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日偶成》。
理解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词语的含义。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意象。
诗歌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的理解。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审美价值的体会。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熟悉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3.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大意。
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和印象。
提问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期待。
4.2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4.3 词语解析: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4.4 内容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习内容。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练习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知识:介绍一些与《春日偶成》主题相关的诗歌或文学作品,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欣赏。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写作背景和文化背景。
6.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或短文,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形式和题材,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七章:课堂活动7.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意象或情感,进行分享和讨论。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通用19篇)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通用19篇)《春日偶成》篇1一、诗句导入,创设氛围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的词语1、竹外桃花三两枝,()水暖鸭先知。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似剪刀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填的诗句里都含有一个什么字?(春)二、揭题解题,简介作者师:是呀,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春暖花开,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你们最想干什么?生1:郊游去。
生2:放风筝。
……师:温暖的和风吹走了冬日的严寒,北宋大诗人程颢(板书提示颢的读音)也踏春郊游,即景生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日偶成》(板书)齐读课题师:现在你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出题目的意思吗?(春日里的一天,我看到美丽的春色,偶然写成的诗)不为写诗而写诗,究竟程颢看到了怎样的春光才意兴所致,偶然间竟写成了这样一篇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经典名诗呢?快让我们一起踏入春色,去寻求答案吧。
三、合作探究,悟解诗意1、自由朗读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得有节奏。
2、指名读,根据自己的朗读,划分诗句的节奏。
3、齐读。
师:现在你们就是程颢了,告诉我:a、你什么时候出门的,当时天气怎样?(生联系诗句回答中午出门,天气晴朗、微风拂面。
)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解释(云淡风轻近午天)舒服吧?你来读出这种舒服的感觉!指读齐读b、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鲜花、垂柳、前川。
那是什么样的鲜花?……你们形容的如此真切细致,一定离他很近,所以你才用了什么字?傍是啊,放眼望去,一地的鲜花,满地的花香,漫步其中一定很美!而柳枝呢?……为何要用“随“引出柳枝呢?……不错,脚下有万紫千红的鲜花,肩上被随风飘荡的柳枝轻轻拍打,穿行其间,还走过了前面的小河,真是诗情画意!难怪诗人会忍不住把如此美好的春色用笔描绘出来!引导学生读: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师:除了这些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作者没写到的景致?生:还有鸣叫的小鸟,游玩的小鱼,飞舞的蝴蝶……师:一定很美吧?给大家描绘一下好吗?(生纷纷描绘。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珍惜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古诗意境的深入体会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本或教学用书《春日偶成》。
(2)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春日偶成》,了解诗人背景及古诗的写作背景。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小组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3)简介诗人韩愈及其作品《春日偶成》。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春日偶成》,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小组合作a. 古诗中的意象有哪些?b. 诗人是如何赞美春天的?c. 诗句中有哪些修辞手法?(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教师讲解(1)讲解古诗《春日偶成》的意境和主题。
(2)解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解释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
5. 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古诗《春日偶成》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春日偶成教案
春日偶成教案【篇一:第三版《春日偶成》教案】4、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总第7课时教学内容:《春日偶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篇二:春日偶成教学设计】4 古诗两首春日偶成上课第一部分整体感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古诗两首的第二首板书课题——春日偶成(要求生书空)齐读课题同学们,课题当中啊,有一个字,很有情调,你们能找出来吗?对了,偶。
偶是什么意思?(偶然)所以联系整个题目,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春天的某一天,作者偶然所作,所写。
就像本学期老师要求同学们写日记,就是把我们平时偶然看到的事情记录下来,舒服自己的感想。
我们写日记的好习惯买就是为了培养同学们如古代大诗人般的生活情绪,和文学修养。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就齐读作者的这一篇,春日偶成!(齐读)读得真好,作者偶然间就能作出这样的诗句,那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番。
(作者简介)同学们,一千多年前,程颢的理学思想和他的古诗流传至今,这样的人,你们敬仰吗?接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读出你对作者的敬仰(齐读)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们对作者的钦佩,但是部分同学还读得不够熟练,现在我们自由的练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读。
同学们,古代的诗歌有一种特殊的韵律美,如果我们朗读的时候再划分一下节奏,你会读得更好。
多媒体。
这是我给同学们的一点小小的建议,按这样的节奏,我请一个同学再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
书生朗朗,诗歌的韵律美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探讨一下这首古诗。
第二部分逐步理解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请一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诗。
读出这种春天里云淡风轻的感觉。
春日偶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春日偶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的特点,能够用适当的形容词描绘春天的景色。
2.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情感和兴趣,激发对自然界的热爱。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表达,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会用适当的形容词描绘春天的景色。
