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放而有活力的作文教学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语文课程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过于死板、重视细节而忽视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等。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建设开放的语文课程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课程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
而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和思考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
建设活力的语文课程需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程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开放的语文课程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文字的学习,更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当前的科技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开放的语文课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创设不同形式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等方式,可以使语文课程更加富有活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相信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的综合素养将会得到有效提高。
体验开放作文教学乐趣
浅谈体验开放作文教学的乐趣开放作文教学是以学生和学生作文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
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生作文的限制和障碍。
它既体现在作文目标、内容、手段、方法、反馈、评价上的开放,也体现在题材、体裁、时间、空间上的开放,使作文教学形成一种自由开放、整体发展的机制。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开放作文能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生活作文作为学生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物,“是感知、思维、表达的结晶,是学生多方面学识素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性表现,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至关重要。
作文离不开生活,必须参与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否则,再高的作文技巧,都会显得苍白。
作文训练其实也就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实践能力和作文能力是相辅相承、互为促进、互相提高的关系。
再者,作文是收集、加工、整理、创造思维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生活再现,而是寓情寓理的生活再创造。
叶圣陶的观点言简意赅:“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亦强调“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主张教育向整个社会生活开放,“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以生活为中心,给学生以活的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提倡学生“六大解放”,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学生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会有事可叙,有物可写,有情可抒,有志可言;学生也只有身心得到了解放,才会自由舒畅地表达,也才会逐步对习作产生兴趣。
因此,作文教学形式应具有开放性。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
学生通过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双眼去观察,用富有自我个性的耳朵去聆听,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大脑去思考,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心灵去感受,最终将产生富有自我个性的习作。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主题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想启蒙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平台。
丰富教学内容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础。
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单一,让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了疲倦和厌恶感。
应该在语文课程中,加入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国外文学名著、少数民族文学等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时代变迁、文化多样,增强对语言和文学的认知和理解。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生活化、趣味化的话题,例如网络语言、流行词语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关键。
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往往决定其学习的态度和效果。
语文课程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热爱。
可以通过讲故事、演讲比赛、朗诵会等形式,丰富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主题鲜明的故事中提升阅读能力,在表演和朗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文学创作、作文大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激情。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感受美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在现代社会,语文素养已经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素养,努力创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思维品质的重要使命。
传统的语文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僵化、死板的现象,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成为了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语文教育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文言文、古诗词阅读中,而应该拓展教学内容,引入更多现代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普读物等,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与当今社会进行对话,了解社会动态,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国学、古籍、经典名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需要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情感教育、美育教育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已经逐渐走向信息化、数字化,教师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工具,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电子课件、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线课程等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获取信息,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过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跨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奏响最美的音符——关于作文教学的点滴做法
断 的流淌 , 愁作文 中无话可说呢? 还何 再次 ,大胆 的合 并个别单元 作文 , 把
它改为欣赏评析课 , 也就 是拿出一些 学生 或别人写 的佳作 以小组为单位 , 每周 三五 篇进行欣赏评析 , 学生在 阅读评析这 几篇
当然学生 都喜欢猎奇 , 精华 与糟 粕容 易混淆不 清 , 老师应 正确引导学生 去粗 取 精 。有了阅读作基奠学生 自然而然就会产
文 课堂
首先 , 为农 村教师我充分借 助农村 作
有 丰富多彩 的生活 , 有许多美 的生活感受
清 代学 者崔 子古在 作文 教学 上 的主 张“ 以读促 写, 以读促悟 ” 。他认 为精通某
一
导 学 生 在 记 下 它 们 表 象 的 同 深层 次 去 思 考 , 找 它 们 内 寻
类文 章 , 某一种 风格 , 应把读 与写结 合
未让 人认知的一面。就象有{ 中曾这样写道 :人们都 说蚊 会 吸人们的血 , 可恶之极 ; 然
