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17例解析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死率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死率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刘瑞;张志彬;杨科;瞿振日;曹先伟【期刊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24(38)1【摘要】目的系统评价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患者的病死率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8个数据库,获取关于SJS/TEN患者病死率等文献,检索时限为近5年(2018—2023)。
利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
采用R 4.2.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包括14个国家,20 661例研究对象,其中死亡1 585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SJS/TEN患者的病死率为12.59%(95%CI:10.46%~14.73%)。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国外病死率分别为11.97%和12.80%;男、女病死率分别为14.18%和11.51%;SJS、SJS-TEN重叠和TEN的病死率分别为1.18%、9.64%和25.53%,表现出依次递增的趋势;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严重程度评分(SCORTEN评分)为0~1、2、3、4和≥5的病死率分别为1.44%、2.94%、14.95%、45.69%和63.34%,其病死率随分数的增加依次递增;SCORTEN的7个临床变量:年龄、恶性肿瘤、心率等与死亡关系密切。
结论 SJS/TEN患者病死率较高,尤其是TEN患者和SCORTEN评分≥5分的患者;病死率的趋势随SCORTEN评分的分值上升而上升,不同型别与病死率有一定关系;SCORTEN的7个临床变量与该病病死率关系密切。
【总页数】9页(P65-73)【作者】刘瑞;张志彬;杨科;瞿振日;曹先伟【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西省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相关文献】1.奥卡西平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特点及基因相关性分析2.基于数据库的帕博利珠单抗相关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特点分析3.江西汉族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眼部受累与HLA-A~* 0206相关性分析4.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眼部受累与SCORTEN分值相关性分析5.1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诱发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STEVENS—JOHNSON综合症STEVENS—JOHNSON综合症是1922年,首先由Stevens和Johnson对“Stevens-Johnson综合征”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该综合征是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水疱病变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可发生在某些感染或口服某些药物后出现多形性红斑是皮肤的轻度水疱性病变,多形性红斑进一步发展形成毒性表皮坏死溶解,这是一种急性致命性的病变。
该病的眼部表现比较严重,病变可累及角膜、睑结膜、球结膜和眼睑。
流行病学1。
发病率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发病率较低.Char等报道每年在每100万人中仅有4.2人发生Stevens—Johnson综合征。
Schoph等报道在德国Stevens-Johnson综合征每年的发生率为1.1/100万。
法国所报道的发病率为每年1。
2/100万~1。
3/100万,而意大利的发病率为0。
6/100万。
中国尚无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发病率的报道.2。
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中,80%出现眼部并发症在某些严重病例,急性并发症包括角膜炎、角膜穿孔严重者发生眼内炎.慢性并发症有结膜瘢痕睑内翻、干眼症和睑球粘连等。
这些并发症可继发角膜损害,从而导致长期并发症的出现约有1/3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视力改变。
由于艾滋病患者经常出现泪液分泌减少,所以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升高。
病因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全身用药、局部用药、感染恶性肿瘤和胶原血管性疾病等。
发病机制在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引起免疫反应的诱导因素尚不明确。
虽然药物在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临床特点和实验研究并不支持它是一种速发型超敏反应.感染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尚未确定。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急性期可出现OKT4+ 细胞的大量删除现象。
拮抗TNF-α: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非激素疗法初探
拮抗TNF-α: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非激素疗法初探药物引起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发病机制复杂,早期即出现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并很快形成广泛累及表皮全层的坏死。
该型重症药疹治疗棘手,国内外多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17例经晶路丹丹施辛苏玉华季江冷红吴文雅陈晶晶谢立夏丁兰徐倩倩张云杨晓雯陈小建陈玲玲|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经晶、路丹丹、施辛、苏玉华、季江、冷红、吴文雅、陈晶晶、谢立夏、丁兰、徐倩倩、张云、杨晓雯);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皮肤科(陈小建、陈玲玲)近年来,有学者检测到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TEN皮损处强表达,在疱液中含量也升高,提示TNF?α与SJS/TEN广泛表皮坏死有关联。
方法经晶等以前用TNF?α拮抗剂成功治疗了表现为SJS/TEN的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在此基础上他们尝试用TNF?α拮抗剂治疗17例药物引起的SJS。
在判断患者无结核、肝炎、其他重症感染和肿瘤后,采用TNF-α拮抗剂益赛普25 mg(首剂加倍)皮下注射,每3 d 1次,共6次,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抗炎、护肝。
---结果17例患者均痊愈。
15例发热患者体温在益赛普初次注射24 ~ 48 h内逐渐下降,72 h后恢复正常。
所有患者在治疗24 h内停止新发水疱,皮疹色泽由鲜艳转为暗红,72 h后明显控制,2周后基本恢复。
14例伴发肝肾损害患者转氨酶在益赛普治疗后逐渐下降,治疗后2 ~ 4周基本恢复正常;尿素氮和肌酐在治疗1 ~ 2周后开始下降。
外周血TNF?α水平在治疗后3周内基本下降或维持在正常范围。
因此,对于SJS患者尽早、足量使用TNF拮抗剂有助于快速控制病情。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6.07.004《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7):465-468。
