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名著导读复习《西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分析作品,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重点1.《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人物形象分析。
3.故事情节分析。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2.《西游记》原著3.名著导读资料五、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PPT课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和感受。
2.人物形象分析(1)PPT展示《西游记》主要人物形象,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2)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成长经历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讨论其优缺点。
(3)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讨论成果。
3.故事情节分析(1)PPT展示《西游记》部分经典故事情节,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
(2)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提炼主题思想,分析其现实意义。
(3)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讨论成果。
4.个性化阅读(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西游记》中的某一章节进行深入阅读。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学生分享个性化阅读成果,进行交流互动。
(2)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西游记》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课后作业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名著导读的形式,让学生对《西游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分析作品,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
同时,通过个性化阅读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名著阅读兴趣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重难点补充:1.人物形象分析(1)PPT展示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孙悟空,他有哪些特点?大家想想看,他不仅勇敢、聪明,还有什么特质让他显得与众不同?”(3)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唐僧的坚韧不拔和恒心同样重要,他面对困难始终不放弃,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名著导读」《西游记》导读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内容,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2.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西游记》的基本内容与主要人物。
2.人物形象分析。
三、教学难点1.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2.理解小说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生平。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西游记》相关知识。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1.让学生简要复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2.教师通过PPT展示《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及关系图,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
第三环节:人物分析1.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其性格特点。
(1)唐僧:性格慈悲、善良,但有些天真、懦弱。
他信仰坚定,不畏艰难,始终坚持取经的目标。
(2)孙悟空:英勇、聪明、机智,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他忠诚于唐僧,为取经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3)猪八戒:贪吃、懒惰,但勇敢、善良。
他在取经过程中,为团队解决了许多难题。
(4)沙僧:忠诚、稳重,责任心强。
他虽然性格内向,但为取经事业默默付出,是团队的重要成员。
第四环节:深入探讨1.让学生探讨《西游记》中的寓意,如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等。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西游记》的精神。
1.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对《西游记》的认识有何提高。
五、课后作业1.阅读《西游记》原著,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西游记》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小说的寓意,使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古典名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可能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在课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更多指导。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整体感知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西游记》的故事吗?”2.设计一个小游戏,如“填空接力”,教师说出《西游记》的某个情节,让学生接力补充完整。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领悟小说中的深刻主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2.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孙悟空的特点。
3. 第三课时:解析猪八戒的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4. 第四课时:探讨沙僧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
5. 第五课时:研究唐僧的形象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引发学生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兴趣。
2. 分析主要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孙悟空这一核心人物,分析其独特的外貌、性格特点及寓意。
3. 解析猪八戒形象教师讲解猪八戒的名字含义,分析其性格特点,如憨厚、贪吃、好色等,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这一形象的刻画目的。
4. 探讨沙僧角色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沙僧在故事中的角色定位,分析其忠诚、憨厚、踏实等特点,并探讨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5. 研究唐僧形象教师详细解读唐僧的形象特点,如慈悲为怀、胆小怕事、立场不坚定等,引导学生理解其在故事中的意义。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于《西游记》的认识和感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教学内容6.第六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理解这些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7.第七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寓言意义,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8.第八课时:讲解《西游记》中的诗词,帮助学生理解其意境,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9.第九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神仙妖怪形象,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10.第十课时:总结教学内容,回顾《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完美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西游记》位于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是初中生接触的第一篇古典长篇名著。
学生虽然对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如果能够加以深入引导,必将为下几篇名著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找到切入点。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西游记》这部书的相关知识。
2、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
3、了解故事情节结构、探讨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
我们刚刚学习了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的《美猴王》一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美猴王》一课介绍了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的故事,交代了美猴王的来历,刻画了机智灵巧、本领高强、深得众望的美猴王形象,歌颂了它不畏艰险敢说敢做的精神。
