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_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

哲学与人生_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
天生我材必有用
1、在人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适合自己的 人生道路。 2、学会从客观实际和条件出发,对可能性向现 实性的转化进行详细的分析。 3、从自身客观条件出发,做力所能及的选择。
12
1、依据人生选择的有关道理,分析并规划自己 未来的职业选择。
2012-2——
13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 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 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宋朝时,在河南一著名小镇的集市上, 一日,有一位卖枣的老翁高声吆喝:“卖 枣啦,卖枣啦,大枣小核,小枣无核!” 这吆喝还真灵,一会儿他的枣就卖完了。 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见状之后,也学着 老翁大声吆喝起来:“卖核桃啦,卖核桃 啦,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
8
(三)、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人生的客观实际 客主 观观 条和 件
人 生 不 同 阶 人们要作出自己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正确的 段 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各种实际。
9
社 会 条 件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 供了多种可能性
有一天,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同 国王聊天。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 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 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完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 东西之后,他又对国王说,世界上还没有两个彼此完全 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 全不同的树叶。结果也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 地方。 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既千 差万别,又具有统一性。 2012-2—— 10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第一课 客?
选择是人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 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 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 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 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 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该怎么办?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客观实际,在多样可能性中, 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物质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2)物质世界的多样化为人生的选择提供了 多种可能性的客观基础
(3)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 前提和依据
(4)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探寻和把 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结合p5-6 “存奶请客寓言"说说如何做到想问题、办事
问题: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 ?
一个人不从实际出发,可以葬送一个国家的前途, 宋襄公大概就属于这类人。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王莉丽性格文静、 身材高挑。从小就热衷 跳舞、成绩一般。在中 考填报志愿时,和家长 商量后决心报考艺术院 校继续自己的舞蹈梦, 在复试时未能通过,失 去做专业舞蹈演员的机 会。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 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 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 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 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 生处处有选择。 请 阅读p1序言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 攻.他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 下来,宋军惨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大腿, 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 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 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无论是她的站姿、坐姿、服务礼仪等都非常标准、自然,受到老师
和同学的好评。
想。一想
判断:人生选择能只靠自己的主观意志么?
PPT学习交流
14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PPT学习交流
15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 爹妈辛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么说 ?”

——" 那当然 ,PPT我学习交们流 家世代如此 !"
6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人们想问题办事情 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现与客观相一致。 秀才为了显摆自己的才能,违背客观实际,无视 傻儿子的低智力水平,一味从自己的主观愿望 出发,向傻儿子传授待客之道,傻儿子不懂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针对语言环境的变化 作出相应的回答,从而在待客过程中闹出了笑 话。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在这次战争中身负重伤而去世。
PPT学习交流
17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A、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哲学与人生1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1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人不能同时坐两把椅子
世界著名歌唱家帕 瓦罗蒂年轻的时候曾梦 想做教师,同时又痴迷 音乐。他拿不定主意, 到底是做教师还是做歌 唱家。于是去问父亲, 父亲说:“你如果想坐 两把椅子,可能会从椅 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 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 子。”
问题:结合上述图片和事例,谈谈我们每 个人进行人生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课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上述漫画,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及反对的错误倾向。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 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把 自 作己 为的 出主 发观 点愿 望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以 主 观 观愿 现望 实代 替 客
3.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1)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
事求是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 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 为我们行动的根据。
邯郸学步: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 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他们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 走路各异,但都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学 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发作 展为 的中 可职 能生 ?, 你 认 为 自 己 存 在 着 哪 些
们侯 选斌 择面 人对 生身 道体 路残 有疾 哪作 些出 启的 示选 ?择 , 给 我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 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 员。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 庭,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 牲。2000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 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花枝 没回家过过年,她把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 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 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一位 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不是 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游客感到很心疼,要她 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所有的 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 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 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 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 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 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

职高德育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职高德育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如: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如: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2、理解什么是客观实际。

