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表格汇编
标识和可追溯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标识和可追溯作业指导书(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385dd4d67f1922791688e853.png)
标识和可追溯性作业指导书1.0目的规范物料在生产和仓储过程中的标识,避免因误用或误检造成产品质量事故,便于在发生质量问题或对物料跟踪时进行追溯。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物料、产品的标识及物料从进货到出货的追溯性管理。
3.0职责产品从原材料到在制品、到最终成品交付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各类人员都对其标识负有直接责任。
3.1物控部和业务部:负责仓储过程中物料状态的标识和记录。
3.2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物料状态的标识和记录。
3.3品质部:负责仓储和生产过程中物料检验状态的标识和记录。
4.0定义4.1物料:指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不论其检验状态如何。
4.2产品的标识:如有要求或可能出现混料、混件等误用情况时,供方应规定标识的方法,从而使用适宜的手段对产品(包括零部件)进行标识。
4.3产品的可追溯性:通过记录有标识、追溯一个项目或活动的历史、应用或场所的能力(如顾客反映品质问题需查找原因或追究责任时,就需要追溯)。
4.4批:原则上(1)用别的原材料和零件制造的产品当成不同的Lot;(2)用不同设备及制造方法制造的产品也要当成不同的Lot,但由经过复数工程生产出来的产品以带来最大影响的工程来制定LotNo.;(3)当不同时日生产或人员变动时,也要当成不同的Lot;(4)修理品要分Lot或单独管理,必须可以追踪到产品的LotNo。
5.0工作程序5.1物料的标识5.1.1物料进厂后,由仓管员在包装箱外或物料表面贴“待检”标识,放在“待检区”。
5.1.2仓管员应对每批次物料赋予一个材料批号LotNo(唯一性编号)并记录,以保证该记录能够识别供应商、原材料名称、规格、纳入日期。
5.1.3QC检验时,应将物料的LotNo记录在《进料检验报告单》上。
经检验合格的物料,在材料仓中应使用“材料卡”进行标识。
5.1.4对于存放时间过长的材料,应在“材料卡”上标识“半年、一年、二年”,以便责任者及时对材料进行防损处理。
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含表格)
![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398bb7d6a1c7aa00b42acb0b.png)
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明确产品标识的方法,防止不同状态产品的混淆和误用,便于产品的追溯。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的标识和追溯性管理。
3.0职责
3.1质管部负责从原材料、外购件进厂直至交付的所有过程产品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
3.2生产车间负责按规定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进行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区域标识,并对其使用维护管理。
3.3供应部负责原材料库及外协库的产品进行标识及管理。
3.4销售部负责成品库产品进行标识及管理。
4.0术语
4.1产品标识:通过特定的编号、零件号或可比较的记号和更改状态的标识,做出清楚的、可令人理解的标记。
4.2可追溯性:追溯客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位置的能力。
4.3检验:对符合规定要求的确定。
4.4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待检品:进厂后尚未检验或加工后尚未检验的产品。
合格品:满足要求的产品。
不合格品:未满足要求的产品。
已检待判定:已检验尚待评审判定的产品。
可疑品:质量状态不明,或经推断可能含有不合格品的产品集合。
紧急放行:对生产用原材料、外购件进厂后没有完成检验,但生产急需放行的。
5.0工作程序。
ISO13485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表格)
![ISO13485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25d8e217ba1aa8114431d92c.png)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YY/T0287-2017 idt ISO13485-2016)1.目的对产品的标识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记录,确保在有可追溯性的要求的情况下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性。
2.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部门的对外购物资、生产和业务服务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及记录方面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
