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爱岗敬业,具备宽厚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教学、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教育事业,了解教育法规,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3.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教学、研究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化学。

2.学位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A、有机化学A、物理化学A、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B、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A、物理化学实验A、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原理实验B、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化学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上机实习、基础化学设计性实验、中学化学实验设计、教育技能训练I、教育技能训练II、教育技能竞赛、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五、专业特色:化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已在化学教育、应用电化学研究、精细有机合成、化学生物学研究及应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

师范类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学化学教育工作和科学研究。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

2.教育教学能力:具备中学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能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能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化学基础。

3.教育教学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化学教学论等,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实践教学课程:化学实验、教育实习、科研训练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实验教学:加强化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2.教育实习:安排学生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了解中学教育教学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培养科研素养。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注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

1.引进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

2.培养人才: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师资培训: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质量保障质量保障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1.教学质量监控:对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发展状况,为人才培养提供反馈。

2024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需求,制定了以下2024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注重法律、伦理素养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建立学生的数理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单元操作、化工原理、传热传质、化工流程计算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实践课程:开设化工设计、实验技术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组织学生进行长时间的企业实习,了解真实的化工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2.毕业设计: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通过独立完成一个化工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创新创业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实验教学1.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对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更新仪器设备,提高实验教学条件。

2.实验课程:增加实验课时,开设化工实验、仪器操作等实用性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实验指导:加强实验指导力度,提供充足的实验指导材料,并组织优秀教师进行实验指导。

五、社会实践1.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化工企业的实地考察、调研和交流,并开展化工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

2.产学研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实际项目和实际问题供学生解决。

3.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交流能力。

六、评价机制1.考试评价:采用多种形式的考试,包括笔试、实验考核和毕业设计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实践评价: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包括实习成绩和毕业设计的评价,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3.个人发展评价: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开展综合素质测评,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参考。

化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化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化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301专业名称:化学(Chemistry)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扎根兵团,立足新疆,面向全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热爱中学化学教育事业,系统掌握化学专业基础知识、中学教育教学理论,具备良好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一定实践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之成为在中学、社会教育机构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化学及相关基础教育领域教学、管理及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毕业五年后,能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自觉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适应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需求,身心健康,认同教师职业,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

目标2:学科素养系统掌握化学和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熟练掌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学方法和策略。

目标3:教学和管理能力具备较强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及语言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基于课程标准指导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目标4:综合育人能力具有全程育人意识,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针对性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教学工作中能够贯彻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具备综合育人的能力。

目标5:反思和合作能力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善于反思、合作、实践,能够主动投身基础教育改革并独立地进行教学研究,实现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通过校内外教研活动开展专业交流。

及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毕业要求1.遵守师德规范。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完整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完整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学过程和产品研发,了解化学专业前沿动态,具备化学专业知识、现代教学基本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受到严格科学研究训练,能在中等学校从事教学、教育科学研究,在化工、材料、制药、能源、环保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生产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工技术知识,受到化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通过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学习与锻炼,具有良好的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协同创新能力。

经四年学习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及化工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化学教学、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4.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教育发展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5.掌握网络基本知识,能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设计和信息处理。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教学设计、实验设计能力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八年内。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化学五、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学科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六、自主学习课程食品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妆品学、化学发展史、绿色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化工工艺以及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实验实践技能,符合绿色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化工、能源、轻工、农药和材料等部门从事化工生产、工艺优化、过程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程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实验实践技能以及精细化工和能源化工等方面的专业性知识;接受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2、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3、初步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和放大方法,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工过程分析与模拟的常用软件;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的理论前沿,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自学能力,具备开展工程研究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初步能力;4、熟悉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具备化工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5、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基本具备文献分析、整理以及撰写科技论文、参与科技交流的能力。

二、学分要求及分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读学分分布表毕业总学分:153分;副修:35学分;双学位:60学分。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基本信息:(一)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工工艺(二)专业代码:081301(三)专业定位:应用型(四)专业主干课程: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化工机械与设备、传递过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设计等及相关实验课程。

化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主要编写人员:王春,李敬慈,武伟红,周欣
一、人才培养目标
掌握英语、计算机基础及化学常用软件、化学常用仪器的操作技术、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及操作等基本应用能力,具备利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实现无机物、有机物及高分子材料等的合成设计、纯度分析、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化学物质或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培养成化学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化学物质分析与测试能力、化学物质的合成与设计能力、化学物质的开发及应用能力等核心能力,以及化学相关企业的管理能力、化学品的营销能力、化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等。

