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集料实验方法[详细]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荣文高速公路总监办试验室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要求及提示
2014/6/5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要求及提示
一、上面层:4cm SMA-13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1、使用沥青:选用SBS聚合物做改性剂的改性沥青,改性沥青应符合I-D级要求,基质沥青为A级70号石油沥青。
其沥青技术要求符合下表要求: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
2、粗集料:SMA面层使用玄武岩,最大粒径为13.2mm。
3、细集料:SMA面层使用玄武岩骨料加工而成具有级配的人工机制砂,级配符合S16的要求。
4、填料:石灰岩磨细而成的矿粉。
掺量:矿料总质量2%。
5、纤维稳定剂:针叶类松散絮状木质素纤维。
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0.3-0.4%。
二、中面层:6cm AC-20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1、使用沥青:A-70号沥青。
2、粗骨料:使用优质的花岗岩,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
3、细骨料:使用优质的花岗岩加工而成具有一定级配的人工机制砂。
三、下面层:10cm LSPM-25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
1、使用沥青:?
多级沥青结合料技术要求
2、粗集料:使用优质的花岗岩,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
3、细骨料:使用优质的花岗岩加工而成具有一定级配的人工机制砂。
4、填料:干燥的消石灰或生石灰粉。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表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沥青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度。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
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丘市甘白路甘泉至金冢子段公路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青州市桥山道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检测方法
工 柱
21 3 总第9 0年第 期( 8 1 期)
热拌沥青 混凝 土配合 比设计及试验检 测方法
叶 楠
( 天津 市国腾公路 咨询监理 有限公 司 )
随着我 国公路建 设水平 的不断提高和 一日千里 的飞速 发 展 , 规模 的公路 建设项 目对 我们 来说早 大 已是司空 见惯 。 正是 基于此种 情况 , 在经 过 前人的
阶段。
12 沥青 混合料 组成材 料的技术要求 -
实 际上无论是 哪一个阶段 , 突出的中心都是 所
() 1 沥青。 沥青是沥青混合料中最重要的组成
材料, 应针 对 气候 环 境 条 件选 择 粘 稠 性 合 适 的沥 青。 譬如 在 高温条 件下, 稠 度较 大 的沥青 能较 好 粘
1 沥青混合料配合 比设计 . 3
在 此 项指 标 中, 将气候 分 区分为了三个指 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即气候 分 区的高温 指标 、 温 指标 和雨量 指标 , 低 三
项 工程都 是 选取 所在 地 最 近3 年 内 的极 端 两极气 O 温及 降雨量 的平均值作为分区依 据。 () 2 气候区分 的确 定
作用也必须考虑周全。
( ) 集 料 。 青混 合 料用 粗 集料 可采 用碎 2粗 沥
石、 破碎砾 石、 筛选砾石 和矿渣等。 应该选择洁净 、 干燥、 表面 粗糙、 形状接 近立方体的 , 并且无风化 、 不含杂质, 具有足够 的强度和耐磨性 能 。 ( ) 集 料 。 以 采 用天 然 砂 、 制 砂或 石 3细 可 机 屑。 洁净 、 干燥 、 无风 化 、 不含 杂质并有适 当的级 配 范 围。 粘结 能力较 差 , 若 则应 先对 其进 行抗 剥落处 理 后方可 在高速 公路 、 一级公 路 、 市主干路 以及 城 快速 路沥青面层 的施 工中使用 。
ogf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ogf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OGFC(Open-graded Friction Course)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开级配的沥青混凝土,以其优良的抗滑性能、排水性能和噪音降低性能在道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OGFC沥青混凝土的简介、配合比原则、配合比设计方法、性能优势与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OGFC沥青混凝土简介OGFC沥青混凝土是一种以粗集料为主,细集料和填料较少的开级配沥青混凝土。
其结构特点是空隙率较大,通常在15%-25%之间。
OGFC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可以提高道路行驶安全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降低道路积水现象;还能有效降低噪音,提高行驶舒适性。
二、OGF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原则1.充分考虑道路设计要求:根据道路功能、交通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OGFC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
2.保证抗滑性能:适当增加粗集料比例,保证一定的空隙率。
3.兼顾排水性能与耐久性:控制细集料和填料的比例,确保良好的排水性能,同时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
4.满足环保要求:选用环保型沥青和集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OGF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确定目标配合比:根据道路设计要求、性能需求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目标配合比。
2.实验室试验:进行集料筛分、密度、空隙率等试验,验证配合比的可行性。
3.生产与应用: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进行生产与应用。
四、OGFC沥青混凝土性能优势与应用场景1.抗滑性能:OGFC沥青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有效提高道路行驶安全性。
2.排水性能:较大空隙率有利于排水,降低道路积水对行驶性能的影响。
3.噪音降低性能:OGFC沥青混凝土能有效降低噪音,提高行驶舒适性。
4.应用场景: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干道、机场等重要道路。
五、总结与建议OGFC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道路材料。
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抗滑、排水、噪音降低等性能,合理选择配合比。
同时,关注环保要求,选用环保型沥青和集料。
AC-2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详细)
