的诗意解读,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词人的情感,感悟词的内涵。
在教学中,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不仅读的量大、面广、层次分明,而且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与感觉。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长相思》时,课堂上有三个教学环节,分别是:第一环节:借助注释,读懂词意在教学中,王崧舟老师让学生由读准字音开始,直至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并借助注释,终于让学生们不仅读出了“味道和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园的“情景”,也在朗读中感知了词的大意。
第二环节:展开想象,读出词情在深入词意时,王崧舟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引领学生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与“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心灵的对话。
他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在征途中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
学生们在朗读和想象中体验着情感、深化着情感,逐步由“感悟”到“感动”,感悟词人的理想与壮志,为纳兰性德舍下家人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的精神而感动。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读到现在为止,你是不是有问题问一问纳兰性德?”王崧舟老师在这部分的这一发问,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
而相机呈现的词人征途所作《菩萨蛮》中的两句话(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又让学生能凭此而以词人的妻、父、儿等身份,与词人展开一场想象对话,引导学生去体味词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
在回转反复的解读中,学生体悟到了词人内心两难的境地,知道了“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戍边卫疆、保家卫国。
古人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可见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实录及点评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实录及点评【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介绍“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体会“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定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工作】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一)引入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二)读准《短春草》结合诵读穿插讨论:──“更”为什么爱读平声?──什么人听得到打更的声音?更声对这些人意味着什么?──“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擦了一更的风,扳回了一更的雪”的意思?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觉?(三)记住《短春草》师: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读后探讨: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从哪儿略去的?(指名多位学生回答)师:这里东站着不好多位同学。
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东站着的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
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师: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你们从哪儿记住的?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
把它们连起来,(在这两句上画一个圆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四)小结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
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长相思》评课稿
《长相思》评课稿汪老师执教的《长相思》,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震撼。
