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临床评价

合集下载

术前肺功能评估

术前肺功能评估

•术前肺功能评估的目的•判断患者呼吸系统的基本状态. •预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PPCs)发生的可能性。

•制订围术期改善呼吸功能的治疗计划•潜在的可以增加PPCs的因素➢手术部位胸腔或靠近膈肌➢手术时机:急诊手术或限期手术➢手术时间: > 3小时➢年龄: 〉70岁➢近期内心梗、慢性心衰等➢肺部情况:有阻塞性或限制性肺病➢吸烟史: 长期吸烟或戒烟时间〈8周•术前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年龄〉70岁•肥胖病人•胸部手术•上腹部手术•吸烟史•任何肺部疾病史•肺功能测定内容•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弥散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肺容量定义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未残留在肺内的气体量•肺活量(VC)临床意义•正常值:男性约3500ml,女性2500ml,•肺活量百分比=肺活量实测值/肺活量预测值X100%•判断:肺活量百分比〉80%正常肺活量百分比65~79轻度降低肺活量百分比50~64中度降低肺活量百分比35~49重度降低肺活量百分比<35%极严重降低•残气量(RV)与肺总量(TLC)的关糸•肺总量正常值: 男性5000ml,女性3500ml.•残/总比(RV/TCL%)正常值〈25% ➢判断残/总比〈25% 正常残/总比26~35轻度肺气肿残/总比36~45 中度肺气肿残/总比46~55重度肺气肿残/总比>55极重度肺气肿•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ventilation MVV)最大的速度与幅度呼吸15秒钟,呼出的总气量乘以4,即为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我国成年人正常男性约100升,女性约80升. •MVV%=(MVV实测值/ MVV预测值)X100%•判断MVV%>80通气功能MVV%>60~79通气功能轻度降低MVV%>40~59通气功能中度降低MVV%〈39通气功能重度降低•肺的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出的最大气•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1s用力呼出的气量,•目前认为FEV1/FVC是反映气道阻塞的敏感指标:➢轻度气道阻塞: FEV1/FVC<70%,FEV1≥80%➢中度气道阻塞:FEV1/FVC<70%, 30% 〈FEV1< 80%➢重度气道阻塞: FEV1/FVC<70%, 30%〈FEV1•呼吸动力学参数•与手术的结局相关的呼吸动力学参数FEV1,FEV1%,FVC,MVV,RV/TLC •上述参数通常以占预计值的百分数表示得出•一氧化碳弥散率(DLCO)➢衡量气体交换量的最有效指标➢与肺泡—毛细血管间的总有效面积相关➢无创,测试简单,多数肺功能试验室用Spirometry和Plethysmography可测出。

肺功能 临床检查规范

肺功能 临床检查规范

肺换气功能的检查
气体分布 通气/血流比值 肺泡弥散功能
流量-容积曲线
不同疾病流量-容积曲线
谢 谢!
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约:3179±117ml、 女性2314±48ml;FEV1/FVC%均大于 80%。
临床意义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0和 FEV1.0/FVC%均降低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FEV1.0/FVC%明 显增高,甚至可达100%。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MEF)
残气量(RV):指用力呼气末肺内所含的气量。RV测 定则要求受检者用力呼吸,因此其用力程度和配合的好 坏可能影响RV的测定。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 1615±397ml、女性1245±336ml,临床常RV/TLC%作 为判断指标,正常情况下约占25%,正常成人参考值: 男性〈35%,女性〈29%、老人可达50%。超过40%提 示肺气肿。
询问受检者在过去3个月是否有大的腹部 和胸部手术或者心脏疾病,如果有,不应 做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询问受检者在过去1小时是否曾吸烟或吸入支气管 扩张剂,如果有,应推后检查最少1小时。
提醒受检者该项检查的目的是检查他们的肺通气 功能,嘱受检者应根据测试人员的口令,尽最大 努力尽可能配合。
鼓励受检者持续用力,直至呼气完全为 止。呼气完全的定义是6秒或以上或时间 容积曲线显示呼气容积出现平台并持续 大于1秒。
测试结果和记录:
检查每次测试记录图形的可接受性,判 定是否最大用力,有无停顿、换气、漏 气或其他影响测试结果的异常,并应记 录下来;
对测试结果应给予评价,如满意、不满 意、不能合作或拒绝合作等。
漏气:受检者未含紧吹筒,或肺活量计接触不 良。

