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有关光合作用实验原理分析与归纳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共34张PPT)



(4)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 因为 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
C02原料的供应
2NH3+3硝O化2细菌 2HNO2+2H2O+ 能2H量NO2+硝O化2细菌 2HNO3+能量 6CO2+6H2能O量 2C6H12O6+ 6O2
异养生物
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 命活动。例如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的细菌
总结:
原光 理合 和作 应用
用的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化能合成作用
1.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 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 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 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 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 ②对照组 ③黑暗中培养 ④在光下培养 ⑤生长良好 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H2O 水的
光解
光 能
叶绿体 中的色

O2
[H ]
供氢 酶
ATP

ADP+Pi
2C3
CO2
多种酶参 加催化
C5
(CH2O)
光反应阶段 (类囊体薄膜 )
暗反应阶段 (叶绿体基质)
光合作用总的反应式:
CO2+H2O 叶光绿能体(CH2O)+O2
光能
6CO2+12H2O
C6H12O6+6O2+6H2O
实验 500 多次
结论:只有在光 照下只有绿叶才 可以更新空气

生物《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生物《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ATP、[H]、O2 H2O 快,以微秒计。
(CH2O)、ADP、Pi等 CO2 较缓慢。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 供ADP、Pi和NADP+,且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
生物《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2、试分析光照、CO2浓度骤变对植物细胞内 C3、C5、[H]、ATP、(CH2O)合成量影响 短时间 相对含量
不再增强
生物《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②光照强度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生物《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②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光反应 →NADPH、ATP →暗反应
(CH20)← C3还原
率光 合 速
0
CO2
吸 收
0
B
C 光强
CO2
光强
释 放
A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生物《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单因子变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强度表示方法 1、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糖)的
数量(即植物重量或有机物的增加量)。 2、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02的量(或实验
容器内CO2减少量)。 3、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放出02的量(或实验容
器内02增加量)。
生物《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生物《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 相关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生物《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叶龄
幼叶,随幼叶的不断生
OA段:长,叶面积不断增大,
叶内叶绿体不断增多, 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 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人教版必修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

人教版必修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

3 两碱阶基段互区补别配对
4 化能合成作用
P101——光合作用的概念
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
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 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化学反应式
光 CO2+H2O 叶绿体 (CH2O)+O2
观摩示意图、小组讨论、分组抢答
C02
0 18 2 C18O2

一 组
H2180
H20
02 同

第素 二标 组记

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 H2O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14CO2



同位素标记法
探究二氧化碳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 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卡尔文获得1961年诺贝尔奖。
联系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2.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化学反应式
光 CO2+H2O 叶绿体 (CH2O)+O2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课时
光合作用的反应简式
光能
CO2 + H2*O 叶绿体 (CH2O)+ *O22
代表糖类 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反应式
光能
6CO2 +12H2O叶绿体 C6H12O66+O2 +6H2O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反应与暗反应是怎样划分的? 根据反应是否需要光能
2.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与联系?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H2O 水的
光解
光 叶绿体

中的色 素
光反应阶段
O2
[H]
供氢 酶
2C3
CO2
ATP

ADP+Pi
多种酶参加 催化
C5
(CH2O)
暗反应阶段
H2O
(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过程 项目
反应时间 场所 条件
光反应阶段
短 、快
类囊体薄膜上 光、色素、酶
物质转化:
光合作用的实质:
无机物(CO2和水) 糖类、氧气
能量转化:
光能光反应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光能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暗反应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光照、温度、CO2浓度、水、矿质元素等
1. 光照
作为光合作用的动力
在生产上的应用 (1)间作套种 (2)通过轮作,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3)通过合理密植,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4)温室大棚,使用无色透明玻璃 (5)防止营养生长过强,导致叶面互相遮挡,
1.自养生物: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取的无机物转变 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的一 类生物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 (39张)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   (39张)

要包括色素的种类和含量、酶的数就是内部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





学习·探究区
第22课时
4.将下列生产实例和利用的光合作用原理连起来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学习·探究区
第22课时
5.化能合成作用
(1)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①自养生物:绿色植物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 等无机物合
D.试管①的质量大于试管②的质量
学习·探究区
第22课时
解析 Y1 和 Y3 是 O2,Y2 和 Y4 是 18O2,因此 Y2 的质
量大于 Y3;④中小球藻中含有(CH128O)的有机物,而①

