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XX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第一章
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确立和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难点】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关于理想信念的几种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人们从孩童时起,就开始憧憬未来,开始为自己设计美好的人生蓝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个性的成熟,识别事物能力的增强,这幅蓝图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充实坚定,从而成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这就是人生理想。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
这种巨大力量的体现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1章)教案
清华“英语神厨”-张立勇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大学生是否如此丑陋?
•有智商没有智慧, •有知识没有文化, •有文化没有修养, •有欲望没有理想, •有青春没有热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 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 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 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 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 的解放而斗争’ 。”
道德理想
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做人的 楷模和标准,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 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孟子倡导的道德理想是做“大丈夫”,他说:“居天下之 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 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他 讲“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 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 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到什么是理 想和信念,以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 要的关系,充分理解理想和信念的 作用。掌握实现理想和信念途径和 方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导言:
我是一位来自山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学业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上大学后,忽然感到 心中茫然,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有 时候想到辍学在家的妹妹和年迈的父母我也恨 自己不争气,可我的确找不到奋斗的目标与学 习的动力,学习上得过且过,生活上马马虎虎, 盲无目的,上课打不起精神,我不是因为喜欢 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而是因为实在没劲才去上 网聊天打游戏,我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状态?
(详细讲稿)《思想道德修养与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
【目的要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
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2、教学难点: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教学过程】引言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
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
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度过什么人生,从根本上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人生在世必然会思考生活,也必须思考生活,唯有如此,人类才能成为无愧的万物之灵,所以,理想归根结底是源于对生活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启示我们“未加审视的生活是不值的过的。
”1、理想的含义: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
孔子讲“三军可夺率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今天,理想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2、理想的多角度解释社会学: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想象和希望。
哲学认识论:理想是对奋斗目标有根据的构想。
心理学: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信念。
政治学: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3、理想的特征⑴目标性:对自身实践行为的价值方向进行选择;⑵超前性:以预见方式反映未来;⑶时代性: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发展水平联系;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2 课程目标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本章主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意义和关系。
2.2 教学要点(1)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与内涵(2)法律基础的概念与内涵(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包括教材、案例、多媒体课件等。
3.2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案例,引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思考。
(2)讲解概念:详细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3)分析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内在联系。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解和看法。
(6)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3.3 教学反馈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1)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的认识。
(3)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思考和分析能力。
5.2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解。
5.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法律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编辑修改第一章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教学内容: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新时代的人才观;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大学生活及特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做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为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重点: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新时代的人才观;如何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如何根据时代要求和自身实际,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
难点:如何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
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XX什么是大学?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是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大学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
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
大学是人才济济、专家云集的场所。
大学有系统训练和严格教育。
大学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实验手段。
大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一、大学在人生历程中的地位(1)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大学使一个人真正地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使一个人真正地成熟起来,自主地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2)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造型期所谓造型,即通过大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一定专长和特色的,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才。
(3)大学是人生的积累期大学时代是人的意志和才能的积累的时代,是为未来生存于社会,发展在社会准备条件的时代。
二、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一)尽快适应校园环境1、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
改变拘谨的态度,学会主动询问、求助。
“你能主动开口吗?”2、要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
3、担任一定的工作(班级或社团)。
提高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接受现实,发展自我你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因为Attitude is everything(三)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大一《彷徨》,大二《呐喊》,大三《伤逝》。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设计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本次课标题: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授课班级:授课学时3学时上课地点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1)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认识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必要性;(3)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及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的条件。
(1)培养学生认识与分析正确理想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与人沟通(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感情;(2)培养学生实现理想的执着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和实现。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如何将理想化为现实授课思路与方法授课思路: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讲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通过案例、名人事例、学生研讨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及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所具备的条件和途径,通过项目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实现理想的步骤和计划,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视频播放、项目教学等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能力训练任务:演讲:我的职业理想研讨:从成功人士的事例,分析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怎样的作用?他们是如何实现理想的?”案例: 1. 《戴维的故事》2.《清华大学食堂工张立勇8年追逐大学梦》3.《美国活雷锋丁大卫》参考资料.戴艳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解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学设计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1、理想是什么?2、确立理想的重要意义。
