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与写实——浅谈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
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写意与写实之别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写意与写实之别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6616524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6.png)
安徽文学ANHUIWENXUE安徽文学2014年8期总第373期摘要: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作为人类艺术领域中两颗璀璨的宝石,一直传承至今,除了其艺术本身的魅力以外,其身后的文化支撑也同样渲染着它的魅力。
本文将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来分析同为风景画题材,为何两者的艺术表现形式却不相同,但却同样让这一艺术在人类精神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写意西方风景画写实文化成因思维方式差异一、引言“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此言出自英国著名的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艺术的成就没有精确的评判标准,不可能对两种艺术进行优劣评判,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心怀感恩之心去体味这两种艺术背后的文化以及它反映出的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理解。
中西的山水画和风景画作为平行的两种艺术,在表现手法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差异没有让人们迷茫也没有让人们去抨击它,而是让我们读到了不一样的美以及美背后的故事。
二、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特点中国山水画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写意性,写意性不仅仅是山水画的特点也是整个中国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
何谓写意,写意就是不拘泥于对客观事物外在形态的真实再现,而偏重于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除了自然事物本身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或者一些哲理性的思考。
但是这些情感和哲理的表达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建立在对自然事物的观察之上,否则作品就是无本之源,让人不知所云。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经常会在一幅作品上作诗一首,以写出作者做此幅画的背景,作者的所思所想,让观者能更清楚地读懂画的意思。
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性扩大了画的范围,提升了画的高度,让每一幅画都拥有了灵魂。
西方的风景画最先源于宗教人物画,根据西方基督教的教义,西方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目的是向上帝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所以西方画家非常注重绘画的写实性。
西方风景画多强调对景写生,画家们要到大自然中去真实地感受自然、观察自然、分析自然,然后用丰富的色彩调和出最接近自然的色彩,以及运用微妙的光感来真实地再现风景,他们追求的是尽最大可能地接近自然以及真实地再现自然,所以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描摹自然,甚至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计算以达到真实的效果。
写意与写实油画艺术
![写意与写实油画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f7ef6c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d.png)
写意与写实油画艺术1中国油画的写实与写意风格现状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写实是重要的表现形式。
写实油画在油画家们的努力下,成为国内最油画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众多油画家在写实的表现形式上有所成就。
例如,学院写实主义油画靳尚谊、杨飞云;乡土写实主义油画王沂东、艾轩;新写实主义油画刘小东、忻东旺;超写实主义油画石冲、冷军;古典写实主义郭润文、何多苓。
当代中国画家更注重绘画语言的描述,懂得通过作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关注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绘画语言风格各不相同,都是用于表现自我的意识体现。
时下中国写实油画最引人关注的是现代艺术观念的注入,不少绘画家在作品中以崭新角度诠释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设想。
国内一批写实油画家拥有高超的绘画技术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是写实风格的一个走势强劲的重要原因。
另一批画家在有深厚油画技巧的基础上,融入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创作了大批写意油画。
写意油画有它自己独到的神采与魅力,表现更多的是绘画者的情感和心境,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感染力。
让人们通过作品了解绘画者所想要表达出的情感。
写意油画更加注重的是内心的表现力。
代表画家如20世纪初中国的油画先驱刘海粟、关良、常玉、潘玉良、李骆公等一批优秀的带有鲜明中国写意印记的画家。
赵无极、群、吴冠中、吴大羽、朱乃正、苏天赐等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著名画家。
及当代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写意画家的戴士和、洪凌、王克举、赵开坤、尚扬、任传文、祁海平等画家。
2油画写实与写意的精神实质写实油画表现形式,注重真实地描绘对象,追求逼真的再现生活。
注重真实地刻画细节,精准地塑造所画对象的形体和其在空间中的状态,强调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出发再现生活。
写意油画充满着画家的感情,但是不应该仅仅凭借着画家的创作激情,内心情感,还应该有理性的写实基础。
写实油画与写意油画并不冲突,写实强调的是油画的造型能力,锻炼作者绘画理性分析的能力。
写意油画就是抛开束缚,主观来进行创作。
孙其峰:“写实”与“写意”有什么区别?