课前情境事例。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体现了: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4、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答: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要求,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汉语里体现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成语有哪些?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好高骛远;闭门造车5、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相对立的是:把自己的主观愿望作为出发点,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6、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7、“实事求是”是什么意思?答: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根据。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完整版)(新版)第一课_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完整版)(新版)第一课_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用哲学点亮人生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人生道路那么多, 你选哪条走?
课堂讨论
内容:王莉丽的故事(详见课文p2)
王莉原来的愿望是成为什么? 王莉后来为什么能够在空乘专业表现
出色?这说明什么?
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 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 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 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举例说明: 家庭生活消费(住房、家电、汽车等
什么是客观实际?
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况, 即事物自身的属性、特点以及事物之 间的种种联系

A、思维之中 B、意识之外

C、感觉之内 D、梦想之中
2、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 是( )。

A、唯物主义哲学 B、唯心主义哲学

C、形而上学哲学 D、现实主义哲学
3、判断:实事求是要求我们用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指导 自己的行动。( )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解释,意识第二性
意识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战斗的故事。
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 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 “存奶请客”的故事,P5
违反 客观规律的后果。
1、客观实际,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它存在于人们 的( )。
阅读教材p7慧雯的故事,思考下列问题:
人生的客观实际,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人生的客观实际: ⑴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优质课件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优质课件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宏 观 领 域
宇宙空间到处是物质世界, 没有上帝居住的天堂。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微 观 领 域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核酸
DNA
.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地球在约47亿年
.
基本观点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
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 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原 子
.
基本观点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
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 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 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 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 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据,克服了 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 反对宗教唯心主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进步, 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 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 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 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



战国时代“五行 说”颇为流行, 并出现了“五行 相生相胜”的原 理,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五行”说的观点?
“五行”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 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 主义哲学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 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 历数、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课__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__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想一想
•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 • • • • • • • • •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随机应变; 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 审时度势 ……
你知道图片反映了哪个成语吗? 拔苗助长或者揠苗助长
想一想
• • • • • • • • • • • • 汉语里体现违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成语有哪些? 对牛弹琴; 削足适履; 抱薪救火; 饮鸩止渴; 好高骛远; 按图索骥;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以卵击石; 螳臂当车
诸侯们激烈斗争,最需要的是练兵和筹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你要用仁义来治理我的国家,是招致 灭亡的道路!"遂给他用了宫刑,然 后放他回家。 孟氏的小儿子到了卫国,用兵法 来劝说卫侯,卫侯说:"我们是个很 弱小的国家,而且夹在很多大国的中 间,大国我要顺从他们,小国我要安 抚他们,这才是求得安全的办法。要 是依靠兵法权谋,那我国的灭亡就在 眼前了。要是让你好好地回去,再到 别国去干事情,我国就可能受到灾难。 "于是砍断了他的脚,把他送到鲁 国。 孟氏全家含悲忍愤,怨恨施家没 出好主意。
有一家养着一只母牛,平时都是每天挤奶一次 以供自用。一天,主人决定要宴请客人,便想每天 挤奶积攒着,这样等到请客那天,就会有足够的牛 奶。可是又一想,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呢,如果奶挤 下来放着,不都要边酸了吗?还不如在牛肚里储藏 着,到时候有多有新鲜,岂不是更好!注意拿定了 ,他就不再天天挤奶,也不让小牛吃奶。请客的日 子到了,宾客纷纷入座,主人兴冲冲跑去挤奶,结 果一滴奶也挤不出来。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未
思考:我们应该 如何看待过去、现 在和未来?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