两种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两种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谭树聪【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00)008【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umor necrosisfactor α( TNF-α) antagonist etanercept and infliximab o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Methods A total of 122 patients with AS admit-ted to the Dongguan City Kanghua Hospital from Jan.2011 to Jul.2013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an-domly,38 case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etanercept therapy 25 mg dissolved in 1 mL 0.9% NaCl,hypo-dermic injection at lower edge of deltoid,2 times/week during 1st-6th week, 1 time/week during 7th-24th week;44 cases in group B were given infliximab therapy,5 mg/kg IV.Infused at the first time,then given the same dosage at the 2nd and 6th week,then the same dosage every six weeks;40 cases in group C treated by sulfasalazine,orally 0.5g/time,3 times per day,then increased to 1 g/time if there was no adverse reactions, 3 times per day.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assessed at 6th,12th week.Results After six weeks of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B,C was 86.8%,86.4% and 47.5%respectively, after 12 week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B,C was 92.1%,93.2% and 72.5% 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effect after 6weeks(P<0.05);TNF-αlevel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P<0.05);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15.8%, 22.7%15.0%,which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0.05),while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effect in any of the three groups.Conclusion TNF-αantagonist etanercept,infliximab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for AS patients with good clinical safety and reliability.%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拮抗药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疗效及安全性。
重组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成功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一例
基础上可见数个大小不一的松弛性大疱、薄壁水疱ꎬ 部分斑片中央颜色较深ꎬ呈靶型损害ꎬ轻度触痛ꎮ 口 腔黏膜充血糜烂严重ꎬ双眼球结膜充血发红ꎬ外阴等 黏膜处未见皮疹、糜烂ꎮ
实验室 检 查: 炎 症 因 子 白 介 素 - 6 升 高 为 7. 17 pg / mLꎬTNF-α 为 5.82 pg / mLꎬ肝肾功未见异常ꎮ 腹 部斑片组织病理示:表皮局灶性坏死ꎬ表皮下水疱形 成ꎬ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ꎬ浅表真皮血管周围可见淋 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图 2)ꎮ 结合临床考虑多形 红斑ꎮ
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type II-IgG Fc fusion protein with glucocorticoid successfully treat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a case report LU Wenhuaꎬ GUO Jiaꎬ CAO Dulingꎬ ZHU Wu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ꎬ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ꎬ Changsha 410008ꎬ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U Wuꎬ E-mail: zhuwu70@hotmail.com [ Abstract] A 35-year-old female with erythema and blisters on trunk and limbs for 8 day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 features of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consistent with drug-induced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 SJS) . After one time injection with 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type II-IgG Fc fusion protein and glucocorticoidꎬ she recovered without recurrence. [ Key words] Stevens-Johnson syndromeꎻ 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type II-IgG Fc fusion proteinꎻ TNF-α inhibitor DOI:10.12144 / zgmfskin202108525
激素联合IVIG治疗儿童Stevens-Johnson综合征疗效分析
激素联合IVIG治疗儿童Stevens-Johnson综合征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2年-2005年、2008年-2012年总共30例SJS的治疗,其中2002年-2005年共计13例患儿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简称激素组),2008年-2012年共计17例患儿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简称IVIG组),从热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
结果激素组激素应用后热退时间为2.69±0.83d,IVIG 组热退时间为1.61±0.7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3.30±14.81d,IVIG组为11.88±7.4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死亡率为23%,IVIG组为5.9%。
IVIG组(29.4%)并发症亦低于激素组(46.1%)。
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关键词】Stevens-Johnson综合征联合治疗儿童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是一种涉及皮肤、粘膜的全身综合征, 为自限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粘膜的病损症状, 患者表现为快速进行性的皮肤斑丘疹和疱疹,而后发展为皮肤黏膜溃疡及脱落,SJS可引起心、肝、肾的损害,甚至影响呼吸及消化系统,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关于激素联合IVIG治疗SJS还存在争议,我们对我院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2005年收治SJS 13例,2008年-2012年收治17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M16D—12岁,平均(5.3±2.2)岁,入院时病程3-10d,平均(7.7±3.4)d,诊断均符合以下标准[1]:皮疹多变,在斑疹基础上出现大疱或不高出皮面的非靶形红斑,皮损广泛进展扩散,大疱形成或表皮脱落≤10%体表面积(TBSA),伴有一处或多处黏膜损害,除外其他类似疾病。
