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质和锈色研究和分析
铜生锈的探究教案
铜生锈的探究教案
教案标题:铜生锈的探究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铜生锈的原因和过程
2. 探究铜生锈的影响和应用
3.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1. 铜生锈的原因和化学反应
2. 铜生锈的影响和应用
3.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
1. 铜生锈的化学反应过程
2. 铜生锈的影响和应用
3.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1. 铜生锈的化学反应机制
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独立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生锈的铜制品,引发学生对铜生锈现象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铜生锈的原因和化学反应
讲解铜生锈的原因和化学反应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铜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以及水和二氧化碳对铜生锈的影响。
第三步:铜生锈的影响和应用
探讨铜生锈对铜制品的影响,以及铜生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古建筑上的铜绿等。
第四步: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铜生锈实验,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观察铜生锈的过程,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第五步: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
第六步: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提出对铜生锈现象的思考和展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铜生锈的原因和化学反应过程,还提高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铜的生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铜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现象。
2. 了解铜锈的形成过程及成分。
3. 探究不同条件对铜腐蚀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铜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腐蚀,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Cu2(OH)2CO3。
铜绿是一种绿色的腐蚀产物,它的形成过程如下:Cu + 2H2O + CO2 + O2 → Cu2(OH)2CO3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铜片、蒸馏水、氯化钠、食醋、酒精、硫酸铜溶液、滤纸、镊子、玻璃片、培养皿、温度计、湿度计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分析天平、显微镜、加热器、烘箱、温度计、湿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铜片清洗干净,晾干后称重,记录初始质量。
2. 设置实验环境:将铜片分别放置在以下不同环境中:a. 普通室内环境;b. 高湿度环境(放置在盛有氯化钠溶液的培养皿中);c. 酸性环境(浸泡在食醋中);d. 碱性环境(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e. 氧化环境(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
3. 观察并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记录腐蚀程度及腐蚀产物的颜色、形态等。
4. 取样分析:在实验结束时,将不同环境中的铜片取出,用滤纸擦拭干净,称重,计算腐蚀率。
5. 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环境对铜腐蚀的影响,分析腐蚀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普通室内环境下,铜片表面出现轻微的氧化层,腐蚀程度较低。
2. 高湿度环境下,铜片表面生成绿色腐蚀产物,腐蚀程度明显增加。
3. 酸性环境下,铜片表面出现黑色腐蚀产物,腐蚀程度较高。
4. 碱性环境下,铜片表面出现蓝色腐蚀产物,腐蚀程度较高。
5. 氧化环境下,铜片表面生成红色腐蚀产物,腐蚀程度较高。
六、结论1. 铜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腐蚀,生成铜绿。
2. 高湿度、酸性、碱性及氧化环境均能加剧铜的腐蚀。
3. 铜的腐蚀程度与腐蚀产物的颜色、形态有关。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铜片的清洁,避免污染。
2. 观察记录时,注意观察腐蚀产物的颜色、形态等特征。
古钱币鉴定
古钱币鉴定古钱币鉴定,是一门细致的学科,它需要我们日常知识的积累,注重观察与思考,仔细比较。
结合历代的文献资料与前人研究的成果,找出一些可循的、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从而归纳总结出古钱鉴定中的一般性规律。
本文简单介绍几种古钱鉴定的方法。
1、看铜质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
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
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
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市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例如先秦时期的铸市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乾隆五年以后,铸钱加锡。
叫做青钱。
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2、观锈色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
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
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
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
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
