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特征、功能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
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章程
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组织,为规范研究院的运行与管理,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研究院定位:以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企业为根本,创新体制机制,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致力于推动知识生产系统与知识应用系统的联结,着力先行先试,建成需求引导、多元共建、统分结合、体系开放、接轨国际、水平一流的新型研发组织,成为我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先导中心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新企业衍生孵化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研究院功能:(一)技术预见。
跟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新产业发展动态,开展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引领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向。
(二)科研开发。
组织并资助重点领域的产业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和集成创新。
(三)转移转化。
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对创新成果制定相应的商业模式、产业化方案,推进前沿技术转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型企业孵化。
(四)创业投资。
为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提供创业风险投资支持。
(五)专业服务。
为用户提供咨询、检测、认证服务和知识产权运用支持,研究制订产业技术标准。
(六)人才引进。
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科研人才带技术带成果带团队落户河北创新创业。
第四条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工作体系由“研究院+专业性研发机构+相关服务机构”的“1+N”方式构成,成为全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院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决策咨询组织。
第二章理事会第五条理事会是研究院运行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相关政府官员、科技专家、经济学家、研发机构负责人、知名企业家、投资人等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设理事长1名,由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另设副理事长、理事若干名。
理事会秘书处设在研究院。
第六条首届理事会成员由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名,经研究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议产生。
河北地区产业技术研究院章程
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组织,为规范研究院的运行与管理,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研究院定位:以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企业为根本,创新体制机制,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致力于推动知识生产系统与知识应用系统的联结,着力先行先试,建成需求引导、多元共建、统分结合、体系开放、接轨国际、水平一流的新型研发组织,成为我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先导中心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新企业衍生孵化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研究院功能:(一)技术预见。
跟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新产业发展动态,开展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引领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向。
(二)科研开发。
组织并资助重点领域的产业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和集成创新。
(三)转移转化。
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对创新成果制定相应的商业模式、产业化方案,推进前沿技术转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型企业孵化。
(四)创业投资。
为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提供创业风险投资支持。
(五)专业服务。
为用户提供咨询、检测、认证服务和知识产权运用支持,研究制订产业技术标准。
(六)人才引进。
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科研人才带技术带成果带团队落户河北创新创业。
第四条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工作体系由“研究院+专业性研发机构+相关服务机构”的“1+N”方式构成,成为全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院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决策咨询组织。
第二章理事会第五条理事会是研究院运行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相关政府官员、科技专家、经济学家、研发机构负责人、知名企业家、投资人等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设理事长1名,由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另设副理事长、理事若干名。
理事会秘书处设在研究院。
第六条首届理事会成员由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名,经研究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议产生。
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调研报告
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产业技术改革与创新,提升国家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的健康发展,我单位决定对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调研分析,撰写本报告。
二、调研目的1. 了解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2. 探讨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产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3. 研究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
4. 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健康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资料收集、访谈调研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
通过收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官方文件资料和相关统计数据,同时深入访谈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领导、科研人员和相关从业者,了解其发展历程、科研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外界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了了解。
四、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历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开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
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日益完善,规模不断扩大,科研实力逐渐增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现状分析1. 优势(1)科研实力强。
产业技术研究院汇聚了大量的科研人员,拥有一流的研发设施和技术平台,科研实力得到不断提升。
(2)科研成果丰富。
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涵盖了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技术转移效率高。
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产业技术研究院纲要
产业技术研究院纲要简介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一个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研究机构。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深入研究和合作项目,为各行各业提供最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使命研究院的使命如下:1. 进行行业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2. 提供专业咨询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 开展合作项目,促进技术转移和共享;4. 培养技术人才,提升行业整体能力。
业务范围研究院的业务范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研究和创新:通过深入研究和实验,开展各类技术研究和创新项目,为企业提供前沿的技术方案。
2. 咨询服务: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 合作项目:与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转移、共享研究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4. 人才培养:通过开设培训课程和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和提升技术人才的能力和素质。