中小球藻含有(CH2O)的有机物,故④中小球藻质量大
课 时
于①中的;④和②中的水都为 H128O,且含量相同,因
第22课时
第 22 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学习目标]
1.阅读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了解人们对光合作用认识

的过程。
课 时
2.结合事例及教材图 5-15,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
栏 目
程以及二者的关系。
开 关
3.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思考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
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第22课时
【活学活用】
2.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 D)
B.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有许多酶参与
本 课
C.温度降到 0 ℃,仍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时 栏
D.[H]在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

移到糖类分子中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课件 (67张)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课件 (67张)

二、光合作用过程分析 列表比较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比较项目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反应场所 _叶__绿__体__的__类__囊__体__薄__膜__上__ _叶__绿__体__的__基__质__中__
பைடு நூலகம்
反应速度 区别
与光的关系
_较__快__ 必须在__光___下进行
_较__缓__慢__ 不需要叶绿素和光,需 要多种酶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黄瓜幼苗可以吸收水,增加鲜重;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 合成相关的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增加细胞干重。植物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化 学能,并没有增加黄瓜幼苗的质量,故黄瓜幼苗在光照下增加的质 量来自水、矿质元素、空气。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4)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ATP可以为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5)14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 × )
核心探讨
一、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索实验分析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如下,O2是来自H2O还是来自CO2,请据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 CO2+H2O —叶—光绿—能—体→ (CH2O)+O2 (1)实验一:鲁宾和卡门实验 ①实验思路:用_同__位__素__示__踪__法来研究物质的去路。 ②材料:小球藻。
(2)暗反应阶段 ①条件:_有__没__有__光__都能进行。 ②场所:_叶__绿__体__基__质__。 ③过程(卡尔文循环) a.CO2的固定:C5+CO2 —— 酶→_2_C_3_。 b.C3的还原:2C3—A—TP—、—酶N—A—D—PH→ (CH2O)+C5。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科学家: 美国科学家阿尔农
时间:
1954年
发现: 在光照下,叶绿
体可合成ATP。
美国科学家
阿尔农(D.Arono)
1957年
这一过程总是与
水的光解相伴随。

光合作用的原理
上述实验表明光合作用不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是分阶段进
行的。实际上,光合作用包括一些列化学反应。
反应过程是
否需要光能
光反应阶段
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应用 第四节
第二课时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叶羊
一生只需进
食一次,它
能把吃下的
藻类中所含
的叶绿体贮
存下来,还
对其加以利
用进行光合
作用,使之
成为持久的
食物来源。
如果长时间
不见阳光就
会死亡。

光合作用的定义
发生范围(主要)
场所
能量来源
原料
光合作用是指 绿色植物 通过 叶绿体 ,利用光能,将_________
BC段: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
CD段:4时后,微弱光照,开始进行
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
强度。
D点: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DH段: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其中FG段表示“光合午休”现象。
夏季晴朗一天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密闭容器中)
H点: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HI段: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程?其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
A点
AB段
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人教版教学课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一课时

人教版教学课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编辑课件
1
叶绿体的结构
外膜 内膜 类囊体
基质
基粒
编辑课件
2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 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 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 放出氧气的过程。
编辑课件
3
二、光合作用探索历程
年代 科学家
结论
1771 1779 1864
普利斯特利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英格豪斯 只有在光照下只有绿叶才可
+74.7kg -0.1 kg
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不
是来自于土壤,而是完全
来源于水。
编辑课件
5
1、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编辑课件
6
编辑课件
7
2、英格豪斯实验
黑暗
光下
①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 下才能成功。
②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编辑课件
8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
对比 项目
过程
所需条件 场所
物质变化
光反应阶段
光、酶、色素 类囊体薄膜上 水的光解 ATP的生成
暗反应阶段
多种酶 叶绿体基质中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能量变化
光能→ ATP中
活跃的化学能
编辑课件
ATP中活跃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