![孙其峰:“写实”与“写意”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163e30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7c.png)
孙其峰:“写实”与“写意”有什么区别?“写实”与“写意”有什么区别?这⾥说的“写实”与“写意”,是指创作思想和创作⽅法⽽⾔。
所谓“写意”不是指那种区别于“⼯笔”的“意笔画法”,⽽是指“写实”相对的⼀种创作思想,如果与那些造型谨严,形象逼真的西画相⽐,中国画总的来说是倾向“写意”的。
如果仅在国画本⾝的范畴⾥讲,那么应该说是写意与写实的结合。
写实⽐较忠实⾃然,写意则敢于摆脱⾃然束缚,画家主观意念表现得⽐较多,即较为强调画家之“意”。
“外师造化,中得⼼源”就是指客观与主观的统⼀,⽚⾯地追求写实只会陷⼊⾃然主义的圈⼦,导致与照⽚⼀样的“照⽚主义”。
反之,脱离了现实的主观,就会成为抽象的笔墨游戏了。
什么叫⼯笔,什么叫写意?两者有何区别?⼯笔与写意,这是指两种不同的表现⽅法⽽说的。
⼯笔的主要特征是造型严谨,笔墨⼯整,刻画细致。
写意的主要特征是简练、概括,更强调笔墨趣味。
⼤写意则更进⼀步削繁成简,⾼度洗练,其效果也更强烈醒⽬。
在形神关系上,从⼯笔的“以形写神”“惟妙惟肖”⾛向“遗形取神”的“不似⽽似”。
⽤书法打个⽐⽅,如果说⼯笔接近揩法,那么写意画则近于⾏草,⽽⼤写意有点像狂草了。
⼯笔与意笔的主要区别,当然⾸先是表现⽅法,但在观察对象和体会对象的问题上,也不是没有区别的,或者⾄少可以说不是没有侧重的。
⼯笔画在观察对象时更着重结构的交割,⽽写意画观察对象则着重⼀瞥印象和整体⽓势。
但必须指出的是,结构与⽓势应是统⼀的,所以,只应“有所侧重”,⽽不应取消⼀⽅。
关于兼⼯带写,也叫半⼯写,是指⼯笔与意笔相结合的⼀种画法,实际上不⼀定⼯写各半。
往往是⼯中带写,或是写中寓⼯。
这种画法使⼯写结合,粗细结合。
由于⼿法上的对⽐,可以产⽣很好的艺术效果。
什么是画法?什么是画理?所谓画法是指某物象的具体绘画⽅法,如兰花的画法,⽵⼦的画法,因此说是具体的,个别的。
⽽画理则是泛指从很多个别物象的画法中总结出共同点,上升为理性的概念,⽽形成理论。
浅谈中国写实油画表现性
![浅谈中国写实油画表现性](https://img.taocdn.com/s3/m/b67a50b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4.png)
浅谈中国写实油画表现性
中国写实油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表现性。
它以真实的对象和真实的情感为基础,通过艺术家的观察、思考和创作,将对象转化为艺术形式。
在表现性方面,中国写实油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情感表现
中国写实油画注重情感表现,通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将对人物、事物和景象的感触表现出来。
这种情感表现通常是以主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但却让观众产生更加深刻、直观的感受,使观众更容易进入画面,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
二、细腻表现
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力还在于其细腻的表现。
这种表现方式是从写实主义的观察和描绘中衍生出来的。
艺术家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绘,使画面更加丰富、真实,从而产生更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三、社会表现
中国写实油画也常通过表现社会生活来表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它通过画面来表现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等社会问题,给出对于这些问题的观察和反思。
四、写实表现
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性还表现在其写实表现上。
写实表现是中国写实油画的一个基本特征,它要求艺术家真实地描绘真实的画面,这种表现方式的主要作用是创造真实的艺术感受。
艺术家必须通过细节描绘和色彩运用来展示对象的真实性,通过真实的表现把握对象的质感和存在感,创造出连观众都有所感受的东西。
总之,中国写实油画以真实为基础,通过艺术家的情感、细致和观察,将真实的对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情感、细腻、社会和写实等方面都表现出强大的表现性,使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画面中对象的真实性,而且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些对象和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中国本土油画的写意性
![中国本土油画的写意性](https://img.taocdn.com/s3/m/018aa93f10661ed9ad51f3ab.png)
2012年第09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9,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9期)Total No .309收稿日期:2012—05—21作者简介:邢峰宇(1978—),男,吉林四平人。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油画。
浅析中国本土油画的写意性邢峰宇(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摘要:油画是一种来自西方的绘画艺术,具有材料工艺的不同和造型技术的新颖的特点。
因此,在中国的发展中与中国的本土文化难免会出现碰撞。
中国本土油画是一种中西结合的产物,在其学习西方的同时,更多地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元素和笔墨,并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髓和思维理念。
本文通过对中国本土油画写意性的概述,分析了影响中国本土油画写意性的因素和当代中国本土油画写意性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油画;本土;写意性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139—02一、中国本土油画写意性的概述(一)中国本土油画写意性的发展1.中国本土油画写意性的形成要探析中国本土油画的写意性,首先必须了解“写意”的概念及由来,“写意”俗称“粗笔”,是一种中国画技法名,追求以虚写实、注重风骨、以意率境和神韵的审美趣味。
我国写意性的由来源远流长,原始时代的彩陶艺术和商周时代的青铜纹饰的物道自然和天人合一的观念,不照搬物象的艺术表达方式从侧面体现了写意性,从此写意性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发展。
西方油画随着我国的西学东渐进入了中国的绘画艺术,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写意”共同发展和融合,形成了中国本土油画的写意性。
2.现代中国本土油画写意性的多元化发展西方油画进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20世纪中期学习苏联和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西文化交融,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革,我国本土油画的创作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人民对西方和整个世界有了重新认识,思想和视野更加包容、开放和宽广,使中国油画得到了全新的发展。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b1722df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4.png)
176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①刘德卿(山东艺术学院 《齐鲁艺苑》,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意象”在中西方有着共同的本义,即“意之象”,意象贯通于艺术的前创造、创造、接受的整个过程。
“意象”带来中国绘画的“写意”造型效果,不同于西方“写实”与“抽象”两极化的造型效果,可用中国画论的“不似之似”加以概括。
“意象”“写意”概念中最重要的是“意”,“意”是意象、写意的源头与根本,从传统文化气韵、创作主体心胸等几个方面说明意象、写意中蕴含的“意”之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写意油画的典型表现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油画;意象;写意[ 中图分类号 ]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1)01-0176-03收稿日期:2020-09-20作者简介:刘德卿(1965-),男,山东齐河人,山东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执行副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论研究。
