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腹腔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腹腔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诊 断编写组. x线诊 断学 [ . M] 上海 : 上
海科 学技术 出版社 ,9 8 13 17 :05—13 . 06
部病变 的检查和发现 , 部分患者往往在 胃部病变 的同时或者 无 胃
本身病变 , 而是十二指肠 憩室 的并发症 引起 , 须重视 十二指 肠 必
2 结 果

本组 9 4例腹腔脏器损伤 患者 中 , 质性 脏器损 伤 8 实 8例 , 其 中脾破裂及挫伤 4 例 , 1 漏诊 1 , 例 肝脏 破裂及挫 伤 2 7例 , 诊 1 漏 例, 肾破裂及挫 伤 1 6例 , 漏诊 2例 , 挫伤 1例 , 一肾损伤 2 胰 脾
断具有廉价 、 方便 、 安全迅 速 、 准确率高 等优点 , 已成 为 临床 对该
。 肾及腹腔进行常规全 面扫查 , 视患者病 情取不 同体位 , 对受 伤部 位进行细心 、 多切 面 的重点 扫查 , 主要 观察 及记 录 的 内容包 括 :
( ) 腔各 实质脏器 的包膜有无 连续 中断 , 1腹 内部 回声有无 异常改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 的超声图像因损伤程度的不同 , 表现可
中外 医学 研 究
21 0 1年 1 2月 第 9卷
第3 6期
C IE EA D F R I NME I A E E R H H N S N O E G DC L R S A C
影 像 与 检 验
_ __譬 薯 l .|I l |t t 一 | ¨ j I | || 簟
R ve nls f 4csso ad mnl ra jr s a pr r e . s l 8 ae f o dr cr , csso ai i eai uy te ei aa i o 9 ae f bo i gni ui s e om d Reut w ys ao n ew f s 9csso si sea 6 ae f ryr cr jr , l i l c t s n h m s ddan s ae n o m sigoi, h o cdner e f laon i n s bo ia ogni u e w s 4 7 , emi e i e igoi4cssad1 f i an s T eci iec t o t su dd goii adm nl ra jr s a . % t s d s s d s n a ur a sn ni 9 h s dan s a5 3 . o cui U rsngah l e nipr n rl i te i n s dmi l ra jr s t rv e et el i oi w . % C n ls n g s o haoorp ypa da ot toe n h a oi o a o n gni ui .Ipoi s g a d a y m a d g s b f ao n e d ar o rl be ai f l i l i ns n et etadhst nqevlet dans b o ia ognijr s f ei l b s rcnc a oia dt am n,n a eu iu a i oea dm nl ra u e. a so i ad g s r h u o g ni

腹部创伤(急诊医学)

腹部创伤(急诊医学)

腹部创伤1.在影像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腹部仍然是最后的诊断黑箱。

动态地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超声和增强螺旋CT、诊断性腹腔灌洗(DPL)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2.腹部检查的正确性就像抛硬币一样,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症状,进一步怀疑则应行CT等影像学检查或诊断性腹腔灌洗。

3.确定是否存在降主动脉钝性撕裂伤的金标准是增强螺旋CT扫描,其应用指征主要取决于损伤机制。

4.腹部上下邻近部位存在明显损伤,应高度怀疑存在腹部损伤,包括男性乳头下方的穿透伤。

5.没有什么检查是完美的,阴性的腹腔灌洗和腹部CT扫描都不能阻止外科医师对恶化的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术。

创伤的腹部探查切口应首选中线切口。

6.腹腔高压症(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指持续或反复的病理性腹腔内压≥12mmHg。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指腹腔内压持续>20mmHg,伴或不伴腹腔灌注压<60mmHg,并伴有新的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7.损害控制性剖腹术(damage control laparotomy,DCL)的根本目的是控制出血和限制胃肠内容物溢出,是损害控制外科策略在高能量钝性腹部伤或多发性腹部穿透伤中的应用,分为3个主要阶段:①第一阶段:立即手术,用最简单的方法控制出血和污染;②第二阶段:ICU 内的复苏,包括纠正低温、凝血障碍和酸中毒、呼吸支持等;③第三阶段:当患者条件允许时实施腹部确定性手术。

8.暂时腹腔关闭术也称开放腹腔手术,指剖腹手术完成腹腔内操作后,腹壁各层不采用常规的分层缝合关闭方法,而是用皮肤或人工材料实施暂时性腹腔关闭的一种有计划的外科手术。

适用于腹膜炎、腹部创伤、肠系膜缺血、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腔高压症以及腹腔间隙综合征等。

腹部钝性损伤患者伤情评估流程穿透性腹部损伤伤情评估流程病历摘要男性,49岁。

因14小时前从高约50cm处跌下,左上腹疼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口干、头晕和乏力,无意识障碍,无胸闷呼吸困难,无大小便失禁。