设计说明1.AC-20C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来自于《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指南》.2.AC-20C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1)集料:按13.2米米~19米米(1号)、9.5米米~13.2米米(2号)、4.75米米~9.5米米(3号)、2.36米米~4.75米米(4号)、0米米~2.36米米(5号)备料.(2)沥青:XX生产SBS改性沥青.(3)矿粉:自产.3.按规范要求,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4.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5-175(℃),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55-160(℃).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 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4.4%,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油石比宜控制在4.3%-4.6%之间,其合成级配应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7.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进行验证,旋转压实仪的单位压力为600KPa,设定旋转压实次数为125次.2012年7月2日一.原材料试验1.沥青试验结果2.集料试验(1) 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结果(3)各级粒径集料的相对密度试验结果(5) 细集料的砂当量试验结果二.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1.XX高速公路AC-20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2.郴宁高速公路AC-20C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三.AC-20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1.各级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及合成级配AC-20C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2.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AC-20C 型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图从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AC-20C沥青混合料指标与油石比的关系如下:从上图及表中可知,OAC1=4.50%,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要求的油石比范围OA厘米ix~OA厘米ax为4.12%~4.50%,因此:OAC2=(OA厘米ix+OA厘米ax)/2=4.31%.取OAC1与OAC2的中值为最佳油石比,得:OAC=(OAC1+OAC2)/2=4.41%.由上述计算确定郴宁高速公路AC-20C的最佳油石比OAC为4.4%.3. AC-20C型在最佳油石比OAC=4.4%时,其各项体积指标与强度指标如下表:(1)马歇尔试验结果(2)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强度、车辙试验结果(3)AC-20C型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验证试验结果经过马歇尔试验及其相关的验证试验,郴宁高速公路路面AC-20C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取为 4.4%时,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应根据拌和机的除尘效果,确定矿粉的掺量,以使混合集料的级配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的级配一致.主检:审核:审批:2012 年7月2 日。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怎么做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怎么做近年来,沥青路面在公路面中占居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发生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前修后坏,有的使用周期达不到设计年限。
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本文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一探讨。
1、级配类型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一般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以下简称《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和《公路工程集试验规程》(JTJ058—2000)。
我国现行规范规定,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
由此分析,厚度一定的沥青面层,若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最低要求选择级配类型,则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普遍偏大,何况还有0~5%的颗粒超过最大粒径,这样势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带来难以解决的施工难度,如摊铺机的熨平板易拉动大粒径的骨料,尤其比最大粒径大0~5%的超粒径骨料;若采用细料弥补,易破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使局部部位的面层压实度难以控制,或使沥青混凝土面层空隙率偏大,渗水严重等。
濮阳市的沥青路面结构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是4cm+3cm的厚度组合模式,这种组合模式对沥青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
4cm 的下面层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25mm,3cm上面层最大粒径一般不宜超过15mm;根据近年来濮阳地区路面所用材料的情况,经调查、试验、分析、比较可知,下面层的选择余地较宽,多采用AG-201级配类型。
而上面层混合料型的选择非常困难。
3cm厚的上面层,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选择AC-10I型较合适,AC-10I型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公路的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与其原材料的使用情况也密切相关,所以,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重视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为公路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引言长期以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总是以确保其安全性能为目标,忽略了混凝土组分多元化、混凝土工艺性能、混凝土强度发育历程等客观变化带来的负面作用,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与现代混凝土内在的规律性上产生了偏离,从而导致混凝土性能呈快速劣化的总体态势。
