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我对交响乐的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谈我对交响乐的看法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而哲人黑格尔也曾说过“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虽然我对这些话也不大理解,但是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音乐在我们生命中是多么的重要,懂得欣赏音乐于我们是何其的需要。不仅鉴于这般,更因为我对音乐的喜爱,我选择了姚绍昭老师的音乐欣赏这门课。从老师精彩的讲课中,我对交响乐慢慢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没有上过这门课之前,我一直以为交响乐高不可攀,无法理解,那就是一些名人雅士,或者一些贵族欣赏的,而偶然听到也是不知所奏,甚至会有吵的感觉(那都是以前的无知看法)。后来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在一定程度认识了什么是交响乐,也渐渐体会到一些欣赏的方法。交响乐像文章一样,也有深浅之分,只要懂得欣赏方法,入门是不难的。因为它所反映和描写的毕竟是人类的生活和人类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门,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渐入佳境。当然在欣赏较高深的交响乐时,需具备一定的、相应的生活经历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必须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科普兰说过这么一句话“一部伟大的交响乐就是一条人造的密西西比河,从出发之时起,我们就不可抗拒地顺流而下到遥远的目的地。”或许这也是交响乐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音乐作品越来越多,很多都会让自己听腻,很多流行音乐如同一阵风吹过,吹过之后遍觅不到踪影。而交响乐经过了几个世纪,依然能够震撼人们的心灵,深入人们的灵魂。

俄国作曲家说过“音乐欣赏的困难一般在于人们对音乐总是怀有过多的尊敬”。他认为首要的事情是“应当教他们热爱音乐”。看过这样一段话“对于交响音乐,我们应该放弃那些‘过多的尊重’,也不需要‘大胆’和‘勇气’。我们所要开始并坚持去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去听,再去听,用心去感受!和其他音乐一样,交响乐也能抒发人们的感情,而且感情可能比其他音乐表现得更加强烈。交响乐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高于生活。很多题材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这样就拉进了艺术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没错,或许正是因为我们以前对交响乐存在“过多的尊重”,我们才会对她敬而远之。但不要忘了“音乐是属于群众的,这是人人有份的”。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如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加上丰富的想象,无形之中,就可得到概念性的联想——大自然多美好、生活多有趣,万物生长不息。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舞曲”,它的民族风格极浓,乐曲比较短小,感情比较单纯,旋律也比较清楚,大多描写风俗性的节日欢乐活动,有载歌载舞的特点。也有从舞剧中剪取片断成为单独的器乐曲。此类交响舞曲,易于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来,如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的四百余首圆舞曲,法国拉威尔作的《波莱罗舞曲》,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国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国作曲家的《瑶族舞曲》等等,都属于交响舞曲。

在交响乐曲中,有一类有故事情节的,一般均有标题或每乐章有小标题。此类乐曲大多

取材于民间熟悉的、广泛流传的戏剧、诗歌、传说、神话、小说、故事等,如我国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并不像戏剧、文学、诗歌、曲艺、电影、电视那样,从视觉上、语言上为欣赏者提供具体的人物形象或情节,而是发挥音乐的功能,以抒发人物的细致内心感情为主要手段,让听者从心灵上去感受。

在交响乐中,有一类无故事情节的,也不描写景色,但它通过音乐手段,反映了人们非常细腻的、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类音乐无标题,反映的是某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如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合唱》交响乐等等。欣赏这类交响乐,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

在欣赏交响乐时,假如欣赏者同时具备某些音乐上的基本知识,如曲体、调式、主题的变化和发展、配器、表现手法、调性色彩对比等等,那么,就可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许最耳熟能详的交响乐当属《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了,毕竟“梁祝”这个优美而动人的民间传说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为海内外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当然我也不敢说对她了解得十分透彻,但在这交响乐的汪洋大海中,我还是比较偏爱这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的《梁祝》。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当时全班同学一起静静地欣赏全曲,我觉得特别有感觉,比在电影院看3D《泰坦尼克号》还有味道。每次在欣赏《梁祝》的时候,我总能跟着那乐章演奏而在脑中呈现一幅幅梁山伯和祝英台相识,相知,相爱再到分离,化蝶的画面。心情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起起落落。加上老师的引领,我对这首乐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心灵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原来《梁祝》这个凄美的故事仅仅用音乐也能让人心随之所动,或者可以说更能让人深入其境,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故事就发生在身边一样。

听过《梁祝》之后,我被交响乐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慢慢明白了一些欣赏交响乐的东西,当我们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感情,音乐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与该音乐作品相关的具体内容时,我们在欣赏该音乐作品时或许就会真正体会的出作者想凭借该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还与我们的人生阅历相关。在我们听同一音乐作品的时候,人们通过联想来丰富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给这部音乐作品赋予的内涵就会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音乐家和我们都一样体验生活,他们有喜怒哀乐,我们也有喜怒哀乐,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在作品上,我们的喜怒哀乐亦会随着欣赏他们的作品释放出来,那时我们和音乐家们的灵魂就起了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