①基金项目:2019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项目“西方画论”(SDYKC205)阶段性成果。
作为外来画种,油画带着明显的西方绘画语言形态和风格样貌进入中国。
很早就有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尝试着本土化的努力,用来表达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但是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认为,油画是外来的,没有中国文化的血液和灵魂。
油画要想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确实还有很多路要走。
其实不只是油画,即便是中国画,受中国封建社会变迁、中国文化自身沿袭已久的弊端和西方文化强势冲击等影响,也在艰难寻求现代化的视觉方式和内在底蕴。
赵之谦、齐白石、朱屺瞻等人相继进行的中国画探索就是明证。
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美术学院的孙宜生先生开始倡导探讨“意象造型”,认为艺术造型是由物象转化而来的意象。
[1]1991年8月,西安美术学院举办了“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同时出版了孙宜生主编的50万字的《1991年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从音乐、戏剧、易经学,美术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多个领域和种类,广泛探讨“意象艺术”的学理与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2071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a.png)
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特点中国传统绘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艺术风格独特而独具魅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特点。
一、意境深远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的是“中道”,即兼容并蓄的态度。
绘画作品力求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丰富深远的意境,能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的抒发,强调形神兼备,相信万物有灵,画家要能够通过笔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以写意为主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的是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表达。
写意是传统绘画的一大特点,画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虚实相间的色彩,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主题,使画面更具动感和生气。
与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特点不同,中国传统绘画更加注重表现内在的情感和意境。
三、注重空白与留白中国传统绘画往往选取一个焦点,集中表现,而将其他细节弱化。
通过运用空白和留白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虚实相间、留白有致的意境。
空白和留白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画家通过创造虚实对比的关系,使作品更具张力。
四、讲究笔墨的表现力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笔墨的表现力,笔墨是表现意境和情感的关键手段。
通过巧妙运用墨汁的浓淡、水墨的渲染,画家能够形成不同层次和触感的效果,表现出物象的形态和质感。
中国画常用的笔法有点画、状写、线条、干笔等,每种笔法都有独特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五、主张以及观赏技巧欣赏中国传统绘画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鉴赏能力。
观赏者应在专心致志的情况下,用心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注意细腻温润的笔触、流畅自然的线条、虚实相间的效果,以及画面中的空白与留白之美。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意境深远、写意为主、注重空白与留白、笔墨表现力以及观赏技巧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中国传统绘画成为了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写意与写实——浅谈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
![写意与写实——浅谈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464bd23831126edb6f1a1048.png)
[ 关键 词 ]写意 油画 写 实油画抄 艺术表现
写意 与 写 实手 法是 中 国古 典 艺术 的 重 要 范畴 ,是 中国 人 艺术
作 过程 的国 际贸 易实务 ( 英语 ) 程改 革 ,对提高 教 师的课 堂教学 是 写 实的 作 品 。如 冷 军 的 《 角星 》忻 东 旺 的 《 点 》这也 说 明 课 五 早
质量 ,促 进该 学生 的专业 技 能形成 都有 着导 向和激 励的作 用 。通过 了写实 油 画在 油 画 中 的地 位 与 价值 。 写 实艺 术 不 只是 要 再现 客观 考核 方式 的 改革 ,提 高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促进 操作 技能 的形成 ,增 事物 ,而 是 要把 现 实 的批评 态 度把 主 管的精 神 融入 其 中。
● 陈 薇 唐 军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 与设计学院美术学 院
[ 摘 要 ]写意 与写 实的探 求 成 了中 国人 艺术审 美和 艺术鉴 赏
的显 著特征 。 中国传 统绘 画造 型上要 运 用 “ 象造 型” 在 中国油 意
基地 ,有 计划地 为学 生安 排实地 实践 的机 会。 在相应 的实 训演练 场
协作 精神 、职业 道德 等。 重视学 生 的创新 能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践 能力 ,N 业精 n 神的培 养 ,普遍提 高学 生 的人文 素质 和科学 素质 。这是 高等 职业 教
育的要 求 ,因此 ,我们 必须 树立现 代教 育观 、人 才观 和考试 观 ,转
审 美 和艺 术 鉴 赏 的显 著特 征 。2 世 纪 初 ,在 科 学注 意 浪潮 的 ;击 0 中 下 ,国人 迷 恋 西 方 写实 绘 画 。最 早 创造 中西 融合 的画 家就 是 享誉
谈谈美术作品欣赏中常见的几种表现方式
![谈谈美术作品欣赏中常见的几种表现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eddb27525c52cc58bd6beb9.png)
谈谈美术作品欣赏中常见的几种表现方式许多中学生朋友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时常常会问:面对众多的美术作品,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区别它们的表现方式呢?一般说来,大家常见的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写实的美术作品所谓写实的美术作品,就是作品中如实地再现了表现对象,如人物、景物、空间和环境等。
写实的表现方式是绘画、雕塑等常常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应该说明的是,写实并非纯客观地描绘,创作者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写实是相对的。
写实的美术作品很多,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俄国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垂死的奴隶》,中国画家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中国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等,都是写实美术作品的代表作。