本文简要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级配种类、原材料的选择、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便为沥青路面的有效建设提供强有力参考依据。
一、沥青混凝土级配种类的选择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体质量,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种类。
根据沥青混凝土面层规定的设计标准,其上面层选用的混合料最大粒径应低于该层实际厚度的50%,其中面层选用的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应低于该层实际厚度的66.7%,其结构层选用的混合料集料最大公称尺寸应不高于该层实际厚度的33.3%,如果混合料是粗体,那么还应将其比例适当的缩小。
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一样,其技术性质不但与组成材料质量相关,还与沥青混合料中每个组成材料的实际数量相关。
设计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主要是为了对沥青、砾石、矿粉与砂等材料的最佳配合比加以确定,其混合料的组成结构主要有骨架密实结构、悬浮密实结构与骨架空隙结构。
骨架密实结构属于间断式的连续级配混合料,主要特征是截断核心尺寸的集料,以便粗集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分列统一的密排骨架,保证数量有限的细集料鞥能够完全填充各骨架之间存在的空隙,该结构的耐久性、稳定性和抗裂能力非常好。
悬浮密实结构属于密式的连续级配混合料,因为该结构的细集料成分多,因此可以很好地转变为密实结构,且有着很好的耐久性,然而其粗集料成分较少,不能转化为骨架,所以高温稳定能力和低温抗裂能力不够好。
骨架空隙结构属于开式的连续级配混合料,因为该结构的粗骨料成分多,因此可以形成具备稳定性的良好骨架,然而其细集料成分较少,不能完全将粗料之间存在的空隙填充,所以耐久性与低温抗裂能力不够好。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标准实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某品牌沥青,集料为碎石、砂、矿粉等。
2. 实验仪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马歇尔试验仪、车辙试验仪、冻融劈裂试验仪、孔隙率测试仪等。
3. 其他材料:标准砂、矿粉、水、油石比等。
三、实验方法1. 马歇尔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马歇尔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2. 车辙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车辙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3. 冻融劈裂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 孔隙率测试: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孔隙率测试,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四、实验步骤1. 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沥青、集料、矿粉等材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均匀。
2. 马歇尔试验: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
b. 测试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3. 车辙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在规定温度下,用车辙试验仪进行车辙试验。
c.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4. 冻融劈裂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将铺设好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冻融处理。
c. 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5. 孔隙率测试: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孔隙率测试。
b.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歇尔试验结果:- 密度:2.41g/cm³- 稳定度:6.5kN- 流值:28mm结果分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30-200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批准人:状态:持有人:分发号:2003年11月1日批准 2003年11月25日实施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电话:、2600330 传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
在温度60℃、轮压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不小于800次/㎜,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才来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表1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人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包括㎜、㎜、㎜(圆孔筛㎜、㎜、5㎜)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生产过程中如遇到进场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和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2、泰波 Talbol 曲线 (n)法 (n)法
认为集料的级配应该允许在一定的范 围内波动, Fuller曲线指数 改成 曲线指数0.5改成n 围内波动,将Fuller曲线指数0.5改成n, 研究认为,沥青混合料中n=0.45时 研究认为,沥青混合料中n=0.45时, 密度最大、水泥混凝土中n=0.25密度最大、水泥混凝土中n=0.25-0.45 时施工和易性较好。 时施工和易性较好。通常使用的矿质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包括密级配 和开级配) 0.3-0.7之间 之间。 和开级配)n在0.3-0.7之间。
3、K为参数的连续级配密度理论, 为参数的连续级配密度理论, (K法)
前苏联的伊万诺夫提出, 前苏联的伊万诺夫提出,用颗粒分级重量 递减系数K为参数的连续级配密度理论, 递减系数K为参数的连续级配密度理论, (K法)。 N次幂公式存在一个缺点,因为它是无穷级 次幂公式存在一个缺点, 没有最小粒径的控制。 数,没有最小粒径的控制。对沥青混合料 往往造成矿粉过高, 往往造成矿粉过高,路面高温稳定性不足 的缺点, 法以颗粒直径的1/2为递减标准 为递减标准, 的缺点,K法以颗粒直径的1/2为递减标准, 为筛余量的递减系数, 值越大, 设K为筛余量的递减系数,K值越大,级配 越细,一般K值为0.65-0.84。 越细,一般K值为0.65-0.84。
四、贝雷法
贝雷法通过一些指标对级配中的粗、 贝雷法通过一些指标对级配中的粗、细集 料进行约束, 料进行约束,使得混合料获得良好的骨架 结构,并且施工时不会产生离析, 结构,并且施工时不会产生离析,而且易 于压实。这些指标包括: 于压实。这些指标包括: CA比 ratio) (1)CA比(Coarse aggregate ratio) 用来描述粗集料间的填充情况。 用来描述粗集料间的填充情况。 CA比=[P(NMPS/2)-P(PCS)]/[100%CA比=[P(NMPS/2)-P(PCS)]/[100%P(NMPS/2)] 式中:P(PCS)——为0.22倍公称尺寸对应 式中:P(PCS)——为0.22倍公称尺寸对应 相近尺寸筛孔的通过率。 相近尺寸筛孔的通过率。
