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讲解

合集下载

话案例共分享之第一例UBE内镜下腰椎内固定融合术

话案例共分享之第一例UBE内镜下腰椎内固定融合术
❖ 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系统完全弥补单通道椎间孔 镜工作效率低、视野范围小、适应症少的缺点; 以及大通道技术失血多,创伤面大、视野模糊的 的不足之处。
学习探索
❖ UBE是一项新兴的微创技术,对我们医护人员都 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 医护怀着激动的心情积极沟通讨论,认真学习国 内外先进的理念,翻阅各种文献资料,咨询省内 外开展这项业务的上级医院的护理要点和重点( 山大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
❖ 排气后可给予少量多次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 流质,普食。
❖ 第3天加强以上锻炼,下床活动时佩戴腰围,大 大减少了VTE的高风险率,时间量力而行,巩固 锻炼的效果,增加康复的信心。
患者康效果
❖ 患者术后康复迅速,由于切口较小,只需要两个 1cm的小切口,传统手术至少6cm,使患者疼 痛少,非常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恢复迅速;3 天就在护士的指导下顺利佩戴腰围下床,患者和 家属十分满意!当我们看着患者挺直腰杆走路的 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手术时间:2020-08-17 08:00 ❖ 手术名称:双通道UBE腰5/骶1左侧椎板开窗减压
髓核摘除术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术前护理要点
❖ 面对新兴的技术,我们是兴奋的、紧张的,这是 对我们的考验和考核。我们提前成立UBE术后护 理小组,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根据前期的学 习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随时调整对症护理。
术中和术后
❖ 患者术中病人情况稳定,安返观察室。术后第1 天,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诉切口疼痛,能 忍受,夜间睡眠可,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无血性 及液性渗出,创腔引流通畅,引流出血性液少许 ,震床实验阴性。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护理要点
❖ 术后采取常规平卧位,一般术后平卧位4~6h可 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要监测生命体征平稳, 翻身时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脊柱微创技术 ppt课件

脊柱微创技术 ppt课件
• PLDD避免了其他盘内减压手术方法的缺点如明显 的软组织损伤、广泛的护理、长时间的护理、以 及较大的侵入路径。但是其高昂的治疗费用严重 的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PLDD的电极昂贵,并 且只能一次性使用,每个电极的成本都在数千元。
7、Thessys椎间孔镜
• 目的是在椎间盘纤维 环外手术,彻底清除 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 增 生的骨质来解除对
• 通过溶解髓核减少椎间盘的容积和压力
优缺点的分析
• 1、穿刺必须准确到位 • 2、胶原酶的浓度必须在突出椎间盘局部达
到饱和才能有效地溶解突出物。 • 3、胶原酶水溶液在常温下极不稳定,必须
以低温保存,因此不能提前配制 • 4、剂量或浓度掌握得不够准确 • 副作用:1.疼痛反应。2.尿潴留和肠麻
痹。3.脊柱失稳性腰背痛。
• 2、术中出血、神经根、血管及肠道的损伤: 与穿刺针直径过粗、穿刺手法不熟练有关。
• 3、脊柱失稳:和髓核组织大量丢失有关。
3、等离子髓核成型术
• 通过等离子体 低温消融和精 确热皱缩技术, 精确而可控地 进行椎间盘减 压成形。
等离子靶点治疗的优缺点
• 1、创伤小、最大限度保护纤维环壁
• 2、能有效地切除组织 • 3、术后所致间盘退变更小 • 4、对脊椎稳定性影响小 • 5、椎间盘再次突出率低 • 6、对神经根干扰小 • 7、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无出血、见效
技术要点-手术通道安装
• 将定位针置于上位椎板下缘骨 质上,防止插入肌肉扩张管时 将导针推入椎管内。
• 用扩张管来回刮擦椎板及黄韧 带外软组织,直到出现骨擦感。 这样可以减少通道内软组织。
技术要点-手术通道安装
• 通道管的方向:矢状面与椎间隙平行,横 断面大致与棘突平行、与椎板垂直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t n tcncln t a d pei nr eoto 7 css ] e rsr ou ,0 6 2 ( )E . i : h ia oe n rl a rp r n 4 ae[ . uougF cs2 0 ,0 3 :5 o e mi y JN
2 o iY, a aaaM , kj e a.P s r rmi ai ffs n cgsi ee ea v u b rdsaet a d wt t nfrmn .A k Y m gt Naai F,t 1 ot o g t n o ui ae n d gnrt e lm a i s r t i r s a ia ma e i r o o i e ee h a o l lmbritro yfs n arp r o he ae tJ. ie2 0 ,4 1 :5 — 8 u a neb d ui : eot ftre pt ns ] pn ,0 9 3 ( )E 4 5 . o i [S 3 idik MR, he L WielE .Zn r c Wis L, dl H,e 1 im caia s d fit p d nua ce xt n i te lmbsca sieJCi ta.A bo eh nct t y o nr e u clrsrw f ai n h u oarl pn [.l u a i o ] n
用 于 I 5和 L / 1 A/ 5S 节段 时必须 注意 大血管 的位 置和髂 骨 的阻挡 。微创 A i I xa F是 目前为 止真 正意义 上 L
的经皮腰 椎椎 间融合 术 ,避免 了对纤维 环及 周 围组 织 的破 坏 ,可应用 于 L / 1 5 节段 后路 融合 失败 的补 S
救、 I或 Ⅱ度 腰椎 滑脱 及严 重 的椎 间 盘源性 腰 痛 。 由于大 部分 腰椎 疾 患需要 进 行椎 管 减压 , 因此 X I LF 和Ai I x LF适应证 较窄 , a 目前 临床应 用例数 较少 , 需要 进一 步评价 。 微创 腰椎椎 间融 合术 虽然具 有椎旁 软组 织损伤 少 , 中出血少 , 院时间短 , 术 住 患者 易接受 , 可使 患 并 者获得 相似 的功能评 分和植 骨融 合率 , 要 开展却 有一定 的风 险 , 但 尚有许多 问题需 要进 一步改 进 。如 微 创 腰椎 融合术手 术通 道 固定 有 限 ,往往 暴露 不充分 ,增加 了椎 管减 压和椎 间植 骨融合 的难度 和损伤 风 险, 并使 得在置 人椎 弓根螺 钉及放 置椎 间融合 器 时有一定 的 困难 , 因而较开 放手术 容易 出现 内固定物 放 置不 当【 椎 间准备 不好或 植骨不 够 而导致 假关节 形成嘲 5 _ 、 。 和 传统 手术 相 比 , 创 腰椎 椎 间融 合术 仍 费 时 、 微 费力 、 术 要求 和 操作 难 度较 高 , 特殊 设 备和 工 技 需 具 , 中 医患所 受辐 射量 较大 。掌握微创 新技 术有 一个 陡峭 的学 习 曲线且 时间较 长 , 术 需要 熟悉脊 柱周 围 的三 维解剖 。 统 的大 体解 剖知识 不适 于微创 外科 发展 , 要有更 多微 创解 剖和影像 学新 知识来 指导 传 需 临床工 作 。虽 然微创 腰椎 问融合 术 的近期 临床效果 较好 , 目前 的临床报 道大 多为一 些 回顾性 分 析 . 但 在 广泛推 广这些微 创椎 间融 合技术 之前 , 尚需 作长期 的前 瞻性 随机对 照研究 。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全面解析,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全面解析,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全面解析,椎间孔镜技术介绍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发展趋势,脊柱外科目前已经开展的微创技术有: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经皮椎间盘镜直视下椎间盘切除术、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后外侧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等,其中椎间孔镜手术是脊柱外科目前最先进的微创靶点治疗技术。