根据客观实际 选择人生道路
自个 身人 的主 客客 观观 实条 际件
特人 点生 和不 问同 题阶
段 的
在正 把确 握认 未识 来过
去 现
出什 发么
是 一 切 从 实 际
际为 出什 发么
要 一 切 从 实
际怎 出样 发做
到 一 切 从 实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 前提和基础
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
• “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 “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 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 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哲学 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 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 哲理:人生处处有选择,但究 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 呢?如何正确把握住自己的命 运呢?
领悟客观实际
•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935年赴美留 学。10年后成为当时一流的火箭专家。 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 息后,他毅然选择了回到中国。美国海 军部次长曾经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 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 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他枪 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钱 学森回国遭到了百般阻挠,但他毅然决 然认为自己应早日回国为国家贡献自己 的全部力量。经过不懈努力,1955年8月, 他终于回到了祖国。
领悟客观实际
•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 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 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 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 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 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 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 国民众的灵魂。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 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

第一课_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_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技巧
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困难时, 保持乐观和积 极的态度,相 信自己能够克
服挑战。
制定目标:明 确自己的目标, 并制定可行的 计划,逐步实 现目标,从而 获得成就感。
寻求支持:与亲 朋好友、同事或 专业人士交流, 寻求他们的支持 和帮助,共同解
决问题。
培养适应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 实践,提高自己 的适应能力,更 好地应对各种挑
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 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 不确定性,制定应对策 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勇于决策并承担后果
勇于面对现实,不逃避困难和挑战 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不盲目跟从他人 考虑各种可能性和风险,不冲动行事 做出决策后,勇于承担后果和责任,不推卸责任
人生选择中的挑战与应 对策略
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心理调适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在人生选择中的应用:在职业规划、生活方式等方面,应考虑对环境、社会和后代的影响,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如何根据客观实际做出 正确的人生选择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自我评估:客观分 析自己的优点和不 足
他人反馈:倾听他 人的意见和建议
实践经验:通过实 践积累经验,认识 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持续改进:不断学 习和提升自己,发 挥优势,改进不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选择
目标导向原则
定义:以实现目标 为导向进行选择, 强调目标的实际可 行性和实现价值。
重要性:帮助个人避 免盲目选择和浪费资 源,提高实现目标的 效率和成功率。
实施方法:明确个人或 组织的目标,分析现有 资源和条件,制定切实 可行的计划和方案,不 断调整和优化选择。
适用范围:适用于 个人职业规划、组 织发展、项目实施 等各个领域。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精选全文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精选全文
家人期望是: 王莉丽本人期望是: 现实是: 总的来说,王莉丽的选择成功吗?
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想问题做事情还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什么是客观实际?
P4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P4、5
什么是实事求是?
P5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什么是哲学?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思考:为什么不同职业的人,对爱的解释不同?
是因为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P10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P12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活动:
我为自己代言!
结合客观实际,为自己选择未来的工作岗位。
1、什么是哲学?
哲学观点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哲学可以教会我们思考得更深
哲学可以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哲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一问题的答案,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事情的看法,获得一种境界。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 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 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 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 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 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 吗?为什么?
• 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
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
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
的。
B
6
鲁侯养鸟
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 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去, 就把它当成贵宾,供养在庙堂里,下令高级厨师每天给 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 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一 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死 了。鲁侯对海鸟真是关怀备至,尽心尽力,可他是用供 养自己的办法来养海鸟,海鸟怎么受得了呢?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 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B
4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 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 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B
9
想一想
•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因地制宜;
• 因势利导;
• 因材施教;
• 量体裁衣;
• 对症下药;
• 随机应变;

《哲学与人生》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3)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80岁 养老 60岁 儿孙满堂 40岁 有社会地位 18岁 上大学 3岁 上幼儿园
二、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01
提出问题
(一) 人生道路不是只有一种选择
02
分析问题
03
解决问题
(二)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 人生总有一条道路适合你
A
唯物主义
B
× 唯心主义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
需要考 虑哪些 客观实
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 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哲学依据: (1)主观和客观符不符合的问题,在哲学 上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4. 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 (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2)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 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实事: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求:就是我们去分析、研究。 是:规律性。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基本形态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热界和人类世界等 一切物质的具体形态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