组织结构研究院的组织结构如下:1. 院长:负责整体规划和决策,指导研究院的运营和发展。
2. 学术委员会:由行业专家组成,负责对技术研究项目进行评审和监督。
3. 各业务部门:包括技术研究部、咨询服务部、合作发展部和人才培养部,分别负责研究、咨询、合作和培养等业务。
4. 行政支持部门:包括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和行政事务部,为研究院提供支持和配备。
合作机会研究院欢迎与企业、其他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我们提供以下合作机会:1. 技术合作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项目,共享技术成果和经验。
2. 咨询服务合作:为企业提供长期的咨询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和提供解决方案。
3. 人才培养合作:合作举办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共同培养和提升技术人才。
我们相信通过合作,研究院将成为推动产业技术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为《产业技术研究院纲要》的简要介绍,请查阅。
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
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1. 简介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为推动天津市产业发展而设立的科研机构。
研究院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开展产业研究和创新,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目标-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 开展产业研究:深入研究天津市重点产业领域,探索产业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3. 业务范围研究院的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技术咨询和培训: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和提升技能水平。
- 科研项目开展:开展与天津市重点产业相关的科研项目,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 技术转移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与推广,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 产业政策研究:研究天津市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4. 组织架构研究院由技术研究部、产业研究部、合作推广部和行政部组成,各部门合作协调,共同推动研究院的工作开展。
5. 资金支持研究院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科研项目经费和企业合作资金。
研究院将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 合作机会研究院欢迎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动产业技术发展和创新。
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申请科研项目、举办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合作。
以上为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的简要内容,具体细节将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欢迎各界关注和支持,共同助力天津市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产业技术研究院指南
产业技术研究院指南
1. 简介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一个专注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机构。
本指南旨在向员工和利益相关者介绍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使命、愿景
和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和程序。
2. 使命和愿景
- 使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使命是通过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合
作项目,促进产业创新和增强技术竞争力。
- 愿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愿景是成为领先的技术研究和创新
中心,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3. 目标
- 提供产业技术研究和创新项目的支持和咨询服务,以满足产
业界的需求。
- 进行前沿技术研究,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转化。
- 建立合作关系,与行业、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共同研
究项目。
- 培养和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和创新团队,提高研究院的科研实力。
- 推动技术交流和知识分享,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
4. 政策和程序
- 知识产权政策:产业技术研究院鼓励员工保护和充分利用其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提供必要的法律和专业支持。
- 项目申请程序:研究院设有项目申请和评审程序,以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详细的申请指南和要求将由研究院提供。
- 合作伙伴选择:研究院将根据合作伙伴的专业领域、经验和声誉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展联合研究项目。
- 技术转移政策: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技术转移,以促进产业界的创新和发展。
相关的技术转移程序将由研究院提供。
以上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指南概述,旨在为员工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促进研究院的发展和影响力提升。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历程、组织特征与改革路径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历程、组织特征与改革路径作者:郑荣奕蒋新革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30期摘要现代产业学院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平台。
纵观我国产业学院建设10年历程,其经历了起步试点、加速发展、提质培优三个阶段。
基于实证研究发现,现代产业学院具有建设背景产业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服务功能复合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等特征。
在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也面临建设策略模糊、治理体系滞后、育人模式僵化等问题。
因此,要着力构建依链建院、院园合一;多元协同、共建共治;在园在岗、育训结合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发展历程;组织特征;改革路径中图分类号 G5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30-0014-06产业学院是以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区域产业能力为目标,整合地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的资源,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主,兼有学生创新创业、技术创新、科技服务、继续教育等多主体、多功能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1]。
产业学院是当前职业教育最有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之一,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结果。
2020年《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的出台,标志着产业学院建设进入新阶段。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厘清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历程,从实践的角度探析其组织特征,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构建现代产业学院新路径,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历程产业学院起源于英国教育与就业部策划的产业大学,主要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开放式的远程学习方式,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个人的就业能力[2]。
我国产业学院不同于英国“产业学院”。
学者覃晓航在1988年就发表论文提出“创建产业学院”,这是我国最早的“产业学院”概念[3]。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模式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模式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机构,其发展模式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机构设置、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模式。
一、机构设置产业技术研究院通常由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共同组建,以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为目标。
在机构设置上,产业技术研究院往往设有多个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每个研究中心或实验室负责不同的研究方向。
同时,研究院还设有管理与支持部门,负责协调各个研究中心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管理和支持。