起来 。笔者在实践 中对此也 深有感触 , 不 过 对“ ” 分两类 来理解 : 读 我 第一是 朗读 , 古人云 : 读唐诗 三百 首 , 会作 诗也 会 熟 不 吟。于是在阅读教学中 , 我特别注重朗读 , 对美 文佳 句 、 哲理性语 言等与学生 用情 反 复 朗读 , 用心 品味咀嚼 ; 第二就 是阅读 , 在 教学 中有意识 , 目的引导学生涉猎课 外 有 知识 , 有报刊杂志 、 有小说散文 、 有时事 也 新 闻, 还有课 内的思 品 、 自然 、 社会 、 乡土 、 劳 动等技 能科都 可 以当作我 们 阅读 品味 的素材。
“ 大语 文 观 ” 。
通过 以上做法 , 使原 本令学生望 而生 畏 的作 文课变得 “ 开放 ” 而有 “ 活力 ” 学生 , 自然而然地渐渐爱上作文课 。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初中语文课堂[论文]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语文是一门开放型学科,因此语文教学的思路不能封闭和限制,不应该被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限制住,构建一个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学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理应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实处,培养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能仅靠教授教材知识。
语文属于语言类学科的范畴,兼具人文性,因此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社会性。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初中语文新课堂建设的关键初中语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查方法还是语文试卷考试,而语文学习并不是单纯为了考试。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没有一位老师会绕开语文考试而去教授语文,语文应试和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需要老师协调好。
如今初中语文课堂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摒弃,将语文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布置背诵作业和书写作业记忆基础知识,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般流程。
即使一些老师在课堂上有新点子,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进入良好的语文学习状态,但是不会持久,一次两次地进行“花样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没有显著作用。
因此,如何建设一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语文老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首先应该以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为基本原则,抛弃固定僵化的模式,变革传统中单一、枯燥的教学课堂。
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语文老师要将讲课的时间和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分配好。
一堂课中,老师不能喋喋不休,也不能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很明显,喋喋不休的老师不是一位能够掌握好分寸的好老师,如果任由学生自由活动一节课,也是很不负责任的,因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并不强;所以可以分配一部分时间由老师讲解基本语文知识,另一部分时间由学生讨论、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创造性地学习语文。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语文教学素材的获取是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就是语文素材的发源地,仅依靠课本教材无法使语文课堂开放有活力,须向教材以外延伸。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中文的重要课程之一,它的建设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浅谈一下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课程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适当减少讲解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提高语文能力。
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程往往重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而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开放的语文课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知。
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传统的语文课程往往只关注学生个人的语文能力,忽视了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和责任。
而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社会新闻等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实践。
开放的语文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做到言行一致,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兴趣和快乐。
传统的语文课程往往只注重学科的考试和评价,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和负担。
而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用心去学,快乐地学。
开放的语文课程也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鼓励学生写作、演讲等多种形式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修养。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快乐,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我们的语文课程在未来能够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活力。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成为了当今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了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化教学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注重个性化教学方法,最好实施以课外作业为主的教学方式,以便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自由发挥。
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自主选择兴趣话题,进行小组分享,提高学生话语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实效教学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应该重视创新。
教育者应该创造出互动性强的、使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教学图像的生动形象,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以微电影制作为例,学生需要按一定主题进行创作,这样能够真正地驱动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选择性和互动性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实质。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还能让学生通过合作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合作能力和调查能力等。
三、创新评价方式,注重实效评价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评价方式应该注重实效,弱化传统的“得分”评价,采用全面的評價方式,如课程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杂志封面或视频制作等,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更具自我意识,更有实质性的输出。
例如,在进行一项学术竞赛时,学生必须在某个时间内完成一定任务。
被参加者和其他裁判员评判得分的方法不同,裁判要持续「时时」的放松和强化观察,从而快速做出正确地评判。
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学生的思想意识、创新意识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更加努力地推广自己的学习。
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教育应该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作文课堂》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之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作文课堂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能与大家交流在“三性”理念指导下我的收获和心得。
上学期,我承担了一节以“情趣作文”为主题的市级作文教研课。
一开始,虽然设想了很多主题,却始终觉得这节课是为我而不是为学生设计的。