无论是她的站姿、坐姿、服务礼仪等都非常标准、自然,受到老师
和同学的好评。
想。一想
判断:人生选择能只靠自己的主观意志么?
PPT学习交流
14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PPT学习交流
15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问题: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结论:人生处处有选择,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成功的人生,在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失败的人生大
都因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把握住
自己的人生命运,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
己的人生道路。
PPT学习交流
13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案例:王莉丽的舞蹈梦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 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 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 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 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 秃鹰的羽毛。
公元前638年十一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军的数量 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势,在楚人还未全部渡过河的时 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 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 听,他根本就不考虑敌人强大,而且数量众多的现实,却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 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 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就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 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
观相符合。(怎么做)
掩耳盗铃——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画蛇添足——没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思考: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 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 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 问题、办事情的根据。(为什么)
客观实际:就是指,以及事物之间的 种种联系和关系。
都需要作出选择。

在这些选择当中,总有一些是我们后
悔的,想要重新选择。想重新选择,是因
为我们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或许到了最后
我们都会发觉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很好的,
没有所谓的对错。
选择是什么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 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 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 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 生的第一推动力。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
求、前提和依据。(意义)
心想事成吗? 事半功倍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人生具体的客 观社会历史条件(前提) 2、个人的主客观条件(根据) 3、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特点及遇到的情 况和问题 4、必须了解自己的过去,把握自己的现在 和将来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护士的两条路
外向型——护士长(人际沟通) 内向型——科研、教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阅读P3 ,回答: • 小赵文化课基础不差,为什么选择学技术? • 他的选择正确吗?
客观实际
• 定义:客观实际,就是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 的客观事物及其实际状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 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 举例说明:
• • • • 农民用来生产农作物的土地本身的特点和属性 教师任课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等。 你的客观实际呢? 家乡经济情况、家庭生活环境、学习基础、性 格特点等。
听故事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 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从这边过去,那 边出来,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前进不许后退,每人只能摘一次。”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人的一生,都是不断要 们也想试着摘,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进行选择的过程。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 人生路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熊猫烧香”制作者李俊:网络涉赌再度入狱
• 制造“熊猫烧香”病毒,设立“金元宝棋牌”网络赌场,非 法敛财数百万元。 • 李俊因制造“熊猫烧香”计算机病毒,被处2年有期徒刑。 • 出狱后频频吃闭门羹,在读误入歧途。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 3、因辩证思维而头脑灵活。作为 提倡辩证思维的唯物辩证法,哲学 可以帮助你在变化无常的生活中把 握基本的方向和立场。 • 4、因憧憬理想而满怀希望。作为 根本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哲学为 人类以及为每个人的存在、生活、 发展提供安身立命之根本。
• 5、因高度概括而精神丰富。作为文 化的灵魂,哲学能够以最凝练的方式 提升人们的人文素质。
家乡 国家 地球
例.陶渊明的出世思想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
.世界观就是个人对自身、 自己所处的世界以及这两者 的关系的最基本的看法。
思维着的 “我”
世 界
他/她人
我 过程 现象 物
• 世界观是一个总称,它包括宇宙观、人生观、社
会观、国家观……
• 6、因理性信念而品格坚毅。作为思 想被把握的时代,哲学历史观能够帮 助人们通晓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有了规律性的认识,人们往往具备科 学而坚定的信念。
• 7、因追求智慧而生活豁达。作为爱智慧的 思维活动,哲学尽管不能垄断智慧,但却是 爱智慧的代表,它可以帮助你摆脱无谓的烦 恼。
哲学与人生
• • • • •
阅读P7 ,回答: 慧雯最初的职业理想是? 为什么放弃了? 导游适合她吗? 我们在选择未来工作的时候,要考虑哪些条件?
萨柏把个人职业生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1)成长阶段(从出生到14岁左右):
儿童期,在观察和模仿中逐渐了解自我、探索自我,对职业的认识处在一 个朦胧的幻想状态。
(2)探索阶段(15岁到24岁左右):
乎在嘲笑他们。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
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 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 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 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哲学有什么用呢?