3.参考资料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程序产品检验控制程序GB/T19001-2016 idt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YY/T0287-2017idt 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YY/T0316-20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2015年第101号)(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附件2)(2015年9月25日发布实施)4.职责4.1 检验人员负责检验状态标识。
4.2 仓管员负责入仓物资和产品的标识。
4.3 生产部负责对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进行组织与管理。
5.作业程序5.1标识5.1.1 公司应严格实施规定的产品标识方法及标识内容,包括检测前后的状态标识。
5.1.2 产品所处的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的标识,见表1和表2。
5.2追溯文件、记录5.2.1 所有可供追溯的文件和记录,都应予保留,妥善保管。
5.2.2 根据表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有关责任部门/人员应保证所需要的标识内容都记录在相应文件/记录中。
5.2.3 通过产品销售合同编号应能追溯至生产批次及原材料供应商。
6.记录表格6.1产品标识6.2检验和试验状态的分类与标识6.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产品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的分类与标识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标识和追溯控制程序(含表格)
![标识和追溯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6370abe30242a8956bece47d.png)
标识和追溯控制程序(IATF16949/ISO9001-2015/ISO14001)1.0目的确保产品在生产、检验、储存、出货中的状况能得到明确识别,并在必要时能进行追溯。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和追溯活动。
3.0职责3.1 品质部:负责检验状态的标识。
3.2 生产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标识。
3.3 生产部:确保供应商按本公司要求对来料进行标识。
3.4 资材部:原材料、半成品、不良品进仓的分类存放、标识与记录。
3.5 资材部:成品、客退品等的分类存放、标识与记录。
4.0定义4.1 产品标识:指产品身份的标识与鉴别;4.2 检验状态标识:即对产品检验后的结果进行标示与鉴别;4.3 ECN: 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工程变更通知;4.4特采:指产品存在轻微瑕疵的产品(不影响功能性特别处理后的放行);5.0过程乌龟图:资源1、产品标签,货架,卡板2、喷码机、打印机等设备执行者:1、各相关部门标识和追溯控制程序如何做:1、月份标签管理规定;2、生产标识管理规定3、仓库管理规范用何指标衡量:产品100%标识并可追溯输入:1、产品标识2、固定资产标识输出:1.产品标识与物料一致性2.产品状态标识符合6.0作业流程序号流程责任部门流程说明相关记录1资材部 仓库接收采购原材物料。
《送货单》2资材部确认物料订单、型号、月份、环保等标识内容无误后,收料并放置待检区。
开出《材料入库验收单》通知IQC 进行来料检验。
待检区标识《材料入库验收单》3品质部对原物料进行检验,并填写《原物料检验报告》,报告要记录批次号等信息。
合格的盖在最小包装上盖合格章,不合格的盖不合格章并填写《材料不良通知单》《原物料检验报告》《材料不良通知单》合格/不合格标签及章4资材部 仓库接到品质部的来料检验结果,及时入ERP 系统及入库单。
ERP 系统 《入库单》5资材部依客户订单的交期紧急顺序编制《生产计划排程表》《生产计划排程表》6生产部生产领料生产,并保持《领料单》、《生产日报表》等记录,信息包括班别、客户、《领料单》《生产日报表》产品标识 SMT 上换料记录表供应商来料 IQC 检验记录及标识收料并放置待检区送检生产报表生产计划与排程IPQC 检验记录及标识测试报表及标识包装报表OQC 检验记录及标识入ERP 系统及入库单标识追溯送货单BOM单号、订单号、重要物料批次等信息。
标识和可追溯性内审检查表模板
![标识和可追溯性内审检查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44e1ea543323968001c9248.png)
对所有汽车产品的内部、顾客及法规可追溯性要求进行分析
12
根据风险等级或失效对员工、顾客的严重程度,制定可追溯性计划并形成文件
13
计划应按产品、过程和制造位置明确适当的可追溯系统、过程和方法
14
标识和可追溯控制补充要求
使组织能够识别不合格品和/或可疑产品;
15
使组织能够隔离不合格品和/或可疑产品
16
4
产品的各种状态识别清楚。说明:产品的各种状态包含多个方面,一般有: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成品、合格品、不合格品、可疑品、待检品、已检品等各种状态
5
检验和试验状态并不能以产品在生产流程中所处的位置来表明,除非产品本身状态明显( 如在自动化生产传递过程中的物料 )
6
如果该状态己清晰地标识、文件化且达到了指定的目的,允许采用其它方法来标识
7
可追溯的目的
支持对顾客所收产品的开始点和停止点的清楚识别
8
用于发生质量和/或安全相关不符合的情况
9
可追溯控制要求
当有可溯要求时,组织应控制输出的唯一性标识。说明:说明:产品需求追溯一般基于:产品的特性要求、顾客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生产过程控制的需求等
10
应保留所需的成文信息以实现可追溯
