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空气 优秀课件(21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21-空气-精品PPT课件
实验装置:①仪器:集气瓶、
燃烧匙、导管、烧 杯、弹簧夹、胶皮 管 ②药品:红磷、水 ③实验装置如右图 所示
实验原理:
点燃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空 实验步骤:
气
中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氧 2.在集气瓶内加 气 入少量的水.
管口不断的有气泡冒出,松 开手后,导管未端形成一段 水柱,可知气密性良好.
加热
实验原理:汞+氧气→氧化汞
实验二Leabharlann 实验步骤:在一个容器中加热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
粉末
加热
实验原理:氧化汞→汞+氧气
检验氧气 的常用方
法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由实验一实验二拉瓦锡得出了如下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 积的1/5。
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红磷的用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 消耗完。 ➢2.装置漏气。 ➢3.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注意事项:
①装置气密性良好—避免瓶外空气进入集气瓶中,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少,使测得 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②红磷过量—如果红磷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中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导致 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含 思考:目的是?
量 3,点燃红磷,迅速
的 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测 4,待集气瓶冷却到常 定 温时,打开止水夹。
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2、冷却后,水沿着导管进入集 气瓶,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 课件第1课时(共21张PPT)
情景引入 谜语:
敢怒不敢言。 ——打一化学物质。
谜底:空气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 2.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 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 析实验现象。
空气的发现(课本26页)
舍勒(瑞典)
普利斯特里(英国)
18世纪70年代,分别制得氧气
空气发现
1774年
拉瓦锡(法国)
想一想: 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 让P2O5溶于水中。
2、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课本27页)
3、为什么不用硫和石蜡代替红磷?假如用,
需要对实验进行哪些改进?
提供信息:
磷 + 氧气 点 燃 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课本26页)
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
实验原理:
利用物质反应消耗氧气,使容器内气 体减小。
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课本27页) 实验装置:
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课本26页)
实验设计:
1.反应物:只与氧气反应,且反应物要过 量,如红磷、白磷等; 2.反应条件:温度较低,如点燃、加热等; 3.产物:一般不能有气体产生。若有气体 产生,则要考虑装置中添加吸收气体的试 剂。
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1)清澈的河水、(2)澄清的石灰水 、 (3)矿泉水、(4)氮气、(5)清新的空气 (6)蒸馏水、(7)红磷 、(8)冰水共存物 (9)五氧化二磷 、(10)二氧化碳
纯净物:(4)(6)(7)(8)(9)(10)
敢怒不敢言。 ——打一化学物质。
谜底:空气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 2.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 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 析实验现象。
空气的发现(课本26页)
舍勒(瑞典)
普利斯特里(英国)
18世纪70年代,分别制得氧气
空气发现
1774年
拉瓦锡(法国)
想一想: 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 让P2O5溶于水中。
2、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课本27页)
3、为什么不用硫和石蜡代替红磷?假如用,
需要对实验进行哪些改进?
提供信息:
磷 + 氧气 点 燃 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课本26页)
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
实验原理:
利用物质反应消耗氧气,使容器内气 体减小。
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课本27页) 实验装置:
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课本26页)
实验设计:
1.反应物:只与氧气反应,且反应物要过 量,如红磷、白磷等; 2.反应条件:温度较低,如点燃、加热等; 3.产物:一般不能有气体产生。若有气体 产生,则要考虑装置中添加吸收气体的试 剂。
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1)清澈的河水、(2)澄清的石灰水 、 (3)矿泉水、(4)氮气、(5)清新的空气 (6)蒸馏水、(7)红磷 、(8)冰水共存物 (9)五氧化二磷 、(10)二氧化碳
纯净物:(4)(6)(7)(8)(9)(10)
空气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优秀课件
酸雨
二氧化硫
臭氧空洞
臭1979 1981
氧
1983
空
洞
1985 1987
氟利昂等
1989
温 室 效 应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为了保护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少用化石 燃料,使用清洁能源。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空.气1 人空 教气 版人九教年版级九上年册级化上学册优化秀学p课pt件课(件共20张 PPT)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 熔沸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做保护气、化工 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 剂等。
2空.气1 人空 教气 版人九教年版级九上年册级化上学册优化秀学p课pt件课(件共20张 PPT)
2空.气1 人空 教气 版人九教年版级九上年册级化上学册优化秀学p课pt件课(件共20张 PPT)
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 ( N2 )
78%
氧气 ( O2 )
21%
空 稀有气体(氦、氖、 0.94% 气 氩、氪、氙、氡)
二氧化碳 ( CO2 )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2空.气1 人空 教气 版人九教年版级九上年册级化上学册优化秀学p课pt件课(件共20张 PPT)
保护空气
人为的污染源有哪些?你知道污染空气 的物质有哪些?
