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邓恩
约翰.邓恩 生平简介
作品风格
• 多恩的诗不仅具有高度的美感(常常是富于高度的感官刺激),强烈的理性,而且具 有惊人的个人化倾向。通过使用有时复杂,有时粗暴直接的比喻,多恩将感觉和理性 融于一处,他的手法似乎非常为我们的口味所接受。在他写得最差的作品中,他的比 喻也表达出天才的观念,这一点令直率的约翰逊博士[59]恼怒不已,而在他写的最好 的作品中,他的比喻似乎与他的思想完全合二为一。 • • 多恩的爱情诗不仅超越了一切伊丽莎白时代的传统,而且超越了他以前所有情诗 的典范式情感。“看在上帝面上,请闭上嘴,让我爱你。”用这样的话语做诗的开头 的人不会模仿任何一个人。他不是在进行写作练习,他是个真正的人在说话,他的声 音就回荡在房间里。多恩既能使人惊讶,令人愤怒,也能温柔博学,明白如话,他时 而幻想,时而热情,时而虔诚,时而绝望。有的时候,他会在一首爱情诗中将几种情 感集于一处。他能够认识到感情是复杂的,这一点使他适应于我们这个不再单纯的时 代。他爱情诗中的特点同样适用于他的祈祷诗,这些诗中也带有一些情欲的色彩,这 些作品反映是全部人性,也包括人的肉体。
家庭情况
• 多恩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他的母亲与壮烈牺牲的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ore)沾亲。多恩在牛津和剑桥学习过几年,然后开始学习法律,并在伦敦度过了 一段世俗而耽于情欲的生活,此后他被外派到国外工作,然后和他雇主,托马斯· 伊 戈尔顿爵士(Sir Thomas Egerton)出身名门的侄女结了婚,从务实的角度说,这段婚 姻是不明智的。多恩的事业陷入了低谷,年轻的夫妻二人整整度过了十年悲伤而贫 困的生活。四十二岁时,经过认真的反复思考,多恩抛弃了对于家庭的忠诚,听命 于英国国教教会。直到他成为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Dean of St. Paul’s)后才有了声 望,成为他那个时代最著名的牧师。那个早先撰写爱情诗的勇敢的年轻人变成了一 个忍受上帝折磨的人,时时被死亡的想法和疾病的侵袭所困扰。他排斥那“诗歌, 我少年时的情人”,转而热爱“神学,我中年时的伴侣”。随着时间的流逝,死亡 对他的困扰也越发强烈。今天如果参观圣保罗大教堂的地下室,还可以看到多恩的 塑像,这个塑像是在他生前制作的,用布单缠绕着。生命的最后时刻降临时,多恩 在床边设想了一幅图画,他被裹在尸布当中,双目紧闭,似乎死神已经来到了他的 身边。
约翰邓恩诗歌中的三大特点
约翰邓恩诗歌中的三大特点提起17世纪的伟大诗人约翰·邓恩,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玄学诗、陌生化之词。
当然,邓恩是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开创者,也是玄学诗歌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充满了奇思妙想、诙谐机智并富有创造力。
尤其是他运用大量的“奇喻”使得他的诗歌与众不同, 虽然晦涩难懂,却新颖独特而且富有哲理。
因而,邓恩诗中的巧妙的表达形式与深刻的心理剖析对后期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细读邓恩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诗歌的确带有现代文学的某些特征,可以说他的诗歌为以后的现代诗歌埋下了伏笔。
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早期。
作家们主要从外在客观世界的描写转向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追求神秘的梦境世界,他们运用暗示、象征、意象、意识流等手法去探索人的心理活动,在结构上让时空任意颠倒。
我们阅读约翰·邓恩的诗歌,发现其某些诗歌的特点与现代诗歌的特点不谋而合。
一、从苦闷到怀疑的消极悲观思想邓恩是玄学诗歌的创始人,这一派别的诗歌主要描写信仰上的苦闷、疑虑、探索与拯救,常常带有怀疑主义的色彩,反映出科学进步对传统宗教信仰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揭露了社会中的矛盾。
邓恩生活在16 世纪末英国社会政治动荡时期,当时的英国反对天主教,具有天主教家庭背景的邓恩感到前途黯淡,一直挣扎在希望和痛苦的矛盾之中,生活中充满了悲观情绪。
“他要在社会上取得地位,不得不依附国教权贵,这使他内心极度苦闷,产生了悲观主义情绪。
”这与波德莱尔的现代诗歌《恶之花》中精神家园的失落与寻找、人的惶恐和在陌生世界的绝对孤独,以及艾略特《荒原》中的人们一度精神空虚并对生活与现实产生了迷惘与失望的消极悲观思想是一致的。
这种怀疑悲观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人精神危机的表现。
邓恩的诗歌运用了许多隐晦难懂的奇喻,其实隐藏着诗人的苦闷及内心的挣扎。
在《圣露西节之夜》中,强烈的怀疑与悲观主义气息贯穿于全诗。
“世界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饥渴的大地疯狂吞噬生命的精灵,它们已慢慢枯萎,渐渐干涸如将死之人,步步走向冥冥;滋润生命的养分所剩无几,坟墓将是它们的唯一归宿,一种死寂般的虚无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别出心裁的比喻——约翰·邓恩的《跳蚤》赏析
别出心裁的比喻——约翰·邓恩的《跳蚤》赏析《跳蚤》是约翰邓恩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他最具文学特色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诠释作者如此优秀的文学创作,深入挖掘他那出神入化的文学创意,以及别出心裁的比喻。
《跳蚤》描述了一个关于城乡比较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乡村少年,父亲是当地的牧师。
一天,少年和他父亲得知一只被逐出城市的跳蚤来到了他们家,这只跳蚤像一个清醒的孩子,他见识狭窄,只知道城市的繁华,不知道乡村的美好。
随着父亲和少年的照顾,跳蚤逐渐认识到乡村的美,并开始探索它的温暖、简陋却充实的一面,最终,跳蚤选择了留在乡村,奔赴城市的梦想成为可望不可及的遗憾。
在这部小说中,约翰邓恩意在表现他对乡村的理解,乡村中的一些点滴小景,以及乡村的简单美味,这些都可以从书中有所体会。