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西游记》这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领略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二、回顾《西游记》有关常识让学生通过“知识大比拼”的形式回顾《西游记》有关常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你知道了《西游记》这本书的哪些知识2.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有哪些3.你还想知道哪些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西游记》有关常识,教师肯定点拨归纳如下:相关链接:(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1、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
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
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通过阅读选段,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3. 引导学生领悟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西游记》简介及人物介绍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成书背景。
2. 概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3. 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第二课时:孙悟空大闹天宫1. 阅读选段《孙悟空大闹天宫》。
2. 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神通广大、叛逆、忠诚。
3. 讨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孙悟空的性格冲突。
第三课时: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原因1. 阅读选段《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原因》。
2. 分析唐僧的性格特点:慈悲为怀、善良、坚韧。
3. 讨论取经的意义,引导学生领悟小说主题。
第四课时:猪八戒与沙僧的性格特点1. 阅读选段《猪八戒与沙僧的性格特点》。
2. 分析猪八戒的性格特点:贪吃懒惰、自私、善良。
3. 分析沙僧的性格特点:忠诚、憨厚、冷静。
第五课时:红孩儿与孙悟空的斗争1. 阅读选段《红孩儿与孙悟空的斗争》。
2. 分析红孩儿的性格特点:狡猾、邪恶、勇敢。
3. 讨论孙悟空与红孩儿的斗争,引导学生理解善恶斗争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人物性格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西游记》的作者、人物及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名著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4. 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文本。
2. 与《西游记》相关的影视作品。
3. 教学课件、图片等辅助材料。
4. 参考书籍及学术论文。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小说的成书背景。
2. 通过阅读选段,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 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理解小说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4. 学会欣赏古典名著,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人物。
2. 选取《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等经典片段进行阅读分析。
3. 分析人物形象,如孙悟空的勇敢、聪明、顽皮,唐僧的慈悲为怀,猪八戒的贪吃懒惰,沙僧的忠诚老实等。
4. 品味小说幽默风趣的语言,如孙悟空的口头禅“俺老孙”、“妖怪,吃俺老孙一棒”等。
三、教学重点:1. 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分析小说中的经典片段,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3. 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语言。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 学会欣赏古典名著,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经典片段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教师总结法,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教学内容。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西游记》原著或学生版《西游记》书籍。
2. 准备相关的人物形象、情节分析资料。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小说的成书背景。
2. 阅读选段: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片段,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及语言特点。
3.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情节设置及语言风格。
4. 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游记》的人物形象特点、情节设置及语言风格。
2. 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西游记》导读教案设计(优选.)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西游记》导读教案设计(优选.)《西游记》导读教案设计设计理念:名著导读课关键就在老师的“导”,所以我们应该在“导”上下功夫,在“导”上做文章,课堂上应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教师只起组织、帮助、引导、监督的作用。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名著,并终生受益。
教学创意:本教学设计以以重要人物的解读和片段的赏析带动学生对整部小说的阅读;通过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阅读感受,结合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出批判性意见,并以此引发辩论和思考,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为此,本导读教案设计了六个环节。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对《西游记》应该非常熟悉。
可是他们大多只是对人物基本了解,对故事情节大体熟悉,而对《西游记》的思想内涵等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因此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和欣赏,提高其文学修养。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解读主要人物;通过人物的解读、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通过人物的解读和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方面:重读《西游记》,收集评论《西游记》人物形象的资料,以便启发学生有效地阅读和欣赏;制作多媒体课件;印发《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片段。
学生方面: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关于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资料;到阅览室阅读《西游记》这本书,并做读书笔记卡及名著欣赏记录卡(见附录);撰写课本剧《三打白骨精》,并进行排练。
导读设计:一、整体感知,全面了解1.介绍你了解的关于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资料。
2.作家补充介绍。
吴承恩出身在一个小商人家庭。
“性敏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观)之风。
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淮安府志·人物志》)。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教案标题:《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导读《西游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特点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西游记》中的主题和寓意。
3. 探讨《西游记》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
2. 分析《西游记》中的象征意义和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1. 《西游记》的文本及相关参考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所著。
请学生谈谈他们对《西游记》的了解和印象。
导读(20分钟):1. 分发《西游记》导读手册,让学生阅读其中的简介和作者介绍,并回答相关问题。
2.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西游记》的相关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3. 选择《西游记》中的几个重要章节,进行朗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讨论与分析(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西游记》中的主题和寓意,并列举相关的例子。
2. 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引导他们分析《西游记》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扩展阅读(15分钟):1. 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的相关扩展材料,如评论、研究论文等。