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
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锈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
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1)将伪品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锈色;(2)将伪品放入盐囱砂(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
铜生锈的实验报告
铜生锈的实验报告
探究铜锈蚀的条件
1、发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眼镜的镜架,铜制品的表面,都有一些绿色的物质,即铜绿。
那么铜绿是怎样形成的?铜生锈与什么有关呢?
2、明确问题:探究铜锈蚀的条件。
3、做出猜想:学生分组讨论,并且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
[Cu2(OH)2CO3]可以推知,铜生锈是Cu与空气中的O2、CO2和H2O有关系。
根据控制变量法,其它条件不变,只控制一个变量。
同学们提出以下假设。
第一种可能:铜器的生锈是由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引起的;第二种可能:铜生锈是铜与氧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第三种可能:是铜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第四种可能:铜生锈是铜、氧气、二氧化碳、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4、验证猜想:验证的第一步是把每一种假设的可能结果都推测处来,即进行推论。
如果第一种假设是正确的,则铜易在干燥的环境中生锈;如果第二种假设正确,则铜在有水和氧气的条件下易生锈;如果第三种假设正确,则铜在有水和二氧化碳的条件下易生锈;如果第四种假设正确,则铜必须是在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有的条件下才能生锈。
5、得出结论:铜锈蚀是铜、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从锈色辨别青铜器的真假
从锈色辨别青铜器的真假关于青铜器的锈色锈色是青铜器的另一种美,也是鉴定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青铜器出土是最多的、其次就是水里捞的和传世的。
后两种情况在流传下来的铜器中只占很少数量,几乎全是出土文物。
它们生成的锈色没有太大的区别。
青铜器出土时的锈色年代久远的青铜器浑身布满锈色,然而锈有真有假,识别锈、研究锈的问题就变得极为重要了。
因为锈色一般包裹在一件器物的外层,器物上的锈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件器物大多可判定为真品。
青铜器物的真锈硬度大、类型多样、层次分明。
真锈,器物长年埋在地下,锈蚀很深,呈蓝绿色,有的有裂痕、裂口,里面也是锈迹斑斑。
如果一件器物锈蚀严重的会出现大幅减重的现象。
硬绿锈有层次,每一层锈的颜色都不一样,外深内浅。
可见结晶膜状闪光锈体,多数属于窖藏品或随葬品。
另外,锈的颜色,反映出铜质地的好坏。
古人有“黄铜不鎏金,鎏金是青铜”的说法。
有一种“水坑”,锈色斑斓,人们习惯称之为“七彩”,是难以仿造的锈色。
“发坑”或“半发坑”的铜锈,似发酵、发泡状,有疏松、胀裂、鼓泡、纹起等状态。
青铜还有“泛金”或“返金”现象,但只出现在刚刚铸造完成、尚未使用过就入土的器物上,这些几乎全部出土于商代安阳地层中,其他地区仅见个别。
还有一类锈叫“水银古”,又称“黑漆古”,是战国至汉代的一种高技术的冶铸工艺,是价值很高的罕见品种,在唐代末期已经失传,到宋代几乎绝迹,可分表层、渗透层、坯体层,黑漆古又有红、绿、蓝、白、黄等颜色。
伪锈颜色不正,有的呈“粉绿状”,色较鲜艳。
伪锈不牢固,涂颜色的锈,有毛刷痕迹及毛发遗留。
化学催生的锈,似深坑绿锈,有气孔有气味。
仿造的锈必有缺陷,容易识别。
了解青铜锈对把玩铜器一类的古玩会有很大的帮助,玩久了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古钱鉴定方法:铜锈分辨、假锈识别、锈色辨识
古钱鉴定方法:铜锈分辨、假锈识别、锈色辨识年代久远的古钱,表面常有氧化层,称为铜锈。
锈色多种多样,有南北之分、真伪之别,一般铜锈都呈绿色,但古钱入土时问有远近,地理、气候条件迥异,铜质本身成分有差别,氧化程度也有明显的区分。
一、铜锈简述一般说来,入土年份越久,锈片堆积愈厚,有时绿锈板结,形成小粒、小块状的突起,坚硬异常,称为“硬绿”。
地质带酸性的,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一些。
北方雨水少,铜锈坚结;南方潮湿,氧化层松,多呈蓝、绿二色。
春秋:田字空首布如地气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这种红锈常与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为“红绿锈”,此外,还有带黑色或灰白色的锈。
有时铜锈中会泛出一片片或一点点水银般的光泽,俗称“水银古”。
根据其底色的不同,又可分作黑、白、绿等多种。
这些形形色色的铜锈,都是在各种不同条件下产生的。
在氧化过程中,铜质成分也起了一定作用,铜质中掺杂铅、铁多的古钱,即使入土不久也会严重氧化。
国宝金匮直万含锡、镍多的不易生锈,如一些宋、金时代的自铜钱,经历千载寒暑,居然毫无锈斑;相反,清光绪、宣统的小钱也有铜锈满身的。
以前一般人都认为只有年代久远的铜器上才会出现黑水银古,但馆藏的明万历年铜镜也有作黑水银古的。
所以,不能绝对地看待铜锈,认为年代久远的氧化一定严重,反之就轻微;而是要区别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战国货币鉴定古钱,分清铜锈真假,相当重要。
因为伪造者用真钱翻铸,水平高的从文字上看不出真假,如伪钱“天定通宝”从拓本上看与真钱基本一致,这就需要靠锈色、包浆等来分辨。
二、铜锈分辨伪造铜锈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用漆和颜料拌和涂在伪钱上,做得好的几乎可以乱真,但时间一长,假锈也会脱落。
崇祯通宝2.用松香或胶水与颜料拌和做假锈,这与第一种方法相似;但效果不及。
3.用真的铜锈粘在伪品上,这样看上去硬绿满身,使人、深信不疑,稍一疏忽,就会上当,这种方法用在铜器上比较多。
珍品“三孔布币”4.将伪钱放入土中,保持潮湿;或放在半干半湿的地方,让其自然生锈。
铜质和锈色研究和分析报告
前言对古钱币的喜爱,源于多年前的偶得,至此一直迷恋于古钱币上文字的奇妙变化中,在收集古钱币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如何区分钱币真假,如何识版,如何除锈,如何做拓,什么是古钱币的铜质?.....。
慢慢走来,这些已是很久前的记忆。
本文是在学习过程中收集的前辈论述,研究资料和自己的一些实际观察的根底上建立,主要以五铢,唐--开元通宝,北宋这三个历史时期的小平钱做为比对根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钱币-----钱币的锈,钱币的铜质,拓图与数码图片。
希望这样的比照,能建立一个对这三个历史时期根底古钱币形态相对全面的了解。
下面的文字是前辈所写,也是最早对钱币认识的开始,其间回味无穷。