• 1、因逻辑分析而言条理。作为 方法论哲学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人 们的条理化思维、讲话和行为的 能力。
• 2、因反思活动而思想深刻。作 为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哲学以批 判性思维为己任,思索时代、现 实、社会以及个人的局限性,使 人们的眼睛不断投向更加理想的 境界,因而提升人们独立或自主 思考的能力,提升人们观念和实 践创新能力。
a.“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时空的总体) b. 人们居住的地球 c. 自然界+人类社会
“地球上不只一个世界,实际 上的不同,比人们空想中的阴阳两 界还利害。这一世界中人,会轻蔑 ,憎恶,恐怖,杀戮别一世界中人 ……”
鲁迅:《叶紫作<丰收>序》(1935)
鲁迅(1881-1936)
宇宙
个人 家庭
人生的客观实际: ⑵个人的主观条件(兴趣、性格和能力等)、客观条 件(体质、家庭和学业基础等);
想一想: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律师、教师、演员等工作吗? 体质差的人适合读地质、军校吗?
⑶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 问题。
童年?(快乐) 少年 青年?(学习) 中年?(事业家庭) 老年?(健康)
• 一个人行为做事的方式与他对自己生命的理解、 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对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 理解有很大的关联,这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 致性。
•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世界观与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 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 怎么办”的问题。
(4)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把握 好自己的未来。
• 阅读P6,回答: 1. 他为什么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排除万难,坚持 回国? 2. 钱学森为什么在得知祖国解放后才回国?
• 钱学森: •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自觉地服从社会和 人民的需要,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 趋势。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 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 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 会历史条件。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 客观条件。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 动的依据。 •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 同特点、情况和问题。不同的人生阶段的选择, 就要符合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 •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 去和现在,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未来。
(4)维持阶段(45岁到60岁之间):
个人已经拥有一定的成就和地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地维持和巩固已有的 地位。
(5)衰退阶段(60岁以后):
处于这一阶段的人正准备退休,原来的工作停止,转而发展新的社会角色,寻求不 同的工作方式,满足身心的需求。
•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从 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否则,就 可能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
哲学
• 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建立正确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 发展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是以世界的各种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
创立基本概念、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 规律,确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作为基本 任务的社会科学。
哲学与世界观
1. 世界观=“观”世界
(人生观= “观”人生„„) 2. 什么是“世界”?世界是“一”还是“多”? 通常有关“世界”的解释: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 哲学 具体科学知识 对象不同 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的具体 的关系 问题 任务不同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 发展的规律 作用不同 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 特殊规律 解决具体问题
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 的概括与总结;反过来,哲学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 供方法论指导。(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指导和 被指导的关系)
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期。通过学校、交际活动以及各种工作实践经验,经过自我认识、 检验而增强自我观念和职业角色的合理性,力图更多地尝试和探索,并进行试探性的 职业选择。
(3)立业与发展阶段(25岁到44岁之间):
经过早期的试探之后,个人会逐渐显现出一种安定于某类职业的趋向,基本上找到 了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寻求在这一领域里有所建树。工作职位可能有所变动, 但职业不会轻易地改变。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教学目标】
•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 提。 •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 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
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 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
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成了方法论。 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 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唯物? 唯心?
• 唯物
• 物质 • 客观 • 存在
• 唯心
• 意识 • 主观 • 思维 • 巫术 • 祭天祈福
• 看病吃药 • 人工降雨技术
• 解释:唯物主义哲学:
决定
物质
反作用
意识
•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唯心主义:
决定
物质
• 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
意识
•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 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 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 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 举例说明: • 家庭生活消费(住房、家电、汽车等)
奶牛的故事P5
实事求是
• 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 求是。 • 定义: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 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 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