二、写意的美术作品所谓写意的美术作品,主要指中国画中采用的一种笔墨简练、意情豪放的画法。
讲求以少胜多,以意传神和以意写神。
美术作品中往往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意趣,有时是作者思想和精神的再现。
在欣赏这类美术作品时要注意的是写意并非粗糙简陋,笔墨形神的有机结合和创作时的酣畅挥洒,是一个艺术家艰辛探索和艺术素养的体现,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
中国写意画的大师很多,如南宋时期的梁楷,元代的王冕,明代的徐渭,清代的“扬州八怪”、任伯年、吴昌硕,现代的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等等。
他们创作的写意画作品《泼墨仙人》、《杂花图卷》、《兰竹图》、《墨虾图》、《奔马图》、《长江万里图》、《江山如此多娇》等脍炙人口。
三、变形的美术作品所谓变形的美术作品,指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把描绘的对象加以夸张、改变的做法。
在作品创作时作者根据创作意图和创作构思对物象的比例、形态、结构进行变形。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中变形是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适度的变形往往可以增强美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油画的色彩运用在写意性风格中的表现分析
![油画的色彩运用在写意性风格中的表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43414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8.png)
天工|2023年第26期[摘 要]写意性风格强调艺术家对主题的个人表达和情感的传递,而色彩则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油画的色彩运用在写意性风格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够为作品注入个性与表现力,使观众得到更深刻的艺术享受。
旨在分析油画的色彩运用在写意性风格中的表现。
首先介绍了写意性风格和油画的基本概念,然后探讨了色彩在写意性风格的油画中的重要性及其表现手法,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不同色彩运用对写意性风格的油画作品的影响。
通过色彩的饱和度和明暗对比,艺术家能够创造出明亮活泼或柔和温暖的效果,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色彩的渐变和过渡可以使作品呈现出流畅、丰富的层次感,并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艺术家还可以通过色彩的选择和组合来展示形象的变化和光影效果,营造出立体感和逼真感。
[关键词]油画;色彩运用;写意性风格;表现[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26-0050-03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许任.油画的色彩运用在写意性风格中的表现分析[J].天工,2023(26):50-52.许 任 南京传媒学院油画的色彩运用在写意性风格中的表现分析作者简介:许任(1992—),女,汉族,江苏无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绘画(油画)。
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以丰富的色彩表现力闻名于世。
在不同的绘画风格中,色彩的运用方式也各有特点。
写意性风格强调情感的表达和艺术家的主观思维,通过简洁的笔触和形象的变形来传递主题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油画的色彩运用在写意性风格中的表现,以进一步理解色彩如何影响和增强写意性风格的油画作品的表达力。
一、写意性风格与油画的基本概念(一)写意性风格写意性风格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强调艺术家对主题的主观诠释和情感的传递,注重笔触的自由和表达的个性。
与写实主义追求形象的精确描绘不同,写意性风格更注重通过简洁的笔触和形象的变形来传达主题和情感[1]。
它允许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中国画写意和油画表现的结合
![中国画写意和油画表现的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77064f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b.png)
中国画写意和油画表现的结合中国画和油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各自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画以写意、淡雅、含蓄为主要特点,通过墨、色、水的运用来表现画家对于自然、人物、动植等事物的情感和审美。
而油画则以饱满、色彩丰富、具有明暗对比和层次感为主要特点,通过颜料、刷子、画布等工具来表现画家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想象。
两者在表现形式和艺术理念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因为相互借鉴和交流的方式,出现了中国画写意和油画表现的结合,这种艺术形式也为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和思考。
中国画写意和油画表现的结合,可以说是两种艺术形式的碰撞与融合。
传统的中国画写意注重的是用笔墨、水、色来表现画家的审美情感和对于题材的理解,追求极致的简约和意蕴。
而油画则注重的是用颜料、刷子和画布等材料来表达画家对于事物形态、色彩和光影的把握,通过调和和层叠的方式来展示世界的丰富多彩。
在这样截然不同的艺术理念和技法之间,如何找到一个促进两者融合的过渡点,是中国画写意和油画表现结合的关键所在。
要找到两者共同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核。
无论是中国画写意还是油画表现,都是在表现画家对于世界的情感和思考,都是在追求艺术的境界和意蕴,所以两者在表现主题和审美理念上是有着共通之处的。
比如写意中国画和油画都是追求画家个性的展现和审美情感的表达,所以它们在表现人物、风景等主题时都会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要发挥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优势,使之融合产生新的艺术效果。
中国画写意在表现情感和审美时以留白、淡墨、颇为含蓄为主,而油画在表现形态、色彩和光影上则更为丰富和饱满,所以在结合时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艺术特点,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中国画写意和油画表现的结合是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碰撞与融合,是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
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两者共同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核,发挥两者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创新和融合来形成新的艺术效果,使之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和审美观念。
论油画的写实性与写意性的关系
![论油画的写实性与写意性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9325c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a.png)
论油画的写实性与写意性的关系写实性是油画创作中重视客观事物精确描绘的表现手法。
其起源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艺术家通过严谨的透视和解剖学的知识,完美地还原了客观世界的形态和结构。
在写实主义时期,艺术家们借助光影的处理和颜色的运用,将观察到的事物以细腻真实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写实性的油画作品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和心理的共鸣,观众往往能够在其中找到对生活的认知。
写实性并非油画创作的唯一追求。
在艺术家们日渐丰富的表现方式中异军突起的就是写意性。