产品的追溯性方法。说明:产品的追溯性方法可以用:生产日期、生产序号、产品号等方式进行说明
确保能够满足顾客要求和/或法规对响应时间的要求
17
确保保留了形成文件的信息,保留的形式(电子、硬拷贝、档案)使组织能够满足响应时间要求
18
确保各单个产品的串行化标识,如顾客或监管标准有所规定;
19
确保标识和可溯性要求被扩展应用至外部提供的具有安全/监管特性的产品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含表格)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7d1baa3bad02de80d4d840b9.png)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防止不同类别、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的混用和误用,当有规定时,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2.0范围适用于在接收、生产、交付各阶段的产品标识。
3.0职责3.1质量部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3.2各部门各车间负责对产品标识的实施和维护。
4.0过程展开与控制4.1进货物料标识4.1.1物料进公司仓库检验员必须马上进行检验,经对物料名称、图号、规格、数量、合格证、化学分析报告或质保书核对验证,合格后填写《材料卡片》标识,将其放置于合格品区。
4.1.2检验不合格的物料放置于规定的不合格区内。
4.2生产过程中的标识4.2.1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车间使用“流程卡”,注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图号、生产日期、状态等。
4.2.2对于待检品,需放置于待检区,并用“流程卡”标识好待检品的型号、数量、工序等,对于合格产品,需放置于合格品区,由质检员在“流程卡”上签字。
对于不合格品(包括物料),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挂上“流程卡”,放置于待检区,经重新检验后做出相应的处理,对返工、返修的产品应立即处置。
4.3成品标识4.3.1加工完成的产品标识“合格证”。
4.3.2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放置于废品区。
各种原因退回的产品放置于待检区,经重新检验后做出相应的处理,对返工、返修的产品应立即处置。
4.5标识的管理4.5.1由质量部负责所有标识的制作,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
4.4.2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各类标识的维护,如发现标识有损坏、遗失等情况,需按不合格品进行控制。
4.6产品的追溯4.6.1质量部根据顾客、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产品的安全性能等因素并考虑自身的追溯性需求,其追溯办法为:a、材料来源追溯:产品合格证→生产工艺流程卡→铝棒炉次号b、加工过程和交付后的追溯:按生产工艺流程卡进行追溯。
4.6.2根据追溯,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采取纠正措施,具体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进行。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表格)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3a84b9723c1ec5da50e270b6.png)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依据GB/T19001-2016 idt ISO9001:2015标准编制)1.0目的保证产品标识摆放明确清楚,以达到识别与可追溯的效果。
适用于本厂生产和生产物资的识别控制与追溯管理。
2.0适用范围原料、过程产品和成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3.0职责3.1仓管员负责对所有材料和产品的保存与标识。
3.2采购人员负责对原材料品质追溯。
3.3品质部负责对生产过程半成品、成品标识。
4.0程序4.1原材料标识采购产品有标识,可采用产品本身的标识,如原标识不清或标识不易识别的,仓管员应贴(挂)《物料标识卡》,填写相应的内容。
4.2半成品标识4.2.1检验员对半成品进行检验后,对合格品、不良品及待处理品均应在标识上相应结果。
4.2.2入库半成品应包装好并贴上日期、班次、负责人、品名、检验状态等标识。
4.3.成品鉴别和标识4.3.1成品的标识用标签进行标识,产品状态的标识分为“合格”、“不合格”、“待检”,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各类标识的维护。
4.3.2不合格品与合格品要标识清楚,以防不合格品流入客户。
4.4在生产过程如遇到标识不清时,应报告品质部,组织人员分清后,再进行标识。
在采购、搬运、生产过程,各岗位应注意保护产品标识。
4.5产品的可追溯性4.5.1产品批号的规定,一般以订单号和生产日期为准。
如2018年8月1日生产178订单产品,即标识订单号:178生产日期:2018-08-01以便于产品后期追溯。
4.5.2可根据产品的《产品生产过程记录》,各部门《领料单》《入库单》、《销售出库单》等来进行追溯。