例如,作者使用了一个充满比喻意义的心理模型,将跳蚤看作城乡的比喻,把少年的心理,乡村的历史,城市的躁动,以及他最终选择留在乡村的纠结,用一只跳蚤这样深刻的比喻,把乡村的共鸣和城市的分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作者还使用了几个含蓄的比喻来描述乡村的美、乡村人民的勤劳以及乡村团聚之情。
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作者用屋里烧开汤水的美景,像《跳蚤》中,少年把家里的肉汤拿到江边,让跳蚤吃,这句“有一线热汤的芳香”,充满了家的温馨温暖。
另一个比喻是,作者用放牛的早晨来描写满院芬芳的乡村风景,例如,少年和他父亲一起放牛,“牛在乡村里散步,牛嘴里吐出来的是落叶”,这样的比喻把乡村景象生动地还原了出来,充分展现出乡村的温馨。
此外,约翰邓恩在文学创作中另一个独特的重点就是隐晦的抒发了他的人生哲学思考。
《跳蚤》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本质,也向我们暗示:在我们追求财富、快乐的过程中,也要更多的欣赏与感受生活的本质。
在这样的思想哲学的背景下,约翰邓恩提出了“要接受自然,享受它的温暖和寂静,跟随它了解生活的本质”,这种价值观以及文学艺术上的表现能力,都让《跳蚤》具有深刻的意义,让我们从中获得茅塞顿开的心灵感悟。
song john donne 赏析
song john donne 赏析
约翰·邓恩(John Donne)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一位聪明才华横溢的神职人员。
他的作品横跨爱情诗、宗教诗和抒情诗等多个领域,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于世。
在约翰·邓恩的诗集中,有一首著名的作品,名为《歌》(The Song)。
这首诗以传统的抒情诗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思索和感悟。
首先,诗人以细腻而豪情澎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爱情画卷。
他运用
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将爱情表达得鲜活而深刻。
诗中的爱人被描绘为一位完美而神圣的存在,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她的无尽赞美之情。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矛盾情感。
他既渴望爱情的滋养和美好,又
对其所带来的痛苦和离别感到忧虑。
邓恩用充满张力的语言和旋律感的抒情节奏,生动地表达了爱情的复杂性和不可抵挡的魅力。
最后,诗人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对爱情的价值进行了深刻探讨。
他认为只有通
过爱情,人们才能战胜时间的流逝,超越肉体和生命的限制。
诗中透露出对永恒与不朽的向往,以及对爱情力量的坚定信仰。
邓恩的《歌》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天赋和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
他的诗作将官
方与私人、灵魂与身体的关系融为一体,为后世传统爱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以独有的才华和深情感悟,将爱情的理性和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成为时间长河中的经典之作。
论约翰·邓恩的创作风格 ——《跳蚤》创作的玄思妙想
论约翰·邓恩的创作风格——《跳蚤》创作的玄思妙想17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批诗作风格与前人迥异,且对后辈诗坛产生极大影响的诗人。
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有约翰·邓恩、安德鲁·马维尔等,这批诗人组成了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都享有盛誉的创作流派——英国玄学派。
玄学派诗歌从1610年至1680年的70年时间里,流传广泛,风靡一时,对20世纪的英美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13),17世纪玄学派诗人,他的诗歌以爱情、讽刺、宗教等为题材,在语言、描述、情景、想象等方面独具特色,在诗歌中精妙地运用“奇喻”的比喻手法且诗歌中具有意想奇异、结构严谨、内容新颖深刻,特别是他的出人意料的比喻、多变的格律以及口语话的诗体更加使人耳目一新,开创了玄学派的一代诗风。
约翰·邓恩的诗歌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他的玄思妙想(Conceit),他追求新奇的思想,喜欢云前所未云,经常从各种“新哲学”和日常生活中捕捉新奇的事例,再把两个截然不同的物体安置在一个语境中,使二者的关系既贴切又隐秘,还能在内容上彼此阐发,这些比喻既让人初读觉得不可思议,掩卷细想又觉得颇有道理,这些都反映了邓恩式的玄思妙想。
下面通过约翰·邓恩《跳蚤》来进一步论述约翰·邓恩的玄思妙想的创作风格。
《跳蚤》一诗的新奇之处表现在邓恩的玄思妙想(Conceit),“玄思妙想”是因为诗中的比喻既玄又妙的思想,或者说虽然玄但非常妙的思维和想法,玄思妙想的最大特点是把最不伦不类或不相关的东西勉强地或生拉硬扯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比喻听起来怪诞不经,但细想一想却雅致入理。
《跳蚤》一诗中的玄思妙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标题的玄思妙想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动物身上,少数在鸟类。
原本只是一只普通的昆虫,因叮咬、吸血寄生直接危害人畜,传播多种疾病,因此,人们对于它虽没有群起诛之、大卸八块之意,但往往对之生之厌恶,恐惧,见之唯有躲其意。
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世界已入夜