110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回顾性分析
110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回顾性分析目的通过调查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宁夏地区两大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了解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发病情况;通过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收住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符合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诊断标准的110例病例资料,统计分析了两种疾病的发病年龄、性别、诱发因素、致敏药物、并发症、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
总结并对比分析了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的治疗效果和差异。
结果110例收住院的SJS或TEN患者中,男女比例1:1.03。
发病年龄从1岁-8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8.68±22.14岁),40岁以上人群占比48.18%(53例)。
发病前有明确单一用药史的病例数占49.09%(54例),排名前三的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以卡马西平为主)、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
本文得出的致敏药结论与国内研究所报道的致敏药物种类基本相同。
收录病例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63±6.26天)。
主要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白细胞计数的升高或降低、肝酶异常、肾功异常、尿常规异常及一般细菌培养回报阳性。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停用可疑致敏物,予以一般支持治疗,包括足量液体摄入及电解质的补充,保持体温在正常水平,补充能量,加强糜烂黏膜及剥失表皮的局部护理。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8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
对照组仅采用西乐葆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西乐葆联合益赛普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实验室炎性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评分水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病变部位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
结果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2.3%,高于对照组的71.8%,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实验室炎性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例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7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炎性相关指标水平,迅速减轻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病情恢复和治疗总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疼痛;不良反应本文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8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
对照组中类风湿关节炎22例,强直性脊柱炎17例;男性25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19-74岁,平均34.7±6.5岁;发病时间1-28个月,平均6.2±4.9个月;治疗组中类风湿关节炎25例,强直性脊柱炎14例;男性23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19-77岁,平均34.4±6.3岁;发病时间1-31个月,平均6.4±4.6个月。
关注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的皮肤不良反应
节病和其他炎性疾病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皮肤 感染占所有感染的21%,其中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 分别占53%、30.5%和6.5%。严重感染者的多发部位 多在皮肤及其邻近组织(40.4%)。 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与1354例用改善病情抗 风湿药物治疗的RA患者对比,7664例用TA治疗 的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严重感染的危险性增加4 倍,3种TA之间的危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1。另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900例RA用INF和ETA 治疗组的患者,与601例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 组的患者对比,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的危险在前一 组明显多于后一组。前一组的细菌性皮肤感染率明 显更高,包括丹毒、疖、脓肿和甲沟炎【13l。另外,有皮 肤真菌感染、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 个案报告中,1例14岁男孩,因PS用ETA治疗 8个月后发生皮肤隐球菌感染,表现为头皮肿痛,从 脓性引流液培养发现白色隐球菌。另有不典型皮肤 结核分枝杆菌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坏死性筋膜
14
然发生的一组独特的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抗肿瘤
和免疫调节作用,其家族中2个不同成员是TNF一仅 和TNF—B。前者是普遍分布的分子,由不同组织的
各种细胞产生;后者主要由激活的淋巴细胞产生,又 称淋巴毒素一d。
h至
d发生的迟发型反应占1%~2.8%,表现为“血清
病”样反应,如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面部水肿及
史!帆湿病学袈!蠡20to_年2 J=j蔓H卷第璺塑工h幻J
Rheumatol上_September 2010。V01.
_No.9
・585・
பைடு நூலகம்
・专论・
关注肿瘤坏死因子一O/.拮抗剂治疗的 皮肤不良反应
施桂英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抗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在SAPHO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t r o l l e d ,d o s e—r a n g i n g t i r a l i n r e f r a c t o r y p a r t i a l e p i l e p s y [ J ] .E p i l e p -
4
陈倩 , 李 尔珍 , 许克铭 。 等. 奥 卡 西 平 治 疗 儿 童 癫 痫 的 疗 效 及 药 物
不 良反 应 [ J ] . 实 用 儿 科 临 床 杂志 , 2 0 0 9, 2 4 ( 1 ) : 5 3—5 5
5
Ru f o—C a m p o s M,C a s a s—F e r n 6 n d e z C,Ma t r l n e z—B e r me j o A .