二、研究方向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方向通常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
研究院会针对不同的产业领域,如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的确定往往依靠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和专家评估等多方面的参考,以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技术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旨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含量。
为了实现技术创新,研究院通常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项目。
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知识,企业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双方共同推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研究院还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提升研究院的创新能力。
四、成果转化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最终目标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成果转化,研究院通常会积极与企业对接,将研究成果转让给企业,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培训。
此外,研究院还会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技术展示、技术交流等方式,让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各界了解并应用这些成果,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模式是以机构设置为基础,以研究方向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通过与企业、高校等多方合作,产业技术研究院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相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模式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主要发展模式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主要发展模式温兴琦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不同的组建动因、收入来源、构成主体、功能任务、运行机制及利益分配等因素,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是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战略问题,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不仅直接关系到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属性特征与创新绩效,而且也会对其发展方向、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而,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的不同模式类型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对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发展与绩效改进,具有基础性意义。
第一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模式界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是时代的产物。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43号)》,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提到“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同时,也明确提出,在总体部署中要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由此可见,探索科技创新的科学制度安排和合理运行模式,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目标。
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一种有效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组织方式,不仅承担着科技成果创造和转化及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职能,也负有探索科技体制改革路径的重要责任。
因此,对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模式进行正确识别与科学设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模式的内涵所谓模式,是指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主要包括科学实验模式、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盈利模式等,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具有一般性、简单性、重复性、结构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等特征。
模式在实践运用中必须结合具体环境和条件,实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要素与结构,提升模式的可操作性。
产业技术研究院
• 环保新型材料研究与开
开发
开发
发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
技术成果转化
• 与产业链企业合作,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
• 通过技术转让、许可等方式,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
• 与政府、产业园区合作,推动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技术推广
• 举办各类技术研讨会、交流活动,推广科技成果
• 通过媒体报道、网络平台等渠道,宣传科技成果
• 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高端人才
• 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服务,提高企业人才水
• 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激发人才创新
平
活力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国际交流
• 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
•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展示研究院创新成
• 参与国际科研项目,提高研究院国际影响力
• 与企业开展人才交流,促进人才资源共享
产业发展合作
• 与企业共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 与企业共建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 与企业开展项目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产业园区的协同发展
技术研发合作
• 与产业园区内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为产业园区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产业园区内企业技术进步
创新突破
• 通过关键技术研发,突破产业技术瓶颈
• 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 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某企业的合作案例
合作背景
合作成果
• 企业发展面临技术难题,需要技术支持
• 通过技术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简介
附件5: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简介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于2013年12月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院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以服务企业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宗旨,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以产业应用技术研发为重点,与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形成互动关系,着力破解企业不会做、高校院所不愿做、政府不能做的瓶颈制约,着力构架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产业化之间的桥梁纽带,努力建设成为世界有影响、全国最前列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新医药与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已遴选研究所17家,组织发展各类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等会员单位172家。
研究所现有各类研发人员4200多人,其中院士、国家863、973项目首席专家等领军人物60多人;拥有研发场所面积39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22亿元;近两年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300多项;开展企业合同科研项目1400多项,服务企业5600多家;申请发明专利2300多件。
附:领域及研究所名单
【新材料领域】
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膜科学技术研究所、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碳纤维应用技术研究所、石墨烯材料研究所
【高端装备领域】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所、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研究所、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所、先进激光技术研究所