难点:1、如何从哲学上对理想进行解读;2、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教 学
过程 与 方法
教 学 内 容
通过教师讲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通过展示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的思考、交流。
通过展示故事,引导学生的交流、讨论。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在我国,大学生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毕竟我国青年人就读大学的比例还只有20﹪,占总人口的比重当然更小,英美等国家已经普及了大学教育,即大学生就读人数占青年人比例在50﹪以上。在我国,大学生在我国还是比较稀缺的。他们应该有自己崇高的信念。古人说的好: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自己的理想。
可以说,理想信念就是对人生、社会等未来状况的的渴望。那么这都是对美和善的追求。至少说明自己觉得现有的东西不美或不善。如果认为现在就达到了极限,那么也就没动力了。所以理想和信念往往是人们奋斗的动力,当然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这是欲望渴望满足的另一种形式。
下面我们补充一些哲学知识。美国的哲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也就是人活动的动力)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生理动机就是满足生理的欲望。安全是对个体存活下去的渴望,爱包括爱人和被人爱,尊重是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同,自我实现就是平常所说的成就感。通常人们在满足了低层次的欲望之后,才会需要高层次欲望的满足。古人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另外的一些人,尽管低层次的欲望没得到满足,却追求高层次的欲望。这些人是社会的精英,但大多数人是不行的。“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舍生取义”,“宁死不屈”,这都是精英人物所为。一般人是不行的。如果对一般人也这样要求,这就是苛求。洪承畴是明王朝的得力干将,可惜最后还是投降了满清,据说最开始是宁死不屈,最后屈服于满清孝庄的美人计。亮剑里头的朱子明也是如此。还有范家大院里头的二哥。大家可能觉得这是电视里的东西。那周作人却是真实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
——丁 玲
理想信念是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
24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何谓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 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远大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终极目标。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7
(1)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 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成为中国工人阶 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我的信念》(居里夫人)
19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
1、大学生对“做什么人”、“走 什么路”、“为什么学”等问题的 回答,取决于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
——
的超成样业个源超高
林 肯
信 念 。
过 自 己
就 不 会
他 的
也 是 这
人 的 事
头 ; 一
过 它 的
度 不 会
喷 泉 的
20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10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 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 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 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 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11
2、信念的特征
信念具有稳定性 信念具有执著性 信念具有层次性
12
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 的重要保障。
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确立和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难点】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关于理想信念的几种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人们从孩童时起,就开始憧憬未来,开始为自己设计美好的人生蓝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个性的成熟,识别事物能力的增强,这幅蓝图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充实坚定,从而成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这就是人生理想。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名称《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三、教学内容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a. 道德的定义与特点b. 法治的定义与特点2. 道德与法治的相互关系a. 道德对法治的影响b. 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3. 道德与法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a.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b. 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分析道德与法治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二者的重要性。
4.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道德与法治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案名称《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第二章: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与目标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及其意义。
2. 让学生明确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任务。
八、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与意义a. 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b. 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2. 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任务a.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b. 提高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意义、目标与任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或事例,展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
1.2 教学内容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定义和意义。
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应用和实践。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通过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能力。
第二章:思想道德修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2.2 教学内容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
分析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如自我反省、学习榜样、社会实践等。
探讨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采用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实践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技巧。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思想道德修养的成果。
第三章:法律基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让学生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行为。
3.2 教学内容介绍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等。
分析法律的基本原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应当公正等。
探讨法律的制度,如立法、执法、司法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采用小组讨论法,通过讨论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制度和实践。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与目标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要求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1.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详细阐述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要求实践: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第二章:道德修养与个人品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的影响使学生掌握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2.2 教学内容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个人品质的培养与提升2.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详细阐述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三章: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3.2 教学内容社会公德的定义与意义职业道德的定义与意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与要求3.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社会公德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详细阐述职业道德的定义与意义实践: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第四章: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的基本原则4.2 教学内容家庭伦理的定义与意义家庭美德的定义与意义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引入:讲解家庭伦理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详细阐述家庭美德的定义与意义实践:引导学生遵守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的基本原则第五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关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5.