5.0相关文件5.1《文件控制程序》5.2《品质部管理制度》5.3《仓库管理制度》6.0记录表格6.1《产品标签》〈生产过程记录表格〉(仅供生产部门参考,可结合实际需要张贴标识)产品标签汇编.doc6.2《制造通知单》制造通知单.doc6.3《领料单》领料单 (3).doc。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表格汇编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表格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5075d9057cd184254b353568.png)
电 源光 源商 标唛 头其它要求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说明:1、本《流程卡》随产品依次下传,每制程完毕后操作者务必填上自己的工号和姓名。
2、本卡随成品交验,由产线组长收集,车间每月整理成册,交品质部存档。
电流
功率光效1m/W 作业者功率因素
过 程 记 录
光效
调试
数据 产品编号:
制程名称不合格数检验日期备注合格数检验员IP等级材 质包装要求型号/规格
完成时限入库数量生产工艺流程卡
产品名称
计划时间订单数量完成数量技 术 要 求生产车间:
QR/7.5.3-03 版本:B/1 NO:功率/W 电压/V 发光角度色温/K 入库时间。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程序(含表格)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a76d82552b160b4e767fcf4f.png)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程序(ISO9001:2015)1.目的在接收、生产和交付各阶段为防止混用、错用,以适当方式标识产品。
当合同、法律规定或管理需要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对每个或每批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在接收、生产和交付的各阶段需要标识的产品。
3. 引用文件3.1《记录控制程序》4. 术语和定义产品标识:指用适当的方法在生产、服务运作全过程中对采购产品/材料、半成品、成品或包装物上做出适当的标记或标签。
可追溯性:指根据或利用所记载标识的记录,追溯一个项目或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用途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检验与试验状态:指材料或产品有无进行检验/或试验,以及经检验/或试验之后合格与否的状态。
5. 职责5.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工序流程、设备、半成品、成品的标识与维护。
5.2质管部负责采购原材料/辅料及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和成品检验后合格/不合格状态标识,并对各环节标识的执行情况进行指导、考核。
5.3生产部负责“5S”和公司环境方面的标识与维护。
5.3技术部负责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等方面标识的设计。
6.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流程责任人工作内容说明使用表单记录各部门6.1标识策划6.1.1产品标识方法:各检验、生产过程、仓库贮存阶段的所有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部门均需根据产品实际所需的标识状况和本部门实际的生产状况对其以适当的标识方法进行标识;产品标识的方法可用标签、批次号、颜色、符号、装载容器、堆置区域等形式进行划分,标识应清晰和易于识别。
标识策划A工作流程责任人工作内容说明使用表单记录6.1.2检验、试验状态分类与分区:1)检验、试验状态由检验/或试验人员确定;2)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域存放:a.未经检验、试验------------未检验/试验区b.已经检验、试验合格--------合格区c.等待检验、试验--------待检区d.已经检验、试验不合格------不合格品区分别用:未检/试品、待检/试品、合格品、不合格品(又可分废品)文字或标牌进行标识。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程序(含表格)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6299930c5f0e7cd1842536a1.png)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建立和实行产品标识和记录制度,根据标识或记录对产品进行追溯,为分析产品质量和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依据。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在公司范围内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
3.0职责3.1.生产部负责在线产品的标识方法,负责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状态的标识。
3.2.品质部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
3.3.仓管部负责库存品的标识4.0程序内容4.1.产品标识4.1.1.来料标识:由供方在外包装上用标签进行标识。
4.1.2.原材料存贮时标识。
4.1.2.1.原材料来料时,由IQC标明检验状态,原材料检验完成后在包装箱贴上检验标识,并注明该原材料的品名、数量、供应商及检验结果,参照《进料检验管理程序》。
4.1.2.2.原材料入库时由仓管员根据品质部检验结果标识状态办理,且在《物料标识卡》记录原材料的入库时间、品名、数量。
4.1.3.成品标识4.1.3.1.单一产品标识:在成品的指定位置贴上该成品的成品条码、QC Passed 标签,成品条码按照《产品条码编码规范》执行。