医 学 研 究 杂 志 2 0 1 3 年4 月 第4 2 卷 第4 期
耐受 性 , 故药 物保 留率 是反 映某 种 特定药 物 长期 临床
疗 效 的最好 指标 , 它 是 药 物 疗 效 和 安 全 性 的 综 合 体 现 。文 献报 道各 种 其他 新 型第 2代 抗 癫 痫 药 的 2年 保 留率 为 4 4 % ~ 7 4 % … , 笔 者 曾调查 奥 卡 西 平 片剂 治疗 癫痫 儿童 1~ 2年 药 物保 留率 为 7 2 . 2 %, 说 明奥 卡西 平 的 药 物 保 留 率 高 , 有 良 好 的 依 从 性 和 耐 受
s i a , 2 0 0 0 , 4 1 ( 1 2 ): 1 5 9 7—1 6 0 7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TNF-α)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不良反应观察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TNF-α)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不良反应观察目的:了解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常见不良反应及少见不良反应。
方法:本组选取了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本组均选用上海中信科健公司产品益赛普)治疗,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常见不良反应症状。
结果: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的50例患者发生首次不良反应的有8例,中长期不良反应5例。
结论: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安全有效的,但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处置。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炎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本病男女发病之比约为2~3:1。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能够靶向拮抗AS炎症因子释放,迅速缓解病情,甚至能够阻止其影像学进展。
故其治疗AS患者起效迅速,疗效确切。
但是亦应该重视其不良反应监测[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组50例患者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25~35岁,病程2~8年,均符合AS纽约分类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TNF-α拮抗剂包括英夫利西单抗静脉给药,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均为皮下注射。
治疗方案:50例患者均予以依那西普25 mg,每周2次,皮下注射。
排除合并用非甾体抗炎药及和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承诺使用依那西普治疗同时不再擅自使用及更换其他药物。
给药前排除活动性结核、慢性肝炎、急慢性感染、全身各脏器功能病变者[2]。
1.3首次用药不良反应观察轻度:头痛、皮疹、眩晕、皮肤瘙痒、恶心;中度:发热、皮肤过敏、心悸、呼吸困难、胸痛、腹痛、血压升高;重度:寒颤伴高热、头痛伴视物模糊、心悸伴血压升高。
应用益赛普治疗AS后注射部位皮肤反应较常见,但无需药物治疗,一般可自行缓解[3]。
1.4中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观察感染性炎症(肺炎、尿路感染、中耳炎、结核复发)和神经系统病变(反应迟钝,由患者自述)以及有报道甚至罕见恶性肿瘤(本组未发现)[4]。
儿童Stevens-Johnson 综合征11 例临床分析
儿童Stevens-Johnson 综合征11 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5-11-05T14:07:32.0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7期供稿作者:陈萍王静吴倩郝迪王博鹤[导读] 徐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1 例患者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3 例,正常8 例,嗜酸粒细胞升高1 例。
陈萍王静吴倩郝迪王博鹤(徐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江苏徐州 221006)摘要:目的探讨儿童Stevens-Johnson 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在我院住院的11 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 例患者中,8 例病前有用药史,所有患者均有皮肤粘膜受损,粘膜损害≥2 处,并合并有内脏受损。
11 例患者均给予激素治疗,9 例患者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
8 例治愈,1 例好转,2 例未愈出院。
结论早期足量的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能有效的治疗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关键词:Stevens-Johnson 综合征;儿童;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011-02征,其不仅有皮肤的靶形损害,常合并有全身症状,粘膜损害严重,常累及口腔、眼部、外生殖器和肛门等粘膜,可发生眼部后遗症,甚至引起失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作为儿童皮肤科的危重症,该病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收治的11 例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11 例患者中男7 例,女4 例,年龄2 月~8 岁,平均 3.8 岁。
病前有用药史者8 例(占72.7%),分别为解热镇痛药(安乃近、赖氨匹林、布洛芬)5 例、抗癫痫药(拉莫三嗪)1 例、抗生素(头孢地嗪、头孢曲松)2 例,无用药史者3 例(27.3%),病前有支气管肺炎2 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 例。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最新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最新研究
李宇明;谭金华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04(008)026
【摘要】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近两年来在国外研究得比较多,文内阐述了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机制及最有前途的几个药物(英昔单抗、恩利、沙利度胺、Humira)的临床试验、使用方法、副作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总页数】2页(P5638-5639)