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世界已入夜布罗茨基一切都睡了,只有雪在絮语,英格兰的旷野一片寂静,是你吗,大天使加百利,是你吹响了号角?〓约翰·邓恩(1572-1631),17世纪英格兰玄学派大诗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曾供职国会,国王詹姆士一世的私人教师,代表作《解剖世界》、《丧钟为谁而鸣》等。
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文 | 布罗茨基译 | 刘文飞图像选配 | Styx Watcher约翰·邓恩睡了,周围的一切睡了。
睡了,墙壁,地板,画像,床铺,睡了,桌子,地毯,门闩,门钩,整个衣柜,碗橱,窗帘,蜡烛。
一切都睡了。
水罐,茶杯,脸盆,面包,面包刀,瓷器,水晶器皿,餐具,壁灯,床单,立柜,玻璃,时钟,楼梯的台,门。
夜无处不在。
无处不在的夜; 在角落,在眼睛,在床铺,在纸张间,在桌上,在欲吐的话语,在话语的措辞,在木柴,在火钳,在冰冷壁炉中的煤块,在每一件东西里。
在上衣,在皮鞋,在棉袜,在暗影,在镜子后面,在床上,在椅背,又是在脸盆,在十字架,在被褥,在门口的扫帚,在拖鞋。
一切在熟睡。
熟睡着一切。
窗户。
窗户上的落雪。
邻居屋顶白色的斜面。
屋脊像台布。
被窗框致命地切割,整个街区都睡在梦里。
睡了,拱顶,墙壁,窗户,一切铺路的卵石和木块,栅栏,花坛。
没有光在闪亮,没有车轮在响动。
围墙,雕饰,铁链,石墩。
睡了,房门,门环,门把手,门钩,门锁,门闩,门钥匙,锁栓。
四周寂静,不闻絮语、悄音和敲击声。
只有雪在絮语。
一切在熟睡。
黎明尚远。
睡了,监狱,要塞。
鱼铺的磅秤在睡。
肉铺的猪胴在睡。
正房,后院。
拴着的公狗在睡。
地窖里的母猫在睡,耳朵耸立。
鼠类在睡,人类在睡。
伦敦在酣睡。
港湾的帆船在睡。
船体下落了雪的海水在梦里呓语,与熟睡的天空在远处融为一体。
约翰.邓恩睡了。
海与他睡在一起。
白垩崖睡在大海之上。
整个岛在睡,被同样的梦抱拥。
每个庭院都用三道门闩封住。
睡着,槭树,松树,榆树,冷杉和云杉。
睡着,山坡,坡上的溪流,山路。
论约翰·邓恩的诗歌写作特点
论约翰·邓恩的诗歌写作特点约翰.邓恩(John Donne 1572-1631)被公认为是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英国最著名的诗人。
他是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派诗歌的先驱。
他打破了传统诗歌所采用的彼待拉克式的甜美、娇柔的诗风,对诗歌进行了大胆的变革,“通过逻辑、类比、科学参照的暗示,运用独创性的比喻复杂事物意象的手法,展现了沉博绝丽的诗歌形式和起伏跌宕的节奏”。
他的诗歌凝聚着智慧、幽默、激情、哲理;语言生动、格律多变、意象夸张,具有浓厚的思辨特征。
托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认为邓恩“以极富热情的庄严感融合了别人不曾做到过的------辩证之精妙和谈吐的最高升华。
”玄学奇喻(metaphysical conceit)是邓恩的诗歌最显著和最出名的特征。
所谓玄学奇喻,也就是“将很明显的两个毫不相关的主题以一种奇妙的、匪夷所思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比喻”,即“a combination of dissimilar images,or discovery of occult resemblances in things apparently unlike.”(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如他将夫妻比喻为圆规的两个腿;将死亡和拯救比喻为地图上的东方和西方,甚至将跳蚤比喻为恋人的婚床、婚姻的殿堂等。
邓恩的诗歌类比独特,诡异新颖。
不同的思想、情感、意象的交织,赋予了他的诗歌一种清新、独特、奇异的美。
本文拟以邓恩在诗歌中的戏剧性独白的元素及口语体为视角,探讨邓恩的玄学奇喻所带来的戏剧性对比及语言口语化的效果。
一、新颖的比喻、奇特的意象约翰·邓恩的诗歌以想象大胆、独特,比喻新颖、别致而著称。
奇思妙喻(metaphysical conceit)是其诗歌最显著的特征。
诗人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中可知可感的具体事物中获取意象,并借助于它们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别出心裁的比喻——约翰·邓恩的《跳蚤》赏析
别出心裁的比喻——约翰·邓恩的《跳蚤》赏析
约翰邓恩是20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表现出独
特的风格和哲学思考,在这一时期及以后的诗歌史中成为标志性的象征。
《跳蚤》是约翰邓恩的处女作,它是以比喻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思想,深刻地揭示出人类的苦难和欲望。
《跳蚤》的主题是人的欲望和对未知的恐惧,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充斥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抗争。
约翰邓恩利用一只跳蚤作为比喻,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欲望和恐惧。
在诗中,跳蚤暗喻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但又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想要探索它们。
然而,当探索未知时,人们又会面临着很多苦难,这就构成了人与未知之间艰苦的抗争。
跳蚤作为比喻,有着深刻的内涵:当它受到惊吓时,它就会仓皇逃跑;但它仍旧会有吸引力,无论是受到惊吓的多少,也无法抵抗未知事物的诱惑,依旧被它吸引。
这也暗示了人们对探索未知的热望,但又不敢大胆去做,可见约翰邓恩把比喻运用得颇为巧妙。
《跳蚤》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约翰邓恩的思想。
浅显的哲学思想和重要的比喻都渗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对这首诗有着极深的理解。
约翰邓恩依靠一只跳蚤更有力地表达了他的智慧和洞察力。
他把比喻用作诗歌的精髓,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以及关于生活矛盾内涵的隐喻。
在约翰邓恩的《跳蚤》中,有别出心裁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人类欲望和恐惧的深刻洞察力。