4.1.3.2.外箱标识:在外箱的指定位置贴上标签,注明产品的型号、生产日期、客户名、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生产批号等。
4.1.4.执行状态标识。
4.1.4.1.生产状态标识为:待处理品、完成品和不良品等,生产中根据各工序的不同情况进行标识。
4.1.4.2.检验状态标识参见《成品检验管理程序》将检验情况进行标识。
4.1.4.3.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各作业段半成品用“产品流程卡”作为标识,从流程卡上可追溯到生产线别,机型等特性。
4.1.4.3.1.产品流程卡标识4.1.4.3.2.作业员每天将其所用流程卡流水号记录于《条码记录表》上。
4.1.5.不良品标识:用红色的标签标识和带红色标识的防静电周转箱进行隔离,具体参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4.1.6.区域标识:现场区域采用挂牌、斑马线等方法进行标识。
产品、物料、标识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物料、标识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d8c989c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7.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对产品、物料、标识等进行适当的控制,以防止不同类别、规格、批次、状态的产品、物料混淆、误用,并实现可追溯性。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从原辅料、过程产品、半成品、成品、包材全过程中的标识控制。
3.0职责3.1生产管理部负责过程产品、半成品、成品的标识管理。
3.2供应链部负责采购、仓储、产品运输环节原辅料、包材、成品的标识管理。
3.3生产车间的操作人员负责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包材的标识。
3.4质量管理部负责标识的监督管理。
4.0控制程序4.1标识的分类a)产品标识;b)状态(包括待检、合格、不合格)标识。
各类产品标识包括产品本身标识和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
4.2标识的原则a)对每批产品皆需有唯一性标识;b)对不同状态的产品必须标识。
4.3产品标识4.3.1原辅料标识原辅料入厂后,由库管员根据《物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和《批号与生产日期管理规程》《物料编码管理规程》进行验收和标识。
标识包括品名、批号、数量、入库日期等内容。
4.3.2过程产品、半成品标识4.3.2.1车间操作人员根据《批号与生产日期管理规程》《物料编码管理规程》进行过程产品的标识,标识包括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人等内容。
4.3.2.2从原材料领出到产品入库采用可追溯性批号标识。
a)车间领料应由管理人员填写“领料单”,并在单据上写清原辅料名称、生产批号、请领数量。
领料人持“领料单”到库房领料,库管员核对“领料单”无误后发料,并在“领料单”写清实发原辅料名称、数量。
领、发料人在“领料单”上签名。
库管员在库房台帐上登记。
b)领料人把“领料单”同原料一起交生产岗位。
生产岗位依据“领料单”上原料名称、批号填写“批生产原始记录”及“岗位操作记录”。
“批生产记录”上应写明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数量、操作人、复核人(对某些需变更或合并的物料则要求合并人详细记录)等内容。
c)操作工按工艺要求达到产品质量要求时出料,并在周转容器上粘贴标识。
IATF16949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表格)
![IATF16949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278a845508a1284ac85043ea.png)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防止在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的混淆和误用,以及实现必要的产品追溯,对产品及其检验状态以及可追溯性要求进行标识和控制,并确保正确使用和管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持续满足国家关于认证标志的相关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全过程中产品(采购产品、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3.0术语及定义3.1 “标识”这里专指与产品有关的标识,分为“产品标识”和“产品检验状态标识”。
a) 产品标识:是用来区别产品的特征、特性及社会属性的,以便识别产品。
它一般采取标志、标记、编号、记录、条形码等方式实现。
b) 产品检验或试验状态标识:是用来表示产品经检验的合格与否的状态,或是否经过检验的状态。
3.2 可追溯性标志: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3.3 认证标志:本程序认证标志指“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缩写“CCC”,以下简称“3C”)和节能认证、环境标志认证。
4.0职责4.1 研究院4.1.1 负责编制《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确定永久性标识尺寸、位置及标示方式。
