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g分解

合集下载

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g

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g

第二,在反对外部势力干预的斗争 中,我们要坚持两手策略,既有策 略的灵活性,又有原则的坚定性, 既坚持和平的方针,又不放弃非和 平的方式,用我们的“两手”对付 美国的“两手”。
第三,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 争取台湾民心;分化瓦解“台独” 势力;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
(1)坚决贯彻“寄希望于台湾 人民”的方针,积极做好争取台 湾民心的工作。
第三,帮助台湾扩展“国际空间”
1994年9月,美国表示将支持台 湾在其“国家地位”不成问题的国 际组织中的成员地位,支持台湾参 加其“国家地位”已被否定的国际 组织。目前台湾官方加入的国际性 组织共有10个,以民间形式参加的 非政府组织有700个。
第四,从“战略模糊”到“战略 清晰”
小布什上台后,在是否“协防台 湾”的问题上,美国从“战略模糊” 走向了“战略清晰”。
4、冷战后美国调整 对台政策的原因
第一,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从争夺霸权到维持霸权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冷战后的 美国全球战略有两大重点,一是进 入中东,控制资源;二是推行“两 洋战略”,在欧亚构建确保美国霸 权的“均势结构”。
第二,中国战略地位的变化: 从“合作伙伴”到潜在对手
“美国如果默认使用军事力量强 行统一台湾的尝试,那么美国在远东 的地位将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 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一)美国对台湾问题 的干预和破坏
“一个稳定的中国,对苏俄在 远东的野心,将形成一道屏障,也 可以当作一种最有价值的向心力, 以限制亚洲革命暴动的影响。” ——罗斯福
“中国情势日恶,台湾、澎湖各 岛之形势,关系日本与马来半岛间的 航路,亦控制菲律宾与冲绳之间交通, 如果落在不友好国家之手,美国远东 地位将受到损害。因此美国无论如何 宜用一切外交及经济手段,使其长期 属于对美友好之政权。”

美国对台湾新政策(2009~2016)之评析

美国对台湾新政策(2009~2016)之评析

美国对台湾新政策(2009~2016)之评析
杨建国
【期刊名称】《枣庄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5)001
【摘要】奥巴马主政美国以来,根据国家利益的需求和内外环境的变化,灵活主动地调整对台湾的政策.对台湾新政策的体现:政治与“外交”领域,先低后高的演变态势,更加注重追求实质性好处与利益,有意淡化名分;经贸领域,更加凸现市场准人权和相互依赖性,有意减轻对台湾地区担负的经济责任;军事安全领域,更加强调以对台军售为核心和基轴的机动灵活性举措,提升美台实质性准盟国合作关系及互信度.其如意算盘是,在不根本超越中国中央政府处理台湾事务的政策红线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大力抬升台湾当局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力挺其拓展国际空间的做法,在台海事务上继续保持美国首位性的主导权和影响力.
【总页数】8页(P84-91)
【作者】杨建国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3/87/0
【相关文献】
1.美国IIHS:从2009-2016年,美国行人被撞身亡人数上升了46% [J],
2.台湾电力经济专家张家泽教授评析美国加州电力危机 [J], 张家泽
3.美国“伊拉克新政策”评析 [J], 韩志斌
4.台湾问题:美国出张什么牌?——美国对台政策回顾与评析 [J], 王成南
5.美国最佳教师的卓越特质及对我国教师的重要启示——基于对2009-2016年7位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访谈质性研究 [J], 胡乐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什政府对台政策浅析

布什政府对台政策浅析

《美国研究》2010年第2期布什政府对台政策浅析许安结 〔内容提要〕布什执政初期,其对台政策在“协防”台湾、对台军售、“一个中国”等六大方面,做出了向台湾当局倾斜的较大调整。

然而,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在国内外形势变化、中美关系改善和岛内“台独”升级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布什政府不得不再次进行调整,使其对台政策基本上回归到其前任政府的基调上。

而且,因陈水扁“法理台独”的冒险行为触犯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布什政府还主动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对岛内分裂活动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关键词:美国外交布什政府对台政策奥巴马执政以来,有关人士都在密切关注中美关系的走向,预测、判断美国对华政策可能出现的变化。

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就是重要的聚焦点。

因此,回顾和研究上届美国政府对台政策,对于研究和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有所助益。

小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曾一度背离作为中美关系政治基础的三个联合公报,使两国关系险象横生。