CT检查在腹部脏器损伤的应用价值

CT检查在腹部脏器损伤的应用价值

总结 颈托固定或沙袋米袋固定法,因婴儿头颈会转动,固定无效,不舒
适,患儿易哭闹。针灸、推拿、牵伸、热敷法,患儿不适易哭闹,家长心疼, 难坚持。利用向光性原理纠正婴儿姿势性斜颈,无痛苦,易坚持,效果显 著。对其它类型斜颈的治疗亦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毅,鲜小庆.自制简易颈托在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的应用EJ].中国美容医
为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
规则形bJ。肾撕裂伤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影。 3讨论 3.1腹腔积血是腹腔内脏器损伤的常见的征象,腹腔内的任何液 体包括血液首先发布于附近间隙,然后流到更低的间隙,这些间隙包括 肝肾间隙,左右膈下及结肠旁沟和盆腔的Doaglas窝,本组所见腹腔积液 为肝肾间隙积液6例,膈下积液4例。 3.2脾脏位于左季肋区,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质地柔软,血液 丰富,位置固定。是腹部最易损伤的器官,本组病例脾脏损伤占60%也说 明了这一点。脾损伤分为三种:1、完全性脾破裂,脾包膜及实质破裂,较
多血液进入腹腔,CT表现脾撕裂可见脾外形不规则,表现单一的或多发
3.5腹腔内游离气体是空腔脏器破裂的最常见的征象,表现为气 体集聚于高位的前份腹膜腔内,当气体量较大气体使脏器与腹前壁腹膜 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气体量较小时,该气体仅限于最高位的前份腹膜腔 内。胃破裂引起前份腹膜腔内积气。本例急诊手术见胃体前部有一2.
利用向光性原理纠正婴儿姿势性斜颈
曾洪华 蒋和葱(青田县鹤城镇城东社区卫生服务站 浙江青田
323900) 摘要: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共9例姿势性斜颈婴儿,利用向光性原理,经1至2个月合理睡姿,均已纠正。向光性(英文:phototropism)是向
性的一种,指生物的生长受光源的方向而影响的性质,常见于植物之中。植物向光生长,有利于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维持植 物更好的生长。据观察,婴幼儿单独睡觉时,头面部喜欢朝向光源的方向。利用这一点,为姿势性斜颈患儿变换以前的睡眠习惯,在睡眠中轻松纠正 斜颈。此方法简单易操作,无痛苦,易坚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向光性;斜颈;纠正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lX(2014)04—357—01 及会翻身,不管置于何种体位,他自己会转至脸面部朝向光源。从而使 脸变正,达到纠正斜颈的目的。如果妈妈和宝宝一起睡,那么妈妈应睡 在宝宝的右侧,因为宝宝喜欢妈妈身上的气味,睡觉的时候总是把脸朝 着妈妈所在的那一边。因为婴儿睡眠时间多,在睡眠期间置头颈部于正 确位置,纠正斜颈。患儿无痛苦,易操作,能坚持,而且把宝宝头面部朝 向光源及妈妈,宝宝睡眠会更安心、更香甜,也就更能保持正确的头颈位 置。平时的生活细节也有助于纠正斜颈。如抱宝宝的时候,因为宝宝总

CT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CT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肾损伤的诊断
肾挫伤
CT表现为肾实质内局灶性低密度影,边界模糊。肾挫伤一般保守 治疗即可。
肾裂伤
肾裂伤在CT上可表现为肾实质内的线性低密度影,代表肾实质的 断裂。根据裂伤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肾血管损伤
CT可显示肾动脉或肾静脉的损伤,如血管断裂、血栓形成等。肾 血管损伤通常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恢复肾脏的正常血供。
02
CT在腹部外伤的诊断中的应用
肝损伤的诊断
肝包膜下血肿
CT表现为肝包膜下新月形或半 月形低密度影,相应的肝实质 受压变平。这种血肿一般出血 量不大,多数可以保守治疗。
肝内血肿
肝内血肿可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 或椭圆形低密度影,CT值随时间 逐渐降低。肝内血肿较大者可能需 要手术治疗。
肝破裂
CT可清晰显示肝脏轮廓的中断、肝 内高密度影(出血)以及周围组织 的肿胀。肝破裂通常需要紧急手术 治疗。
发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未来CT在腹部外伤诊断中将实现更 高程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降低辐射剂量
在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和算法, 降低CT检查的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CT与其他影像技术(如MRI、超声等)进行多模态影 像融合,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腹部外伤诊断信息。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CT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识别,辅助 医生快速、准确地进行腹部外伤诊断,提高诊疗效率。
06
结论
CT在腹部外伤中的价值
准确诊断脏器损伤
发现隐蔽性出血
CT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 结构和毗邻关系,准确诊断脏器损伤的部 位、范围和程度。

B超在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B超在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1闭合性腹部损伤是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损伤,此类患者伤情复杂且缺乏典型临床症状表现,病情进展迅速[1]。

早期明确损伤情况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本文就此以CT 诊断为对照,观察研究B 超在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仅作引砖之玉,旨在共同促力腹部损伤临床诊断的发展。

实验详情如下。

1 研究对象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依照乱数表法随机择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22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实验,每组患者各114例。

其中,对照组总计61例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0~55岁,患者平均年龄(43.5±6.7)岁;交通事故所致损伤者例数为71例,高处坠伤所致者为29例,外力击打所致损伤例数为9例,另5例则为挤压所致。

实验组总计67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43.9±5.2)岁;交通事故所致损伤者例数为70例,高处坠伤所致者为30例,外力击打所致损伤例数为12例,另2例则为挤压所致。

二者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别(P >0.05)。

1.2 诊断方法予以114例对照组患者CT 全腹扫描,采取平扫联合增强扫描方式自患者剑突扫描至其耻骨联合部,针对可疑区域加行多角度薄层扫描,观察腹内脏器受损范围与受损程度、有无异常液体或者气体分布、评估脏器水肿情况。