4.2 过程质量管理部4.2.1 负责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相关工作的归口管理;4.2.2 负责对生产全过程中除进货检验以外(负责过程和最终检验)的产品检验状态标识作出统一规定及监督实施;4.2.3负责“3C节能、环境标志”认证标志在车辆上的正确粘贴;4.2.4 进货检验的产品检验状态标识见附录1。
4.3 产品技术部4.3.1 负责编制可追溯性要求零部件清单;4.3.2 负责制定已批量生产的汽车产品标识规范;4.3.3 编制有可追溯要求及有批次管理要求的零部件清单;4.3.4 负责接收并组织实施研究院新开发产品有关产品标识规范及可追溯性要求的标准。
4.4 工艺技术部4.4.1 负责“3C、节能、环境标志”等标志的技术要求和粘贴的工艺安排;4.4.2 负责制定可追溯性信息的录入方法。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表格格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表格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f12c619148d7c1c709a14545.png)
编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1.目的明确规范本公司产品的标识,以及当有追溯需要时,如何执行追溯的方式。
2.范围适用于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货整个产供销过程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作业。
3.定义:无4.职责4.1.标识:各部门42追溯:品管部4.3.检验状态标识:品管部、生产部5.内容5.1.流程图5.2.进货物料标识:5.2.1.物料进厂时,仓管员负责将其放置于待检区或标识待检,于本身未做产品标识或标识不清的物料,需用标签注明物品名称、编号、规格、数量、进货日期等(明显一眼即可辨认的可以不用予以标识,有可能造成工作人员无法辨认的须加以标识)。
5.2.2.由仓管员检查是否有贴标签,看是否有品名、规格等标识,若当时的进货无标识,仓管员应用物料卡进行标识,以避免误用。
5.2.3.经品管部检验合格的物料,可办理入库。
置于合格区,需要时仓管员在物料卡上标明物品的数量、进仓时间等信息,并贴于合格物料上。
5.2.4.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保持原有产品标识,放置于不合格品区或贴上不合格标签后,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办理。
5.3.生产过程中的标识:5.3.1.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及其各工序的检验状态,在填写生产记录和各项检验、试验记录的相应栏目中反映。
5.3.2.破碎料的标识:由破碎人员在塑料片上写明破碎料成分、来源、破碎时间,放在破碎料上面。
533.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合格品、废品应划分专门区域存放,并作明确标识,不得混用。
标识应注明品名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日期、订单号码等。
5.3.4.对于合格品,需放置于合格区,或由品管员标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标识可追溯性管理程序(含表格)
![标识可追溯性管理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a3fbe74ff01dc281e53af044.png)
标识可追溯性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通过对产品标识、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以及可追溯性要求做出规定,来确保产品的要求符合规定和保持其可追溯性。
2.0范围:适用于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和追溯。
3.0职责权限:3.1原料仓库负责原材料仓库产品的标识。
成品仓库负责成品仓库产品的标识。
3.2生产部负责半成品区和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产品标识和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3.3质量部负责进货检验、过程巡检、成品入库检验、出厂抽检的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3.4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质量部应控制和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从而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4.0定义:4.1标识:通过在产品、包装物品和周转箱上特定的编号或可比较的记号和更改状态的标记,作出清晰的、唯一性、可令人理解的标记。
4.2产品标识:用于识别产品(包括半成品、成品、外购件等)的型号和供应商等特征的标记,可以在产品上用刻、腐蚀、铸、冲和铆等方法做出永久性标识,也可以在产品上用粘贴的方法做出标签等非永久性标识。
4.3质量标识:用于识别产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外购件等)的检验或试验状态的标识,分待检、合格、不合格和回用等状态,可以用标签、印章、区域、标牌和各种记录等方式表示.4.4包装标识:用于产品(包括半成品、成品、外购件等)的包装箱(或袋)上,能识别产品的名称、图号、数量、重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防护要求等的标识。
包装标识可采用标签和印刷等方式表示。