1)工业污染。 2)生活污染。 3)交通污染。 4)农业污染。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2空.气1 人空 教气 版人九教年版级九上年册级化上学册优化秀学p课pt件课(件共20张 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共52张PPT)
剩余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2)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的体积
刚好和原容器内减少的体积一致。
3.他得到了什么结论?
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4.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存在哪些优点?哪些缺点?
优点:装置密闭;反应容易发生,现象明显;汞是液体,所占空间小;生成的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之一:供给呼吸
动植物呼吸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人教版九年级化 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共52张PPT)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医疗急救
潜水
26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人教版九年级化 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共52张PPT)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氧气的用途之二:支持燃烧
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在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 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真是实存在的。
4.用扇子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5.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涨起来,就是把空气压入车胎。
6 .
2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普 利 斯 特 里 (1733—1804)
英国化学家,自学成才的气体化学大师。
8
1.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做了几个实验? 两个 实验步骤 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汞 + 氧气加热 氧化汞
Hg O2 HgO
氧化汞
HgO
加热
汞 + 氧气
Hg O2
9
阅读思考:
1.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做了几个实验? 两个
2.同时有哪些实验现象?
(1)一部分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文课件 空气 全文课件(共23张PPT)
空气, 氧气, 水蒸气 ,水泥,二氧化碳,自 来水, 铁粉,氮气 ,海水。
物 混合物 空气, 水泥 自来水 海水 质
纯净物 氧气, 水蒸气 ,二氧化碳 ,
O2; H2O; CO2; 铁粉,氮气 Fe; N2
二、 1、氧气(用途)P28
用途
2、氮气用途及物理性质 P28
P29
☆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说明氮气能否支持 燃烧?
二氧化碳 0.03%
1%
其它气体杂质 0.03%
2. 纯净物与混合物
P27
像空气这样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 合物。(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
等每一种物质都是纯净物。(纯净物可以
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
氧气O2、氮气N2、氦气He、磷P、五氧化 二磷P2O5等。)
•
4.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 形锁, 半圆锁 ,长方 锁,还 有八角 形白铜 雕花锁 ,谐音 就是“ 福禄” 的葫芦 锁。每 把锁都 是件工 艺品, 展示出 老人精 湛的制 锁技艺 ,看得 年轻人 目不暇 接,连 连竖起 大拇指 。
•
5.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特点的 明确认 知,“ 新子学 ”强调 ,“国 学”在 漫长的 岁月中 必然存 在一个 变化发 展的过 程,可 以说一 代有一 代的“ 国学” 。从历 史上看 ,不可 否认, “六经 ”是中 国文化 学术的 最早源 头,它 深刻地 影响着 中华民 族的基 本精神 。
P31---①污染指数项目 ②空气质量标准
空气质量日报 p31
污染 指数
质量 级别
质量 状况
50以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二单元 课题1(第1课时) 教学课件(23张PPT)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阅读课本26页)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
出空气由氧气和氮 气组成
加
汞 + 氧气 热
拉瓦锡研究 空气成分所 用的装置
氧化汞(红色粉末)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空气成分的发现
❖最初人们以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
证明了其中有氧气和氮气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冷却到室温才打开弹簧夹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
偏大的是( C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 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 就打开弹簧夹
答:(1)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的速度 太慢,导致部分气体从集气瓶口膨胀逸出。 (2)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放热,导致 部分空气从导管口膨胀逸出。
空气 的成分
3.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稀有 气体
二氧 化碳
其他气 体杂质
体积
78%
分数
巧记空气的成分
氮七八,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
4.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 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
答:(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 续燃烧。
5.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 瓶总体积的1/5,会是什么原因呢?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21 空气 课件(19张PPT)
空气组成的模型(体积分数)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21%
78%
其他0.03%
二:氮气的用途
充入食品袋
充入灯泡
制造氮肥
合成染料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熔沸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做保护气、化工 原料、炸药,染料等。
课堂练习: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B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 4:1
B、 1:4
C 、1:5
D、 5:1