他把跳蚤作为比喻,表达出人类对未知事
物的恐惧与欲望,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艰苦抗争。
同时,他又利用跳蚤显示出它们之间残酷的关系,让读者了解到虚无缥缈之中所隐藏的深刻真理。
从这可见,约翰邓恩利用跳蚤构建的比喻,对当代的英国及以后的诗歌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约翰邓恩
约翰·邓恩百科名片约翰·邓恩约翰·邓恩(John Dunn,1572~1631 ),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为T·S艾略特特别推崇,于其中布罗茨基和这位久远年代的异国诗人 .曾在欧洲大陆游历。
也曾是宫廷中潇洒倜傥、前途无量的绅士。
1598年,他被任命为伊丽莎白宫廷中最重要的一位爵士的私人秘书。
他的仕途似乎一片光明。
邓恩也能够逢迎那些达官贵人。
但是1601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
他与一位17岁少女秘密结婚,由此毁了自己的大好仕途。
目录个人简介个人经历影响其他资料后人评价家庭情况文学对比作品推荐部分作品展开编辑本段个人简介近年来,学者们对约翰邓恩(1572~1631)的兴趣大增,尤其是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对他更是推崇备至。
邓恩曾就读于牛津和剑桥两所学校,但未获任何学位。
尽管他从其父处继承了一笔钱,但远远不能使他经济上获得自立。
他不善经商,不得不以另一种途径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他只得依靠智慧、幽默、情趣、学识、勇敢以及别人的恩惠。
他广泛阅读了神学、医学、法律和古典著作,因此在写作中,他有时显示出其不凡的学识、机智和幽默。
邓恩虽婚姻美满,但他上层的朋友们对他耿耿于怀,不肯原谅他。
那些爵士解除了邓恩的职务,并命人逮捕、拘禁了他。
获释后,邓恩不得不干各种差使,以供养妻儿。
30多岁的邓恩已风光不再,他疾病缠身,穷困潦倒,郁郁不乐。
编辑本段个人经历邓恩出身于天主教家庭。
开始他曾经断然拒绝担任神职。
1615年,邓恩终于成为一名卓越不凡的英国车教牧师。
他的玄学风格,大胆显露的博学多才,以及机智和幽默,都在他的布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1621年,他成为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有多篇优秀的布道文得以流传下来。
不难理解,邓恩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宗教诗。
邓恩的诗歌与其前人和同龄人的作品迥然不同。
伊丽莎白时代的诗歌大多讲究雕饰,意象华丽。
邓恩通过使用一种更注重智力的比喻,激情与推理融为一体,而给诗歌重新注入了活力。
约翰·邓恩诗歌的生态解读
约翰·邓恩诗歌的生态解读约翰邓恩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描述了生态多样性,把生命中珍贵而珍贵的自然资源和实践放在前面,借鉴了英国认知生态主义,在认知生态学上有显著的贡献。
《约翰邓恩诗歌的生态解读》将深入解读约翰邓恩诗歌中有关生态文章,探讨他如何使用语言传达生态信息,以及他的诗歌对推动生态及时代生态环境改变有着怎样的重要影响。
二、约翰邓恩诗歌特点约翰邓恩的诗歌主要描述大自然场景,他深刻地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变化。
他在自然中观察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着重于表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对大自然的影响。
他把不同的生物和环境状态放在一起,把它们纳入一种可以被描述和解释的文字呈现出来。
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对诸如风景、气候系统和地理环境的描述和认知。
他把这种不同物种的特征和关系放入一个框架中,让我们了解不同的环境、物种和生态系统。
约翰邓恩的诗歌也揭示出他对人文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看法。
他把这种多样性的概念带入他的文字中,把不同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环境归入一个更丰富的整体。
他的诗歌描述着人类和其他动物共存的历史,如何改变和影响大自然,以及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地位和重要性。
三、约翰邓恩诗歌的生态解读约翰邓恩的诗歌表达出他对大自然的理解,他的诗歌中有一种“赞美自然的心态”他认为,我们应该对自然更加尊重,应该对它更加关爱,而不是只想着从自然中抽取而已。
他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发展和谐,而不是和自然对抗。
此外,约翰邓恩的诗歌也反映了他对生态变化的关注。
他描述的生态碎片,如生态多样性的丧失,以及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反映了他对自然改变的担忧,对对当代遭受的环境威胁的重视。
他重新定义了我们与环境的关系,通过让我们认识到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提升了我们的生态意识。
四、约翰邓恩诗歌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约翰邓恩的诗歌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性,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态文化的可能性。
它促使我们理解地球上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唤起我们更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思考,进而激发我们积极参与环境改变的行动。
john-donne-英国诗人约翰邓恩(英文版)PPT(全)全文
The Metaphysical School
• The diction is simple, and echoes the words and cadences of common speech.