实验组行超声常规全腹扫描检测,与此同时,重点检查患者肾、脾、肝、膀胱和其腹膜后组织区域,根据图像显示判断患者是否伴有腹腔脏器移位、异常液体游离等现象,同时观察其脏器轮廓是否完整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带。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2]对比二者诊断符合率,判断标准以术中损伤评估为据且对比术后病理结果。

1.4 统计途径所有数据均经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以例数(n),百分比(%)表示二者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空腔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并以χ2执行相关计数资料检验。

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CT技术对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以我院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与CT技术诊断,对照手术病理结果,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

结果:统计发现,肝脏损伤、肾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分别有43、36、16、7,与其做对照,超声检出为可达到97.06%,共99例,CT技术诊断97例、检出率95.10%,二者具体情况对比无差异,诊断效能相当(P>0.05)。

但两种检查方案就操作来看,超声技术更简便,用时(6.62±1.58)min短于(25.02±5.51)min,检查费用也比较少,(139.11±30.61)元少于(523.66±19.71)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部脏器损伤诊断中,超声与CT技术诊断更具优势,操作简便,用时短,诊断准确率二者相似,但误诊率超声技术更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超声;CT技术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超声和CT已经成为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广泛地应用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准确、快速的疾病诊断手段[1]。

然而,由于两种技术各有特点和优势,因此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来确定它们在具体领域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2]。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两种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优缺点。

通过对这两项技术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为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和促进医学技术进步,研究报告现做如下汇总。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以102例在我院就诊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在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男性占比69.61%(71例),女性占比30.39%(31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20岁,中位年龄(43.21±3.01)岁,致伤原因有高处坠落41例、交通意外42例、打架斗殴13例和6例其他原因。

腹腔内脏器损伤诊治规范(参考文本)

腹腔内脏器损伤诊治规范(参考文本)

腹腔内脏器损伤诊治规范(参考文本)一、腹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病史采集】1、询问受伤原因及伤时姿势。

2、腹痛受伤部位和疼痛最重部位,往往是内脏受伤的相应器官。

但昏迷、截瘫、合并全身多发伤时,伤员不能主诉腹痛,易漏诊。

【体格检查】1、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是腹内脏器损伤的重要体征。

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常是受伤所在的部位。

2、肠呜音减弱或消失3、叩诊空腔脏器破裂,叩诊呈鼓音。

实质性脏器破裂,可有移动性浊音。

4、直肠指检腹膜外直肠伤,可触及直肠破孔或指套上有血液。

【辅助检查】1、腹部平片可观察腹内有无游离气体,有无脊柱、骨盆骨折。

2、胸片可观察有无血、气胸。

3、动脉造影少数患者肝、脾、胰腺损伤不能确诊,而患者全身情况较好,条件允许时可做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以协助诊断。

4、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和灌洗术是一种比较简便、可靠、安全,能迅速确定有无内脏伤的方法。

但阴性结果不能除外内脏伤。

如果像损伤,多次穿刺均为阴性,可行腹腔灌洗术。

5、超声检查可明确肝实质内血肿;脾包膜下破裂;内脏穿孔腹膜炎;腹内脓肿等。

6、CT扫描可确诊有无实质性脏器损伤和出血。

【治疗原则】1、迅速全身检查,判断有无腹部内脏伤和全身其他部位多发伤,并紧急处理呼吸循环紊乱,给氧或气管内插管。

2、补充血容量,如疑有内脏伤者,应迅速抽血做血型交叉试验配血,并用粗针头维持2条静脉通道输入平衡溶液。

3、休克患者应迅速输入全血,收缩压到12kPa以上并可移动者收入普外科;如血压不升或升而复降,伤情危重不能移动者,应边抗休克,边行剖腹探查手术,病情稳定后收入病室住院治疗。

4、放置导尿管,记录尿量。

5、放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

6、开放性创伤或大肠伤,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二、腹内各种内脏损伤的特点和处理原则(一)肝脏损伤【病史采集】1、询问受伤的时间,受伤时的情况。

2、腹痛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向右肩部放射,后全腹痛。

【检查】1、腹膜刺激征胆汁刺激腹膜,有明显的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

B超论文腹部实质脏器论文:利用B超与多排螺旋CT相结合探讨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

B超论文腹部实质脏器论文:利用B超与多排螺旋CT相结合探讨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

B超论文腹部实质脏器论文:利用B超与多排螺旋CT相结合探讨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利用b超与多排螺旋ct相结合探讨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107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的b超与多排螺旋ct资料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结果:腹部单一脏器损伤58例,其中肝20例、脾脏26例、肾脏12例;多脏器损伤49例。

结论:b超与多排螺旋ct相结合很容易发现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及出血的不同程度,并对其他并发症,如脊椎及肋骨等损伤也能同时诊断,是非常准确、快捷、高效的检查方法,并能迅速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b超;多排螺旋ct;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摄影技术。

损伤在现代临床医学上是多见的,尤其是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即肝、脾、肾、胰等实质性脏器的损伤。

普通检查及医学观察很难判断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周边器官情况,现介绍利用b超与多排螺旋ct相结合来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

该方法诊断快捷、安全,准确率达98%以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107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21例,年龄3岁~72岁,交通事故78例,占72.9%,摔伤7例,占6.5%,暴力欧打伤22例,占20.5%。