2. 学生可以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西游记》的描写,进行朗读和解读。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看法。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进行阅读和导读,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特点和价值。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西游记》故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将《西游记》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类似作品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导入: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全本)《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全本)《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寓意。
2. 学生能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3. 学生能够解读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神话元素。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写作和表演,提高表达和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与背景目标:使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和文化价值。
内容:1. 简介吴承恩及其生平。
2. 介绍明代社会背景和《西游记》的创作背景。
3. 强调《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活动:1. 讲座或视频资料展示。
2. 学生阅读相关背景资料。
第二部分:情节概述目标:使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内容:1. 概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历程。
2. 介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
2. 小组讨论和汇报。
第三部分:象征意义与神话元素目标:使学生能够解读《西游记》中的象征意义和神话元素。
内容:1. 分析文本中的象征物品和符号,如金箍棒、九九八十一难等。
2. 探讨神话元素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和汇报。
2. 写作练习,如创作寓意故事或解读象征意义。
第四部分:主题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西游记》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内容:1. 探讨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重要性。
2.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和汇报。
2. 写作练习,如撰写心得体会或创作相关故事。
第五部分:评价与总结目标:使学生对《西游记》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内容:1.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活动:1. 学生表演、展示或写作分享。
2.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
2. 相关背景资料。
江苏省大丰区中考语文 名著导读复习《西游记》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一、导入1、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扬善惩恶逼上梁山不归路 /诵大唐圣僧千辛万苦斩妖除魔万里西天取真经2、动画《猴哥》二、走近作者1、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某某府人。
明代作家。
从小就很聪明,少年得志,名满乡里。
《某某府志》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后来又做过两任小官。
晚年隐居创作《西游记》。
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
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
三、了解名著积累1、把你所了解的《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向大家作介绍!2、请你从下列图中选择一个故事情节,给大家作简要讲述!(友情提醒:捉住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情节。
)3、背景介绍: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
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4、《西游记》成书演变《大唐西域记》:(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唐三藏》《蟠桃会》等,元《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大圣》――明、吴承恩《西游记》四、内容结构篇《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领会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2.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3. 故事梗概: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
4. 作品主题:团结协作、战胜困难、追求真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主题,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梗概及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2. 讲述唐僧师徒四人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
3. 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
4. 深入剖析作品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协作、战胜困难、追求真理的意义。
5.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评估学生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程度。
3. 读后感分享:选取部分学生的读后感进行分享,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能力。
七、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西游记》主题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2. 举办《西游记》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作品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进行《西游记》的续写或改编,以此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八、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增加对作品的深入了解。
2. 相关研究资料:介绍一些关于《西游记》的研究成果,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3. 影像资料:推荐一些《西游记》的电影或电视剧版本,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观看,增强对作品的感知。
九、课程反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成书背景。
2.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3. 《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大闹天宫、唐僧取经、西天取经。
4.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寓意修行、弘扬佛法、战胜困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游记》的作者、主要人物、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西游记》的深层寓意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人物和情节。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游记》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成书背景。
2. 介绍《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3. 讲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发展。
4. 分析《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寓意。
5.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合作态度和分享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书籍,方便他们阅读和参考。
2. 相关研究资料:提供关于《西游记》的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相关音频、视频和在线讨论资源,丰富学习渠道。
八、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中国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进行比较分析。
2. 电影欣赏:组织学生观看《西游记》的电影版本,讨论影视作品与原著的差异。
3.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以《西游记》为背景,创作自己的故事或剧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西游记》相关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熟悉取经故事,能复述经典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学习师徒四人坚忍、执著的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或看过《西游记》这部动画片,了解主要故事情节,熟悉主要人物,对“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故事耳熟能详。