临床肺功能检查

临床肺功能检查

时间—容积曲线
时间—容积曲线
定义:是在用力呼气过程中各呼气时间段内发生相应改 变的肺容积的呼气时间与容积关系图 常用指标:用力肺活量、一秒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 1、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后以最大的努力、 最快的速度作呼气,直至残气量位的全部肺容积 2、一秒量: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后一秒之内的快速呼 出量 3、一秒率:一秒量/用力肺活量,常用百分数表示
肺容积和肺容量
二、叠加肺容量
1、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 是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IC=Vt+IRV 2、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l capacity,FRC) 是平静呼气末肺内容纳的气量 FRC=ERV+RV 3、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 ) 是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VC=IRV+Vt+ERV 4、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 是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 TLC=IRV+Vt+ERV+RV
类型 FVC FEV1 FEV1/FVC RV TLC
阻塞 - / 限制 混合
/-
-/
/-
?
?
肺功能损害程度的分级
根据FEV1%预计值判断
轻度: >=70%,<80% 中度:60%~69% 中重度:50%~59% 重度:35%~49% 极重度:<35%
肺量计检查的常用项目及指标
三、气道反应性检查
肺容积和肺容量
Vt: 潮气量 RV: 残气量 IRV: 补吸气量 ERV:补呼气量 VC: 肺活量 IC: 深吸气量 FRC:功能残气量 TLC:肺总量
肺量计检查的常用项目及指标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弥散量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有: 单次呼吸法(一口气法):易操作、直观、重复 性好,精确性为中等。 稳态法(恒态法):适用于运动实验,精确性最 低。目前应用较少。 重复呼吸法:病人易接受测定结果较准确。但是 操作较困难不常应用。

意义: 弥散功能减低见于:1 弥散面积减少如肺 气肿、肺切除、肺部感染、肺水肿、气 胸、脊柱侧弯;2 肺泡膜增厚引起的如肺 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3 其它如 贫血。 弥散功能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左向 右分流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等。

质控标准: 1 快速均匀吸气,吸气容量应>90%VC, 吸气时间<2.5秒,吸气流速过低、时间 过长可使弥散量下降。 2 屏气时间10秒。 3 屏气时肺容积始终保持恒定。 3 均匀中速呼气,无犹豫或中断。

注意:屏气开始呼出的 0.5~1L 为死腔气, 然后采集0.75~1L的肺泡气作为标本气, 分析其中的CO、He浓度。因此当受试者 FVC<1L 时,不能收集到足够的供测定 用的肺泡气,因而不能进行DLco测定。
质量控制 一条满意的MEFV曲线应达到以下标准: 1升支陡直 要求吸气达肺总量位后迅速用力快速 呼气,要有一股爆发力,后外推的容量不能超 过 10%FVC 。如果开始时呼气用力不足,则 Vpeak Vmax75会降低。 2 呼气充分 呼气时间应达4s以上,要求MEFV曲 线降支能回复到 0 线水平,如果没有充分呼气, 则FVC变小。 3 呼气要平稳,用力要均匀,呼气过程中务必避 免咳嗽,突然中断和转向吸气。 4 为获得高质量曲线,至少应测定三次,每次间 隔 5 ~ 10 分钟,应保证两次测定最大的 FVC 之 差小于5%或100ml,然后选择其中FVC最大、 曲线光滑、起止点清晰的一条作为测量图形。

肺功能判断标准

肺功能判断标准

肺功能判断标准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判断标准的选择、问题和应用:由于LLN和ULN的局限,目前评估肺功能损害程度的主要临床指南仍然采用传统实测值占预计值%的老标准。

劳动力鉴定也是如此,即在绝对值参数中,残气容积(RV)、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在±20%以内为正常,其他≥80%为正常。

FEV1/FVC(或FEV1/FEV6或FEV1/VC)和RV/TLC是常用的两个相对值参数,不能采用实测值占预计值80%的比例,目前也没有公认的正常百分比标准,其中后者主要用于阻塞性通气障碍的辅助诊断,对标准的要求不严格;但前者是判断气流阻塞的必备指标,无评价标准则比较困难,实际肺功能报告多参考总体肺功能情况进行判断。

比如TLC和VC正常(提示肺容积未下降),FEV1占预计值%<80%(通气功能下降),若FEV1/FVC也下降(不考虑下降幅度),则诊断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若VC和FEV。

占预计值%皆轻度下降(提示肺容积和通气功能皆下降),FEV1/FVC也下降,则诊断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因为在轻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慢呼吸时可以充分呼出气体,VC不应该下降;若VC下降则应合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反向分析亦如此,因为在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肺容积下降,呼气时间缩短,FEV1/FVC应正常或升高,下降则提示合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疾病的临床指南也采用其他评价标准,如COPD诊断的GOLD标准和我国的指南均采用FEV1/FVC<70%的固定值。

气道激发试验的标准之一也是FEV1/FVC≥70%的固定值。

众所周知,小儿的肺容积小,呼气时间短,FEV1/FVC常在90%以上,甚至达100%;健康年轻人的FEV1/FVC也多在85%以上;随年龄增加而下降,70~80岁老年人可降至70%。