(B)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过程中,如 果广口瓶的瓶塞存在着漏气现象,请问这会对 测定的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___偏__小___(填 “偏大”、“偏小”和“无关”),如红磷的 量不足,这会对实验结果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__偏_小_____(填“偏大”、“偏小”和“无 关”)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氦,氖, 氩,氪,氙,氡)
无色、无味、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霓虹灯、闪光灯、航标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1空气(共21张PPT)
①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 白磷(足量)燃烧,生成白;烟活塞向(左或右)左 移动。
②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 约 8 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约 占五分之一
10
白磷
生石灰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32021/8/3T uesday, August 03, 2021
13、二氧化碳 CO2 14、冰水混合物 H2O15、墨水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 溶于水。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 烧,是助燃气体。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氮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做保护气(食品保护气、焊接金 属、灯泡充气) 、制造氮肥和硝酸的原 料、液氮可用作冷冻剂等。
3、市场上有一些充气包装的食品,装食品的塑 料袋内充满了气体,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 好像一个小“枕头”。袋内充的是什么气体呢? 同学们有两种猜想:A)二氧化碳,B)氧气。请 判断哪种猜想更合理并解释。
如下图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 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 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右 端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 cm处。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8:02:10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32021/8/32021/8/3Aug-213-Aug-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32021/8/32021/8/3T uesday, August 03, 2021
②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 约 8 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约 占五分之一
10
白磷
生石灰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32021/8/3T uesday, August 03, 2021
13、二氧化碳 CO2 14、冰水混合物 H2O15、墨水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 溶于水。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 烧,是助燃气体。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氮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做保护气(食品保护气、焊接金 属、灯泡充气) 、制造氮肥和硝酸的原 料、液氮可用作冷冻剂等。
3、市场上有一些充气包装的食品,装食品的塑 料袋内充满了气体,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 好像一个小“枕头”。袋内充的是什么气体呢? 同学们有两种猜想:A)二氧化碳,B)氧气。请 判断哪种猜想更合理并解释。
如下图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 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 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右 端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 cm处。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8:02:10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32021/8/32021/8/3Aug-213-Aug-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32021/8/32021/8/3T uesday, August 03, 2021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空气 精品课件(33张PPT)
•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 书者, 如也。” 书的任 务是如 ,写出 来的字 要“如” 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的 作品的 价值包 括审美 价值仅 仅是一 种可能 的存在 ,只有 通过阅 读,它 才转化 为现实 的存在 ,因此 对作品 的接受 具有艺 术本体 的意义 ,也就 是说, 接受者 也是艺 术创作 的主体 之一。
•
3.接 受 者 作 为 主体 ,他对 文本的 接受不 是被动 的。海 德格尔 提出“前 理解”, 即理 解前的 心理文 化结构 ,这种 结构影 响着理 解。理 解不可 能是文 本意义 的重现 ,而只 能是文 本与“前 理解”的 统一 。
氧气的用途: 曾经叫做“养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3. 氮气(N2)
(2) 氮气的用途
化工原料 制硝酸、化肥
用作保护气
作制 冷剂
4. 稀有气 体
(1) 稀有气体: 是混合物。
氦(He)、氖(Ne)、氩 (Ar)、氪(Kr)、氙(Xe)
(2) 稀有气体的性质: 物理性质:稀有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只与 少数几种物质反应.
9、集气瓶底水的作用? 答:加快装置冷却至室温。
(二)空气的组成
结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氮气 (78%)
体积分数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列举生活中事实和现象,证明空气中的成分。 ①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逐渐变软,说明空气 中含有__水__蒸_气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空气精品PPT(共16张PPT)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气
稀有气体
21% 0.03% 0.94%
水蒸气 及其他气体杂质 0.03%
( H2 O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
实验
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 上升约1/5。
结论: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43;氧气 点 燃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讨论与交流: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2、红磷在集气瓶中若没有全部燃烧,说明了 什么?