• The imagery is drawn from the actual life.
• The form is frequently that of an argument with the poet’s beloved, with god, or with himself.
subtle and often outrageous logic.
• It is usually organized in the dramatic or rhetorical form of an urgent or heated argument (first drawing in the reader and then launching the argument).
Donne's first literary work, satires was written during this period . This was followed by Songs and Sonnets.
Then in 1617 Anne Donne died in giving birth to the couple's 12th child. Her death affected Donne greatly, though he continued to write, notably Holy Sonnets (1618).
Mighty and dreadful, for, thou art not soe,...
JohnDunne约翰邓恩经典爱情诗歌7首(双语)
JohnDunne约翰邓恩经典爱情诗歌7首(双语)约翰·邓恩(John Dunne,1572~1631 ),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
邓恩通过使用一种更注重智力的比喻,激情与推理融为一体,而给诗歌重新注入了活力。
他创造了极为凝炼意象,这些意象通常包含包含着一种戏剧性对比的因素。
他在诗中嘲笑传统的爱情诗的陈词滥调。
邓恩不仅在意象和观念上作大胆的实验,而且在诗的节奏和诗节形式也作创新。
本琼生曾经说到:“邓恩在很多方面是世界上第一诗人。
”在邓恩的诗中,对爱情的直率坦白观点就突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仔细阅读之后,停浮在诗词表面的意象便会逝去,而留下更多的是发人深思的爱情哲理。
邓恩对爱的追寻既直接又含蓄,既看似大胆却又小心翼翼。
在诗中,体现了爱的不同层面,不同境界。
—、纯真The Good Morrow 早安》》》纯真用以修饰孩童,纯真的爱则是纯洁无暇的爱情,《早安》中诗人用没有断奶的孩童与酣睡者来比喻未知爱情的情人,只有灵魂的苏醒、爱情的迸发才使得人去成熟去清醒,体现了爱的魔力。
“因为爱控制了对其他景色的爱,把小小的房间点化成大千世界。
让航海家发现向新世界远游,让无数世界的舆图把别人引诱,我们却自成世界,又相互拥有。
”世界虽大,但有了爱情,任何地方都会成为大千世界。
在这首诗的第二节中,诗人把情人比做地球的两个半球,但较其更加和谐。
在诗人眼中,和谐的爱足以让人永生。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邓恩对爱的憧憬,爱是一切,爱是整个世界。
二、激情A Lecture Upon the Shadow影子的一课》》》正午的太阳是最炎热的,正午的影子是最短也是最清晰的。
《影子的一课》道出了爱到浓处需把握,莫到终时空悔过这样一个道理。
太阳不会总是处于天空的最上空,人的爱情如是。
爱情无须遮拦,只求抓住最好的时机。
正如诗人所说“爱以饱满不移的光照耀世界,单它正午一过下一分钟就是夜。
”三、善变Song 歌》》》爱情总使人猜忌,俗话说女人善变,所以当一个人要付出爱情时,首先要搞清楚情人是否是一个值得爱的人。
约翰·邓恩语录
约翰·邓恩语录约翰·邓恩语录:启迪智慧、激励行动的力量约翰·邓恩,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他的语录以其深刻的智慧和鼓舞人心的力量而闻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约翰·邓恩的一些经典语录,并探索它们对我们的启迪和激励的意义。
第一句语录是:“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
”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教育的真谛,即教育应该是启发学生内在潜能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热情和天赋,并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句话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第二句语录是:“成功的秘诀是从失败中学习。
”这句话强调了失败的价值和重要性。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应对失败。
约翰·邓恩告诉我们,失败并不是终点,而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从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为未来的成功做好准备。
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害怕失败,而是要将其视为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第三句语录是:“行动是实现梦想的关键。
”这句话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梦想和目标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实现。
约翰·邓恩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想象和计划的阶段,而是要付诸行动。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逐步迈向梦想的实现。
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只是空谈和憧憬,而是要付诸行动,追求自己的梦想。
约翰·邓恩的语录激励着我们思考和行动。
它们提醒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潜能,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行动是实现梦想的关键。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智慧的语录,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力,追求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
让我们以约翰·邓恩的智慧为指引,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将其变成现实。
约翰·邓恩语录
约翰·邓恩语录约翰·邓恩语录:启迪思维,引领变革约翰·邓恩(John Dewey)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语录激励着人们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引领变革的思维方式。
在《教育与民主》一书中,邓恩曾说:“教育不是为了准备生活,而是为了生活本身。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人类进步的动力。
邓恩还说:“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这句话强调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获取已经不再是教育的核心,而是如何运用和创造知识才是更为关键的。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种能力不仅在学术上有用,更是在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中至关重要。