由于FEV1/FVC在我国没有任何公认的正常值标准;而GOLD标准的影响广泛,较多地区也以FEV1/FVC<70%的固定值作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标准,这必然在低年龄段人群中造成大量漏诊,而在高年龄段人群中导致过度诊断。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a
13
4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肺活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胸廓结构、呼吸 肌强度、职业和体力锻炼等因素均有关系,个体差 异较大,故临床判断时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 比作为衡量指标。
分级标准:
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0%——正常
60-79%——轻度降低
40-59%——中度降低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 标的临床意义
a
1
肺功能检查的应用范围
1 辅助正确诊断肺部疾病:哮喘,COPD,肺间质纤维
化,支气管炎,肺炎等。
2 确定肺部疾病所引起的生理损害部位
气道?肺实质?肺毛细血管床?胸壁?
3 呼吸困难程度的判断及鉴别诊断 心源性?肺源性?
4 判断疾病的进程和临床治疗的效果。
5 手术风险评估,适应症:年龄>60岁、肥胖病人、胸
a
12
3 补呼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补呼气量反映了呼气肌和腹肌的力量。在正常人中 变动较大,体位对其有显著影响。
仰卧位因膈肌上抬、肺血容量增加,补呼气量较立 位明显减少。妊娠、肥胖、腹水和肠胀气等都可减 少补呼气量。
细支气管在呼气相关闭使气体陷闭时,补呼气量降 低,见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
a
15
5 功能残气量FRC与残气量 (Residual volume, RV)
功能残气量FRC与残气容积改变常同时存在, 增加见于肺弹力减退或呼吸道阻力增加,如 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容积减少见于肺组织 损害、胸廓或肺限制性疾患,如肺间质纤维 化、肺切除术后。
临床上常以残气/肺总量(RV/TLC%)作为 考核指标。
a
16

常用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一)、肺通气功能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气体交换。

1.肺容积肺容积指肺在不同呼吸水平所能容纳的气体量。

由八部分构成,即潮气量(TV)、补呼气量(ERV)、补吸气量(IRV)、残气量(RV)、深吸气量(IC)、功能残气量(FRC)、肺活量(VC)和肺总量(TLC)。

(1)肺活量(VC):指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正常VC%>80%.反映肺脏的扩张能力。

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如间质性肺疾病)、胸廓扩张受限(如脊柱侧突)、呼吸肌疲劳(如重度COPD)和神经肌肉病变(如脊髓灰质炎)等.(2)残气量(RV):指最大呼气后剩余在肺内的气量.正常RV%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如COPD),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

(3)肺总量(TLC):指最大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量。

正常TLC%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

4.残总比值(RV/TLC):指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正常RV/TLC<35%。

肺气肿时RV/TLC增加。

2.通气量:(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

0)和一秒率(FEV1。

0%):FVC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呼气所得到的呼气肺活量。

FEV1。

0指做FVC时第一秒内所呼出的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80%为正常.FEV1.0与FVC之比为一秒率(FEV1.0%),FEV1。

0%是反映气道是否阻塞的指标,正常>70%,降低见于气道阻塞和/或肺气肿。

(2)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

正常MVV%>80%.它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综合指标,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胸廓扩张受限、呼吸肌疲劳、神经肌肉病变、气道阻塞和肺气肿等。

3.小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的主要测定方法为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即受试者在最大用力呼气过程中,将其呼出的气体容积和相应的呼气流量描记成的一条曲线。

如何正确评价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如何正确评价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张家港市广和医院麻醉科业务学习纪录题目:如何正确评价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主讲人:丁蒙参加人员:刘振明黄刚红唐燕华一、流量-容积曲线测定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流量-容积曲线测定是继普通肺活量测定之后,比较简单、最为常用也是十分有意义的肺功能测定方法,经验丰富的医生,会从中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甚至仅从测定结果的图形变化就能鉴别一些疾病。

1、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如COPD、支气管哮喘,其表现主要为峰流速、FEV1与FEV1/VC下降,但VC量不减少。

而限制性通气障碍以VC下降为主,表现为V-V曲线的横轴缩短,流速绝对值下降,但FEV1/VC并不减少,反而可能增加,严重者可接近或达到100%。

也就是说因VC的减少而非的弹性回缩力并不下降,某些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比如严重肺纤维化患者,可在1秒之内呼出全部VC。

此时与COPD相反,FEV1/VC 的增大反而是病情严重的表现,但这类病人FEV1的绝对值也是下降的。

图1显示正常呼气V-V曲线分别与严重肺纤维化及肺气肿的图形差别。

2、上气道与下气道阻塞:上气道阻塞,如气管软骨软化、肿瘤压迫等与下气道阻塞相同,都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临床上有时会造成混淆。