写意性注重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把握,更加注重形式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
写意性的油画作品往往以形式简练、笔触流畅的方式呈现,它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直接表达对事物审美感受的能力,更在形式和技巧上提出了独特的要求。
写意性的油画作品给人以思考和联想的空间,观众通过艺术家的笔触和色彩的使用,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形态的意象与情感。
写实性与写意性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在油画创作中,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现目的,灵活运用写实和写意的表现手法。
有时候,写实性的描绘可以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而写意性的处理可以给作品带来情感的深层次,使其更具有思考性和表达性。
在笔触和色彩的运用上,写实和写意的技巧也有着互相借鉴和融合的趋势。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客观事物细致入微的描绘,达到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写意性的笔触和色彩的运用也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变形和夸张,使作品更富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在现实生活中,写实性和写意性也并非划分分明,而是相互交织的。
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往往也蕴含着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个人见解和审美感受,而在写意主义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对客观事物的清晰描绘和精准表达。
这种相互融合的关系展示了油画创作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广泛的审美体验和艺术交流的可能性。
写实性和写意性是油画创作中两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
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特魅力,又可以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中国写意画特点及解析
![中国写意画特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2542b669dc5022aaea00e0.png)
中国的写意画的特点及解析中国的写意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色的形成,是集中国的哲学观念、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之大成。
纵观中国写意画的发展史,虽然在历史上出现较晚,但由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快被人们接受并发扬光大。
在写意花鸟画领域,可谓名家辈出,群星灿烂,占据着中国画坛的主导地位,在绘画技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今天在研究借鉴传统绘画的精髓时,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精华,弃糟粕,有选择地去撷取,去接受。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中国传统的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做全面深入的了解。
中国写意画是一个综合艺术的产物,千余年的积累、沉淀、变更与发展,使其不仅具有中国画的共性,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1、以形写神,以神写意。
从古到今,中国的绘画一直围绕着一个形的问题在作文章。
在绘画的初萌阶段,由于造型能力差,那时的形是简单而幼稚的,是似是而非的,也可以说是“以意表形”。
随着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写形的功能大大提高,进入了“以形写形”的阶段。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们并不以形似为满足,逐渐认识到了“神似”的重要性。
即在造型上表现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达到绘画的目的。
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理论的是人物画家顾恺之。
后来引伸到中国写意画领域,逐渐比为“以神写意”的意象造型观念。
是中国的写意画摆脱了自然形的限制,而追求以笔墨为载体的情感宣泻。
由于开拓了表现上的自由空间,画家笔下的形象既跳出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再现的制约,又由于形的限制而避免了过于的随意性。
使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形的观念,又有自我情感的表露,达到极完善的幻化境界。
但由于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感悟千差万别,审美情趣各有所好,因此中国写意画家笔下对形与神的概念便有了不同的侧重。
偏重工细一路的借形以抒发自我性灵的审美需求,既强调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又具主观的表现意识,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并重的目的,如注重写实的工兼写即属此类。
中西绘画艺术比较写实与写意
![中西绘画艺术比较写实与写意](https://img.taocdn.com/s3/m/08915e4027284b73f24250f0.png)
中西绘画艺术比较——写实与写意中西绘画艺术比较——写实与写意写实与写意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画的重要区别是,一个注重写实,一个注重写意。
所谓写实,就是真实地描绘事物的面貌,强调事物形态的真实性。
西方绘画这种写实的观念,受到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模仿说的影响。
亚里斯多德在其《诗学》中最早阐述了“美的艺术”的特征,并把“美的艺术”称为“模仿的艺术”。
模仿说是《诗学》的中心概念和出发点,也是亚里斯多德艺术理论的基础。
12世纪中期后,由阿拉伯传入西方的亚里斯多德学说,包括艺术模仿理论,经过西方基督教的改造和融合,纳入了基督教神学体系中,成为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理论。
实际上,基督教绘画的写实观念,早在亚里斯多德理论传入欧洲之前就已经存在。
这种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来自于基督教教义本身。
基督教教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上帝创世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及人的躯体,都是上帝创造的。
基督教神学家还多方论证上帝创世的真实可靠性。
在这“信仰的时代”里,艺术家是“忠于上帝”的工具,必须全身心地为宗教服务,按照宗教的观念和教会的要求,描绘苍天大地、山川河流、树林草木、飞禽鸟兽,表现它们的真实存在。
描绘人物形象时,要注意表现人体的比例、结构,因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塑造出来的,画家必须小心翼翼的表现人,不能歪曲人的形象。
石涛山水作品基督教美学家还认为,一切美都来源于上帝,美的根源只在上帝,只有上帝才是美的本体,才是美本身。
中世纪美学家奥古斯丁说:“是你,主,创造了天地;你是美,因为它们是美丽的;你善,因为它们是好的;你实在,因为它们存在。
”这实际上把真与美,都归于上帝。
因此,表现美,是为了上帝,因美来自上帝。
表现真,也是为了上帝,因为真是上帝创造的。
12世纪中期后,亚里斯多德学说传入西欧,神学美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一方面继承了奥古斯丁的上帝是美的根源的学说,另方面,将亚里斯多德的艺术模仿自然的学说,经过改造,融进了基督教神学之中。
作为一个国画爱好者,中国画的几大“写意”特点你一定要明白
![作为一个国画爱好者,中国画的几大“写意”特点你一定要明白](https://img.taocdn.com/s3/m/be3a5df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f.png)