“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实践,而不仅仅是一种学校教育。
”邓恩强调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的教学环境,而是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邓恩的语录激发着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和改革。
在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的需求。
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们需要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约翰·邓恩的语录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启迪了我们的思维。
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和个人发展服务。
让我们以邓恩的语录为指引,共同努力,引领教育的变革。
约翰·邓恩诗歌中的神学观
约翰·邓恩诗歌中的神学观约翰邓恩(JohnDonne),是英国七世纪末八世纪初的伟大诗人,也是最出名的“文艺复兴派”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极富哲理性,表达了一种非凡的观点,这种观点被称为“约翰邓恩诗歌中的神学观”。
其哲理表达的特点主要是重视“心灵”的概念,强调“有限的人的个体与永恒的上帝连结会发生神奇的事件”,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一个凝聚在一起的体系”,并宣扬“神赐人类智慧和恩赐,而个体应尽可能地努力去持守它”。
约翰邓恩认为,“心灵”是一切东西的中心,它是宇宙中最神圣的一点,人类应该尊重它,也应该尊重另一个神圣的实体,那就是上帝。
在他的诗歌中,他把心灵作为一个能够连接人与上帝的桥梁,强调人与上帝的联系,重视“心灵”的概念。
在他的诗歌中,他表达的是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表达了一种“双重实体”的观念,认为“人类和上帝本来就是一体,二者不是分离的实体,很多时候,这种相互联系是必要的”。
他的诗歌也重视“智慧”的概念,认为“人类有智慧可以理解上帝的心意”,因此,“人类应该努力去发现智慧的真谛,并奔向正义的光辉”。
此外,他的诗歌还重视“宽容”的概念,强调“人类应涵容别人的缺点,同情他人的苦难”,从而激发“爱的花朵绽放”的思维。
约翰邓恩的诗歌主要探讨的是“双重实体”的观念,他强调“心灵”的概念,把人与上帝的联系提升到一种新高度。
他也重视“智慧”、“宽容”等概念,遵循“双重实体”的观念,努力将个体与上帝联系起来。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观点,他的具体表达方式也极为有趣,他在古典和现代文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总之,约翰邓恩的诗歌极具哲理性,非常有价值,其中的神学观也极为独特,值得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约翰邓恩诗歌中的神学观表达的特点是重视“心灵”的概念,强调“有限的人的个体与永恒的上帝连结会发生神奇的事件”;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一个凝聚在一起的体系”,宣扬“神赐人类智慧和恩赐,而个体应尽可能地努力去持守它”。
约翰邓恩
• 诗的语气和结构富有典型的邓恩式戏剧性:第一段中,诗 人看见了那只先后叮过两人的跳蚤,便指着它向情人证明 两人的鲜血已通过一只先后叮咬了双方的跳蚤融为一体, 而血的交融则意味着生命的交融,诗人因此推断,两人的 生命已经在事实上结合在一起了;第二段,诗人发现情人 正抬手欲向跳蚤打去,便急忙劝阻,说这样一来,被害的 就是三条性命(你、我、跳蚤);第三段时,对方显然已 经下手,掐死了跳蚤,所以诗人戏谑地称对方为“残忍”、 “用无辜者的鲜血把自己的指甲染得红紫”。这时,对方 回答说,虽然“我”的血也在它(跳蚤)体内,可我并没 有因为它的死而有半分虚弱,诗人话锋一转,直接切入主 题:既然如此,你答应我的求爱对你的名誉也不会有分毫 的损失。更有意思的是,这样的结尾,恰好使读者恍然大 悟,在诗篇开始之前,诗人正绞尽脑汁想说服情人接受他 的求爱呢。
• • • • • • • • • • • • • • • • • •
Song John Donne Go, and catch a falling star, Get with child a mandrake root Tell me ,where all past years are Or who clef the Devil's foot Teach me to hear mer maids singing Or to keep off envy's stinging And find What wind Serves to advance an honest mind If thou beest born to strange sights Things invisible to see Ride ten thousand days and nights Till age snow white hairs on thee Thou, when thou return'st , wit tell me Alll strang wonders that befell thee And swear
约翰·邓恩经典爱情诗歌
约翰·邓恩经典爱情诗歌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约翰·邓恩经典爱情诗歌欣赏,希望大家喜欢!约翰·邓恩经典爱情诗歌:宣布成圣For God's sake hold your tongue, andlet me love ;Or chide my palsy, or my gout ;My five gray hairs, or ruin'd fortune flout ;With wealth your state, your mind witharts improve ;Take you a course, get you a place,Observe his Honor, or his Grace ;Or the king's real, or his stamp'd faceContemplate ; what you will, approve,So you will let me love.看上帝面上请住嘴,让我爱;你可以指责我中风兼痛风,可以笑我鬓斑白、家道穷,且祝你胸有文采、高升发财,你可以选定路线去谋官,看重御赐的荣耀和恩典,仰慕御容或他金铸的脸.对你的路固然要刮目看待,但是你要让我爱。
Alas ! alas ! who's injured by my love?What merchant's ships have my sighsdrown'd?Who says my tears have overflow'd hisground?When did my colds a forward spring remove?When did the heats which my veins fillAdd one more to the plaguy bill?Soldiers find wars, and lawyers find outstillLitigious men, which quarrels move,Though she and I do love.唉,唉,我的爱会把谁妨碍?我们叹息翻沉过谁家商船?谁家田地曾被我的泪水淹?我发冷,何曾推迟春天到来?我发烧,烧得我血脉如焚,何曾使瘟疫死亡单增加一人?士兵们寻求战争,而律师们把爱争吵的诉讼者招徕,无关乎她与我相爱。
情人世界中的“小宇宙”——约翰·邓恩爱情诗四首赏析
49纸 贵天主教家庭,他的父亲是威尔斯后裔。
1598年,邓恩被任命为掌玺大臣伊格顿爵士的私人秘书。