2.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情感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情感和兴趣。
2.如何引导学生用适当的形容词描绘春天的景色。
四、教学准备:1.录制春天的自然景色视频或准备一些春天的图片。
2.准备一些形容词的 flashcard。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观看春天的自然景色视频或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春天的特点。
2.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景色,比如春天的花朵、春雨、春风等。
Step 2:学习(15分钟)1.给学生展示一些形容词的 flashcard,引导学生用这些形容词描述春天的景色。
2.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新的形容词,如明亮的、宜人的、温暖的等。
3.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用适当的形容词描绘春天的景色,并在班级中展示。
Step 3:实践(20分钟)1.组织学生到户外或校园内,让他们观察春天的景色。
2.让学生找到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春天景色,并用适当的形容词描绘出来。
3.让学生和同伴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描述。
Step 4:总结(1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并整理他们对春天景色的形容词描述。
2.让每个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总结,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Step 5: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春天,其他季节的景色是否也有不同的形容词?让学生尝试用形容词描述其他季节的景色。
2.让学生分组完成不同季节的形容词描述,并进行展示。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用英语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春天景色。
2.让学生通过诗歌、绘画等形式表达他们对春天的情感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春天景色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本诗。
2、理解本诗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情感,培养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朗读背景乐教学过程:一、导入严寒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我们即将迎来温暖的春天。
从古至今,描绘春天的诗歌就络绎不绝,让我们赞不绝口。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句描写春天的诗,你会填空吗?1.出示几个有关春天的诗句,学生填填空。
2.引入本诗《春日偶成》,读课题,理解题意。
春日偶成:春天里偶然写成的(一首诗)二、认识诗人1.出示本诗作者——程颢(hào),注意读准字音。
2.介绍诗人。
三、初读古诗1.读本诗,做到准确、流利。
注意字音,将谓(wèi)。
2.读出本诗的节奏感,划分可以停顿的地方。
3.老师示范读诗,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老师停顿的地方。
自己读一读,再请学生读。
四、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春天来了,阳光明媚、桃花柳绿,到处鸟语花香,你们最想做什么?诗人程颢和大家一样,到了野外踏青春游,他都看到听到了什么呢?默读本诗,同桌之间讨论问题。
1.理解一二句诗,想象朗读。
(1)诗人什么时候出门?天气如何?体会“云淡风轻”所表现的天气情况。
近:接近午天:中午(2)诗人春游时看到了什么景色?理解“傍”“随”的含义,体会诗人边走边欣赏时悠闲自在的心情。
(3)他可能还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欣赏春景图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4)想象朗读,体会诗人的心情。
2.理解三四句诗,指导朗读。
诗人是一位理学大家,平时肯定非常忙碌,很少有时间出门游玩,在这样好的天气,欣赏着这美好的春光,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怎么表现在神情动作上?(1)请自己理解最后两句的意思。
说说当时的人怎么看待我的?时人:当时的人识:知道余:我将谓:要以为偷闲:忙里抽空(2)启发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三四句诗的意思。
春日偶成教案
春日偶成教案教案标题:春日偶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春日偶成》。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春日偶成》的主题和意境。
2. 掌握古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鉴赏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写出自己的春日偶成。
教学准备:1. 课文《春日偶成》的复印件。
2. 音频或视频资源:朗读《春日偶成》的录音或视频。
3. 板书或投影仪:课文标题和关键词。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源,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给人们带来什么变化?人们对春天有什么感受?展示与解读(15分钟)1. 展示《春日偶成》的标题和作者。
2. 朗读或播放《春日偶成》的录音或视频。
3. 通过师生共同阅读,解读课文的主题和意境。
4.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讨论与交流(2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2. 提问学生:你在课文中有没有发现你自己对春天的感受?3.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互相交流。
创作与展示(20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首自己的春日偶成。
2.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鉴赏和评价。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意境,以及学生们的创作成果。
2. 提出拓展问题:你认为诗歌是表达情感的好方式吗?为什么?课后作业:1. 完善自己的春日偶成,考虑加入更多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比较不同作品对春天的描写方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春日偶成》这首古代文学作品,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春日偶成》的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春日偶成》的语文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日偶成》。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懂得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欣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印象。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杨万里及其作品《春日偶成》。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谈自己对诗歌的感悟。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春日偶成》。
2.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段话。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一.导入1.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从“春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2.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能背诵给老师听吗?(《春晓》、《春雨》、《江南春》、《城东早春》、《春日》、《游园不值》……)过渡:那么《春日偶成》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春景呢?二.学习1.多媒体出示古诗: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指名读诗,齐读古诗。
2.从诗中,我们看到哪些春天的景物呢?请圈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显示答案:云、风、花、柳、川3.那么,春天里的云、风、花、柳和小河又是什么样的呢?多媒体出示练习题:[()的云()的风()的花朵()的柳树()的河水]4.根据诗中的景物,请你写一段话描写美丽的春天。
生当堂完成,指名朗读,配乐。
5.春天的景色这么美好,怎能不去欣赏一番呢?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游览吧!请学生用“△”标出表示诗人春游时动作的词。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显示答案:傍、随、过6.一边行,一边看,诗人的脚步怎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多媒体出示练习题:选词填空[ 轻松轻快()的脚步()的心情]7.诗中哪一个词体现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呢?(“乐”)8.快乐的心情使年纪已不小的诗人仿佛又找回了青春,你看,他像年轻人一样迈着轻快的脚步穿行于繁花绿柳之间。