OGF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案
OGF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案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排水式磨耗层混合料。
2.试验目的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合料OGFC的主要目的是使用路面在高速行车条件下,雨水可以迅速地通过混合料内部的大的开口孔隙排出路面以外,不产生溅水和水雾,同时大幅度降低路面噪声。
3.试验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试验设备马歇尔试件击实仪、智能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燃烧法沥青含量试验仪、电液式轮碾成型机、全自动车辙试验仪、马歇尔稳定度测定仪、电热鼓风干燥箱、标准恒温水浴、沥青混凝土集料筛等。
6.配合比设计概论6.1对于配合比设计的各种材料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D规定选择,其质量必须符合本规范第四章规定的技术要求。
6.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品种及配合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6.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宜按照图B.1.3的框图的步骤进行。
7.确定设计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7.1 OGFC路面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宜直接采用表5.3.2规定的级配范围。
7.2 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各种矿料的比例设计3组不同粗细的初级试配,3组级配的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的通过率处于级配范围的中值、中值±3%附近。
7.3 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D 的方法计算初试沥青用量。
7.4 对每一组初选的矿料级配按式计算集料的表面积。
根据希望的沥青膜厚度,计算每一组混合料的初试沥青用量P b。
通常情况下,OGFC的沥青膜厚度h宜为14μm。
A=(2+0.02a+0.04b+0.08c+0.14d+0.3e+0.6f+1.6g)/48.74P b=h*a式中:A-----集料的总表面积其中a、b、c、d、e、f、g分别代表4.75mm、2.36mm、1.18mm、0.6mm、0.3mm、0.015mm、0.075mm筛孔的通过百分率,%。
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6)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 —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 —2005)2 、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 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10-2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7:30:11:18:4。
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 %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4.0 %、4.5 %、5.0 %、5.5 %、4.85 %,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见表3—2:表3-2 :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 4.85%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23 : 25 : 25 :23 :4 最佳油石比:5.09%,最佳沥青用量4.8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孔路黑埠子-石埠子段沥青砼路面维修工程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编制单位:安丘市汇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1年6月4日。
AC-1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 — 22和表8 — 23(现行规范)或8 —24和表8 —25(新规范稿)的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1)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的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的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的用量比例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
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等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
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
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的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的用量(实践中大多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
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丘市甘白路甘泉至金冢子段公路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青州市桥山道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
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丘市甘白路甘泉至金冢子段公路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青州市桥山道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 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
法或计算法,求出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 料用量比例。
3) 调整配合比计算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要求作必 要的配合比调整 a.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 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 mm、2.36 mm和 4.75 mm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中 限。
2) 测定物理指标: 为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最佳 用量,需要测定各组试件的表观密度, 空隙率, 矿 料间隙率和饱和度等物理指标.