随后,他便深深爱上了伊格顿夫人侄女安妮·莫尔,并于1601年私密同其结婚。
尽管两人婚姻愉快,但邓恩因此获罪。
他不仅失去了职位,也遭到了监禁。
邓恩刑满释放时,他身无分文。
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邓恩与安妮共生了十二个孩子),邓恩一家的生活越来越贫困。
然而,物质条件的匮乏并没有阻碍夫妻俩的恩爱。
他们二人相互鼓励、相互促进,一起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
这种贫困却又幸福的生活使邓恩产生了一种新的爱情观。
那个时期,他写了许多爱情诗歌。
纵观邓恩的爱情诗,人们不难发现,邓恩善于将人体比作成整个宇宙。
他经常把恋人描绘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本文以邓恩四首爱情诗为例,指出在这四首诗中,邓恩都把情人描绘成了对方的“小宇宙”。
一、《分别辞哭泣》中的“小宇宙”《分别辞哭泣》是一首离别诗歌。
诗中的主人公有可能就是邓恩自己。
邓恩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离开家,远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为了安慰舍不得自己的妻子,邓恩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邓恩首先指出在原是虚无一片的圆球上,能工巧匠能够创造出亚洲、欧洲等,是工人的技艺使这个圆球变成了地球仪,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随后,邓恩指出他自己的眼泪就是一个球体,一个“宇宙”。
只有当他妻子的脸映在这个球体或者宇宙上时,他的宇宙才有意义,才能完整。
正因为她的肖像映照在诗人的眼泪里,诗人的每一滴眼泪就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
因此,诗人的眼泪和妻子的面容就构成了整个宇宙。
邓恩在这首诗里告诉读者其妻子的存在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价值和意义。
二、《跳蚤》中的“小宇宙”《跳蚤》是一首非常奇怪但又符合常理的诗歌。
这首诗采用了“戏剧独白”的形式。
独白者很有可能就是诗人本人。
在这首诗中,诗人追求一个阶级比自己更高的女子,并想要勾引她和他发生性关系。
很显然,这位女子并不同意与其交往。
这首诗就是诗人对他钟爱的女子说的话。
为了能说服这位女子,邓恩找到了一个帮手“跳蚤”。
约翰邓恩诗集[浅谈玄学派诗人约翰丶邓恩诗歌中的圆形意象]
约翰邓恩诗集[浅谈玄学派诗人约翰丶邓恩诗歌中的圆形意象]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是指中世纪后期的一次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西方文化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文艺复兴时期处于西方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转变的过度时期。
自然科学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百花齐放。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构成学说,有形宇宙的主要特征是圆形。
圆形是传统宇宙结构中起支配地位的形象。
亚里士多德的天文体系在当时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尽管它是人们想象的产物,却为诗人提供了作为宇宙象征的意象和隐喻,大大促进了诗歌的繁荣发展。
意象与诗歌常常不可分,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像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
读诗,必先读懂其意象。
约翰・邓恩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圆形意象。
为了探讨约翰・邓恩诗歌中重叠交融的圆形意象及其蕴涵的深邃思想,从爱情的角度进行分析阐释,我认为邓恩以圆入诗构思巧妙,想象奇特,意象新颖。
它突出了完美与永恒的主题,体现了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想的统一,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
例如在著名的《别离辞:节哀》的最后三节里,邓恩采用“圆规”意象来表现一对情侣圆满的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
(卞之琳译)“就还算两个吧,两个却这样和一副两脚规情况相同;你的灵魂是定脚,并不像移动,另一脚一移,它也动。
虽然它一直是坐在中心,可是另一个去天涯海角,它就侧了身,倾听八垠;那一个一回家,它马上挺腰。
你对我就会这样子,我一生像是另外一只脚,得侧身打转;你坚定,我的圆圈才会准我才会终结在开始的地点。
”这个“圆规”的意象是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最著名的比喻。
在诗中,诗人将夫妻情侣中的女方比做圆规的圆心脚,这只脚在中心坐定,将男方比做围绕圆心脚转动的圆周脚,后者始终倾斜着身子围绕前者持续转圈的动作。
“你坚定,我的圆圈才会准”,这表明爱情的长久需要男女双方共同的努力,女方对爱情坚贞不渝,男方也同样坚定地爱着对方,即使他们即将分离,他们的爱也会像“圆规”的两只脚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3-15
13
Part of the house where John Donne lived in Pyrford.
2012-3-15
14
Some works of John Donne
• 《歌与十四行诗》(Songs and Sonnets), • 《挽歌》(the Elegies) • 《一周年与二周年》(The First and Second Anniversaries ) • 《圣十四行诗》(Holy Sonnets) • 《突发事件的祷告》(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
2012-3-15 11
• Donne's work suggests a healthy appetite for life and its pleasures, while also expressing deep emotion. He did this through the use of conceits, wit智慧 and intellect—as seen in the poems "The Sun Rising" and "Batter My Heart". • One of the most famous of Donne's conceits比喻 is found in "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
2012-3-15 8
Career and later life
• Donne was elected as Member of Parliament for the constituency of Brackley in 1602, but this was not a paid position and Donne struggled to provide for his family, relying heavily upon rich friends. The fashion for coterie圈内人 poetry of the period gave him a means to seek patronage赞助 and many of his poems were written for wealthy friends or patrons 老顾客, especially Sir Robert Drury, who came to be Donne's chief patron in 1610.