短短的一堂课,短短的两句词,让我们形象地感受着那荡气回肠的美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生命意义的追问。
汪老师以创新的课堂理念、精妙的课程设计、高超的教育智慧,把我们带进了诗情画意的世界。
一、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诵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
在《长相思》教学中,汪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不但读的量大、面广、层次分明,而且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与感觉。
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
1、读得充分。
感悟语言的主要方式是诵读和背诵。
汪秋玲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自主读中感知词句,在默读中理解词意,在朗读中体味情感,在教师的范读中想象与感悟形象。
让我们来看汪秋玲老师的范读:在音乐声中有感情朗读,是协助学生悟情,为学生的感情朗读提供示范;学生通过想象走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体会到征途的艰辛。
2、读得技巧。
充分地读需要技巧,除了准确使用读的方式外,汪秋玲老师注重了朗读的技法指导。
她首先要求学生由读准生字、多音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停顿适当。
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读出感觉来,又由整体上感悟词人“非常思念家乡”,到从字里行间具体叩问其“身”在哪里、“心”在何处。
读出“身”、“心”分离的感受。
读的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直抵形象与情感。
汪秋玲老师不但注重读的指导,还给予读积极的评价。
诸如“你读出了画面和感受。
”“你用心在诉说,走进了纳兰性德的心。
”“伯牙遇子期,纳兰遇----啊。
”等等。
在教师行云流水般自然的引导中,学生不但读懂了词意,习得了倾听、感悟等学习方法,并且增长了自主学习的信心,精神世界得以全面提升。
3、读中生情。
长相思评课稿
《长相思》教师评课稿精神的诗学还是诗学的精神——《长相思》的哲学审思一、引言:评课的技术主义谬误王崧舟在无锡推出的《长相思》一课,据他自己说是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上的一次尝试,一次企图实现突破的尝试。
是否真得到了突破,我们暂且不论。
不过小语界对此的反应,自是预料中的热烈。
但是如同对他前几堂课的评论那样,评课大多从技术的层面进行,似乎免不了隔靴搔痒的缺憾,对他课堂教学的本体性意义,却极少有思考者。
一般而言,教育界技术主义和功用主义的盛行,最终也导致了评课的肤浅。
目前的评课方法,大多从两个纬度进行:第一是线性的评论方法,即从课题的“导入”切进,按时间的顺序进行评点。
期间出现的诸如“启”、“承”、“转”、“合”等词语,仿佛表示课堂是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进行,连学生的情绪和精神的发展,亦成为了课堂时间轴上的可控因素;第二是解构的评论方法,即将课堂教学分割成几个教学意义上的模块进行剖析,如叶刚论王崧舟《长相思》的几点不足时,便从词意、背景、诵读等几方面论述(叶刚 2006)。
不过,无论如何,以上两种评课方法都是从技术主义的视角看待一堂课,将课堂教学的评价置于技巧和风格的框架之中,忽视了课堂作为人之精神发展的语境,也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人在课堂中的定位和实践。
假设我们回顾王崧舟推出的课堂教学,我们可能会承认:他的课已经不能算作“课”了,严格地讲,应该是艺术品才是。
在这个艺术品中,他贯彻了他一如既往的“诗意语文”教学思想,也在其中张显了他个人人格对于语文教学和课堂文化的影响力。
他的诗意语文,就是对技术和功用的反动。
因此,以技术的论调来分解他的课堂艺术是愚蠢的,正如我们不能以文章结构和字词安排来判断鲁迅作品的优秀;而东施效颦般地“学习”王崧舟的课堂教学方法更是可笑的,因为这样做,只能说明我们是以一种低俗的眼光看待艺术,以一种工具主义的论调亵渎艺术的人文主义精神。
审视王崧舟的课,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可以“学到什么”,更要反思他的课堂教学思想,反思他作为一个矛盾的人是如何将课堂作为载体,而对语文教学乃至人的教育所进行的探索。
语文《长相思》评课
语文《长相思》评课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长相思》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词,知道这首词源于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设计。
看到过他的教学设计,为他精妙的设计所折服。
于是决定拿着王老师的实录去教学,看看到底有没有好的效果。
上课那天学生虽然不是那么了解诗句的意思,但凭着“思乡”这一主题,在反复读中也一次次地读出了那种伤感的语调来。
特别是“纳兰的身在哪?”这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思绪飘向艰难的从军征途,去感受那离乡的愁与苦。
一次又一次地将纳兰的的背井离乡的情形,用语言“播放”,学生一次次地读“山一程,水一程……”,在学生的眼前不仅看到了征途的跋涉,更“触摸”到纳兰的伤痛。
学生沉浸在课堂上良好的氛围里。