我以“三性”的标准拷问自己:我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吗?学生所写的到底是我的要求还是他们的心声?我的指导是否反而成了他们想象和思维的束缚?直到一天学生对电影《泰囧》的谈论启发了我的思路,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为什么不换成孩子的视角,从他们的角度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呢?于是将主题设定为写一些自己生活中的囧事,从“囧”这个文字,引到大家都很喜欢的电影《泰囧》,再引到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特别有情趣。
这一节课孩子们的表达欲望特别高涨,写出来的东西很有意思。
在这一课的设计和教学中,“三性”理念让我在作文教学方面有两点收获:第一,情趣为先,让学生愿写什么是囧?从《泰囧》中,我们能感受到,其实囧是一种生活态度,可能有时做了傻事、闯了祸,但是总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发生一些囧事。
交流自己的囧事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可谓是眉飞色舞。
为什么?因为这个话题引起他们的共鸣。
这个主题把课题和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相结合、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走作文生活化的道路,再加上多媒体图片和教师的语言引导,激发起孩子们的生活共鸣,我们可以看到,在课堂上,学生有话说、想要说,无比快乐。
这个环节,我们听了十几个学生的“一句话囧事”。
此时我注意到大家的经历千奇百怪,有的孩子的故事挺搞笑挺傻,有个别孩子把恶作剧也当成“囧”。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问他:“你觉得给别人带来了困扰吗?”运用评价语言,引领学生有正确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到“囧”其实是一种积极阳光、笑对困难的生活态度,强调了“教育性”。
第二,方法跟进,让学生会写我的作文指导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打开思路,选择材料;二是借助实例,总结方法,从学生的阅读实例、口头表达的实例中领悟方法、进行指导;三是迁移运用,个体动笔。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
建设一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参与等方面,浅谈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首先要有适宜的教材。
教材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材编写中,可以注重文本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除了经典文学作品之外,也可以引入一些当代文学作品和流行文化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也可以引入跨学科的教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一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可以通过讲授、阅读、写作、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展开教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语文技能。
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来感知、理解和表达语言。
学生的参与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评判者的角色。
而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学生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演讲比赛、写作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评价体系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语文评价以分数为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评价应当更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作品展示、口头表达能力的表演、书面作业的评价等等。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综合发展情况。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开放式习作教学范文
前言:开放式习作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更加注重创新和探究,更加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正文:开放式习作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为今天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式习作教学在许多国家已经普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为一种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教育方法,开放式习作教学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开放式习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这种教学方法不受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由探索、自我发现,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2.鼓励学生创新和探究开放式习作教学鼓励学生创新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制定独立学习计划,并自行组织实验、调查和研究等活动。
3.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开放式习作教学强调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特长,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实践中,开放式习作教学有许多好处,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尝试和学习,更加充满自信和热情。
具体来讲,开放式习作教学有以下优势:1.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放式习作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这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放式习作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自己的潜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式习作教学鼓励学生创新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浅谈让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
语 文
要 想 叫 学 生 喜 欢 语 文 , 师 首 先 必 须 是 教
语文的 爱好者 , 有着较为 扎实的语 文功底 并
和 宽 厚 的 文 化 积 累 , 有 这 样 , 可 能 “ 积 只 才 厚
言、 讨论 、 小结、 互评的程序展开学 习活动 , 然
后 大 组 交 流 学 习情 况 和 结 果 , 行 适 时 的 点 进 拔 和 指 导 , 后 产 生 结 论 。 如 在 教 学 安塞 最 比 腰 鼓 》 , 就 是 让 学 生 分 小 组 讨 论 , 析 课 时 我 赏 文 中 写得 美 的 句 子 , 说 美 在 什 么 地 方 , 后 说 然 小组 派代表发 言 , 后学生互评 , 师点评 , 最 老 这 样 的 形 式 , 学 生 在 一 种 充 分 平 等 的 活 动 使
而 薄发 ” 才可 能吸 引学生 、 染学生 。 , 感 为此 ,
我 特 别 注 重 理 论 学 习 , 力 提 高 自身 的文 学 努
性。 怎样使 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 名篇呢? 新
课 程 标 准 明确 提 出 了 课 外 阅 读 的 具 体 要 求 。 针 对 这 一 点 , 广 泛 发 掘 班 级 学 习阵 地 , 学 我 让 生 广 泛 阅 读 。 一 , 在 班 中 开 辟 了 “ 周 必 其 我 每 读”让学生诵读 、 记, 进行评比 。 二 , , 摘 并 其 我
哪 里? 是在 于 学生 , 是在于 语文 教 师 自 不 而
己, 我们 语文 教师用 死记硬 背、 械 训练 、 是 机 保 守 固 执 关 起 了 语 文 乐 园 的 大 门 , 学 生 们 让
使课 堂成 为五光十色、 富有张力、 充满美感的
信 息场 , 而激 起 学 生 学 习 语 文 的 兴 趣 , 学 从 让 生情 不 自禁 地 “ ” 文 。 乐 语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汲取文化知识、培养文学情操的重要课程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建设开放的语文课程开放意味着多元,意味着包容,意味着自由。
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语文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多元化的文本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利用。
在教学形式上,语文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评价上,语文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生命力和活力感,应该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相契合。
要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首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