三、实践能力培养方式
为了实现本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入学时,将本专业要培养的实践能力渗透给每一位学生,将“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课堂上,采取启发式、设问式、讨论式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实验教学方面,加强物质合成方法、分析方法、性能测试、结构表征等实验以及自行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采用实验报告、现场操作、实验理论试题、自行设计实验等多种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习环节,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节点。

四、实践能力培养模块一览表
表1、基础能力培养模块一览表
表2、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一览表
表3、拓展能力培养模块一览表
五、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见附图)。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 应用化学专业代码: 070302二、培养目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扎实旳应用化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旳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能在与化学及有关领域从事分析检测、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旳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掌握应用化学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实践技能, 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试验训练, 具有良好旳运用所学知识、试验技能进行化学分析测试、生产和科技管理旳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1. 热爱祖国, 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良好旳思想道德修养、强烈旳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 系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具有较强旳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一定旳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旳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性思维能力;具有独立学习和获取有关信息旳能力。

3.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旳基本措施, 到达国家规定旳体质健康原则;具有一定旳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很好旳人文科学素养和语言体现交流能力;具有健全旳人格和良好旳生活习惯与心理素质;具有一定旳管理能力。

4.掌握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工业分析、食品分析、药物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食品卫生、工业、农业、环境样品等重要成分旳分析测试工作。

理解应用化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旳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一定旳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旳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性思维能力;掌握中外文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旳基本措施。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1. 原则学制: 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详细状况合适缩短或延长, 修业年限最短为3年, 最长不得超过7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 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工艺 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工艺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对化学原理、化学工艺学、材料科学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日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化工设备,进行化学工程实验。

3.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工程设计和工艺改进中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4. 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胜任化工领域的工作。

二、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1. 理论课程: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工程热力学、质量平衡原理、传热传质原理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化工领域的理论知识基础。

2. 实践操作:设置化工实验室,进行实验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化工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范。

3.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化工企业实习,让他们接触现实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培养实践能力。

4. 课程设计:安排专业课程设计,让学生进行工程设计及方案规划,锻炼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 设计报告:要求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完成相关工程设计与报告撰写,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设计和报告撰写来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

三、实践能力培养1. 实验技能:通过化工实验室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仪器使用能力,让他们掌握化工实验的基本技能。

2. 设备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化工设备操作的训练,包括反应釜操作、分离设备操作、传热设备操作等,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化工设备。

3. 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让他们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确保实验和工程操作的安全。

四、创新意识培养1. 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中加入一定的工程设计和创新原理课程,让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

2. 设计项目:安排专业课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进行化工工程设计和方案规划,让他们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来锻炼创新能力。

3.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1.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化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化学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1)具备坚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和综合化学知识体系。

(2)具备丰富的实验技能,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常用仪器设备和操作方法。

(3)具备化学分析、化学合成、化学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4)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在科学研究和创新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环境中协调合作。

2.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动力学等,旨在打下化学基础知识,并通过实验课程加强实践能力。

(2)专业课程:包括有机合成、催化反应、有机材料、化学生物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在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实验课程:包括常规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有机合成实验等,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仪器操作技能。

(4)选修课程:提供一系列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涵盖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应用。

(5)应用课程:包括化学工程、环境化学、药物化学等,向学生介绍化学在实际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3.实践和实习:实践和实习是化学专业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应参与科研项目或实验室工作,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和实验报告,并通过暑期实习或校外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需求。

4.科研和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学生应参与科研项目,并在学术会议上展示研究成果。

学校可以设立科研实验室或提供科研机会,并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

5.国内外交流:学生应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项目,包括参加化学学术会议、交流访问其他学校或科研机构等。

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了解国内外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学科以及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实践与研究的能力,乐教、懂教和善教的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化学教师。