【作者】李宇明;谭金华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外科,广东省江门市,529000;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外科,广东省江门市,52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J], 项光博;李素蘋;金珍木;徐晓作
2.穴位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J], 王燕;张介平
3.中药塌渍联合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J], 姜志宇
4.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TNF-α)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不良反应观察 [J], 徐刚
5.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关节腔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 [J], 冯艳广;王俊丽;王慧娟;孟凡涛;邵改;魏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例 Stevens Johnson 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1 例 Stevens Johnson 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一、疾病概述Stevens Johnson 综合征(SJS)又称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是一种严重的皮肤黏膜反应性疾病。
通常是由于药物过敏、感染等因素引发的免疫反应所致。
其特点是皮肤和黏膜出现广泛的红斑、水疱、大疱,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病情严重时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药物因素常见的引起 SJS 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如磺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非甾体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与某些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有些人在使用特定药物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导致 SJS。
2.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也可能诱发 SJS。
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与药物过敏相互作用,加重病情。
3. 其他因素极少数情况下,SJS 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但这些因素在 SJS 的发病中相对较少见。
(二)发病机制1. 免疫反应药物或感染因素激活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 T 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活化。
这些免疫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引起炎症反应。
免疫反应还可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破坏皮肤和黏膜的屏障功能,从而出现红斑、水疱等病变。
2. 遗传易感性某些人群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使得他们在接触特定药物或感染后更容易发生 SJS。
例如,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的某些亚型与 SJS 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3. 免疫复合物沉积在部分 SJS 患者中,可检测到免疫复合物在皮肤和黏膜组织中的沉积。
这些免疫复合物可能激活补体系统,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三、临床表现(一)皮肤表现1. 红斑早期皮肤出现红斑,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包括面部、躯干、四肢等。
Stevens-Johnson综合征12例报告
Stevens-Johnson综合征12例报告
赖松青
【期刊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1(16)4
【摘要】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是皮肤科一种较少见而严重的疾病,我科从1973~1989年共收治1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一般资料:12例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8~46岁,平均24.5岁.初发症状至初诊日期:最短3天.最长10天.平均6天.发病季节:2月1例,5月2例,9~11月8例,12月1例.发病原因:7例发病前有用药史.药物有青霉素、能量合剂、异菸肼、A.P.C、土霉素、SMZco、泛影葡胺.5例无明显原因.临床症状:
【总页数】2页(P324-325)
【关键词】药物性皮炎;SJS
【作者】赖松青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5
【相关文献】
1.卡马西平引起Stevens-Johnson综合征HLA-B*1502基因阴性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何学莲;刘智胜;吴革菲;孙丹;赵培伟;江军;王芳琳;胡家胜;毛冰
2.Stevens-Johnson综合征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肖洁;
殷勇;王莹;周云芳;王薇;岳孟源
3.儿童奥卡西平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报告 [J], 梁艳龙;郝小生;王江涛;梁东
4.累及眼部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报告 [J], 马倩;马雅玲
5.Stevens-Johnson综合征致干眼症1例报告 [J], 谢峰;高艳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坏死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肿瘤坏死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王晰程;朱军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年(卷),期】2008(8)1
【摘要】目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对肿瘤具有双重作用,本文旨在论述TNF及其拮抗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评价.结果及结论:特异性地激活TNF的某个亚型或拮抗某个特殊分类的TNF受体,将成为临床为之探索的课题.