在欧美发达国家,椎间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脊柱疾病的主导手术方式,国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早已经开展。

椎间孔镜手术过程根据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不同,从背部侧方或后放入路,进入椎间孔,在安全三角区、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实施手术。

在内窥镜直视下清楚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治疗椎管狭窄、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证1、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的腰痛、腰腿疼,行走受限,间歇性跛行等。

2、椎间盘源性疼痛:椎间盘突出不明显,但是疼痛明显,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

3、颈椎病:慢性头晕恶心,颈肩部沉重、疼痛,上肢根性酸胀、灼痛等症状。

4、腰椎椎间孔狭窄:腰腿痛,椎间孔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等原因,形成椎间孔狭窄。

5、椎管狭窄:疼痛、麻木、感觉运动障碍。

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椎间孔镜适用于大多数脊柱疾病的治疗,对于不同的病理阶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1、微创:通过侧方或后方入路到达病变区域,避免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2、直接:靶点穿刺直达病灶,能够可视下直接摘除突出的椎间盘。

3、并发症低:创伤很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几率降低;避免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

4、安全性高:整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书中医生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放大,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5、康复快:由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TLIF介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TLIF介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术PLIF诞生于上个时间50年代,由于椎间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因而融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也随之改善;但是PLIF手术术中需要腰椎两侧广泛的椎旁肌剥离,导致椎旁肌术后一定程度的失神经改变;需要切除两侧更多的后方结构,如椎板,椎间小关节等;技术上需要对双侧神经根进行一定的牵拉,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1982年Harms等提出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技术TLIF,术中一般不必牵拉神经根,这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TLIF技术获得迅速推广;但是手术的肌肉入路并没有改变,开放腰椎后路TLIF手术对肌肉的损伤的缺点仍然影响着TLIF手术的远期疗效;与腰椎融合技术同步发展的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MIS;1997年,Foley和Smith提出管状牵开器技术,解决了脊柱后路的微创入路问题,减少了腰椎后路常规手术对椎旁肌的牵拉和剥离;2001年,Foley提出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应运而生;2002年,Koo首先报道微创经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技术MIS-PLIF,2003年,Foley首先报道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MIS-TLIF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MIS-TLIF在手术技术、适用指征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手术适应征1.症;2.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3.症;4.腰椎退变性侧、后凸;经过在国内外脊柱中心的学习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究了相关资料,作者在全面掌握了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技术的基础上,对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的器械和技术作出改良,使得学习曲线大大降低,在保留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减低了手术时间和费用,一方面使得更多的医生可以掌握该项技术,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更多的患者受益;:全麻;体位:俯卧于标准手术台;手术技术1.减压在C臂透视辅助下决定手术切口;标记两侧的椎间小关节,在正位相,标记出手术椎间隙上下的椎弓根位置;最后标记上下椎弓根外侧的连线;在此连线上做手术切口;切口长2-3cm,一般位于正中线旁开2指处;切开深筋膜后,在椎旁肌外侧沿Wiltse入路分离间隙;放置逐级牵开管道,完成扩张后,工作通道底部置于椎间小关节复合体,旋紧固定臂;对于单侧神经根致压者,切口选在症状侧;切除下关节突及部分上关节突,完全显露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如病人存在中央椎管狭窄或对侧侧方椎管狭窄,可将手术床向对侧倾斜,并将工作通道向内倾斜,可清晰显露增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的,以椎板咬骨钳或带弧度高速磨钻实现充分减压;2.椎间隙准备和椎间融合在工作通道下,逐级放置椎间撑开器,切除软骨终板及大部纤维环和髓核,显露骨性终板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上位神经根,避免损伤;完成椎间隙准备后, 进行椎间植骨融合操作;自体三面皮质髂骨是理想的植骨材料,但同时又带来附加的手术创伤,造成取骨区并发症;作为替代手段,目前常用的选择是应用内置自体松质骨的椎间融合器Cage,可获得较高的融合率和临床疗效;国外学者应用椎间融合器结合重组骨形态蛋白-2rBMP2等,临床随访也获得良好疗效;融合器的材料也出现一些改进和革新;从最初的钛金属,弹性模量更接近骨组织的聚醚醚酮,到可降解的多聚体材料PL-DLA等;在椎间融合的基础上,也可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实现360度融合;3.经皮椎弓根螺钉器械固定在C臂透视辅助下,选择椎弓根螺钉的进针点;通常进针点位于横突根部和上关节突基底的连线交点;和开放腰椎后路手术相比,椎弓根螺钉进针点可更偏外,以获得更大的向内角度,增加螺钉的抗拔出力;决定了进针点后,以Jamshidi针进行椎弓根穿刺,以正侧位透视纠正进针方向,理想的进针方向和深度是,在正位相上,Jamishdi针的针尖接近椎弓根投影的内侧缘时,侧位相上针尖正进入椎体;确认以上方向和深度后,放入椎弓根导针,以空心丝攻进行椎弓根的攻丝,应注意导针的位置,既要防止操作中导针退出,更要注意攻丝的过程中带入导针,如果穿透椎体前方,可能造成内脏和大血管的损伤;完成攻丝后拧入合适长度的椎弓根螺钉;重复以上步骤放置其余椎弓根螺钉,放入固定棒,进行节段压缩,恢复腰椎前凸,最后完成固定;术后处理术后第一天可以下地活动,三天内出院;临床疗效一般而言,MIS-TLIF的疗效与常规TLIF手术相当,但在手术相关创伤、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有多项研究比较MIS-TLIF和open-TLIF手术的两年随访结果,临床疗效相似,但MIS-TLIF 术后早期较轻,住院时间短,早期康复,并发症较少;MIS-TLIF的临床疗效不低于开放TLIF手术;但在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和手术和治疗的相对费用来说,MIS-TLIF具有明显的优势;。