红铜:即纯铜,又名紫铜,水经铜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成型后较软一般不适于造币。
青铜:铜锡铅三种金属的合金,比例为7:2:1。
呈暗红色,早红铜在商周便已使用,质地脆硬。
青铜是现代人给予的名字,古时青铜是黄色偏红,而埋在土里后颜色因氧化而青灰,称为青铜。
与纯铜〔红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
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
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
青铜器的类别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器与工具、货币、玺印与符节、度量衡器、铜镜、杂器十二大类,其下又可细分为假如干小类。
其中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这五类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黄铜:铜锌二金属的合金,最早出现于明嘉靖年间,有火漆金背等多种类型,呈金黄色,质地韧软。
它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
强度高、硬度大、耐化学腐蚀性强当含锌量小于 35% 时,锌能溶于铜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为36%~46%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β固溶体,称双相黄铜,β相使黄铜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假如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如此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青铜材质雕塑的表面锈蚀效果着色方法研究
青铜材质雕塑的表面锈蚀效果着色方法研究内容摘要:随着金属加工工艺水平的进步和青铜材质显露出的独特的金属材质美感,青铜材质雕塑正越来越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
但由于青铜材质雕塑的加工难度大,其复杂的专业技术操作往往使艺术家们在创作架上雕塑时避而远之。
笔者在长期的雕塑创作实践当中对青铜材质雕塑的表面处理方式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做本文愿与同行们交流沟通。
关键词:青铜雕塑;表面着色;方法一、金属表面着色的定义和意义青铜材质的雕塑以其独特的美感正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青睐。
但青铜雕塑造价高昂、制作程序复杂。
现在国内艺术家在小型青铜材质雕塑的铸铜、着色技巧方面尚有不少的欠缺,这对全面、完美地表达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情感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本文主要对青铜雕塑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金属表面着色的方法展开论述。
什么是金属表面着色?青铜雕塑历经风吹雨淋后表面形成一种斑驳的色彩,其经过岁月洗礼后金属表面的氧化效果是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的。
像许多老家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人的摩擦接触,表面产生的一层红光;紫砂壶经长期茶水冲泡和人们的把玩之后,表面的“挂釉” ; 还有出土的许多先秦时期的青铜雕塑,其表面的青绿斑驳色彩都是其观赏价值一部分的体现。
随着1992 年罗丹雕塑展、2001 年亨利摩尔雕塑展来到中国,中国的雕塑家们在为其艺术所震撼的同时,也感慨着铸造着色工艺的精到。
我们对青铜雕塑金属表面的处理,就是通过施加一些化学制剂来迅速使青铜“老化”“旧化”。
换句话,说金属表面着色就是借助于一些化学制剂使青铜雕塑有控制的失去光泽,或通过化学反应使颜色分子依附在青铜表面,使青铜雕塑表面产生光泽。
、青铜雕塑的金属表面着色过程和注意事项下面笔者将对青铜雕塑的表面锈蚀效果着色处理过程进行具体的阐述。
1. 表面清洁首先是青铜雕塑的清洁。
如果青铜雕塑表面不够干净的话,化学制剂对于青铜雕塑的作用不会很好,所以清洁工作在上色过程中很重要。
清洁青铜雕塑表面有三种基本方法:机械清洁法、化学清洁法和电洁法下面对这三种清洁方法进行逐一介绍。
紫铜铜锈鉴定
紫铜铜锈鉴定紫铜是一种常见的铜合金,由铜和锌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工艺品和装饰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紫铜表面可能会出现一层铜锈,影响其外观和质量。
因此,对紫铜铜锈的鉴定对于保护和维护紫铜制品至关重要。
紫铜铜锈的鉴定主要通过观察其外观和性质来进行。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铜锈的颜色来判断其种类。
一般来说,紫铜铜锈呈现为暗红色或棕色。
这是因为在紫铜表面形成的铜锈主要是由氧化铜和氢氧化铜组成的。
不同的氧化程度和含水量会导致铜锈颜色的差异。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铜锈的形态来判断其性质。
紫铜铜锈通常呈现为均匀的覆盖在铜表面的铜锈层,不会出现局部腐蚀现象。
这是因为紫铜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
因此,紫铜铜锈往往是一种较为稳定的铜氧化物薄膜。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紫铜铜锈的质地和硬度进行鉴定。
紫铜铜锈一般具有软硬适中的特点,不会过于脆弱或过于坚硬。
通过用手指轻轻触摸铜锈表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其质地的柔软和光滑。
我们可以通过对紫铜铜锈的化学性质进行鉴定。
紫铜铜锈常含有氢氧化铜等铜氧化物,可以通过化学试剂进行反应来鉴定。
例如,可以使用盐酸来与铜锈反应,如果产生气泡或溶液发生颜色变化,就可以判断出铜锈的成分。
总的来说,紫铜铜锈的鉴定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工作,包括观察铜锈的颜色、形态、质地和化学性质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鉴定紫铜铜锈的种类和性质,为保护和维护紫铜制品提供科学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定期清洁和保养紫铜制品,以减少铜锈的生成和对紫铜材料的损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紫铜制品的美丽和价值发挥到极致。
金属生锈课题研究报告
金属生锈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金属生锈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特别是在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金属材料会受到氧气和水蒸气的影响,导致表面出现红色或橙色的氧化产物,即生锈。