作为一个国画爱好者,中国画的几大“写意”特点你一定要明白中国画在其发展历史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注重含蓄,在描绘人物、山水、花鸟方面具有强烈的意象性特征,把在画中“写意”作为衡量作品得失的最重要的依据。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
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而是形象的概括性和类型性;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
在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时,注重含蓄,强调的是寄寓性、曲折性和抒情性。
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简单说来就是“写意”。
把写意视为笔墨形式,是明以后的事。
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系。
如果把“写意”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问题的话,就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了。
“写意”就是生命,就是画家内心活动的具体表现。
“神似论”所以成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一支巨流,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精神本质。
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表现物象,没有“神”,不管“形”怎样鲜明、逼真,也很难富有生气,中国画把表现“神韵”、“神似”作为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
中国画在注重“神”之外,还更注重“意”,因为“神”多在物“意”之中,轻“形”与其说是基于重“神”,毋宁说是为了表“意”。
因为从艺术表现看,“意”是构成神似、神韵的重要条件。
“意”既是中国绘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
张彦远所说“以气韵求其画,形似在其间”的“形似”,其实就是指“意似”。
“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而多义的,除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意、情思、画的意旨、意蕴,还指神似、神韵、意趣,当然也指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精练概括,更指意境。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绘画中似无严格的界定,正表明中国画在追求“意”上,重在对作品画意的表现。
“意”和“趣”又是很难分开的。
浅谈油画的意境美
![浅谈油画的意境美](https://img.taocdn.com/s3/m/2097bb2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9.png)
浅谈油画的意境美
油画是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其拥有独特的意境美。
油画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质感,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在油画中,艺术家通过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等手法,创
造出具有独特意境的作品,令观者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油画通过色彩的运用,表现出丰富多变的意境美。
油画中的色彩具有明暗亮度和色调
的变化,艺术家可以通过色彩的层次和对比,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用明亮的色彩和丰富的
层次,可以营造出明快、活泼的意境;用冷色调和柔和的层次,则可以表现出沉思和忧伤
的意境。
这些色彩的变化使得观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营造
出与观者的情感共鸣。
油画通过细腻的质感,增加了作品的意境美。
油画的特点是质感丰富,通过油彩的层
层叠涂,创造出丰富的质感效果。
艺术家可以运用刷子的不同厚度和平面的层次感,使作
品具有触觉上的质感,增加作品的立体感和深度感。
观者在欣赏油画作品时,可以感受到
作品所表达的物质属性和光影效果,进而产生出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的体验。
油画的构图和线条也是创造意境美的重要手法。
通过构图的安排和线条的运用,艺术
家可以将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和情感焦点突出,令观者在欣赏作品时更容易融入到作品所营
造的情境中。
在构图上运用对角线的组合,可以增加作品的动感和紧张感;在线条的处理
上运用曲线,可以增加作品的柔和和流动感。
这些构图和线条的处理手法,使作品具有一
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增添了作品的意境美。
“写”与“意”在中国写意油画创作中的内在精神品格表达
![“写”与“意”在中国写意油画创作中的内在精神品格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f64deb0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6.png)
155中国写意油画受传统文人画的深刻影响,其在表现形式方面并不强调刻意地将实物进行艺术化的再现,而是基于眼前的实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讲求“寄情于物”,同时又“超然物外”。
这种思想与中华文化精神之中的“天人合一”,以及“物我交融”思想同出一脉。
写意油画承袭了西方油画在艺术语言方面的厚重与力量,同时也在艺术境界方面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洒脱和灵动。
中国写意油画既讲求“写”,更讲求“意”,“写”为“意”之先,“意”为“写”之魂。
两者互依互存,共同筑起中国写意油画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和审美价值。
“写”之于“意”而言是基础,是画家内心情感在画布上的宣泄。
同时画家也需要不断地“写”来寻求一种“寄情于物”的超然境界。
“意”之于“写”而言是灵魂,无“意”之“写”只是一种空虚的艺术表达,只是用油画的方式来画中国画[1]。
一、写意油画的概念所谓写意,之于绘画而言是相对于工笔而言的,其并不强调用笔之工细,而强调绘画时作者心意和情趣的抒发以及对于所画事物神韵的描绘。
写意精神凝聚了中华传统美学与传统哲学的精髓,是文人士大夫最高的艺术追求,这种精神凝结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之中,千百年来薪火相传。
对于后世文人画家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
油画虽然是外来画,但其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乃至如今的开花结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写意精神的吸收和融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写意油画作为油画艺术本土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不可避免地在形式上保留着西方油画的特点,如体块、视觉、光影、节奏等,而在内在气韵以及精神品格方面完美的承继了饱含文人情怀的传统美学思想,讲求“天人合一”,在艺术上追求气韵神形的表达。
谈到写意油画就不得不谈一谈其与“意象油画”的区别,两者都追求“意”的表达,但“意象油画”的“意”来自于“象”,而“写意油画”的“意”则来自于“写”。
“意象油画”对于“意”的表现形式是抒发和呈现,而“写意油画”对于“意”的表现则是通过传和达来实现。
另外,从绘画形式方面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分,“意象油画”归属于抽象画,表达的是一种“象外之象”。
西方绘画的写实和中国绘画的写意
![西方绘画的写实和中国绘画的写意](https://img.taocdn.com/s3/m/fc615a126bd97f192279e974.png)
二、产生的原因
者情感的活动,是画家心中的感受之境。 意点定,略施丹粉,而神趣自足,亦犹写
从中西绘画的发展过程来看,中、西 因此,明暗光影、色彩变化等都较少考 山水取意到。”[3]李成的山水画,被称为
方艺术家尽管都强调再现和表现的结合, 虑,而是借助于灵活飞动的线条,挥洒自 “古今第一”,他画山水是为了吐胸中之
且是一个美学原则。“写”是艺术家借助 于含有水墨的毛笔将其观照外物得来的 印象和内在的感受,情愫,自由地,有弹 性有节奏地倾注于绢素, “使万象得以在 自由自在的感觉里表现自己。”[5]
文人画创造性地运用“写”的原则, 实际上又将苏轼“笔减意足”,徐熙的“形 完意足“推向极致。“写意”也作为中国 绘画的一个最高的美学原则,被后来画 家所遵循,“写意”精神也作为一个最高