【骨科 微创 课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骨科 微创 课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Principl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 微创脊椎手术的原则
• Decompress and stabilize the spine • Reduce the “surgical injury” to normal tissues • Limit retraction of muscle
你怎样评价手术对治疗你的腿或背痛的疗效?(术后两年)
开放性 微创
How would you rate the overall results of your surgery for back or leg pain? (2yrs)
100.00 80.00
100.00 80.61
60.00 %
40.00
神经性症状指数 (0 至 100分) 0 = 没有神经性症状 100 = 极度神经性症状
Neurogenic Symptoms
%
开放性 微创
60 50 40 30 20 10
0
OPEN TLIF MIS TLIF
5503..8171
Preop 50.87 53.11
术前
2109..4039
20.77
OPEN 开放型
58.5 12:3 35 secs
Duration of Surgery 手术时间(小时)
Blood loss 失血量
3:19
2:40
(range: 2:15 – 4:40) (range: 2 – 3:55)
200ml
500ml
MIS 微创
OPEN 开放性
Length of hospitalisation (days)
Patient Selection 选择适当的病人

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将两个或多个椎体融合在一起的方法,以减轻疼痛和 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和骨刺,然后植入金属、陶瓷或其他材料制成 的融合器,以促进椎体之间的融合。
融合器可以保持椎体之间的空间,使椎体在愈合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位置和角度。
融合术还可以通过增加椎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从而减轻疼痛和恢 复脊柱的稳定性。
腰椎滑脱
腰椎椎管狭窄
腰椎椎间盘突出 腰椎椎体骨折
腰椎椎间盘退行 腰椎椎间盘感染 性病变
Prt Three
术前检查:包括X光、CT、MRI等,以确定病情和手术方案
麻醉准备: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等
手术器械准备:准备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和耗材 手术室准备:确保手术室的清洁、消毒和设备齐全,以及医护人员的到 位和准备
智能化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腰椎椎间融合术将实现智能化,提 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生物材料研究:开发更安全、有效的生物材料用于椎间融合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利用机器人技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细胞治疗:研究干细胞、基因治疗等方法修复椎间盘损伤 非手术治疗:探索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方法治疗椎间盘疾病
Prt Four
手术成功 率:90% 以上
恢复时间: 3-6个月
术后疼痛 缓解率: 80%以上
术后活动 能力改善 率:70% 以上
术后并发 症发生率: 5%以下
术后复发 率:10% 以下
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 损伤神经,导致感觉或运动 功能障碍
感染: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 感染,导致伤口愈合不良或 需要再次手术
XX,
汇报人:XX
01 02 03 04 05

脊柱微创腰椎融合手术

脊柱微创腰椎融合手术

微创下腰椎融合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姓名:于峻懿班级:D7C13班学号:128312105微创下腰椎融合术的研究进展--D7 C14 于峻懿128312105【摘要】: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疾病的经典手术方法之一.它在腰椎退变、不稳、滑脱及椎间盘源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传统的开放腰椎融合手术往往需要进行广泛的肌肉剥离及长时间的牵拉,容易引起软组织损伤.近年来,脊柱微创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采用各种微创技术进行腰椎融合术可以明显减少椎旁软组织的损伤,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其临床疗效较好.【关键词】:微创腹腔镜内镜腰椎融合腰椎椎体间融合作为治疗需要稳定的腰椎疾病的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腰椎体创伤、椎间盘退变、腰椎滑脱及腰椎间隙感染等。

传统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需要广泛的肌肉剥离及长时间的牵引。

易致软组织损伤。

椎旁肌肉的病理改变是腰椎手术后腰部力量减弱及慢性腰痛发生的原因。

微创下的腰椎椎间融合手术可避免椎旁软组织的损伤,术中出血少,可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易于被患者接受。

目前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无论从观念还是技术上均有了很大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1腰椎间融合的手术方法1.1腹腔镜下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1991年0benchain报道了第1例腹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手术,随后腹腔镜下腰椎融合手术逐渐开展,目前有经腹膜和腹膜后腹腔镜两种方式。