金属生锈不仅会影响材料的美观性,还会降低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机械强度,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因此,对金属的生锈现象进行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科学意义。
二、生锈机理金属生锈的机理主要包括氧化和腐蚀两个过程。
对于大部分金属而言,首先是氧化反应,即金属表面的原子与氧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接着,经过电化学反应,这些金属氧化物会继续与水分发生反应,形成铁水合氧化物,即常见的红色锈。
金属生锈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湿度、温度、氧气浓度、金属种类和表面处理等。
三、金属生锈的影响金属生锈会导致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机械强度降低,从而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生锈会使金属表面产生凸起物,进一步促使材料的腐蚀加剧,并最终导致材料的断裂。
此外,生锈还会导致材料的电导率降低,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一些具有装饰性功能的金属制品,生锈还使其失去美观性。
四、金属生锈的控制方法针对金属生锈问题,人们提出了多种控制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涂层覆盖金属表面,以防止金属与氧气和水分接触。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金属防锈漆、涂层和金属氧化物膜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金属的氧化反应。
此外,通过合理的金属设计和材料选择也能降低金属生锈的风险。
例如,在设计中避免金属与水直接接触,或选择耐蚀性更好的金属材料。
五、金属生锈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金属生锈的研究也得到了不断深化。
目前,人们通过探究金属表面结构和纳米尺度上的表面缺陷等特征来理解金属生锈的机理。
利用腐蚀电流、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方法可以实时监测金属生锈的过程,为金属材料的改良和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六、结论金属生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产业和科学研究都带来了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金属生锈的机理和控制方法,可以减少金属材料的损耗和浪费,延长其使用寿命。
铜生锈探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探究铜在何种条件下会生锈,分析影响铜生锈的主要因素,并验证铜生锈的化学反应过程。
二、实验原理铜生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
铜生锈的条件主要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当铜与这三种物质同时接触时,便会产生铜锈。
三、实验材料1. 铜片(若干)2. 蒸馏水3. 二氧化碳气体4. 氧气5. 植物油6. 试管(若干)7. 橡皮塞8. 滴管9. 记号笔四、实验步骤1. 将铜片分为若干组,每组铜片数量相同。
2. 将每组铜片分别放入试管中,并编号。
3. 在试管A中放入蒸馏水,将铜片浸入水中,用橡皮塞密封。
4. 在试管B中放入蒸馏水,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将铜片浸入水中,用橡皮塞密封。
5. 在试管C中放入蒸馏水,加入氧气,将铜片浸入水中,用橡皮塞密封。
6. 在试管D中放入植物油,将铜片浸入油中,用橡皮塞密封。
7. 将试管放置在室温下,观察铜片的变化,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试管A、B、C中的铜片表面出现绿色物质,而试管D 中的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2.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试管A中的铜片与水接触,没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未出现生锈现象。
- 试管B中的铜片与水和二氧化碳接触,未出现生锈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
- 试管C中的铜片与水和氧气接触,出现生锈现象,说明氧气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
- 试管D中的铜片与植物油接触,隔绝了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未出现生锈现象。
六、实验结论1. 铜生锈的主要条件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2. 氧气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和水并非必要条件。
3. 植物油可以隔绝氧气、二氧化碳和水,防止铜生锈。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铜生锈的条件,为防止铜制品生锈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实验结果可为金属防腐蚀领域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金属制品的耐用性。
古董铜器收藏鉴定方法
古董铜器收藏鉴定方法鉴赏辩别一件古董铜器,仅仅了解青铜器的历史,它的形态、纹饰、铭文、组合关系与铸造工艺等还是不够的。
下面是精心为你的古董铜器收藏鉴定方法,一起来看看。
1、青铜器的锈色青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
行家们说:“青铜器坠水千年,那么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青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
”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青铜器,由于铜质差异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青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
拿到一件青铜器,先要用眼看,假设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那么为自然生成的锈色。
