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地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索
关于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的思考

孟 新华
( 河南省煤 田地质局 , 郑州 4 05 ) 502
摘 要:
地勘单位的改革应谨慎决策稳塑整
查 塞 芏查塞 廛丛堕芏 旦 堕茎廛坚挂 垂查星型 塞堡 亟 金 重釜垂全壅亟
的主要内容、 改革需要的支持政策、 改革应儇 堑璺
关键词 : 国有地勘单位 ; 改革 ; 策 ; 政 原则
速度相 匹配 , 确保改革 的顺利进行 。 2 2 渐进 式 改 革 原 则 .
了国家社 会和经济发展 的需要 , 为新 中国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 贡 献。队伍 规模 从建国开始 至 “ 八五 ” 期 , 到 了顶峰 , 后 达 形成 了 10个地质勘查局 ,80多个 基层勘探 队, 1 10 号称百 万大军 。“ 九 五” 后期 , 中央直管 国有 地勘 单位 陆续下放 到 了地方 实行 属 原 地化 管理 。“ 十五 ” 间 , 期 由于 国 民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 资源短 缺 成为 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而 国有地 勘单位 因属地化 管理 , 社
地质 、 资源保 障。 资料
2 改 革 应 坚 持 的 基 本 原 则 2 1 慎 重稳 妥 决 策 原 则 .
地化管理 , 是计划经济 向市场 经济转型 推动的结果 。随着 近几 年地勘行业 的繁荣与经 济形 势好 转 , 改革 的 呼声 又越来 越高 ,
如何改革 , 国有地勘单 位何 去何 从 , 到 了给改革 定位 的关 键 又
稳 推进 。
1 改革 的 目的 1 1 国有 地 勘 单 位 基 本 情 况 .
要详细调研 , 充分认 识 国有地 勘单 位 目前 存在 的 问题 、 生存 现
状 。具有 的地质行业 的龙头作 用 。出台 的改革 方 案要 实事求 是 , 得到 被改 革 单 位 的绝 大 多 数职 工 满 意 。不 能 触 动 “ 要 雷
地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索

地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索作者:田儒访来源:《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解析地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现状,点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破解改革难题的主要建议措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关键词:地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思索事业单位作为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服务主要载体,存在着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2011 年 3 月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 号),明确提出了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为全国性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拉开了序幕。
目前的地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途中不免出现各种困境,文章就此展开研究与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地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现状(一)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现状我国地质工作改革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建立了地质工作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要素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了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分体运行;实行了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和企业化经营等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质工作体制框架。
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二是矿业权交易市场初步建立,勘查投入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地质勘查投入显著增加。
三是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成立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四是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取得了宝贵经验。
当前,我国地质工作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深层次矛盾凸显:公益性地质查队伍面临基本支出不足,工作费用得不到持续、稳定保障的窘境;地勘单位“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面临难以逾越制度规定的困境。
(二)地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策现有事业单位根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有关政策,被划分为三类(表1):(三)改革为三类的利弊进入参照公务员类的事业单位沿用原来的政策,姑且不做利弊分析,其他几类面临的利弊如下(表2):二、我国地勘事业单位改革途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地勘事业单位既承担着国家下达的地质勘探任务,又普遍从事着地勘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社会功能包含“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公益服务”三类。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进行调查和思考来分类推进这一改革。
以下是一些调查和思考的方向:
1. 调查事业单位现状:了解各个部门和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人员编制、薪酬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这种调查,可以了解到哪些方面需要改革,以及需要进行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2. 调查改革需求和期望:了解各个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对于改革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可以了解到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并从中找出改革的重点和解决方向。
3. 分析改革的挑战和风险:通过对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风险进行分析,包括政策环境、利益关系、人员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这样可以为改革提供一些思考和预警,以便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