1.1.1经腹膜腹腔镜下AUF单节段通常需要采用4孔技术[1],对于多节段融合需要5~6孔技术。

采用7rhndelen.burg位,先在脐周做切口,建立第一个通道。

充气后,置人腹腔镜。

在直视下置入其它套管。

牵开小肠,钝性分离、剪开后腹膜。

处理骶正中血管,分离牵开双侧髂血管,暴露椎间隙。

在椎间盘正中点两侧切开纤维环,切除椎间盘,撑开椎间隙。

置入椎间融合器。

由于椎体前腹主动脉及髂血管分叉点的限制,目前多用于L5,s1椎间融合,对于技术熟练者。

可应用于洲5椎问融合[2]。

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比如感染、创伤、畸形、退变以及脊柱肿瘤切除后等各类疾病,已有近一个世纪了。

典型的融合术是后路、后外侧及前路椎间融合。

传统观念认为,此类手术要获得足够的显露需要开放的手术入路,然而,伴随外科解剖学理解的增强的新技术的到来,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一些常用于的腰椎间融合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被提出。

后路主要包括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LIF),而前路主要是腹膜后及经腹膜的椎间融合(ALIF)术;其它还有近来被提出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及轴向腰椎间融合术(AxiaLIF)。

接下来讨论每种手术的历史回顾、手术适应证、简要概述及手术技术。

历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apener及其同事首次描述了腰椎间融合术。

最初是用前路方法来治疗腰椎滑脱,即ALIF,行椎间盘完全切除、峡部复位,并用尸体骨及辅助自体骨移植。

后来到来五十年代,Cloward描述了一种经后路椎板切除的椎间融合术,即PLIF。

最初PLIF程序设计是保留腰椎小关节、神经根需后拉以允许有充分空间行椎间盘切除及椎间植骨或安装cage。

为降低神经根损伤及刺激的危险,并提高椎间盘的可视化,TLIF方法出现了。

随后的几年中,极外侧/经腰大肌入路的XLIF方法被报导了,这一技术是经腹膜后脂肪及腰大肌的外侧入路抵及腰椎。

从理论上说,该方法避免了前路腹膜后及经腹膜入路的潜在并发症,因而避开了传统ALIF入路可能会遇到的大血管。

最近,通过骶前间隙的经皮至腰骶椎前的入路已被描述。

手术适应证腰椎间融合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似。

尽管适应证在不同医生及不同患者间有轻微变化,但是大多情况下,决定行椎间融合术需明确有术前节段性不稳、畸形引起的椎管狭窄在减压后可致畸形进行性加重、可致医源性失稳的广泛减压以及有可能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患者。

手术技巧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概述及优缺点TLIF技术最开始是由Blume及Rojas提出,然后由Harms等推广,它是对Cloward最先描述的PLIF技术的改进。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的相关问题:对开展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看法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的相关问题:对开展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看法

对 开 展 微 创 腰 椎 椎 间融 合 术 的看 法
池永 龙 , 向阳 ( 王 温州 医 学院 附属 第二 医 院骨 科 3 5 2 浙 江省 温 州市 ) 2 07
腰椎 椎 问融合 术 已被 广泛 用 于腰椎 退 变性 疾病 、 椎 不稳 及椎 间盘 源性 疾病 的治疗 。 腰 根据 人路 的不 同可 分 为 :后 路 腰 椎 椎 间融 合 ( otr r lmb r it b d uin P I ) p s i u a ne o y fs ,L F ,经 椎 间孔 腰 椎 椎 间 融 合 eo r o ( a s rm n llmb ritroy fs n T I ) 经 横 突 间腰椎 椎 间 融合 ( tr a ses u b ritro v t nf a ia u a neb d ui ,LF 。 r o o i et n vre lm a ne d n r b
时应严 格掌 握 置人位 置 、 高度 和 接触 面积 , 则 易致 椎 间倾斜 、 合器 移位 及假 关 节形 成 。 弓根 螺 钉 否 融 椎
入 应 超过 椎 体 直径 的 8 %, 0 螺钉 直 径 、 距 和螺 纹 要 足 够 。 螺 以增加 螺 钉 的抗 拔 出力 。 好 地 获得 即刻 稳 更 定 和维 持矫 形 的 目的_] 者必 须进 行 良好 的 岗前操 作 培训 、 3 。术 1 4 严格 掌 握手 术适 应证 ; 细 了解手 术全 过 详
fs n I I ) 外 侧 腰 椎 椎 间融 合 ( t a lmb ritro y fs n L I ) 极 外 侧 腰 椎 椎 间 融 合 (xrme ui , F , o L 1 e l u a neb d ui ,L F , a r o et e
l ea lm a neb d uin X I a rl u b ritro y fs , LF或 drc ltrllm a neb d uin D I ) t o i t a a u b ritro y fs , LF ,前路 腰 椎椎 间融 e e o

腰椎融合术

腰椎融合术

腰椎融合术腰椎融合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腰椎退行性疾病。

它通过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和融合相邻的腰椎骨,以稳定脊柱和减轻疼痛。

腰椎融合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操作。

手术切口一般位于腰椎部位,麻醉后医生会仔细清洗和消毒手术区域,避免感染的发生。

然后,医生会通过切开肌肉组织和移开神经组织来获得对椎间盘和腰椎的可视化。

接下来,医生将移除损坏或突出的椎间盘,并将相邻的腰椎骨表面光洁化,以便于骨融合。

在腰椎融合术中,医生通常会使用骨髓抹片、骨粉或人工骨块填充切除的椎间盘区域。

这些填充物有助于刺激新骨生长,并促进骨融合。

有时医生还会使用金属螺钉、钢板或骨融合器等器械来稳定腰椎骨,以便于骨融合的发生。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操作。

腰椎融合术的手术时间一般在数小时内,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难度。

手术后,病人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以便医生及时观察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通常需要遵守医生的康复建议,包括定期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和正确的坐姿等。

腰椎融合术的效果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手术后能明显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避免举重过重物品、维持良好的姿势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遵守药物治疗等。

术后定期随访也非常重要,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虽然腰椎融合术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但并非所有病人都适合进行此手术。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等因素来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腰椎融合术。