假设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青铜器是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洗刷青铜器,伪锈就会脱落,假设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青铜器,假设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2、青铜器的手感和声响用手掂量青铜器,假设过轻或过重得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
另外还可用手敲击青铜器实物,听其声响,假设声微细而轻脆那么可;假设声浑浊,发出“嗡”音,那么需提高警惕了。
3、青铜器的花纹和款识这是鉴别青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青铜器花纹简单;商代青铜器花纹那么华美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青铜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青铜器花纹那么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青铜器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青铜器精细。
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青铜器的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
至于款识,那么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区分。
商代青铜器款识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青铜器款识沿袭波磔体;春秋时青铜器款识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锋利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铜生锈对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2. 分析不同条件下铜生锈的速度和现象。
3. 验证氧气、水分和温度等因素对铜生锈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铜生锈是指铜与氧气、水分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锈(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
本实验通过设置不同条件,对比铜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锈情况,分析影响铜生锈的主要因素。
三、实验材料1. 铜片(尺寸相同)2. 烧杯3. 水4. 植物油5. 玻璃管6. 铁架台7. 酒精灯8. 秒表9. 纸巾四、实验步骤1. 将铜片分为四组,分别编号为A、B、C、D。
2. 组A:将铜片全部放入水中,上面放一层植物油。
3. 组B:将铜片放入无水有空气的试管中。
4. 组C:将铜片放入有水有空气的试管中,让铜片一半放入水中。
5. 组D:将铜片放入有水有空气的试管中,并加热至沸腾。
6. 同时记录每组铜片放入实验环境的时间。
7. 观察并记录每组铜片生锈的速度和现象。
8. 每隔一段时间(如1小时、2小时、4小时等),取出铜片,用纸巾擦拭干净,观察其表面颜色变化。
9. 实验结束后,对每组铜片进行称重,比较其质量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组A:铜片表面没有明显生锈现象,铜片质量基本不变。
2. 组B:铜片表面出现少量铜锈,质量略有增加。
3. 组C:铜片表面出现明显铜锈,质量增加明显。
4. 组D:铜片表面出现大量铜锈,质量增加显著。
六、结论1. 铜生锈的条件包括氧气、水分和温度。
2. 氧气和水分是铜生锈的主要因素,温度对铜生锈有促进作用。
3. 植物油可以阻止氧气溶于水,从而减缓铜生锈的速度。
4. 加热可以加速铜生锈的过程。
七、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氧气和水分是铜生锈的主要因素。
在实际生活中,铜制品应尽量避免与水和潮湿环境接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 温度对铜生锈有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温环境下,铜制品更容易生锈。
3. 本实验中,植物油可以阻止氧气溶于水,从而减缓铜生锈的速度。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使用涂抹植物油等方法来保护铜制品。
探究铜生锈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探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分析影响铜生锈的主要因素,并得出预防铜生锈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铜在空气中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即铜绿。
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单一变量,观察铜片在不同条件下是否生锈,分析铜生锈的条件。
三、实验材料1. 铜片2. 玻璃试管3. 水蒸气发生器4. 氧气瓶5. 二氧化碳气体瓶6. 烧杯7. 煮沸的蒸馏水8. 植物油9. 滤纸10. 热水浴四、实验步骤1. 将四片铜片分别放入四个玻璃试管中,编号为A、B、C、D。
2. A试管:将铜片放入装有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中,使铜片只与水接触,隔绝空气和二氧化碳。
3. B试管:将铜片放入装有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中,将烧杯敞口放置,使铜片与水、二氧化碳、氧气接触。
4. C试管:将铜片放入装有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中,将烧杯口用滤纸密封,隔绝空气和二氧化碳。
5. D试管:将铜片放入装有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中,将烧杯口用植物油密封,隔绝空气和二氧化碳。
6. 将四个试管放置在室温下,观察铜片生锈情况。
7. 将C、D试管分别放入热水浴中,观察铜片生锈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A试管中的铜片没有生锈;B试管中的铜片生锈速度较快;C试管中的铜片没有生锈;D试管中的铜片没有生锈。
2. 将C、D试管分别放入热水浴中,C试管中的铜片开始生锈,D试管中的铜片仍然没有生锈。
3.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铜生锈的条件是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
在无水或隔绝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条件下,铜片不易生锈。
六、实验结论1. 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是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