但是学生没有深入思考过《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对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也没有过多探究。
重点难点重点:能准确复述经典故事情节,深入分析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及执著精神。
难点:通过故事情节,将人物形象一分为二,全面正确看待师徒四人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准确评价人物。
教学过程【导入】激趣导入刚才同学们诵读的《声律启蒙》令人陶醉,这就是古典文化的魅力。
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西游记》,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走进那神魔的世界,与吴承恩隔空对话,和取经人同历磨难。
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那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PPT,帮同学们回顾一下西游剧情。
【测试】知识验收必答题鲁迅先生说《西游记》是一部人人都喜欢看的“奇文”,《西游记》中有经典的人物形象,有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有需要我们掌握的文学常识。
下面我们仍然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考一考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班内36人,4人一组,共9个小组,每组按语文成绩的高低分为1, 2,3,4号。
举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1,2号同学加1分,3号同学加2分,4号同学加3分。
组长记录得分,下课汇总。
下面的必答题环节由每组的3号同学来答题,先选题号,然后直接说答案。
1.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2. 全书共(一百)回,第1~7回,写孙悟空出世到(大闹天宫)3.第8~100回,写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的故事。
4. 《西游记》中塑造了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形象。
他会(七十二)般变化,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5. 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被玉帝派去看管蟠桃园,在取经路上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斗战胜佛”)。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通过阅读选段,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3.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况,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中的寓意,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比较阅读法,启发学生发现古典文学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西游记》原著、相关论文、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西游记》原著、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提问:《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1.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 阅读选段2.1 教师发放选段,学生独立阅读。
2.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讨论。
3. 分析人物形象3.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4. 寓意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探讨小说中的寓意。
4.2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点评总结。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后作业1. 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情况。
3. 长期效果:阅读兴趣、文学素养的提升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后续课程将继续深入解读《西游记》的其他内容,包括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
十、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
2. 相关论文、教学课件。
3. 网络资源:关于《西游记》的介绍、解读等。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其作者吴承恩、成书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
2. 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的性格特点,领悟小说中所蕴含的哲理。
3. 学会欣赏古典名著,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作品地位。
2.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
3. 故事情节概括: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孙悟空等。
4. 艺术特色:神话色彩、幽默讽刺、人物描写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
2.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领悟小说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
3. 利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西游记》与其他名著的异同。
4.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作品地位。
2. 第二课时: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概括故事情节,了解小说脉络。
4. 第四课时:探讨《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5. 第五课时:布置阅读作业,进行阅读交流与分享。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西游记》,了解故事情节,准备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教学过程:a. 讲解《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作品地位。
b. 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c. 概括故事情节,了解小说脉络。
d. 探讨《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4.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课后作业: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深入阅读《西游记》,并结合课堂所学进行分析。
七、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互动,了解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程度。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通过阅读选段,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蕴含的佛教、道教、儒家思想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 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2. 第二课时:阅读《大闹天宫》选段,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阅读《三打白骨精》选段,分析唐僧的性格特点。
4. 第四课时:阅读《高老庄》选段,分析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5. 第五课时:阅读《沙僧》选段,分析沙僧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特点及角色性格。
2. 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选段,分析角色特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角色性格的理解。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典型情节,揭示作品主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西游记》作者、背景、角色性格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阅读材料。
2. 相关文献:介绍《西游记》的研究成果,拓展学生视野。
3.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第二课时:阅读《大闹天宫》,分析孙悟空性格。
3. 第三课时:阅读《三打白骨精》,分析唐僧性格。
4. 第四课时:阅读《高老庄》,分析猪八戒性格。
5. 第五课时:阅读《沙僧》,分析沙僧性格。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3. 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正能量。
4. 尊重学生观点,鼓励多样性思考。
八、教学拓展2. 开展《西游记》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作品的了解程度。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选段,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3. 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传说。