4. 思考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将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思考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这个过程需要深入研究国内外的改革经验和理论,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执行路径。
综上所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为改革提供科学性和针对性,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向着更加合理和成效的方向发展。
地勘单位适应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第25卷增刊2 2016年10月中 国 矿 业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25,Suppl.2Oct. 2016地勘单位适应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张润丽,姚 震,吕小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摘 要:地勘单位是国家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将对地质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论述了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及近年最新举措,分析了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情况,并对典型省份地勘单位的改革实践情况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过程中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6)S2-0062-04Thinking and practice about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adapting tocountry i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reformationZHANG Run-li,YAO Zhen,LV Xiao-ting(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China) Abstract: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nstitutions.The reform of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classification will produce profound effect 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geological work.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ional institution reform process and the latest move in recentyears,analyz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classification reform,and the typicalprovinces summarized the reform practice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finally puts forward thoughts andsuggestions about the proces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classification reform. Key words: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classification reform;practice;thinking收稿日期:2016-09-18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地质调查发展路线图与管理政策研究”子项目“地质调查对国家重大改革政策的适应性研究”资助(编号:DD20160087)作者简介:张润丽(1979-),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源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
浅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之地勘行业

浅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之地勘行业[摘要]我国经过了多年对地勘单位的艰苦探索,形成了“整合机构、实行内部分类改革;因地制宜推进分类改革、公商分离、加强事业功能”等有效的做法及思路,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国土资源部对地勘行业进行改革的调研,全面地掌握情况,研究出地勘事业单位的分类和改革指导意见。
地质调查局需要通过项目来引导,对地勘事业单位进行分类的改革。
在地质调查的队伍中需健全完善,才能更好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地勘行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为全国各个行业中的改革吹响了号角,为地勘行业的改革做出了权威性的评判。
深刻领会如何分类推进地勘行业的改革以及指导意见中的内涵、对地勘事业单位进行彻底的反思改革、获得经验与教训,为本行业正确地提出改革实施细则,已成为地勘行业目前与今后时期里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河南省地勘行业事业单位简介1.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1957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
从1957年建局50多年以来,这支队伍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先后三次下放到省政府管理: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3年,第二次是1970年至1978年,这两次都接受部、省双重领导;第三次是1999年属地化以来至今,隶属省政府直接领导,为河南省政府直属的正厅级事业单位。
河南地矿局是河南省最大的地勘队伍,全局下属地勘单位19个,全局职工近2万人(含退休职工);2012年成立河南豫矿资源开发公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矿集团),下含19个直属子公司。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水文与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基本形成了事业、企业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1.2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建立于1954年8月,是一个拥有辉煌历史的国家级地质勘查功勋队伍,2002年实行属地化管理之后,归属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双重领导,是河南省专业从事煤田地质勘查的正厅级事业单位。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事业单位改革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和思考:
1. 现状调研:首先需要对现有的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调研,了解其运作模式、管理机制、人员组织结构等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
2. 制度设计:在调研的基础上,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制度进行设计和优化。
可以通过梳理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现有制度的优缺点,从而提出改进建议。
比如,可以考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公开透明的财务预算制度等。
3. 绩效评估:一个有效的事业单位改革,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可以通过制定目标管理、进行绩效评估等方式,实现对事业单位工作及人员绩效的评估和激励。
4. 人才培养: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
可以通过建立人才选拔机制、提供培训机会、开展交流合作等方式,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事业单位,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5. 公众参与:事业单位改革不仅是内部问题,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可以通过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举办听证会、加强信息公开等方式,促进公众对事业单位改革的了解和支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确保改革的持续有效性。
同时,还需加强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大众的认可度和理解度。
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思考

On t h e Re s t r u c t u r i n g o f Di fe r e n t Ca t e g o r i e s o f S t a t e - o wn e d Ge o l o g i c a l Ex p l o r a t i o n Un i t
d e v e l o p me n t ,s a v e ,d e e p t h i n k i n g ,s e io r u s p l a n n i n g f o r t h e r e f o r m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u n i t s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u n i t s s h o u l d e ma n c i p a t e t h e mi n d ; s e i z e t h e o p p o r t u n i t y ;c a r r y o u t r e f o I T U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e n h a n c e t h e a c t i v i t y ; s t i r v e or f f a v o r a b l e p o l i c i e s ; t r y t o e s t a b l i s h mo d e r n c o r p o r a t e g o v e r n a n c e s t uc r t u r e ; e s t a b l i s h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i n c e n t i v e me c h a n i s m;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t a l e n t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t r a i n i n g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o f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u n i t s t o e n s u r e t h e s mo o t h p r o g r e s s o f r e or f / n . Ha v e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u n i t s b e c o me t h e b a s i c f o r c e o f n a t i o n a l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t o c r e a t e a b i r g h t f u t u r e
关于地勘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

经济管理89关于地勘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李 梅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攀西地质队摘要:在对地勘单位长期的不断研究与探索下,以“整合机构、实行内部分类改革;因地制宜推进分类改革、公商分离、加强事业功能”等思路与方法的实施,为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通过对地勘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对提升地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推进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定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勘行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8-0089-01自《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实施,使我国的各个事业单位的改革看到了希望,同时这也是对地勘单位改革的进行的一次权威性的评判。
对该意见进行充分的研究,深刻的领会意见精神与内涵,给予地勘单位实际,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全面反思,在改革中探寻有益的经验,并总结教训,依照地勘事业单位特征,提出分类改革的具体细则,目前已经地勘事业单位必须要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地勘单位分类改革面临的问题1.地勘改革中存在的历史问题地勘单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这些单位存在非常大的包袱。
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地勘单位多数职工都为纳入地方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严重的退休经费问题;二是存在非常严重的基地建设欠账和住房欠账等情况;三是多处管理的情况。
基层地勘事业单位不仅受省厅行业主管,省局行政主管、地调局的项目管理等,同时基层地勘单位还受地方政府的管理影响。
这种情况的地勘单位予以省内居多,因归口管理的影响,存在不同的政策待遇,以至于地勘单位呈现极不均衡的局面。
在此情况下,部分地勘局认为属地化管理后,应当由省厅(局)对基层地勘单位进行管理,并由省政府对省厅(局)统一管理。
