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县地坑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县地坑院
陕县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在陕县的张汴塬,张村塬,东凡塬三个土塬上,民居以天井窑院居多。

塬,这种地貌在河南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它原指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

在陕县,这种地貌十分平常,它们由厚为50米~150米的黄土构成。

而黄土则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而成,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坑窑院又称“下沉式窑院”、“天井窑院”,当地村民俗称“地坑院”。

它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建筑类型,居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壮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它记录着更多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信息,在窑洞类居住环境中独具特色,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地坑院作为民居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穴居, 是穴居发展晚期在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独特的、成熟的民居样式之一。

豫西黄土塬地区是我国人类文明早期发祥地区之一,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在其境内,远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原始耕作业,是我国古代农业中心之一。

在豫西黄土塬地区近二千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地坑院的成因主要一是地质原因。

地坑院一度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特别在豫西、晋南、渭北、陇东尤为集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存在的地域逐渐缩小,现在保存比较完好的地坑院主要集中在豫西地区的陕县塬上一带。

地坑院之所以能在豫西地区仍具备一定的生命力,与豫西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是分不开的。

陕县三大塬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150米左右。

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礓石,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

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最久的天井窑院已达2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

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建筑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是气候原因。

豫西地区的气候条件总的说来是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

陕县的三大塬区均自山体向下自然延伸,坡势平缓,区域广大。

最大塬区,有两个乡镇,30多个村庄,其余两个塬区各有1个乡镇。

这里十年九旱,降雨量偏少,很少有大暴雨,即使偶遇洪涝,由于平塬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天井院落。

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土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

三是社会经济原因。

马克思说,“研究任何问题都离不开经济”,窑院建筑存在数千年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经济。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和经济重心,但生活在黄河中游大范围黄土台塬上的先民却一直相当贫困。

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劳力于农闲之时挥镢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

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另外,史书中记载着黄土高原曾经榛莽绵延、森林茂密,但自汉代以后,人们开始大量采伐森林开荒种地,到了北宋黄土高原已变得“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苏轼)。

缺木少材盖房子,是窑洞得以普遍存在并留存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地坑院发展最快,建造最多的时期,应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由于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稳定,人口增长迅速,那时农村家庭子女一般都在5个左右,居所需求很大,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不高,农民手中实有的货币量极少,整个社会的贫富差别也不大,因此很少有人能建起砖木结构的房屋,除了村级集体组织盖一些学校、舞台等建筑外,私人基本上没有能力建造房屋。

而挖凿地坑院,除了人工,几乎不需货币,这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另外,当地农民主要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作物,而小麦、玉米的收打晾晒需要占用面积较大的场地,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建筑,很受欢迎,可谓他们的最佳选择。

实践中,人们对天井院不断完善改造,使之合理化,这种地坑院窑为圆拱形,坚固耐压,院洞深,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安全可靠,冬季窑内温度不会低于摄氏l0度左右,夏天也在20度左右,既使中午也要盖上被子休息,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最适宜人居住。

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陕县境内保存较好,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依然保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为什么呢?因为院子在地下,人居住也在地下。

所以在平地是看不到人的,只有进到院子里,才能在窑洞里找到人。

只闻人声,不见人影是真实的写照。

当然这里的窑洞与陕北的窑洞有一定的区别。

陕北的多以靠崖壁修建为主,在一个山头上形成一层一层的阶梯状分布。

而在豫西多以天井院为多,当地人称地坑院。

一般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至7米,然后在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孤行甬道拐个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门洞,是地坑院的入口。

地坑院的入口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

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也叫哨门),有的做两道门,分称为大门和二门。

院下崖四边的窑洞分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门洞窑和茅厕窑等。

主窑多为九五窑,宽3米、高3.1米,其他窑为八五窑,宽2.7米、高2.8米。

主窑可见三窗一门,其他窑则二窗一门,茅厕窑和门洞窑则无窗无门。

一般是正西窑洞是主窑洞,这是院内长辈住的,其它北面南面的窑洞做为客窑或者家人居住之用。

而厕所通常是用东南角的一孔窑洞.当地人叫做茅坑窑。

院内院心东南角设计有渗井1个或2个,同窑院深度一样,直径一米,底层铺炉渣50公分左右,供存渗雨水之用。

下雨后院内的落水就流到水坑里面,在北边两窑中间向内挖约50公分,再向下挖20多米,向另一边挖出一个10多平方的储藏室,是存储红
薯萝卜等冬储菜的,叫红薯窖。

院上部分为平地,每年要用石磙碾上几次,以保持平整密实不渗水才好。

它的主要用处还是农村每年丰收秋收后打场晒粮用。

因为它处在地坑院的上面,所以叫做崖(nai)上,院内下边叫做崖下。

崖上的院经济条件稍好的人会在四边建上砖墙,叫护崖墙,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护院,防止雨淋后院墙垮塌,二是对在崖上的人有安全作用,避免站崖边的人不小心掉下来。

崖上院的边界四周种有树木,然后是院连着院,形成一个个自然村。

“地坑院”被称为中国民间“建筑奇迹”、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

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最早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窑洞地坑院,称这种窑洞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地坑院因此闻名中外,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楼庆西认为:“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

在农村,它全面记载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形态,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意义,给人文化的启迪与熏陶。

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老房子去掉,新房子起来,这是规律,我们保护它就是留下一种印记,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让我们知道祖宗是什么样。

如果消失了,就意味着人丧失了记忆,意味着人没有了童年,没有了过去。

”。

地坑院建筑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充分反映陕塬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文化特征。

保护这种民居形式,也就是保护中华民族从远古到现代不间断的物质记忆。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改善和退宅还田政策的要求,地坑院这种弥足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因此,保护地坑院院显得十分必要。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