所有患者均在受伤30 min~24 h内进行b超检查、螺旋ct检查、腹腔穿刺检查或做ct增强检查,均证实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

腹部单一脏器损伤58例,其中肝20例、脾脏26例、肾脏12例;多脏器损伤49例。

1.2 方法:采用phipils(hd11)b 超机和phipils6排螺旋ct机检查。

时间2.1 s,层厚5 mm~10 mm,层距5 mm~10 mm,窗位90 hu~100 hu,窗宽250 hu~300 hu。

其中:18例在检查前0.5 h口服1.5%~3.0%泛影葡胺500 ml~1 000 ml 以充分显示肠道,提高分辨率。

2 结果107例患者中腹部单一脏器损伤58例,其中肝20例、脾脏26例、肾脏12例;多脏器损伤49例,均为二个或二个以上脏器复合损伤。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315000宁波,浙江大学明州医院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是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因交通事故、暴力、高处坠落等原因所致[1]。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频发,导致该病的患病率大幅度提升[2]。

该病因损伤部位不固定,症状表现缺乏典型性,且患者的伤势较严重,病情变化快,导致其诊断与治疗难度加大。

与此同时,临床实践表明,该病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关报道也指出,快速、准确的诊断,能够保证患者获得快速、有效的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显著意义[3]。

基于此,本研究为了探讨临床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的有效方法,就7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比超声检查与CT 检查的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70例。

纳入标准:①病历资料完整;②经临床检查、手术病理等证实;③有明显的腹部外伤史;④出现一定程度的腹部压痛、反跳痛,腰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皮下淤斑、休克等;⑤对研究内容知晓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凝血异常;②血液系统疾病;③代谢性疾病;④恶性肿瘤;⑤精神疾病;⑥伴有其他部位损伤。

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8~76岁,平均(48.3±14.6)岁。

受伤至检查时间1~24小时,平均(8.76±3.17)小时。

受伤原因中,交通事故40例,暴力17例,高处坠落10例,其他3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与CT 检查。

超声检查方法[4]:采用美国飞利浦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线阵探头频率为7.5~13.0MHz ,患者仰卧或侧卧,先对肝、胆、肾、膀胱、输尿管等部位进行常规扫查,并对脏器的形态、大小、包膜、内部回声等进行认真扫查,着重观察损伤部位与疼痛明显部位,检查肝前、肝肾间隙、脾肾间隙处是否存在液性暗区、游离气体;发现腹部损伤时,分析其类型、严重程度,计算积液量等。

CT 检查方法[5]:运用Revolution 型CT 诊断仪(通用电气医疗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电压150kv ,电流380mA ,扫描层厚与层距均为8mm ,螺距1.5,矩阵512×512;外伤检查时,重建层厚与层距设为3~8mm 。

超声在腹部脏器损伤检查中的应用

超声在腹部脏器损伤检查中的应用

2 结 果
21 超 声 诊 断脏 器 损伤 情 况 . 超 声 诊 断 的 14例 患 者 中 , 实 质 性 脏 器 挫 伤 6 2 0例 (83 %)血 肿 3 4. 9 , 0例 (41% )破 裂 3 2. 9 , 0例 (41% )漏 诊 4例 2. 9 ,
使 用 关 冈 A I公 司产 H I3 0型彩 色多 普 勒 超 声 显像 仪 , T D~ 0
混合 同声区 , 无明确边界 , 亦无 占位效应。见 图 1 。
凸阵探头 , 探头频率 35 z . MH 。
13 检 查 方 法 .
患者 取 常 规仰 卧 位 及 侧 卧位 , 行 肝 、 、 、 进 胰 脾 肾及 腹 盆 腔 多 切 面探 查 , 查顺 序一 般 采 用 右 侧 腹 ( 肾 ) 肌 下 ( 扫 肝 一隔 向上 观 察 有 无 心包 填 塞 ) 侧腹 ( 肾 ) 侧 骼 窝及 盆 腔 。重点 观 察肝 、 一左 脾 ~双 胰 、 、 等腹 部 实 质性 脏 器 的 位 置 、 小 、 态 、 膜 及 其 实 质 脾 肾 大 彤 包
判断 , 为临床决定是否手术提供重要的信息。超卢检查足腹部损伤 巾最为快速可靠的检查项 日之一 。 一
[ 关键词】超声诊断 ; 腹部脏器损伤 ; 声像图
[ 中图 分 类号 】R 4 . [ 4 51 文献 标 识码 ] A [ 章 编号 】 17 ~ 7 12 1 )5 6 — 2 文 6 3 9 0 (0 0 3 — 8 0
器损 伤 部 位均 有 压痛 及 扣 击痛 , 别 病 例 出现 休 克表 现 。致 伤原 个
闪有摔伤 2 、 7例 砸伤 1 、 9例 棒击伤 2 、 2例 高处坠 落 2 4例 、 刺伤 9例 、车祸伤 2 3例 。伤 后人 院最长时 问为 2 d 0 ,最 短时 间为

超声诊断腹部脏器损伤论文

超声诊断腹部脏器损伤论文

超声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腹腔重要脏器外伤后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对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和定位的临床意义,以及误诊漏诊的分析总结。

方法:对我院54例外伤患者的超声检查及手术或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4例患者中有50例与手术或治疗结果相符合。