15
4、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
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为暗反应
编辑课件
9
•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是来自H2O ,还是 CO2呢?
1939年 鲁宾 、卡门 同位素标记法研究
C18O2
O2 CO2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必修1 生物: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化学反应式 光
CO2+H2O 叶绿体 (CH2O)+O2
思考:哪些实验是对照实验? 说出对照组和实验组,自变量 和因变量。
14
Question: 光合作用到底是如 何 将 CO2 和 H2O 转 化 成 C6H12O6 和 释 放出O2的过程的呢?
15
三 光合作用的过程
自主探究学习: 阅读P103—P104
1771年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1779年 英格豪斯的实验 1785年 科学家指出 1845年 科学家发现 1864年 萨克斯的实验 1941年 鲁并和卡门的实验 1946年 卡尔文的实验
◆化学反应式 光
CO2+H2O 叶绿体 (CH2O)+O2
请根据反应式总结 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12
二 光合作用的概念
5.4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020/3/27
1
你听说过光合作用的汽车吗,它可能实现吗
走进世让博我概们念一车同—解—密叶子
一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自主阅读
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3两碱阶基段互区补别配对
P101-P102
1771年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1779年 英格豪斯的实验 1785年 科学家指出 1845年 科学家发现 1864年 萨克斯的实验 1941年 鲁并和卡门的实验 1946年 卡尔文的实验
探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自主研习、归纳 光合作用的概念
1 什么是光合作用 2 光合作用的过程
★请同学们根据写出 的化学反应式
3 两碱阶基段互区补别配对
4 化能合成作用
P101——光合作用的概念
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CO2
O2 C + H2O
甲醛
(CH2O)
1928年,科学家发现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而且甲醛不能通过光 合作用转化成糖。
探究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
2、1937年,希尔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 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
希尔反应: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 讨论1. 希尔的实验说明水的光解产生氧气。
能量变化:光能 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探究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的绿藻)
做了这样的实验:用经过14C标记的14CO2 ,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 然后追踪放射性14C的去向,最终证明了CO2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 的碳的。
14CO2
14C3
Ⅰ NADPH
光反应 ATP
2C3
CO2
暗反应 Ⅱ

C5
c
(CH2O)条件C3C5NADPH、ATP
停止光照
停止CO2供应
课堂小结
O2
NADPH
2C3
ATP
ADP+Pi
C5
+
NADP
相关信息
H2O 光 O2 + H+ + e-
NADP+ + H+ + 2 e-
NADPH
氧化型辅酶Ⅱ
还原型辅酶Ⅱ
CO2
18O2
C18O2
O2
H218O
光照射下的 小球藻悬液
H2O
讨论3.分析鲁宾和卡门做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人教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七年级生物教学课堂PPT

人教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七年级生物教学课堂PPT
中间绿色部位(有叶绿体) 滴碘液
变蓝 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 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气; 场所: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遮光部分
蓝色
黄白色
提出问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否为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吗? 作出假设: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会变蓝色。 如何检验淀粉? 答:用碘液。 淀粉遇碘会有什么变化? 淀粉遇碘会变 蓝 。
实验组: 遮光部分
对照组: 见光部分
水 酒精
3
4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
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
思考 1、为什么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 溶解叶绿素。
2 、为什么要脱去叶绿素? 叶绿素呈绿色,如不脱去叶绿素,不易观察淀粉遇碘 变蓝的现象
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光 产物:淀粉和氧气 场所:叶绿体
光 叶绿体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B )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C) A.水 B.二氧化碳 C.光 D.叶绿体
3.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 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C)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 D.便于用碘液检验

人教版 生物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4]演示PPT课件

人教版 生物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4]演示PPT课件
1、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 2、1648年海尔蒙特实验 3、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 4、1779年英格豪斯实验 5、1845年梅耶实验 6、1864年萨克斯实验 7、1880年恩格尔曼实验 8、1939年鲁宾与卡门实验 9、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实验
光合作用发现小结:
1664年, 1771年,英
条件: [H] 、ATP、酶、CO2
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CO2+C5
C3的还原:2C3[H]
酶 、ATP
能量变化
酶 2C3
(CH2O)+H2O+C5 ADP+Pi 糖类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三碳化合物 2C3
叶绿体基质
CO2
CO2的 固定
多种酶
五碳化合物 C5
ATP [H]
比利时海尔 国普利斯特
蒙特