4.5 追溯性标识:体现以上标识内容,并可以追溯到外部供方等原始状态信息的标识。
根据记载的标识,追踪实体的历史和应用情况及所处场所的能力。
5.0作业内容:5.1工作流程标准5.2产品状态标识6.0相关文件化信息:6.1 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6.2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6.3不合格控制程序6.4 各类物料状态、质量状态、追溯性标识方案6.5 标识追溯性记录产品追溯性计划.xls。
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含表格)
![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b0b64207a76e58fafab00362.png)
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QC080000-2017)1.0目的:为确保所有产品在生产、交货等各阶段,能通过标识或记录等方式来鉴别产品,防止不同类别、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混淆或误用,提供产品服务及质量追溯改进。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从购回到出仓的所有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及检验状态。
3.0定义:3.1 产品:包含原材料(含配件)、半成品、成品。
3.2检验状态:分为待检、合格、不合格、特采、免检。
4.0权责4.1品管部负责监督公司内产品标识的实施情况,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根据标识对其进行追溯。
4.2 采购部、生产部和生管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不同检验产品的分区摆放,及所有标识的维护。
5.0内容5.1追溯流程:当需要进行追溯时(如退货、质量分析等),可按下列路线查询:5.2产品标识和追溯一览表:5.3 厂商供货:物料进厂后仓管员根据[送货单]负责将其放置于待检区,对于本身未做产品标识或标示不清的物料,仓管员要通知采购知会厂商补充完整或采购代表厂商贴上物料标签以便识别及区分,其物料标签上注明物料、名称、编号规格、数量、供应厂商、进货日期等,可依[采购单]或[采购合同]内容进行追溯。
5.4 进料检验:5.4.1仓管员将待检原材料放置于“待检”区域,IQC对待检的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物料,由IQC盖上兰色{PASS}章,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可依[进料检验报告]的内容进行追溯。
可参阅《进料检验程序》。
5.4.2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保持原有的产品标识,由IQC 盖上红色{NG}章,放置于不合格区,依《仓储管理程序》作业。
5.4.3特采物料:于外包装上盖{特采}字样的兰色印章,根据[进料检验报告]进行追溯,参照《特采管理程序》执行。
3.4.4免检物料:于外包装上及[进料单]盖{免检}字样的兰色印章,根据[进料单]进行追溯。
5.5制程5.5.1生产过程:对于生产制程中的产品用[流程卡]进行标识,以[流程卡]进行追溯。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1c8ee4f8ad51f01dc381f10f.png)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ISO9001/ISO14001-2015/QC080000-2017)1.0目的确保由收取物料,生产过程以至成品入仓待运输各阶段中,均有适当和正确的标识.籍此可在需要时对产品来源及形成过程进行追溯。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主料,副料,在制品和制成品的标识与追溯。
3.0职责3.1生产部主管3.1.1负责确保在生产范围内的主料、副料,在制品及制成品均附有环保及其它相关的标识.3.2生产部操作员3.2.1负责于生产工作完成后在成品上贴上“成品标示”和环保标示。
3.2.2负责于生产进行中贴上“物料流程标识卡”。
4.0定义无特殊定义5.0运作程序5.1主料、副料及其他物料的标识5.1.1物料到厂后,货仓部应对其进行初步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供应商于物料上的标识是否正确及清晰,供应商的标识将作为物料的初始标识。
5.1.2初步检查无误后,货仓部应联系品质部开展进货检验和试验工作,有关进货检验和试验的工作内容可参考“COP7403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货仓部应同时对进货贴上”收货标贴”。
(见项目6.1)5.1.3进货检验和试验完成后,品质部应按“COP7503检验和试验状态管理”,进行适当的检验状态标识。
5.1.4主料和副料检验合格进入仓库后,货仓部应对进货进行分类存放和管理,有关主料、副料及其他物料仓库的管理可参考“COP7505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管理程序”。
5.1.5生产部按生产计划,到货仓部领取主料及副料,应注明成品订单批号和物料订单号,而主料及副料上应已具有项目的5.1.2及5.1.3的记录和标识.有关主料及副料的领取程序,可参考“COP7505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管理程序”。
5.1.6货仓部应确保所有发放至生产部之主料及副料附有环保及其它相关的标识。