3) 测定力学指标: 采用马歇尔稳定度仪, 测定沥 青混合料的力学指标,即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 值.
4) 试验结果分析: A. 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 以 沥青用量为横坐标, 以表观密度, 空隙率, 饱和 度, 稳定度, 和流值为纵坐标, 绘制试验结果的 关系曲线,如下图:
n=0
10
70.
50.
35.
25.
17.
12.
8.8
6.3
4.4
通过量 .5 0 71 00 36 00 68 55 7 2 7
(%)
级配 n=0 10 81. 65. 53. 43. 35. 28. 23. 19. 15. 范围 .3 0 23 98 59 53 36 79 38 08 50 曲线 n=0 10 61. 37. 23. 14. 8.3 5.4 3.3 2.1 1.2 通过 .7 0 56 89 33 36 4 7 7 0 9 量(%)
其他等级公路
沥青混 凝 土路面
沥青碎 石 路面
AC—13 AC—16
AM—13
一般城市道路及其 他道路工程
沥青混 凝 土路面
沥青碎 石 路面
AC—5 AC—10 AC—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集料压碎值
➢ 试验方法简述:
➢ 将要求质量的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大体 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压头放入试筒内 石料面上,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 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400kN,稳压 5s,然后卸荷。
➢ 取出试样用2.36mm标准筛筛分经压碎 的全部试样,称取通过2.36㎜筛孔的全 部细料质量,计算集料压碎值。
➢ 以三个试样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压碎值的测定。
要点强调
➢ 确定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
➢ 将石料分三层倒入量筒中,每层数量大致相同。每层夯 击25次,落点均匀。
➢ 试样分三层装入试筒后,最上层表面应仔细整平,防止 因不平而使压柱在加载时卡住。
➢ 使试验试样尽量密集接触,不会存留过大的集料间隙率, 如试验中有较大的集料间隙率,将使得石料内部受力不 均而导致压碎石料偏少,测得压碎值偏小。
粗集料
➢ 粗集料 ➢ 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4.75mm(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
选砾石和矿渣等。 ➢ 粗集料密度 ➢ 密度定义 ➢ 堆积密度:单位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有干堆积密度及湿堆积密度之分。 ➢ 表观密度(视密度):单位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 表干密度(饱和面干毛体积密度):单位体积物质颗粒的饱和面干质量。 ➢ 毛体积密度:单位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 各密度的相对密度是该密度同同温度水的密度的比值。 ➢ 注:必须四分法取样,要求试样具有代表性。
➢ 试样若较湿,应通过烘箱烘干,但烘箱温度不宜超过 100℃,若温度过高,很可能会导致集料压碎值结果偏大。
技术性质
➢ 集料的压碎值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摊铺碾压过程中有部分集料被压碎,形成新的 破碎面,而新的破碎面没有沥青胶浆裹附,很容易被水浸入。而 在行车时候产生的泵吸作用下集料会慢慢脱落,导致路面出现松 散或坑槽,形成水损坏影响路面的耐久性。
工程用途
为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数。(密 度的准确性)
➢ 注意对粗集料的密度、相对密度的定义、 测定、使用时很容易出现错误的理解。首先 应特别注意各种相对密度和密度的不同用途, 工程上常用相对密度而少用密度。例如在沥 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时,常用表观相对密 度、毛体积相对密度。
➢ 要点强调:
试验时;试样清洗后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试验时,水温控制在15-25℃,宜控制在23℃。 在称取表干质量的过程中不得有集料颗粒丢失 也可以采取先称表干重,再称水中重的方法进 行试验,这样可以避免因集料丢失带来的问题。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