再次需要更新教学手段,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实施策略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学校和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学校领导者需要着眼长远,支持教师开展创新性教学活动,推动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教师需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个性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四、具体做法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优化教学内容。
丰富多样的文本材料应该得到广泛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2. 创新教学手段。
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应该得到充分利用,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课程论文让语文课程开放且有活力论文:如何让语文课程开放且有活力
语文课程论文让语文课程开放且有活力论文:如何让语文课程开放且有活力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渐渐远离语文。
究其原因,不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望而却步。
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具体做法是:一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首先教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
如,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也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染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现在我班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摘抄积累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语文的乐园。
二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并与人的生命共存。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1.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都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
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处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
每一篇佳作美文,我都让学生反复诵读。
在教学中我一般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即: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一些学校的语文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开放的语文课程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和表达机会。
传统的语文课程一般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参与的机会。
而在开放的语文课程中,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到讨论和探究中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析文本,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
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已成为一种趋势。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
借助网络资源,学生可以进行线上互动学习,通过线上讨论或阅读电子书等方式来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
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资源,如PPT课件、教学视频等,使语文课程更加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语文人才。
作文教学开放式教学论文
浅议作文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由此看来,作文需要开放的训练,开放的训练需要开放的途径,需要开放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开放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把作文课引向开放生活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个性化的表达”。
我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教学理论,对以下做法进行了尝试:一、开放形式,激发兴趣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和活动可以调动广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课上学生无拘无束地下笔,可以用创编歌词的形式、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可以用童话的形式、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这样就打破了固有的思维,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便自觉地投入到写作训练中来。
这种不拘形式的开放式作文课堂,学生上起来感到轻松,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比如,秋天到了,请同学们以《秋天的发现》为题写一偏作文。
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在秋游时不仅拍下了秋天,还画下了秋天。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所描绘的秋天,让学生出示照片、画,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此时此刻,你们还想用什么方式来描绘秋天呢?诗歌、歌曲、童话短文、对联……请学生拿出笔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抒发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创作诗歌,编写童话等等,这样开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不受形式的束缚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使他们爱上作文课,何乐而不为。
二、开放思维、促进情感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在一节作文课上,我播放了一则以环保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学生运用相似联想,想到了污染问题,由此及彼想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垃圾污染等,由表及里想到人们在车站、广场、大街小巷乱贴广告传单,不仅破坏了环境,还影响了公共场所的形象,更暴露了中国人的低素质。
运用相反联想,想到了瑞士、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环境好源于那里的人们宁静意识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开放而有活力的作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可称得上是重头戏。
然而,目前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如教师思想认识上不过关,花力小,时间少,作文的量少、面窄;教学模式陈旧,方法生硬等。
要转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呆板模式,就必须让作文教学开放而有活力。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谈几点做法:
一、作文教学要以阅读为基础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我们的学生学好母语,使他们形成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表达能力;倚马可待、一蹴而就的写作能力。
因此,要把学习语文与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不要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
1、让学生充分而有效地读书
指导学生读书,要让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最终使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才是真正读进去了。
进而鼓励学生记得住,用得出,也就是学会应用语言。
学生在有效的读书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案例一:苏教版第九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堂实录
师:(指着课题)谁来说说大自然是什麽样的?
生:春天,大自然绿树成阴,枝繁叶茂。
小草钻出了地面。
瞧,在那密密的草丛中,还有美丽的鲜花,它们争先恐后,争奇斗艳。
天上的小鸟展翅飞翔,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真美!
生:星期天,我去了泉山森林公园。
那里四周树木葱茏,青草茂盛,鲜花遍地。
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小鸟悠闲地在枝头唱歌。
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心情格外地舒畅。
生:……(畅所欲言,兴致高昂地描绘着美丽的大自然。
)
师:大自然真是一幅美丽多彩的图画呀!
师:这里的“课本”还可以用别的词吗?
生:可以换成“大门”;
生:可以换成“宝库”;
生:可以换成“世界”;
生:还可以换成“抽屉”;
师:那麽作者为什麽偏偏选中“课本”这个词?