3例漏诊,1例误诊。

结论:超声检查对外伤患者的脏器损伤诊断及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腹部外伤;超声检查【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62-01腹部外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一般病情危急,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而对腹部脏器的损伤部位及程度的快速判断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因b型超声具有方便、迅速、安全、费用低、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及可在床边进行等优点,在各级医院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腹部外伤患者的急诊检查。

我院对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经b型超声检查和手术证实的54例腹部外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b型超声对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并对漏诊或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共54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急诊患者,男性39例,女性15例。

年龄2-56岁,平均年龄28岁。

外伤原因包括刀刺伤17例,车祸19例,击打伤15例,坠落伤3例。

外伤至超声检查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5天。

1.2 仪器及方法:应用超声仪对外伤患者行急诊检查,所用超声仪为toshiba nemio-10。

常规使用的探头频率为3.5mhz,必要时加用频率为7.5 mhz的高频探头。

患者常规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必要时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用俯卧位。

观察实质内脏的大小形态、包膜是否完整,脏器实质回声的变化,有否腹腔积液并判断积液的性质等。

除了重症患者经手术治疗证实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外,行保守治疗的患者通过多次超声复查发现病灶缩小,腹腔积液消失及临床各种生化检查指标从异常到正常的过程来判断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B超诊断探讨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B超诊断探讨

2021年9期┆1争鸣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B 超诊断探讨代昌华摘 要:目的:明确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B 超诊断价值。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范例,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对其实施B 超诊断,并对诊断结果展开分析。

结果:脾脏损伤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1.43%(32/35)、肝脏损伤诊断准确率为93.3%(28/30)、复合损伤诊断准确率为73.3%(11/15)。

结论:B 超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建议作为疑似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首选诊断方式。

关键词: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B 超诊断;临床价值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在临床中极为常见,致伤因素以外界暴力创伤为主,比如拳打脚踢、挤压、刀刺、压砸等等,在受伤后,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等症状,如果患者伤情严重,则可能在此基础上合并休克、感染等现象,甚至造成死亡[1]。

可见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危险性极强,如果没有及时展开有效救治,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为保障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因误诊或漏诊而阻碍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诊断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笔者将B 超应用到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临床诊治工作中,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实施流程与效果进行以下报道: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将2019年10月份至2020年10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46.03±5.19)岁,脾脏损伤35例、肝脏损伤30例、复合损伤15例。

(二)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B 超诊断:协助患者平躺或取侧卧位,启动超声显像仪(型号为东芝6000、Nemiol 17、Nemio 30)后,将探头频率调整为3.5MHz ,对其肝脏、胰腺、脾脏、肾脏以及盆腔部位展开多切面探查,记录脏器形态、实质回声、体积以及是否存在液性暗区等信息,最后由工作经验丰富的医师负责阅片,对致伤类型展开判定。

腹部脏器损伤的彩超诊断结果分析

腹部脏器损伤的彩超诊断结果分析
21 1 第8第9 0年0 1 2 1 月 卷 期
影像 与介入
腹部脏器损伤 的彩超诊 断结果分析
王 玲
辽 源矿 业集 团总 医 院 。 吉林 辽 源 1 6 0 3 20
【 要】 摘 目的 : 讨彩 超 对腹 部 脏器 损 伤 的诊 断价 值 。方 法 : 探 随机 抽取 20 0 9年 8月~ 00年 8 21 月在 本 院就 诊 的通 过 彩 超 技 术对 腹 部脏 器损 伤 进行 诊 断 的患 者 1 0例 , 2 采用 本 院现 有 的 国际先 进 彩 超仪 对 患者 进行 相 关脏 器 的仔 细检 查 , 着 重 检 查有 明显外 伤 的区 域 和患 者有 疼 痛 感 的部 位 , 者腹 部 的 实质 性 脏器 、 肾 、 下 、 患 肝 膈 盆腔 、 腹膜 后 间隙 和 脾 肾 隐窝 。对 检查 结 果 进行 总结 、 归类 、 析 , 分 与手 术 结果 进 行 比较 , 符合 率 进 行研 究 分 析 。以对 彩超 扫 描 的诊 断效 果 对 进 行 客观准 确 的评 价 。结果 :2 10例 中 , 脾损 伤 者 3 有 8例 , 损伤 者 3 肝 4例 , 肾损 伤 者 2 4例 , 损伤 者 2 例 , 胱 损 伤 肠 1 膀 者3 。 例 对该 结 果 与患 者 手术 后 的符 合程 度 进行 比较分 析 , 算 符合 率 , 中符合 率 最高 的是 肾损伤 患 者 , 计 其 符合 率 可 达 到 1 0 符合 率 最低 的是肠 损 伤 患者 , 0 %; 符合 率不 足 5 %。结 论 : 超检 查 对腹 腔脏 器 损伤 诊 断与 实 际手术 后 的 结 0 彩 果 符 合率 较 高 , 能够 及 时 地确 定 受损 部 位 、 受损 程 度 、 出血 量, 可 对病 情 的 发展 进 行形 象 的 动态 观 察 , 临 床 治疗 并 对 有 着 重要 的 指导 意 义 , 被广 泛 用于 今后 的临床 诊 断 。 可