3、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 什么?该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讨论与交流:
4、在实验中,有时集气瓶中气体减少 的体积会小于1/5?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1)装置的密闭性不好
2)红磷的量不足
3)瓶内温度没有降到室温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空气 精品PP T(共16 张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空气 精品PP T(共16 张PPT)
再见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空气 精品PP T(共16 张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空气 精品PP T(共16 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精品课件_空气(19张ppt)
B.②—a
C.③—c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精品课件:空 气(19 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精品课件:空 气(19 张ppt)
•
1.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 发,将 创作看 作艺术 家审美 经验的 结晶过 程,作 品完成 就意味 着创作 完成。 而从接 受美学 的角度 来看, 这一完 成并不 说明创 作已经 终结, 它只说 明创作 的第一 阶段告 一段落 ,接下 来是读 者或观 众、听 众的再 创作。
•
5.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 达的思 想感情 、所反 映的生 活,都 只能是 过去的 ,而理 解总是 现在进 行时。 当我们 接受历 史上的 艺术作 品时, 我们当 然可以 设身处 地想象 古人的 生活, 体验古 人的思 想感情 ,但我 们毕竟 是现代 人,只 能按照 我们现 在的心 理文化 结构去 理解古 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精品课件:空 气(19 张ppt)
当堂检测
• 6、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 )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和二氧 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④ 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烃排入大气中
•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氧层 d.使人中毒
c.破坏臭
• A.①—d D.④—b
质决定氧气有这样的用途? 2、氮气有哪些用途?是什么样的性质
决定氮气有这析的用途? 3、稀有气体有哪些用途?是什么样的
性质决定稀有气体有这样的用途?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 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不活泼)
用途: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当堂检测
• 4、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 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空气》课件(共17张PPT)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也没有确 定的性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 化学符号表示)
如:N2、O2、CO2、P、P2O5、H2O
象空气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 合物。(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 等每一种物质都是纯净物。(纯净物可 以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 氮气N2、磷P、五氧化二磷P2O5等。)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 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1、红磷的燃烧 2、红色粉末氧化汞加热变成银白色液体的汞 3、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 4、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1) 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使瓶内的氧气全部参加反应
(2) 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 是什么? 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3) 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10时2分29秒上午10时2分10:02:2921.8.12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实验现象】①红磷继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到室温后)②打开弹簧夹 后,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 体积约占瓶内容积的1/5。
因为燃烧放热,瓶内温度较高气体气压较大,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4)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 化学符号表示)
如:N2、O2、CO2、P、P2O5、H2O
象空气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 合物。(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 等每一种物质都是纯净物。(纯净物可 以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 氮气N2、磷P、五氧化二磷P2O5等。)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 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1、红磷的燃烧 2、红色粉末氧化汞加热变成银白色液体的汞 3、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 4、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1) 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使瓶内的氧气全部参加反应
(2) 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 是什么? 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3) 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10时2分29秒上午10时2分10:02:2921.8.12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实验现象】①红磷继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到室温后)②打开弹簧夹 后,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 体积约占瓶内容积的1/5。
因为燃烧放热,瓶内温度较高气体气压较大,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4)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空气(共34张PPT)
课题一 空气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 氧气的用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 氮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 ②难溶于水; ③有三态变化。
2、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 氮气的用途:①化工原料;
② ③保医护疗气麻;醉(;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 超导性能。
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
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氮气与瓶内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
。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
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
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竹节内存在的气体的成分如何?与空气成分
是否一样?请按如下步骤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竹节内气体与空气主要成 分不同
提出假设;竹节内气体与空气相比,含较多
的二氧化碳和较少的氧气。假设的依据是竹
子要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但在竹节内
主要进行_呼__吸__作_用____,因此_含__较_多__的__二__氧__化。
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
瓶体积的70%。 (1)右图A仪器的名称是 烧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
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镁条燃烧消耗瓶内气体,使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
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21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空
气 1,连接仪器,检查
中 气密性。
氧 2,点燃红磷,迅速
气
含 量
伸入瓶中,塞紧瓶 塞。
的 3,待集气瓶冷却到
测 常温时,打开止水夹。
定
现象及结论
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点燃
P O2
五氧化二磷
P2O5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 生大量白烟;
2、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水面上升, 约占空气总体积1/5。
•
2.所以如 果你有 愿望, 如果你 真的还 有力量 去实行 它,我 觉得我 一定要 即刻就 出发, 去完成 自己的 愿望, 让自己 更少的 遗憾。 人生是 一个漫 长的过 程,年 轻是多 么的好 ,但是 请你们 记得, 记得有 很多的 东西, 当你不 懂的时 候,你 年轻, 当你懂 得了以 后,你 已年老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用品
仪器:
止水夹 和导气管
药品:
集气瓶
燃烧匙
烧杯
红磷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 红磷 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 氧气,使集气瓶 内压强 减小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测定进入 集气瓶内水的 体积,即为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
实验装置Biblioteka 止水夹燃烧匙红
磷
集气瓶
导气管 烧杯
•
5.融情于 事,指 通过叙 述事件 来抒发 感情, 让感情 从具体 事件的 叙述中 自然地 流露出 来,感 染读者 。这种 渗透着 感情的 叙述, 读者品 味起来 就更觉 得真诚 可亲。
•
6.通过对 客观事 物的描 写或刻 画,间 接表现 出作者 的志向 、意愿 。采用 托物言 志,关 键是志 与物要 有某种 相同点 或相似 点,使 物能达 意而志 为物核 。托物 言志常 借用比 拟、象 征等手 法。
镁条: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能燃烧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白色固体) 镁+氮气 点燃 氮化镁(黄绿色粉末) 镁+二氧化碳 点燃 氧化镁(白色固体)+碳(黑色固体)
铁丝: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不燃烧,在纯氧中燃烧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红磷: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易燃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问题链驱动,引导实验探究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
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问。题1:空气的成分是怎样的?组成是否单一
的? 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呢?