然而,在九一一事件爆发、台湾陈水扁当局的“台独”分裂活动日益威胁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等因素交织作用下,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重又回归到尼克松以来6届美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上来,而且在其后期,随着陈水扁“台独”分裂活动更为挑衅和冒险,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布什政府还主动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为稳定台海局势做了一些有益之事,这在美国涉台事务中是不多见的。

本文拟对布什政府对台政策演变的背景、调整过程及政策的主要内容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 新保守主义、“火神团队”与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学界大多认为,布什政府的内外政策有着强烈的“新保守主义”色彩。

至于布什总统是否是新保守主义者,学界存在不同看法,多数人认为他是在九一一事件之后才“主动地接受了新保守主义的观点”。

①西方学者把美国现今的新保守主义思潮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民主党人的一批知识分子认为民主党对前苏联“过于软弱”、对反正统文化过于迁就,于是与民主党分道扬镳。

20世纪70年代台湾被美国抛弃始末

20世纪70年代台湾被美国抛弃始末

20世纪70年代台湾被美国抛弃始末作者:吕传彬来源:《档案天地》2013年第07期20世纪70年代伊始,来自美洲大陆的政治“冷空气”,在台湾上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寒流”,台湾像是进入了“严冬”。

1970年4月24日,纽约布拉萨大酒店门前台独分子的一声枪响,更使这“严冬”寒上加霜。

从此,台湾退出联合国,台湾“外交部”一时被讽为“绝交部”……一、“山姆大叔”要变脸了在美国和世界上有着极好印象又有着极坏印象的尼克松,1967年l0月就在一篇题为《越南之后的亚洲》的文章中写道:“从长远的眼光看,我们绝不能将中国永远摒弃在联合国之外,……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没有理由让十亿最具潜力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之中。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美国从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开始放弃孤立中国大陆的政策,而采用“打中国牌”遏制苏联的战略。

由此而导致了美国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

尼克松政府开始向中国大陆频送秋波:美国务院发言人1969年7月21日宣布,六类美国人可以以观光身份访问中国大陆,从海外归来的美国公民可以带回价值100美元的中国大陆制品。

美国务院同年l2月19日宣布美国公司可以与中共进行非战略性商品的交易,早先所定的限制美国公民携回中国大陆商品价值的规定予以废止。

六天之后,美国务院又承认,美国第七舰队舰只在台湾海峡的巡逻巳由定期改为不定期。

同一天,白宫还宣布美国反对提供一个中队的F-4D型飞机给台湾。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于1970年1月26日及28日投票通过,在军事援外法案中,将原供台湾购买前述一个中队F--4D型飞机的5450万美元经费,予以删除。

种种设想向台湾当局表明,“山姆大叔”要变脸了。

二、尼克松总统的外交辞令一系列来自太平洋彼岸的讯息,使敏感的台湾当局感到忧虑和不安。

于是,刚刚担任台湾“行政院副院长”5个多月的蒋经国,奉父之命,欲出访美国,探听虚实,以谋对策。

1969年12月,台湾“外交部”通过外交途径试探蒋经国近期访美的可能性,美方反应十分积极。

美国对台湾事务的影响现状与走向

美国对台湾事务的影响现状与走向

《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6期美国对台湾事务的影响:现状与走向术吴心伯[内容提要]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增强了对台湾事务的介入力度,美国因素对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走向和岛内政局的演变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台湾问题的“美国化”趋势明显。

本文总结了美国影响台湾当局两岸政策走向的基本模式,剖析了美国影响岛内政局演变的3个主要案例,展望了美国对台湾事务影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美国台湾两岸政策岛内政局 [作者介绍]吴心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中美关系、亚太问题研究。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台湾岛内政治生态政策主张成为区分两大政治势力的主要依据。

简言变化、两岸关系紧张以及美国对华战略调整,美国对之,台湾岛内政治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谁掌握政权以台湾事务的介入越来越深、越来越频繁,美国因素对及如何处理两岸关系,而美国对台湾事务的影响也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走向和岛内政局演变产生了越恰恰体现在这两方面。

来越大的影响。

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重新介入台湾导致美国越来越多地介入台湾问题的原因主要问题?美国是如何影响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走向和有三。

