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鲁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卷第1期Vol.3,No.1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 inzhou Vocati onal College
2006年2月
Feb.,2006悲剧鲁迅3
程福菊
(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 256624)
摘 要: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但他生前并不快乐,死后更是可悲。即使到了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鲁迅。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把鲁迅先生当成一个文学家,一个思想家,而更多的把他当成一个政治家,这是特定的时代强加在鲁迅先生身上的悲剧。那么在静下心来认真地、全面地研读他的作品之后,或许才能领会到鲁迅先生在文学上、思想上的深刻性与前瞻性,才能真正理解他。
关键词:悲剧;鲁迅;理解
中图分类号:I210.96 文献标识码:A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指那些合乎历史必然性的人类进步要求和美好品质。毁灭,是指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遭受到的挫折、失败和牺牲。鲁迅先生对悲剧的分析侧重于说明悲剧的特定对象,即被毁灭的是有价值的东西,并暗示出悲剧的效果,引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惋惜。鲁迅先生对悲剧的定义,可谓简洁,可谓深刻,且影响颇深,但鲁迅先生绝对没有想到的是,他下的定义,应用到他的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鲁迅先生是“有价值”的,这自不用说,他的“被毁灭”,不是他“所遭受到的挫折、失败和牺牲”,而是他的不被世人理解,更是他的被人利用,还有他的被人神化,鲁迅先生生前并不快乐,死后更是可悲。以前,人们讲鲁迅可悲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婚姻,然后是他的兄弟失和,还有母亲的爱给他造成的精神上的重压,甚至他的“复仇”心态,这些,在鲁迅的一生中,不可不谓影响深重,但这毕竟还属于他的家务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其中的是是非非,我们断不了。只是他身后的一些事,欲值得探讨。
鲁迅先生去世后,毛泽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连用三个“伟大”,从顺序上看,首先肯定的是他是一个文学家,其次肯定的是他是一个思想家,最后才说他是一个革命家。不幸的是,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忘记了鲁迅是一个“文学家”,忘记了他是一个“思想家”,而把他作为一个“革命家”推上“神圣的祭坛”。对于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或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他们不喜欢鲁迅,甚至表示厌恶反感并产生亵渎诋毁的欲望,这是为何?看看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历来所选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吧:《狂人日记》是反对吃人的封建社会的;《孔乙己》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批判孔孟之道和封建教育制度;《药》的主题是:只有充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唤醒人民的觉醒,推翻整
3收稿日期:2005-03-17
作者简介:程福菊(1969-),女,山东滨州人,滨州职业学院基础部语文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语言研究。
第1期程福菊 悲剧鲁迅
个封建制度,才是改造旧中国、拯救劳动人民的“良药”;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绞死的贫苦的劳动妇女;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摇摇欲坠的雷锋塔是封建势力的象征;《纪念刘和珍君》使作者觉得他生活的世界是“非人间”;《“友邦惊诧”论》揭批了“友邦”的反动派立场、虚伪假面、险恶用心;《为了忘却的纪念》是暂时忘却这心头的悲愤,继续战斗,以此作为对烈士们的最好怀念。有人说,“你对20世纪上半叶的了解如果不满足于教科书的灌输,那就去读鲁迅全集后面的注解”。诚然,鲁迅先生说过“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他也的确写了大量的“匕首、投枪”般的文章,刺痛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神经。但是,他还说:“”,“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前的准备”。所以,现在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首先感觉到的是这是一篇充满儿童生活乐趣的文章。例如他认为家人送他去三味书屋,“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隔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跳下来罢……”在三味书屋读书时,逃课去“捉了苍蝇喂蚂蚁”,趁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偷着画画儿做游戏……,想想看,我们在小时侯,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和行为呢?如果对初中生讲《藤野先生》时,单纯的把它讲成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把教学的重点落在分析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上,学生的兴趣可能会更浓一些。固然,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留日生活的回忆来阐述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历程,这一点,留给研究鲁迅的人去研究更合适。《拿来主义》借形象设喻,讲的是无产阶级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现在看来,就是抛弃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我们也同样赞同鲁迅先生的态度。初中课本里节选的《社戏》一文,把它当作一篇“能给人愉快”的散文,反而让人更愿意去读。我们平时对学生讲鲁迅先生的文章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就去挖掘它的深刻含义,我想这才是学生不喜欢鲁迅先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也绝对不是鲁迅先生的本意。有很多文章,如果不把它当成匕首、当作投枪,不去想它的革命性,反而能让我们读出更多的趣味。让学生能愿意读鲁迅,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鲁迅先生啊!
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闻一多语),作为一名文学家,对文学上的一些问题,鲁迅先生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过论争、论战,这种论争、论战,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之下,的确是“战斗”的,但这种“战斗”,首先我们应该把它界定在文学方面、思想方面。但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却把它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以至于有一些人,一进入我门的视野,就被定格为“反动”的。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莫过于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实秋了。著名学者房向东认为,“梁实秋,文学理论家、散文家、翻译家,著作有《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等”。但在当今中国许多人的印象中,梁实秋的名字是和“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胶结在一起的,原因就是那场发生于二十年代初期的和鲁迅先生关于文学阶级性的论争之后,从此,梁实秋在革命阵营中的名声很不好。鲁梁的论战从1927年开始,到1936年10月鲁迅不幸病逝,持续八年之久,其论战的主旨,着重于两个问题:一是文学的阶级性和普遍的人性问题;二是关于翻译中的硬译问题。当然,这过程中还涉及其他问题,诸如批评的态度、文人之行、“第三种人”等。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闭关锁国多年的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的开放,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国人在接受新东西时,先是新鲜,新鲜过后必定是迷惑,有了迷惑,才能思索,思索过后,才能辨别出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这之中,如有“几个较为清醒的人”的指点,对广大接受者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而“几个较为清醒的人”不可能是同一种观点,所以他们之间也会发生论争,这是理所当然的,文艺的问题是不怕争论的,文艺问题的论争是不可能完全分得清谁是谁非的。但是现在国人当中,又有几个承认梁实秋是“文艺理论家”呢?造成现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