1779年, 荷兰英 格豪斯
1785年
植物生长 需要水
植物可以 物只有绿叶 绿叶在光
在光下才可以 下吸收CO2,
更新空气
释放O2
光能
叶绿体
C6H12O6+O2


条件

产 物
场所
1864年, 德国萨 克斯
1880年, 恩格尔 曼
20世纪30年 代,美国鲁 宾与卡门
②图中C是___[_H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基__质___部位,用
于_用__作__还__原__剂__,__还__原__C_3__ 。
色素吸收的光能
③图中D是_A_T_P_,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
④图中G_C_5化__合__物__,F是_C_3化__合__物____,J是__糖__类_________ ⑤图中的H表示_光__反__应__, H为I提供_[_H_]_和__A_T_P__

人教版教学课件光合作用课件人教

人教版教学课件光合作用课件人教
人教版教学课件光合作用课 件人教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课件介绍 3 教学目标 4 教学内容 5 教学重点与难点 6 教学评价与反馈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课件介绍
课件内容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原理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步骤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条件 光合作用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与标准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
评价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如知识掌握程度、技能 掌握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
评价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 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解法:通过讲解 光合
实验法:通过演示 光合作用的实验, 让学生观察光合作 用的现象和结果, 加深对光合作用的 理解。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和产物 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影响 光合作用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影响因 素
光合作用的应用和意义
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 作
解决方法与策略
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直观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实验,亲身体验光合作用的过程。 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必修高一生物PPT课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必修高一生物PPT课件

ATP
三碳化合物 2C3
叶绿体基质
C3
CO2 五碳化合物 C5
CO2的 固定
多种酶
的 还 原
糖类
卡尔文循环
暗反应阶段
条件 [H] 、ATP、酶
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场所: CO2+C5
叶绿体的基质中 酶 2C3
酶 2C3
[H] 、 ATP
ADP+Pi
( CH2O) 糖类
能量变化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矿质营养
N:光合酶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 P: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维持叶绿体正常结构和功能 K:促进光合产物向贮藏器官运输 Mg:叶绿素的重要组分 应用:合理施肥
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① 影响:水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是间接影响。 缺水(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限制二氧化碳进入叶片; 缺水引起叶片内淀粉水解加强,可溶性糖过多,光合产物输出缓慢等。
课堂小结
项目
场所
条件 区
物质变


