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导言
八上13.唐诗五首赏析背诵要领及记忆提纲(部编本)
随尽 入流 化静为动 空间流动 壮阔磅礴 万丈豪情 颈联 俯视 比喻 水月如镜 明净明亮 开心陶醉
仰视 想象 云蒸霞蔚 神秘瑰丽 新奇喜悦 尾联 点题 拟人 乡水似母 万里送行 迷恋思乡
情感:热爱赞美 畅快豪迈 迷恋思乡
五、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现实主义诗人 “诗魔” 体裁:七律 主题:写西湖早春明艳的春色、浓浓春意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对西湖春色赞 美爱好之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交代游湖起点孤山寺北贾亭西,写春水漫涨,云水相接,大处着笔,勾画轮廓, 境域开阔。脚字,拟人,好像濯足湖中,传神。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写日景,用叠词“历历、萋萋“写晴日朗照下的汉阳晴川、鹦鹉洲山川朗朗、 草木繁盛空明悠远的画面,让游子顿生他乡虽美,惜非故乡之感,以乐写哀, 反衬浓浓乡思。 描述画面:凭栏远眺,朗日高照,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 草郁郁葱葱,好一派山川朗朗,繁华昌盛的景象啊。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写晚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雾霭笼罩,烟波浩渺,乡关何处,渲染一种 朦胧充满飘忽的氛围,望着烟波远处故乡方向,怎能不引发挥之不去的浓浓 乡愁啊。 “乡关何处,使人愁“直抒胸臆,一语道破,余味无穷,直抒漂泊异乡的浓 浓思乡之情。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超级讲义)——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古代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题型1 鉴赏人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古代诗歌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作者的痕迹。
作者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所感悟和想象的作者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古代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作者隐身的古代诗歌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方法突破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
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
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
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志趣的诗(词)句。
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
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
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鉴赏导言模板
【解析】 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
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 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广大人世、爱国志 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 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 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 和“一生开落 任春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 自已无言,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 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来衬托木芙蓉 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慨。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 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
• 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 寒。
•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 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 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三、解读古典诗歌必备的基本常识
• 2.留意“互文”,参互理解。
• 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文天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 •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
无管弦。 • 杜甫《狂夫》: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三、解读古典诗歌必备的基本常识
• 3.识别“倒装”,还原语序。
•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
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第六章《唐诗的艺术特色》第二节“鉴赏诗歌语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唐诗的语言特点,掌握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的语言特点,如平仄、对仗、意象等。
2. 学会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唐诗的语言特点及具体案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唐诗鉴赏》辅助读物、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唐诗,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
2. 新课内容:(1)讲解唐诗的语言特点,如平仄、对仗、意象等。
(2)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表达技巧。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创作一首描绘四季景色的唐诗,要求运用所学的语言特点。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唐诗,分析其语言特点及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诗歌,运用鉴赏方法,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六、板书设计1. 《鉴赏诗歌语言——唐诗为例》2. 内容:(1)唐诗语言特点(2)诗歌鉴赏方法(3)具体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唐诗,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鉴赏文章。
2. 答案要求:(1)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2)运用鉴赏方法,阐述诗歌的美感(3)结构清晰,表达流畅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唐诗鉴赏》辅助读物,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创作热情。
(3)组织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唐诗的语言特点,确保所选诗歌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大纲 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诗歌的形象的鉴赏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大纲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第一节诗歌的形象的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
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
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谒金门(唐·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语言(整理)
“沙鸥”在茫茫天地间飞来飞去,栖止无定,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诗人一生坎坷、漂泊无依、前途渺茫的沉痛、悲愤之情。
01
02
例3.分析虞世南的《蝉》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02
作者省略了一些引发读者想像的情节:词人为什么嗜酒,竟至一夜之后,残酒还未消尽?酒醒之后作者并未起身到花园,那么她又是怎样的情态?急切地询问了一些什么?通过想像,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慵懒情态,窥见诗人惜春的心情。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有人认为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你能补充出来吗?