【总页数】3页(P5-7)
【作者】王晰程;朱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100036;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10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J], 池肇春;耿长新
2.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J], 刘莹;李林;高晓唯
3.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J], 伍沪生;张娟
4.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安全性分析 [J], 王莉莎;黄烽;张江林;邓小虎;张亚美;张莉芸;郭军华
5.抗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在SAPHO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J], 李忱;李菁;董振华;刘晋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临床表现:17 例患者皮损以红斑、水疱、黏膜 出血性糜烂为主;黏膜受累 11 例,其中 11 例累及口 腔,3 例累及鼻,4 例累及眼,4 例累及外阴、肛周。
4. 发 热 情 况 :17 例 中 15 例 发 热 ,体 温 37.6 ~ 40.2 ℃,中位体温 38.7 ℃。
5. 内脏损害:17 例中 14 例入院时肝酶高于正常 上限 2 倍,其中 6 例在正常上限 3 倍以上;9 例白蛋白 下降;4 例尿素氮、肌酐至少一项升高(均同时有肝 酶异常升高)。
【Key words】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Drug hypersensitivity;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reatment outcome
皮肤是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靶器官之一,较 严重的药疹可发生表皮坏死,如 Stevens⁃Johnson 综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 年 7 月第 49 卷第 7 期 Chin J Dermatol, July 2016, Vol. 49, No. 7
肿瘤坏死因子 α 拮抗剂治疗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17 例
465
·论著·
经晶 路丹丹 施辛 苏玉华 季江 冷红 吴文雅 陈晶晶 谢立夏 丁兰 徐倩倩 张云 杨晓雯 陈小建 陈玲玲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经晶、路丹丹、施辛、苏玉华、季江、冷红、吴文雅、陈晶晶、 谢立夏、丁兰、徐倩倩、张云、杨晓雯);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皮肤科(陈小建、陈玲玲) 通信作者:施辛,Email:shx9@;陈玲玲,Email:chenlingling031@
2. 一般支持和对症治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抗炎、护肝,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 皮肤黏膜护理等,不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药物过敏;肿瘤坏死因子 α;治疗结果
Treatment effect of a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ntagonist on 17 patients with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Jing Jing, Lu Dandan, Shi Xin, Su Yuhua, Ji Jiang, Leng Hong, Wu Wenya, Chen Jingjing, Xie Lixia, Ding Lan, Xu Qianqian, Zhang Yun, Yang Xiaowen, Chen Xiaojian, Chen Lingli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4, China(Jing J, Lu DD, Shi X, Su YH, Ji J, Leng H, Wu WY, Chen JJ, Xie LX, Ding L, Xu QQ, Zhang Y, Yang XW);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 Suzhou 215006, China(Chen XJ, Chen LL) Corresponding authors: Shi Xin, Email: shx9@; Chen Lingling, Email: chenlingling031@
6. 其他:17 例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6 ~ 25)× 109/L,中位数12 × 109/L,其中11例高于正常 值。C反应蛋白19.2 ~ 96.4 mg/L,中位数39.6 mg/L。
7. 既往系统治疗:既往仅用抗组胺药治疗 8 例,
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制剂 4 例,抗组胺药、激素 1 例,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制剂、激素 2 例,抗组 胺药、激素和 IVIG 1 例,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制 剂和炎琥宁 1 例。上述治疗并未阻断病情发展,体 温仍上升,并且出现新皮疹。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6.07.004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药物引起的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17 例药物引起的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患者,在判断无结核、肝炎、其他重症感染和肿瘤后,采用肿瘤坏死因子 α 拮抗剂益赛普 25 mg(首剂加倍)皮下注射,每 3 d 1 次,共 6 次,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抗炎、护 肝。结果 17 例患者均痊愈。15 例发热患者体温在益赛普初次注射 24 ~ 48 h 内逐渐下降,72 h 后恢复正常。 所有患者在治疗 24 h 内停止新发水疱,皮疹色泽由鲜艳转为暗红,72 h 后明显控制,2 周后基本恢复,4 ~ 5 周完 全恢复。黏膜部位恢复慢于皮肤损害。14 例伴发肝肾损害患者转氨酶在益赛普治疗后逐渐下降,治疗后 2 ~ 4 周 基本恢复正常;尿素氮和肌酐在治疗 1 ~ 2 周后开始下降。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 α 水平在治疗后 3 周内基本下降 或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 对于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患者尽早、足量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有助于快速控 制病情。
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表现为 红斑、水疱、表皮剥脱、黏膜糜烂等,常伴发热等全
466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 年 7 月第 49 卷第 7 期 Chin J Dermatol, July 2016, ,严重时威胁生 命。药物引起的 SJS/TEN 发病机制复杂,早期即出 现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并很快形成广泛累及表皮全 层的坏死[1]。该型重症药疹治疗棘手,国内外多采 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和(或)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近年来,有人检测到肿瘤 坏死因子(TNF)α 在 TEN 皮损处[2]强表达,在疱液[3] 中含量升高,提示 TNF⁃α 与广泛表皮坏死有关联。 SJS 和 TEN 同属一个连续的疾病谱系,主要根据表 皮分离面积区分。我们在以前[4]用 TNF⁃α 拮抗剂成 功治疗表现为 SJS/TEN 的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的基础上,尝试用 TNF⁃α 拮抗剂治疗药物引起的 SJS,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