(多媒体显示画面)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他在干什么?理解古诗后两句。
齐读诗的后两句。
9.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0.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填空[春天的景色(很美),从诗中(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这两句可以看出来;诗人的心情(愉悦),从诗中(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两句可以看出来。
]11.美丽的春景不仅使诗人的心情愉快,而且触发了诗人的诗兴,于是信口吟成这首小诗《春日偶成》,理解“偶成”的意思。
12.试着背诵古诗。
13.课后作业:画春景。
反思:本课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最为突出的是精心的练习设计。
《春日偶成》春日闲游教案
《春日偶成》春日闲游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春日偶成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闲游时的闲适心情。
1.1.2 本课程将通过对春日偶成的赏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1.1.3 通过对诗歌的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2.1 课程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春日偶成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
2.1.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1.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3.1 课程内容3.1.1 介绍春日偶成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
3.1.2 分析春日偶成的诗歌结构和艺术特色。
3.1.3 解读春日偶成的意境和情感。
二、知识点讲解1.1 诗歌的背景和作者1.1.1 春日偶成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1.2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
1.1.3 杜甫的诗歌创作背景包括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不幸。
2.1 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2.1.1 春日偶成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2.1.2 诗歌的结构严谨,每句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2.1.3 诗歌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3.1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3.1.1 春日偶成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闲游时的闲适心情。
3.1.2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3.1.3 诗歌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内容1.1 诗歌的背景和作者1.1.1 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杜甫的重要性和影响。
1.1.2 通过杜甫的生平,引导学生理解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1.1.3 分析杜甫诗歌中的社会背景和个人遭遇,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2.1 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2.1.1 分析春日偶成的诗歌结构,让学生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春日偶成》的语文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日偶成》。
(2)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领会诗的意境。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春日偶成》。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的意境。
3. 采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
1. 导入新课(1)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印象。
(2)介绍作者韩愈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春日偶成》,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1)背诵《春日偶成》。
(2)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7. 板书设计《春日偶成》韩愈春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偶成忙趁东风放纸鸢六、教学反思在这一章节中,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教师应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评价:(1)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春日偶成》教学案例
《春日偶成》教学案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春日偶成》教学案例《春日偶成》教学案例(精选12篇)《春日偶成》教学案例篇1师:现在,请大家自读《春日偶成》。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学生通过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古诗中春天的美好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能够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诗人程颢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简述古诗《春日偶成》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2 课文解读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式。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运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古诗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朗读、写作和讨论等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通过考试和测验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5.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评价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对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教学计划6.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诗人程颢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朗读并翻译古诗《春日偶成》。
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式。
6.2 第二课时学生自主学习,解读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刘禹锡及其代表作《春日偶成》。
2.掌握《春日偶成》的基本诗意和理解方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和表达能力。
4.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2. 教学重点1.理解《春日偶成》的诗意和作者意图。
2.掌握《春日偶成》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
3.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3.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文中常用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教会学生如何将对美景的感受转化为具体的文学表达。
4. 教学内容4.1 诗歌背景介绍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风景为主。
他的《春日偶成》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春天之诗”,其中丰富的意象和曲折的情感表达被后人广泛传唱。
4.2 诗意解读•“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这两句诗描述了春天中的美景:燕子飞过草地,草丛中泛着淡淡的绿色。
秦桑树低垂枝条,也像一位温柔的姑娘,向人们阐述着万物复苏的春天美景。
第二句中的“当君怀归日”,描绘了怀念家乡的情感,和“是妾断肠时”相呼应,传递出作者思乡之情和别离之痛。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红。