生了南北两种画体和风格。
看成是比例与和谐,艺术家对人体的各 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倪云林的“逸
宋代中国画走向全面成熟,名家辈 个组成部分,骨骼、肌肉、须发都刻画细 笔草草,不求形似”几乎成了国画的标志
出,风格多样,技法多变。到了北宋末期, 致、高度真实,而且统一在整体形式之 性口号。“写意”传达的是画家的某种情
苦心理,对现实生活悲观失望的情绪和 强烈的个人主义,是西方现代社会和人 们精神生活的写照。
与西方绘画的画种、画法不同,中国 绘画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 时代绘画,若从原始彩陶算起也有七、八 千年的历史了。中国绘画作为中华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起一直延续至 今,从没间断过,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在奴隶制 时代,绘画还没独立出来,只是工艺母体 的装饰。战国时期开始独立发展,长沙楚 墓出土的帛画,已经具备了中国画基本 特征:以线条造型为主,富有哲理,带有 装饰效果。秦汉时期,绘画有较大发展, 宫廷墓室壁画,汉画像石、砖,肖像画大 量涌现。至魏、晋、南北朝,随着文艺进 入自觉的时代,绘画发展势头凶猛,绘画 理论超前成熟。“以形写神”, “气韵生动” 论,山水画“畅神论”等美学主张影响深 远。此间产生了最早的专职画家,山水、 人物、花鸟三大画科开始独立发展。随着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带来了新的表现方 法和绘画样式,为中国绘画注入新的生 机。至隋唐,三大画科都产生了成就辉煌 的名家,人物画达到了高峰。如:阎立本、
写实与写意的名词解释
![写实与写意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12611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9.png)
写实与写意的名词解释写实和写意是绘画中常用的两个术语,用来形容画作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它们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创作观念和方法,分别追求真实的再现和艺术的表达。
本文将为读者解释写实和写意的含义,并探讨它们在绘画中的应用和特点。
一、写实写实是指绘画作品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对象,通过精确的观察与再现,力求达到逼真的效果。
写实追求形象的准确性和典型性,通过精确的绘画技巧,刻画出对象的细节和特点。
写实作品的表现手法常常以细腻的线条、透彻的阴影和充足的细节为特点,力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外貌和形态。
在写实绘画中,艺术家通常利用观察和感知来准确描绘自然景物、人物、静物等主题。
他们通过大量的写生和研究,使画作更具有可信度和可靠性。
写实主义追求最真实的表现,将观察到的事物理性地再现在画面上,给人以一种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
二、写意与写实不同,写意更注重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表达和情感传达。
它并不要求准确的形象再现,而是追求形神兼备的抽象表现方式。
写意画作往往以简洁的线条和灵动的笔法,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表现主题的意境和情感。
写意作品不拘泥于形态的固有规则,注重画家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视角。
它透过简洁的笔画、艳丽的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深刻的情感和内涵。
写意画作往往更具有表现主观情感、抒发内心感受的能力,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写实与写意的运用写实和写意在绘画中常常互为补充,相互交融。
写实的绘画能够提供具体的形象、客观的真实,而写意则能够表达画家的独特感受和对对象的情感理解。
两者之间的选择通常取决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主题的要求。
写实与写意的运用在绘画的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侧重和特点。
在风景画中,写实更多地追求景物的真实再现,通过准确的色彩和构图,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感;而写意则更注重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把握,通过简练的笔法和色彩,传达出主观的情感体验。
在人物画中,写实更多地追求人物形象的真实再现,通过精确的肖像和服装细节,展现人物的特征和个性;而写意则更注重画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通过笔触和线条的运用,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与写实——浅谈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
写意与写实的探求成了中国人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的显著特征。
中国传统绘画造型上要运用“意象造型”。
在中国油画创作中也产生很多写意和写实的表现手法。
本文通过对写实油画和写意油画的介绍,浅析的它们在中国油画中的结合与发展。
标签:写意油画写实油画抄艺术表现
写意与写实手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范畴,是中国人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的显著特征。
20世纪初,在科学注意浪潮的冲击下,国人迷恋西方写实绘画。
最早创造中西融合的画家就是享誉二三十年代中国画坛的陶冷越教授,他把油画厚图与传统绘画技法结合,把西洋画的写实与中国画的写意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式”油画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西方重写实的再现型艺术是科学的,而中国重写意的表现性艺术才真正是艺术的。
一、写实油画在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
油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写实油画,写实油画在欧洲油画发展史上占有主要的地位,也是欧洲油画中主要的表达形式,中国现实主义油画起源于欧洲,当时给中国油画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的算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思想潮流,在中国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里,现实主义美术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发展。
时代变迁中国油画在经历了“新具象”,“新写实主义”到如今已形成多元化的形态,中国人对油画的审美停留在一定的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写意油画就不是所以人都能欣赏的,大部分人对于写实的油画才能接受的,才能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可见写实油画有着比较广阔的空间,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大众人的喜爱。
其中也出现了不少比较优秀的画家,在9届10届美展中金奖的作品全部都是写实的作品。
如冷军的《五角星》忻东旺的《早点》这也说明了写实油画在油画中的地位与价值。
写实艺术不只是要再现客观事物,而是要把现实的批评态度把主管的精神融入其中。
精神品格是写实主义的精髓,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自己民族文化的精神铺垫,我们在吸纳了外来艺术形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本族文明特种的作品,中国写实注意油画经过一代又一代画家的艰辛探求,写实油画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流派了,更是一种艺术主张一种艺术精神。
正如艾轩所说:“中国现在最高水平的写实主义绘画绝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水平也最高,许多西方人对于中国写实主义油画也都惊讶不已,写实油画也会作为主流形式继续发展下去
二、写意油画在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
写意油画是运用笔墨渲染意境,即用油、油画颜料作为表现工具借景抒情,在所有的创作作品中既有中国水墨韵味的,又不是油画色彩厚重的,又与西方意义的抽象表现绘画不痛的。