首先是台独势力的抬头挑战着台海稳定。

台岛内政局演变的?在岛内政局发生积极变化的背景湾民主化和本土化的后果是台独势力的抬头,两岸下,美国影响台湾事务的趋势又将如何?本文拟就关系成为岛内政治力量博弈的重要角力点。

从李登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辉开始,台独势力开始以各种方式推进台独日程,谋求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而台湾海峡也因此结束了一、美国重新介入台湾事务的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降的相对平静状态,紧张和1979年中美建交、美台断交之后,美国与台湾危机不断出现。

台海局势的紧张挑战着美国在台湾之间的官方联系与交往一度降到最低限度,双边军问题上“不统、不独、不战”原则的底线,迫使美国频事合作仅限于“武器销售”和“情报交换”两个领域。

频介入灭火。

现实主义外交的斡旋——浅析1969—1972年尼克松主义下的对台政策

现实主义外交的斡旋——浅析1969—1972年尼克松主义下的对台政策
表谈话 , 其大致意思不外乎两点 : 其一 , 美国将恪守 以前的条
力量 , 就像肯尼迪执政时所说 的那样 :我们 准备支付任何代 “
价, 挑起任何重担 , 应付 任何 艰难 , 持任何 朋友 , 支 反对 任何
敌人 , 以确保 自由的生存 和胜 利。 在 越南用 兵 的不断 升 ”
约义务 ; 其二 , 在没有核大 国威胁 的前提下 , 美国希望亚洲 国 家来处理 自己的事务 , 国减少对亚洲 问题的干涉。 美
的 必要 契机 , 同时正是在尼 克松 主义的指导下, 美国对 台政 策改变了以往 台湾 问题在 中关关 系中的尴尬 地位 。这种
政策性 的转 变虽然缓解 了中关之 间的摩擦 , 有利 于 中国的发展 , 但我们也 必须看到政策转 变背后 的现 实利益 目的。
关键词 : 克松 主义; 实主义 外交; 尼 现 中美关 系; 台政 策 对 中图分类号 : 8 0 D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 - 8 6 2 1 )6— 0 8- 3 1 1 7 3 (0 1 0 0 0 0 0
体系和“ 关税贸易总协议 ” 的建 立 以及在美 国主导下 成立 的
联合国 , 使它 的政治 势力 和经 济 能量居 世 界之 首。 自 15 90 年朝鲜战争爆 发后 , 国不断地 向世 界各 地输送 经济 、 美 军事
二、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和关键性问题
16 9 9年 7月 2 5日, 尼克松在关 岛就美 国的亚洲政 策发
在美国经济实力削减的同时 , 是苏联实力和信心的增
收稿 日期 :0 0—1 0 21 2— 6
则转向了“ 冷静观察” 的工作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讲, 尼克
作者简介 : 贾春辉(96一 , , 18 )女 黑龙江黑河人 , 教育硕士研究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曾经指出,台湾问题归根到底是美国问题。

没有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就不会有台湾问题。

半个世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表明,台湾问题中的外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变化,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具有爆炸性的核心问题。

美国的对台政策直接影响到台湾局势的发展。

简单地说,台湾问题是一场未曾结束的内战的产物,阻碍中国收复台湾,使冷内战得以维持的是美国。

美国直接介入台湾问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不管美国政府心里是怎么想的,不管它出于何种考虑,也不管美国政府内部有多少种声音,至少在1950年以前美国政府的公开立场是明确的。

美国政府积极参与并促成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的签署与发表,明确承认并支持了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战后立即归还中国。

从1943年开罗会议到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整个过程中,对于中国恢复行使台湾的主权与治权,美国从未提出过异议。

直到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台湾问题发表声明,还重申美国在有关国际协议中的承诺,并称台湾已归还中国。

杜鲁门在声明中说美国“要求国际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这一原则在目前的局势下对于台湾特别适用。

……”美国是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的签字国。

《波茨坦公告》称:“《开罗宣言》条款应即执行。

日本投降时亦曾接受此宣言的规定。

按照以上各宣言台湾已经交给蒋介石委员长。

过去四年来,美国及其他盟国亦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

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

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

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

美国政府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中的途径。

”2月9日,美国务院官员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指出,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在战后收回台湾从未质疑,“包括美国在内的各盟国在过去四年中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这一立场是符合国际法原则的,也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台政策浅析

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台政策浅析

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台政策浅析中美建交30余年里,相互关系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演变。