【新医药与生物技术领域】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所、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技术研究所
【电子信息领域】
专用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无线通信与信息传输技术研究所
【节能环保领域】
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所。
制造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特征、功能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
制造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特征、功能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制造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特征、功能分类以及其发展历程。
制造业技术研究院作为重要的研究机构,在推动制造业创新和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总结出了制造业技术研究院的典型特征和主要功能,并回顾了其发展历程,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1. 内涵特征制造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性:制造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 创新性:制造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实践性:制造业技术研究院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为制造业提供实用解决方案。
- 协同性:制造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高校等相关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共同推动制造业发展。
2. 功能分类制造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研发:制造业技术研究院通过技术研发,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 产业咨询:制造业技术研究院为制造企业提供有关产业发展的咨询和指导。
- 人才培养:制造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开展培训和人才交流活动,培养制造业的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 标准制定:制造业技术研究院参与制定制造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3. 发展历程制造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制造业技术研究院起步于满足制造业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成立初期主要从事技术咨询和研发工作。
- 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业技术研究院逐渐扩大了研究范围和研究规模,开展了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工作。
- 建设阶段:在发展的基础上,制造业技术研究院开始加强建设,提升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并与相关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
- 创新阶段:制造业技术研究院在建设阶段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结论本文对制造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特征、功能分类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
制造业技术研究院在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业技术研究院
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指研究和开发与产业相关的技术和创新的机构。
它的主要目标是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提升经济竞争力。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背景、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背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兴起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而要实现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
因此,很多国家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来促进产业技术的发展。
中国也不例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政府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相关机构的建设。
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作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作用多方面。
首先,它承担着产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任务。
通过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产业技术研究院能够为产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这不仅可以推动产业升级,还能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产业技术研究院还可以促进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产业技术研究院可以发挥桥梁的作用,将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推动技术的市场化。
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此外,产业技术研究院还可以培养人才。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产业技术研究院可以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产业技术研究院还可以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三、未来发展方向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需要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关注新兴技术和行业趋势。
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给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产业技术研究院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加大对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其次,产业技术研究院还需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合作。
只有与实际产业需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研究成果的效益。
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理论内涵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温兴琦《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研究》为例
一、前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不仅严重威胁着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且给全球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当前,全球疫情已进入平台期,我国则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基调下,全面有效推进复工复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理论内涵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温兴琦《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研究》为例王海军(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沈阳 111003 )摘 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探索科技体制改革、产业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文化塑造的新型组织模式。
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与型态的演化,产业技术研究院自身也必须不断创新升级,即创建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阐述了创建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重要意义,构建了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本内涵和概念框架,最后提出了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建模式与对策。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共性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Abstrac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ITRI) is a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It ’s also a new organizational modes of the refor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industrial talents fostering,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culture.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patter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TRI itself needs to upgrade, i.e., to establish innovative ITRI. The authors elabo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ve ITRI, sketch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ITRI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TRI.Key words: Innovativ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ic Technology R&D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Collaboration ,Development Modes会发展“双胜利”,成为现阶段各级政府的战略任务和基本目标。