能量变 化
代谢类 型
联系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有氧)
② 应用:预防干旱,合理灌溉。
化成合成作用
自养生物
光能自养生物
以光为能源,以CO2和H2O(无机物)为原料合成糖类(有机物),糖类中储存着由光能转 换来的能量。例如绿色植物。
异养生物
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例如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的细菌。
化能合成作用
化能自养生物
利用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少数的细菌,如硝化细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叶光下
碳 酸 氢 钠 氢 氧 化 钠
吸CO2产生淀粉
叶片(淀粉)遇碘变蓝 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CO2 绿叶不能产生淀粉
叶片遇碘不变蓝
1: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案例二
图一
图二
1: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实验原理 案例三 绿叶光下 吸CO2放出O2 O2不易溶于水 积累在细胞间 叶片上浮
2: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气体是O2
• 3:光;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4:光;CO2;温度影响光合作用 • 小结:
1: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实验材料:
陆生植物;新鲜绿叶片;水生植物;藻类等
1: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实验变量: 2、观察指标: 3、无关变量: 4、实验分组法: 5、实验对照:
1: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案例一 实验原理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解读题干或联想课本相关知识来获取。
实验原理的确定:
⑴、依据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步骤、 观测指标等而确定 ⑵、实验原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实验方法的原理 B、实验选材的原理 C、实验步骤的原理 D、观测指标的原理 E、有的实验还包括物理、化学方面的原理 ⑶、注意具体实验灵活处理,不要机械照搬, 其关键在于审题!!!
图二
拓展练习.
1.使用下图装置,可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开始时装置左 右两侧的汞柱液面持平,即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请回答: (1)用25℃水浴的意义 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 . (2)为了保证水草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可在三角烧瓶内加 入下列何种溶液最好?(填序号)。 ①葡萄糖溶液; ②碳酸缓冲溶液(碳酸氢钠和 碳酸的混合物) ③氢氧化钾溶液; 请简要说明原因(用文字表达): 在光合作用中应该供给二氧化碳, 在水中含有一定量二氧化碳 的试剂就是碳酸缓冲液,既提供 二氧化碳又保证气体体积只有氧气的变化。
(3)光照一定时间,装置左侧的 液柱与右侧液柱相比,变化是左 水草光合 高右低,原因是 f 作用释放氧气,使瓶内气压 . 升高。 (4)用这种装置测定的光合作 用速率与真实的光合作用速度是 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致,真实光合作用速率应该等于测定光合作用速率 与呼吸作用速率之和。
拓展练习
2.回答以下与代谢和调节有关的实验问题
黑暗
NaHCO3溶液
光照
光照
NaHCO3溶液 NaHCO3溶液
光照 冷开水
黑暗
光照
光照
NaHCO3溶液
NaHCO3溶液 NaHCO3溶液
这几组实验实验原理、方法是否相同? 分别是什么实验目的?
4:光;CO2;温度影响光合作用
煮沸过的自来水
25℃ 照光 A 0℃ 照光 B
自来水
25℃ 照光 C
自来水
• (4)若要利用上述装置来测定植株的呼吸速 率,则应对装置作如何调整? •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瓶中液体改放为NaOH溶液 b.对瓶进行遮光处理,其他条件不变。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
德国科学家: 恩格尔曼实验
2: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气体是O2
氧能使溶于水的无色透明的焦性没食 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
油膜层
冷开水
碳酸 氢钠
1、如何排除溶液中原有 的氧? 2、如何排除空气中氧气 的干扰? 3、水中缺CO2怎样解决?
光照
3:光;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光照 冷开水
湘潭市一中
欢迎你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小专题
有关光合作用实验原理 分析归纳
主讲教师: 熊 亮
CO2 + H2O
光 (CH2O)+O2 叶绿体
1. 光合作用条件、场所、 原料和产物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CO2 + H2O
光 (CH2O)+O2 叶绿体
1.单因子影响 2.多因子影响
实验原理
即完成实验所用的理论依据,涉及到的生 物学及相关科学中的方法和原理有哪些? 原理的来源 其一:来自题干 其二:课本中的相关知识 其三:检测性实验还包括它的检测原理(用 什么方法检测,为什么用此方法检测)
• (3)用上述装置测定一定光照条件下,植株 的光合作用速率。实验开始时,图中有色 液体处于“O”的位置,两套装置建成静置2 小时后,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甲图液柱 高度差读数为160cm3,乙图高度差读数为 40cm3,假定植株叶面积总数为300cm2, 该植株的光合速率为 cm3dm-2h-1 • 10
实验原理
1.基本原理: 确定实验变量(自变量)
2.检测原理: 确定反应变量(因变量)
控制变量法
实验组: 施加
自变量 得到 对照 科学 因变量 分析 结论 消失 程度改变
无关变量
对照组:
不施加 操纵 自变量
相同
控制 检测 无关变量 因变量
• 1: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2: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气体是O2
• 。
.下图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 (1)若用装置A测量一定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下的 植株的光合速率,装置A中的液体应为 _________溶液。
• 。

NaHCO3
• (2)为了校正由于温度和外界气压变化引起 的气体体积变化,此时,装置B瓶内应如何 设置?
• 放置与A中大小相同的同种死植株和等 量的NaHC03溶液
自来水
25℃ 不照光 D
小结:
•用不同的实验原理、方法研 究同一实验 •用相同实验原理、方法研究 不同实验
小结:
• 1.单因子影响: • 至少设置两组实验 • 2.多因子影响: • 设置多组实验
实验1: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实验原理
NaHCO3溶液 图一
冷开水
实验目的: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