2.地勘分类改革面临的新问题(1)尚需进一步明确地勘分类改革的有关配套保障措施。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问题与思考调研报告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问题与思考调研报告分类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问题与思考调研报告范文事业单位作为向全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平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问题不但影响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效率,也严重地制约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事业单位分类的改革已全面展开,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还面临不少问题。
当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与市场经济不能并轨的问题,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需要,同时也制约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管理结构,导致在机构设置、编制配备出现不尽合理的地方。
有些事业单位因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职责任务、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职能萎缩,编制闲置,一定程度上存在机构庞杂、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等现象。
另一方面职能加强、任务增加部门的用编需求得不到调剂,特别是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等重点领域编制资源得不到动态调整,使得编制资源不能全面发挥其应有作用,阻碍了社会事业的发展。
这些问题根源在于编制管理法津法规体系不尽完善。
虽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条例和法规,但具体到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方面还是缺乏严格的控制措施。
有些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无操作标准和依据,只是根据当前的工作情况所谓的“量体裁衣”,致使主管部门要求设立事业单位编制核定时上下联系、左右攀比;有些事业单位设立以达标为要挟,以审批资金为“诱饵”,造成机构设置重复、职能交叉。
不但增加财政负担,而且容易出现推委、扯皮现象。
部分事业单位不具备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的资格,其任务由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办公地点不明确,人员混用,财务不分,行政机关人员兼任事业单位法人。
这样的事业单位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能靠财政“吃饭”、政府“喂奶”、主管部门“输血”生存。
关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思考

全省 地 勘单 位 整合 改 制 、姓 “ 事” 还是 姓 “ 企 ” 及 配套 改革 政 策 等 问 题 。笔 者认 为 ,地 勘单 位 改 革 的最
单位9 0 %以 归 入事 业单 位 ,其 中
约3 0 %为公 益一类 ,约6 0 %为 、要 么 是
单 位 ” ,有 财政 补 助 款 ,既 行 使公 益性 职 能 ,又需 进 行经 营创 收 。 因
经 营 活动 ,完全 回归公 益 性 地质 _ l I
以2 0 0 6 年 国务 院 颁 布 《关 于加
强 地 质工 作 的 决定 》为标 志 ,地 勘
此 ,公 益 一 类地 勘 单位 需 脱 离 企业 单 位 经过 “ 十 一 五” 和 “ 十二五” 十年 的 黄金 发 展期 ,各 方面 都 取得
为 企业 。通 俗地 讲 ,公 益 一 类 属于 “ 纯事 业 单 位 ” ,全 额 财政 拨 款 ,
履 行公 益 性 职能 .完 全按 事 业单 位 进 行 管理 ;公 益二 类 属 于 “ 半 事业
短 ,都 只能是一种过 渡模式
3 . 地 勘单位现 状
式进 入 以质 量 和环 境 为 核心 价 值 的 模 式 。受 全 球 矿 业 经 济 低 迷 的 影 响 ,地 勘 经 济快 速 发 展 的 十年 黄金
和 国 内经 济 下行 乐 J 加大 ,近 两年 来 地 勘 行业 形 势 明显 下 滑 ,步入 矿 、 周 期 的 低潮 ,这 种低 潮 估计 将 持 续 较 长一 段 时 问 .地 勘 单 位 生仔 发 展 而临 新 的 巨大 l 术 I 难 和挑 战 1 f ) 1 『
公 益 二类 地 勘单 位 事 企 混合 体 制 在 内部 经营 管理 上 存在 较 多 矛盾 和 障碍 ,难 点 问题 主要表 现 在 四个
关于做好改革时期地勘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几点思考

关于做好改革时期地勘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几点思考摘要:地勘行业是以地质找矿为主的国家传统事业单位,随着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地勘单位将由事业转为企业,企业面临生存发展的挑战,职工面临改行、再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彷徨、焦虑,本人针对职工这种思想状态探讨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单位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改革;地勘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探讨随着我省地勘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针对我队职工在面对分类推进改革进程中涉及到切身利益时出现的各种思想认识、心里状态、现实行为,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地我队改革顺利推进,是我们党群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重要使命。
如何做好改革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认为应当做到三促进:一、思想政治工作要促进大队经济发展当前,地勘单位面临着行业深度调整和改革攻坚的双重挑战。
面对着挑战,我们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只有进一步将产业培育和发展壮大起来。
职工有活干,单位有效益,待遇有保障,才能将自己的发展愿景同单位的发展前景相统一,增强信心,支持改革。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能够促进发展,转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具有说服力和生命力。
(一)把握好“中心任务”和“关键环节”的关系所谓把握好“中心任务”和“关键环节”的关系就是要明确:大队经济发展是中心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实现大队经济发展任务的关键环节,对中心任务起着导向、服务和保障的作用。
关键环节要服务于中心任务,中心任务的完成离不开中心环节。
作为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悠久历史的地勘单位,必须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促进大队经济健康发展。
抓经济要讲政治,讲政治是为了促经济。