”这两句诗用虚幌来比喻窗户,文字间流露出作者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后句中的“双照泪痕红”,则是用修辞手法来描绘作者离别时的痛苦之情。
4.3 诗歌欣赏请学生认真阅读《春日偶成》,倾听诗歌中传递出的情感,领略作者的意境,体味其细腻的情感表达。
并请同学们回答如下问题:1.作者用什么方式来描写春天中的绿色植物?2.为什么在第二句中使用了“当君怀归日”和“是妾断肠时”这两个词语?3.诗歌中最后两行表达的是什么情感?4.4 诗歌演讲请学生模拟刘禹锡朗读《春日偶成》,并附加自己的感受和表达,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诗歌中的情感和美。
5.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导入1.教师展示诗歌《春日偶成》的诗词和插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和欣赏。
2.教师简要介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向学生阐述此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春日偶成》教案
《春日偶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春日偶成》的背景和作者2.理解《春日偶成》的主题和意义3.学习欣赏《春日偶成》的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4.分析《春日偶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5.学会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春日偶成》教学内容1. 背景介绍•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了解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解释《春日偶成》这篇诗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2. 诗歌分析•分段解读《春日偶成》的内容和意境,思考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意义•分析诗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3. 诗歌欣赏•分组让学生朗读《春日偶成》,欣赏其韵律和节奏•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进行朗诵,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4. 诗歌写作•引导学生根据《春日偶成》的题材和氛围,自己创作一首春天相关的诗歌•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促进集体讨论和交流教学过程1. 背景介绍•学生阅读关于王之涣的资料,并写下一些关键信息•教师介绍王之涣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和主题•教师讲解《春日偶成》的创作背景,解释其与唐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关系2. 诗歌分析•教师呈现《春日偶成》的全文,解读诗的整体结构和分段意义•分段讨论诗中的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观察并解释每个修辞手法的效果和作用3. 诗歌欣赏•将《春日偶成》印刷或手抄在黑板上供学生阅读•分组让学生轮流朗读诗歌,要求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节奏•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朗诵,并分享自己的感触和理解4. 诗歌写作•教师介绍写诗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根据《春日偶成》的题材和氛围,创作一首春天相关的诗歌•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互相评价,促进集体讨论和交流教学评估•学生完成《春日偶成》的背景介绍小结,评估他们对王之涣和《春日偶成》的理解•学生分组演绎《春日偶成》的诗歌朗诵,评估他们对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节奏的把握•学生提交自己创作的春天诗歌,评估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春日偶成》中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教学资源•王之涣的生平和作品资料•《春日偶成》的全文•诗歌写作的教学材料•课堂朗诵演绎的评分表格教学拓展1.邀请学生阅读其他王之涣的作品,比较他们的风格和主题2.组织学生进行唐诗文化知识竞赛,加深他们对唐代文学的了解3.制作诗歌欣赏的PPT或视频,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方式欣赏和感受诗歌的美通过以上的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春日偶成》这首诗的背景、作者和意义,同时通过诗歌欣赏和写作活动,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日偶成》。
2.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培养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春日偶成》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五言绝句。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
2.2.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3.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思维能力。
3.3 欣赏法通过欣赏优秀的古典诗歌,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对诗歌的热爱。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特点,引出本课的内容。
4.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3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4 讨论与欣赏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诗歌欣赏。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诗歌的背诵和创作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5.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诗歌全文、插图、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6.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如韩愈的生平介绍、其他作品的欣赏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
(3)学会通过古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关注环境保护。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时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备好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好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春日偶成》。
(2)查阅相关的生字词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朗读古诗《春日偶成》,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解释诗题“春日偶成”的意思。
(3)分析诗的结构,讲解诗句的意思。
3. 体会意境:(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2)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4. 学习生字词:(1)讲解诗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让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提醒学生注意课后的复习和练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3. 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下一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四年级古诗《春日偶成》教案
四年级古诗《春日偶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春日偶成》这首古诗。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春日郊游的愉悦心情。
3、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4、启发学生学习诗人善于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美好瞬间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1)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领悟诗人的表达手法。
(2)引导学生将古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2、讲解法:对古诗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3、想象法: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你们都喜欢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春天有关的古诗——《春日偶成》。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世界,感受他在春天里的所见所感。