腹部实质脏器损伤CT诊断探讨

腹部实质脏器损伤CT诊断探讨

确诊为肺结核 , 对症状及 x线表现不典 型 的患 儿 , T试 验 0
阳性 者 , 试 验 性 抗 痨 治疗 和 动 态 观 察 结 合 进一 步 检 查 , 后 可 最
确定诊断 , 而对肺门阴影增 大伴不 典型结 核中毒 症状 , T试 O 验 阴性者 , 不能轻易诊断肺 门淋 巴结 核 , 治疗 后复查 , 应 进一 步 明确诊断 。综 上所 述 : ,L 门阴影 增 大 的临 床 x线 诊 d J肺
壁的清晰度在判断肺 门淋 巴结 增大方 面有很 重要 的意义 , 正 常 中间段支气管后壁 呈清楚 的 白线 , 如果 此 白线 增宽 、 模糊 , 多提示有肺 门淋 巴结增大 , 本组有 l 可以看到此征象 。 6例 33 O . T试验在肺 门阴影增 大鉴 别诊 断 中的应用 O T试 验 为一种特异性变态反应 , 胸部 x线和结核 菌素试 验是儿 童肺
应正侧位胸 片相结合 , 并熟悉和掌握正常肺门的影像 , 要认识
O T试 验在儿童肺结核诊断 中的重 要性 , 对诊断 确有 困难者 , 可行试 验性 抗痨治疗 , 短期 动态观 察 , 必要 时 可作 C T检查 ,
做 出 正 确诊 断 。
参 考 文献 :
l 2例均未拍胸部侧 位片 , 位胸 片上 , 侧 观察 中 间段支 气管 后
现、 分析 临床 资料 、 观察 中毒症状也可诊断 。非结核性肺 门阴 影增大患儿 , 共做 O T试验 4 2例 , 为阴性 , 均 但仍有 3 6例误诊
为结核 , 诊率达 5 . % , 误 2 2 主要 原 因是对 患儿 临 床表现 与 x 线征象分析不够 , 充分认 识 O 未 T试 验在儿 童结 核病 诊断 中 的重要性 。儿童肺部 的急 、 慢性感染有时也可表现为发热 、 乏 力、 盗汗等不典 型结 核 中毒症 状 , 以在d J 肺 门结 核诊 断 所 ,L 中, 应重视 O T试验 与 x线诊 断 相结 合 , 一般 来说 有 临床 症

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

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

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徐志刚【摘要】目的:分析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对其进行CT平扫诊断。

CT扫描完成后,由同一专业医师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各种实质性脏器是否有损伤,如肝脏、胰腺、肾上腺等,根据AAST进行分级;是否伴有游离腹水、是否伴有肋骨骨折和腰椎骨折。

根据患者手术结果和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最终诊断。

结果96例患者,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114处,18例(18.75%)患者为合并多发脏器损伤,其他78例(81.25%)为单发脏器损伤。

患者脏器外伤部位:肝脏损伤28例,脾脏损伤38例,肾脏损伤42例,胰腺损伤2例,肾上腺损伤4例。

合并损伤:合并肝脏损伤+肾上腺损伤4例,合并肝脏损伤+肾脏损伤6例,合并肝脏损伤+脾脏损伤4例,合并肝脏损伤+胰腺损伤2例,合并脾脏损伤+肾脏损伤2例;合并腹水40例,合并下部肋骨骨折4例,合并腰椎骨折8例。

所有患者均无漏诊情况出现。

结论 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快速、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2页(P2174-2175)【关键词】CT平扫;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应用价值【作者】徐志刚【作者单位】抚州市第五医院,江西抚州 3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2腹部闭合性损伤多发于生产、交通和生活事故中。

患者往往伴有其他部位损伤,如脑外伤、胸外伤等,使得腹部闭合性损伤被掩盖,造成诊断不明确;还有的情况是患者会表现为轻微的损伤,使得腹内脏器损伤被忽略[1]。

CT检查作为一种常用检查方法,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

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CT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为,对其进行CT平扫诊断。

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
1
腹部创伤包括胃肠道空腔器官、腹部实 质器官的创伤。肝脾外伤主要是指腹部 受到外力撞击产生的闭合性损伤,是常 见的腹部严重创伤,多由高出坠落、交 通意外等引起,患者可有患部疼痛,但 严重者多以失血性休克、腹部膨隆为首 发表现
2
一、影像方法的选择
X线检查对腹部创伤诊断价值有限,主要 用于发现胃肠道破裂形成气腹、实质脏器 外形改变、排除高密度异物的存在
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患部疼痛,但严重者 多以失血性休克、腹部膨隆为首发症状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肝影增大,肝脏周界不清,右 隔活动减弱或升高,肝曲及右半结肠受压 下移。可合并有邻近的胸肋腹壁的挫伤及 右侧第10-12肋骨骨折
15
2.CT表现:肝包膜下血肿会形成新月形或 半月形的低密度或等密度区;相应肝表 面的边界失去正常的弧形而变平;在肝 实质的血肿则常常显示圆形、卵圆形或 星状低密度影;撕裂伤显示单一或多发 的线样低密度,边缘模糊
在肝脏损伤时行肝脏的增强扫描亦很重 要,区别平扫等密度的血肿;肝实质强 化程度是否均匀,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检查方法选择:首选CT检查
16
A图 肝内血肿:呈高密度 B图 肝包膜下及肝内血肿:呈等或稍
低密度
17
增强扫描: 肝内强化 不均匀, 可见混杂 低密度区
18
(三)、脾挫裂伤
[病因病理] 主要是指腹部受到外在力量的撞击 而产生的闭合性损伤,是常见的腹部严重创伤, 多由高处坠落、交通意外等引起 [临床表现] 患部疼痛,但严重者多以失血性休 克、腹部膨隆为首发症状 [影像学表现] 较肝挫裂伤更常见,病理性质与 肝挫裂伤基本相同,X线表现类似肝的挫裂伤 1.X线表现:脾影增大,密度增加,脾周缘模糊。 脾邻近的脏器可受推压移位,可合并相应的肋 腹壁的软组织挫伤肿胀、肋骨骨折