患者应该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以作出明智的决策。

总之,腰椎融合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脊柱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手术通过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并融合相邻的腰椎骨来稳定脊柱和减轻疼痛。

患者在手术后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康复建议,并定期复查和随访。

尽管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和限制,但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来说,腰椎融合术可以带来显著的疼痛缓解和生活品质提高。

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比如感染、创伤、畸形、退变以及脊柱肿瘤切除后等各类疾病,已有近一个世纪了。

典型的融合术是后路、后外侧及前路椎间融合。

传统观念认为,此类手术要获得足够的显露需要开放的手术入路,然而,伴随外科解剖学理解的增强的新技术的到来,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一些常用于的腰椎间融合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被提出。

后路主要包括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LIF),而前路主要是腹膜后及经腹膜的椎间融合(ALIF)术;其它还有近来被提出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及轴向腰椎间融合术(AxiaLIF)。

接下来讨论每种手术的历史回顾、手术适应证、简要概述及手术技术。

历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apener及其同事首次描述了腰椎间融合术。

最初是用前路方法来治疗腰椎滑脱,即ALIF,行椎间盘完全切除、峡部复位,并用尸体骨及辅助自体骨移植。

后来到来五十年代,Cloward描述了一种经后路椎板切除的椎间融合术,即PLIF。

最初PLIF程序设计是保留腰椎小关节、神经根需后拉以允许有充分空间行椎间盘切除及椎间植骨或安装cage。

为降低神经根损伤及刺激的危险,并提高椎间盘的可视化,TLIF方法出现了。

随后的几年中,极外侧/经腰大肌入路的XLIF方法被报导了,这一技术是经腹膜后脂肪及腰大肌的外侧入路抵及腰椎。

从理论上说,该方法避免了前路腹膜后及经腹膜入路的潜在并发症,因而避开了传统ALIF入路可能会遇到的大血管。

最近,通过骶前间隙的经皮至腰骶椎前的入路已被描述。

手术适应证腰椎间融合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似。

尽管适应证在不同医生及不同患者间有轻微变化,但是大多情况下,决定行椎间融合术需明确有术前节段性不稳、畸形引起的椎管狭窄在减压后可致畸形进行性加重、可致医源性失稳的广泛减压以及有可能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患者。

手术技巧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概述及优缺点TLIF技术最开始是由Blume及Rojas提出,然后由Harms等推广,它是对Cloward最先描述的PLIF技术的改进。

腰椎融合术常用术式有哪些?本文帮你讲全了!【医术苑】

腰椎融合术常用术式有哪些?本文帮你讲全了!【医术苑】

腰椎融合术常用术式有哪些?本文帮你讲全了!【医术苑】导读从首次提出脊柱融合技术以来,脊柱融合的临床应用已超过100 年的历史,其在脊柱外科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已成为脊柱手术的基本原则之一。

正确认识和理解每种技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最佳的选择,对腰椎融合的成功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早读为大家详解腰椎融合术,值得大家学习参考!一、概述概念•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

通过腰椎前、后路手术在椎小关节、横突间植骨、椎间植骨或植入cage并植骨等方法,使腰椎间关节之间发生骨性结合,从而建立和维持腰椎稳定性。

临床意义•通过植骨融合才能实现永久的稳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稳定重建。

植骨融合在重建腰椎稳定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融合成功与否也成为脊柱手术成功与否重要标志之一。

维持稳定是脊柱发挥运动、支持和保护脊髓与神经根等生理功能的根本基础。

适应症•椎骨破坏性疾病如脊柱结核或脊柱肿瘤等造成一节或数节椎骨损毁。

•脊柱稳定性丧失如脊柱损伤、退变、椎骨破坏或手术造成的脊柱不稳定。

•移位或滑脱,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

•防止或矫正畸形,在先天和后天畸形中作为治疗手段。

•配合矫正手术。

二、常用术式根据融合部位不同大体上分为四类1后侧融合术•后侧融合术是最早的腰椎融合技术,其融合的部位为双侧椎板和关节突,其适应证非常局限,只能在椎板保持完整的情况下方可应用。

且不能解决因退变或破裂的椎间盘产生的盘源性腰痛。

•现在已经基本上被淘汰,但是为现代脊柱融合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后外侧融合术(PLF)•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是腰椎融合术中开展最早最普遍的术式,其通过将病变节段间横突和小关节去皮质处理后,在其间植入大量的碎骨使上下节段融合。

•优点:手术方法简单且易于暴露。

•缺点:由于不对椎间隙进行处理,易出现椎间隙的异常运动。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
维普资讯
重庆医学 20 0 8年 8月第 3 7卷 第 1 5期
1 3 67