我们称为“写意油画”。
写意油画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
的美学因素,使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情思的象征通过特定的笔墨意趣来描绘表现作者要抒发的情操,写意油画中,画家在用色单纯简单有着朴素的审美意识,写意油画和中国传统文人绘画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写意油画中也广泛运用空白留白,形成独特的韵味,中国写意油画与西方“焦点透视”不同形成一种新的视觉感受。
写意油画一般要求艺术家以意率境,不求细节的实写,不求形似求神似,追求以虚写实,与写实是相对立的。
中国写意油画拓展了西方油画的表现空间,中国特色的写意油画的出现,为西方油画拓展了新的表现形式,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知少甚少的西方人,对于写意油画注入了新的内涵的写意油画也会吸引全世界的眼光。
当代油画大师吴冠中经过刻苦的艺术时间,在他的创作中更多的运用了线条,如:树、房屋,他喜欢用类似中国画的黑色,具有中国画神韵,也引起专业和舆论界的极大的兴趣,吴先生在中国油画的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为中国油画起到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写意油画扩展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眼光,尤其对色彩涉及很少,而写意油画恰恰做到了用西方材料和中国思维相结合,使我们头脑中不变的水墨图有的补充。
三、写意油画与写实油画在中国油画中的结合与发展
油画作为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百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油画始于写实,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苏俄油画,接受的也是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
多年来,中国由于美术教育格局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写实具象一直占据着中国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的主流。
作品风格、观念和形式的陈旧与单一令人触目惊心,误使人们以为油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油画家们只是在特定模式的写实技巧上比试高低,却没有在风格与个体面貌上进行探索和发挥。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外国各种流派与形式的美术作品不再受到封堵和批判,中国油画家接触和了解西方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
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中国艺术家更新观念、改变艺术风格借鉴的对象。
油画作为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百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油画始于写实,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苏俄油画,接受的也是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
多年来,中国由于美术教育格局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写实具象一直占据着中国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的主流。
作品风格、观念和形式的陈旧与单一令人触目惊心,误使人们以为油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油画家们只是在特定模式的写实技巧上比试高低,却没有在风格与个体面貌上进行探索和发挥。
西洋画虽然与中国画有本质的区别,但因十九世纪末以来受东方艺术的影响也开始将主观抒情写意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用之于油画中,形成了有笔触及书写性油彩的油画作品,这一现象是西方艺术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完成这次飞跃的是后期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塞尚、梵高、高更。
特别是梵高在《向日葵》、《自画象》、《阿文风景》、《咖啡店之夜》等作品,把发至生命深处的情感、狂热、激动的情绪,通过笔触、线条、书写性油彩表现了出来。
他认为艺术是“传达自己的印象——这仅是艺术家的第一个任务,第二个,而且是最主要的任务,是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感情”。
梵高的作品以其燃烧的热情给大自然以生命。
高更的塔希提岛系列作品,用笔粗犷,颜色单纯,有强烈的东方风味及装饰美,笔触感及书写味也很足。
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对线及书写性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理论界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就其画意来说,和我国某些文人画有共同之处。
立体派的开山
大师毕加索的作品也是用强烈的笔触及书写性的线条及色块,以独特的风格表现他的主观世界。
中国油画理论强调主观情思及抒情性情感,造型上要运用“意象造型”,用笔用墨要偏重其书写性。
艺术家表现不再着眼于客观对象之形神气韵。
而专注于艺术家个人内在的精神情思和气韵意兴,使中国油画写实写意混成天体,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情感的升华,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
中国油画的改革,必须根植于中国文化精深广博的沃土上,汲取丰富的滋养,使之真正在主流风格与总体倾向上坚持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精神和新的生命。
它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早在1957年,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在《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中国油画风》一文中就明确指出: “ 油画中国风从绘画风格方面讲,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高目标。
要使我们的油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发出光辉,决不是仅仅把我们油画画得跟西洋的油画一模一样。
即使将来我们的油画形式、技法能够达到欧洲一样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此为满足。
我们有我们民族自己的艺术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的气质,自己对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 。
由此可见,老一辈油画家也早已意识到“ 油画中国风” 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可喜的是,经过一段迷茫与困惑之后,中国油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谓风格各异、百花齐放。
其中,最能体现“ 油画中国风” 实质内涵的“ 意象油画” ,经过油画家们多年努力的探索与尝试,已经展现了可喜的成果,而且正处于新的发展势头。
意象写意油画的出现,在艺术语言、表达样式逐渐模糊的今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美术之友》2009.6 刘昊博
[2]《艺海》2008.2 秦安建
[3]《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24卷3期张立翔
[4]中国文化精华全集,艺术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2年5月第一版
[5]中国文化精华全集,艺术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2年5月第一版
[6]潘天涛,《中国绘画史略》
[7]李正天《艺术心理学论纲》
[8]西方美术史纲,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1980李浴著
[9]王威《美与时代》200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