2、作者简介(1)介绍诗人程颢:程颢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
他的诗歌大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2)简要介绍程颢的诗歌特点和成就,为学生理解古诗打下基础。
3、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进行正音和指导。
(4)全班齐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4、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3)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诗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的意思是:将近中午的时候,天空中飘着淡淡的云彩,微风轻轻吹拂。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解读唐代杜甫诗歌《春日偶成》的意义和文化内涵;2.能够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知识,对《春日偶成》进行分析和鉴赏;3.能够通过创作诗歌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感受。
教学内容[杜甫]《春日偶成》红楼隔雨相望远,罗幌深夜对移灯。
雀罗幸得逢人过,不解珠帘意不胜。
课程安排第一课时1.开篇导入1.观赏春日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学生自由发挥,描述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和感触。
2.贴近课文1.引导学生读诗,《春日偶成》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聚焦诗歌主题,分析和解读诗歌意义和文化内涵。
3.诗歌鉴赏1.分小组朗读诗歌,交流体会和感想。
2.指导学生对诗歌的韵律、节奏、修辞和意象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1.进一步分析诗歌1.针对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提问和疑惑进行解答。
2.展示和探讨诗歌中的典故和象征意义。
2.诗歌创作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诗歌鉴赏知识,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2.分享诗歌,交流诗歌创作的过程和心得。
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地学习和理解诗歌;2.小组合作、课堂讨论、朗诵展示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主动参与;3.诗歌创作和分享,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展现个性和创意。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朗诵、诗歌创作和分享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2.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3.通过回收和分析学生的诗歌创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案。
总结本节课教学中,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对春天的感性了解和认知,再通过对《春日偶成》诗歌的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春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表达。
同时,通过诗歌创作和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了个性和创意,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和成长。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
小学语文《春日偶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理解古诗中的生词和句子,把握诗的意境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会珍惜春天,关注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理解古诗的意思,把握诗的意境和主题。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2)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古诗《春日偶成》的内容,了解作者和相关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具,如PPT、图片、音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春日偶成》,了解生词和句子。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音频,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美景。
(2)简介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古诗(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分句解释古诗,引导学生理解生词和句子。
(3)讨论古诗的意境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欣赏与感悟(1)分析古诗的韵律美,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音乐性。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 写一篇关于古诗《春日偶成》的观后感,不少于100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朗读和背诵作业,以及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春天相关的古诗。
2. 开展春天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春天的理解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想象春日里“云淡风轻”“傍花随柳”之境,并积累一些描绘春景的古诗。
3、通过学习古诗,体会诗人快乐的心情,并号召学生走出教室,回归大自然中,发现春天的脚步。
教学重点:了解想象诗境,积累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诗人心中之乐。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创设氛围
1.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的词语
竹外桃花三两枝,()水暖鸭先知。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似剪刀
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填的诗句里都含有一个什么字?(春)
2.春回大地,春光无限,在这明媚的日子里,老师想起了曾经的一首儿歌,想听吗?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这首歌,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理学家程颢写的一首诗,咱们看看在古人眼中,春天又是怎样的。
[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
字伯淳,号明道。
河南洛阳人。
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
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
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
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
程颢与其弟程
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
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2、学生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3、设问:在这首诗里,你看出春天在哪里了吗?
能让你想到哪些春天的成语呢?
4、解释诗中不理解的字词意思。
三、合作探究,悟解诗意
合作要求(1)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弄清诗句的意思。
(2)根据诗的内容,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
(3)组内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品读一、二句
师:现在你们就是程颢了,有几个问题问问大家。
a、你什么时候出门的,当时天气怎样?
(生联系诗句回答中午出门,天气晴朗。
)
b、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淡云、轻风、午天、鲜花、垂柳、前川。
引导学生读: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解词:傍:靠近。
随:沿着。
过:到。
师:这些你在诗中写到了,还有没写到的吗?
生:还有鸣叫的小鸟,游玩的小鱼,飞舞的蝴蝶……
师:一定很美吧?给大家描绘一下好吗?
师:这么美的景致,你能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描绘吗?
生:春光明媚、姹紫嫣红、风和日丽、莺歌燕舞、草长莺飞……
师:真美,把诗句读一读,能读美吗?