述 ・
微 创 腰 椎 椎 间 融 合 术
邓 忠 良△ 述 , 综 庞 彬 审 校
( 重庆 医科 大学附属 第二 医院骨科
关键词 : 创 ; 微 腰椎 椎 间 融合 术
40 1) 0 0 0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5 R 8.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8 4 ( 0 8 1 — 6 30 1 7 — 3 8 2 0 ) 5 1 7 —3 镜 虽 然 难 掌 握 , 熟 练 后 手 术 的 安 全 性 高 于 小 切 口 AI F, 但 虽 I
腰 椎 椎 体 问 融 合 作 为 治疗 需 要 稳 定 的 腰 椎 疾 病 的方 法 , 已
经 被广 泛 用 于 腰 椎 体创 伤 、 问 盘 退变 及 腰 椎 滑 脱 等 。传 统 的 椎 腰 椎 椎 体 间 融 合 手 术需 要广 泛剥 离 肌 肉及 长 时 间 的 牵 引 , 致 易
软 组织 损 伤 。椎 旁 肌 肉 的 病 理 改 变 是 腰 椎 手 术 后 腰 部 力 量 减 弱 及慢 性 腰 痛 发 生 的 原 因 。微 创 下 的 腰 椎 椎 间 融 合 手术 可 j 避 免椎 旁 软 组 织 的 损 伤 , 中 出 血 少 , 减 少 术 后疼 痛 , 短 住 术 可 缩 院 时 间 , 者易 接 受 。 目前 微 创腰 椎 椎 间融 合 术 无 论 从 观 念 还 患 是 技术 上 均 有 了很 大 的 发展 。
有 经腹 膜 和 腹 膜 后 腹 腔 镜 两 种方 式 。
1 1 1 经腹 膜 腹 腔 镜 下 AL F 单节 段 需 采 用 4 技 术 , 节 .. I 孔 多 段 融 合需 5 6孔 技 术 。取 T e d l b r ~ r n e n u g位 , 脐 周 做 切 口 e 在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翻修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翻修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膜 囊牵 拉 和 术 后 神 经 根 炎 发 生 风 险 等 优 点 J 。近 年 来 , 创 T I mnm l nai rnf a n 微 LF( iiay ivs e t s rmia l v a o l lmbriebd s n MiLF 技术 成 为 腰椎 退 变 u a troyf i , T I ) n uo 性 疾 病 的 有 效 治 疗 方 法 , 得 了 良好 的 临 床 效 获 果 _J 5 。与传 统 开 放 手 术 比较 , T I MiLF有 组 织 损 伤 轻、 出血少 和术 后 恢 复快 的优 点 J 目前 国内外 少 。 有 MiLF翻修 治 疗 单 纯腰 椎 椎 间 盘髓 核 摘 除 和神 TI 经减 压术 后复 发报 道 , 文 回顾 性 分 析 采 用 该技 术 本
1 、4和 4 22 8个 月 采用 门 诊 复 查 和 电话 联 系 方 式 对 患 者进 行 随访 , 于术后 3 6和 1 、 2个 月进行 影像 学 检
窄、 严重骨质疏松及畸形 ; ③传统 中线入路 已行椎弓 根螺钉 固定 。13例 患 者 进 入 研 究 , 4 0 男 5例 , 5 女 8
13 术 后处 理及 评价 . 术 后 3d内常 规 使 用 脱 水 剂 、 塞 米 松 ( 地 5mg
翻修 13 0 例复发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结果。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选 取 20 06年 3月 一 0 0年 1 21 1月 因单纯 腰椎 椎
间盘髓 核摘 除和 神经 减压 术后 复发 而接 受治 疗 的患
例 )双节 段 MiLF 6例 ) 、 TI( 和经 皮 椎 弓根 螺 钉 ( e— Sx tn, 国美 敦 力 枢 法 模 公 司 ) at美 固定 治 疗 , 中复 发 其 性 椎 间盘 突 出 6 5例 , 腰椎 椎管 狭窄 2 4例 , 椎不 稳 腰 8例 , 腰椎 滑 脱 6例 ; 节 段 包 括 3例 L/ 45 单 。L ,0例 L/ 54 4L ,4例 L/ l双 节 段 包 括 1例 L/ 4L 5S ; 3L/ 5和 5

【骨科微创课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共72页文档

【骨科微创课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共72页文档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பைடு நூலகம்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骨科微创课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 腰椎体间融合术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椎间孔成型技巧

椎间孔成型技巧

椎间孔成型技巧椎间孔成型技巧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技术。

本文将介绍椎间孔成型技巧的原理、步骤、优势及注意事项。

一、椎间孔成型技巧的原理椎间孔成型技巧是通过经皮穿刺的方式,利用特殊的导丝和扩张器将椎间孔扩大,从而减轻神经根受压的症状。

这一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神经症状,并避免传统开放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

1. 麻醉: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或全麻,以确保手术过程的舒适和安全。

2. 穿刺:医生在患者的腰背部进行穿刺,进入到腰椎间盘所在的椎间孔。

3. 导丝放置:通过穿刺针将导丝引入椎间孔,确保准确的位置。

4. 扩张器放置:医生将扩张器沿导丝逐渐放置进椎间孔,扩大椎间孔的直径。

5. 硬膜穿破:一旦椎间孔扩大到足够大小,医生将特殊的针头穿破硬膜,以进一步减轻神经根受压。

6. 神经根解压:医生使用特殊的器械清除或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根的压迫。

7. 收拢:完成神经根解压后,医生将扩张器逐渐收拢,使椎间孔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8. 结束手术:医生确认手术区域无出血或漏脑脊液后,将导丝和穿刺针取出,完成手术。

三、椎间孔成型技巧的优势1. 微创: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椎间孔成型技巧无需大范围切开肌肉和骨骼,创伤更小。

2. 减少并发症:椎间孔成型技巧避免了传统手术中常见的感染、出血和伤口愈合问题。

3. 快速恢复:椎间孔成型技巧术后恢复快,患者可以尽早恢复正常活动。

4. 短住院时间:椎间孔成型技巧术后住院时间通常较短,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四、椎间孔成型技巧的注意事项1. 严格术前评估:医生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适应症,确保手术安全和有效。

2. 专业医生操作:椎间孔成型技巧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操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3. 术后康复指导:椎间孔成型技巧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包括适当的休息、锻炼和药物治疗。

4. 注意并发症:尽管椎间孔成型技巧较为安全,但仍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包括感染、神经根损伤和脊髓损伤等,患者应及时就医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比如感染、创伤、畸形、退变以及脊柱肿瘤切除后等各类疾病,已有近一个世纪了。

典型的融合术是后路、后外侧及前路椎间融合。

传统观念认为,此类手术要获得足够的显露需要开放的手术入路,然而,伴随外科解剖学理解的增强的新技术的到来,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一些常用于的腰椎间融合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被提出。

后路主要包括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LIF),而前路主要是腹膜后及经腹膜的椎间融合(ALIF)术;其它还有近来被提出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及轴向腰椎间融合术(AxiaLIF)。