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的影响与作用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的培养与提升5.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讲解:详细阐述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的影响与作用实践:引导学生培养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第六章:公民的法律权利与义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法律权利与义务使学生掌握正确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他人权利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公民的法律权利的定义与意义公民的法律义务的定义与意义正确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的方法与要求6.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公民的法律权利的定义与意义讲解:详细阐述公民的法律义务的定义与意义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第七章:刑法与犯罪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刑法的定义与作用使学生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培养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7.2 教学内容刑法的定义与作用犯罪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刑法的基本原则与规定7.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刑法的定义与作用讲解:详细阐述犯罪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实践:引导学生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与规定第八章:民法与民事权利让学生了解民法的定义与作用使学生掌握民事权利的基本内容与保护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他人权利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8.2 教学内容民法的定义与作用民事权利的定义与内容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与要求8.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民法的定义与作用讲解:详细阐述民事权利的定义与内容实践:引导学生了解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与要求第九章: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定义与作用使学生掌握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9.2 教学内容劳动合同法的定义与作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内容与要求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9.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定义与作用讲解:详细阐述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内容与要求实践: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第十章: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思维的定义与特点使学生掌握法律方法的应用与技巧培养学生形成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法律思维的定义与特点法律方法的应用与技巧法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要求10.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法律思维的定义与特点讲解:详细阐述法律方法的应用与技巧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思维与方法解决问题第十一章: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11.2 教学内容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与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与作用讲解:详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十二章:案例分析与法律实践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案例分析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法律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2 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法律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法律实践案例分享与讨论12.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讲解:详细阐述法律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实践:分析法律实践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第十三章:网络法律问题与网络安全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法律问题的特点与危害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与防护措施13.2 教学内容网络法律问题的类型与特点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与防护方法网络法律素养的培养与提升13.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网络法律问题的类型与特点讲解:详细阐述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与防护方法实践:引导学生提高网络素养,增强法律意识第十四章:国际法律与道德规范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使学生掌握国际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形成尊重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14.2 教学内容国际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国际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我国在国际法律与道德规范方面的实践与贡献14.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国际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讲解:详细阐述国际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实践: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法律与道德规范方面的实践与贡献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形成长期坚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学习的意识15.2 教学内容课程重点与难点的梳理与回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践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15.3 教学过程引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讲解:总结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强调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实践:激发学生继续践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的动力重点和难点解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导论1.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背景、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1.2 教学内容1.2.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1.2.2 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1.2.3 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1.3 教学过程1.3.1 课堂讲解1.3.2 学生讨论1.3.3 案例分析1.4 作业与评估1.4.1 作业布置1.4.2 作业评估1.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二章:道德修养2.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道德修养的含义、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2.2 教学内容2.2.1 道德的含义与分类2.2.2 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2.3 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2.3 教学过程2.3.1 课堂讲解2.3.2 学生讨论2.3.3 案例分析2.4 作业与评估2.4.1 作业布置2.4.2 作业评估2.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三章:道德修养的实践3.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道德修养的实践意义和途径,使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修养。
3.2 教学内容3.2.1 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应用3.2.2 道德修养的社会实践3.2.3 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3.3 教学过程3.3.1 课堂讲解3.3.2 学生讨论3.3.3 案例分析3.4 作业与评估3.4.1 作业布置3.4.2 作业评估3.4.3 课堂表现评估第四章:法律基础4.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法律基础的含义、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4.2 教学内容4.2.1 法律的含义与分类4.2.2 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4.2.3 法律基础的学习方法与途径4.3 教学过程4.3.1 课堂讲解4.3.2 学生讨论4.3.3 案例分析4.4 作业与评估4.4.1 作业布置4.4.2 作业评估4.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五章:法律的应用5.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
教学内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正确理解理想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并对于人与理想的关系形成一个深入的认识。
教学重点:1.理想的概念;2.理想的特征;教学难点1.理想与人的关系;2.理想的现实性与超前性;3.理想的科学性与理想的层次性;授课方式: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导入】(10分钟)以“人为什么要有理想?”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对于人与理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人是一种理想存在”这一基本结论,使学生对于理想的认识进入一个理性反思的宏观视野。
【案例引用】《礼记·大学》的“知止”概念和周星驰在《少林足球》当中的经典台词【案例分析】《礼记·大学》当中提出“知止”的概念,认为人应当“知其所止”,也就是人应当有目标、有追求,这是人之存在的基本特征,也是人之为人的意义前提。
对于90后的大学生,他们成长于一个高度发达的媒体时代,对于流行文化非常熟悉。
作为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周星驰在其电影《少林足球》当中说出了“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这一经典台词,以通俗的方式表明了理想对于人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结合周星驰本人的人生经历,指出他对于演员理想的顽强追求,以及由此获得的人生超越。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约80分钟)1.理想的含义(5分钟)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图表演示】显示理想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并对其进行讲解分析。