2. 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铜制品生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铜制品干燥,避免长时间接触水分。
(2)在铜制品表面涂油,隔绝空气和二氧化碳。
(3)将铜制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青铜器锈蚀分类,学会你就能快速识别真假
青铜器锈蚀分类,学会你就能快速识别真假中国青铜文化源自夏代晚期,1959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夏代宫殿遗址,出土了鼎、斝、爵、盉等最原始的青铜器。
其后在长达1500余年时间的夏、商、周时期,古代工匠创作制造了许许多多各种用途、各种器形的青铜器,中国青铜文化得到了辉煌的发展。
作为青铜文化载体的青铜器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大多数出自墓葬、遗址或者窖藏。
不同的储藏条件、不同的储藏环境造就了青铜器表面不同结构、不同外观效果的锈蚀物。
因些对青铜器的鉴定,通过对于青铜器锈蚀物的分析与鉴别,是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青铜器锈蚀分类皮壳也称为贴骨锈,是青铜器在不同的存在环境中与周围的多种化学物质长期发生作用,在其表面生成的一层氧化膜,皮壳色泽温润,质感厚实,有枣皮红、绿漆古、黑漆古、黑绿、黄绿等多种皮壳。
薄锈薄锈指单层锈,多数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禄锈,比如宝鸡眉县青铜器窖藏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锈蚀以绿色为主,也有一些青铜器表面的薄绿锈体中混杂有蓝锈、黑锈、土锈和红锈。
薄锈多出于青铜器窖藏,窖藏出土的青铜器由于没有与土壤直接接触,属于封闭环境中的大气腐蚀,而青铜器在缺氧的弱的和中等浓度的非氧化性酸中都是相当稳定的。
这就是宝鸡眉县窖藏出土青铜器表面锈蚀薄,甚至在有些青铜器表面没有任何锈蚀,显示出青铜金属光泽的原因。
厚锈厚锈多出自北方地区,以河南安阳地区出土青铜器最为明显。
厚锈层次多,锈色多样,在最底层的皮壳上面通常分布有红锈、浅绿锈、深绿锈、土锈等锈层,锈蚀的层次感非常明显,而且锈体坚硬。
青铜器锈斑特性解析青铜器锈斑、地子是年代久氧化而成,故真锈质坚硬,分层次和有断面,在阳光或日光下有结晶点,真地子晴亮,假锈则相反。
因此,锈斑及地子是辨伪的关键。
真锈因为年代久远锈色比较老,而且有层次,一般在地子上是红或浅绿,逐渐加深,最外面的锈色最深。
锈色都非常自然,没有特别做作的感觉。
作锈可分为传统手工作锈、化学作锈、电解作锈、刷镀作锈。
青铜器的本色和与锈色
青铜器的本色和与锈色关于青铜器的鉴定,各种资料的讲述很杂乱,其中也不乏造假作伪者鱼目混珠的错误信息,读起来很费劲。
我来整理一下几个最基本的常识,供大家参阅,以减少学习中的苦恼和麻烦。
1 青铜器的本色单质纯铜本色是紫红色,尽管延展性好,但硬度不够,颜色也不漂亮,所以古代的铜制品多为铜合金制品。
我们通常所说的青铜器就是最典型的铜合金。
青铜器主要由铜、锡、铅合金而成,其本色是金色的。
古代称之为金或吉金,青铜铭文被称作“金文”即由此而来。
尽管锡、铅的含量不同,颜色会有差别,但总体上都是金黄色的,有些偏亮,有些偏暗而已。
出土的铜合金制品基本上都呈现出复杂的灰绿色。
我看古文献中,多数时候将我们今天所说的碧、绿称之为青。
比如《说文解字》解释说“碧,石之青美者。
”《山海经·西山经》也说“又西百五十里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
”所以,后来的人们将出土的古代铜合金制品统称为青铜器(用今天的眼光看应该叫“绿铜器”似乎更贴切),将制造和使用铜合金的时代统称为青铜时代。
本色金黄的青铜器之所以变成了以“红斑绿锈”为典型特征的绿灰色(实际上的颜色非常复杂),这是由于铜合金在地下或传世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导致的。
2 青铜器的锈色及其成因青铜器表面复杂的颜色其实都是锈色。
我们一般人习惯很简单地认为,铁生锈就是铁被氧化生成了铁锈(氧化铁),同样道理,铜生锈自然就是铜被氧化生成了铜锈(氧化铜)了。
这其实大错特错。
青铜器表面的锈色成份非常复杂,绝不是铜被氧化这么简单,也绝非一句简单的“红斑绿锈”所能概括。
由于埋藏地下,接触到的化学成份复杂,青铜合金的化学变化绝不只是氧化反应,还包括酸碱盐的复杂化学反应。
首先是主要成份铜及合金成份锡、铅的氧化,其次是酸、碱侵蚀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形成的多种化合物。
(1)锈色的复合与分层青铜器表面锈色其实有许多种颜色复合而成,包括黑、红、绿等主要颜色,也包括复合的杂色。
就几种主要颜色而言,由于形成的时间不同,表现出来其实是分层的。
铜生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铜及其化合物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规律。
2. 探究铜锈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分。
3. 通过实验验证铜生锈的化学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铜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即铜锈。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铜被氧化,氧气被还原。
三、实验材料1. 纯铜片(规格:2cm×2cm×0.1cm)2. 氯化铜溶液(CuCl2)3. 蒸馏水4. 氢氧化钠溶液(NaOH)5. 碳酸钠溶液(Na2CO3)6. 氢碘酸(HI)7. 氯化铁溶液(FeCl3)8. 氢氧化钠试纸9. 氢氧化钠溶液10. 碳酸钠溶液11. 氢碘酸溶液12. 氯化铁溶液13. 碘化钾溶液(KI)14. 淀粉-KI试纸15. 纳米CuO16. 氧气17. 电子天平18. 烧杯19. 玻璃棒20. 滤纸21. 滴管四、实验步骤1. 将纯铜片放入氯化铜溶液中,观察铜片表面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2. 将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蒸馏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3. 将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4. 将氯化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5. 将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氢碘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6. 将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7. 将氯化铜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8. 将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淀粉-KI试纸,观察试纸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9. 将纳米CuO加入氯化铜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10. 将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氧气,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11. 将纯铜片置于潮湿空气中,观察铜片表面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12. 将生锈的铜片放入蒸馏水中,观察铜片表面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13. 将生锈的铜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铜片表面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转载]古铜钱表面锈蚀机理化学分析