接下来讨论每种手术的历史回顾、手术适应证、简要概述及手术技术。

历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apener及其同事首次描述了腰椎间融合术。

最初是用前路方法来治疗腰椎滑脱,即ALIF,行椎间盘完全切除、峡部复位,并用尸体骨及辅助自体骨移植。

后来到来五十年代,Cloward描述了一种经后路椎板切除的椎间融合术,即PLIF。

最初PLIF程序设计是保留腰椎小关节、神经根需后拉以允许有充分空间行椎间盘切除及椎间植骨或安装cage。

为降低神经根损伤及刺激的危险,并提高椎间盘的可视化,TLIF方法出现了。

随后的几年中,极外侧/经腰大肌入路的XLIF方法被报导了,这一技术是经腹膜后脂肪及腰大肌的外侧入路抵及腰椎。

从理论上说,该方法避免了前路腹膜后及经腹膜入路的潜在并发症,因而避开了传统ALIF入路可能会遇到的大血管。

最近,通过骶前间隙的经皮至腰骶椎前的入路已被描述。

手术适应证腰椎间融合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似。

尽管适应证在不同医生及不同患者间有轻微变化,但是大多情况下,决定行椎间融合术需明确有术前节段性不稳、畸形引起的椎管狭窄在减压后可致畸形进行性加重、可致医源性失稳的广泛减压以及有可能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患者。

手术技巧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概述及优缺点TLIF技术最开始是由Blume及Rojas提出,然后由Harms等推广,它是对Cloward最先描述的PLIF技术的改进。

TLIF技术是单侧入路经椎间孔至椎间隙,这就赋予了它很多理论上的优点。

首先,它使用常用的后侧入路,该技术为大多脊柱外科医生所熟知,TLIF进入后侧结构及椎间隙,可获得环形融合。

其次,保留对侧小关节及后侧椎板弓,特别是在使用微创技术时,这在理论上降低了相邻节段疾病的风险。

相对于传统的双侧PLIF技术来说,从根本上避免了对侧疤痕形成。

此外,该方法切除单侧小关节,显露椎间隙,需更少地牵拉硬膜,但是,若过多地切除小关节,则可能会影响到节段的稳定性;这种情况下需行节段性椎弓根螺钉或经椎板螺钉固定以提高稳定性。

最后,此方法可通过单一的后路切口在行椎间融合的同时处理后部结构的病理变化(比如:椎管狭窄、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滑膜囊肿及黄韧带肥厚)。

TLIF手术技巧:气管内全麻诱导及术前抗生素给药后,患者俯卧于可透X线的手术台上,可能的话,手术台可左右旋转。

摆好体位后,拍摄手术台上的前后位及侧位片,已确保术中能获取拍片。

应该看到椎间隙、椎体及椎弓根的真正的正侧位,使椎间植入物及随后的椎弓根螺钉准确、安全地植入(图1A、。

一经证实可充分拍片,则可准备病人、铺无菌巾单。

触摸棘突确定中线,透视定位正确节段。

针头定位后,正中患侧旁开2.5至3.5cm 取长约2.0至2.5cm的纵行切口,切开皮肤至深筋膜,仔细切开深筋膜纳入扩张器。

证实为正确节段后,首次插管靠在小关节/椎板交界处,依次插入逐步增加直径的扩张器。

最后直径的扩张器插入后,注意合适的插入深度。

在这一点上,选择合适直径的扩张管,直径及深度常为18至25mm(图1C)。

根据每位医生的喜好进行余下部分操作,使用手术显微镜或放大镜。

手术过程中需间断获取透视图像,帮助定位及保证器械的正确植入。

此时,扩张管位于小关节复合体上,使用骨刀、咬骨钳及高速磨钻完全切除小关节,包括上位椎体下关节突及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以完成显露。