布什政府上台之初,便在对台政策上做了很大的变动,然而,9·11事件发生后,在国内外形势变化、中美关系改善和岛内台独升级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布什政府不得不再次进行调整,使其对台政策基本上回归传统的对华政策轨道上来。

标签:布什政府;对台政策;中美关系一、布什政府时期对台政策的背景(一)新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新保守主义思潮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他们崇尚武力、热衷霸权、奉行我行我素的单边主义。

他们认为美国是‘无与伦比’的大国,肩负着向全世界推行‘仁慈霸权’的特殊使命。

为此,美国必须重整军备,使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其媲美,要将‘邪恶’政权从地球上赶走”[1]。

“新保守主义者在布什政府中占据要津,特别是在国防部……包括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在布什第一任期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第二任期担任国务卿的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和副国务卿阿米蒂奇都是新保守主义者”[2]。

基于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布什政府之初,在对台政策上做了一系列的调整。

(二)国际局势的变化布什上台执政仅八个月,美国遭遇了令世人震惊的9·11事件。

9·11事件是美国本土第一次受到恐怖主义的袭击,这彻底改变美国决策者关于安全战略的传统观念。

那时美国的首要敌人是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列为布什政府第一要务的是反对恐怖主义。

而中国,一方面,这个未来可能的、虚拟的“战略竞争者”被布什政府放到了次要地位;另一方面,美国如果想要取得反恐怖主义这场战争的胜利,需要国际社会广泛的支持与合作。

中国,作为一个实力不断增强的大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国更是需要与中国各方面的合作。

中国在美国整个反恐战略部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而中国在2002年10月朝鲜危机的处理和谈判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劝说”、“促进”作用,美国也认同中国在该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与对台政策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与对台政策


对于两岸经济关系的升温,美国也不无“醋意”,试图通 过TIFA(贸易暨投资框架协议)同大陆争夺台湾市场,保 证美台“特殊关系”的经济基础。
(四)调整中的调整

2013年以来,美国亚太战略尤其是对华战略发生了微 妙的变化,更强调对话、合作、防对抗,表现出温和 的特点。克里上任伊始即表示“美国必须‘深思熟虑 ’(thoughtful)地推进亚太战略,强化对华关系, 不要制造威胁,不要自找反弹”。智库学界也发声, 李侃如、约瑟夫·奈等人都强调中美“要合作,不要 遏制”,避免由于美国亚太政策的“自相矛盾”而陷 入更大的麻烦。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与对台政策



一、美国亚太政策调整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二)现实背景

二、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政策表现
(一)政治层面 (二)军事层面 (三)经济层面
(四)调整中的调整

三、台湾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特殊地位
(一)国际体系层面
(二)地区力量结构层面
(三)具体战略利益层面
重心东移是冷战后至今美国全球战略
在此思想主导下,奥巴马自称美国首
位“太平洋总统”,亚太战略调整从 多方入手,如火如荼。
二、奥巴马时期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政策表现
奥巴马任内,亚太布局快速展开,试
图通过资源的综合部署,多层次、全 方位的抓牢亚太主导权。政策表现具 体变现为:
(一)政治层面

首先,巩固、强化传统盟友关系。奥巴马执政初年即试图 重振盟友体系。但因其一手忙于国内应对金融危机,一手 忙于全球修复国家形象,重点改善与伊斯兰世界关系,在 对亚太的实际投入仍显不足,引发了部分盟友对美国亚太 战略调整诚意的怀疑,也导致了普天间基地等事件。其后 ,奥巴马政府更为积极主动的修复、重塑同盟关系,采取 了重新明确义务、签订条约、建立新机制、强调互操作性 等措施,强化了与日韩澳菲泰的盟友关系。