在大队,无论是直接抓生产经营,还是通过抓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是同等重要的,也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大队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才能凝聚人心,提高幸福感,才能更好地造福职工、改善民生。
对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以福建省地勘局为例

业经济 团 产 ■ 圈 ● 一
K e s ou r c cl i / t l t l s t l 1  ̄ 0 I 1 o O m l U i a l E con
'
对 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的思考 与建议
一
以福建省地勘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
・林 强
( 福建省 地勘局 ,福州 3 5 0 0 0 3 ) 摘 要; 回顾国有地勘单位 以往的改革,剖析地勘产品有别于一般工业产 品的特点,进一步证明保 留公益性地
改革大潮影响下的冲动 ,也有 因地勘费锐减为了队伍生
存 而 被 动进 入 市 场 的无 奈 。 许多 地 勘 单位 在 完成 国家 下 达 的 地 质任 务 的 同时 ,也 纷 纷涉 足 商 品零 售 业 、服 装 鞋 帽业 、饮食 业 、养殖 业 等 与地 勘 业 毫 不相 干 的行 业 ,走 过 了一 段 漫 长的 弯路 ,付 出 了 昂贵 的学 费 。虽 然初 步 学 会 了在 市 场经 济 浪 潮 中搏 击 的技 能 ,但 客 观地 说 , 由于 受 原 有 计 划经 济 的 影响 ,再 加上 对 “ 三 化 ” 改革 存 在认 识 上 的 分歧 ,除 了地 勘 职 工 面 向市 场 的竞 争 和 服务 意 识 有 所增 强 外 ,此 次改革 尝试 未 能取得 实质 性进 展 。
地。
才 司 司 土 资 源 锰 毋
非所 有 的地 勘 产 品都 能进 行 交换 。事 实 卜只有 少晕 的 、
1 . 3改革政策 出台阶段 ( 1 9 9 9 ~2 0 1 1 年)
随 着 国务 院办 公厅 关 于 印 发地 质勘 查 队伍 管理 体 制 改革 方 案 的通知 》 的出 台 ,截 止 1 9 9 9 年7 月 ,国土 资源
关于分类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思考

作 者简 介 :付 英 (9 8 ,男 ,吉林 省 农安 县人 ,中 国国土 资源 经济研 究院副 院 长、研 究 员 ,国土 资源部 资 源环境 承 载 力评 价 15一)
耋点实验 室主 任 ,华 中科技 大 学社会 学 系博- e ,主 要从 事 资源经 济 管理 研 究。 z_ -
展受到事业体制 束缚 、需要全面转 人员多数进入退 休年龄 ,难 以适应 落实情况 与职工 的正 当诉 求有 较大
企 的队伍 。三是探索不同类别地勘 野外强体力劳动 。四是基地建设落 差距 。七 是新政 策设 计存在偏差 。 单位 的相关 条件 和配套政策 。由于 后 。近年 来 ,河南省对 地勘单位 的 各地在制定相 关政 策时 ,没有 考虑 国有地勘 单位属地 化后存在着不少 基地建设 给予 了大力 支持 ,但还有 野外地质工作 的特殊性 ,把国有地 的 困难和 问题 ,为实现地 质找矿突 不少省份 或地 区 ,地勘 单位的基地 勘单位看作是一般 的公 益类事 业单 破 、调动 国有地 勘单位的积极性 , 建设 十分 落后 。基地 位置偏远 ,办 位 ,绩效 工资的设计 ,不考虑特殊 四省市有 关部 门以及国土厅局均在 公条件较差 ,职 工住房条件没有得 艰苦行业 的工 资合理差 距以及 野外 积极研究地勘单 位分 类改革配套政 到改善 。五是产 业支撑 不足 。多数 工作津补贴等 ;一些省份 的绩效工
的能力 。2 0 年 1 , ( 06 月 ( 国务 院关 的原则 ,与事业 单位 整体分类改革
也 单位改革的意见 ,国土资源部 于加强地质工作 的决 定 颁 布 ,为 进程相协调 ,稳步推进 国有 地勘单 勘
地勘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的几点思考

地勘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的几点思考作者:王爱丽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6年第04期摘要:在改革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后,作为我国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构成部分,事业单位改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自《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实施后,为我国所有事业单位改革带来了希望,更为长期以来进退维谷的地勘类事业单位改革作出了权威性的评判。
本文主要对地勘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原则、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及实现地勘类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勘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本原则新形势下必须对地勘类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合理分类,这是提升单位日常管理水平与单位改革的重点。
在实现地勘类事业单位概念与范围规范化的基础上,需重新界定单位,要求对清理整顿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合理调整,同时还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勘类事业单位的作用与功能区别,实现其分类合理化。
现阶段,必须根据地勘类事业单位的行业特征进行划分,并将市场配置资源的适宜程度作为公益性一类与二类划分的基本标准。
在《指导意见》中要求必须按照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作为单位自身角色重新选择与划分的重要保障,分类改革对单位改革起到推动作用,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定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发展趋势。
1地勘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与保障措施1.1单位性质与职工身份矛盾的正确处理。
一般来讲,单位性质对职工身份起决定作用,其关联性具有相对性。
第一,“以人为本”要求必须对职工身份加以尊重。
不能因改变单位性质,而对职工原有身份加以改变。
在分类地勘类事业单位时,只能对“增量”员工身份加以改变,不能对“存量”员工身份转变,如改变此类员工身份,将增加改革难度,相比现实节省维持成本,其今后支出改革成本则会高出许多。
第二,“混岗作业”是事业单位的重要选择。
单位性质不同,其岗位职责也不尽相同,但各个岗位都具有不可替代性。
第三,动态管理单位职工身份。
核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现代经济信息一、核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现状核地勘单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核电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展壮大。
经历了“核军工、工改兵、兵改工、属地化”等多次体制改革,特别是2001年属地化管理后,仍然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坚持“以铀为主,综合找矿”的工作方针,从事铀矿地质勘探工作,为国防建设和核电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开展综合找矿,延伸地质相关产业的服务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发展地质经济,核地勘单位得到了稳定和较快发展。