但上气道阻塞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而下气道阻塞表现维呼气性呼吸困难。

在V-V曲线上,上气道阻塞主要表现为高肺容积位的呼气流速下降,而因周围气道无阻塞,在低肺容积位时流速正常。

图2显示上气道阻塞与正常V-V曲线的区别。

应当注意,如患者在吹气时不用力也会出现类似上气道阻塞时的改变。

二、肺容积与DLCO测定的几个问题1、气体稀释法与体积描记法肺容积测定的不同:因测定原理的不同,气体稀释法只能测出与气道相通的肺容积,而体积描记法则可测出所有可能被压缩的容积。

举例而言,如肺大泡与气道不相通,该容积可被体积描记法测出,但不能被气体稀释法测出。

甚至在上腹部胃肠胀气时,其容积也可被体积描记法检出,而使肺容积检测结果过大。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一) 、肺活量(VC) 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

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C减少是由于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2 、呼吸肌功能不全;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 二) 、功能残气量(FRC) 和残气容积(RV)FRC 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

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 的百分比(RV/TLC) 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RV 和RV/TLC 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

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

FRC 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 三) 、肺总量(TLC) 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

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 减少。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

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

当MBC实测值/ 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2 、呼吸肌功能不全;3 、限制性肺疾病。

气速指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的影响并不一致。

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

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肺功能判断标准

肺功能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的选择、问题和应用:由于LLN和ULN的局限,目前评估肺功能损害程度的主要临床指南仍然采用传统实测值占预计值%的老标准。

劳动力鉴定也是如此,即在绝对值参数中,残气容积(RV)、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在±20%以内为正常,其他≥80%为正常。

FEV1/FVC(或FEV1/FEV6或FEV1/VC)和RV/TLC是常用的两个相对值参数,不能采用实测值占预计值80%的比例,目前也没有公认的正常百分比标准,其中后者主要用于阻塞性通气障碍的辅助诊断,对标准的要求不严格;但前者是判断气流阻塞的必备指标,无评价标准则比较困难,实际肺功能报告多参考总体肺功能情况进行判断。

比如TLC和VC正常(提示肺容积未下降),FEV1占预计值%<80%(通气功能下降),若FEV1/FVC也下降(不考虑下降幅度),则诊断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若VC和FEV。

占预计值%皆轻度下降(提示肺容积和通气功能皆下降),FEV1/FVC也下降,则诊断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因为在轻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慢呼吸时可以充分呼出气体,VC不应该下降;若VC下降则应合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反向分析亦如此,因为在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肺容积下降,呼气时间缩短,FEV1/FVC应正常或升高,下降则提示合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疾病的临床指南也采用其他评价标准,如COPD诊断的GOLD标准和我国的指南均采用FEV1/FVC<70%的固定值。

气道激发试验的标准之一也是FEV1/FVC≥70%的固定值。

众所周知,小儿的肺容积小,呼气时间短,FEV1/FVC常在90%以上,甚至达100%;健康年轻人的FEV1/FVC也多在85%以上;随年龄增加而下降,70~80岁老年人可降至70%。

由于FEV1/FVC在我国没有任何公认的正常值标准;而GOLD标准的影响广泛,较多地区也以FEV1/FVC<70%的固定值作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标准,这必然在低年龄段人群中造成大量漏诊,而在高年龄段人群中导致过度诊断。

肺功能检查和其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和其临床应用

2
术前 FVC < 20 ml/Kg
3
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FVC <50% 3
总得分评估:
0 分 = 轻度,1~2 分=中度,>=3 分 = 重度
小朋友用力依赖性肺功能旳特点
受小朋友年龄影响
• > 10 岁能很好配合 • 7~9 岁很好配合 • 6~7 岁部分配合 • < 5 岁极难配合
变异性大(需屡次反复测定) 呼气时间短 生长变化原因
TLC(肺总量):尽最大可能吸入肺部旳气体总量 RV(残气量):尽量呼气后肺部剩余旳气体量 DLco(CO弥散量):经肺泡间隔进入肺毛细血管旳CO量
MVV(最大分钟通气量):自主呼吸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肺功能常用指标
VC (FVC)、FEV1、FEV1/FVC PEF、MVV MMEF、V50、V25、FEF50/FIF50 RV、TLC、DLco、Raw
时间-容量曲线
容量(升) TLC
ab
FEV1
FVC
MMEF = bc / ab c
RV
012345
时间(秒)
流速-容量曲线及其主要指标
流速
PEF V75
V50 (FEF50)
V25
TLC
RV
容量
FIF50
受试者在最大用力呼气过程中,将其呼出旳气体容积 及其相应旳呼气流量描记成旳一条曲线图形
流速容量曲线及时间容量曲线
原因: * 慢性肉芽肿疾患:结节病、肺结核 * 肺囊性纤维变和支气管扩张 * 矽肺、煤尘肺 *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肺通气功能障碍分类
FVC FEV1 FEV1/FVC RV TLC
阻塞性 - /
限制性 / - - / / -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上气道梗阻(UAO)
上气道梗阻(UAO) 是阻塞性通气障碍的一种 特殊类型,上气道是指气管隆突以上的气道,气 管异物、肿瘤、肉芽肿、淀粉样变、气管内膜结 核、喉头水肿、声门狭窄等均可发生。 依位于胸廓入口以内或胸外而分为胸内型和 胸外型,依梗阻时受吸气或呼气流速影响与否分 为可变型和固定型。
(一) 胸内型UAO
5.深吸气量(IC): 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判断吸气代偿能力.(=潮气量+补吸气量)
6.肺活量(VC): 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判断肺扩张能力的主要指标(=深吸气+补呼气) 7.功能残气量(FRC): 平静呼气后肺内含有的气 量.(=补呼气量+残气量) 8.肺总量(TLC): 深吸气后肺内含有的总气量(= 肺活量+残气量)
用力肺活量示意图
容 量 用 力 肺 活 量
一秒量
时间
呼气流速容量指标