生:因为大自然中蕴含着许多知识和奥秘,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就似打开了课本。
所以课题为“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生:因为神秘的大自然里有许多知识让我们来学习,它就如同课本一样。
所以,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
生:因为知识是无限的,我们要学习大自然里的许多知识。
所以课题叫作“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大自然里隐藏着神奇的秘密,好比一本书,这本书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收获与快乐。
师:你反复读读课题,仔细想一想,这里的“去”是什麽意思?
生:我认为是“快去的意思”;
生:是“号召、鞭策”的意思;
生:这里也是劝告大家植树造林,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说得很好,深刻地理解了课题的含义。
之后,学生通过多读、多看,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很快记住了课文内容。
可见,只要我们教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学生就会读进去,进而把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积累为表达服务
“学习语文和做其它事一样,都得遵循规律。
郭宗明先生认为学习语文的规律是‘早起步,死记硬背’;吴忠豪先生认为是‘读和背’;朱作仁教授说是‘大量读写,读写结合’。
说法不一,但意思一样。
所以,语文教学先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
在语言积累方面,一是要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也就是语感。
如学生反复读课文后,提问学生觉得哪一段或哪些句子写得美,美在哪里,引发学生讨论、思考;然后教师作一些必要的提示和总结,让学生再品读,再记忆。
这样久而久
之,学生便有了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在选择积累时,就不会泛而不精了。
二是要提高学生的有效积累。
刚开始积累时,学生只注重形式,一味地摘抄、剪贴好词佳句、段,甚至篇,但我们往往发现写作时能用上的并不多,甚至不能用,原因是学生对这些内容不理解。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经常翻看”以及多诵、多记等方法。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学生提出好词、句、段时,应有意识地解释例子,且要引导学生理解其意,然后再多多运用,进行理解性的积累。
这样,词语就成了学生语言仓库中活的库存了。
此外,记住一些名言警句,为写作增添光彩。
同时,对学生做人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作文教学要以生活为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活动,尤其是作文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是习作的源泉。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结构,语言水平,对小学生习作要求过高,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课标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寻求生活中的习作资源,给孩子们提供体验的环境,让他们有内容写,在自由的时空里表述“儿童语言”。
专家提出:“教师要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在观察事物中去寻求创作灵感。
这样,学生作文时不仅有内容可写,而且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独特感受,写出的文章才有新意。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动笔的机会,增加学生的自主实践。
每节课给学生安排积累的内容,留出时间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或结合教材训练,或根据情况随即训练。
本学期我在教学中作了尝试,效果很好。
案例二:9月的一天,天气潮湿闷热,我一早来到教室发现没电,以为是停电了,心想一会儿会来电的。
第二节课课间我走进教室,看到不少同学用本子扇着风,嘴里还不停地说:“热死了,热死了。
”我立刻来到别的班看看,电扇飞快地旋转,好凉爽,才知是我们教室的电路问题,立刻给杨主任联系,让他安排修电路。
第三节课,我正上着课,忽然教室的灯亮了,电扇转了。
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惊喜地大喊:“来电了”,个个脸上笑开了花。
我看到大家兴奋的样子,随即在黑板上写上“来电了”让大家以此为题,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
同学们情绪高涨,他们在自由的空间里,可以畅谈所想,无拘无束,快乐地习作着。
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今天早晨,教室里一直没有电,同学们无奈地拿着本子扇风解热。
“热死了,热死了”同学们一连抱怨了两堂课。
“热”字占据了我整个大脑,两节课我几乎都没听进去。
第三节课我正热得用书本使劲地扇风的时候,突然,“唰,唰,唰”灯亮了,风扇飞快地旋转起来,吹来一阵阵凉爽的风,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脸上笑开了花。
有的击掌庆祝,有的狂欢大喊,还有的同学甚至跳了起来,大叫着“耶,来电喽!”哇,来电了,太好了!我的脑海里刚刚还全是“热”字,现在全被风吹走了。
有电真好,教室里的灯光照的我们乐开了花,阵阵凉风伴着我们,把我们身边的热气全都赶走了。
不言而喻,学生的真情实感流露其间,达到作文的目的。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
氛围中熏陶出来的。
没有一流的大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
”我们远远称不上教学大师,但在学生个性培养上,完全可以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来熏陶学生。
我们指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用心灵去感悟生活。
让学生真正写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来。
案例三:苏教版第十册《山谷中的谜底》课堂实录
师:两位旅行者揭开了加拿大魁北克一条南北走向的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之迷,人们从这一自然现象中得到的启示是什麽?请在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