燕子:词,如何读?诗词教学,读是它的主旋律。
怎样细化读,让读成为诗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让读使诗歌在课堂中化静为动,激活语言文字背后的隐性内涵?读是主旋律,用读贯穿整首词的教学。
读,不是单一空白的读,是一种盘旋环绕,回复上升的读。
教师要用他诗歌般的语言,循序渐进地浮载起“长相思”的意境,从读准字音到理解词意的读;从感受身在征程到心系故园的读;从领悟故园美梦到征程心碎的读,一个“读”字里,把作者纳兰性德思乡的情切、思乡的无奈、思乡的痛楚表现得一览无余。
春风化雨:境,如何创?中国诗词的丰富意象决定了它深沉的内涵和表达的含蓄,如何把诗歌教学的浑厚内在传达出来,让学生与它一起深呼吸?这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情景的创设。
然而,合理有效的情境的创设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又是一根软肋,我们创设的情境很多时候要么过于注重外在的花哨,要么与文本本体的意境隔着一层皮。
教师要与文本浑然一体,课堂要与文本浑然一体,学生置身其间,便也与课堂的意境浑然一体了。
小溪:语文课堂要创设意境,一种与文本贴近的意境;语文老师要有一种语文的气质,达到这样一个水乳交融的高度。
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学生对文本的领悟才能深切。
此时的课堂才会变成一首动人的诗、丰富的词,一幅清丽的画。
小学语文《长相思》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语文《长相思》教学实录与评析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教师王崧舟的《长相思》一课,我被王老师的精巧设计、精妙引导和精美的语言所深深震撼,把此课的教学实录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课文介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这是清代康熙十五年间进士纳兰性德的一首词。
词作者叙写了自己赴边关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一种浓郁的思乡之情。
词分上下两阕,即两段。
上阕写行程艰辛,下阕写夜不成梦。
王老师执教这一节课的特色体现在三点:一是即时评价好,评价语言丰富,有针对性和激励性;二是课的设计巧妙,层层引读,逐步感悟,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实效性;三是老师的文化底蕴丰厚。
下面做具体介绍。
一、谈话导入,直接入题。
师:同学们,喜欢读诗词吗?生:喜欢。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诵读一首词,题目是《长相思》。
(老师板书课题。
边板书边问:作者是谁?生:纳兰性德。
)[评:导入简洁明快,直接奔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反复读,读反复,一直读到读顺为止。
(学生自由读词。
)(老师的读书要求非常明确,又有目标可奔,体现了有目的地读书这一方法。
)学生读完,老师进行评价。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生1读。
)师:你读的字正腔圆,真好。
请坐。
还有谁愿意读一读?(生2读。
)师:读的真好,送你四个字:有板有眼。
(评:老师的评价语特别丰富,“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既准确地点出了学生的读书情况,且富有变化。
)师:这首词中有一个生字。
(板书:聒),怎么读?生:guō师:这个字会读了,谁再来读一读全文?(生读)师:读顺了。
老师请教一个字,“风一更,雪一更”的更是什么意思?生:深更半夜。
师:(评价)他用了两个词,一是夜,这是晚上,二是深更,夜很深了,真好。
(接着解释)更是古代的计时单位,一晚上分五更,从晚上7时起,每两个小时为一更。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生:风一更,雪一更)师:再请教一个问题:是不是第一更在刮风,第二更在下雪?生: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崧舟上《长相思》教师评课稿精神的诗学还是诗学的精神——王崧舟《长相思》的哲学审思浙江省杭州市北苑实验中学王小庆一、引言:评课的技术主义谬误王崧舟在无锡推出的《长相思》一课,据他自己说是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上的一次尝试,一次企图实现突破的尝试。
是否真得到了突破,我们暂且不论。
不过小语界对此的反应,自是预料中的热烈。
但是如同对他前几堂课的评论那样,评课大多从技术的层面进行,似乎免不了隔靴搔痒的缺憾,对他课堂教学的本体性意义,却极少有思考者。
一般而言,教育界技术主义和功用主义的盛行,最终也导致了评课的肤浅。
目前的评课方法,大多从两个纬度进行:第一是线性的评论方法,即从课题的“导入”切进,按时间的顺序进行评点。
期间出现的诸如“启”、“承”、“转”、“合”等词语,仿佛表示课堂是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进行,连学生的情绪和精神的发展,亦成为了课堂时间轴上的可控因素;第二是解构的评论方法,即将课堂教学分割成几个教学意义上的模块进行剖析,如叶刚论王崧舟《长相思》的几点不足时,便从词意、背景、诵读等几方面论述(叶刚 2006)。
不过,无论如何,以上两种评课方法都是从技术主义的视角看待一堂课,将课堂教学的评价置于技巧和风格的框架之中,忽视了课堂作为人之精神发展的语境,也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人在课堂中的定位和实践。