(生各自练读后当众朗读)
C、看图,说句意(将近中午,春光明媚,云淡风轻。
我在花丛中柳林间穿行,走到了前面的小河。
)
师: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致,你高兴吗?试着把你高兴的感觉读出来。
(生再读一、二句)
2、品读三、四句
师:天气这么好,景致如此美,一路上你开心不?都做了些什么?
预设:生1:太开心了,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
生2:我也很开心,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
生3: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
……
师:你们真有意思,地里劳动的庄稼人、河边洗衣的姑娘们在议论你呢!听到他们说什么了?
生1:说我返老还童了。
生2:说我像个孩子,在偷闲玩耍呢。
……
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不介意)
所以诗人说什么了?引导学生读: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说得好,大诗人程颢整天忙着到处讲学,就像我们整天学习一样。
这一天,他偶然来到郊外,顿时被眼前美丽的春景迷惑了,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看图,诗人脸上的表情如何?
追问:“他怎么笑的?他为什么笑呢?”
师:看来,人们并不理解诗人当时的感受,如果把当天你写下的诗的意思说给他们听,他们会理解的。
引导学生理解: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解词:时人:当时的人。
识:知道、理解。
余:我。
谓:认为。
偷闲:忙里抽空。
3.小组讨论;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前两句是写春天的美景,后两句是抒发诗人内心高兴、愉快的心情。
四、引入《村居》,体会诗人心中的“乐”。
1、课件出示《村居》。
2、设问(一):这首诗中,“儿童”快不快乐?为什么快乐?诗人程颢可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
设问(二):如果你是“时人”,你会怎么说诗人程颢?
设问(三):如果你是程颢,对众人的议论,你是怎么看待的?
启发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诗句的意思(人们不知道此时我的心里是多么快乐,还以为我是在学年轻人的样子,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去玩耍呢。
)
五、总结全文,拓展结课。
1、诗人程颢看到这春日里阳光明媚、花红柳绿,心情是多么的舒畅,暖暖的阳光照耀着,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于是诗兴发了,随即口占一绝——学生齐诵古诗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既然是偶然间写成的,于是诗的题目就叫:——春日偶成
2、同学们,让我们也学着诗人,走出教室,回归大自然中,去发现探索春天的足迹吧。
六、作业
1、画一期《春天来了》手抄报。
2.有兴趣的可以改写《春日偶成》。
附:
《春日偶成》改写
春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这一天闲暇之余,我信步走出家门,欣赏明媚的春景。
屋外晴空万里,阳光灿烂。
天上的云淡淡的,和煦的春风吹拂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时分。
我走在乡间田野,路边绿草丛生。
草丛中夹杂着各种颜色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它们竞相开放,娇艳欲滴。
柳树也不甘示弱,抽出了新的枝条。
一阵微风吹来,柳条随风飘荡,宛如姑娘甩动着她那迷人的小辫。
我走到小河边,只见河水清澈见底:蓝蓝的天,淡淡的云,青青的柳,再加上各色的花花草草倒映其中,小河真是美不胜收。
还有那无拘无束游
来游去的小鱼,一会儿钻入河底,一会儿又探出水面,玩得那么悠然自得,令人羡慕不已。
我继续悠闲地走着,陶醉在迷人的春光里。
一位扛着锄头的老伯与我擦肩而过:“程学士,您怎么有空出来呢?”“随便走走。
”我微笑着回答老人家。
或许老人以为我是在学着小孩偷闲玩乐呢?就算是吧,繁忙的工作之余,到郊外欣赏一下美景,放松一下心情,不也其乐无穷吗?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改写《春日偶成》
咳咳!大家好,我是宋代诗人程颢,今天有幸和大家见面,你问我《春日偶成》是怎样写成的?那请听我讲。
有一天中午,我趁着没事的时候出去散散心,不知是碰巧还是老天有眼,这天气不冷也不热,微风吹拂着我的脸颊,使我非常高兴,这样好的天气只能用一词才能形容——云淡风清。
我走在小路上,一转头,才知道我已经走过了小河,再看看路边,都长着密密麻麻的柳树和花朵,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些柳树和花朵都会伴随着我。
除了我以外,人们都无法感受得到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多么地高兴啊!我想,在我身旁走动的那些游人心里大概会想我是趁这个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准备学着年轻人的样子出去玩耍呢。
想到这里,灵感泉涌,我便脱口而出:
云淡风清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