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特征、功能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
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特征、功能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温兴琦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顺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事物。
自产生以来,尽管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对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了较为密切的关注与探索,但由于学科视角和关注层次的差异,加之产业技术研究院自身的发展演化,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概念内涵、功能特征、类型划分等尚未形成统一观点。
对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清晰界定,厘清其发展演进的基本历程和内在逻辑,并对其主要功能作用机制及主要类型进行深入阐释,建立起基本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点,有利于从理论上丰富和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相关研究,同时对于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界定自产业技术研究院产生以来,学术界和实践界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界定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也产生了较多的争论。
以下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关于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比较,介绍关于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界定的代表性观点,以呈现本领域现有研究进展的概貌。
一、国外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界定从国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尽管国外鲜有出现“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提法,但类似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这类机构却在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就已出现。
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产业实验室或工业实验室,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德国的化学工业领域,后来在美国得到迅猛发展,是发达国家重要的科技体制创新的产物。
从一百多年来的发展来看,产业实验室对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工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效应极其显著,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创新引擎。
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物质基础,也为美国称霸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来源。
如果说一部美国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的话,产业实验室则无疑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1。
在Anders Granberg于1981年最早明确提出共性技术(Generic Technology)的概念以后,V.Krishnan和Saurabh Gupta进一步在产品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平台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特定范围内的所有产品(核心产品及其产品线中的产品、扩展产品和衍生产品)共同采用的基本技术构架,构筑产品平台的最低技术标准”。
产业技术研究院: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
产业技术研究院: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季松磊;朱跃钊;汪霄【摘要】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主要有7种,且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为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求,应该重点发展"组建研发实体"等高级模式.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一种新型产学研合作实体模式,在政府的政策支撑和引导下,通过合作科研股份制,有效解决了政府失效、市场失效、研发失效等问题.【期刊名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0)001【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作者】季松磊;朱跃钊;汪霄【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一、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现状分析在政府的重视和产学研有关主体的探索实践下,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产学研合作创新仍停留于表面,国外成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经发展到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实体等高级阶段,而国内还基本停留在以单项目合约、短期合作研发等为主的初级阶段,亟须发展适应当前及未来产学研合作发展需求的组织模式,提高合作质量和水平。
综观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由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价值取向、基础条件、自身优势有所不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及其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并保持不断发展变化的态势。
在实践中,并不存在一种最优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却存在着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参与者多重利益关系、参与者资源禀赋等较为符合和匹配的多样化组织模式,这些组织模式各具特点[1]。
目前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主要包括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研发、校 (院所)办科技、共建科研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组建研发实体等 7种 (见表 1)。
产业研究院的模式研究
产业研究院的模式研究产业研究院是推动高校发展,促进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方式,也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
产业研究院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整合性的特点,通过对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产业前沿、共性技术的研发,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创新资源,由政府主导、依托高校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通过校地共建研究院这个载体,使校地双方由简单的优势互补走向双赢,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又能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产业研究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产业技术研发、行业技术服务、行业知识产权经营以及行业人才培训等四个方面。
在技术上,建立技术富集与创新机制、项目运行机制和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在人才上,建立人才汇聚机制、人才筛选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在资本上,建立公共财政扶持机制、资本追逐技术机制、高校投资机制、资金取得使用机制以及利益分配机制。
产业研究院的运行的一般目的:一是加快行业产业结构升级;二是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三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四是提升地方政府的对外开放水平;五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
以下是对目前国内已有的产业研究院情况的调研和梳理。