➢ 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粗集料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
相对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吸水率。 ➢ 试验步骤 : ➢ 对较粗的集料采用4.75mm筛,对2.36mm~4.75mm集料,或者混在
4.75mm以下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2.36mm标准筛过筛 ,用四分法缩 分至要求的质量,分两份备用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 集料分别测定,所取的每一份集料试样应基本上保持原有的级配 ➢ 经缩分后供测定密度和吸水率的粗集料质量应符合表的规定
粗集料压逐渐增加的荷 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力学 性能的指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 适用性。
注意事项
金属筒确定试验集料描述如下:将试样分 3次(每1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 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 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 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 平。称取量筒中试样质量。平行试验三 次,以三次平行试验的试样质量平均值 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
➢ 集料的压碎值越大,磨耗值越大,磨光值越小。对路面的耐摩擦、 抗撞击及抗滑性能也有显著影响。
➢ 因此在沥青混凝土选用集料的时候,集料的压碎值越小越好。即 使石料场的压碎值符合规范要求,但在不影响工程经济性的情况 下,最好还是选则压碎值小的石料场。
粗集料磨耗值
➢ 目的和适用范围
➢ 测定标准条件下粗集料抵抗摩擦、撞 击的能力,以磨耗损失(%)表示。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集料实验方法
集料试验方法及基本概念
➢沥青混合料原材料主要包括 : ➢集料; ➢沥青;
约占沥青混合料95%的集料
➢ 按集料的粒径大小: ➢ 粗集料: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矿渣等。 ➢ 细集料:粒径小于2.36mm 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 ➢ 机制砂)、及石屑。 ➢ 矿粉:由石灰岩等碱性石料碾磨而成,起填料作用。 ➢ 按集料的岩性 : ➢ 玄武岩 ➢ 石灰岩 ➢ 辉绿岩 ➢ 花岗岩 ➢ 安山岩
5000±10
6
2500±15 500
简述试验步骤
➢ 取出钢球,将经过磨耗后的试样从投 料口倒入接受容器中。
➢ 将试样用1.7mm的方孔筛过筛。 ➢ 用水冲干净留在筛上的碎石,置温度
➢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等级规格集料的磨 耗试验
➢ 简述试验步骤
➢ 操作过程 ➢ 试样的准备 ➢ 将不同规格的试样用水冲洗干净,置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按规定准备试样, 筛分。 ➢ 对于沥青路面及各种基层、底基层的 粗集料,试验条件应符合表的要求.
粗集料洛杉矶磨耗试验条件
粒度 类别
粒集组成 (mm)
试样质量 (g)
集料试验
➢ 反映集料原始面貌 1.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 2.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3.粗集料磨耗值试验(洛杉矶法) 4.集料坚固性试验 5.粗集料磨光值试验 6.细集料密度
➢ 按反映集料加工工艺 1.粗集料含泥量试验 2.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游标卡尺法) 3.粗集料软弱颗粒含量试验 4.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 5.细集料砂当量试验 6.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流动时间法)
试样总质 量(g)
钢球 数量 (个)
钢球总 质量 (g)
次数 (转)
B
19.0~26.5 16.0~19.0
2500±10 2500±10
5000±10
11 4850±25 500
C
4.75~9.5 9.5~16.0
2500±10 2500±10
5000±10
8
3330±20 500
D
2.36~4.75 5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