这一步有助于其区别于其它入路。

小关节完全切除后,通过神经孔或经神经孔的手术通道可至椎间盘。

因此,该工作通道内侧为硬膜囊、上方为出口根、下方为椎弓根壁(图1D)。

此入路的优点是横行神经根向内牵拉少。

在剩下的手术中,应仔细保护神经出口根及横行根。

此时,行纤维环及椎间盘切除的标准操作,仔细并尽可能完全切除椎间盘。

按顺序使用扩张器及终板剃刀,可便于椎间盘的切除,并可使椎间隙依次扩张。

虽然应去除软骨终板,但应避免过多切除终板的骨性部分及软骨下骨,已降低植骨块下沉的风险。

椎间盘切除及终板准备好后,椎间填塞松质骨碎屑、自体骨或结构性同种异体骨。

若为松质骨碎屑,则需有Cage提供结构性支撑、腰椎矢状位对线及恢复椎间孔高度。

在最终植入前(图1F、G),使用试模有助于确定理想cage的大小(图1E)。

虽然典型的TLIF技术是行单侧操作,完全切除相应椎体的上下关节突仍可引起节段性不稳,因此,典型的腰椎椎间融合是结合经皮或有限切开螺钉固定(图1H、I)。

这些选择在别处有更充分的描述。

充分冲洗后,采用标准技术关闭切口。

通常,没有必要留置闭合引流。

图1术中目标椎间盘透视的正位图像(A)及侧位图像(B)。

(C)术中扩张管位于目标间隙的侧位透视图像,注意:扩张管与椎间盘在一条直线上。

(D)TLIF的工作通道边缘为:内为硬膜囊,上位出口根,下位椎弓根壁。

(E)在安装最后的Cage前插入试模有助于确定植入大小(F、G)。

注意:椎间Cage 的边缘由三个不透X线的小珠来标记,已便于经X线来确定植入物的最终位置。

TLIF术后经皮安装椎弓根螺钉的正位(H)及侧位(I)透视图像。

有限切开前路腰椎间融合(ALIF)概要及优缺点最初,ALIF用于脊柱Pott’s病的外科治疗。

1932年,Capener首次将ALIF用于治疗脊椎滑脱。

此后,ALIF的手术适应证得以扩展,包括椎间盘退变、感染、失稳、畸形及后方假关节等疾病。

遗憾的是,后来的描述是Harmon在1960年,包含了扩大的左侧腹膜外入路,因被认为对患者创伤太大而受到了批评。

自ALIF的首次描述以来,已有几篇报导显示了良好的结果。

该技术经微创思想得以改良,使用劈开肌肉入路的小切口。

尽管对腹腔镜入路的应用已有很好的描述,用于治疗合适的病人及疾病时,可取得优良结果,但是其过高的学习曲线及高技术本质阻碍其广泛使用及得到脊柱外科医生们的接受。

ALIF最大的优点是椎间隙的直接进入及可视化,其结果是能够更完全的行椎间盘切除而被接受,理论上要比TLIF、XLIF或AxiaLIF获得更好的融合。

而且同TLIF相比,ALIF不侵犯后方肌肉及骨性结构,没有牵拉神经根或进入到椎管的必要。

ALIF技术相关的几项缺点是:若需辅以后路器械或后方减压,则必须再行后方切口并手术进入;而且,前路要移动大血管及腹膜内脏器,有医源性损伤的风险;此外,腰骶部前方入路过程中上腹下交感丛的医源性损伤可致男性的逆行射精。

手术技巧:腹膜后ALIF气管内全麻诱导及术前抗生素给药后,患者左侧在上,取右侧卧位于可透X线的手术台上。

若可能,应将手术台在目标椎间隙水平弯曲,这可使髂嵴与胸廓间距离增宽,利于脊柱的显露,也可使椎间隙张开以便于椎间盘切除(图2A)。

体位摆好后,准备病人、铺无菌巾单。

虽然对于此入路不是必须的,但术中透视有助于目的椎间盘的定位,可帮助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

横行、水平及斜行气口都有描述,这取决于术者的喜好。

切开皮肤,腹前肌群可沿切口方向切开,或按肌纤维方向细心地钝性分离每一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

虽然不常见,但应该避免腹膜穿孔。

切开深筋膜,进入腹膜后间隙,轻轻向前推开腹膜,使腹膜内脏器及输尿管安全地离开手术部位。

向下钝性分离至腰大肌内缘。

仔细切断椎间盘外缘腰大肌附着。

为降低腰神经根刺激或损伤的风险,切除范围不应该向后扩展至神经孔及弓根入口处。

有必要的话,可确认交感链的分支,烧断以获得更好地显露。

此外,应避免损伤位于腰大肌前面的生殖股神经。

确定椎间盘的前缘及侧缘,经透视证实所在水平后,插入标准的可透X线的牵开系统刀片或扩张管系统,置于椎间隙上(图2B、C)。

标准的器械操作直视下切除椎间盘,彻底切除椎间盘并行终板准备,提高椎间融合率。

象其它方法一样,骨性终板及软骨下骨被大大保留,降低了过多植骨块下沉的风险。

椎间撑开及小心植入有助于冠状面及矢状面失平衡的恢复(图2D)。

椎间塞入松质骨碎屑或同种异体骨块完成椎间融合,若使用松质骨碎屑,需Cage帮助提供结构支撑,恢复腰椎矢状面轮廓对线,及恢复神经孔高度。

取自髂嵴的自体骨可增加植骨材料。

辅加器械的决定应该根据患者骨骼质量、局部解剖及手术指征而个体化。

伤口冲洗后,标准操作缝合切口,无需引流。

患者取俯卧位,行经皮或有限切开的螺钉固定。

这些选择在别处有更充分的描述。

手术技巧:L5-S1经腹膜的ALIF气管内全麻诱导及术前抗生素给药后,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如必要的话,手术台可过伸以增宽L5-S1椎间隙。

根据术者的选择,可用横行(Pfannenstiel’s)或纵行手术切口。

按切口方向切开皮肤及皮下脂肪,锐性切开中线的腹白线及脐导管韧带抵达腹膜,插入肌肉撑开器以提高腹膜内容物的可视。

用剖腹术的衬垫填塞使腹腔脏器位于腹腔上部,以免脏器受损伤,这可通过将患者置于头低脚高位而获得。

放入深拉钩,显露骶骨岬、髂总血管及以前未行手术病例者髂总动脉上方腹膜后腔内的输尿管。

在右侧髂总动脉内大约5cm处,纵行切开壁层腹膜,进入腹膜后腔,显露带有下腹上丛的腹膜后脂肪,向左侧用棉纱钝性分离。

为减小损伤下腹上丛的危险,应尽量少用电刀,若需要的话,应该使用双极电凝。

显露骶正中动静脉,必须结扎。

一经显露出L5-S1椎间隙,即行标准操作切除纤维环及椎间盘。

尽可能彻底切除椎间盘,按次序使用扩张器及终板剃刀可利于椎间盘的切除,并依次扩大椎间隙。

虽然软骨终板应予切除,但应尽多地保留终板及软骨下骨的骨性部分,以降低植骨下沉的风险。

余下的融合术通过塞入松质骨碎屑或同种异体骨块来完成,若使用松质骨碎屑,需Cage帮助提供结构支撑,恢复腰椎矢状面轮廓对线,及恢复神经孔高度。

如需要的话,取自自体髂骨可增加植骨材料。

使用前路支撑钢板或带垫片的干预螺钉可增加稳定性,一面植骨块移位或需要额外的结构性支撑。

这应根据每位患者及其不同病情来做决定。

去除腹腔纱垫,充分冲洗后按标准操作关闭切口。

通常,无需闭合引流。

图2(A)显示侧卧位的术中图片。

证实目标椎间隙的术中图片(B),并依次安装扩张管的透视的正位图像及侧位图像(B)。

(C)术中扩张管位的术中图片(C)、(D)。

显示经MISS牵开器使用刀模的术中图片。

L5-S1经腹膜的ALIF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正位(E)及侧位(F)X线平片。

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概要及优缺点因为ALIF很多的并发症与手术显露有关,所以,已有对其它入路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