01
02
01
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2分)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1分)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3分)
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
托物言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考大纲求: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境界的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重点1.认识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种类;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建出来的生动详细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怀主人公)形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情景)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掌握形象的特点,解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怀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或许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绘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情痴心、朴实朴实,女青年美丽开朗、机灵调皮;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分别时的无穷伤心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义,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刻画了勤奋和善而又清醒刚强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旁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怀主人公的形象,其实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边几种形象种类。
(1)傲视显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高兴颜”表现了李白淡于荣华、傲视显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显贵、豪迈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伤时感事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1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其实不不过逗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伤时感事的性格。
(3)寄情山川、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显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政界的憎恶,对田园的喜欢;如王维《山居秋暝》经过对晚秋节气空山新雨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山川风光的喜欢。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主要涉及古代诗歌的鉴赏,重点是鉴赏诗歌的语言。
具体包括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经典古代诗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从诗歌的语言入手进行鉴赏。
2.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古代诗歌鉴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如何把握诗歌的语言特色,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妙氛围。
2. 诗歌讲解:分别讲解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歌,重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让学生进行鉴赏练习,指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入手,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探讨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了解背景、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会情感。
2. 诗歌的语言特点:炼字、炼句、炼意、炼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选取一首你喜欢的古代诗歌,从诗歌的语言入手进行鉴赏,写一篇鉴赏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主要涉及古代诗歌的鉴赏,重点是鉴赏诗歌的语言。
具体包括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经典古代诗歌。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清单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清单一、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
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
2、描述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清丽柔美杏花,春雨,江南。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柔波漾漾,小荷初露芳容;芳草萋萋,风来一道碧痕。
花丛蝶飞,柳间莺啼;洲中白鹭宿,梁上双燕栖。
日迟迟,云漫漫,波渺渺,柳依依。
细雨如丝,润造化之万物;和风似缕,绽人间之百花。
轻舟短棹,笑语骊歌。
娇容玉面,映芙蓉之妖艳;素手纤指,采莲子之清圆。
总此情景,是谓清丽柔美。
(2)凄迷朦胧(迷离恍惚、扑朔迷离、凄厉萧索、寂静迷蒙)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烟笼寒水,云漫长空。
问斜阳,斜阳不语;望天际,数点寒鸦。
水边蒹葭苍苍,堤上烟柳茫茫。
雾里看花,花影摇曳实可爱;水中望月;月华浮动自堪怜。
风雨凄凄,似鸿蒙之再现;烟雾蒙蒙,如混沌之未开。
两行鸿雁,望长天之凄唳;一叶孤舟,凌万顷之茫然。
月朦胧,鸟朦胧,凄凄落照,纷纷残红。
总此情景,谓之凄迷朦胧。
(3)莽苍苍凉胡马,秋风,塞北。
长河奔流水中水,彤云翻滚天外天。
大漠平沙,绝人世之踪迹;夕阳落日,照洪荒之孤烟。
秋风萧萧扫落叶,冬雪皑皑压冷川。
水色苍茫,月光清寒,树秃草枯,夜色阑珊。
鸟飞已尽,兽藏深山。
寂寥江山,有孤舟蓑翁,垂钓水边。
总此情景,谓之莽苍苍凉。
(4)幽深绵邈(凄清悠远、幽渺、清幽、幽远、幽美邈远、深邃高远)青山隐隐,众鸟飞尽;绿水迢迢,一帆远行。
古典诗歌鉴赏导学提纲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辨类析情[学习目标]通过辨类整体把握诗的主旨。
做好简答题。
[诗歌思想内容类别]1.寄别亲友类----抒写离情、慰藉亲人、表明心志等;2.咏史怀古类----评论史事、凭吊古迹、吊古伤今、借古讽今、仰慕先贤、壮志未酬、建功立业、黍离之悲、抚今追昔等;3.边塞战事类----戍边报国、渴望安定、思乡思亲、厌倦战争等;4.羁旅行役类----思乡思亲、失意苦闷、怀才不遇、有志难伸、漂泊哀伤、自我安慰等;5.山水田园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超脱尘世、闲适安逸、对官场生活的淡漠、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等;6.忧国忧民类----关心家事国事、关心民生疾苦等;7.相思爱情类----相思之苦、离合悲欢、忠贞不渝、男欢女爱等;8.生活哲理类----以事明理、因形见理等;9.写景状物类----托物言志等。
[训练]下列所选诗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主观情意?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答:寄别亲友类,抒写离情。
抒发了作者依依惜别的感情(寓情于景)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答:寄别亲友类,慰藉友人。
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答:咏诗怀古类。
一、二句凭吊古迹,三、四评论史事。
抒发历史变迁的感慨。
4.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答:咏诗怀古类,昔盛今衰,吊古伤今。
运用对比,吊古伤今,抒写今非昔比的感慨。
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答:咏诗怀古类,仰慕先贤、壮志未酬、建功立业。
借歌颂孔明的业绩,抒发了仰慕先贤、功业无成的感慨。
6.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
【课件】古代诗歌鉴赏1——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古代诗歌鉴赏1——诗歌语言鉴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的第一章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