假设我们回顾王崧舟推出的课堂教学,我们可能会承认:他的课已经不能算作“课”了,严格地讲,应该是艺术品才是。
在这个艺术品中,他贯彻了他一如既往的“诗意语文”教学思想,也在其中张显了他个人人格对于语文教学和课堂文化的影响力。
他的诗意语文,就是对技术和功用的反动。
因此,以技术的论调来分解他的课堂艺术是愚蠢的,正如我们不能以文章结构和字词安排来判断鲁迅作品的优秀;而东施效颦般地“学习”王崧舟的课堂教学方法更是可笑的,因为这样做,只能说明我们是以一种低俗的眼光看待艺术,以一种工具主义的论调亵渎艺术的人文主义精神。
审视王崧舟的课,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可以“学到什么”,更要反思他的课堂教学思想,反思他作为一个矛盾的人是如何将课堂作为载体,而对语文教学乃至人的教育所进行的探索。
二、课堂话语和课堂权力的分配《长相思》一课,是“借班上课”,从教学意义上看,学生尚不能称之为学生,因为师生互相依存的关系不能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建立。
但作为相对封闭的课堂,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必定会在一个预设环境中迅速达到一种默契。
这种默契,便正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话语”来实现的。
话语当然不是语言。
福柯说了,话语是指“系统地形成人们所谈论事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语言产生知识的言语方式”(Foucalut 1977:49)。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不是我们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我们。
王崧舟在谈到《长相思》的授课过程时说,到后来,好像不是他在上课,而是课在上他。
其中的道理正是相通的。
那么,《长相思》中,到底有什么话语在决定着王崧舟和那些学生呢?是什么话语在决定着这堂课的文化意义呢?应该说,在这节课中,课堂话语是一种临时的、却又是确定的师生关系。
王崧舟试图以他的教学内容确定他与这些孩子的一种依存关系,同时又试图证明,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对课堂“知识”的精神理解基础之上。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我们注意到,在这个简短的导入过程中,王崧舟已经暗设了两种课堂语境:其一是“愁”,其二是诵读。
而“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却是他抛出的一个假象,他的用意不惟是强调学生的文字基础知识,而是以生字的学习作为他建立师生关系的初始手段,它的目的却是在诵读中体验“愁”,体验人生。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课堂话语权一开始便牢牢地被教师所控制,不再旁落。
而权力正是产生知识的源泉。
作为教师的王崧舟和学生们都清楚,他们从此将按照“课堂的逻辑”进行下去,且谁都不怀疑这种逻辑的正确性。
话语的明晰和权力的获得,在课堂初便得到了实现,这是王崧舟作为一位优秀教师的才能。
在他的《圆明园的毁灭》中,我们也能分明地感受到他的这种才能:师: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
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读“圆明园”。
生:圆明园。
很明显,短短几句话,课堂的话语目标便迅速地建立起来了。
这一目标便是通过对圆明园的毁灭进行痛苦的回味,引发人心中气势磅礴的悲情。
同时,话语一旦确立,它便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并决定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活动。
从此,课堂词汇以特定的方式排列和组合,从而排除了其他的组合方式(鲍尔2002:37)。
这种特有的话语,排除了其他形式的师生关系和师生话语情境。
在课堂话语的笼罩中,教师和学生并不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他们的一切行动和思想,都在话语的控制之下实践着。
师:现在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没有。
(板书“身”)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了,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生1: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
师:请站着,山海关外。
继续说,谁还有不同的看法?生2: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师:路上,请站着。
继续说。
生3: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王崧舟后来说,他在写上“身”之后,“找到了上课的感觉”。
这种感觉,正使他明白了课堂话语的存在和内容,也明白了他对师生关系的话语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控制。
因此,他可以从容地进行课堂内的任何一次停顿,可以从容地控制节奏,而这些停顿和节奏无不强化了课堂中话语的权力关系。