(1)铀矿地质工作在坚持和加强中得到不断发展。
核地勘单位在属地化初期,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铀矿地质找矿工作处于“萧条”时期,项目减少,资金不足,但核地勘单位仍然坚持开展铀矿地质勘探工作。
在国务院颁布《加强地质工作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强铀矿地质勘察工作的若干意见》后,核地勘单位的找铀项目才逐步增加。
如:二四一大队借加强铀矿勘查工作的东风,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核电建设的机遇,积极申请国家基金和省资源补偿项目,开展了沈北至辽东地区放射性异常点、带调查评价,连山关地区铀矿普查,凤城赛马地区铀矿普查,营口吕王地区铀矿普查等工作,加大对“3075”矿床外围攻深找盲的力度,加强对赛马碱性岩及稀土元素成矿规律的研究,沈北侏罗纪砂岩型铀矿、辽南震旦纪底砾岩型铀矿的成矿规律研究,取得了成矿规律研究的新突破和较好的找矿成果。
(2)积极开展综合找矿工作。
核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在坚持找铀的同时,积极开展综合找矿工作。
一是弥补核地勘单位铀矿项目资金不足;二是稳定队伍,加快单位发展,提升实力。
如:二四一大队经过申请立项先后在宽甸红石、本溪悬岭后、东港小甸子、凤城红旗、阜新、朝阳等多个地区开展金属和非金属找矿,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和经济效益。
(3)工程勘察不断开拓市场。
近年来核地勘单位的工程勘察队伍,在完成单位内部铀矿勘探和综合找矿钻探任务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拓地质工程勘察市场。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建国以来,事业单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如何改革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
一、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事业单位自身活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事业单位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事业单位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分布范围扩大到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 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就我市来说,目前全市共有事业单位 1790个,从业人员 46693 名,聚集了全市 2/3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政府分担了大量的公共服务职能,为企业分担了大量的社会负担,在提供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事业单位的改革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现。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才能科学整合现有社会事业资源,合理调整事业单位的布局和结构,不断消除体制机制的弊端,做强做大社会事业,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和效率, 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3、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条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使其在继续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抓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后职工思想动态调查与思考

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后职工思想动态调查与思考发布时间:2023-07-28T07:53:55.692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5期作者:刘燕[导读]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改革条件的区域成熟,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逐渐成为促进地质勘探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浙江湖州 313000摘要:职工的思想动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勘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成效,更是左右地勘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从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后职工思想动态的调查结果出发,总结、说明了当前态势下职工思想动态的具体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从明确思想路线、重视政策学习、落实改革工作、强化思想引领与建设政工队伍五个角度展开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思考,以期为后续的决策设计与实践分析提供信息支持,为改革的顺利开展与全面落实提供策略支撑。
关键词:地勘事业单位改革;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分析;策略思考前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改革条件的区域成熟,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逐渐成为促进地质勘探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在这种态势下,职工的思想动态一方面切实决定着具体政策的落实力度,另一方面也确实左右着日常工作的实际效果,是影响改革具体落实效果的关键因素。
正是因此,如何基于科学理性、公正客观的视角把握职工思想动态、理清员工思想脉搏,并以此为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关建设、为改革保驾护航,就成为了决策管理人员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后职工思想动态调查结果该调查活动主要采取集体研讨记录与随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共召集一般管理人员、技术工作人员、部门负责人、科室干部等层级的职工共计X人参与调查活动。
经过总结分析,该次围绕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后职工思想动态的调查活动其具体结论可概括为下述几点:(1)针对改革活动的开展,全体职工均具有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基本认识到本次改革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与地勘行业发展态势的进步行为。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需要关注职工的利益诉求和社会保障问 题,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配置。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总结词