通过对已成立的研究院基本情况、组织机构、业务范围的学习,将有效指导我校产业研究院的运行和发展.一、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1、简介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是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关于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批示,由佟星副省长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亲自倡导,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牵头组织下,由广东省内有关从事物流行业和投资业务的企业、物流研究机构、相关社会团体利用非国有资产组建的社会组织.研究院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的前提下,坚持“政府引导,注重实用,兼顾市场,合作共赢”的原则,构建一个既能为政府宏观决策、制订物流发展规划服务,又能为企业提供物流管理解决方案和技术创新支持,在国内物流研究领域达到领先水平的研究机构,显著增强我省物流业的研究、技术推广以及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物流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广东省民政厅;本单位的业务指导单位是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接受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业务指导,接受广东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指导和管理。
新型研发机构之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新型研发机构之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成立于2013年9月27日,是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属事业单位。
一、机构简介1.组织机构江苏产研院由总院、专业性研究所、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协会组成,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总院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属事业单位,主要开展研究所的遴选、业务指导、绩效考评、前瞻性科研资助以及重大项目组织、产业技术发展研究等。
专业性研究所主要由江苏省内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申请,实行预备制和动态管理,主要从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
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主要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资源和要素整合、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产业技术扩散和企业孵化、产业创新投融资服务等。
产业技术研发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主要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会员开展产业共性应用技术研发、转移和转化,为江苏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2.运行机制为防止体制回归,江苏产研院不设行政级别,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式,推行项目经理制,由项目经理组织产业重大技术攻关,自主组建项目团队、自主考察推荐优质项目;探索“民办公助”的社团法人管理模式,以会员制形式吸纳符合条件的独立研发机构加盟成立产业技术研发协会,推进协会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根据研究所业绩给予必要的运行补贴和项目支持;加大知识财产权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大幅提高创业创新者在成果转化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3、经费来源总院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省财政事业费、竞争性项目经费、技术成果收益和社会捐赠。
专业性研究所运行经费由自身、依托单位和地方政府承担,总院给予年度前瞻性科研资助,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研究所的项目研发和企业赋予。
二、创新举措1.一所两制专业研究所实行“一所两制”,同时拥有在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和独立法人实体聘用的专职从事二次开发的研究人员,两类人员实行两种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高校院所研究人员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特征、功能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温兴琦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顺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事物。
自产生以来,尽管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对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了较为密切的关注与探索,但由于学科视角和关注层次的差异,加之产业技术研究院自身的发展演化,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概念内涵、功能特征、类型划分等尚未形成统一观点。
对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清晰界定,厘清其发展演进的基本历程和内在逻辑,并对其主要功能作用机制及主要类型进行深入阐释,建立起基本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点,有利于从理论上丰富和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相关研究,同时对于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界定自产业技术研究院产生以来,学术界和实践界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界定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也产生了较多的争论。
以下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关于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比较,介绍关于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界定的代表性观点,以呈现本领域现有研究进展的概貌。
一、国外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界定从国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尽管国外鲜有出现“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提法,但类似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这类机构却在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就已出现。
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产业实验室或工业实验室,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德国的化学工业领域,后来在美国得到迅猛发展,是发达国家重要的科技体制创新的产物。
从一百多年来的发展来看,产业实验室对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工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效应极其显著,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创新引擎。
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物质基础,也为美国称霸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来源。
如果说一部美国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的话,产业实验室则无疑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1。
在Anders Granberg于1981年最早明确提出共性技术(Generic Technology)的概念以后,V.Krishnan和Saurabh Gupta进一步在产品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平台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特定范围内的所有产品(核心产品及其产品线中的产品、扩展产品和衍生产品)共同采用的基本技术构架,构筑产品平台的最低技术标准”。
这也可以被视为国外学者对产业技术研究院概念的最早界定。
Homi Katrak(1998)从经济效率和福利的视角对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提升产业内生技术水平、帮助企业引入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新产品的专门机构2。
Po Young Chu 、Yu Ling Lin等(2006)明确提出,产业技术研究院最早于1973年在中国台湾诞生,即工业技术研究院,是一种旨在促进台湾整体技术发展的非营利性研发机构,它是由政府设立的产业技术应用研究组织,自设立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台湾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发展3。
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由于产业技术研究院最早产生于中国台湾,是由台湾政府设立的独特机构,尽管别的国家也设置了与其功能相似的机构,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而是有其他名称,如韩国称为科学技术研究院,因而,国外学者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界定较少。
二、国内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界定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建立和发展的示范效应影响下,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得到迅速兴起和快速发展,国内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对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界定也形成了极为多样化的观点。
