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古道——送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押出都门。李师师置酒送别时,周邦彦写了这首词。
赏析
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 中片便抒写自己的别情。 下片写渐远以后。
Fra Baidu bibliotek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 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 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 声残,夕阳山外山。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 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 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 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 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题解
“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永 恒主题。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 怨”是永恒的旋律。“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 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其中,李 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 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
赏析
第一节,着重写送别的环境。 第二节,着重写送别人的心境,是全曲的 高潮。 第三节,是第一节的重叠,进一步烘托别 离的气氛,是意象上的强化和音韵上的反复。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 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 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 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 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 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 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作者简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 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 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 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 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 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 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 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的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赏析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
艺术特色:
一是托物兴怀。 二是比喻,化虚为实。 三是逐层深化,委曲尽情。
兰陵王·柳·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 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 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 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 滴。
创作背景:
自从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这首词是“客中送 客”以来,注家多采其说,认为是一首送别词。胡云翼先 生《宋词选》更进而认为是“借送别来表达自己‘京华倦 客’的抑郁心情。”把它解释为送别词固然不是讲不通, 但毕竟不算十分贴切。其实这首词是周邦彦写自己离开京 华时的心情。此时他已倦游京华,却还留恋着那里的情人, 回想和她来往的旧事,恋恋不舍地乘船离去。宋张端义 《贵耳集》说周邦彦和名妓李师师相好,得罪了宋徽宗,
思考题:
1、周邦彦是否爱过李师师? 2、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第五章 长亭古道——送别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 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 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 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 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 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 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 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