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之 一,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提高事 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
VS
详细描述
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引进 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事业单位 。其次,要加强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 高现有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 ,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事业 单位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对各类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服务 效率,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过程中,存在部分事业单位定位不清、权责不明、管理不规 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改革对事业单位职工的影响
改革对事业单位职工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部分职工面临转岗分流 等问题,需要做好职工安置和权益保障工作。
支持和实践指导。
02
事业单位改革概述
事业单位的定义与分类
事业单位定义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 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分类
根据其职能和属性,事业单位可以分 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等 不同类型。
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与现状
改革历程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经历了初步探索、分类改革和分类推进等阶段,目前正处于分类推进改革的重要时 期。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事业单位分类标准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与思考篇一: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制进程中若干难点问题的思考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难点问题的思考近几年来,“国资改革”一度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中央、省、市、县各个层面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加速的同时,事业单位改制的问题又重新浮出水面,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事业单位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大多数勘察设计单位都进行了收支管理改革;90年代末,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的改革转移到90年代末;最近,省、市、县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分类改制工作全面展开。
目前大部分省级主管部门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出台针对省属事业单位的分类改制方案,一般将其分为行政管理性、社会公益性、生产经营性进行分类改制。
本文重点谈一谈对于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难点一:如何解读重组政策应该说作为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企业改制还是事业改制,如何解读政策都是重点,也是难点问题。
但是在事业单位改制中,又存在以下特点值得重点关注:特点一:可以参考的政策很多,需要合理使用与国有企业改制相比,事业单位改制可以参照的政策显可供参考的政策包括省级国有企业改革、市级国有企业改革、市级事业单位改革、省级科研机构和勘察设计单位改革。
面对这么多政策,如何合理使用政策值得细细琢磨。
结合经验,笔者认为在使用政策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当面临人员安置和土地处置等本地化特征问题时,我们可以更多地参考当地政策。
由于改革后的企业必须实行属地化管理,人员工资、社会保障关系、土地等方面必须符合地方标准,因此在改革中使用地方政策是合理的。
第二,在面临资产评估、审计、处置,产权转让等涉及到国有资产问题时,则必须参照省一级的政策,有时还要考虑中央以及某些政策的影响。
这里笔者认为,由于目前社会舆论对于国资监管的关注度日益加强,在涉及到国有资产的处置问题,特别是资产评估定价、产权转让等环节时,必须做到严格按政策办事,谨防改制中的政治风险,使得改制工作能经得起相应的推敲和历史的考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核地勘单位改革面临 的问题
2 . 1 核地 勘 单位 的特 殊 性 和现 阶段 所 肩 负 的重 要 历 史使 命 特殊性 主要 表现 在 : ① 铀矿 为 国家 战 略资源 , 是 原
1 核地勘单位 的发展历程
1 9 5 5年 1月 , 毛泽 东 主席 主 持 召 开 了 中央 书 记 处 扩大会 议 , 作 出 了中 国要 发展 核工 业 的 战略决 策 , 标 志
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 核 地勘单 位 又迎来 了历 史上第 二个 发展 的春 天 。
在 核地 勘单 位 五 十多 年 迂 回 曲折 的 发展 历 程 中 , 核 地质 人既 经历 了忘 我 奉 献 、 意气 风 发 地 为 国家探 寻 神 秘宝 藏 的辉煌 期 , 又 经历 了痛 苦地 割舍 核工 情 节 、 开 始 艰难 二次 创业 的阵 痛期 , 如今 , 面对 如火 如荼 的核地
陈艳 华
(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 , 湖北 孝感 4 3 2 0 0 0 )
摘
要 :在 国家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之 际,核地勘 单位 面临机遇 和挑 战 ,能 否顺利推动 并达到预 期
效果 ,一方面要考验政府和相关职 能部 门的政 策措 施是 否到位 ,另一 方面还得 靠核 地勘 单位先 练好 内功 , 夯 实基础 ,把 自己事情做好 。 关键词 :分类改革 ;核地勘单位 ;建议
第2 7卷 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资 源 环 境 与 工 程
Re s o ur c e s Env i r o n me nt& Eng i n e e r i ng
Vo l _ 2 7. No . 3
J u n e, 2 0 1 3
核 地 勘 事 业 单位 分 类 改革 的思 索
质 发 展形势 和稳 步推 进 的 事业 单 位 分 类 改革 , 核 地 勘 被蒙上神秘面纱 的特殊一员 , 这个在建国之初 承载着 单 位 又将 面临新 的发 展机 遇和 严峻 的挑 战 。 强 国之 梦 , 在2 0世纪 八 九 十年代 经 历 了军转 民和属 地 化 的波折 , 在 和平 发展年代 又肩负 着为 开发 清洁 高效 核 能提 供铀资源保 障重任 的核 地勘 单位 , 面对 即将 到来 的 分类 改革 , 又 会 经历 怎样 的阵痛 , 又 该 如何 在 阵痛 后 焕 发更 强劲 的生 命力和可 持续发展 的不 竭动力 呢?