PF(峰流速)用力呼气过程中产生的最大流速,是反映气道 通畅性及呼吸肌力量的重要指标,与FEV1呈高度直线相关。 V75 用力肺活量25%时的最大瞬时流速,反映呼气早期流速。 V50用力肺活量50%时的最大瞬时流速,反映呼气中期流速。 V25用力肺活量75%时的最大瞬时流速,反映呼气末期流速.。 V75、V50、V25为峰流速以下的各级气道流速,用以检测各 级气道阻塞情况。

支气管激发试验
常用药物为组胺和乙酰甲胆碱,其应用方法在成人已经标 准化。 激发前先作基础肺功能测定,然后吸入激发剂稀释液(常
用生理盐水,进行吸入方法的训练与适应),再测定肺功能 值,有些气道高反应性病人此时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应终止 试验。余者接着吸入起始浓度激发剂(乙酰甲胆碱 0.075mg/ml, 组胺0.03mg/ml, ) 再测定肺功能值,,继续吸入 下一浓度激发剂(吸入药物浓度按倍数递增), 每次吸药间 隔5min, 直至FEV1.0 下降值 >= 20% 为止 。试验完毕吸入β2 受体激动剂以缓解支气管痉挛。

肺功能的临床应用

肺功能的临床应用

高 中 中/高 高 低 低
高 中
高 高 低 低
高 中
高 高 低 低
气道反应性测定意义
• 诊断 (支气管哮喘,隐匿型哮喘,职业型哮喘) • 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 评估疾病治疗效果 • 研究发病机理 • 流行病学调查
激发试验程序
激发前肺功能测定(基础值)
吸入稀释对照液组 (对照值)
激发剂递增(倍增)吸入 (-)
时间-容量曲线
用力程度对流速容量曲线的影响
流速
TLC
容量 RV
与配合紧密相关 与用力程度无关 (用力依赖性)
Flow [l/s] 10
ios_in1
TLC
Volume [l]
RV
质量控制分级
• A级:最佳二次可接受的FEV1的差值≤0.1L; • B级:最佳二次可接受的FEV1的差值≤0.2L; • C级:最佳二次可接受的FEV1的差值>0.2L; • D级:只有一次FEV1满足可接受的质控标准; • F级: 所有肺功能检查均不满足可接受的质
时间-容量曲线
时间
支气管扩张剂吸入试验评价
• 阳性: • 阴性:
FEV1 较基础值增加 12%并且 FEV1 绝对值增加 0.2升 达不到上述指标
• 不同国家标准不一
支气管舒张试验意义
• 评价气道可逆性改变 • 判断病情 • 判断对药物的敏感度 • 预测疾病进程 • 预估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控标准。
阻 塞 性 通 气 功 能 障 碍?
限 制 性 通 气 功 能 障 碍?
混 合 性 通 气 功 能 障 碍?
肺功能损害程度(%预计值):(五级分

中法) 中重 重 极重
FEV1
79-70 69-60 59-50 49-35 <35

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蔡映云肺功能是建立在临床生理学基础上的呼吸功能的测定。

其实肺除了呼吸功能之外,还具有防御、代和免疫等功能,但本节仅涉及肺的呼吸功能。

在少数情况下,肺功能对疾病的病理和病因诊断可提供有力依据,如肺动靜脉痿患者作静脉血分流测定,职业性哮喘患者作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及睡眠一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睡眠生理监测。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肺功能测定仅仅提供了呼吸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

肺功能测定的主要目的如下:①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

②了解胸部或胸外疾患所引起的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程度。

③协助疾病的诊断。

④胸部或胸外疾患治疗的的疗效评估。

⑤分娩或手术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术后肺功能预测。

⑥指导疾病的康复。

⑦重症抢救的监测。

⑧劳动力鉴定。

呼吸过程主要由呼吸系统、血液和循环系统密切配合而完成的。

肺循环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而体循环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则称为呼吸。

