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种植业污染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江县种植业污染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通江县种植业污染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通江县土肥站张开军赵丽

摘要:从化肥、农药、农膜和秸秆等方面简述了通江县种植业污染源的现状,剖析了种植业污染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解决种植业污染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种植业污染源现状影响防治对策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由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田秸杆等构成,起源分散,成因复杂。种植业污染源造成生态环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最明显和直观的影响是对地表水、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它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治理和控制上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容易被人们重视。在我国,种植业污染源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境地,这主要同我国国情密切相关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农业生产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其明显。通江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加强种植业污染源的控制,改善通江农村环境状况意义十分重大。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形“万山环列,诺宕潆回”。诺水,宕水,一西一东由北至南纵横县境,将山脉切割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列,形成三山夹两谷之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春旱,夏热,冬暖,多年平均降水量1214.4mm,5~9月降水量800mm左右,约占全年降水量70%。全年无霜期305天,年均温17.4℃以上,≥10℃的活动积温大于5782℃,光热条件好。全县辖49个乡镇、524个行政村、3314个村民小组,农户15.2万户,农业人口63.5万人。

据通江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县耕地总面积56.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3.6万亩,旱地面积23.0万亩;耕地坡度分布:平地(坡度≤5°)面积22.5万亩,缓坡地(坡度5°-15°)面积22.4万亩,陡坡地(坡度>15°)面积11.7万亩。有单季稻、麦稻轮作、油稻轮作等13种种植模式。具体普查情况见表1:

表1:通江县种植业基本情况表

根据表1,由此推断出全县粮食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水稻32.9万亩,小麦24.0万亩,玉米17.5万亩,马铃薯8.5万亩,甘薯3.8万亩,油菜18.1万亩,豆类3.2万亩,蔬菜1.3万亩,其它0.4万亩,粮食经济作物播种合计面积109.7万亩,复种指数为190%。

二、通江县种植业污染源的现状

根据通江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种植业普查资料,并结合全县2007年统计年报,汇总分析种植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的使用情况和秸秆利用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

表2:通江县种植业生产相关数据

注:播种面积、作物产量、秸秆产量、化肥(折纯)、农药由普查资料提供,农膜数据来源通江县统计局2007年有关数据

1.肥料使用情况

据普查:全县农业生产化肥施用量达22877吨,全县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氮肥、磷肥、钾肥平均施用量如图1

这5种农作物总施肥量:氮肥为14358.3吨,磷肥4191.5吨,钾肥2406.3吨。有机肥使用量与上世纪60、70年代比较,大大降低,平均施肥量为水稻630kg/mu,小麦420 kg/mu,玉米850 kg/mu,油菜580 kg/mu,马铃薯460 kg/mu,甘薯一般不施或少施有机肥。

肥料施用品种上,化肥主要有尿素、碳铵、复混肥、生物菌肥、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少数施用氯化铵、氯化钾,有机肥以牛粪、猪粪和沼液为主。在普查中发现,在交通较为便利、农业相对发达的地方化肥施用量较大,而在交通不便利的区域则施用农家肥的比例较大。以小麦为例,在新场红岩村和民胜鹦哥嘴村农家肥施用只有690kg/

mu和386kg/mu,而在空山后坝村农家肥施用量达到1880kg/mu,占施用总肥量的65-80%。结合通江县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普查发现,在实施了测土配方的乡镇(诺江镇、永安镇、诺水河、瓦室、民胜、涪阳、新场、广纳),这些地方农户化肥施用量低于没有实施的测土配方项目(铁溪、空山、烟溪、麻石),具体数据见表3。

表3: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区与非测土配方施肥区施肥量比较

从化肥施用方式上来看,主要是基肥和追肥,基肥用量占整个施肥的

80-90%。农户化肥撒施、表施现象较为突出,雨天撒氮肥,导致氮素流失;在干旱季节,猛施氮肥提苗,造成烧苗现象;水稻、小麦氮肥施用过量,导致贪青倒伏,滋生了病虫害发生,影响作物产量。对于看天、看季节、看作物、分底追补不同时段施肥的技术无明确地认识,肥料利用率仅达到31.5%。据此推断,全县农业生产化肥施用量22877吨,被作物吸收利用7206.3吨,余下15670.7吨化肥,或流失、或挥发、或被土壤固定,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2.农药使用情况

全县农药总使用量为392吨,杀虫品种主要有杀虫双、杀虫单、甲氰乙酯、呋喃丹等,杀菌有稻瘟灵、三环唑、丰登、粉锈灵、多菌灵等,除草剂主要是水稻除草颗粒和小麦专用除草剂,玉米由于主要是地膜玉米,因此一般农户都不使

用除草剂。从普查发现,农户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都有所差别,从表4中可以看出:

表4:农户使用农药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比较

水稻上使用的农药如杀虫双、甲氰菊酯、丰登、三环唑、水稻除草剂等,实际使用量是标准用量的160%、150%、120%、200%、150%,而小麦上用的农药的实际使用量则与标准用量相差不大,玉米杀虫剂呋喃丹实际使用量小于标准用量。

从农药使用方式上看,农户主要采用喷雾器全面喷洒,其中约5%-30%漂浮于大气中,40%-60%降落到地面而进入土壤中,形成在土壤中农药残留;而且农户对农药瓶袋也随意弃置于沟渠边池塘旁。普查中发现,当年如果降雨量较多时,农作物病虫害就增多,此时农户对农药的使用量也加大。

3.农膜使用情况

近几年来,由于通江县大力推广地膜玉米、马铃薯,导致农业农膜使用量增加。2007年全县农膜使用量为993吨,覆盖面积108850亩,其中用于地膜玉米的超微膜650吨,用于地膜马铃薯的超微膜185吨,用于水稻育种的地膜139吨,用于蔬菜种植的地膜15吨。水稻育种用地膜一般能使用2-3年,而超微膜则不可回收。使用的农膜属于高分子碳氢化合物,极难降解。农户对超微膜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农机具耙耱和人工捡拾,处理后在田间地头焚烧处理。

4、秸秆利用情况

通江县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37.1万吨,其中水稻秸秆12.1万吨,小麦秸秆8.0万吨,玉米秸秆9.0万吨,油菜秸秆7.5万吨,豆类秸秆0.5万吨。据调查,通过青贮、氨化或直接作为猪、牛、羊的粗饲料的占21.4%,有25.7%被农民作为燃料用来生活做饭,有45.8%的秸秆在田间焚烧或堆放田间、地头、场院,仅有7.1%作为食用菌生产的原料。

三、种植业污染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