中图 分 类 号 :F 4 2 6 文献 标 识 码 :C 文 章 编 号 :1 6 7 1—1 2 1 1 ( 2 0 1 3 ) 0 3— 0 3 4 3— 0 3
O 引 言
目前 , 国土资 源部 与 中央编办 、 发 改 委等 八 部委 联 合 紧锣 密鼓 地 开 展 了 国有 地 勘 单 位 分 类 改 革 专 题 调 研, 这似 乎 昭示 着 酝 酿 十多 年 之 久 的地 勘 单 位 改 革 即 将进 入 实质 性 推 进 阶 段 。作 为 地 勘 行 业 中 因 “ 核” 而
收 稿 日期 :2 0 1 2— 0 6—1 4;改 回 日期 :2 0 1 2—0 9— 2 5
作者简介 :陈艳华 ( 1 9 7 5一) ,女 ,经济师 ,工程管理专业 ,从事人力资源工作。E—m a i l :c y h 6 5 1 7 8 9 9 2 @s o h u . t o m
子 弹和核 电站 的 主要 原 料 , 国内外严 格控 制 , 禁 止在 市 场上 流转 , 铀 矿开发 利用 由国家实行 垄 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属不 可 由市
场配置的资源 ; ②铀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 对职工健康安 全构 成潜 在威 胁 。 着 中国核 工业 建 设 拉 开 序幕 。在 随 后 的 三 十 多 年里 , 核地 勘单 位肩 负着 为 中国核 电发展 提 供铀 资 源保 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了近百家核地勘队伍 , 他们跋 清洁 、 安全 的能 源 , 它 山涉 水 、 斩荆 披棘 , 发 掘 了一 个 又 一 个 铀 矿 宝 藏 , 为 中 障的重 任 。核 电作 为一 种 经 济 、 是 发展 低碳经 济 的必然 选择 。 日本 福 岛核 电事 故发 生 国第 一颗 原子 弹 的 爆 炸 提供 了重 要 原 料 , 为 强 壮 中 国 后, 要不 要发 展核 电 , 几 乎成 了全世 界高 度 关注 和深 度 国防实力 、 壮 我 中华 国威 做 出 了突 出贡献 。 思考 的问题 。 国家 能源 局 原 局 长 张 国 宝公 开 表 示 , 作 2 0世纪 8 0年 代 中期 , 由于 中 国战 略 重 点 转 向经 为 一个 人 口众 多 、 能源 问题 十分 突 出的大 国 , 从 化 石 能 济建 设 , 同时鉴 于 已探 明 的铀 资 源 已基 本 能 满 足 国 防 源 逐步 枯竭 和 昂贵 趋 势 , 以及 气候 与 环 境 的承 载力 来 建设 需要 , 国家对 核地 勘 单 位 提 出 了 “ 保 军 转 民” 的号 看, 中国在大 力发 展可 再生 能源 的 同时 , 发 展 核 电是 不 召, 全 国大多 数核 地勘单 位 逐渐走 向多种 经 营 之路 , 开 可替代的选择。 目 前法 国核电比例 已 占到 7 0 %以上 , 始 了艰 难 的二次 创 业 。1 9 9 9年 , 国家 再 次对 核地 勘 单 美 国核 电比例 占 3 0 %左 右 , 而 中国 目前 核 电所 占 比例 位 实行 管理 体制 改 革 , 除保 留 1 3家 核 地 勘 单 位 外 , 对 还 不 到 2 % 。中 国核 电 中长期规 划预 计 2 0 2 0年 发展 到 其 他核 地勘 单 位 全 部 实行 属地 化 管 理 。2 0 0 6年 , 《 国 4 % 以上 , 核 电发 展战 略 已由 “ 适度 发 展 ” 调整为“ 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