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学习和掌握本专业所需的通识课程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3.学习和掌握化学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熟悉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应用前景和相关学科的知识;4.学习教育创新理论,掌握“以生为本”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的能力;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励自己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二、主要课程普通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化学信息学及上述课程的实验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课程。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项目周数学分各学期分配情况(周数)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事训练 3 3 3 0 0 0 0 0 0 0 学年论文0 0 0 0 0 0 0 0 0 0 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8 8 0 0 0 0 0 0 8 0 见习 4 4 0 1 1 1 1 0 0 0 毕业论文(设计)16 16 0 0 0 0 0 0 8 8 复习考试12 0 2 1.5 2 1.5 2 1.5 1 0.5 入学及毕业教育 2 0 0.5 0 0 0 0 0 0 1.5 学年总结 1.5 0 0 0.5 0 0.5 0 0.5 0 0 机动 4.5 0 0.5 0 1 0 1 1 1 0 课程教学113 157 15 17 17 17 17 17 3 10 小计164 188 21 20 21 20 21 20 21 20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类别学期课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百分比%学时通识教育必修课213 201 136 153 0 0 0 0 703 24 专业类必修课188 356 442 225 272 118 0 0 1601 54.6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136 359 655 102 187 1439学生应修0 0 0 34 85 238 0 68 425 14.5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51 51 51 0 51 204 7 小计401 557 578 463 408 407 0 119 2933 100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13 11 8 11 0 0 0 0 43 27.4 专业类必修课10.5 17.5 21.5 11 13 4 0 0 77.5 49.4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8 20 37 6 11 82学生应修0 0 0 2 5 13.5 0 4 24.5 15.6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3 3 3 0 3 12 7.6小计23.5 28.5 29.5 27 21 20.5 0 7 157 100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分配表周学时先行课考试方式双学位课素质课程课程课类授课实验课外通识教育课必修课31001001 计算机基础 1 3 51 0 34 4 1 理31004001 高等语文 1 3 51 0 0 4 1 文33001100 大学体育1 1 1 30 0 0 2 1 体34000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48 0 0 3 1 文3500001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1 1 2 42 0 0 3 1 文3500001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1 1 2 15 0 15 1 1 文31001003 高级程序语言设计 2 3 51 0 24 3 1 理33002100 大学体育2 2 1 34 0 0 2 33001100 1 体34000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24 0 10 3 1 文3500002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2 2 2 51 0 0 3 35000011 1 文3500002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2 2 2 17 0 17 1 35000012 1 文33003100 大学体育3 3 1 34 0 0 2 33002100 1 体340000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34 0 17 2 1 文3500003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3 3 2 51 0 0 3 35000021 1 文3500003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3 3 2 17 0 17 1 35000022 1 文33004100 大学体育4 4 1 34 0 0 2 33003100 1 体3400002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6 51 0 51 3 1 文3500004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4 4 2 51 0 0 3 35000031 1 文3500004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4 4 2 17 0 17 1 35000032 1 文选修课学生至少修取12个学分,其中:线性代数B(第二学期开设)2学分、概率统计B(第三学期开设)2个学分、文科类的课程4个学分、艺体类课程2个学分、其余2个学分由学生自主决定选择。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根据兰州大学作为高水平、研究型“985”高校本科教学的特点,体现出一流教学水平的要求,自2011年开始,化学化工学院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和功能材料专业招生,入学两年后,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专业方向进一步学习,并在四年级进入不同的研究方向做毕业论文。

化学是一门满足社会需求的中心科学,它在人类探索世界奥秘的过程中提供物质基础,并在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进步、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化学学科是甘肃省一级重点学科,科学研究基础雄厚。

作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多数推荐免试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化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以理论基础雄厚、实验动手能力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二、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化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步训练,能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也适宜到企事业及相关单位从事应用开发研究、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专业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掌握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高年级阶段进人化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专业方向,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该领域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的具体知识和能力: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基础及化学工程等基础理论课,并通过化学基础实验课程和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能够运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及专业知识研究物质的设计、合成、加工、结构分析及性能表征。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hemistry学科门类:专业代码:一、专业培养目标化学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现并解决化学化工生产及课题研究中的科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研发管理及教育教学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一)化学专业培养要求如下:知识要求:1.1通识教育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具备基本的工程经济、管理、信息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1.2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为进行化学科学研究提供计算和推演的知识和理论基础;1.3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的化学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利用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释化工生产项目或化学科学课题研究中的发生的现象和表现的规律,并能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制定和优化生产工艺或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方法;1.4实践与创业知识:包括化学实验知识、化学工程实验知识、工程训练知识、企业实习实践知识、科研实践知识、创新创业实践及社会实践知识等。

技能要求:2.1业务能力(1)具备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并具有对化学物质或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和仪器及相关仪器使用程序,具备检测、分析和表征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能力;(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5)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2实践与应用能力(1)了解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软件程序的运行原理,能够顺利检索、安装、更新和使用相关软件,能够顺利检索和阅读相关课题的科技文献资料,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或研究方向的研究背景、现状和前沿,能够利用英语进行学习、表达、书写和交流能力;(2)初步掌握化工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工艺流程,为化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应用提供专业基础和实践认识,具备科研成果转化和实际课题研发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2010版)基础化学教研室2012年6月化学专业(407)培养方案(J)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既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技能,了解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动态,能适应各级职业技术学校及基础教育的化学教学与管理工作;能适应化工、环保、制药、冶金、生化、商品检验等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化学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1、政治思想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2、专业知识方面①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了解化学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对与化学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较为了解。

③初步掌握1门外语,大学英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④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省二级。

⑤掌握化学文献检索及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资料、信息的能力。

⑥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⑦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