5.2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标识5.2.1存放在生产范围内的主料及副料均应附有环保和其它相关的标识,标识可存在于物料上或所乘载的容器或包装上。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表格格式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表格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e3be2091de80d4d8d05a4f84.png)
4.名词定义
4.1追溯:通过记载的标示追查产品制造的过程和使用原料的性能。
5.相关文件:
5.1《生产中物品、半成品成品标识的使用规定》(TST-PD-S-01-A0)
5.2《料作业指导书》(TST-DR-S-05-A2)
5.3《原辅料配料作业指导书》(TST-PD-S-06-A3)
8.附件:无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制 订 单 位
版本
发行编号
页次
二阶
生产部
6.11成品进库前,包装人员制作合格证时将此批入库产品的生产流程传单号移值到合格证上,详见《检查包装作业指导书》(TSTPDF-S-19-A1)
6.12成品入库打箱后,仓管员在箱外相应栏内注明箱中产品之料号批号进库日期等。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制 订 单 位
版本
发行编号
页次
二阶
生产部
6.13成品仓管员将生产流程传单送生产部按日期保存一年以上,详见《不良统计作业指导书》(TSTPDT-S-10-A2)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制 订 单 位
版本
发行编号
页次
二阶
生产部
6.3对产品标识之表单一律依四阶文件表单格式为准,不得随意用纸片条进行标识。
6.4对产品标识所使用之标签、标牌参见《生产中物品、半成品、成品、标识的使用规定》。
6.5对产品所处场所的标识依《“7s”管理实施办法》执行。
6.6其它标识方法(如钢印等,)依客户要求或本公司产品设计检验要求进行标识,参考客户订单。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版
本
修 订
变 更 内 容
制订
审核
表格模板-TS程序文件配流程图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表格模板-TS程序文件配流程图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348fec8f78a6529657d5373.png)
1.0目的确保准确标识产品和产品状态,有效防止产品相互混淆错用、误用,在必要时实现可追溯。
2.0范围适用于原材料、外协件、半成品、最终产品和顾客财产标识。
3.0职责3.1生产供应科负责规定采购材料的标识,同时负责入库材料标识的管理与维护。
3.2设计技术科负责规定成品的标识。
3.3生产车间(包括装配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标识的使用与维护。
3.4运输、交付过程中,标识的管理与维护由生产供应科车队负责。
3.5质检科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并对质量进行追溯和分析。
4.0输入项目小组产品实现策划结果供方原材料、外协件车间半成品、成品5.0流程7.1.7原材料(包括外购外协件)标识见附录《产品的追溯》的“标识及相关记录”一栏。
7.2生产过程中的标识7.2.1注塑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标识应注明产品型号、操作工和自检状态等。
成品的标识应注明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检验状态及检验员等。
7.2.2冲压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应注明材料批号、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工工号、检验状态及检验员等。
7.2.3装配过程中,装配线按设计技术科规定在每个成品上标识,包括产品型号、生产日期及每道工序所经手的操作工代码等内容。
成品包装时,包装箱上须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等标识。
7.2.4生产过程中的标识见附录《产品的追溯》的“标识及相关记录”一栏。
7.3成品入库后,仓库管理员根据产品名称和型号等进行挂牌标识,见附录《产7.4委外运输、自备车运输,由生产供应科车队负责运输和交付过程中标识的维护。
7.5产品的可追溯性。
质检科根据产品的生产批号,可追溯到零件的入库批次、入库日期等相关内容;从而继续追溯到采购材料的进货批号,追溯到自制件的生产批次等内容。
8.0输出部门内容车间产品标识车间/质检科检验状态标识9.0监控项目监控方法责任部门1 产品标识状态内部审核车间2 检验状态标识内部审核车间/质检科10.0支持性文件(无)11.0质量记录(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 源光 源商 标唛 头其它要求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说明:1、本《流程卡》随产品依次下传,每制程完毕后操作者务必填上自己的工号和姓名。
2、本卡随成品交验,由产线组长收集,车间每月整理成册,交品质部存档。
电流
功率光效1m/W 作业者 产品编号:
制程名称不合格数功率因素
过 程 记 录
光效
调试
数据检验日期备注IP等级材 质包装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卡
产品名称
计划时间订单数量完成数量生产车间:
QR/7.5.3-03 版本:B/1 NO:功率/W 电压/V 发光角度色温/K 入库时间型号/规格
完成时限技 术 要 求合格数检验员入库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