通过分析不同朝代、诗人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词汇、句式等语言特点,掌握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如平仄、韵脚、对仗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语言鉴赏方法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诗歌的韵律、词汇、句式等语言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诗歌语言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古典诗歌,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古代诗歌的韵律、词汇、句式等语言特点。
(2)讲解诗歌语言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3. 例题讲解:(1)选取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语言特点。
(2)示范如何运用鉴赏方法对诗歌进行评价。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析一首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行课堂讨论。
(2)让学生尝试运用鉴赏方法对诗歌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语言特点:(1)平仄(2)韵脚(3)对仗2. 诗歌语言鉴赏方法:(1)把握意象(2)品味词语(3)分析句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尝试创作一首具有古代诗歌特点的短诗。
2. 答案:(1)这首诗采用了平仄交替、韵脚和谐的语言特点。
通过描绘鹳雀楼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远望的情怀。
评价: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11鉴赏古代诗歌的结构技巧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11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结构技巧【结构技巧·必备知识】常见结构技巧及作用1.开门见山特点及作用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揭示主题或全篇主要内容示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赏析首句概括写出数十年客居他乡的事实,有自伤“老大”之情,第四句儿童的淡淡一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2.以景结情特点及作用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一转而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示例“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赏析最后两句写山上所望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3.卒章显志特点及作用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示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心志4.抑扬特点及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
抑扬有先扬作用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示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赏析先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门外;后写诗人看到满园春色,有所收获。
前面遗憾是“抑”,后面高兴为“扬”5.铺垫特点及作用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
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示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赏析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的夜晚一派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做铺垫6.照应特点及作用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下,与前面呼应。
这种结构技巧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示例“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古代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一)思想感情方面的术语1.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感时伤世、昔盛今衰、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2.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同情下层人民疾苦、厌恶官场黑暗等。
3.壮志难酬、悲叹年华消逝、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等。
4.久居边关的乡愁、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谭臣心志的告白等。
5.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抒发闲适轻吊等。
6.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杨木、激愤等。
(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情随景迁、景为情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感物伤怀等。
2.表现手法:象征、用电、烘托、衬托、联想、想象、对比、反衬、钊颖、烘云托月、侧面烘托、动静结合、以东衬静、以叙写实、虚实相生、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泥人、对偶、对比、夸张、梵文、反诘、反复、排比、饮用、顶针、互文等。
(三)语言特色方面的'术语质朴淡雅、欢快风趣、清新自然、平白如画、不事雕饰、通俗流畅、形象生动、典雅绮丽、含蓄隽咏、简洁洗练、活泼明快等。
(四)写作风格方面的术语1.不同作家的独特风格:豪放飘逸、沉郁顿挫、豪放、婉约、隽秀、单元、闲静、恬淡优美、清新自然、雄健高峻。
2.不同流派的不同风格: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五)描写方法方面的术语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六)表达效果方面的术语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意远等。
(七)篇章结构方面的术语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钊颖、伏笔铺垫等。
古代诗歌鉴赏要点
形象(人物、意象)
1.把握诗歌中形象的特征 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3.理解蕴含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
1.分析诗歌语言的用
3.语言运用的手法
表达技巧
1.辨识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 式、表现手法分析诗歌的艺术效果
2.评价表达技巧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所起 到的作用
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
1.把握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
2.鉴赏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生活态度、政治倾向、个人理想等
古典诗歌鉴赏知识梳理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一、关于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一〕了解古诗思想容分类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观〕等等。
2、挖苦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挖苦诗〞。
挖苦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鼓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导言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加强修养,提升内涵 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见
《论语》) 大量背诵 文化修养 内涵、气质
心灵、情感
4.消化吸收,学以致用 人际交往 竞聘演说 文案邮件
2.教学进度安排 导 言 课程介绍及教学安排 上 编 理论篇 第 一 讲 古典诗词欣赏的方法与能力培养 第 二 讲 古典诗词欣赏的准备知识 中 编 题材篇 第 三 讲 爱情婚姻诗词欣赏 第 四 讲 思亲怀乡诗词欣赏 第 五 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 第 六 讲 山水田园诗词欣赏
第 七 讲 战争边塞诗词欣赏 第 八 讲 咏怀言志诗词欣赏 第 九 讲 时政讽谕诗词欣赏 第 十 讲 咏史怀古诗词欣赏 下 编 作家篇 第十一讲 李 白、杜 甫诗欣赏 第十二讲 白居易、李商隐诗欣赏 第十三讲 苏 轼、周邦彦词欣赏 第十四讲 李清照、辛弃疾词欣赏
中國古典詩詞欣賞
导言 课程介绍及教学安排
提 纲: 一、课程名称与目标定位(是什么?) 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为什么?) 三、本课程的教学安排与教法、学法(怎
么办?)
一、课程名称与目标定位(是什么?)