[转载]古铜钱表面锈蚀机理化学分析古铜钱化学成分分类1、紫铜:又称纯铜,古代含铜量约在96%至99%,呈紫红色。
2、青铜:青铜可分为两大类:(1)锡青铜:含锡20%至30%。
若含锡在于20至30%则钱呈银白色,俗称“白铜”钱。
含锡量少则钱呈淡棕色,俗称青黄色。
古代锡青铜都含有铅,一般在3至8%,相当现代锡青铜的化学成分。
(2)铅青铜:含锡2至10%,含铅9至60%。
若含锡、铅量多,则钱呈灰白色,若含锡、铅量少,则钱呈黄青色。
在先秦时期青铜钱的铅含量都较多,一般都在7至56%,个别高达62%。
到汉代含铅量9%。
若铅量在33%,则相当现代铅青铜的化学成分。
3、黄铜:黄铜在明清时期就用于铸造铜钱了。
明代嘉靖年间就用黄铜大量铸钱。
古代称“锌”为“倭铅”。
用炉甘石熔炼而成(即菱锌矿ZnCO3)。
元代就有:“赤铜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的记载。
在明代后期我国的锌已向国外出口,锌锭含锌量达98%以上。
黄铜又可分为:(1)黄铜:含锌3—40%。
若含锌量在10—20%称为红铜(新疆地区),俄国称为丹铜。
(2)铅黄铜:含锌35—43%,含铅0.3—3%。
明清时期铜钱中有的含铅量还要多些。
含锌量有时会少些在20—40%。
(3)锡黄铜:含锌9—40%,含锡0.2—2%。
有时也含有少量的铅。
4、白铜:在明代我国就可生产铜镍合金,其成分为铜40~58%,镍7.7—31.6%,锌25.4—45%。
以后传到德国,经仿制才制成电阻材料称“德国银”。
白铜又可分为:(1)普通白铜:含镍+钴0.57—2.6%。
(2)铁白铜:含镍+钴0.5—1.5%,含锰0.5—1.2%。
(3)锌白铜:含镍+钴12—16.2%,锌23—28%。
(4)砷白铜:在东晋时期甸就生产出砷白铜,即将赤铜加“砒石”炼为白铜。
含砷量约10%,呈银白色。
因在熔炼过程中产生巨毒气体,故很少用。
小结:青铜在古铜钱中使用最多,其次是紫铜钱,到明清时期才使用黄铜钱。
俗称的白铜钱实际上是含锡量多些的青铜钱,基本上不是有意生产砷白铜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对古钱币的喜爱,源于多年前的偶得,至此一直迷恋于古钱币上文字的奇妙变化中,在收集古钱币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如何辨别钱币真假,如何识版,如何除锈,如何做拓,什么是古钱币的铜质?.....。
慢慢走来,这些已是很久前的记忆。
本文是在学习过程中收集的前辈论述,研究资料和自己的一些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建立,主要以五铢,唐--开元通宝,北宋这三个历史时期的小平钱做为比对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钱币-----钱币的锈,钱币的铜质,拓图与数码图片。
希望这样的对比,能建立一个对这三个历史时期基础古钱币形态相对全面的了解。
下面的文字是前辈所写,也是最早对钱币认识的开始,其间回味无穷。
可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 ,成型后较软一般不适于造币。
青铜:铜锡铅三种金属的合金,比例为7:2:1。
呈暗红色,早在商周便已使用,质地脆硬。
青铜是现代人给予的名字,古时青铜是黄色偏红,而埋在土里后颜色因氧化而青灰,称为青铜。
与纯铜(红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
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
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
青铜器的类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这五类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黄铜:铜锌二金属的合金,最早出现于明嘉靖年间,有火漆金背等多种类型,呈金黄色,质地韧软。
它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
强度高、硬度大、耐化学腐蚀性强当含锌量小于 35% 时,红铜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为36%~46%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β固溶体,称双相黄铜,β相使黄铜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若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则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黄铜时间常常会在铜币的表面留下一层氧化物,这层氧化物根据其产生的环境和年代而表现为棕褐色、深绿色或黑色。
白铜:我国古代所谓的白铜大致有三种,一为铅锡含量较高的青铜;一为由砒石与铜所炼的砷白铜;一为镍白铜。
先说第一种,因锡含量高,故耐腐蚀,白铜隋五铢即是,当青铜里锡铅的含量高到一定比例时,浇铸时流动性和填充性优良,所铸之钱形制规整、文字峻深,异常精美。
唐开元通宝、北宋熙宁、圣宋、政和、宣和、崇宁诸钱均有所谓白铜者,因锡含量高,故耐腐蚀,有的钱出土时仍银光闪闪,不着绿锈,似从未入土一般。
以上各种钱币虽然色泽亮白,却不能算做真正意义的白铜,而实际是一种以贱代贵的减值钱。
砷白铜是中国古代炼丹家的突出贡献,意思是用丹药点化而成的白银。
砷白铜是用砷矿石或砒霜点化赤铜而得到的,铜中合砷小于10%时,呈现金黄色,而当砷含量≧10%时,就变得洁白如雪,灿烂如银,因此古人称之为“药银”,点化这种“药银”比冶炼镍白铜要更困难,而且很容易中砷毒。
镍白铜是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铜镍之间彼此可无限固溶,从而形成连续固溶体,即不论彼此的比例多少,而恒为α--单相合金。
当把镍熔入红铜里,含量超过16%以上时,产生的合金色泽就变得洁白如银,镍含量越高,颜色越白。
白铜中镍的含量一般为25%。
纯铜加镍能显著提高强度、耐蚀性、硬度、电阻和热电性,并降低电阻率温度系数。
因此白铜较其他铜合金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都异常良好,延展性好、硬度高、色泽美观、耐腐蚀、富有深冲性能,被广泛使用于造船、石油化工、电器、仪表、医疗器械、日用品、工艺品等领域,并还是重要的电阻及热电偶合金。
白铜的缺点是主要添加元素——镍属于稀缺的战略物资,价格比较昂贵。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传世品,一为发掘品。
传世品是指铸造之后,一直流传于世、从未入过土的古钱币。