3、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科基础课和方向课程学科基础课: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制图、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中级物理化学、现代有机合成、药物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高分子化学。

方向课程:师范方向: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化学教材教法、师范专业实验;应化方向:精细有机合成基础、药物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工业分析及实验、应化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

四、学习期限与学位学制:学制四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期限,允许3年毕业,但必须在第二学期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学院同意最多延长至6年毕业。

学位:理学学士。

五、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9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必修课143学分,选修课3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79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可授予学士学位。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化学专业实验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必修课有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工业见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业实践等。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附表一、二、三)八、辅修本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见附表四)对象:全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不含本专业学生)参加辅修本专业程序:1、个人提出申请;2、学生所在系初审推荐;3、辅修专业承办系审核;4、教务处审批;5、组织教学;6、考核;由学校颁发辅修证书。

九、主要课程简介无机化学课程编号:407001 学时:50 学分:3课程编号:407002 学时:60 学分:3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理论,能应用无机化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具有扎实的无机化学基础,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化学原理;原子、分子、晶体和配位化合物等物质结构基础理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及反应规律。

参考教材:《无机化学》(上、下)北京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上、下)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上、下)宋天佑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编号:407003 学时:40 学分:2课程编号:407004 学时:56 学分:3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无机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加深对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和无机化合物性质的理解,熟悉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一般分离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基本操作实验、测定实验、性质实验、制备实验及设计实验参考教材:《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实验》中山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课程编号:407005学时:54 学分:3课程编号:407006学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多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掌握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部分经典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以及一些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初步掌握气体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理论,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的方法及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成就。

课程内容:烃类及其衍生物、天然有机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等的存在、命名、结构、性质、制备(合成)、变化规律和用途,并适当联系有机反应机理,气体化学和波谱知识等。

参考教材:《有机化学》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2版。

《有机化学》东北师大,1997年第三版。

《有机化学》谷素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邢其毅, 1984年第1版。

《有机化学》(美)莫里森,1980年6月第一版。

《有机化学》王积涛著高等教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编号:407007 学时:40 学分:2课程编号:407008 学时:55 学分:3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重要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加深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有机物结构和性能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准确观察现象、合理处理数据,以及设计实验能力。

课程内容: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或合成)等参考教材:《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 1994年4月第2版。

《有机化学实验》曾昭琼,1986年2月第2版。

《有机化学实验》姜锦文,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

分析化学课程编号:407009 学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水溶液中化学平衡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掌握常见离子的分析特征及其系统分析,掌握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概况,掌握几种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分析化学中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定性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还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吸光光度法等。

参考教材:《分析化学》(第二版)华中师大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量分析》陶增宁复旦大学出版社。

《试剂手册》上海医药采购站,上海科技出版社。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编号:407010课程编号:407011 学时:95 学分:4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熟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般方法,养成严格认真和事实求是的态度,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定性分析、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维护、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吸光光度法的分析方法。

参考教材:《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华中师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课程编号:407014 学时:54 学分:3课程编号:407015 学时:60 学分:3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使学生在先行课程的基础上,运用数学与物理的原理与方法,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物质化学运动的普遍规律,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化学热力学(一、二、三定律)电化学、相平衡、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参考教材:《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印永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编号:407016 学时:40 学分:3课程编号:407017 学时:50 学分:3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学会物理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课程内容:化学热力学实验、化学动力学实验、电化学实验、表面和胶体实验。

参考教材:《物理化学实验》复旦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工原理课程编号:407019 学时:64 学分:3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了解典型化工设备的主要性能,用途和操作原理。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和分离工程基础。

参考教材:《化工原理》上、下(第二版)陈敏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工基础》上、下(第二版)吴迪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编号:407020 学时:20 学分:1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工原理实验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课程内容:流体流动阻力、离心泵特性曲线、传热系数、过滤常数的测定、精馏实验、吸收实验、干燥实验参考教材:《化工原理实验》史贤林等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化工原理实验及仿真》陈寅生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化工原理仿真实验》吴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仪器分析课程编号:407012 学时:46 学分:2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基本构造和某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光谱、火焰光度、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色谱、电位分析和极谱分析。

参考教材:《仪器分析》赵藻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华南师大主编,华南师大出版社。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编号:407013 学时:32 学分:2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有关概念,掌握各种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重点掌握仪器主要操作呢参数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课程内容:差热分析(DTA),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综合热分析XRD,粒度分析,电位分析。

参考教材:《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及技术》陈培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版。

《仪器分析实验》赵文宽高教出版社,1997年版。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编号:407306 学时:32 学分:2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现代无机化学中极其活跃的几个新兴领域中的有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