2012-3-15 12
• Donne's works are also witty, employing paradoxes悖论, puns双关语, and subtle yet remarkable analogies类比. His pieces are often ironic讽刺 and cynical愤世嫉俗的, especially regarding love and human motives. Common subjects of Donne's poems are love (especially in his early life), death (especially after his wife's death), and religion.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15 5
The background of his family
• 邓恩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他的母 亲与壮烈牺牲的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ore)沾亲。邓恩在牛津和剑桥 学习过几年,然后开始学习法律,并在伦 敦度过了一段世俗而耽于情欲的生活,此 后他被外派到国外工作,然后和他雇主, 托马斯·伊戈尔顿爵士(Sir Thomas Egerton) 出身名门的侄女结了婚,从务实的角度说, 这段婚姻是不明智的。邓恩的事业陷入了 低谷,年轻的夫妻二人整整度过了十年悲 伤而贫困的生活。
6
2012-3-15
• 四十二岁时,经过认真的反复思考,邓恩 抛弃了对于家庭的忠诚,听命于英国国教 教会。直到他成为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 (Dean of St. Paul’s)后才有了声望,成为 他那个时代最著名的牧师。那个早先撰写 爱情诗的勇敢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忍受上 帝折磨的人,时时被死亡的想法和疾病的 侵袭所困扰。
2012-3-15 15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2012-3-15
16
17th--Century British Poets
John Danne (1572-1631)
2012-3-15
1
John Donne
• Born 21 January 1572(1572-01-21) • London, England • Died 31 March 1631(1631-03-31) (aged 59) • London • Occupation Poet, Priest牧师, Lawyer • Genres流派 Satire, Love poetry, Elegy挽歌, Sermons 布道,说教 • Subjects Love, sexuality, religion, death • Literary movement Metaphysical Poetry 玄学派诗人
• 邓恩曾就读于牛津和剑桥两所学校,但未获 任何学位。尽管他从其父处继承了一笔钱, 但远远不能使他经济上获得自立。他不善经 商,不得不以另一种途径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他只得依靠智慧、幽默、情趣、学识、勇敢 以及别人的恩惠。他广泛阅读了神学、医学、 法律和古典著作,因此在写作中,他有时显 示出其不凡的学识、机智和幽默。 • 邓恩虽婚姻美满,但他上层的朋友们对他耿 耿于怀,不肯原谅他。那些爵士解除了邓恩 的职务,并命人逮捕、拘禁了他。获释后, 邓恩不得不干各种差使,以供养妻儿。30多 岁的邓恩已风光不再,他疾病缠身,穷困潦 倒,郁郁不乐。
2012-3-15
7
Early poetry
• Donne's earliest poems showed a developed knowledge of English society coupled with sharp criticism of its problems. His satires讽刺诗 dealt with common Elizabethan topics, such as corruption腐败 in the legal 合法system, mediocre普通 poets, and pompous浮夸的 courtiers朝臣. His images of sickness, vomit, manure, and plague assisted in the creation of a strongly satiric world populated by all the fools and knaves of England.
2012-3-15 9
• Donne became a Royal Chaplain in late 1615, Reader of Divinity at Lincoln's Inn in 1616, and received a Doctor of Divinity神 学 degree from Cambridge University in 1618. Later in 1618 he became chaplain 牧师to Viscount Doncaster, who was on an embassy大使馆 to the princes of Germany. Donne did not return to England until 1620. In 1621 Donne was made Dean of St Paul's, a leading (and well-paid) position in the Church of England and one he held until his death in 1631.
2012-3-15 10
Style
• His work has received much criticism over the years, especially concerning his metaphysical 形而上学form. Donn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 most prominent 显著的member of the Metaphysical poets 玄学派诗人, a phrase coined in 1781 by the critic Dr Johnson, following a comment on Donne by the poet John Dryden
2012-3-15 2
The brife introduction
• 约翰·邓恩(John Dunn,1572~1631 ), 是 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为T·S艾略特特 别推崇,于其中布罗茨基和这位久远年代 的异国诗人 .曾在欧洲大陆游历。也曾是宫 廷中潇洒倜傥、前途无量的绅士。1598年, 他被任命为伊丽莎白宫廷中最重要的一位 爵士的私人秘书。他的仕途似乎一片光明。 邓恩也能够逢迎那些达官贵人。但是1601 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他与一位 17岁少女秘密结婚,由此毁了自己的大好 2012-3-15 3 仕途。
2012-3-15 4
Personal experience
• 邓恩出身于天主教家庭。开始他曾经断然拒绝担任神职。 1615年,邓恩终于成为一名卓越不凡的英国车教牧师。 1621年,他成为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有多篇优秀的布道 文得以流传下来。不难理解,邓恩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宗 教诗。伊丽莎白时代的诗歌大多讲究雕饰,意象华丽。邓 恩通过使用一种更注重智力的比喻,激情与推理融为一体, 而给诗歌重新注入了活力。他创造了极为凝炼意象,这些 意象通常包含包含着一种戏剧性对比的因素。他在诗中嘲 笑传统的爱情诗的陈词滥调。邓恩不仅在意象和观念上作 大胆的实验,而且在诗的节奏和诗节形式也作创新。Ben Jonson曾经说到:“邓恩在很多方面是世界上第一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