(一)课程名称: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1.中国 (1)地域、国界的限定
我们的祖国、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外 国:欧美和亚非 (2)语言、文化形态的限定
第二部分为几种常见题材的诗词作品的 分类欣赏,大致分为八大类:①爱情婚姻诗 词欣赏;②思亲怀乡诗词欣赏;③友情送别 诗词欣赏;④山水田园诗词欣赏;⑤战争边 塞诗词欣赏;⑥咏怀言志诗词欣赏;⑦时政 讽谕诗词欣赏;⑧咏史怀古诗词欣赏。
古典诗歌鉴赏讲义
古代诗歌鉴赏讲义第一节鉴赏形象整合 1 鉴赏人物形象◆【知识概说】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观猎》中将军的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
★【答题步骤】第一步,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第二步,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如果诗歌运用到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第三步,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
【示例】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①,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①带郭,意即靠近外找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第一步)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第二步)作者通过对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步)▲解析:这里考查鉴赏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
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合 2 鉴赏事物形象◆【知识概说】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 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 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 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 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
(1)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 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 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 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 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 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 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 清)意境。(4分) 写出漂泊他乡、孤独寂寞,各给1分;写出 “落日”与“秋风”一为虚景或喻意,一为 实景,给1分;简要分析意境或简要赏析,意 思答对即可,给1分。
晚:归艘\晚钟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带”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老鹤赋予人 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 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 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 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 这两句诗的内容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广东历年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因感伤国事,春花使我泪飞溅; • 文言文作品大都存在词类活用现象,古典诗歌也不 例外。 因恨别离之苦,鸟声使我心惊。 • 周邦彦《满庭芳》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 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 寒。 •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 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 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3)(3分)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 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 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 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 ,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 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 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 分析给2分。答出画面的内容给1分。 写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 情给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 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 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 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 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三、解读古典诗歌必备的基本常识
• 2.留意“互文”,参互理解。
• 所谓互文,是指古代诗文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 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使上下文有关词语互相辉映、暗示,收到意思全面 而行文简洁的效果。碰到互文现象,应上下补充, 参互理解,不能孤立地理解诗句意思。 • 王昌齡《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 还。 •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 家。 •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 无管弦。 • 杜甫《狂夫》: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绝句的特点
绝句每篇句数、字 数、平仄、用韵、对 仗等均有一定规则。 包括五绝和七绝。
鹿 柴 王维
空 山 不 见 人,
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
复 照 青 苔 上。
词的特点
•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是合乐的歌词,有 “令、引、近、慢”等四种体裁。按字数分小令(58以
内)、中调(59字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
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 特点:每首都有调名,称为词牌;大都分为数段;字数 一定;长短句句式;讲究平仄;押韵位置因词调不同。
• 词必有词牌,题目则可有可无。书写格式如: 《念奴娇· 赤壁怀古》、《扬州慢》(淮左名都) 词牌 题目 词牌 词的首句
间隔号
三、解读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
• 1.知晓“活用”,理解词句。
三、解读古典诗歌必备的基本常识
• 3.识别“倒装”,还原语序。
•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 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 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 梧栖老凤凰枝。
格律诗的特点
律诗每篇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均 有一定规则。包括五律和七律。一、二两句叫
首联或起联,三、四两句叫颔联,五、六两 句叫颈联,七、八两句叫尾联或结联。每联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颔联和颈联必须 须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
• 对仗的主要特点: 《旅夜书怀》 ①句法相同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②不能用相同的字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③词性要相对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2分 荒村与古寺 断霭与流莺 生与语 写出其中任意一组,给2分 (2)(3分)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 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 ,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惊。这前 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意思答对即可。答出“闲情”给1分,答 出“触景生情”给1分,答出“思乡之情” 给1分。
三、解读古典诗歌必备的基本常识
• 4.注意“略”,添补字词。
• 古典诗词由于语言的精炼简洁,常存在省略现象, 国破(但)山河在,城春(但)草木深。(因)感 阅读时,要善于将补节略浓缩的字词重新补充出来, 时(而)花溅泪,(因)恨别(而)鸟惊心。 以便更好地读懂原句,体会意蕴。 • 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文天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 •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古 典 诗 歌 鉴 赏
一、考点要求 二、古典诗歌基本常识
三、解读古典诗歌基本常识
四.广东历年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一、考点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⑵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二、古典诗歌基本常识
古体诗
诗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五言(五律) 七言(七律) 五言(五绝) 七言(七绝)
《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 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 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 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 扬不凡的气度。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 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 “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 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 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 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 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 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答: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
萤,孤灯。 解答: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 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 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 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 “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 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 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3分)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解析】 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 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 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广大人世、爱国志 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 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 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 和“一生开落 任春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 自已无言,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 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来衬托木芙蓉 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慨。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 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 分)
【参考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 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 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 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 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