1吴金希.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技术能力跃迁——来自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经验[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36-145.2Homi Katrak. Economic analyse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Indian Experience[J]. Research Policy,1998(27),337–347.3Po Young Chu , Yu Ling Lin, Hsing Hwa Hsiung, Tzu Yar Liu,Intellectual capital: An empirical study of ITRI[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6(73) ,886–902.李新男(2007)较早将产业技术研究院定义为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它组织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建立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季松磊、朱跃钊(2010)将产业技术研究院定义为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致力于面向产业链的应用科技的研究开发, 推动产业升级, 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科研研发机构,并认为它是产学研合作研发实体模式的新发展;杨明海、荆扬等(2013)提出,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集聚优质创新要素,实现“政、产、学、研、用”有效结合,在科技创新创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产业提供支撑、引领、保障等服务功能的协同创新组织;针对各种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定义差异,刘林青、甘锦锋(2014)在明确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一种有效形态的基础上,指出有关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定义仍然并不十分清晰,其突出表现在它有多种名称,如工业技术研究院、技术研究院、工程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和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等,这就使得它容易与大学(科研机构)在本地或外地建立的派出机构相混淆;菅利荣、刘思峰等(2014)将产业技术研究院界定为聚集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集科研、产业、资本、教育及科技中介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吴金希(2014)通过对比国内外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历程与功能作用,认为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实验室或工业实验室1,是以研究开发适用的产业应用技术为主要目的而设立的研发机构,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新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服务;熊文明等(2015)提出,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多方资源建立的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旨在进行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创业,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层级的平台化组织;胡艺凡(2018)认为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由政1指分布于企业中的研究机构或科研组织,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又叫“企业研究所”。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实验室是1775年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 1743—1794)任硝石火药厂总监时在炮兵工厂设立的。
工业实验室是近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按功能可以将工业实验室划分为综合实验室、研究实验室、发展实验室、应用实验室等,其核心职能是从事研究与发展工作。
后来工业实验室又拓展到泛指所有科研机构,包括企业实验室、政府实验室、独立实验室(或私人实验室)、研究协会实验室、大学实验室等。
府、企业、高校院所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科技中介、金融机构等联合作用,实现各类创新要素快速聚集,有效整合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一种平台组织。
从现有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来看,当前国内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逐步趋于形成共识,较少出现新的定义,这一方面体现出学术界通过长期跟踪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演进,基本识别了其本质内涵与功能特征,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产业技术研究院自身在构成要素、功能结构、运行模式等方面也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
未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经济范式不断推陈出新,产业技术研究院必将进入创新发展和功能升级的新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会不断深化和拓展跟进。
当然,就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界定来看,可以发现,尽管不同学者的观点存在差异,但总体上体现出几个方面的共同点:一是在机构性质上,都将其视为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非营利组织;二是在构成要素上,都认为其包括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三是在功能模式方面,都认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本功能和运行模式。
三、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本内涵上述对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的不同界定,尽管表述各异,但基本都突出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导向、产学研结合、共性技术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平台等关键特征与属性。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将产业技术研究院视为与其他机构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类似的概念(刘林青等,2014;陈建安等,2015),实际上,在当前创新形态不断演进融合的背景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结构和组织模式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综上所述,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本内涵可以界定为:为了实现共性技术研发和支撑产业发展,由政府、创新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的综合性协同创新的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机构。
对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的理解,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旨在解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创新的非营利机构。
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具有显著的经济外部性,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资源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因此,这一任务只能交由社会公共机构来完成。
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负责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内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推广,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促进产业整体的进步。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整合分散在各处的联合工业研究所、联合矿业研究所与金属工业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的财团法人性质的工业技术研究院,扮演着促进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先锋角色,它引领了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乃至整个台湾的科技创新,并显著地促进了技术产业化,对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功不可没,在国际上也被视为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模式的典范。
其次,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一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主体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一般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其实质是优化技术创新所需各种要素的有效组合。
产业技术研究院从建立到运行,都离不开产、学、研等主体之间的紧密合作,其中,企业是技术需求者,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者和商业化的实施者,大学是科技成果提供者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主体,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提供者,三者之间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形成了一个功能强大、互惠共生的创新有机系统。
可以说,产业技术研究院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事实上,纵观国内外现有的各种产业技术研究院,其构成主体中无不包含了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在内的各种创新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