肺功能只研究外呼吸过程。

外呼吸包括通气和换气两个过程。

所谓通气是指肺泡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而换气则是肺泡与肺循环的气体交换。

现将常规肺功能测定的项目简述于下一. 肺功能测定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一)肺容量1.肺容量的组成(图1)。

肺容量的组成有八项,其中潮气量、补呼气量和残气量是不能再分割的容量,称为基础容积(basal lung volume);另四项为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活量和肺总量均由二项或二项以上的基础肺容积组成,称为基础肺容量(basal lung capacity)。

潮气疑(tidal volume, VT):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 IRV ):平靜吸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

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平静呼气后所能呼出最大气量。

殘气疑(residual volume , RV ):最大呼气后肺的气量。

肺功能

肺功能
潮 气 量
功 补呼 潮气容积(tidal volume, VT),平静 能 气量 残 残 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气 气 量 量
肺容积
深 吸 肺 肺 气 活 总 量 量 量
补 吸 气 量
IR
潮 气 量 功 补呼 能 气量 残 残 气 气 量 量
补吸气容积(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IR)平静吸气后尚能吸 入的最大气量。
1/2(同日内最高PEF+最低PEF)
≥20%对支气管哮喘诊断有意义
支气管激发试验:
是测定气道高反应性的一种方法 药物试验常用组织胺和乙酰甲胆碱
判定:FEV1.0较基础值降低大于等于20% 组胺 PD20 FEV1.0<7.8umol 为气道反应性增高 乙酰甲胆碱 PD20 FEV1.0<12.8umol 运动负荷试验:运动前后FEV1.0的变化率
检测禁忌: 严重心肺疾病, 咯血
通常根据实测值占预计值%进行测定, <80%为异常
肺通气量
最大自主通气量: 临床意义 MVV降低:阻塞及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通气储备功能:
最大通气量—静息通气量
通气储量%=
最大通气量
×100%
正常值>95%, <86%通气功能储备不佳,60-70%为手术相对禁 忌;60%以下一般为手术禁忌。 常用于胸科术前病人肺功能状况的评价与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
可用肺量计直接测定。
2.功能残气量及残气容积:用间接方法测定
1.肺泡氮清洗法 功能残气量测定 2.重复呼吸氦稀释法 3.全身体积描记法 3.肺总量:可由VC+RV或IC+FRC求得。
人体体积描记仪




1、波尔定律:气体的温度和质量恒定时,其 容积和压力成反比关系。 2、压力型体描仪。 3、阻断气道出口处,在保持会厌开放的情 况下,进行呼吸动作,胸腔内空气容积和 肺泡压随呼吸动作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4、不受通气质量影响、测定快、可重复性

常用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一)、肺通气功能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气体交换。

1.肺容积肺容积指肺在不同呼吸水平所能容纳的气体量。

由八部分构成,即潮气量(TV)、补呼气量(ERV)、补吸气量(IRV)、残气量(RV)、深吸气量(IC)、功能残气量(FRC)、肺活量(VC)和肺总量(TLC)。

(1)肺活量(VC):指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正常VC%>80%。

反映肺脏的扩张能力。

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如间质性肺疾病)、胸廓扩张受限(如脊柱侧突)、呼吸肌疲劳(如重度COPD)和神经肌肉病变(如脊髓灰质炎)等。

(2)残气量(RV):指最大呼气后剩余在肺内的气量。

正常RV%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如COPD),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

(3)肺总量(TLC):指最大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量。

正常TLC%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

4.残总比值(RV/TLC):指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正常RV/TLC<35%。

肺气肿时RV/TLC增加。

2.通气量:(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0)和一秒率(FEV1.0%):FVC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呼气所得到的呼气肺活量。

FEV1.0指做FVC时第一秒内所呼出的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80%为正常。

FEV1.0与FVC之比为一秒率(FEV1.0%),FEV1.0%是反映气道是否阻塞的指标,正常〉70%,降低见于气道阻塞和/或肺气肿。

(2)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

正常MVV%>80%。

它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综合指标,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胸廓扩张受限、呼吸肌疲劳、神经肌肉病变、气道阻塞和肺气肿等。

3.小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的主要测定方法为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即受试者在最大用力呼气过程中,将其呼出的气体容积和相应的呼气流量描记成的一条曲线。

