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讽喻诗广泛地揭示了中唐社会生 活的各种重大问题。深刻地反映 了现实的黑暗和民生的疾苦。 如《卖炭翁》揭露了宫市掠劫财 物的实质。 《买花》借京城权贵买花一事, 揭露和批判上层统治者的奢侈腐化 《轻肥》将矛头指向官宦集团中 的内臣、大夫、将军,这些人脑 满肥肠、花天酒地。
还有控诉宫女制度的残酷,
也近似,所作古题乐府约 三十首,新题乐府175首, 其中有不少描写农民日常 生活,表现其喜怒哀乐, 生活气息浓厚。 如《田家行》,王建还有 反映宫女生活的,以白描 见长的《宫词》百首。
2、元稹
有《元氏长庆集》,存诗八百 余首,其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 王建的影响,但他的“新题乐 府”却直接缘于李绅的启迪。 代表作有《连昌宫词》、《行 宫》 作为一位典型的才子型作家, 元稹不仅性敏才高,而且风流 多情,他年轻时曾有过艳遇, 创作了《莺莺传》传奇和《会 真记诗三十韵》
五、白居易的诗风
通俗直白,他常用民歌的 形式,以民间传说为题材, 借鉴民歌比兴寓言之类的 表现手法,运用口语、俚 语进行创作,但白居易诗 歌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太 详、太露、太尽、缺乏含 蓄蕴藉的韵味和抑扬顿挫 的气势是白诗的艺术瑕疵。
一、白居易生平 中唐著名诗人,少有诗名,号香山居 士,16岁到长安求仕,拜见顾况,得 到顾况的举荐中进士,他的一生以贬 江州司马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是他的志在兼济时期 ,主要写讽 喻诗,如《秦中吟》《新乐府》等。 后期是其独善其身时期,这一时期他 由于受了打击,意志消沉,主要奉行 “知足不辱”“四大皆空”来明哲保 身,这一时期主要写了大量的“闲适 诗”、“感伤诗”。
《秋思》——一个“又开
封”,与前句的“复恐” 紧相关合,将“万重”意 绪无人表达又恐表达不尽 的复杂心态婉转表现出来, 耐人寻味,看来非常平易、 本色,无丝毫雕琢痕迹, 但其中又确确实实融入了 作者布局造语上的大量心 血,只是所有这些功夫, 在诗成之后都已深化无迹。
王建 与张籍有同窗之谊,诗风
三、白居易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诗歌分为四类:即讽 喻诗、闲适诗、杂律诗和感伤 诗,其中讽喻诗和感伤诗是白 居易诗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 1.讽喻诗 所谓“讽喻诗”,据白居易自 述,是他 “自拾遗来,凡所适、 所感关于美刺比兴者;又自武 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 乐府者” 如《秦中吟》(十首)、《新 乐府》(五十首,有小序)
具体表现为: 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负起“补察时政,泄 导人情”的政治使命,从而达到“上下交和,内外 胥悦,救济人病,裨补时政”的政治目的。 认识到文学植根于生活现实,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他指出要写作为政治服务的诗就必须关心政治,主 动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 他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并结合这种特性强调诗的 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诗歌最大特点是能够潜移默 化地感动人心。 为了充分发挥诗的功用,更好地达到“救济人病, 裨补时政”的政治目的,白居易强调内容与形式的 统一,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重写实 尚通俗 清人赵翼说:“中唐诗以韩、孟、 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 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 人所共欲言。”
1.张籍与王建 合称“张王”,张籍有乐府诗90 首,主要写官府的横征暴敛、战 争的残酷破坏、边将的邀宠无能。 但张籍乐府中写得最集中、最深 刻的还是农民的生活和苦难。如 《野老歌》,王安石评价张籍的 诗“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 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秋思》
2、主题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 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 (1)讽喻说 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 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 国,免蹈覆辙。 (2)爱情说 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 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 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大部分篇 幅写了两人的离奇遭遇,歌颂了他 们之间的爱情
此后又写下大量艳情诗,内容多是 对自身经历的追忆。如《离思五首》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另外,元稹曾在妻子死后写下了不 少悼亡诗,抒发哀思和怀念,其中 最为人称道的是《遣悲怀三首》, 这三首诗是对亡妻生前身后琐事的 描摹,却寄寓着一种人生的至情, 其中一些诗句尤其包含哀思,动人 肺腑。如:“昔日戏言身后事,今 朝都到眼前来”。“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 哀”。“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 生未展眉”
3)双重主题说 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 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 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 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笃相思 赋予了同情。而且更偏重于 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 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兼 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 之间的冲突。
3、艺术特色
作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长恨 歌》在叙事、抒情、写景、章法、 语言、修辞等诸多方面,成就都 斐然可观,可谓“八面玲珑”, 主要体现在: (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2)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本诗塑造了李杨两个人物形象。作 者不仅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行为 举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其内心, 细腻地刻画了他们的心理活动。 (3)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同情封建礼教压制摧残下 层妇女的 如《上阳白发人》——控 诉宫女制度的残酷 《井底引银瓶》——同情 封建礼教摧残下层妇女。
四、白居易的感伤诗 《长恨歌》
1、写作背景: 天宝后期,朝廷内部矛盾重重, 李隆基对杨贵妃一家的偏幸,更 促进了一些矛盾的激化。天宝十 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 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 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 临长安。李隆基携杨玉环等仓皇 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 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 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 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与佛堂 前梨树下。”
二.新乐府运动 (1)什么是新乐府运动 所谓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 和年间,由白居易、元稹倡导 的以创作新题乐府、反映现实 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新乐府是白居易提出来的,所 谓新乐府就是用新题写时事的 乐府式的诗 (2)新乐府运动的理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