美国对台政策调整趋向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美国对台政策调整趋向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美国对台政策调整趋向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辛 旗
通过艰难选举程序产生的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同样要艰难地面对两岸关系,因为处理台湾问题是美中关系的最敏感、最关键的因素。克林顿政府留给了小布什一个经过8年检验的对台政策,新一届政府的对台政策是放在对华政策的一部分,还是要另有大的变动,究竟如何取舍其中的内容,这将决定新世纪中美关系的基调。
小布什政府当前最难处理的是,两岸之间僵局并没有因为两岸民间交往扩大而有丝毫缓解。相反,两岸的军事对峙不断增强,原因在于台湾岛内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正全面执政,陈水扁当局始终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两岸有相当多的人对中国统一方式的和平化逐渐失去了信心,岛内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台湾有所谓“建立新的民族国家”的政治资源和国际支持。而恰恰在此时,今年4月,美台要进行新的军售会议,一旦美国误判形势,在两岸即将失去平衡的天平上增加支持台湾政治冒险的军事筹码,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势必发生重大的变化。原因有三:第一,台湾已经是拥有TMD实战兵器的地区,一旦增加爱国者导弹的数量,提升型号,转让技术,等于恢复台美军事同盟,这是对中美关系基础的极大破坏;第二,美国国内立法程序中过多介入中国内政,尤其是台湾问题对立的加剧,而今,美国军事介入中的受益者是主张“台独”的激进势力,美国对台湾陈水扁当局的军事支持等于是给亚太地区安全制造新的麻烦;第三,美国如果把中国作为是战略上的敌人,势必将台湾重新作为遏制中国大陆的一张牌,而中国不仅将针对美国对华战略压制而不得不调整对台政策,而且也不得不在其他领域增加牵制美国的筹码,维持中国的安全利益,中美对抗将改变21世纪世界发展进程。
美国新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政策目前尚不明朗,但是从新政府官员的各种讲话中可以略见基本轮廓,内容包括:美国不会伤害台湾的利益;美国继续遵循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执行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并不断依据两岸形势的变化在国会讨论“加强台湾安全法”;美国将强调两岸任何解决方案都要经过台湾人民的同意;美国还要把对台售武问题与所谓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的强硬与否挂钩;美国还将支持台湾参与非主权国家的国际组织,扩大台湾国际生存空间;美国将继续承诺一个中国原则,但是对其含义可能做更为模糊的处理。在此基调下,美国可能会进一步要求两岸采取维持现状的克制做法,要求两岸能在一定的共识下,恢复对话和接触,并希望在鼓励两岸加入WTO的基础上,建立所谓的“和平共存”机制,共同参与全球化进程。这些要点没有把中国的统一列入关键的内容,显然对中国未来发展趋向持不友善的态度。

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g分解

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g分解

(2)在坚决遏制陈水扁之流 “台独”路线的同时,争取分化 瓦解“台独”势力。
(3)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争 取最大限度地排除美国在台湾问 题上的干扰与破坏。
谢谢大家!
3、小布什政府为实现“清 晰
战略”采取的实际措施
(1)进一步扩大对台军售的规模, 力求建立美台“准军事同盟”。
(2)进一步强化与日本的军事同 盟,试图把台湾纳入“周边事态” 范围,日本有可能成为美国干预 “台海冲突”的主要帮手。
(3)调整美军海外部署,把重点 转向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一线。
美国国防部声称,“先发制人” 理论不只限于用来对付“邪恶轴心” 国家,一旦需要还可用在包括台湾 海峡在内的地区冲突上,动用武力 的选择甚至包括首先使用核武器。
1994年9月,美国宣布对台政 策调整,美国官员可以访台,台湾 “政府”官员出访可以途经美国停 留,同意台湾“北美事务协调委员 会”更名为“台北驻美国经济文化 代表处”。
1995年6月允许李登辉访美并 在康乃尔大学发表演讲。
第二,加强对台军售
1991年美国布什政府违反 《八·一七公报》,向台湾出售了 包括150架F一16战斗机在内的总 额超过60亿美元的大量先进武器。
第二,在反对外部势力干预的斗争 中,我们要坚持两手策略,既有策 略的灵活性,又有原则的坚定性, 既坚持和平的方针,又不放弃非和 平的方式,用我们的“两手”对付 美国的“两手”。
第三,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 争取台湾民心;分化瓦解“台独” 势力;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
(1)坚决贯彻“寄希望于台湾 人民”的方针,积极做好争取台 湾民心的工作。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 建交公报。建交公报明确宣布:美 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 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 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 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 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对台湾政策变化的动因及方向

美国对台湾政策变化的动因及方向

作者: 牛新春
作者机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现代国际关系
页码: 14-1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美台关系;中美关系;台湾问题
摘要:美台关系的历史表明,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对台湾的意识形态认同以及台海局势这三大因素左右着美国对台政策的长远趋势。

综合分析这三大因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变化,其基本趋势对中国大陆有利,因而美对台政策变化可能朝着有利于中国大陆的方向发展。