4. 学会欣赏古典名著,提高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作品特点。
2. 第一至第五回的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
3.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及其意义。
4. 唐僧“西天取经”的缘起和初期经历。
5. 猪八戒和沙僧的加入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重点1. 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3. 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传说。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思想内涵。
2. 学会欣赏古典名著,提高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情节和人物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角色性格,探讨作品主题。
3. 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选段,提高阅读能力。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古典名著,提高阅读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第一至第五回,了解作品基本情节。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作品亮点。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及其意义。
2. 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四、课堂练习2.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分析作品主题。
二、课堂讲解1. 讲解唐僧“西天取经”的缘起和初期经历。
2. 分析猪八戒和沙僧的性格特点,探讨他们在取经过程中的作用。
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所蕴含的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传说。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
2. 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3. 领悟作品所蕴含的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以及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和创作特点简介。
2. 主要角色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3. 作品中的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及其在故事中的体现。
4. 民间文化在《西游记》中的表现,如妖魔鬼怪、神话传说等。
5. 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创作特点等基本知识。
2. 分析法:分析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和作品中的思想内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民间文化在《西游记》中的表现,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4.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片段,培养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和创作特点。
2. 第二课时: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3. 第三课时:探讨作品中的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及其在故事中的体现。
4. 第四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民间文化表现,如妖魔鬼怪、神话传说等。
5. 第五课时:阅读经典片段,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进行讨论和赏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西游记》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民间文化方面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对经典片段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4. 读后感、评论写作: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深度。
5.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西游记》的掌握程度和阅读效果。
六、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书籍,方便学生阅读和查阅。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评论文章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游记》。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 通过阅读选段,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分析作品中的神话色彩和寓意,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吴承恩,明朝文学家,代表作《西游记》。
2. 选段阅读:第一至三回“大闹天宫”片段。
3. 人物分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形象特点。
4. 神话色彩:分析作品中的神话元素及其寓意。
5. 主题思想:探讨作品所传达的反抗、斗争、忠诚、勇敢等品质。
三、教学重点1. 作者背景和作品概况。
2. 人物形象分析和神话色彩解读。
3. 主题思想的领悟。
四、教学难点1. 神话色彩的识别和寓意分析。
2. 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作品概况、人物形象等。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特点、神话色彩和主题思想。
3. 案例分析法:以选段为例,分析作品中的神话元素和寓意。
教案示例:【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选段,了解故事情节,注意人物形象和神话色彩。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作者背景、作品概况。
2. 分析人物形象: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特点。
3. 解读神话色彩: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等。
4. 探讨主题思想: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勇敢斗争等。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交流心得。
【案例分析】教师以选段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神话元素和寓意。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游记》的价值意义。
【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西游记》第一至三回。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悟。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知识点掌握: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作者背景、人物形象、神话色彩和主题思想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扬善惩恶逼上梁山不归路 /诵大唐圣僧千辛万苦斩妖除魔万里西天取真经
2、动画《猴哥》
二、走近作者
1、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人。
明代作家。
从小就很聪明,少年得志,名满乡里。
《淮安府志》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后来又做过两任小官。
晚年隐居创作《西游记》。
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
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
三、了解名著积累
1、把你所了解的《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向大家作介绍!
2、请你从下列图中选择一个故事情节,给大家作简要讲述!(友情提醒:捉住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情节。
)
3、背景介绍: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
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4、《西游记》成书演变
《大唐西域记》:(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唐三藏》《蟠桃会》等,元《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大圣》――明、吴承恩《西游记》
四、内容结构篇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谓是孙悟空的一部“英雄史”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这是唐僧师徒四人的一部“创业史”
五、人物介绍篇
1、孙悟空:原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后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齐天大圣。
受观音点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取经成功后,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的兵器--金箍棒(定海神针,原是大禹治水测量所用)
孙悟空的本领--火眼金睛、腾云驾雾、七十二变化
2、根据原著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对玉皇大帝说)“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对太上老君说)“你这老官儿,纵放怪物,抢夺伤人,该当何罪?”