儿童肺功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分析

儿童肺功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分析

支气管舒张试验:操作方法
测定基础肺功能
给药
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溶液或气雾剂 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01ml/kg,最大不超过 0.3ml/次
给药后15-30分钟,重复测定肺功能
支气管舒张试验: 阳性标准
1. FEV1.0改善率≥12%~15%(+FEV1.0 ≥200mL)
确定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和可逆程度,诊断和鉴别诊 断哮喘 评价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的反应性,确定病情严重 程度,并指导用药。如在急性重症患者可参照给药 后肺功能恢复的程度,选择用药
支气管舒张试验: 适应证与要求
初诊患者怀疑哮喘
复诊患者哮喘发作 患者肺功能异常:FEV1.0<80%预计值
个体化原则:部分肺功能“正常”患者,怀 疑 哮喘发作可能性较大时,也可适当进行
支气管舒张试验
通过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来 了解气道舒缓反应的方法 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有B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 体阻滞剂、茶碱等 B2受体激动剂作用快、疗效确切、副反应小,雾 化吸入
支气管舒张试验: 原理和目的
使用一定量的支气管扩张剂使缩窄的支气管扩张, 测定患者用药前后肺功能,观察其改变
2. MMEF改善率≥25%~30%
3. PEF改善率≥20%(或改善达≥60L/min) 4. 喘息明显缓解、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 → 判断标准客观性↓
小气道:
吸气状态下,肺内支气管内经<2mm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气管分级与小气道
下气道 气管 主 支气管 叶 支气管 传导区 段 支气管 小 支气管 细 支气管与 终末 支气管 级别 0 1 2-3 4 5-11 12-16 直径 (mm) 25 11-19 4.5-13.5 4.5-6.5 3-1.0 0.65 横断面积 (cm2) 5 3.2 2.7 3.2 7.9 1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功能的适应症
------什么人需要检测肺功能肺功能测定适应症:
1、外科病人的术前检查,特别是全身麻醉和心肺大手术,腹部大手术及
脏器移植手术前对肺功能的术前评估
2、呼吸科、肺科和胸外初次门诊病人的检查
3、所有呼吸道及肺部有疾患的病人,配合血气检查追踪随访,对通气、
换气基本上有一个全面的评估
4、所有心肺功能有障碍的病人
5、对哮喘、支气管炎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的疗效考核
6、对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的人,作长期的追踪随访
7、劳动能力的鉴定
8、配合高空、高原的学术生理研究
9、使用呼吸器前、或撤除呼吸器时,用肺活量做动态的观察,来决定是否
使用呼吸器和撤除呼吸器
肺功能测定适应症
麻醉前务必做肺功能检查
1)全麻、插管麻醉
2)胸、腹部大手术
3)年老者计划手术
4)COPD患者术前检查
5)心功能不全者
6)胸阔畸形
临床应用
(1)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或胸外疾患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程度。

(2)呼吸系统疾病或胸外疾患伴肺功能损害治疗的疗效评估。

(3)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4) 手术前安全性评价以及术后肺功能的预测。

(5)重症抢救监测。

(6)劳动力鉴定。

肺功能测定注意事项:
1.测试前病人须安静休息15分钟。

2.高热,剧咳,极度衰弱病人暂不宜做;
3.肺大泡,自发性气胸病人不能做;咳血病人须待血止后二
周方可做。

4.传染病患者暂不能做。

肺功能评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气道阻塞或狭窄而引起的气体流量下降
FEV1,FEV1/FVC、MMEF、MVV均下降;
原因:
* 气管支气管疾患:气管肿瘤、狭窄等;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肺气肿、肺大泡
* 其他原因不明的如纤毛运动障碍
肺功能评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体积受限引起的肺容量减少
VC(FVC)、等均下降
原因:
* 肺脏变小: 手术切除后,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肿瘤,矽肺等
* 胸廓活动受限: 胸膜积液,增厚,粘连,胸廓畸形
* 胸腔受压: 腹水,妊娠,肥胖等
* 呼吸肌无力: 膈肌疲劳,肌无力,肌萎缩,营养不良等
* 单侧主支气管完全性阻塞
用英文列表及名词解释
名称解释:
SVC 静态肺活量
FVC 时间/用力肺活量
MVV 分钟最大通气量
MV 每分钟通气量
RR 分钟呼吸次数
TV 潮气量
ERV 补呼气量
TRV 补吸气量
常用词汇解释:
SVC测量
分析项目说明单位备注
VC 吸气峰值和呼气峰值之差L 肺活量IC IRV+TV L 吸气量TV VC测量前平均静息通气量L 潮气量ERV 超过静息呼气量的最大呼气体积L 补呼气量IRV 超过静息吸气量的最大吸气体积L 补吸气量
FVC 测量
每项参数的临床意义
一.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肺活量个体差异较大,故临床判断时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作为衡量指标。

分级标准:
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 = 80%——正常
60-79%——轻度降低
40-59% ——中度降低
<40% ——重度降低
1. 潮气容积(VT):
一次平静呼吸进出肺气量,正常约500ml。

大小
主要取决于膈肌功能与运动。

2. 补呼气容积(ERV)
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最大气量,正常男约
1603±492ml、女约1126±338ml。

3. 补吸气容积(IRV):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
4. 深吸气量(IC):
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能吸入最大气量IC=VT+1RV,IC 应占
肺活量(VC)的2/3~4/5,为补呼气容积2倍。