超声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t o h t e r e s u l s t o f lt u r a s o n i c i m a g i n g , he t i j n u r y s i t e nd a s u r r o nd u i n g t i s s u e s h a d n o c l e a r l i m i m, nd a t h e b o nd u a r y o f i n j u r y a r e a nd a he t n o r - m l a t i s s u e W s a n o t d i s t i n c t i v e . Mo r e o v e r , d i f e en r t e c h o o f t h e p a r e n e h y m a i n j u y r a r e a w s a ev r i e w e d . Me nw a h i l e , t h e c o i n c i d e n c e r a t e et b w e e n p a ho t l o g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U l t r a s o n i c i ma g i n g W s a 9 o %, nd a t h e g r a d e c o n s i s t e n c y W s a g o o d( P>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I t c a n b e c o n c l u - d e d t h a t lt u r a s o u n d d i a g n o s i s i s u s e f l u f o r o b s e r v i n g t h e c l o s e d p a r e n e h y m a i n j u r y f o a b d o mi n a l o r g a n s d y n a m i c a l l y . U l t r a s o u n d i s s i m p l e , e -

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

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

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目的观察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957例,利用64层螺旋CT 增强扫描,并将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结果CT的诊断结果与术后、治疗的结果相比,最后发现在实质脏器的损伤诊断中假阳性为5例、假阴性为3例;而在空腔脏器的CT诊断结果上假阳性为4例、假阴性为3例。

CT诊断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97.86%,特异性为99.59%;CT诊断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76.67%,特异性为99.89%。

结论全腹部MSCT增强扫描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与诊断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特异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但是其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却要显著高于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P 0.05),但是其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却要显著高于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χ2 =3.124 1,P 0.05),但是其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却要显著高于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P < 0.05)。

下面笔者将对不同脏器的损伤情况进行对应的分析。

在腹部的创伤中肝脏的损伤比例较高,肝脏损伤后其最大的危险性在于可能引发出血性休克或者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伴发腹膜炎[10,11]。

在CT对于肝脏损伤的诊断上,国外学者将其分为5个等级,一般而言损伤的肝组织在CT的扫描图像上是呈现出低密度阴影的,而对应的肝血肿则是表现为高密度区,对于肝脏的活动性出血,需CT的增强扫描才能发现[12]。

对于急诊中的肝脏损伤的患者而言,因其呼吸和运动不能较好地自主控制,因而在CT扫描中极易出现较多的伪影,这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

在腹部的脏器中脾脏也属于较容易受损的器官,因其不仅接近体表,而且周围的保护结构也较差,所以较容易损伤[13]。

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王滨【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22(6)23【摘要】目的:比较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建始县中医院收治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与超声技术诊断,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与超声技术的诊断效能。

结果:126例患者中,超声技术检出116例,CT检查检出113例;超声技术检出58例肝脏损伤,43例肾脏损伤,15例脾脏损伤,0例胰腺损伤;CT技术检出58例肝脏损伤,36例肾脏损伤,17例脾脏损伤,2例胰腺损伤;两种诊断方法均未出现误诊,超声诊断符合率(92.06%)与CT(89.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诊断漏诊率(7.94%)与CT(10.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肾脏损伤漏诊率(2.27%)低于CT诊断(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脾脏损伤、胰腺损伤的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的检查时间短于CT,检查费用低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CT比较,超声技术在腹部脏器损伤诊断中具有快速、经济等优势,其诊断率与CT一致,且在肾脏等实质性脏器中的漏诊率低于C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139-141)【作者】王滨【作者单位】建始县中医院功能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超声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超声与CT 检查的比较(上)3.超声与CT检查对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4.超声诊断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5.CT扫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6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进行深入科学的分析研究。

结果发现腹部单一脏器损伤62例,其中肝损伤19例,脾脏损伤25例,肾脏损伤18例;多脏损伤44例。

结论现代医学影像对于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及相关的出血状况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并对各类并发症,如脊椎及肋骨等损伤也能够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并为制定出后续的科学治疗方法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标签:医学影像;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治疗
损伤在现代临床医学上较为常见,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更是出现频繁。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是指人体肝、肾、脾、胰等部位所发生的实质性损伤。

为了分析探讨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文章选取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6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对其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

在106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51例,其年龄为6~68岁,平均年龄为49岁。

导致患者出现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原因多为交通事故、暴力斗殴等,其中属交通事故引发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83例,暴力斗殴引发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23例。

所有患者均在受伤之后的30min~24h内进行就医,并进行了相应的螺旋CT、腹腔穿刺检查,均已明确其病症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

在106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患者中,发现腹部单一脏器损伤62例,其中肝损伤19例,脾脏损伤25例,肾脏损伤18例;多脏损伤44例。

1.2 方法所选取的106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均进行了美国安科ASR-800全身螺旋CT检查。