但是,这种变化的具体细节、节奏则受更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及其未来走向

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及其未来走向

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及其未来走向
吕桂霞
【期刊名称】《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冷战后,美国企图借东欧剧变、苏联瓦解之“风”,以台制华,遏制中国。

为此,美国逐步调整其对华和对台政策,在调整过程中,美国对华对台政策的两重性更加明显。

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加强以及国际地位的上升,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中不得不重视中国的态度,寻求中国的支持和合作。

另一方面,为了防范与遏制中国,又以多种方式加强和提升美台关系,由原来偏重中国大陆的“倾斜性双轨政策”转向对大陆和台湾“相对平衡的双轨政策”。

【总页数】5页(P79-83)
【作者】吕桂霞
【作者单位】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山东聊城,252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712.54
【相关文献】
1.冷战后美国对东亚地区主义态度的演变与未来走向 [J], 卜永光
2.对美国“弃台论”相关争论的观察及美国对台政策走向分析 [J], 孔小惠
3.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的兴起机制和未来走向——基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框架[J], 陈家驹; 陈弘
4.冷战时期与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比较 [J], 云莉;孟萌
5.试析冷战后美国维和行动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走向 [J], 余凯;刘振华;吴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史鉴: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史鉴: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史鉴: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蒋述东
【期刊名称】《团结》
【年(卷),期】2000()2
【摘要】美国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始终没有停止就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往往以“不干涉”之名行干涉之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因此,始终对美国的干涉企图保持警惕是十分必要的。

一、台湾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从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底,在中国革命胜利已成定局。

【总页数】3页(P35-37)
【关键词】台湾问题;远东;干涉;美国;美利坚合众国;北美洲;艾奇逊
【作者】蒋述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3;D84;D85;D86;D87
【相关文献】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性质的反思——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 [J], 徐莹莹
2.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J], 赵辉兵;谢振玲
3.史鉴不远: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军队的改革 [J], 王法安;郭志刚;李银祥
4.新中国建国前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 [J], 周海峰
5.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陆与台湾的粮食政策比较 [J], 徐向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1948—1968年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试析1948—1968年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作者: 范希周
出版物刊名: 台湾研究集刊
页码: 1-12页
主题词: 中美关系;台湾海峡;对台湾政策;台湾当局;美国对华政策;台湾问题;美国远东政策;中国政府;战略地位;共产党
摘要: <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中就产生了台湾问题。

在过去30多年间,台湾问题不仅曾经是中美关系恶化的关键问题,而且也是当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隐患。

台湾问题的长期存在是美国推行其台湾政策的直接后果。

由于这一政策严重地侵犯和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同时直接影响到台湾与大陆统一及其前途等重要问。

美国对台政策调整的趋势及其危险性

美国对台政策调整的趋势及其危险性

美国对台政策调整的趋势及其危险性
黄仁伟
【期刊名称】《国际展望》
【年(卷),期】2001(000)010
【摘要】陈水扁上台一年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调整是具有战略性的和实质性的。

其突出标志就是布什总统最近发表“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台湾”的言论和美国对台军售实现了从防御性向进攻性武器的突破。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黄仁伟
【作者单位】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8
【相关文献】
1.马英九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调整的背景分析
2.2013年美国财政赤字与政策调整趋势分析
3.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调整论析
4.美国货币政策调整趋势
5.美国对台军售政策调整:特点、趋向与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战后初期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形成

战后初期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形成

作者: 苏格
出版物刊名: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页码: 60-67页
主题词: 台湾问题;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台湾政策;杜鲁门政府;共产党;美国外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政府;中美关系正常化
摘要: <正>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至中美建交整整经历了30个年头。

这一过程之所以如此艰难,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一直存在着“台湾问题”这个障碍。