2.理想的特征(45分钟)(1)时代性与阶级性理想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当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这表明,理想不仅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因此,对于理想,人们应当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人生观说课稿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人生观说课稿人生观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中的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说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教材是2018年新修订的马工程教材,从逻辑主线到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章节内容较2015年版都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其修订思路主要是:立足新时代、贯穿新思想、着眼新要求、运用新话语。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就是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人生总题,在全书中的定位是在思想板块中的总引领。
从内容上看,第二章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第三章中国精神。
理想信念是贯穿其中的。
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这四章是一环扣一环的。
从意义上看,理想信念为大学生提供方向指引,中国精神提供精神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指引,三者的根都源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人生总题。
第一节人生观是本章的开篇。
是要讲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为之后第二节和第三节讲怎么办的问题打好理论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人生观的概念、主要内容,把握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二、说学情本课程面向的学生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关的一系列人生课题,都需要他们去思索、选择、实践。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具备接收、消化理论知识的基本能力。
但由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对社会接触较少,思想上还不成熟,思想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家庭和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会对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感到迷惑,有的还会产生不正确的思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林琳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理解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何为科学的理想信念,并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作用;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教学难点 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2)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手段和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互动及演讲等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 4学时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课时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课时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课时教学内容(讲稿)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生在世,谁不想成功?而时光如逝,青春有限要想成功必须要有理想与信念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如同草木已秋,匆匆枯槁没有理想信念的青春犹如大海迷航的孤舟无望且随时都有触礁沉没的危险问题导入同学们,步入大学的你们,已经实现了一个理想,到了人生的新的高点。
还需要什么理想信念呢?当上大学已不再是你们的理想,而是摆在你们面前的一个现实。
是不是就应该漫无目的的享受大学生活呢?大学期间,有些学生会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些学生始终找不到人生方向。
当他们第一次收到补考通知单时,当他们应聘被拒之门外时,他们惊讶的发现前途是如此渺茫,一切懊悔似乎为时已晚。
现在,我请同学思考以下三个简单的问题:(课堂回答)我是谁?我来大学做什么?我大学出去后要干什么?【教师点评】1、"我是谁?"这是一个角色定位和角色认同问题。
对"大学生"这一角色,如果模糊不清,就会出现角色错乱,大一、大二就会变成高四、高五;而如果认同不自信,"University"则成为"由你玩四年",大学人生有可能成为"大混人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踊跃探究政治欢乐课堂,中学阶段政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爱好,造就学生学习政治的踊跃性,使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的自信念,同时造就学生必须的手感和良好的根底功底、学问根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根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第一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盼望能对大家有所协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第一章教案1播放开卷有益说一说1、成语故事中宋太宗对读书的感受是什么?2、你能说出你对学习的感受吗?谈一谈:1、你能谈谈你为什么认为学习是欢乐的吗?2、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学习是辛苦的吗?3、当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当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4、你认为在生活中还有比学习更辛苦的事吗?Ø我们怎样才能变苦为乐,从而享受学习所带来的欢乐呢?ØØ比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欢乐与困苦及缘由,谈谈你的感想。
v学习是一种权利,所以我们应当酷爱学习。
v学习能带给我们欢乐,所以我们应当享受学习。
v学习是一个克制困难、超越自我的过程,所以我们应当刻苦学习。
1、感到学习欢乐的缘由:取得成果解决难题拓展学问面好玩的故事情节协助消退疲惫协助消退苦恼2、学习中出现困难的缘由:根底学问不够扎实上课不谨慎缺乏毅力学习方法不对实力有限缺少学习爱好3、怎样才能解决困难造就学习爱好上课谨慎听讲制定明确的目标驾驭正确的学习方法踊跃向同学、教师请教造就毅力伊拉克战火中的失学儿童(POWERPOINT)海湾斗争前,伊拉克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但斗争消灭了孩子们的盼望,目前,伊拉克的文盲数正以每年8、8%的比例飞速增长,整个伊拉克6至15岁的失学儿童高达160万。
作为受制裁的重灾区的巴士拉,目前的老师总数缺乏1500人,于是在这里,孩子们成天无所事事地到处闲逛。
图片内容:第一张:这就是生活在贫困山区的父子,他们一生别无所求。
只求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或许一辈子他们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一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课程名称:授课教师:职称:院:授课对象:学年学期:
年月日
- 1 -
授课时间章节名称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科学认识“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生教学目的活”“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等问题,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成就出彩人生。
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3.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4.保持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5.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6.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
7.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
1.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3.保持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
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4.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与方法。
5.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6.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
- 2 -
7.警惕和抵制错误人生观。
8.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
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准备系统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教材、多媒体、PPT 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本章第一节第一目首先对“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使学生对“人的本质”有科学的认识。
其次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确人生观的三个主要方面。
最后阐述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密切关系,明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第一节第二目阐述“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明确应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第二节“何为正确的人生观”与第三节“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内容的逻辑起点,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节具体阐述何为正确的人生观,即应确立怎样的人生追求、应保持怎样的人生态度、应掌握怎样的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及应如何把握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第三节第一目阐述大学生应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荣辱观,是人生观的具体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目将错误人生观单独列出,旨在使学生认
清错误人生观的实质,警惕并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
第三目“成就出彩人生”旨在使学生明确在新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下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的途径,即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依据本章的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可以依照教材内容以节为教学模块展开教学,每节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共6课时。
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 1.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需要对“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有科学的认识。
正确理解人的本质问题,是科学理解人生观一切问题的前提,也是抵制错误人生观消极影响的基础。
人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人能够对自己的存在和活动的内容、方式有所“观”,并且根据一定的“观”作出选择、采取行动。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