检查的时间为
2.1 s,层距为5~10 mm,层厚为5~10 mm,窗宽为250~300 Hu,窗位为90~100 Hu[1]。

在选取的106例患者中,有25例在其进行医学影像检查前的30min内进行了泛影葡胺的服用,药物量为500~1000ml,以此帮助患者的肠道在检查过程中更为突显,其分辨率得以提升。

2 结果
在106例患者中发现腹部单一脏器损伤62例,其中肝损伤19例,脾脏损伤25例,肾脏损伤18例;多脏损伤44例。

运用医学影像进行肝、肾以及脾脏诊断与临床诊断相对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其科学正确性得到了较高的保障。

2.1 肝损伤在选取的106例患者中,属于肝损伤的患者19例。

肝挫伤出血
患者有10例,其肝脏内出现实质性的圆形或是由片状的不规则型阴影,CT检查的参数值与肝脏自身密度相比要高于8~12Hu;肝脏破裂2例,表现为肝实质内线状或多星点状低密度区,附近周边有边界欠清晰的更低密度区(为挫伤后出血或渗血所致)[2]。

而属于肝包膜下血肿的患者有6例,其具体的病症表现为一个半月形的较低密度阴影,其最终检验的CT值较高,均大于35 Hu。

通过B超检测发现,患者的肝包膜与其实质之间存在着梭形的无回声区,而当肝破裂时其包膜回声中止,且出现了边界不齐的情况,肝实质内也存在着不规则的低回声区。

2.2 脾脏损伤在选取的106例患者中,属于脾脏损伤的患者25例。

其中开放性损伤患者有9例,闭合性损伤的患者有16例。

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属合并肋骨骨折的患者10例,合并血气胸患者6例,合并胸腰椎压缩型骨折患者3例。

经医学影像检验器具体的病症表现为脾脏实质性出血患者13例,其中属局部性的挫伤患者8例、广泛性的挫伤患者5例,脾破裂患者3例,脾脏包膜下出血患者有9例。

脾脏局限性损伤病症经过医学影像的检验可以看到患者脾脏内呈现出部分小片状的阴影,且阴影具有较高的密度,另外还存在着一些呈现不规则图形的水肿带,其整体密度较低,而脾脏边缘也较不规则。

广泛性损伤的CT表现多为患者的脾脏内存在较为多发的高密度型阴影,主要形状为小片及团状,另外在周边还存在一些较低密度的水肿带。

脾包膜下血肿的CT主要表现为患者脾脏周边存在着一些新月状的阴影,且密度较高。

在进行相应的增强处理后,脾脏组织的整体密度得以增加,但积血区域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B超检查发现,患者的脾器官明显增大,且其形态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包膜隆起、多呈现月牙状的无回声区,与脾器官的界限也较为明显。

脾破裂时,患者的包膜出现连继性中断,且出现较不规则的低回声区。

2.3 肾脏及多脏器损伤在选取的106例患者中,属于肾脏损伤的患者18例。

肾脏损伤的医学影像表现具体为患者的肾脏体积发生改变,且呈增大的趋势,而肾实质出现不規划的片状型阴影,还存在着部分水肿带,边界较不清晰。

在选取的106例患者中,属于多脏损伤44例。

其现代医学影像表现为,损伤脏器体积增大,密度增高,多处出现半月形或星月形阴影,水肿带及血腹[3]。

通过B超检测发现,患者的肾周边出现了低回声区,形状多为椭圆形或梭形。

3 讨论
现代化的医学影像对于肝、脾以及肾脏的诊断率较高。

肝脏、肾脏以及脾脏处于人体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其所呈现出的CT医学影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肝脏以及脾脏损伤的医学影像图具有着较多的共同之处,其主要类型可划分为包皮下血肿、损伤型及实质破裂;而肾脏损伤的CT医学影像图同样为3种类型:肾脏的实质性损伤、破裂以及血肿型等。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主要诊断及治疗依据为患者身体的病理改变,如出血、细胞坏死等。

脾脏损伤的主要表现为脾脏的阴影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其CT 表现具体为脾脏内出现血肿,且其密度会随着时间开始变化,而且也比脾脏的密度要高。

而肝损伤的具体表现为因血肿形成的肝影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肝破裂且其浊音界开始增大。

如果靠近肝脏下部边缘,还可发现其下界较不整齐,呈现一
种阶梯状。

肝脏被膜下血肿,主要表现为肝脏的阴影部分开始逐渐增大,其下界呈圆隆形态,且失去了原有的平直状态。

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在对其进行科学的诊断之后便有利于今后的科学治疗。

如果患者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较重,其出血部位多为脏器的大血管处,且血流速度快,极易引发休克状况。

因此,科学有效的止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决定机体损伤程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休克的时间,休克时间越长,所造成的损害越严重,比如代谢性酸中毒,器官损害,特别是肾前性肾损害等。

因此,在患者出现休克状态时,应着重注意其时间的宝贵,充分的利用时间,将休克情况进行纠正。

如果在血容量的补充完成后依旧无法对患者的休克状态进行彻底清除,则应辅助进行手术探查。

腹腔部位的止血方法可为在剖腹后运用压迫、填塞等方式进行血量的控制。

等待失血状况得以有效控制后,再进行修补等手术。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影像对于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对其后续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性功能。

医学影像能够在临床上尽可能的将其死亡率进行有效减少,因此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国富.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2(08):5256.
[2]徐晓辉.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2(03):160-161.
[3]刘渊.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9(07):2412-2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