中美建交之后,台湾问题并没有消失,而是时有起伏,继续干扰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布什政府为实现“清 晰
战略”采取的实际措施
(1)进一步扩大对台军售的规模, 力求建立美台“准军事同盟”。
(2)进一步强化与日本的军事同 盟,试图把台湾纳入“周边事态” 范围,日本有可能成为美国干预 “台海冲突”的主要帮手。
(3)调整美军海外部署,把重点 转向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一线。
美国国防部声称,“先发制人” 理论不只限于用来对付“邪恶轴心” 国家,一旦需要还可用在包括台湾 海峡在内的地区冲突上,动用武力 的选择甚至包括首先使用核武器。
2001年4月25日,布什声称美 国在必要时将“动用全部军事力 量”、“尽其所能帮助台湾自卫,” 公开放弃美国长期坚持的“模糊政 策”。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也表示:如 果中国大陆与台湾发生武力冲突, 美国要站在台湾一边,并根据《与 台湾关系法》履行对台湾的义务。
美国对台政策已从冷战时期以所 谓“和平解决”为前提的“模糊战 略”发展到了准备强行用武力维持 两岸分裂现状的“清晰战略”阶段。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 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政治》
“如果我们不阻止中国夺取台湾, 中国立即会成为亚洲的超级大国”。
——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 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
第二个问题: 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目标
美国对台政策的总体战略目标是: 长期维持两岸分裂的现状,利用 台湾问题牵制和“遏制”中国。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 署联合声明,日方承认中华人民共 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充 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 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 并且遵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 定。
1979年4月10日,美国出台了 《与台湾关系法》,公然宣称: “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 和平方式解决这样的期望”;“以 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运来决定 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对西太平洋地 区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胁,并为美国 严重关切之事”;美国仍将“向台 湾提供防御性武器”。
美国的对台政 策与两岸关系
主要内容:
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 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目标 若干战略思考和对策建议
第一个问题: 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 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 政问题。台湾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且 迄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 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干 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统一。
1994年9月,美国宣布对台政 策调整,美国官员可以访台,台湾 “政府”官员出访可以途经美国停 留,同意台湾“北美事务协调委员 会”更名为“台北驻美国经济文化 代表处”。
1995年6月允许李登辉访美并 在康乃尔大学发表演讲。
第二,加强对台军售
1991年美国布什政府违反 《八·一七公报》,向台湾出售了 包括150架F一16战斗机在内的总 额超过60亿美元的大量先进武器。
(三)冷战后美国对 台政策的调整
1、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主要特点
在台湾问题上两手策略更加明显 在两岸关系上更多地向台湾倾斜 “一个中国”的政策更趋“空心
化”
2、冷战后美国对台 政策的主要表现
第一,提升美台“实质关系”

1992年11月,美国部长级贸易 特别代表卡拉·席尔斯访台,开了美 高层官员访台之先例。
第三,帮助台湾扩展“国际空间”
1994年9月,美国表示将支持 台湾在其“国家地位”不成问题的 国际组织中的成员地位,支持台湾 参加其“国家地位”已被否定的国 际组织。目前台湾官方加入的国际 性组织共有10个,以民间形式参加 的非政府组织有700个。
第四,从“战略模糊”到“战略 清晰”
小布什上台后,在是否“协防台湾” 的问题上,美国从“战略模糊”走 向了“战略清晰”。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李梅上将 (1948年11月24日)
“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 任何攻击。”
“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须等到太 平洋安全恢复之后,由对日和约或由
联合国决定。”
——美国总统杜鲁门(1950年6月27
日)
(二)尼克松访华后美国 对台政策的变化
1972年2月28日,中美签署 《上海公报》。在《上海公报》中, 美方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 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 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 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异议。
美国对台政策的具体策略手段是: 以所谓“和平解决”为前提,不 让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 建交公报。建交公报明确宣布:美 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 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 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 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 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82年8月17日中美再次发表 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在 这一公报中,美方承诺:它不寻求 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 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 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 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对 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 导致最后的解决。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 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一)美国对台湾问题 的干预和破坏
“一个稳定的中国,对苏俄在 远东的野心,将形成一道屏障,也 可以当作一种最有价值的向心力, 以限制亚洲革命暴动的影响。”
——罗斯福
“中国情势日恶,台湾、澎湖各岛 之形势,关系日本与马来半岛间的航 路,亦控制菲律宾与冲绳之间交通, 如果落在不友好国家之手,美国远东 地位将受到损害。因此美国无论如何 宜用一切外交及经济手段,使其长期 属于对美友好之政权。”
4、冷战后美国调整 对台政策的原因
第一,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从争夺霸权到维持霸权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冷战后的 美国全球战略有两大重点,一是进 入中东,控制资源;二是推行“两 洋战略”,在欧亚构建确保美国霸 权的“均势结构”。
第二,中国战略地位的变化: 从“合作伙伴”到潜在对手
“美国如果默认使用军事力量强 行统一台湾的尝试,那么美国在远东 的地位将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