正常男性2617
±548ml,女性1070 ±381ml影响IC的主要因素是吸气肌力。

二.最大通气量
最大通气量MVV)是指在单位时间以最深最快的呼吸所得到的最
大通气量,通常以每分钟计算。

最大通气量与肺容量、气道阻力、胸肺顺应性以及呼吸肌力都有关。

正常人最大通气量应≥预计值的80%以上。

最大通气量损害分级标准:
MVV%Pred 60-79% ——轻度降低
40-59% ——中度降低
<40% ——重度降低
MVV实际与预计值百分比
70%以上:胸部及上腹部手术无禁忌
69-50%:胸部及上腹部手术有相当风险,术后应同步无
创或有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49-30%:胸部及上腹部手术尽量避免,如必须手术,术
后必须同步呼吸机辅助呼吸
30以下:胸部及上腹部手术禁忌
阻塞型改变MVV明显降低,限制型改变时MVV正常或降低
如受检者无力检查,可用FEV1.0推算:MVV=FEV*35
引起最大通气量减低的常见的原因有:
1、气道阻力增加:如支气管哮喘等。

2、胸廓畸形或神经肌肉病变:脊柱后侧凸、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3、肺组织病变:肺水肿等
三.每分钟通气量MV
每分钟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即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在静息状态时每分钟通气量正常值为5-8升,男性约6.6升女性约5.0升。

>10L提示通气过度,<3L提示通气不足。

一般来说,限制性肺疾病患者表现为浅快呼吸,而阻塞性疾病则呼吸相对深缓,呼气时间延长。

四.通气储量百分比
通气储量百分比(Ventilation reserve%, VR%): 此系通气储备能力大小的指标。

通气储量百分比(VR%)= 最大通气量--静息每分通气量
最大通气量×10 0%
正常值为93%以上。

通气储量百分比常作为能否胜任胸部手术的判定指标。

<86%胸部手术应慎重。

93%以上通气功能健全
92-87% 通气功能尚可,胸科及上腹部手术可行
86-70% 通气储备不足,胸科及上腹部手术慎行,风险较高,如必须手术,术后同步有创或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70%以下通气功能严重损害胸科及上腹部相对手术禁忌
60%以下一般为手术禁忌
胸外科应用
●胸科手术(综合分析:年龄,性别,一般状态,术式)
FEV1>2.0 或50% pred, 安全
MVV > 70% pred 安全
69-50% 考虑
49-30% 避免
< 30% 不能
●术后FEV1预计值应> 0.8 L
五.用力呼气中期流速
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EF)临床意义与时间肺活量或最大通气量相似,由于它弃去呼气初始与用力有关的部分及呼气终末呼气速度明显减低部分的肺容量,故能更敏感地反映气道阻塞情况,并能反映小气道功能。

MMEF、FEF50、FEF75降低反映
小气道气流受阻,COPD早期病变主要累及小气道,肺功检查
对早期小气道病变的诊断是胸部X线及胸部物理检查所不及的。

(1) FEV1 :
①降低见于大小气道阻塞,
FEV1≤60%肯定有气道阻塞。

⑤FEV1 /FVC与FEV1 实/预综合判断用于COPD
诊断及分度。

(2) PEF、FEF25降低反映大气道气流受阻或呼吸肌力减弱
COPD临床严重度分级
级别分级标准
0 级肺功能在正常围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I 级(轻度)FEV1/FVC<70%
FEV1≥80%预计值
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II 级(中度) FEV1/FVC<70%
50%≤FEV1<80%预计值
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III 级(重度)FEV1/FVC<70%
30%≤FEV1<50%预计值
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Ⅳ级(极重度)FEV1/FVC<70%
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
伴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的临床征象
FRC残气标准:(残总比)
<35% 正常
35%——45%为轻度肺气肿
46%——55%为中度肺气肿
>55% 为重度肺气肿
肺弥散功能测定
肺弥散功能测定(DL)介绍:
弥散功能是换气功能中的一项测定指标用于评价肺泡毛细血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效率
肺弥散功能测定(DL)正常值:
男性为(28.84±4.84)ml/(mmHg·min)
女性为(22.13±3.09)ml/(mmHg·min)(注:
1mmHg≈0.33kPa)
肺弥散功能测定(DL)临床意义:
适用围:
①肺间质疾病:如间质性肺炎纤维化尘肺肉芽肿等
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③肺泡性病变如肺部感染肺水肿肺泡出血肺泡蛋白沉着症等
④胸廓和胸膜病变:如脊柱畸形胸廓改形术后气胸等
⑤肺叶切除
⑥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等
⑦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
临床意义:
临床用途:评价肺泡毛细血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效率
(1)弥散功能减低可见于:
①弥散面积减少:如肺气肿肺叶切除肺部感染肺水肿肺出血气胸脊柱侧弯等
②肺泡毛细血管膜增厚:如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硬皮病等
③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如贫血碳氧血红蛋白症
(2)弥散功能增加可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心左至右分流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