“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
桀骜不训,有向一切权威
挑战的反抗精神。
总结:优点: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不畏艰难险阻,充满了斗争精神。
缺点:有时有点调皮、捣蛋,爱和八戒开玩笑,好听奉承话。
3、请你模仿上面对孙悟空的介绍,分别对下列人物作介绍。
(友情提醒:1、要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2、评价要有依据,主要是分析原著中相应的内容;3、抓住主要性格特点,抓住其典型特点。
4、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
4、唐僧:优点: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有理想追求、到西天取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从来没有动摇过。
缺点:是非不分,盲目慈悲,太糊涂,太慈悲。
又固执迂腐,懦弱无能。
猪八戒:优点:憨厚老实,既勤劳、朴实、善良、有本领,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不忘取经大义,是取经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缺点: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他有时爱撒个谎,又自私狡黠、贪图小利;既心胸狭窄,一事当先,先顾自身。
沙和尚:沙僧循规蹈矩、一本正经、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小心谨慎、明哲保身,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恩怨分明、诚实不欺,执着事业、信念坚定,关键时刻不失义骨侠肠,他是道德之典范。
他也是取经人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是粘合剂,又是调和剂。
是一位君子。
六:精选精读篇
1、阅读《美猴王》回答问题:
1)、试概括一下本节的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描绘一下水帘洞内的景象。
3)、根据文中内容分别给这两联对一个下联:“天生精灵气”“花果山初显神威”
4)、石猴为什么会成为众猴之王,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1、本文主要介绍孙悟空出生以及后来成为众猴之王的经历。
2、有一座铁板桥,四周的有各种花草树木,家具一应俱全:有樽、罍、锅灶、石座石床、石盆石碗等。
正中有一石碣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3、下联:“地造美猴王”“水帘洞始露峥嵘
4、石猴第一个勇敢地跳进水帘洞,并发现了花果山福地,众猴遵守诺言,推选它为猴王。
启示①这是孙悟空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步,一方面这来自于它本身的机智勇敢,更为重要的是它抓住了机遇。
②同时也告诉我们,真正的领袖从来都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最后由公众推举出来的。
③只有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群众才会推举他成为领袖,
阅读《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思考下列问题。
1)、孙悟空说铁扇公主是他的嫂嫂,可是铁扇公主看了他却“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这是为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二调、三调芭蕉扇的过程。
3)、有人把我地下党比成是“钻进铁扇公主肚子的孙悟空。
”你认为这个比喻形象吗?为什么?
明确:1、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过火云洞时,被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把唐僧抓住,孙悟空不敌红孩儿的三味真火,后请来观音老母用天罡刀丛降伏红孩儿,使之做了善财童子。
铁扇公文心疼儿子所以恨孙悟空。
2、二调芭蕉扇:孙悟空在土地的指引去求助牛魔王未果,后变成牛魔王从铁扇公主住骗得宝扇,但很快又被牛魔王变成的猪八戒骗去宝扇。
三调芭蕉扇:孙悟空在众神帮助下大战牛魔王,最后哪吒三太子制服牛魔王,铁扇公主被迫献出宝扇。
3、比喻很形象,在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地下党人员以各种身份打入到国民党内部,获取了很多重要的情报,为共和国的成立作出巨大贡献,这和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获取宝扇非常相似。
3、观看一调芭蕉扇的视频并和课文对比,你怎样看待影视作品和名著的区别。
1、从观者的角度看: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姆莱特,原著可以培养读者的想象力。
而影视作品中场
景都是导演的想象,已经定形。
2、阅读名著可以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
2、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看。
名著的作者侧重于语言的修炼,意境的展开;而影视剧作者更加注重视觉上的效果,如场景、特技之类的安排。
3、……
4、试向大家推荐《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一个章节,并说明原因。
我最喜欢“大闹天宫”这一个章节。
孙悟空听说王母娘娘开蟠桃会没有邀请他,一怒之下大闹蟠桃会,反下界去,李天王率领的十万天兵天将和悟空展开厮杀,无法取胜,最后请来二郎神,和太上老君联手擒得孙悟空,置于八卦炉炼满四十九天之后,反被悟空炼得“火眼金睛”。
玉皇大帝最后只得请来如来佛,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大闹天宫”是最能体现孙悟空的反叛精神的一个章节,也是全书的高潮。
一个平民代表的石猴敢于向天地最高统治者挑战,这种不畏强暴的精神和勇气是全书的精华。
5、我推荐的章节是。
七、感悟篇
1观看六小龄童谈悟空
2、我们的感悟
唐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团队力量—一个团队中各司其责,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目标。
成功定律:成功=信念+智慧+勇敢+奉献
3、如果你有一次旅游计划,你会选择师徒中哪个人物做你的玩伴呢?说说理由。
4、放飞想象:假如孙悟空头上没有了金箍,会怎么样?
5、小结:小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多姿多彩。
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师徒四人,还是仙佛鬼怪,往往既有神性(魔性),又有人性(社会性),还有物性(自然性)。
正是因为人物各有优点和缺点,才显得真实,贴近生活,才能展示个性之美,人物才立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