如果这样讲,一定有人会不以为然:学生的地位在哪里?的确,在话语权力分配过程中,学生总会得到不公正的待遇。
王崧舟也非常明白:课堂内的霸权,只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畸形。
事实上,在授课过程中,话语权力的分配,并不是指谁在讲课和发言,或者是讲课和发言的内容,而是谁被受权发言。
因此,王崧舟将《长相思》诵读和对意境的想象,留给了学生,同时,在后半场,对《菩萨蛮》的对话权,也留给了学生。
不过,这种权力,正如飞出去的弯刀,最后还是回到了教师手中。
从文本的学习看,学生对《长相思》的感悟,并没有从他们的原始理解出发,而依照教师设定的路线发展。
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话语权是由话语本身决定的,教师只是它一个最大的权力执行者;但是,通过教师的努力,通过他的情境创造,课堂内特定的师生话语关系被成功的建立了,教师也因此非常成功的把握了这一话语权。
这样,他可以以他的精神影响学生,从而在课堂内实现教育的梦想。
三、教学文本:在矛盾中阐释生命可是,正如卢梭说的,教育是一种梦想。
要在课堂内实现梦想,无论师生,都可能会在矛盾的痛苦中度过。
因为课堂话语往往是在对教学文本的阐释中复制和实践的。
在教学系统中,师生都面临着“知识”这个话语,课堂话语也正是在这个大话语中进行着微观循环,从而“通过劳动、语言和权力的中介形式”来获得知识建构的兴趣。
这是哈贝马斯在他的《知识与兴趣》提出的一个命题。
但问题是:知识的获得的目的是什么?在技术主义盛行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了一种工具,已经失去了属于人的生命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王崧舟要高声呐喊“诗意语文”的原因了。
他说: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着语文教育的本真: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
这就是语文的生命化教育,这就是诗意语文所要追寻的最高境界。
(王崧舟 2005.10)“人的精神”正是他的诗意语文的核心。
从这个意义上看,他课堂内对文本的解读,实际上便是对人生的解读。
这种解读,从一开始便是充满了矛盾和不安。
首先,从课程知识看,“它不是由儿童自主选择的,而是由成人世界指派的;不是由儿童自由组织的,而是由教材已设计好的;不是由儿童自己安排学习的,而是由教师来教给他们的。
因此,课程知识不仅更集中体现了其他知识也拥有的国家的权力、社会意识形态的权力,而且它还体现着成人的权力、教材的权力以及教师教的权力。
”(郭晓明 2005:21) 学生并没有得到知识的话语权,既便教师,他对知识的阐释,也只体现了外部强权势力的影响,教师要在这种影响中要点化生命,必须痛苦地面临用“知识”来切割生活、遗忘生活的窘境。
这是一个两难问题:一方面教师要从知识中开掘出智慧,要迈向自由的精神;另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知识,却将学生(也包括教师)作为工具来服务于它的权威,阐释知识的过程成了阐释权力的过程。
王崧舟在执教《二泉映月》之后,有人批评他“给个棒槌就当真”,视阿炳的音乐和二泉之间的牵强附会不管。
这其实是教材的错,可惜教师多的是无奈。
其次,文本本身的不确定性,也为“精神的对话”设置了过多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说,语言在根本意义上是诗,可是人类的语言却偏偏成了说谎的工具,成了掩饰思想的工具。
因此,从语言的形式上寻找诗意是徒劳的。
我在第一次看《长相思》课堂录像时,也有与叶刚老师同样的困惑:诗歌的教学如何体现与散文的教学的不同?但不久发现这种疑窦是毫无必要的,在课堂里,师生从文字中获得的是一种感悟,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层次感悟,至于体裁,是一种知识的外壳,并不重要。
生命的意义需要读者的心,而不是对文字的解构。
事实上,王崧舟在处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并没有按传统教学的方法进行背景叙述,也没有过多地进行语言上的肢解分析。
他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生命的意境。
这正是这首词的终极意义,也是诗歌教学的终极意义。
他说: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两难境地,抑或说是一种教学策略上的悖论。
诗被卷入课程,既是她的幸运,更是她的不幸。
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
(王崧舟 2006)“诗是不可解的”,这是从文本的独立性而言。
因为诗歌在语言层面并没有“意思”,或者确切的说,没有必要弄清它的“意思”。
王崧舟一直认为文本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存在的,所以他要保护诗的完形,而不能人为地将诗歌的语言形式从它的本体意义上分割出来。
其实董仲舒说“诗无达诂”时,就已经非常明白地说明了诗歌语言的自律性和读者阐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即如伽达默尔所说的,“文学理解就是一种作为此在的我们的一种存在方式”(李建盛 2002:40),是基于读者阐释的一种存在。
不过存在却是有历史性的,因此,对文本的理解实质上是一种“视域融合”(章启群 2002:88),是一种发展中的存在。
“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是诗歌作为文学的责任,是诗歌之于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