捕捉空气----证明空气存在
魔术:小瓶口吞大鸡蛋
问题2:小瓶口吞大鸡蛋的魔术和胶头滴管吸液的实验 对你设计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有何启发?
设计思路:
通过某种 可燃物在盛有空气的 密闭 容器内燃烧,燃烧过程中 消耗 氧气 ,导致气压降低,从而引起水倒吸的现象,根据倒 吸的水的体积 等于 消耗氧气的体积,推断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药品选择 问题3:是否所有可燃物都可以呢?
木炭:黑色固体,在空气中能燃烧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无色气体)
白磷: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燃,剧毒 白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想一想
问题4:用可燃物的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实验中,对可燃物有什么要求?
(1)物质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 分反应; (2)反应后的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实验装置选择
设计思路: 通过某种可燃物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燃烧过程中消耗 氧气,导致气压降低,从而引起水倒吸的现象,根据倒吸的水的 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推断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我们应该学习拉瓦锡身上哪些宝贵的品质?
小小科学家
教材中的实验装置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 你能否改进教材中的实验装置。
你有哪些收获? 实验探究环节
小小科学家
教材中的实验装置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你能 否改进教材中的实验装置
感谢倾听! 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
1.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 ,并不 是最后 的时刻 ,而是 我们的 精神崩 溃了。 那你只 要坚持 精神的 重整, 坚持精 神的出 发,其 实当我 们觉得 ,那是 万劫不 复的情 景,也 依然可 以去找 到它的 出口, 也依然 可以坚 持过来
•
7.要写好 一篇记 叙文, 首先必 须确定 自己的 情感, 然后根 据自己 的情感 选择提 炼材料 ,再加 以细致 的描写 ,在必 要的地 方画龙 点睛地 穿插一 点议论 。
•
8.对任何 一篇记 叙文而 言,叙 述是骨 架,描 写是血 肉,而 抒情与 议论则 是灵魂 ,这四 者是缺 一不可 的。总 之,我 们要学 会综合 运用多 种表现 手法, 使我们 笔下的 文字显 得生动 活泼、 形象可 感、醒 人耳目 、启人 深思。
(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不能漏气 (2)集气瓶中加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使瓶底炸裂) (3)红磷应过量 (4)待红磷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空气发现史
1.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某种物质。
•
3.抒情往 往不会 单独出 现在文 中,它 常与记 叙、描 写、议 论等结 合在一 起。一 般来说 ,直接 抒情一 般要与 议论结 合在一 起,而 间接抒 情一般 与叙述 、描写 结合在 一起。
•
4.借景抒 情又称 寓情于 景,是 指作者 带着强 烈的主 观情感 去描写 客观景 物,通 过景物 来抒情 。
2. 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 普利斯特利分别制得了氧气。
遗憾的是虽然他们都独立地发现并制得氧气,但是都坚信当时的 “燃素说”,不敢向“燃素说”提出质疑。因此虽然率先发现了 氧气但是却没有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穿越时空,感知经典
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 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 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拉瓦锡实验
原理:
汞 + 氧气 加热 氧化汞
(银白色)
(红色)
氧化汞 加热 汞 + 氧气
HgO Hg
O2
曲颈甑
玻璃钟罩 汞槽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以史为鉴
为什么舍勒和普利斯特利这两位伟大的化 学家发现了空气中含有氧气却无法走出燃 素说的束缚,提出正确的理论,而拉瓦锡 却做到了?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思考:
1、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
A.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使集气瓶炸裂 B.吸收生成的白烟五氧化二磷同时能加速降至室温
2、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成分具有什么性质?
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思考
3. 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 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