年份越久的传世钱币因为长期抚摸、经常盘玩,时间长了,表面形成一层乌黑发亮的黑色或铜色的膜,宛如古玉表面的“玻璃光”,即为古玩家通常所说的“包浆”,这种乌黑发亮、色泽自然的黑膜则称之为“传世古”,也称“黑漆古”。
传世古玩如玉器、印石、瓷器以及家具,都有一种因为岁月流逝而留下宛如剔透莹润的美玉一般的光亮。
并且年代越久,人们把玩抚摸的越频繁,这种包浆越明显。
传世之包浆美在熟润,抚之细腻,如婴儿肌肤。
钱体因为这层厚厚的包浆,呈现出玉石般赏心悦目的光亮,给人圆润、莹泽的感觉,触之动人。
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
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即在金属表面由铜胎自身发出来的质地坚硬牢固的小粒或块状铜锈。
这种氧化物,由于地理、地质、入土时间、土层所含的化学元素等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的颗粒大小不同、堆积程度亦不尽相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铜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
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
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
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
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
不同的锈色也有鲜艳的名字,如锈片带蓝色,则称之为“靛青蓝”;锈片带红色,则称之为“朱砂斑”或“鸡血斑”;锈片带绿色,则称之为“松儿绿”或“瓜皮绿”。
出土的钱币则多红斑绿锈,色泽鲜亮,别有风味。
刚出土的钱币表面附着一种银白色氧化层,亮如水银,紧附钱体,即通常所说的“水银锈”,钱面往往还有红绿锈,煞是美丽。
还有一种被称为“老生坑”的包浆,是出土已久,钱体仍残存着部分锈色的古钱币,经过长期不断的赏玩,表面又经氧化而生出包浆,这种包浆则更加入骨,色泽更加幽深,因而意味更加悠远。
无论传世古钱币的色泽可人的包浆,还是新出土的古钱币表面的新鲜锈色,都能让人瞬间感受到美的冲击,携带着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器物的审美感受,就不仅通过人的视觉,而且还通过人的触觉等感官的感受,更多地传达出应有的作用来。
” 古人在收藏和赏玩钱币时,便已经意识到钱币的声音,“大抵古钱轮郭皆厚重,叩之有声” 。
古钱币由于年代久远,氧化严重,其质地已经发生变化,逐渐失去金属特质,敲击时或落在桌面时,声音沉闷、呆板、喑哑,几乎没有金属之声。
而且年代越久,声音越喑哑,因此,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都是哑音。
而明代以后的钱币,因为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清脆、响亮。
民间一般凭声音来分辨古钱的质地。
陈达农说:“至于铜钱,新铸的钱,其声必有转音;传世的钱,质坚而声尖响;入土的钱质地松软,扣之声沉;破裂之钱,无论传世、入土,其声必喑。
至于转音的解释,他引刘文叔的说法为:“所谓转环、悠悠两音,系在初发声之后,假使初发声为扬,在扬声后即是转环,转环而后悠悠,悠悠即在声音将尽未尽之间”。
因此赏玩把弄古钱币之时,依次叩击,音色的暗沉、清亮的错落变化,悠扬顿挫,则又是另一种感官上的陶醉。
古钱币的锈上手一枚生坑古钱币,基本上都有锈,那么锈是什么?为何铜质古钱币会有锈?锈是如何生成的?锈在古钱币上是什么结构?锈色是古钱币的另一种美。
古钱币出土是最多的、其次就是水里捞的和传世的,后两种情况在流传下来的钱币中只占很少数量。
常见的铜锈色有绿锈、红锈、蓝锈、黑锈、紫锈等。
绿锈又分普绿、玻璃绿及孔雀石绿。
各种钱币锈色,无论是入土、坠水、传世,具体到每一枚钱币都是有区别的。
入土在千年以上的钱币,颜色纯润,绿的如铺翠,红的如翡翠,坠水保存下来的钱币,颜色洁绿的如瓜皮,红的如子柿;传世的钱币稍显黯淡,呈紫褐色,主要是因为空气的侵蚀。
锈的种类1.绿锈孔雀石(Cuco3,暗绿色)石绿(Cu(oH)2,暗绿色)碱式硫酸铜(Cuso4.3cu(oH)2,橄榄绿色)碱式碳酸铜(Cuco3.3cu(oH)2,淡绿色)碱式氯化铜(Cu2(oH)3Cl,绿一墨绿色)钱币在空气和土壤中,天然和人工形成的物质作用于钱币,使其逐渐氧化,尤其是雨水会熔解大自然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墓里陪葬生物体及土壤化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一起侵蚀着铜合金,形成上面表述的化合物,变成绿锈。
2.黑漆古一氧化铜(CuO,黑褐色)硫酸亚铜(Cu2S,灰黑色)氧化亚锡(SnO,棕黑色)传世品是指铸造之后,一直流传于世、从未入过土的古钱币(或者是,生坑除锈的钱币,这类钱币又叫“熟坑”)。
年份越久的传世钱币因为长期抚摸、经常盘玩,时间长了,表面形成一层乌黑发亮的黑色或铜色的膜,宛如古玉表面的“玻璃光”,即为古玩家通常所说的“包浆”,这种乌黑发亮、色泽自然的黑膜则称之为“传世古”,也称“黑漆古”。
3.枣皮红锈氧化亚铜(Cu2O,深红色)铅丹(Pb3O4,大红色)“枣皮红”是指有些钱币绿锈下呈现的暗红色,是钱币原始表层或黑漆古(一氧化铜(CuO,黑色)的基础上出现,与土壤化合物生成氧化亚铜或铅的层面。
4.水银沁锈二氧化锡(SnO2,银灰色)钱币长期埋在中性土壤中(PH=7),但有些钱币含锡量偏高,若锡在15-22%时,因锡析出到器物的表面形成所谓“水银光”又称“水银沁”。
同时锡青铜还会有“逆偏析”趋向,使之产生二氧化锡。
因中性土壤极不稳定,很容易改变成为酸性或碱性土壤,故有些钱币先形成少量的红绿锈后再产生“水银光”。
5.绿漆古锈碱式氯化铜(Cu2(oH)3C1,淡绿色)碱式硫酸铜(Cuso4.3cu(oH)2,绿色)“绿漆古”是钱币绿锈生成之后,由于水文地质或者墓葬窖藏常年浸水,器物表面的浮锈自然脱落,都因年代久远,绿色牢牢的浸染在器物表层上形成的,好像罩了层薄薄的绿漆,故俗称“绿漆古”6.蓝锈硫化铜(CuS,黑褐色)碱式碳酸铜(Cuco3.3cu(oH)2,绿色)硫酸铜(胆矾)(Cuso4.5H2o,蓝色)蓝锈的形成机理和绿锈类同但数量少于绿锈。
7.石灰锈古铜钱长期存放在石灰物资中的锈蚀机理分析:石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钙【Ca(OH)2】。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
钱埋于含石灰物质的地下,二者相互腐蚀、附作,产生了石灰锈、奶油锈。
一般石灰锈多见于大量的明代出土钱币,例如:崇祯,大顺背户、泰昌通宝、天启通宝等。
从南北方出土明钱,均有此类现象分析,原因除与出土地有关外,更多的原因可能与钱体的成分有关。
上面是钱币上锈的化学结构和具体形态,那么锈在钱币是如何表现的?下面将就钱币的锈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看两枚的钱币。
(下图)上面这两枚宋钱,基本可以看到铜质了,表面有少量的氧化物,就把这个做为原光钱币的例子。
(真正的原光钱币找到几乎不可能)氧化铜的出现(下面这两枚钱币,表面生成了氧化层)锈的出现常见钱币的形态(在锈长满钱币,再带一些土,那么就是我们常见的钱币了。
总结本节主要以古钱币的锈做为主线,从锈的形成,化学成份,自然状态下的表现,通过实物的比对,认识锈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